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遷往哪個王宮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遷往哪個王宮

發布時間:2022-07-07 09:31:15

1. 巴黎盧浮宮是誰建造的

巴黎盧浮宮是菲利普二世建造的,貝聿銘參與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

1204年,在十字軍東征時期,為了保衛北岸的巴黎地區,菲利普二世在這里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納河的城堡,主要用於存放王室的檔案和珍寶,同時也存放他的狗和戰俘,當時就稱為盧浮宮。查理五世時期,盧浮宮被作為皇宮,因而使它成為完全不同的一座建築物了。

在以後的350年中,隨著王室貴族們越來越高的尋歡作樂的要求,他們不斷增建了華麗的樓塔和別致的房間。然而在其後的整整150年間,盧浮宮卻並無國王居住。

1980年,法國總統密特朗邀請貝聿銘翻修盧浮宮,貝聿銘認為設計的東館只跟其相差40年,但盧浮宮有著800年的歷史,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的設計對於貝聿銘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1983年,盧浮宮有7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是獨立的。因為相互競爭著空間和資金,每個部門的館長甚至不相往來。因此在重修時,貝聿銘建築團隊努力讓7個部分統一成一個建築物。

貝聿銘不知道密特朗總統有無意識到這個挑戰的嚴峻性。但貝聿銘團隊最終讓它們在建築上統一成了整體。

(1)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遷往哪個王宮擴展閱讀

盧浮宮哺育出不少世界藝壇名家。當然更多的普通遊客是把這里當做觀賞世界藝術精品的殿堂。它佔地面積三公頃,館藏藝術品四十萬余件,既包括從十六世紀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就開始搜集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雕塑等,也有拿破崙一世東征西伐時,從世界各地掠奪來的藝術珍品。

如記載兩河流域文明的雕塑「漢漠拉比法典」、古希臘時代的雕塑「勝利女神尼卡」等等。繪畫中除了法國名家名畫,還有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等國藝術大師的驚世名作,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拉斐爾的《花園中的聖母》、米開朗琪羅的《奴隸》等等。

盧浮宮博物館分為古代埃及、古代希臘、羅馬、古代東方等六個部分。一些著名畫派、畫家的作品則設專門畫室陳列。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入侵法國巴黎前,盧浮宮許多名作分散藏於法國民間各地,希特勒法西斯曾多次想尋找奪走,最終卻一無所獲。

2. 凡爾賽宮是怎麼建立的

1624年,法王路易十三以1萬里弗爾的價格買下面積達117法畝的凡爾賽宮原址附近的森林、荒地和沼澤地區並修建一座兩層紅磚樓房,作為狩獵行宮。當時的凡爾賽行宮僅擁有26個房間,一層為傢具儲藏室和兵器庫,二樓為國王辦公室、寢室、接見室、藏衣室、隨從人員卧室等房間。

路易十三1643年去世時,路易十四僅5歲,當時的皇家行宮位於盧浮宮和聖日耳曼昂萊宮內。1664年路易十四完婚後決定將皇家行宮遷往凡爾賽,即在父親當初修建的狩獵小屋基礎上建造行宮。
路易十四在位50年間,凡爾賽宮兼收並蓄了很多法國藝術家與建築
凡爾賽宮(15張)師的設計精髓,成為歐洲最宏大、最華麗的宮殿。
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相繼為宮殿增添了新的內容,重新裝飾並融會所有的建築風格,法國古典主義、洛可可式直至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應有盡有。這座建築的最終格局簡直就是巨大無比,有700餘間房間,佔地面積51000平方米。

3. 巴黎有兩個真正的王宮,一個是盧浮宮,另一個是凡爾賽宮。請問凡爾賽宮是哪個國王在位期間建造的

路易十四

4. 凡爾塞宮常識

凡爾賽宮及其園林

英文名稱: Palace and Park of Versailles

編號: 565-003

1979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 (I) (II) (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屆會議報告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凡爾賽宮,法國國王路易14世到路易16世的王宮,經過數代建築師,雕刻家,裝飾家,園林建築師的不斷改進,潤色,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是歐洲王室官邸的第一典範。

簡介:

凡爾賽宮和園林是17世紀專制王權的象徵,也是法國古典主義藝術最傑出的典範。

凡爾賽宮最初是路易十三修建的用於特獵的行轅,路易十四當政時開始建宮。從1661年動工,到了1689年才得以完成。宮殿主體達707米,有700多個房間,中間是子宮,兩翼是宮室和政府辦公處、劇院、教堂等。室內地面、牆壁都用大理石鑲嵌,並飾有雕刻、油畫等裝飾。中部的鏡廳是凡爾賽宮不同於其他皇宮的地方,長73米,寬100米,高12.3米。拱頂是勒勃蘭的巨幅油畫。長廊一側是17面落地鏡,鏡子由483塊鏡片鑲嵌而成,將外面的藍天、綠樹都映照出來,別有一番景色。廳內兩旁排有羅馬皇帝的雕像和古天神的塑像,並有3排掛燭台、32座多支燭台和8座可插150支蠟燭的高燭台,經鏡面反射可形成3000支燭台,映照得整個大廳金壁輝煌。

凡爾賽宮的園林在宮殿西側,面積有100萬平方米,呈幾何圖形。南北是花壇,中部是水池,人工大運河、瑞士湖貫穿其間。另有大小特里亞農宮及雕像、噴泉、柱廊等建築和人工景色點綴。放眼望去,跑馬道、噴泉、水池、河流,與假山、花壇、草坪、亭台樓閣一起,構成凡爾賽宮園林的美麗景觀。

凡爾賽宮位於距巴黎西部15千米的凡爾賽鎮(另一資料:凡爾賽在離巴黎不到24公里的地方)。她歷史悠久,雄偉壯觀。作為其最著名部分的鏡廳,更是盡顯當年皇室的奢華之風。其園林則具有歐洲古典園林藝術的風格特徵。而作為世界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見證地,更是使它聞名於世。

凡爾賽宮及其園林的總面積為1.11平方千米,其中建築面積只佔0.11平方千米,其餘為園林面積。

1624年,法王路易十三決定在原來只是小村落的凡爾賽修建城堡,作為王家狩獵時的行轅。凡爾賽宮於1661年動工,1682年,凡爾賽宮正式取代了巴黎,成為路易十四的政權所在地。其中大規模的宮殿和園林修建始於1685年,歷時28年才最後完成。

宮殿建築在東西軸線上,呈南北對稱之勢。連花園也呈幾何圖形狀。在長達3千米的中軸線上分布著雕像、噴泉、花壇、草坪、柱廊等。宮殿的主體長707米,以王宮為中心,兩翼分布著宮室、教堂、劇院等。凡爾賽宮外觀雄偉壯麗,室內由大理石鑲嵌而成,到處都有琳琅滿目的各種裝飾和雕刻、掛毯及巨幅油畫。

二樓的「鏡廳」呈長方形,73米長、14米寬,400多塊的鏡片分別裝在17扇落地窗和四周的牆壁上。拱形天花板上繪著描繪了中世紀人們生活場面的巨幅油畫(勒布陀作的畫,都是泰承路易十四在1661到1678年間的統治的。這些頌揚國王的藝術增添了皇位上的光環。這就是路易十四刻意要追求的)。站在廳堂中央,人們可在各角度的巨鏡中,看到自己一連串由大而小的影子。當年皇室貴族盡情歡樂、豪華奢靡的生活由此可見一斑。

