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國農業分布特點
1993年,法國耕地面積1825.5萬公頃,占陸地總面積的33.2%,人均佔有耕地0.316公頃,高於世界平均水平(0.246公頃);永久性牧場1076.4萬公頃,佔19.6%,人均佔有牧場0.186公頃,是世界平均水平(0.625公頃)的1/3;林地1493.1萬公頃,佔27.1%。
法國大部分地區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1月平均氣溫,北部1-7℃,南部6-8℃;7月平均氣溫,北部16-18℃,南部20-23℃。全國有90%的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為700-800毫米,降水量最多的月份為10-11月,年降雨日數100-200天。
法國全境地勢低平,基本上是一個平原國家,海拔250米以下的平原占國土面積的60%,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及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各佔20%。全國地勢呈西北低東南高,西北為丘陵、平原,北部是肥沃的巴黎盆地和盧瓦爾河平原,西南部為加龍河流域的阿坤廷盆地,是法國的主要農耕地帶,南部地中海沿岸也有不寬的沿海平原,東部為阿爾卑斯山,東部介於孚日山地和德國黑林山地之間的上菜茵河谷地,以及中南部的索恩-羅訥河谷地,也是重要的農業區。法國境內有30多條河流,水資源豐富,年徑流量1700億立方米。 專業化生產促進了農業商品率的提高 法國農業過去以自給性的小農經濟為主,農業生產專業化程度很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全面推行了農業現代化,農業生產專業化程度也隨之提高。法國農業專業化可以概括為三種類型:區域專業化、農場專業化和作業專業化。在區域專業化方面,為了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和農業資源,將不同的農作物和畜牧生產合理布局,形成專業化的商品產區。例如,巴黎盆地小麥產區的小麥產量佔全國小麥產量的1/3,諾爾-庇卡底-香檳甜菜產區的甜菜種植面積佔全國。甜菜面積的73.2%,布列塔尼畜牧生產基地提供全國豬肉產量的40%、禽肉的30%、牛肉的32%、蛋的20%,北部庇卡底馬鈴薯產區的馬鈴薯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50%。在農場專業化方面,按照經營內容大體可分為畜牧農場、穀物農場、葡萄農場、水果農場、蔬菜農場等等,專業農場大部分經營一種產品。作業專業化農場是將過去由一個農場完成的全部工作,如耕種、田間管理、收獲、運輸、儲藏、營銷等,均由農場以外的企業來承擔,使農場由原來的自給性生產轉變為商品化生產。
)經濟作物。法國的主要經濟作物有甜菜、油菜子、葵花和煙草等。
甜菜。法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甜菜生產國。1994年甜菜種植面積為43.6萬公頃,產量為2900萬噸,占歐洲甜菜總產量的21.2%,佔世界總產量的11.2%。法國甜菜的主產區位於北部。
油料作物。為了滿足國內油脂供給和減少飼料對豆類的進口需求,法國油料作物在近幾十年裡有很大發展。法國的主要油料作物有油菜和向日葵。1994年油菜的播種面積為67.1萬公頃,產量為177.1萬噸。20年前法國還基本上不種向日葵,1994年種植面積已達到98.6萬公頃,產量為205.6萬噸,分別是1979-1981年的8.4倍和7.3倍。
煙草。1994年種植面積為1萬公頃,產量為2.7萬噸,與1979-1981年平均水平相比,分別減少了44.5%和42.6%。
葡萄酒。法國是僅次於義大利的世界第二大葡萄酒生產國。1994年法國葡萄酒產量為554.5萬噸,義大利為600萬噸。1994年法國葡萄酒產量是歐洲的32.1%,是世界的21.5%。
園藝產品。法國的水果、蔬菜產量在歐洲居第3位。1994年主要水果產量為:葡萄693.3萬噸;蘋果215.7萬噸;桃2.9萬噸;梨33.8萬噸;李子23.2萬噸。主要蔬菜的產量為:番茄78.8萬噸;胡蘿卜60.4萬噸;花椰菜55.3萬噸。
2.畜牧業 法國的主要牲畜有牛、豬、羊以及家禽等。法國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和牛奶生產國,1993年生產牛肉190.2萬噸,牛奶2499.3萬噸,此外,還生產乳酪152.9萬噸,奶粉23.8萬噸。1993年,全國養牛2032.8萬頭,在歐洲居於首位,養牛業遍及除地中海地區外的全國各地。1993年,全國養羊1038萬只,生產羊肉15.5萬噸。法國共飼養豬1256.4萬頭,豬肉產量215.1萬噸。法國的養禽業發展迅速,養雞數量位於西歐第1位,接近2.2億只。禽肉產量1994年達到190萬噸,居歐洲第1位、世界第3位。1994年雞蛋產量為98.2萬噸。
3.林業和漁業 法國林地面積約15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5%。森林覆蓋稠密的地區主要在山區和沿海地區,森林品種中,落葉林佔2/3,針葉林佔1/3。森林砍伐量為3000萬立方米,其中約有1900萬立方米用於建築,1000萬立方米用於造紙,200萬立方米用於家庭取暖。法國的森林3/4為私有,1/4為國家或地方政府所有。法國海岸線長5000公里,具有發展漁業的良好條件,年捕撈量70萬噸,位於世界第20位。
