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如何看待書法國展

如何看待書法國展

發布時間:2022-07-08 03:02:36

① 楷書為何在「國展」中缺席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些代表和委員提出了有關「書法申遺」、「漢字保護」以及「漢字書法教育」的議案,引起與會人士和社會各界廣泛的熱議和普遍關注。
中國書法復興已近三十年了。作為四種書體之一的楷書,具有「正心、靜氣、法全、技高」等諸多重要的書法功能,但是卻受到各種書法展覽的冷落,且越來越沉悶,比起行草書的發展,實在落後多多。尤其是近年來,代表中國當代書法篆刻最高水平的「國展」(全稱為: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中的楷書作品越來越少。即使入展,也是以小楷為主,中楷、大楷在「國展」中幾乎看不到。
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目前的書法界片面地強調楷書的技法功能而忽視了其審美的人文精神。僅僅把楷書看成是其它書體的技法基礎。很多人寫了一段時間的楷書,自認為掌握了技巧,就轉寫行草書。尤其在老師教授書法時,都把楷書當作技法基礎來訓練學生,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二是急功近利,耐不住寫楷書的寂寞。唐代張懷瓘說:「真書(即楷書)如立,行書如行,草書如走。」一個「立」字,大有講究,站立是立,「金雞獨立」也是立,「一指禪」也是立,但難度大不同。許多人急於入展、揚名、獲利,受不了「板凳須坐十年冷」的苦寂。楷書要寫出意味來,其難度可能比行草書還要大。因為寫楷書要靜下心,要寫出那份沉著、寧靜、安詳,沒有定力,真不好把握。猶如康有為所言:「吾謂書法亦猶佛法,始於戒律,精於定慧,證於心源,妙於了悟,至其極也,亦非口手可傳焉。」
三是對楷書的創新發展缺乏信心。有種觀點認為楷書到了唐朝,已登峰造極,不可能再發展了。這種觀點阻礙了當下楷書的探索創新步伐。其實,藝無止境。上個世紀初期,出現了一代書法大師弘一法師,他便是以一手獨具風貌的楷書而享譽書壇。
四是現在的展廳環境對楷書的要求高了。現在的展廳,場面大。而楷書筆畫非常講究,容不得一點馬虎,寫大了,一很吃力,二不討好,很容易看出好壞。現在投稿的楷書,一般都是小楷,寫成六尺、八尺,字密密麻麻,遠看一片模糊,已失去交流審美功能。
五是書法專業機構和展覽評委對楷書的重視倡導不夠,甚至對楷書的要求頗為苛刻。尤其對投稿的唐楷,太挑剔。長期以往,嚇得人們不敢拿楷書投稿。而專業機構對楷書的倡導、挖掘和研究,相對薄弱,也沒有認真分析楷書沉悶的原因,更談不上扶持的對策了。
六是跟不上當代楷書從實用性向藝術性快速轉換的步伐。隨著「以書取仕」的科舉制消亡,鋼筆的普及,尤其是電腦的廣泛應用,楷書的實用性幾乎盪然無存。而其藝術性反倒更強烈地凸現出來,尤其在人心躁動、追逐名利的物質貪欲的喧囂年頭,嚮往淡定、寧靜、和諧的精神家園,慰藉疲憊的身心,楷書的藝術功能更加明顯。因為楷書是「祥而靜者」(劉熙載語),如老僧敲木魚,在舒緩的節奏中表達出對生命深層次的體悟。這絕非僵化地固定在一個技法模式里所能表達的,因而對書寫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文精神的訴求。
「國展」面對社會大眾,具有強大的導向作用。楷書入展之少,客觀上加劇了人們對楷書的忽視和誤解。尤其是不少學生、教師,寫的楷書缺少起碼的基本功。在當下,已經把漢字書法教育作為「弘揚傳統文化,加強傳統文化保護和教育」的一個重要措施,因此,理應提倡重視楷書,多寫楷書,多展楷書。最近,上海舉辦了《上海楷書邀請展》,這也是新世紀以來上海舉辦的首個楷書專題展。不管參展者水平如何,至少向社會發出一個信號:楷書應該在當今書法領域獲得應有的地位。

② 國展書法作品為什麼要手工托

更安全且美觀。
書法國展,是書法屆的盛事,每年都匯集高手、名家,還有新秀,如何准備每年的國展?眾多書法愛好者一定在思考如何創作,怎麼才能寫出好的作品入展。事實上,這些年的展覽越來越注重作品的形式感。也就是說,大家已經開始發覺,作品的形式在展覽的評審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好的作品形式感是往往決定評審中的「生死時刻」的。