凡爾賽宮的園林在宮殿兩側。這座園林分為三部分,以水池為中心,南北兩端皆為花壇。跑馬道、水池、噴泉、花壇、河流與假山、亭台樓閣一起,使凡爾賽宮的園林成為歐洲最具古典主義風格的園林藝術的傑作。

凡爾賽宮作為近代史的重要見證而聞名於世。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幾乎都與凡爾賽宮有關。現代歷史著名的《凡爾賽和約》即《協約國對德和約》於1919年6月28日在鏡廳簽署,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法蘭西第三和第四共和國的總統也是在這里選舉產生的。1871年1月18日,德皇威廉一世在鏡廳舉行加冕禮,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承認美國獨立的條約也是在1783年1月20日於凡爾賽宮簽訂的。作為法國人光榮紀念的當年與會代表所用的一切用品,仍保存在鏡廳的一角。這座壯觀的王宮由此吸引了無數遊客。

凡爾賽宮自1661年起開始建造,曾有過很多模仿凡爾賽宮的努力,但到目前為止,它還是路易十四無法模仿的創建:太陽國王的宮殿。

路易十三選址此地建立一個規模不大的庄園作為游獵的基地。他的兒子路易十四也喜歡游獵,但對這塊土地卻有更為精心的計劃。他對現有的宮殿均感不滿(包括盧浮宮和杜伊勒利宮),因而於1660年決定將凡爾賽辟為龐大雄偉的宮殿,雄心勃勃的他要建成規模最後可容納整個法國的朝廷。

工程開始於1661年,兩年內被譽為太陽國王的路易十四花了巨資,引起了財政部門極度痛苦的抗議。事實上工程將繼續持續幾十年,動用數萬名工人,耗資不斷增加。最初的建築師是路易斯·勒伏,後業由朱爾斯·哈多依·馬沙特接替,他從事凡爾賽的建造達30年之久。安德烈·勒諾特爾負責園林。由於他宏大的花園設計大大地超過了原先的庄園,這才決定把它建成一個極其豪華的宮殿。飾以無數的噴泉、雕塑和假山洞的凡爾賽宮的花園在太陽國王在位的頭幾年成為吸引巴黎貴族階層的地方。凡爾賽宮的花園設計成能收藏大量的雕塑作品、鏡廳前面的水壇有兩個湖,每個湖內有四個雕塑代表法國的河流:雷諾定代表盧瓦爾河和盧瓦爾特河,圖別代表索思河和羅納河,拉翁格勒代表馬恩河和塞納河,考賽伏克斯代表加龍河和多爾多涅河。還有一些生動的動物群體和無數古典神話中的形象,包括酒神巴克斯話中的形象,包括酒神巴克斯、太陽神阿波羅、眾神信使墨丘利和森林諸神領袖塞利納斯。另外還有一些看起來忠實於古代原作的藝術復製品,例如考塞伏克斯所做的維納斯和福格尼的磨刀匠。法朗哥斯·格拉頓的叫做南姆菲斯浴池的噴泉是以一個鉛制的浮雕而名命的,圖別的鉛制光輝傑作描述了太陽神阿波羅驅馬趕車躍出水池的情景。建於1676年的恩克拉多斯噴泉是一件巨大的作品,雕刻家加斯帕特·馬斯刻劃了提坦恩克拉都斯被埋在岩石底下的受苦形象。

1664年、1688年和1674年這里又成為鋪張的文藝豪華演出和由拉里創作的經典歌劇以及莫里哀與拉辛戲劇中的背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整個地方就像一個舞台背景。這個傳統傳給了路易十四的繼承人,特別是臭名昭著的瑪麗·安江尼特,她在宮內造了自己的劇聲,又建了一個富有田園風光的小村莊,里而配備了一些牧人和農民,這樣她和她的朋友能扮成農民嬉戲。

佔地101公頃的凡爾賽宮花園,有數量繁多的人工景色,散步場所和花圃,還有一條大運河及它自己的小「威尼斯」。宮殿本身的花園就令人吃驚,花園的正面有640米長。1682年凡爾賽宮成為路易十四的長住之地,整個法蘭西朝廷不久在此建立。

路易十四死於1715年。路易十五請了建築師加布里埃爾著手進一步的修建工程,包括造一座歌劇院和特里阿農宮。路易十六時,又增建了漂亮的圖書館。瑪麗·安東尼特佔用了特里阿農宮。但1789年10月法國革命降臨凡爾賽,宮殿被革命軍佔領。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7820.htm

5. 凡爾賽宮在那

凡爾賽宮(Versailles)位於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爾賽,馳名世界,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絢麗燦爛的明珠。
凡爾賽宮原是一個小村落,是路易十三1624年在凡爾賽樹林中造的狩獵宮。1661年,由路易十四改造成一座豪華的王宮。是著名建築師勒·沃·哈爾都安和勒·諾特爾精心設計而的。該宮於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全宮佔地111萬平方米。宮殿氣勢磅礴,布局嚴密、協調。正宮朝東西走向,兩端與南宮和北宮相銜接,形成對稱的幾何圖案。宮頂建築摒棄了巴羅克的圓頂和法國傳統有尖頂建築風格,採用了平頂形式,顯得端正而雄渾。宮殿外壁上端,林立著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優美,栩栩如生。
凡爾賽宮的外觀宏偉、壯觀,內部陳設和裝璜更富於藝術魅力。500多間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內壁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傢具。宮內還陳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其中有遠涉重洋而來的中國古代的精緻瓷器。
正宮前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大花園。近處是兩池碧波,沿池而塑的銅雕豐姿多態,美不勝收。
無論是從花園還是從珍藏的瓷器來看,路易十四很喜歡這種如喇叭花型的造型.無意中把這個發現告訴jessie,得到了證實.
1789年路易十六當權時,凡爾賽宮的富麗堂皇、奢侈豪華,達到登峰造極、無以復加的地步。終於引起人民的憤慨,大革命期間,凡爾賽宮幾乎被荒廢。直至1837年,路易·菲利浦才重新修理,把它改為法蘭西歷史博物館,展出美術、雕刻等許多藝術品。
今日的凡爾賽宮已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各國遊人絡繹不絕,參觀人數每年達200多萬南北宮和正宮底層處路易·菲利浦起已改為博物館,收藏著大量珍貴的肖像畫、雕塑、巨幅歷史畫以及其它藝術珍品。凡爾賽宮除供參觀游覽之外,法國總統和其它領導人也常在此會見或宴請各國國家首腦和外交使節。
法國古典主義的宮殿及園林的代表作。位於巴黎西南22公里。這里本來有一座供國王狩獵時休息用的不大的庄園,國王路易十四於1662年下令大規模擴建,建成了歐洲最大的宮殿和園林。1682年,朝廷遷到凡爾賽,直到1789年路易十六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為止。
凡爾賽宮主要由建築師 L.勒沃和J.-H.芒薩爾先後設計,室內裝修由勒布倫,C.負責。18世紀時,建築師J.-A.加布里埃爾增建了教堂、劇場和其它一些部分。園林的設計人是A.勒諾特爾。宮殿的建築風格基本是古典主義的,但在室內裝修上有許多巴洛克的因素。園林是古典主義的代表作。17世紀下半葉和18世紀上半葉,法國最優秀的繪畫、雕塑和工藝品都集中在凡爾賽宮和它的園林里。所以凡爾賽代表著當時法國美術和工程技術的最高成就。1837年,它成了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凡爾賽宮和它的園林總面積為670公頃。宮殿在東端,正面朝東,南北長約400米,北翼是貴族和官吏們居住和辦事的地方,南翼供王子和公主們居住,中央部分向西凸出約90米,是國王和王後的寢宮及主要儀典大廳的所在。宮殿的軸線向東穿過凡爾賽城,向西穿過園林,統率著城市和鄉村。
園林作幾何式布局,中軸線長達3公里。靠近宮殿的是圖案式花園,它之西是小林園,再往西是大林園。軸線在小林園中的一段叫"王家大道"(今名"綠毯"),主題是歌頌"太陽王"路易十四。大林園以十字形水渠為骨幹。橫向水渠的北端有國王的別宮大、小特里阿農。小特里阿農的花園曾是中國式的,後經改造,但還存有自由布局和疊石假山等遺跡。
凡爾賽宮及園林在歐洲影響很大,王宮和貴族府邸模仿它的很多。北京長春園的西洋樓部分就曾模仿過它的一些局部。
參考資料:http://www.zxfg.com/tour/503.htm

