『壹』 疫情期間失眠越來越嚴重,怎麼辦
任何疾病的治療都是在找到對的病因之後對證下葯,中醫大家李時珍曾講過對證用葯如鼓之應桴,意思是找准病因,用對方葯,治療的效果就像拿起鼓槌打鼓一樣,一敲就響,立竿見影。嚴重失眠的患者一般一晚上吃兩三粒安眠葯也不見效果,常常伴有焦慮、抑鬱,通過食療改善睡眠環境很難改善,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進行心理測試,幫助明確診斷。在明確診斷的條件下,可能會給予相應的抗焦慮、抗抑鬱或者抗強迫的葯物處理,使其盡快從焦慮症或者抑鬱症的狀態中得到緩解,這種就需要完整系統的專業治療,當然也可以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除了服用西醫的鎮靜安眠葯物,還可以尋求中醫、中葯、針灸等中醫特色療法的幫助。中醫對於這種病程較長、程度較重的失眠,有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當然也建議大家一定要去找正規醫院的醫生進行治療。
『貳』 疫情期間居家期間你經歷了哪些心理變化
疫情期間,宅家久了,心理上肯定是有變化的,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變化。下面是詳細說明。首先要肯定你的是,你這種不適感是正常的。如果沒猜錯的話,在疫情期間,你的類似表現應該比這要嚴重,也就是不適程度會更高一些,也是正常的,疫情對於人們來說,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是非正常時期,面對危機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一些類似恐慌或擔憂、焦慮,都是屬於人類在非正常時期的正常反應,是人類面對危機應激反應的一種。
現在現在出門看到電梯按鈕和門把手有點不適感也是在後疫情時代的正常反應。你能意識到它,能覺知自己的感受,這是很棒的。
那麼,疫情中,人們的反應到底有哪幾類呢?人們的表現有很多,大致可以歸為3個區域,或者說3個象限。第一是恐慌區;恐慌區的表現是:囤積過量的食物,廁紙和不必要的葯物等;傳播恐懼和憤怒的情緒;不停地抱怨;轉發所有的疫情信息;高度防備,疑神疑鬼;情緒很容易失控。
第二是學習區;學習區的表現是:不理會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放開要控制一切的態度;停止消耗會傷害自己的東西,包括新聞和食物;能看到自己的情緒和狀態,不斷尋找機會;能覺察到周圍的狀況並思考如何採取行動;理性分析信息而不是到處傳播謠言,並學習如何利用這段時間學習防疫知識;認可大家都在盡力讓疫情好轉,肯定別人的付出。
第三是成長區。
成長區的表現是:
對自己和他人充滿同理心感激欣賞,內心充滿感恩;
反思生活價值觀,保持平靜和耐心,改善人際關系;
保持積極的情緒,傳播正能量;
仔細觀察他人的需要,替他人考慮,發揮自己的優勢,想辦法幫助別人;
想辦法適應新的環境和挑戰,提升創造力;
明白這就是「人生」,活在當下,關注未來,清楚下一步該做什麼。
疫情期間,大部分人都經歷了從「 恐慌區—學習區—成長區」的轉化過程,不過每個人在每個區的表現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恐慌較來得,成長較少,疫情後的後遺症也就嚴重些,有些人則相反,較少恐慌,卻多了很多思考的時間,做了很多以前沒有做的事,改變了一些習慣,也培養了一些習慣,疫情結束後反而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一些成長。
『叄』 疫情致整體入睡時間延遲2到3小時,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主要是疫情沖擊下,大家的焦慮情緒增加了,所以入睡的時間也就延長了不少。近日,有研究數據顯示,國內有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尤其是疫情影響的當下,平均的入睡時間延遲了兩到三個小時。而且除了延遲睡眠,受到睡眠問題困擾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網路數據顯示,疫情期間,關於睡眠問題的搜索量增加了40%以上。很多應對失眠的產品,也開始熱銷了起來。專業人士指出,主要的疫情的沖擊,每個人的焦慮情緒開始增加,包括失業的焦慮,收入下降的焦慮,還有多不斷刷新查看疫情動態,引發的精神焦慮。
『肆』 全球數億人因疫情失眠,疫情對人們的傷害有多大
全球數億人因疫情失眠,出現失眠的情況是由於人們的心理壓力引起的。在新冠疫情尚未消除的情況下,人們會處於一種焦慮,煩躁和擔憂的負面情緒之中,導致大腦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有科學家也曾指出,疫情對人們的影響將是持續性的,長期性的。疫情對於人們的傷害更多在於心理方面,不過對於不幸感染新冠的人來說,新冠對身體的傷害與心理的傷害一樣大。
在疫情期間,我們國家積極採取措施,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國家,積極配合好防控措施。對於疫情所帶來的失眠的問題,我們可以適當地放鬆心情,或者積極尋求心理咨詢。
『伍』 如何解決隔離期間的抑鬱情緒
長時間被困在一個空間內,大部分人都都都會產生抑鬱情緒,會感覺沒有新鮮感。抑鬱為異常過分低落的一種情緒體驗。因此就需要我們做出行動來調節這種消極情緒。
『陸』 疫情期間住在單位睡不著
夜不能寐不要慌,以下方法可以有效助眠:睡前放下手機,手機的藍光暴露和各種信息的吸引容易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造成入睡時間延遲;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盡量避免高亮光線和嘈雜聲音的影響,如無法避免也可藉助眼罩耳塞;使用合適的枕頭、床墊等,枕頭要根據睡姿選擇,避免頸肩、腰部酸痛;睡前少喝水,防止中途醒來上廁所打斷睡眠;養成固定的作息時間,避免晝夜顛倒,白天不要睡太多,晚上到點就睡。
疫情期間,防控成一熱詞,有的人被封控在家裡,有的人被管控在小區,有的人被隔離在定點或方艙醫院...相當一部分人可能會因為生活規律被打亂、生活環境改變、無盡的隔離造成的心理焦慮而睡不著覺。
偶爾失眠沒有關系,但如果長期失眠問題就嚴重了,且通過自我調整仍無法緩解,還影響到了生活,那你需要及時就醫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助眠葯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