③ 論述國展獲獎入展書法作品的審美變化特點

書壇最顯著的表現就是二王書風在國展中的創作數量驚人的多。第七八九界國展應該說都是如此吧,但這也無可厚非。當書法在著力追求長槍大戟式的所謂霸悍風格時,那種大漢雄風式的誇張風格的弊病就很快突顯了出來:火氣有餘,筋骨內虛。這也許就是二王書風再次風靡書壇原因,有人定位說那是一種書法風格的「回歸」。從本質上說,這種風格追求的轉變是從先前追求書法作品的外在氣勢而轉向後來追求書法作品的內在的筋骨,這可以說是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對書法藝術內涵認識上的一個顯著的進步。上世紀八十年代成名書家的風格多數都是「霸悍」式的,且「已經完全被定型」,所以他們通常都很難在風格上有所轉變,他們在審美上通常也不能接受糜弱的二王來徹底的洗禮一下自己,其實他們已經是讓歷史所套牢了。
    然而二王風靡書壇久了,厭倦之情也就自然而生出。不是嗎?多數學習者易得二王糜弱,卻難得其性情。那種「風規自遠」式的風格追求對於我們這個總喜歡格式化陳式化的民族導致的結果就是追求線條的整齊劃一,用一樣粗細的線條來克服糜弱的毛病。他們把書法的字體肢解為「線條」,其結果就是使字法的整體性散失殆盡,東倒西歪的結構使書法作品了無中正之氣,真性情完全散失。這就是二王書風的當代追求結果,很多人都無法逃避。
    書法脫離了中國傳統哲學的支撐,這也是二王書風在當代所面臨的挑戰。很多人都喜歡把中國書法與中國的傳統哲學掛鉤,這對於很多人已經是一種格式和習慣,不管是否真正懂得中國的傳統哲學。把中國哲學表面化,留在嘴上卻是極簡單的一件事。
   「氣息醇厚,一以貫之」這是二王書法在媚的外表下所蘊含的內在精華,人們每每以此來衡量一件二王系書風的書法作品。多數人都不能達到,原因是「修身」不夠,是對中國傳統哲學的理解形式化造成的。有人也許會說,用這一特點來審視任何作品都可以啊?當然這無可厚非。二王的「媚」人所共知,而善學者當能得其厚這才是最重要的。「一以貫之」是針對一些學習者為法所拘為形所抑而下的葯。要做到這一點同樣要氣厚心寬才可以達到,這一點也是非「修身」無以致之的。所以我提出「書法脫離了中國傳統哲學的支撐,這也是二王書風在當代面對的挑戰」這種觀點。
    那麼面對二王書風在在當代的糜弱表現,到底該開出什麼樣的葯方呢?我覺得開出的這個葯方,也許就應該是今年十屆國展行草書獲獎作品應該具有這樣特點。下面談一下我對今年十屆國展行草書獲獎作品應該具備的這幾個特點的個人看法。
   一,        書法作品要是真性情真才情的流露。
以往國展的獲獎作品讓人感覺千人一面,好像只是在玩弄技術。造成這一現象的本質原因就是作品的書寫不是是真性情真才情的流露;是打造出來的,打造的痕跡明顯,風格格式化明顯。假如作品是真性情真才情流露出來的,那這樣的作者創作出來的會因時因地而各不相同,可以說是「點畫信手煩推求」。我無意否認書風需要「打造」,假如因為打造而損失真性情真才情的流露,我看還是要好好忖度的。
    二,        書法作品作品要氣厚靈動。
靈動與氣厚是一組矛盾,多數書家的書法作品靈動了就缺乏氣息醇厚,氣息醇厚了就缺乏內蘊的靈動,這組矛盾非修身有道無以致之。古代書家在這一點上做的最好的我認為就是蘇東坡。提到蘇東坡我就想起清代有個書論家叫王澍的,他評論蘇東坡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無古人清迥拔俗之趣,在宋賢中故當小劣耳。」有這樣的看法,我覺得也就無怪此位書論家字寫的庸俗了。為何他會有這種觀點,就是因為其人只見東坡氣厚不見東坡靈動。不識東坡書法,不可知什麼樣的人才叫文人,個中意味不可與俗人語。氣厚是拉開此次國展獲獎作品與前幾屆獲獎作品的距離的制勝法寶。
    三,        在章法上不主故常,因紙因時因地自由而為,不留雕鑿痕跡。這些年很多書法作者都在為做章法傷透了腦筋,其實這是舍本求末,這是為展而戰的體現,這也不是真藝術家應該作為的。故意做拙不拙,故意做巧不巧,散失本我是當代書法的弊病,是對中國傳統哲學在書法藝術領域錯誤解讀的充分體現。
    總起來說,我認為蘇軾書風在當代到了該重新認真解讀的時候了,他應該重新讓我們認識到真性情在書法藝術中有多麼重要;他應該重新讓我們認識到氣厚神閑的本質精神內蘊;他應該讓我們重新認識到什麼是不主故常,什麼是不為法所拘;他應該讓我們重新認識到文人的本質情懷。希望網友提出批評並發表高

④ 書法國展作品一般寫什麼內容比較好

對於書法國展作品來說,一般寫什麼內容也是根據自己喜好來的,畢竟每一個人的想法不同。如果是以我個人的觀點,覺得寫那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古詩,或者是寫一些比較有意境的東西以及寫一些比較勵志方面的應該是比較好的。