6. 凡爾賽宮的圖片名稱以及介紹

這張照片僅是其中的一部分青色雕塑.
凡爾賽宮(Versailles Palace)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作為法蘭西宮廷長達107年(1682-1789)。
[編輯本段]簡介
位於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爾賽,是法國最宏大、最豪華的皇宮。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絢麗燦爛的明珠。 凡爾賽宮原是一個小村落,是路易十三1624年在凡爾賽樹林中造的狩獵宮。166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開始建宮,後又經歷代王朝的修葺和改建,該宮於1689年全部竣工,歷時28年落成。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全宮佔地11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公頃,以東西為軸,南北對稱,包括正宮和兩側的南宮和北宮,內部500多個大小廳室無不金碧輝煌,大理石鑲砌,玉階巨柱,以雕刻、掛毯和巨幅油畫裝飾,陳設稀世珍寶, 100公頃的園林也別具一格,花草排成大幅圖案,樹木修剪成幾何形,眾多的噴水池、噴泉和雕像點綴其間。凡爾賽宮及其園林堪稱法國古建築的傑出代表,1833年被辟為國家歷史博物館,198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名錄),如今,這里是法國領導人會見外國元首和使節的地方。
①馳名世界的凡爾賽宮座落於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爾賽鎮,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每年參觀人數僅次於巴黎市中心的埃菲爾鐵塔。它是人類藝術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②凡爾賽宮建築布局嚴密、協調。正宮東西走向,兩端與南宮和北宮相銜接,形成對稱的幾何圖案。宮頂建築摒棄了巴羅克的圓頂和法國傳統的尖頂建築風格,採用了平頂形式,顯得端正而雄渾。
③凡爾賽宮內部陳設和裝潢也富於藝術魅力。500多間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內部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傢具。宮內還陳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其中有遠涉重洋的中國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畫家、裝潢家勒勃蘭和大建築師孟沙爾合作建造的鏡廊是凡爾賽宮的一大勝景。它全長72米,寬10米,高13米,聯結兩個大廳。長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園開的巨大的拱形窗門,另一面鑲嵌著與拱形窗對稱的17面鏡子,這些鏡子由400塊鏡片組成。鏡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蘭的巨幅油畫,揮灑淋漓,氣勢橫溢,展現出一幅風起雲涌的歷史畫面。漫步在鏡廊內,碧澄的天空、靜謐的園景映照在鏡牆上,滿目蒼翠,彷彿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蔥蘢的園林中。
④凡爾賽宮正宮前面有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大花園。園內樹木花草的栽植別具匠心,景色優美恬靜,令人心曠神怡。站在正宮前極目遠眺,一條人工河如玉帶般伸向遠方,河上波光粼粼,帆影點點,兩側大樹參天,鬱郁蔥蔥,綠陰中女神鵰塑亭亭玉玉。近處是兩池碧波,沿池的銅雕塑豐姿多態,美不勝收。
⑤19世紀後期,凡爾賽宮又成為全世界矚目的政治中心。1870年,普魯士 軍隊佔領凡爾賽。第二年德皇在此舉行加冕典禮。同年,梯也爾政府盤踞在凡爾賽宮,策劃了鎮壓巴黎公社的血腥計劃。1871—1878年,法國國民議會設在這里。1875年在凡爾賽宮宣告成立法蘭西共和國。1919年6月28日,法國及英國等國同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⑥今日的凡爾賽宮已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各國遊人絡繹不絕,參觀人數每年達200多萬南北宮和正宮底層處路易·菲利浦起已改為博物館,收藏著大量珍貴的肖像畫、雕塑、巨幅歷史畫以及其它藝術珍品。
[編輯本段]歷史年表
1624年,法王路易十三以1萬里弗爾的價格買下面積達117法畝的凡爾賽宮原址附近的森林、荒地和沼澤地區並修建一座兩層紅磚樓房,作為狩獵行宮。當時的凡爾賽行宮僅擁有26個房間,一層為傢具儲藏室和兵器庫,二樓為國王辦公室、寢室、接見室、藏衣室、隨從人員卧室等房間。
凡爾賽宮殿後側及花園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參觀財政大臣富凱(Fouquet)的沃子爵城堡(Chateau Vaux-le-Vicomte),為其房屋與花園的宏偉壯麗所折服,當時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宮等無一可以與其相比。於是,路易十四怒其不盡職守,以貪污罪將富凱投入巴士底獄,並命令沃子爵城堡的設計師勒諾特(André Le Nôtre)和著名建築師勒沃(Louis Le Vau)為其設計新的行宮。當時的路易十四已決定將王室宮廷遷出因市民不斷暴動以反抗王室反抗而混亂喧鬧的巴黎城,經考察權衡決定以路易十三在凡爾賽的狩獵行宮為基礎建造新宮殿,並為此征購了6.7平方公里的土地。1667年,勒諾特設計凡爾賽花園及噴泉,勒沃在狩獵行宮的西、北、南三面添建新宮殿,將原來的狩獵行宮包圍起來。原行宮的東立面被保留下來作為主要入口,修建了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
1674年,建築師孟莎(Jules Hardouin Mansart)從勒沃手中接管了凡爾賽宮工程,他增建了宮殿的南北兩翼、教堂、桔園和大小馬廄等附屬建築,並在宮前修建了三條放射狀大道。為了吸引居民到凡爾賽定居,還在凡爾賽鎮修建了大量住宅和辦公用房。為確保凡爾賽宮的建設順利進行,路易十四下令10年之內在全國范圍內禁止其他新建建築使用石料。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將法蘭西宮廷從巴黎遷往凡爾賽。1688年,凡爾賽宮主體部分建築工程完工。1710年,整個凡爾賽宮殿和花園的建設全部完成並旋即成為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和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在其全盛時期,宮中居住的王子王孫、貴婦、親王貴族、主教及其侍從僕人竟達36000名之多。在凡爾賽還駐扎有瑞士百人衛隊、蘇格蘭衛隊、宮廷警察、6000名王家衛隊、4000名步兵和4000名騎兵。為了安置其眾多的「正式情婦」,路易十四還修建了大特里亞農宮和馬爾利宮。法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時期又修建了小特里亞農宮和瑞士農庄等建築。1762年,法國王室由巴黎盧浮宮遷來此處定居。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法國大革命中的巴黎民眾挾至巴黎城內,後被推上斷頭台斬首。凡爾賽宮作為法蘭西宮廷的歷史至此終結。隨後的革命恐怖時期,凡爾賽宮被民眾多次洗掠,宮中陳設的傢具、壁畫、掛毯、吊燈和陳設物品被洗劫一空,宮殿門窗也被砸毀拆除。1793年,凡爾賽宮內殘存的藝術品和傢具均轉運往巴黎城內另一座藝術瑰寶殿堂--盧浮宮,凡爾賽宮淪為廢墟。
1833年,奧爾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國王下令修復凡爾賽宮,將其改為歷史博物館。
簡介:
凡爾賽宮和園林是17世紀專制王權的象徵,也是法國古典主義藝術最傑出的典範。
凡爾賽宮最初是路易十三修建的用於特獵的行轅,路易十四當政時開始建宮。從1661年動工,到了1689年才得以完成。宮殿主體達707米,有700多個房間,中間是子宮,兩翼是宮室和政府辦公處、劇院、教堂等。室內地面、牆壁都用大理石鑲嵌,並飾有雕刻、油畫等裝飾。中部的鏡廳是凡爾賽宮不同於其他皇宮的地方,長73米,寬100米,高12.3米。拱頂是勒勃蘭的巨幅油畫。長廊一側是17面落地鏡,鏡子由483塊鏡片鑲嵌而成,將外面的藍天、綠樹都映照出來,別有一番景色。廳內兩旁排有羅馬皇帝的雕像和古天神的塑像,並有3排掛燭台、32座多支燭台和8座可插150支蠟燭的高燭台,經鏡面反射可形成3000支燭台,映照得整個大廳金壁輝煌。