4.農產品加工業 法國農業加工業十分發達,食品加工業是農工商聯合企業的主導部門。1990年,法國不包括釀酒業在內的食品加工業營業額4000多億法郎,占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第1位,食品工業出口額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4.4%。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農業加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農業加工業是不發達地區增加農業收入和產值的重要途徑,也是發達地區防止農業萎縮的有效途徑。
『貳』 法國的自然資源有哪些
法國,位於歐洲大陸西部,是歐洲第二大國。這里氣候溫和,兼受海洋性氣候、大陸性氣候和地中海式氣候的影響。森林覆蓋著全國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法國文化燦爛,名勝古跡比比皆是。海濱優美,鄉村遼闊,山川秀麗,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法國的旅遊勝地在歐洲乃至全世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法國首都巴黎,以"世界花都"享譽全球。巴黎是歷史古都,法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同時也是世界文化名城。那裡有世界一流的高等學府,有65座博物館、75家圖書館、60多座劇場、200多家影院、15座音樂廳。其中盧浮宮博物館、蓬皮杜文化中心、巴黎聖母院、巴黎歌劇院、凱旋門、埃菲爾鐵塔等聞名遐邇。巴黎還是文學家、藝術家的搖籃。這里的服裝領導世界潮流,香水更是風靡全世界。
『叄』 以巴黎盆地為例,分析法國農業發展的優勢自然條件有哪些
法國盛產葡萄的原因:南部地中海沿岸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適合種植葡萄。
影響農作物生長和產量的因素:
就基本的概念而言,農業經營的成敗主要取決於作物生長的好壞。如果生長正常,收成好,農民就會獲得成功。除非經濟不景氣,他們總能從投資和勞動所得農作物的高產優質中獲得較高利潤。反之如果生長差、收成低,農民即使盈利也很少。
從農業實踐來看,植物生長及其影響因素在農業企業中占據絕對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就其中一些因素及其適當的養分供應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做一簡要論述。
植物生長的定義是組織發育的過程,可從幾個方面表述,如一些特殊器官的發育,整株植物的發育等。植物生長也可用干物質、長短、高矮、粗細來表示。其各種表述方式將在本章稍後討論。影響作物生長的諸多因素在農業上是十分重要的,了解了它們及其影響作物生長的方式,農場經營者就能對其進行調控以便在農業經營取得最大收益。
一些科學家已確定出影響作物生長的52種因素,並為每種賦予計算值。表2-1列舉了部分因素。
表2-1. 影響作物產量潛力的一些因素
土壤有機質
粘粒含量
陽離子交換量
光照量和光強
坡度和地形
日照百分比
蒸發/蒸騰比
相對濕度
溫度
32℃以上天數
灌溉
排水 水分滲漏率
雨量及降雨分布
海拔高度
緯度
特殊的作物生長特性
通氣因素
CO2
風速
土壤有效水
根層深度
糞肥
資料來源:Strauss. Fert. Solut., 22(1): 68 (1978).
據研究,生產者能控制45種因素之多,它們之間有多種交互作用。要獲高產,必須綜合調控這些因素。生產者無法控制以下7種因素:
(a)溫度;
(b)光照;
(c)風暴;
(d)洪水;
(e)降雨;
(f)CO2;
(g)海拔高度。
然而,他們可通過灌溉補充雨量不足,通過施用新鮮可分解的糞便和作物殘茬來增加CO2供給。
華盛頓州的Kunkel及其同事認為,馬鈴薯獲得最高產量必需18種因素,其中與環境和氣候有關的7個因素是不能人為控制的(表2-2)。
一、遺傳因素
(一)品種與養分需求
(二)品種與肥力間的交互作用
(三)不斷深入研究植物遺傳學的重要意義
二、環境因素
(a)溫度;
(b)水分供應;
(c)輻射能;
(d)大氣組成;
(e)土壤結構和土壤空氣組成;
(f)土壤反應;
(g)生物因素;
(h)礦質養分供應;
(i)限制生長的物質。
『肆』 巴黎盆地主要種植什麼
(1)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南部和東部邊境分別為比利牛斯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
(2)讀圖可知,巴黎盆地主要種植小麥;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屬於地中海氣候,非常有利於葡萄的生長,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
(3)法國首都巴黎位於巴黎盆地中部,市區跨塞納河兩岸,巴黎聖母院、羅浮宮、凱旋門、埃菲爾鐵塔和凡爾賽宮等都堪稱「世界建築史上的藝術極品」.泰姬陵位於印度.
故答案為:(1)平原;東南高,西北低;(2)小麥;地中海;(3)C.
