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國人主要在國內旅遊度假,其特點有哪些
有錢人自己住自己的度假別墅.
要麼就租別墅和城堡.
中等的就住度假酒店
一般就住普通酒店或者經濟型賓館IBIS,ETAP這些
學生要麼住青旅,要麼幾個人一起租個CHALET,要麼就住經濟型
Ⅱ 解放雲南有法國軍隊嗎
雲南和越南是接壤的,當時越南是法國殖民地,所以有法國軍隊
Ⅲ 法國曾經佔領中國的哪一片領土
首先,法國在亞洲的統治范圍主要在「法屬印度支那」地區,即東南亞的三個國家,越南、柬埔寨(舊稱高棉)、寮國三國,由於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自1883年中法戰爭之後,法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一般在靠近 東南亞這三國的西南地區,即廣西,雲南等地。當然,在上海,北京等地被英,法等國強占的租界地,名義上也可屬於法國勢力范圍。有一張《時局圖》是可以比較直觀的反映法國的勢力范圍的,建議你可以上網找來看看。滿意請採納,謝謝!
Ⅳ 一個關於雲南和廣東是英國和法國共同的勢力范圍的疑問
雙方各有側重,雲南靠近越南,而越南當時是法國屬殖民地。
廣東靠近香港(香港原本就是廣東省的一部分)而香港當時是英屬殖民地,因此廣東以英國勢力為主
但是當時英法兩國在對華問題上是同盟關系(英法聯軍嘛),所以說雲南和廣東是英國和法國共同的勢力范圍
Ⅳ 為啥英國佬當初不從緬甸入侵雲南進攻中國呢法國都還打中法戰爭時走越南廣西這條路。哪位高人解釋下。
劃分勢力范圍的需要;按照列強之間的「默契」,靠近西伯利亞的東北是俄國的勢力范圍,靠近印度的西藏等地是英國的勢力范圍,靠近越南的雲南廣西的是法國的勢力范圍,加上緬甸當時還沒有徹底征服,英國又不可能從其他列強的「地盤」上通過(也不會同意);只能從海上進攻;
Ⅵ 雲南歷史上曾經與法國接壤(法屬越南)……
1885年到1955年美國撕毀了《日內瓦協議》,取代法國在越南南方的地位共計70年。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另一方面,越南則淪為法國殖民地,阮朝名存實亡,法國的印度支那聯邦總督則駐扎西貢(1902年後改河內),對越南、寮國、柬埔寨進行殖民統治。
面對人民的苦難,愛國青年阮愛國(胡志明,1890年~1969年)於1911年6月5日離開祖國到海外尋求救國之道。他先後到法國、英國、美國和法屬非洲殖民地國家,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阮愛國得出一個真理:要解放全民族,使祖國獨立,就要進行革命解放運動;要進行革命解放運動,必須具有革命理論和新型革命組織的領導。
1930年2月3日,阮愛國在中國香港九龍召開會議,成立越南共產黨,黨的政治綱領提出的革命目標是,打倒法帝國主義和封建集團,使祖國完全獨立。1940年,日本法西斯入侵越南,在越南共產黨的領導下,越南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革命高潮,最終取得了勝利。
越南人經過抗法、抗日的長期艱苦鬥爭,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於1945年8月「八月革命」取得勝利,日本法西斯被逐出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帝亦宣布退位。
9月2日,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共產黨)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宣布獨立,胡志明發表《獨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即「北越」)。同年9月,法國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進行了歷時9年的抗法戰爭。
1955年7月17日,美國撕毀了《日內瓦協議》,取代法國在越南南方的地位,吳廷琰在美國支持下發動政變,廢黜保大帝,自己當了總統,建立越南共和國(即所謂「南越」)。
Ⅶ 雲南十八怪具體是指哪十八怪
雲南十八怪詳解
都說雲南是彩雲之南,是一塊尚待開發的處女地,雲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旅遊資源等為雲南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西雙版納茂密的原始森林,神秘的野象群、尚處在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期的苦沖人、仍然保持走婚習俗的摩梭人等等,都為雲南增添了無盡的神秘。雲南十八怪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雲南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進一步加深了雲南的神秘感。現在有的雲南十八怪在雲南各地已經很少見了,而經過演繹派生出了「新編雲南十八怪」、「雲南飲食十八怪」等等,這些多半體現了雲南的現實生活。如果你對雲南的風土人情等有興趣,也可和我們討論。
第一怪:背著娃娃談戀愛,這是雲南少數民族試婚習俗的遺留,一般是女方有了小孩才能到男方家舉行婚禮。
第二怪:東邊下雨西邊曬,雲南是高原氣候,正所謂十里不同天。
第三怪:姑娘叫老太,有的少數民族叫小姨為舅老太,所以得名。
第四怪:雞蛋栓著賣,雲南眾多民族聚居地都是在邊遠地區,交通不發達,貨物通常靠人背馬馱,雞蛋易碎要買賣很不方便,於是機靈的人就把雞蛋用草裹起來,拴成串,這樣既方便又安全。
第五怪:火車沒有汽車快,一來因為山高路陡,二來原來雲南的火車是法國人的米軌小火車,行駛速度不快,因此不如汽車跑得快。
第六怪:青菜叫苦菜,僅僅因為習俗不一樣罷了。
第七怪:三個蚊子一盤菜,雲南是動物王國,三個蚊子一盤菜雖然誇張了些,但個頭也比一般的大,來雲南旅遊可得備好葯品哦!