凡爾賽宮的園林在宮殿西側,面積有100萬平方米,呈幾何圖形。南北是花壇,中部是水池,人工大運河、瑞士湖貫穿其間。另有大小特里亞農宮及雕像、噴泉、柱廊等建築和人工景色點綴。放眼望去,跑馬道、噴泉、水池、河流,與假山、花壇、草坪、亭台樓閣一起,構成凡爾賽宮園林的美麗景觀。
凡爾賽宮位於距巴黎西部15千米的凡爾賽鎮(另一資料:凡爾賽在離巴黎不到24公里的地方)。她歷史悠久,雄偉壯觀。作為其最著名部分的鏡廳,更是盡顯當年皇室的奢華之風。其園林則具有歐洲古典園林藝術的風格特徵。而作為世界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見證地,更是使它聞名於世。
凡爾賽宮及其園林的總面積為1.11平方千米,其中建築面積只佔0.11平方千米,其餘為園林面積。
1624年,法王路易十三決定在原來只是小村落的凡爾賽修建城堡,作為王家狩獵時的行轅。凡爾賽宮於1661年動工,1682年,凡爾賽宮正式取代了巴黎,成為路易十四的政權所在地。其中大規模的宮殿和園林修建始於1685年,歷時28年才最後完成。
宮殿建築在東西軸線上,呈南北對稱之勢。連花園也呈幾何圖形狀。在長達3千米的中軸線上分布著雕像、噴泉、花壇、草坪、柱廊等。宮殿的主體長707米,以王宮為中心,兩翼分布著宮室、教堂、劇院等。凡爾賽宮外觀雄偉壯麗,室內由大理石鑲嵌而成,到處都有琳琅滿目的各種裝飾和雕刻、掛毯及巨幅油畫。
二樓的「鏡廳」呈長方形,73米長、14米寬,400多塊的鏡片分別裝在17扇落地窗和四周的牆壁上。拱形天花板上繪著描繪了中世紀人們生活場面的巨幅油畫(勒布陀作的畫,都是泰承路易十四在1661到1678年間的統治的。這些頌揚國王的藝術增添了皇位上的光環。這就是路易十四刻意要追求的)。站在廳堂中央,人們可在各角度的巨鏡中,看到自己一連串由大而小的影子。當年皇室貴族盡情歡樂、豪華奢靡的生活由此可見一斑。
凡爾賽宮的園林在宮殿兩側。這座園林分為三部分,以水池為中心,南北兩端皆為花壇。跑馬道、水池、噴泉、花壇、河流與假山、亭台樓閣一起,使凡爾賽宮的園林成為歐洲最具古典主義風格的園林藝術的傑作。
凡爾賽宮作為近代史的重要見證而聞名於世。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幾乎都與凡爾賽宮有關。現代歷史著名的《凡爾賽和約》即《協約國對德和約》於1919年6月28日在鏡廳簽署,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法蘭西第三和第四共和國的總統也是在這里選舉產生的。1871年1月18日,德皇威廉一世在鏡廳舉行加冕禮,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承認美國獨立的條約也是在1783年1月20日於凡爾賽宮簽訂的。作為法國人光榮紀念的當年與會代表所用的一切用品,仍保存在鏡廳的一角。這座壯觀的王宮由此吸引了無數遊客。
凡爾賽宮自1661年起開始建造,曾有過很多模仿凡爾賽宮的努力,但到目前為止,它還是路易十四無法模仿的創建:太陽國王的宮殿。
路易十三選址此地建立一個規模不大的庄園作為游獵的基地。他的兒子路易十四也喜歡游獵,但對這塊土地卻有更為精心的計劃。他對現有的宮殿均感不滿(包括盧浮宮和杜伊勒利宮),因而於1660年決定將凡爾賽辟為龐大雄偉的宮殿,雄心勃勃的他要建成規模最後可容納整個法國的朝廷。
工程開始於1661年,兩年內被譽為太陽國王的路易十四花了巨資,引起了財政部門極度痛苦的抗議。事實上工程將繼續持續幾十年,動用數萬名工人,耗資不斷增加。最初的建築師是路易斯·勒伏,後業由朱爾斯·哈多依·馬沙特接替,他從事凡爾賽的建造達30年之久。安德烈·勒諾特爾負責園林。由於他宏大的花園設計大大地超過了原先的庄園,這才決定把它建成一個極其豪華的宮殿。飾以無數的噴泉、雕塑和假山洞的凡爾賽宮的花園在太陽國王在位的頭幾年成為吸引巴黎貴族階層的地方。凡爾賽宮的花園設計成能收藏大量的雕塑作品、鏡廳前面的水壇有兩個湖,每個湖內有四個雕塑代表法國的河流:雷諾定代表盧瓦爾河和盧瓦爾特河,圖別代表索思河和羅納河,拉翁格勒代表馬恩河和塞納河,考賽伏克斯代表加龍河和多爾多涅河。還有一些生動的動物群體和無數古典神話中的形象,包括酒神巴克斯話中的形象,包括酒神巴克斯、太陽神阿波羅、眾神信使墨丘利和森林諸神領袖塞利納斯。另外還有一些看起來忠實於古代原作的藝術復製品,例如考塞伏克斯所做的維納斯和福格尼的磨刀匠。法朗哥斯·格拉頓的叫做南姆菲斯浴池的噴泉是以一個鉛制的浮雕而名命的,圖別的鉛制光輝傑作描述了太陽神阿波羅驅馬趕車躍出水池的情景。建於1676年的恩克拉多斯噴泉是一件巨大的作品,雕刻家加斯帕特·馬斯刻劃了提坦恩克拉都斯被埋在岩石底下的受苦形象。
1664年、1688年和1674年這里又成為鋪張的文藝豪華演出和由拉里創作的經典歌劇以及莫里哀與拉辛戲劇中的背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整個地方就像一個舞台背景。這個傳統傳給了路易十四的繼承人,特別是臭名昭著的瑪麗·安江尼特,她在宮內造了自己的劇聲,又建了一個富有田園風光的小村莊,里而配備了一些牧人和農民,這樣她和她的朋友能扮成農民嬉戲。
佔地101公頃的凡爾賽宮花園,有數量繁多的人工景色,散步場所和花圃,還有一條大運河及它自己的小「威尼斯」。宮殿本身的花園就令人吃驚,花園的正面有640米長。1682年凡爾賽宮成為路易十四的長住之地,整個法蘭西朝廷不久在此建立。
路易十四死於1715年。路易十五請了建築師加布里埃爾著手進一步的修建工程,包括造一座歌劇院和特里阿農宮。路易十六時,又增建了漂亮的圖書館。瑪麗·安東尼特佔用了特里阿農宮。但1789年10月法國革命降臨凡爾賽,宮殿被革命軍佔領。
凡爾賽宮(Versailles)位於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爾賽,馳名世界,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絢麗燦爛的明珠。
凡爾賽宮原是一個小村落,是路易十三1624年在凡爾賽樹林中造的狩獵宮。1661年,由路易十四改造成一座豪華的王宮。是著名建築師勒·沃·哈爾都安和勒·諾特爾精心設計而的。該宮於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全宮佔地111萬平方米。宮殿氣勢磅礴,布局嚴密、協調。正宮朝東西走向,兩端與南宮和北宮相銜接,形成對稱的幾何圖案。宮頂建築摒棄了巴羅克的圓頂和法國傳統有尖頂建築風格,採用了平頂形式,顯得端正而雄渾。宮殿外壁上端,林立著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優美,栩栩如生。
凡爾賽宮的外觀宏偉、壯觀,內部陳設和裝璜更富於藝術魅力。500多間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內壁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傢具。宮內還陳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其中有遠涉重洋而來的中國古代的精隆瓷器。
正宮前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大花園。近處是兩池碧波,沿池而塑的銅雕豐姿多態,美不勝收。
1789年路易十六當權時,凡爾賽宮的富麗堂皇、奢侈豪華,達到登峰造極、無以復加的地步。終於引起人民的憤慨,大革命期間,凡爾賽宮幾乎被荒廢。直至1837年,路易·菲利浦才重新修理,把它改為法蘭西歷史博物館,展出美術、雕刻等許多藝術品。
19世紀下半葉,凡爾賽宮又成為全世界矚目的政治中心。1870年,普魯士軍隊佔領凡爾賽。第二年德皇在此舉行加冕典禮。同年,梯也爾政府盤踞在凡爾賽宮,策劃了鎮壓巴黎公社的血腥計劃。1871—1878年,法國國民議會設在這里。1875年在凡爾賽宮宣告成立法蘭西共和國。1919年6月28日,法國及英國等國同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今日的凡爾賽宮已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各國遊人絡繹不絕,參觀人數每年達200多萬南北宮和正宮底層處路易·菲利浦起已改為博物館,收藏著大量珍貴的肖像畫、雕塑、巨幅歷史畫以及其它藝術珍品。凡爾賽宮除供參觀游覽之外,法國總統和其它領導人也常在此會見或宴請各國國家首腦和外交使節。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08/30/content_1926404.htm
[編輯本段]建築特色
凡爾賽宮宮殿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凡爾賽宮外立面面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為洛可可風格。
