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歐洲人為何廢棄了斷頭台最後一次當眾斬首時,為何現場民眾太無恥
中國古代的死刑有凌遲、車裂等,其殘忍程度令人咋舌,除了凶神惡煞罪大惡極者之外,犯罪的人幾乎都是讓劊子手一刀砍死。西方和中國相距甚遠,但在某些方面總有些許類似。法國大革命之前,法國處理罪犯時,往往使用車裂,車裂即俗稱的五馬分屍,這樣的刑法令人談虎色變,場面令人不忍直視。
這個故事讓人關注的不是死刑犯的罪有應得,而是圍觀群眾的丑惡嘴臉。魯迅在《藤野先生》中曾經描繪過中國人觀看日本人槍斃中國人的故事,圍觀群眾們絲毫感受不到憤怒,同樣無法從中得到警戒,他們只會歡呼,只會喝彩,因為他們的好奇心與慾望滿足了。當代社會,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若是大街上有人成群結隊,遠在包圍圈外的人一定狂奔而去,人的愛恨糾葛、出生死亡都可以成為談資,但在歡聲笑語背後,人文關懷卻被嚴重忽視了。
在學習世界史的過程中,我們只對歐洲的歷史有個大體的了解,但是對很多細枝末節並不清楚。這本《極簡歐洲史》講述了歐洲的故事,各個國家的統治者身上發生的某些奇聞趣事,還有在聯姻狀態下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當然,歐洲的歷史既有干凈的,也有骯臟的,他們的統治者也許勵精圖治,他們的貴族也許草芥人命。
② 斷頭台的歷史
最早的斷頭台至少可追溯至14世紀。愛爾蘭曾於1307年以機器砍去一名犯人的頭顱。在此之前,英國、德國及義大利都有使用類似機器的文字記錄,但其確切性無從稽考。
英格蘭的 Halifax 曾長年設立一座斷頭台,直至1648年以後停用。另外蘇格蘭在1564年起亦有類似的器材。
上述的斷頭台都是用來替代斧頭的,所以它們的切割器呈斧狀。 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國會開始研究新的刑法。當時其中一位本職是醫生的議員吉約坦 (Joseph-Ignace Guillotin) 提出六點有關建議,認為死刑應以快速及人道的方式執行,而且應對所有人施同一刑罰以提倡平等。他的選擇是斬首。值得留意的是,吉約坦本人是反對死刑的。
1791年,法國國會通過以斬首作為唯一合法的死刑執行方式。
1792年,由吉約坦參與設計的新型斷頭台正式面世,並以他的姓氏命名。這種斷頭台參考的是劍的設計。它的刀刃本是與地面平行的,但在正式使用前被改成斜的。同年4月,斷頭台進行了第一次處決。受刑者是一名強盜。
1793年1月,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處死,同年10月他的王後瑪麗·安東尼特也被斷頭台處決;至1794年為止三年內,斷頭台斬首反革命份子保守估算超過六萬人。
斷頭台在拿破崙時代傳入德國,到納粹時期仍有使用,主要是對付判死刑的罪犯。若對付政敵則多用毒氣、絞殺、槍殺,例外者為白玫瑰為首成員六人,包括蕭爾兄妹,1943年2月22日受審後數小時遭受斷頭台處死。
吉約坦在1814年因肩膀生疽而過世,享年77歲,非如傳說中的死在源於其姓氏的斷頭台。他的後人更改了自己的姓氏,以免和斷頭台扯上關系。 斷頭台在1870年再次被改良。主要的改動在刀刃方面,用意是減少刀刃沖力所造成的損耗。
1939年6月,一名犯下六宗謀殺案的犯人歐仁·韋德文 (Eugene Weidmann) 被斷頭台處決後,法國政府認為群眾反應過於強烈,於是禁止公開行刑,改為於巴黎一所監獄中進行。韋德文的受刑情況曾被拍成紀錄片段,直至現在仍於互聯網上流通。
1977年9月,斷頭台最後一次在法國處決犯人。密特朗於1981年當選為法國總統後便廢除了所有由斷頭台執行的死刑。某些危害國家安全罪的死刑並沒有被廢除,但這些死刑是以槍決執行的。
③ 法國斷頭台使用了近200年,為什麼在1939年處死一名殺手後就被取消了
因為斷頭台的目的就是對民眾起到一定威懾的作用,藉此來讓他們不要犯法,但是最後一次的行刑,本該起到「警醒和震懾作用」的公開處決,演繹成一出鬧劇,法國當局終於認識到公開處決反而「暴露了人的本性和鼓勵了不良行為」。所以才會被取消。因為觀眾「歇斯底里的行為」是如此可恥,魏德曼被執行死刑一個禮拜之後,公開處決在法國遭到禁止——不是因為它們太恐怖,不適合觀看,而是因為人們樂意觀看,不管它們多麼恐怖。
兩百年間,成千上萬的人都死在了斷頭台上。從法國人在1792年發明斷頭台以來,二百年間,幾乎成為歐洲唯一的合法死刑執行方式。成千上萬的人死於斷頭台上,僅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就有超過六萬人上了斷頭台,最出名的是法王路易十六和王後瑪麗·安東尼特。
④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為什麼被推上斷頭台