還有現在任何一位想參加書法展的朋友,只要符合辦展方的徵稿要求,都是可以進行投稿的。但是對於這種自由投稿的方式,卻緣起第四次全國書法篆刻展。也就是說在第四節之前並不是誰想投書法搞就能投的,基本上是處於內部選擇的程序。然而現如今已經處在開放狀態了。

⑤ 當代書法正在出現一種危險的「邊緣化」趨向,該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

首先,書法的價值應該體現在以展廳為中心。相對弱化了書法的內在品味和文化支撐,而且由於古代書法總是建立在書法家的個體修養之上,書法創作是一種人文文化。即便是優雅的收藏,也是基於個人的立場,更多的是從精神層面來追求審美愉悅,而功利主義和競爭意識則是退居次要的東西。“國展”的展廳效應是時代和大眾審美機製造成的,是與當代書法共生的產物。對此,我們只能因勢利導,充分發揮展廳機制的當代審美效果,而不是否定展廳機制在推動當代書法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伴隨展廳效應的弊端。

最終不能以市場為中心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藝術品的資本化是一個自然過程。這對書法的發展應該是一件好事。但是,由於書法藝術評價的特殊性和復雜性,資本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因此,書法藝術的大寫化過程發生了很大的變異和扭曲。其結果一方面拉大了公眾與書法的距離,誤導了公眾對書法藝術的認知,不僅使公眾對書法作品的美醜難以區分,也阻礙了書法的普及書法。

⑥ 「瘦金體」非常有個性,為何卻進不了國展

我國的書法種類可謂是博大精深,而且豐富多樣。而瘦金體進不了國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種字體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這樣也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國展本身對於瘦金體這種字體並不是很青睞。這種字體得不到推崇,造成了寫這種字體的人會相應的減少。這樣的一種循環是不利於瘦金體的發展,所以很少看到瘦金體進國展。

⑦ 如何看待《爨寶子碑》的書法價值

很難學。質朴古拙,隸意較濃。方筆明顯。結法緊密。變化豐富。
適合於入選國展這類的。不利於初學
其出土的書法價值在於一反傳統的楷書隸書。而是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方圓燕尾,法度森嚴而絕不雷同。比肩同時代大師之作。
個人意見哈

⑧ 一般參加國展書法,應注意什麼

注意幾個方面:
1、國展的水平相對較高,你選擇參展的作品一定要自己最滿意的;
2、寄作品時嚴格按照徵稿通知辦,留下郵寄的相關憑證;
3、如果通知有聯系人和電話,寄出後跟聯系人確認一下。

⑨ 我的書法參賽總不能入展,請高人指點一下方向,可以嗎

的書法本身沒什麼問題,完全可以夠入展的資格。問題出在你不懂得參賽的潛規則。

第一,你必須要拜名師,最好是市書協主席或其他重要領導,因為這些人有可能就是書法賽事的評委,即使不是評委,也可能和評委說得上話,海選或復選的時候,有評委說一句:「吔,這幅作品不錯。」其他評委心知肚明,就是不怎麼樣,也會讓你過。因為他們人人都有學生啊,社會上那些國展沖刺班、提高班都是他們開的啊,高昂的學費總不能讓人白交吧。民間寫好字的人太多了,我認識你是誰啊,憑什麼讓你過?所以一定要拜名師或權師,或著花高價參加他們的培訓班。

第四,要明白現在國展比拼的不是書法實力,而是人際關系和製作技巧。不要以為你寫得好、功夫老到就一定能入省展和國展,不懂的這些,門兒都沒有。就是啟功、林散之在世,也入不了國展。

第五,要熟悉國展體書法的寫法,路子正這是第一,第二要注意章法,大大小小有錯落,濃濃淡淡有對比,歪歪扭扭有姿態,疏疏密密有安排等等,仔細審審最近幾屆的國展作品,都一個熊味,這就是趨勢。

⑩ 關於書法國展參賽的問題

你好,參賽的作品不允許裝裱的,一般會超過三幅,其實一幅就看出真實水平了,你的第3個問題就有點復雜了,這個書法是需要有真功夫的,簡單的說,只要寫的真好,肯定會獲獎,不管你什麼風格,總有評委認可的,但是要想寫的好,基本的楷書還是要練習很多年的。就算將來換了字體。也是要堅持的,就像武術的站樁一樣。需要日積月累,這樣的水平別人是不可能模仿的,因為他沒有付出,我認識的很多書法家,年齡很大了,還堅持寫楷書,當然了,如果自己有新的靈感是可以創新的,可以開宗立派,那是在各種書體,歷朝歷代都寫的爐火純青的時候才可以的,很多人雖然臨帖和大家不分伯仲,但是一輩子也沒有創個自己的書風,可見是見不容易的事情,開始也不要想著當書法家,也不要想著獲什麼獎,好好練習,虛心的練習,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話。祝你好運。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書法國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