正宮前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 「 法蘭西式 」 的大花園,園內樹木花草別具匠心,使人看後頓覺美不勝收。而建築群周邊園林亦是世界著名。它與中國古典和皇家園林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極其講究對稱和幾何圖形化。
如果凡爾賽宮的外觀給人以宏偉壯觀的感覺,那麼它的內部陳設及裝潢就更富於藝術魅力,室內裝飾極其豪華富麗是凡爾賽宮的一大特色。 500 余間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內壁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傢具。大理石院和鏡廳是其中最為突出的兩處,除了上面講到的室內裝飾外,太陽也是常用的題目,因為太陽是路易十四的象徵。有時候還和兵器、盔甲一起出現在牆面上。除了用人像裝飾室內外,還用獅子、鷹、麒麟等動物形象來裝飾室內。有的還用金屬鑄造成樓梯欄桿,有些金屬配件還鍍了金,配上各種色彩有大理石,顯得十分燦爛。天花板除了象鏡廳那樣的半圓拱外,還有平的,也有半球形穹頂,頂上除了繪畫也有浮雕。宮內隨處陳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其中有我國古代的精品瓷器。
但凡爾賽宮過分追求宏大奢華使得居住功能極不方便。宮中沒有一處廁所或盥洗設備,連王太子都不得不在卧室的壁爐內便溺;路易十五亦極端厭惡寢宮,認為它雖然寬敞豪華,卻不保暖。這是凡爾賽宮的弊端所在。
[編輯本段]歷史價值
但無論如何,凡爾賽宮始終是法國封建統治歷史時期的一座華麗的紀念碑。從內容上講不僅是法蘭西宮廷,而且是國家的行政中心,也是當時法國社會政治觀點、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它是歐洲自古羅馬帝國以來,第一次表現出能夠集中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專制政體力量。當時,路易十四為了建造它,共動用了三萬余名工人和建築師、工程師、技師,除了要解決建造大規模建築群所產生的復雜技術問題外,還要解決引水、道路等各方面的問題。可見,凡爾賽宮的成功,有力地證明了當時法國經濟和技術的進步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從藝術上講,凡爾賽宮宏偉壯麗的外觀和嚴格規則化的園林設計是法國封建專制統治鼎盛時期文化上的古典主義思想所產生的結果。幾百年來歐洲皇家園林幾乎都遵循了它的設計思想。
凡爾賽宮的建築風格引起俄國、奧地利等國君主的羨慕仿效。彼得一世在聖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夏宮、瑪麗亞·特蕾西亞在維也納修建的美泉宮、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無憂宮、以及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修建的海倫希姆湖宮(Schloss Herrenchiemsee)都仿照了凡爾賽宮的宮殿和花園。
[編輯本段]政治活動
最初為了消除勢力強大的法國地方貴族(如孔代親王家族)的割據和叛亂危險,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落成後立即將全國主要貴族集中於凡爾賽宮居住。從1682年到1789年,法國的政治、外交決策都在凡爾賽宮決定,凡爾賽成了事實上的法國首都。為了顯示王權的威嚴,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經常在宮中舉行場面浩大壯觀的典禮、晚會、舞會、狩獵和其他娛樂活動。1751年路易十五為慶祝長孫勃艮第公爵降生而舉辦的煙火晚會消耗了66萬里弗爾的焰火,1770年路易十五為王太子舉行的婚禮花費達900萬里弗爾。在其顛峰時代——路易十五晚期和路易十六早期,維持凡爾賽宮廷的費用佔法國歲入的四分之一。但這些活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路易十四登基以前勢力雄厚、心懷不滿、屢屢反叛的法國大貴族至路易十四時代已被奢靡的宮廷生活所籠絡腐化,甚至以受邀居住於宮中為榮,爭先恐後地仿效國王及宮中的禮儀、著裝,擔心失去國王的寵幸。
1789年6月20日,法國國民會議會場被封閉後,會議中的第三等級代表和一些下級僧侶、激進貴族前往凡爾賽宮室內網球場集會,簽署了著名的《網球場宣言》,宣誓稱如未能為法國制訂出一部成文憲法,就絕不解散。
1870年普法戰爭間,凡爾賽宮被普魯士軍隊佔領。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鏡廳內加冕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同年2月26日在凡大特里亞農宮爾賽與法國簽訂了初步和約。此後入住凡爾賽宮的梯也爾政府策劃了鎮壓巴黎公社的行動。
1919年6月28日,一戰中的協約國於在鏡廳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1920年6月4日在大特里亞農宮簽訂了同匈牙利王國的《特里亞農和約》。
1937年,凡爾賽宮作為歷史博物館對公眾開放。法國總統和總理多次在宮中和花園中舉辦外事活動,召開國際會議,簽署國際條約。
[編輯本段]著名景觀
1789年的凡爾賽宮平面圖凡爾賽宮的主要景觀集中於主樓二層和花園中。
大理石庭院:凡爾賽宮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圍合的小廣場。中央的建築原為路易十三的狩獵行宮,路易十四時加以改造,保留原來的紅磚牆面,並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鍍金裝飾。庭院地面用紅色大理石裝飾。庭院正面一層為瑪麗·安托瓦內特的私室和沙龍,二層為國王寢室。
海格立斯廳(Salon d'Hercule):位於主樓二層東北角與北翼的連接處,連接中路宮殿和北翼與王家教堂。路易十四時代,這里是王家小教堂,後改為國王接見廳。
豐收廳(Salon de l'Abondance):在海格立斯廳之西,北面為花園的拉冬娜噴泉。前臨樓梯,豐收廳為入宮覲見國王的禮儀路線主要入口。廳內存放有歷代國王的獎章及珍寶收藏。
維納斯廳:又名金星廳。在豐收廳之西。路易十四時代,廳內有檯球桌和一整套純銀鑄造、精工鏤刻的傢具。這些傢具後來被熔化鑄造銀幣,以彌補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開支。
黛安娜廳:又稱月神廳,位於主樓二樓北側,維納斯廳之西,牆壁用各種精美瓷器裝飾。
瑪爾斯廳:又名戰神廳或火星廳,在黛安娜廳之西。天花板上有奧德朗的油畫《戰神駕駛狼馭戰車》。大廳內壁爐兩端有大理石平台,曾經布置檯球桌。波旁王朝時期的國王經常在此召開宮廷音樂演奏會或賭博牌會。
阿波羅廳
墨丘利廳:又名水星廳或御床廳,在瑪爾斯廳之西。廳內有一張大床,圍以銀質欄桿,還有一座純銀大壁櫥。牆壁上圍有金色和銀色錦緞。路易十四的幼子安茹公爵(後來成為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曾在此居住。
阿波羅廳:又名太陽神廳,是法國國王的御座廳。布置極為奢華綺麗,天花板上有鍍金雕花淺浮雕,牆壁為深紅色金銀絲鑲邊天鵝絨,中央為純銀鑄造的御座,高2.6米,位於鋪有深紅色波斯地毯的高台之上。由於路易十四自詡為「太陽王」,因此凡爾賽宮內主要的大廳均以環繞太陽的行星命名。與二樓各大廳的位置相對應,一樓北側為法國公主居住的套房。
戰爭廳(Salon de la Guerre):在主樓的西北角、阿波羅廳之西,北、西兩面面向花園,南面通往鏡廳。廳內的裝飾由孟莎和勒布倫完成,主要為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蘭等功績的油畫。鍍金壁爐之上為路易十四的騎馬浮雕像。
鏡廳
鏡廳(Galerie des glaces):又稱鏡廊,在戰爭廳之南,西臨花園。凡爾賽宮最著名的大廳,由敞廊改建而成。長76米,高13米,寬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園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00多塊鏡子組成的巨大鏡面。廳內地板為細木雕花,牆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貼面裝飾,柱子為綠色大理石。柱頭、柱腳和護壁均為黃銅鍍金,裝飾圖案的主題是展開雙翼的太陽,表示對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亞水晶吊燈,以及歌頌太陽王功德的油畫。大廳東面中央是通往國王寢宮的四扇大門。路易十四時代,鏡廊中的傢具以及花木盆景裝飾也都是純銀打造,經常在這里舉行盛大的化妝舞會。