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六世生於1754年8月23日,太子路易.德.法蘭西的第三子,他出生當年,次兄阿基坦公爵克薩維爾去世;1761年長兄勃艮弟公爵路易去世,他成了太子的第一繼承人;1765年12月20日,他11歲時,父親太子路易去世,他成了王太孫,也就是路易十五的繼承人。16歲時與奧地利女皇瑪利亞.特蕾西亞之女瑪利.安托瓦內特結婚。1774年5月10日下午3:30,路易十五去世,他成了法國歷史上第十六個叫路易的國王。
大家都知道1789年到1793年間發生了什麼,自以為代表自由、平等、人權的暴民們搶走了所有有權人的自由和人權。暴民們只知道平等,一種小人的平等。他們的「生活長期以來一直就過得不好,他們要向生活比他們過得好的人。」「權力對這些人來說對這些人來說是太新鮮了,以致於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悅,想盡情地享受它一下。」於是國王和王後成了他們「小人的滿足感」的犧牲品(引的內容皆源於史蒂芬.茨威格《瑪利.安托瓦內特》)。
於是見了血就會有快感的瘋子和虐待狂們走上了歷史舞台,嗜血狂丹東舉起屠刀,三天殺了200名法蘭西人民,不僅殺了人,還虐屍奸屍(那具可憐的女屍是王後的朋友)……
1792年9月22日,國王路易十六成了路易.卡佩,終於1793年1月21日,所有變態狂色情狂嗜血狂虐待狂們同時有了高潮——路易上了斷頭台。
路易十六國王生性駑鈍,缺乏自信,遇事只懂得逃避,所以革命期間他除了自己熱愛的鎖匠活什麼也沒做,即使是他被革命政府逮捕、廢黜王位,他也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和妻兒享受天倫之樂,任何一個頭腦正常的人也不會將他當作暴君,更提不上死刑,他最嚴重只是個平庸的君主。平庸也要判死刑,那地球上豈不要少40億人?
他臨死前說「我寬恕我的敵人,我無辜而死,懇求上帝別讓我的鮮血濺到我的子民身上。」
路易十六的斷頭是查理一世斷頭的後繼,它是十九世紀大革命的前奏。同時,它影響到1917的俄國革命,蘇維埃比他們更殘暴,處死了沙皇一家21口,開啟了二十世紀大屠殺的序幕。
紀念偉大的殉難者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六世。
⑤ 斷頭台是啥
斷頭台為一執行死刑之器具,用以將犯人的頭斬去。在法國廢除死刑前,以斷頭台斬首是該國執行死刑之唯一合法方式。 提起斷頭台,人們常常會把它和法國大革命聯系起來。當時,一個名叫約瑟夫·伊尼亞斯·吉約坦的人發明了這種執行死刑的機器。在當時,斷頭台不是一種殘忍,反而是一種進步。
⑥ 法國大革命殺了多數人都是什麼人被殺
法國大革命是人類關於共和制政體的一次嘗試。在大革命中,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黨派相繼執政巴黎,政變頻發。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大革命爆發。隨後,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貴族階級的斐揚派黨政,實行君主立憲政治。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引發法國人民和斐揚派的矛盾。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發動起義,推翻斐揚派,逮捕路易十六,吉倫特派取得政權。9月20日,法軍擊敗外國干涉軍,22日成立共和國,次年1月13日處決路易十六。吉倫特派積極採取了許多消除階級特權措施,並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削弱以羅伯斯皮爾為首的雅各賓派和巴黎無套褲漢。從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的群眾運動高漲,以忿激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嚴懲投機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以恐怖手段打擊敵人。吉倫特派卻頒布法令鎮壓運動。1793年初,由於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保皇黨人叛亂,法國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5月31日~6月2日巴黎人民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派專政。 新執政的雅各賓派一方面鎮壓吉倫特派余黨,粉碎外國侵略,另一方面也在巴黎實行恐怖政治,打壓異己,逐漸使自己在巴黎四面楚歌。1794年7月27日,雅各賓中被羅伯斯皮爾鎮壓的右派勢力發動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庇爾和聖鞠斯特,建立熱月黨人統治,成立督政府,一方面將法國從雅各賓派的恐怖統治中解救出來,另一方面卻沒有能力應對歐洲其他國家的干涉和國內此起彼伏的動亂。在這種情況下,1799年,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結束了法國的共和政治,重新建立獨裁統治。