『伍』 法國什麼資源最豐富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啊。
法國主要礦產:鐵、煤、鋁土儲量較豐富,還有鉛、鋅、鈾、鉀鹽等。森林覆蓋率26.4%。
所以法國鈾資源是比較豐富的啊。
~~期待滿意啊
~~
『陸』 法國礦產資源有什麼特點
煤 鐵,以汽車、飛機製造為主體。服裝、食品、醫葯有較強的市場
『柒』 法國農業的類型及分布和區位條件
1、法國地形平坦,以平原為主,西歐平原大部分面積位於法國境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為法國農業帶來豐富的耕地。
2、氣候適宜。南部沿海為地中海氣候,熱量充足,光照強烈,水分足夠。
適宜葡萄和油橄欖等經濟作物的生產;西北部大西洋沿岸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降水均勻,有利於牧草生產,對畜牧業發展提供良好條件;中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熱量充足、光照強,有利於糧食作物成熟,所以適宜種植小麥等糧食作物。
3、經濟及科技發達,靠近歐洲大市場。法國經濟發達,為農業生產提供經濟基礎,且促進農業科技水平的提升。歐洲市場對糧食作物求大,所以使法國成為西歐糧食出口最多的國家。
4、交通便利,有利農業發展。北靠大西洋,南臨地中海,且境內有方便的鐵路、公路及內河運輸,大大促進了農業發展。
5、農業促進的政策。法國是工農業並重的國家,國家政策鼓勵農業發展。
法國農業極度發達,是世界主要農業大國。主產小麥、大麥、玉米和水果蔬菜。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業和禽蛋業。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
機械化是法國提高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手段,法國已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生產率很高。農業食品加工業是法國外貿出口獲取順差的支柱產業之一。歐洲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24家在法國,世界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7家在法國,法國的農副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佔世界市場的11%。
法國政府農業支持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為了發展農業,法國政府制訂的一系列政策。法國農村土地分散,農場規模小,不適應農業大發展的需要,戰後法國政府於50年代末期實施了土地集中政策。
『捌』 法國的小麥主要分布在什麼盆地這里適宜小麥生長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巴黎盆地。
溫帶海洋性氣候,緯度較高,陰雨天氣多,熱量和光照條件一般不太適合發展種植業。但是巴黎盆地氣候溫暖,熱量條件較好,土地肥沃,可以種植小麥,主要是由於地形的原因。
巴黎盆地地勢低平,平均海拔低,邊緣有丘陵,高原,南靠中央高原,東至洛林高原,北鄰阿登高地,西到阿莫里坎丘陵。尤其是西部和南部的高原和山地對西風氣流起到了抬升作用,經過抬升再沉入盆地的空氣,由於盆地內地勢低平,降水量會減少,使得盆地的光照條件改善,熱量增加,適合穀物的生產。
英國奔寧山脈東南側的小麥種植區是又一處位於西風背風坡,晴天多的例子。
『玖』 法國最豐富的礦 產資源是
鐵礦最豐富。法國主要礦藏為鐵礦,次為鋁礬土和鉀鹽礦。鐵礦蘊藏量約10億噸,但品位低、開采成本高,煤炭儲量幾近枯竭,所有鐵礦、煤礦均已關閉,所需礦石完全依賴進口。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能源主要依靠核能,約78%的電力靠核能提供。此外,水力和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約1556.5萬公頃,覆蓋率28.6%。
『拾』 法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是什麼
法國是歐洲的主要糧食生產國。在世界上位居中國、美國、印度、和俄羅斯之後,居第五位。法國種植的主要糧食品種是軟小麥,種植面積為485萬公頃(7300萬畝),差不多相當於整個國土的10%。主要產地在法國的北部、東部、西部和中部。由於氣候適宜,種植的小麥幾乎全都是冬小麥,10月份播種,來年的7、8月份收割。春小麥在產量中所佔份額很小,僅佔0.5%。法國小麥的平均產量較高,今年為每公頃6.8噸。由於遺傳工程的進步和種植技術的改進,產量在持續增長:小麥平均和總產量的增長,在一些指定的地塊上,每公頃的平均產量可以超過10噸。小麥的平均產量明顯遠遠高於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的平均產量(每公頃為1.5到2.5噸)。
法國小麥都是冬小麥。這些小麥是橙黃色的,在法國幾乎沒有白色的小麥。這些小麥很大比例上是供人食用,特別是製作麵包,法式、毆式、阿拉伯式、甚至還有中式的麵包。法國糧食和飼料技術研究所和鄭州糧食學院聯合進行的實驗已表明,法國小麥很適合製作饅頭。
法國生產的糧食有一部分沒有出售,而是被農民在經營中自己消費了,特別是用做了動物飼料。和產量相比,自己消費糧食的比例取決於不同的糧食種類:小麥的消費量為11%到12%;玉米為14%到16%;大麥為25%到30%。自我消費糧還取決於生產地區。比如,在法國西部的布列塔尼,那裡的家禽、豬、牛和奶牛的飼養比較集中,那裡的糧食自我消費比重就比專門的作物生產地區要高。在法國,很大一部分糧食產量投放到了市場。
到參考資料的網站上就有圖片了!網路中不能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