7. 巴黎左岸是什麼意思

是一種文化「左岸」(La Rive Gauche),最早認識他,是地理上的一個區域的泛稱,位於塞納河左岸的聖日耳曼大街、蒙巴納斯大街和聖米歇爾大街,一個集中了咖啡館、書店、畫廊、美術館、博物館的文化聖地。塞納河由東向西成幾字形穿越了巴黎,而巴黎城則是從塞納河中央的西岱島發展而來,左岸,孕育了巴黎。
公元14世紀起,西岱島上的居民逐漸向河的兩岸擴展,自法國國王查理五世起將王宮遷往右岸的浮日廣場、盧浮宮、萬森城堡後,政治權力中心漸漸移向了右岸,隨即商業經濟也在右岸蓬勃發展了起來。左岸除了一些零星的居民外,主要建了三所大學:索爾本大學(後更名為巴黎大學文學院)、三語大學(後更名為法蘭西大學)、四國學院(後更名為法蘭西學院)。由於當時學院的師生必須學會拉丁語,並用拉丁語寫作、交談,所以這一個區域也稱拉丁區,這是左岸最早的區,一個由知識分子構成的區域。
到了十七世紀,路易十四遷居於凡爾賽宮,左岸成了從巴黎去凡爾賽宮的必經之路,這時的左岸獲得了飛快發展的黃金時期。當時的達官新貴、社會名流紛紛來此建造公館,這樣慢慢形成了以文化知識界為主流的中產階級社區,與右岸的王宮府邸、商業大街組成的權力和經濟中心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無怪乎人們詼諧地稱「右岸用錢,左岸用腦」。
由於文化知識界聚集在左岸,於是各種書店、出版社、小劇場、美術館、博物館等逐漸建立了起來。圍繞這種社交氛圍的咖啡館、啤酒館也應運而生,成了左岸知識文化人士重要的聚會場所。從緊靠賽納河左岸的聖米歇爾大街開始,文化名人和先賢們光顧和聚會過的咖啡館、酒吧遍布各個街區。
300多年來,左岸的咖啡不但加了糖,加了奶,而且還加了文學、藝術以及哲學的精華,加了一份像熱咖啡一樣溫暖的文化關懷。「左岸」因此而成為一筆文化遺產、一種象徵、一個符號、一個時髦的形容詞。
當你隨便走進一家咖啡館,也許一不留神就會坐在海明威坐過的椅子上、薩特寫作過的燈下、畢加索發過呆的窗口。
在最古老的聖日耳曼教堂周圍,有最早的弗洛咖啡館(cafe de Fiore,也稱「花神咖啡館」),這家咖啡館和邊上的德瑪格餐廳 (Auy Deux Magots)是著名的哲學家薩特和他的情人海湟波娃幾乎天天消磨時光的地方。現在咖啡館的菜單上還印著薩特的語錄:「自由之神經由花神之路……」。而附近的「里普啤酒館」是安德烈·幻德及其《法蘭西》雜志社撰稿作家們定期見面探討寫作心得的地方,也是聖羅蘭經常涉足的地方。
如果說,右岸凝聚著奢華宏大的文化象徵:香榭麗舍大道、剛果廣場、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等等;那麼,左岸(Rive Gauche)則有著著卓爾不群的精神指向:羅丹博物館、克呂尼館、MK2藝術院線等等。