從大革命的簡史中可以看出,大革命從開始到結束,僅為推翻國王就進行了三次起義,隨後又有花月政變,果月政變,葡月政變,牧月起義,芽月起義,熱月政變,霧月政變(未按時間順序),使巴黎隨時都處在恐怖之中。其中,以雅各賓派當政的1793到1794年為法國恐怖統治的
最高潮。在這一年時間里,雅各賓派為了鞏固統治,排除異己,「對持不同政見者進行肉體上的清除」,主要目標指向剛剛被自己推翻的吉倫特派以及貴族殘余勢力,但隨著屠殺的進行,逐漸失控,許多人因懷疑被殺,家族恩怨、個人情感等等紛紛摻雜進來,法庭成為虛設。傳說雅各賓派首領羅伯斯皮爾曾借清除異己知名將其年輕時的情敵送上斷頭台。最後,由於無法忍受這種恐怖統治,雅各賓派右派發動熱月政變,將羅伯斯皮爾等人送上斷頭台,結束了這場屠殺。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閱讀狄更斯的《雙城記》或雨果的《九三年》。
⑦ 歐洲的工業革命讓多少人上了斷頭台
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
⑧ 斷頭台絞殺的介紹
1790年4月的一天,吉約坦同夫人在巴黎木偶劇院觀看了一場木偶劇。當看到劇中有一個機器飛快地砍下一個布袋木偶的腦袋時,他深受啟發。1791年5月3日,議會又在他的倡議下通過了改用斬刑的決議,並為此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吉約坦為製造一種新的斬首機器,專門請來德國的能工巧匠多皮亞斯·施密特。他很快製作了一台快速斬首機,斬首機在用幾只活羊實驗成功後即投入使用。死刑犯會在清晨6點被五花大綁,押出囚室,服用早餐。在7—9點,死刑犯被捆綁在囚車上遊街示眾。9點—11點50分,死刑犯被送上斷頭台,一般會被捆綁在柱子上或者跪在斷頭台上,等待斬首示眾。11點50分時,讓牧師為死刑犯做禱告,讓死刑犯懺悔。12點時,死刑犯被斬首,頭顱會被示眾,死刑犯的遺體不會被松綁,與頭顱一起被埋葬在公墓之中。
⑨ 斷頭台絞殺的斷頭台絞殺由來
1790年4月的一天,吉約坦同夫人在巴黎木偶劇院觀看了一場木偶劇。當看到劇中有一個機器飛快地砍下一個布袋木偶的腦袋時,他深受啟發。1791年5月3日,議會又在他的倡議下通過了改用斬刑的決議,並為此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吉約坦為製造一種新的斬首機器,專門請來德國的能工巧匠多皮亞斯·施密特。他很快製作了一台快速斬首機,斬首機在用幾只活羊實驗成功後即投入使用。
但是,這種斬首機也遇到了新的問題,就是斬刀很容易卷刃。據說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聞訊後,馬上召見有關人員。他建議將斬刀改成三角形,還親自在圖紙上進行了修改。也許他想得更多的是,將來可以用它來對付自己的反對者。
1792年4月25日,經過改進的斷頭台正式啟用。然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親自過問、參與了斷頭台改進工作的路易十六,後來竟也成為走上斷頭台的人。路易十六表面上擁護大革命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背地裡卻陰謀復辟君主專制,最後他以通敵叛國的罪名被處死,於1793年1月被送上斷頭台。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著名領導人羅伯斯庇爾、丹東等,也由於嚴酷的政治斗爭被推上了斷頭台。
據統計,斷頭台從問世到「退役」,歷時約200年,總共砍下了5000個人頭。1981年,法國總統密特朗宣布取消死刑,斷頭台從此進入了歷史博物館。但在今天的人們看來,這個大革命時代的產物,仍然讓人不寒而慄,看見它,人們彷彿能夠感受到那個風雲激盪時代的氣息。 斷頭台(guillotine):一般出現在對手抱腰的時候,手臂由對手下頷穿過,雙手合並上提,也可能在卧姿出現。這個動作一方面對氣管造成壓迫,一方面攻擊對手的頸椎,若對手扭轉企圖逃開氣管壓迫,則會變成側向扭轉頸椎的動作,若雙方沒有良好的訓練基礎和安全意識,則非常非常容易發生危險,輕則頸椎脫位,重則高位截癱甚至死亡。中國著名格鬥選手張鐵泉首次征戰UFC就使用該技巧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