8. 路易十六的王宮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將法蘭西宮廷從巴黎遷往凡爾賽。1688年,凡爾賽宮主體部分建築工程完工。1710年,整個凡爾賽宮殿和花園的建設全部完成並旋即成為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和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在其全盛時期,宮中居住的王子王孫、貴婦、親王貴族、主教及其侍從僕人竟達36000名之多。在凡爾賽還駐扎有瑞士百人衛隊、蘇格蘭衛隊、宮廷警察、6000名王家衛隊、4000名步兵和4000名騎兵。所以當修建完成後,總共有1300多間房,整個宮殿顯得巨大無比。為了安置其眾多的「正式情婦」,路易十四還修建了大特里亞農宮和馬爾利宮。法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時期又修建了小特里亞農宮和瑞士農庄等建築。1762年,法國王室由巴黎盧浮宮遷來此處定居。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法國大革命中的巴黎民眾挾至巴黎城內,後被推上斷頭台斬首。凡爾賽宮作為法蘭西宮廷的歷史至此終結。隨後的革命恐怖時期,凡爾賽宮被民眾多次洗掠,宮中陳設地傢具、壁畫、掛毯、吊燈和陳設物品被洗劫一空,宮殿門窗也被砸毀拆除。1793年,凡爾賽宮內殘存的藝術品和傢具均轉運往巴黎城內另一座藝術瑰寶殿堂--盧浮宮,凡爾賽宮淪為廢墟。
1624年,法王路易十三以1萬里弗爾的價格買下面積達117法畝的凡爾賽宮原址附近的森林、荒地和沼澤地區並修建一座兩層紅磚樓房,作為狩獵行宮。當時的凡爾賽行宮僅擁有26個房間,一層為傢具儲藏室和兵器庫,二樓為國王辦公室、寢室、接見室、藏衣室、隨從人員卧室等房間。
路易十三1643年去世時,路易十四僅5歲,當時的皇家行宮位於盧浮宮和聖日耳曼昂萊宮內。1664年路易十四完婚後決定將皇家行宮遷往凡爾賽,即在父親當初修建的狩獵小屋基礎上建造行宮。
路易十四在位50年間,凡爾賽宮兼收並蓄了很多法國藝術家與建築師的設計精髓,成為歐洲最宏大、最華麗的宮殿。
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相繼為宮殿增添了新的內容,重新裝飾並融會所有的建築風格,法國古典主義、洛可可式直至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應有盡有。這座建築的最終格局簡直就是巨大無比,有700餘間房間,佔地面積51000平方米。
凡爾賽宮宮殿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面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為洛可可風格。
正宮前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的大花園,園內樹木花草別具匠心,使人看後頓覺美不勝收。而建築群周邊園林亦是世界著名。它與中國古典的皇家園林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極其講究對稱和幾何圖形化。
如果凡爾賽宮的外觀給人以宏偉壯觀的感覺,那麼它的內部陳設及裝潢就更富於藝術魅力,室內裝飾極其豪華富麗是凡爾賽宮的一大特色。500餘間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內壁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傢具。大理石院和鏡廳是其中最為突出的兩處,除了上面講到的室內裝飾外,太陽也是常用的題目,因為太陽是路易十四的象徵。有時候還和兵器、盔甲一起出現在牆面上。除了用人像裝飾室內外,還用獅子、鷹、麒麟等動物形象來裝飾室內。有的還用金屬鑄造成樓梯欄桿,有些金屬配件還鍍了金,配上各種色彩有大理石,顯得十分燦爛。天花板除了像鏡廳那樣的半圓拱外,還有平的,也有半球形穹頂,頂上除了繪畫也有浮雕。宮內隨處陳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其中有我國古代的精品瓷器。凡爾賽皇宮噴泉里有1400多個噴水池,它們用掉的水比整個巴黎還要多,而那時巴黎人經常因為缺水而得病,許多人本來只要再多給一兩滴水就能救活。國王的30000名士兵建造了14個巨型水論、200多個水泵組成的一個大機器,可以從塞納河向噴水池裡輸水,不過這台機器經常會出現故障。
凡爾賽宮的建築風格引起俄國、奧地利等國君主的羨慕仿效。彼得一世在聖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夏宮、瑪麗亞·特蕾西亞在維也納修建的美泉宮、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無憂宮,以及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修建的海倫希姆湖宮(Schloss Herrenchiemsee)都仿照了凡爾賽宮的宮殿和花園。
最初為了消除勢力強大的法國地方貴族(如孔代親王家族)的割據和叛亂危險,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落成後立即將全國主要貴族集中於凡爾賽宮居住。從1682年到1789年,法國的政治、外交決策都在凡爾賽宮決定,凡爾賽成了事實上的法國首都。為了顯示王權的威嚴,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經常在宮中舉行場面浩大壯觀的典禮、晚會、舞會、狩獵和其他娛樂活動。1751年路易十五為慶祝長孫勃艮第公爵降生而舉辦的煙火晚會消耗了66萬里弗爾的焰火,1770年路易十五為王太子舉行的婚禮花費達900萬里弗爾。在其顛峰時代——路易十五晚期和路易十六早期,維持凡爾賽宮廷的費用佔法國歲入的四分之一。但這些活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路易十四登基以前勢力雄厚、心懷不滿、屢屢反叛的法國大貴族至路易十四時代已被奢靡的宮廷生活所籠絡腐化,甚至以受邀居住於宮中為榮,爭先恐後地仿效國王及宮中的禮儀、著裝,擔心失去國王的寵幸。
大理石庭院:凡爾賽宮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圍合的小廣場。中央的建築原為路易十三的狩獵行宮,路易十四時加以改造,保留原來的紅磚牆面,並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鍍金裝飾。庭院地面用紅色大理石裝飾。庭院正面一層為瑪麗·安托瓦內特的私室和沙龍,二層為國王寢室。
國王套房:位於主樓東面,路易十三的舊狩獵行宮之內。中央為國王卧室,內有金紅織錦大床和綉花天篷,圍以鍍金護欄,天花板上是名為《法蘭西守護國王安睡》的巨大浮雕。這里是凡爾賽宮的政治活動中心,在這里舉行起床禮、早朝覲、晚朝覲和問安儀式。寢宮北邊為小會議室,南邊為牛眼廳,得名自通往國王寢室的大門上方牛眼形狀的天窗,是親王貴族和大臣候見的場所。牛眼廳之東為大候見室和衛兵室。王後套房:位於主樓南側,包括王後卧室、王後私室、王後候見廳、宮婦退居室、王後衛兵室等七間房間。王後套房的樓下為王太子套房(Apartment Dauphin)

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始建於1204年,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盧浮宮佔地面積(含草坪)約為45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於拿破崙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同時,盧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
繼'賢王查理'建設了重要的圖書館而聲名遠播之後,16世紀的弗朗索瓦一世又開始大規模地收藏各種藝術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時期,盧浮宮的收藏已十分充實。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盧浮宮已經成為經常展出各種繪畫和雕塑作品的一個場所。
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從那時起,這里的收藏不斷增加,更不用說拿破崙向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徵用的藝術貢品了。總之,如今博物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400,000件,分為許多的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波旁宮又名國民議會(Assemblee Nationale),坐落在塞納河南岸,佔地相當大,除了議會廳外,還有一系列的附屬建築,足足有百間間,它的正面面對著「大學之道」(Rue Universite),後面面對著協和大橋與協和廣場,是具有260多年歷史的古典建築,這座半圓形大廈規模雄偉,北門12根大圓石柱組成的寬闊柱廊,承托著一個三角形橫楣,上面飾以通體浮雕,柱廊下的30級台階兩側有6尊雕像。它是1722年為路易十四的女兒波旁公爵夫人建的,由此得名。

9. 凡爾賽宮是哪國的

凡爾賽宮和園林是17世紀專制王權的象徵,也是法國古典主義藝術最傑出的典範。 凡爾賽宮最初是路易十三修建的用於特獵的行轅,路易十四當政時開始建宮。從1661年動工,到了1689年才得以完成。宮殿主體達707米,有700多個房間,中間是子宮,兩翼是宮室和政府辦公處、劇院、教堂等。室內地面、牆壁都用大理石鑲嵌,並飾有雕刻、油畫等裝飾。中部的鏡廳是凡爾賽宮不同於其他皇宮的地方,長73米,寬100米,高12.3米。拱頂是勒勃蘭的巨幅油畫。長廊一側是17面落地鏡,鏡子由483塊鏡片鑲嵌而成,將外面的藍天、綠樹都映照出來,別有一番景色。廳內兩旁排有羅馬皇帝的雕像和古天神的塑像,並有3排掛燭台、32座多支燭台和8座可插150支蠟燭的高燭台,經鏡面反射可形成3000支燭台,映照得整個大廳金壁輝煌。 凡爾賽宮的園林在宮殿西側,面積有100萬平方米,呈幾何圖形。南北是花壇,中部是水池,人工大運河、瑞士湖貫穿其間。另有大小特里亞農宮及雕像、噴泉、柱廊等建築和人工景色點綴。放眼望去,跑馬道、噴泉、水池、河流,與假山、花壇、草坪、亭台樓閣一起,構成凡爾賽宮園林的美麗景觀。 凡爾賽宮位於距巴黎西部15千米的凡爾賽鎮(另一資料:凡爾賽在離巴黎不到24公里的地方)。她歷史悠久,雄偉壯觀。作為其最著名部分的鏡廳,更是盡顯當年皇室的奢華之風。其園林則具有歐洲古典園林藝術的風格特徵。而作為世界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見證地,更是使它聞名於世。 凡爾賽宮及其園林的總面積為1.11平方千米,其中建築面積只佔0.11平方千米,其餘為園林面積。 1624年,法王路易十三決定在原來只是小村落的凡爾賽修建城堡,作為王家狩獵時的行轅。凡爾賽宮於1661年動工,1682年,凡爾賽宮正式取代了巴黎,成為路易十四的政權所在地。其中大規模的宮殿和園林修建始於1685年,歷時28年才最後完成。 宮殿建築在東西軸線上,呈南北對稱之勢。連花園也呈幾何圖形狀。在長達3千米的中軸線上分布著雕像、噴泉、花壇、草坪、柱廊等。宮殿的主體長707米,以王宮為中心,兩翼分布著宮室、教堂、劇院等。凡爾賽宮外觀雄偉壯麗,室內由大理石鑲嵌而成,到處都有琳琅滿目的各種裝飾和雕刻、掛毯及巨幅油畫。 二樓的「鏡廳」呈長方形,73米長、14米寬,400多塊的鏡片分別裝在17扇落地窗和四周的牆壁上。拱形天花板上繪著描繪了中世紀人們生活場面的巨幅油畫(勒布陀作的畫,都是泰承路易十四在1661到1678年間的統治的。這些頌揚國王的藝術增添了皇位上的光環。這就是路易十四刻意要追求的)。站在廳堂中央,人們可在各角度的巨鏡中,看到自己一連串由大而小的影子。當年皇室貴族盡情歡樂、豪華奢靡的生活由此可見一斑。 凡爾賽宮的園林在宮殿兩側。這座園林分為三部分,以水池為中心,南北兩端皆為花壇。跑馬道、水池、噴泉、花壇、河流與假山、亭台樓閣一起,使凡爾賽宮的園林成為歐洲最具古典主義風格的園林藝術的傑作。 凡爾賽宮作為近代史的重要見證而聞名於世。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幾乎都與凡爾賽宮有關。現代歷史著名的《凡爾賽和約》即《協約國對德和約》於1919年6月28日在鏡廳簽署,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法蘭西第三和第四共和國的總統也是在這里選舉產生的。1871年1月18日,德皇威廉一世在鏡廳舉行加冕禮,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承認美國獨立的條約也是在1783年1月20日於凡爾賽宮簽訂的。作為法國人光榮紀念的當年與會代表所用的一切用品,仍保存在鏡廳的一角。這座壯觀的王宮由此吸引了無數遊客。 凡爾賽宮自1661年起開始建造,曾有過很多模仿凡爾賽宮的努力,但到目前為止,它還是路易十四無法模仿的創建:太陽國王的宮殿。 路易十三選址此地建立一個規模不大的庄園作為游獵的基地。他的兒子路易十四也喜歡游獵,但對這塊土地卻有更為精心的計劃。他對現有的宮殿均感不滿(包括盧浮宮和杜伊勒利宮),因而於1660年決定將凡爾賽辟為龐大雄偉的宮殿,雄心勃勃的他要建成規模最後可容納整個法國的朝廷。 工程開始於1661年,兩年內被譽為太陽國王的路易十四花了巨資,引起了財政部門極度痛苦的抗議。事實上工程將繼續持續幾十年,動用數萬名工人,耗資不斷增加。最初的建築師是路易斯·勒伏,後業由朱爾斯·哈多依·馬沙特接替,他從事凡爾賽的建造達30年之久。安德烈·勒諾特爾負責園林。由於他宏大的花園設計大大地超過了原先的庄園,這才決定把它建成一個極其豪華的宮殿。飾以無數的噴泉、雕塑和假山洞的凡爾賽宮的花園在太陽國王在位的頭幾年成為吸引巴黎貴族階層的地方。凡爾賽宮的花園設計成能收藏大量的雕塑作品、鏡廳前面的水壇有兩個湖,每個湖內有四個雕塑代表法國的河流:雷諾定代表盧瓦爾河和盧瓦爾特河,圖別代表索思河和羅納河,拉翁格勒代表馬恩河和塞納河,考賽伏克斯代表加龍河和多爾多涅河。還有一些生動的動物群體和無數古典神話中的形象,包括酒神巴克斯話中的形象,包括酒神巴克斯、太陽神阿波羅、眾神信使墨丘利和森林諸神領袖塞利納斯。另外還有一些看起來忠實於古代原作的藝術復製品,例如考塞伏克斯所做的維納斯和福格尼的磨刀匠。法朗哥斯·格拉頓的叫做南姆菲斯浴池的噴泉是以一個鉛制的浮雕而名命的,圖別的鉛制光輝傑作描述了太陽神阿波羅驅馬趕車躍出水池的情景。建於1676年的恩克拉多斯噴泉是一件巨大的作品,雕刻家加斯帕特·馬斯刻劃了提坦恩克拉都斯被埋在岩石底下的受苦形象。 1664年、1688年和1674年這里又成為鋪張的文藝豪華演出和由拉里創作的經典歌劇以及莫里哀與拉辛戲劇中的背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整個地方就像一個舞台背景。這個傳統傳給了路易十四的繼承人,特別是臭名昭著的瑪麗·安江尼特,她在宮內造了自己的劇聲,又建了一個富有田園風光的小村莊,里而配備了一些牧人和農民,這樣她和她的朋友能扮成農民嬉戲。 佔地101公頃的凡爾賽宮花園,有數量繁多的人工景色,散步場所和花圃,還有一條大運河及它自己的小「威尼斯」。宮殿本身的花園就令人吃驚,花園的正面有640米長。1682年凡爾賽宮成為路易十四的長住之地,整個法蘭西朝廷不久在此建立。 路易十四死於1715年。路易十五請了建築師加布里埃爾著手進一步的修建工程,包括造一座歌劇院和特里阿農宮。路易十六時,又增建了漂亮的圖書館。瑪麗·安東尼特佔用了特里阿農宮。但1789年10月法國革命降臨凡爾賽,宮殿被革命軍佔領。

閱讀全文

與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遷往哪個王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