第八怪:蘿卜當作水果賣,雲南氣候乾燥,蘿卜清熱降火,多吃對身體有益。
第九怪: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這早已經成為歷史了。
第十怪:草繩當褲帶,這雲南的邊遠山區都已經很少見了。
第十一怪:竹筒當煙袋,水煙保留了煙味又瀝悼了煙油,既有樂趣又不傷身體,很受雲南少數民族的喜愛。
第十二怪:草幅當鍋蓋,雲南少數民族多用乾草製作樣子象斗笠一樣的鍋蓋,這種鍋蓋保溫好,而且做出來的飯菜還有一股草香,實在是方便實惠。
第十三怪:老太爬山比猴快,雲南少數民族善良、勤勞,婦女在勞動中同男人一樣吃苦耐勞。
第十四怪:粑粑叫餌塊,好象只有雲南才這樣叫。
第十五怪:姑娘叼煙袋,各民族的風俗以及審美觀不同。
第十六怪:娃娃出門男人帶,雲南模範丈夫多。
第十七怪:石頭洞里有村寨,蔗風避雨,天然石洞是最好的處所。
第十八怪:小和尚可以談戀愛,傣族少年都要進佛堂學習,佛堂即學堂,並非大乘佛教里小和尚的概念。
說明:
雲南十八怪並不是專指以上這些,其實「十八」是「許多」的一種表達方式,更朗朗上口罷了。雲南民族眾多,風俗習慣自然就有許多的不同,正因為不同,才有吸引力,正因為怪,才增加了神秘感,這也正是雲南旅遊業長盛不衰的原因。就雲南的許多不同的民俗風情來說,對於不同的旅遊者自然有不同的感受,我想朋友們應以一種見怪不怪的心態來看待雲南十八怪以及任何少數民族的習俗,有一個相對正確的理解,才能真正領略到雲南魅力。
另一說:
雲南第一怪:
雞蛋用草串著賣:老鄉們為了便於買主攜帶所購買的雞蛋,又不被碰壞,便以竹蔑或麥草貼著蛋殼編,每個都隔開,十個為一串,可以掛在牆上,想吃的時候便吃幾個拿幾個。
雲南第二怪:
摘下斗笠當鍋蓋:雲南竹林較多,因此許多用具都以竹子為原料,而鍋蓋就形似於內地的斗笠,只是頂略小一點,便於抓拿,而且用此做鍋蓋,透氣保溫,做出來的飯更加清香。
雲南第三怪:
三隻蚊子一盤菜:雲南的許多地區,天氣較為炎熱,終年蚊蠅不絕,特別是野地與牲畜圈裡的蚊子個頭都比較大大,故誇張說3個蚊子一盤菜。
雲南第四怪:
火筒能當水煙袋:當地人抽煙所用的煙袋很像內地的吹火筒,只不過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裡吸,煙氣經過水過濾,可以減低焦油的濃度,味道更加清涼香醇。
雲南第五怪:
糌粑被叫做餌塊:雲南產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製成長條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顏色白如雪,象內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雲南第六怪:
背著娃娃談戀愛:少數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後數日媳婦便回門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與丈夫相聚,開始真正的談戀愛。
雲南第七怪:
四季服裝同穿戴:雲南地區氣候多變,夏天不熱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較大,可以說是冷熱瞬變,在街上四季服飾隨處可見,長的、短的、厚的、薄的,顏色艷麗,絢麗多彩。
雲南第八怪:
螞蚱能做下酒菜:雲南許多地區的人都有吃蟲的愛好,變害蟲為佳餚,化昆蟲為美味,所以螞蚱、蝗蟲等,都因為油煎之後,焦脆鮮香,而成為了美味的下酒菜。
雲南第九怪:
姑娘被叫做老太:雲南有些地區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實就是指姑與娘,而把姑姑與娘娘喊為老太,所以你問姑娘他說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內地人所稱的小姨。
雲南第十怪:
和尚可以談戀愛:雲南與幾個信奉佛教的國家接壤,而佛教國家的男子上寺廟當和尚就像內地上學讀書或服兵役一樣,到時還可以還俗結婚生子,受其影響,邊民也穿和尚服談戀愛。
雲南第十一怪:
老太太爬山比猴快:雲南多高山深谷,當地的婦女們從小到老都勤勞無比,爬山越嶺、種地砍柴都習以為常,因此練就了一身矯健的身板與腳勁,七八十歲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雲南第十二怪:
新鞋後面補一塊:少數民族婦女在綉花鞋後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綉花精心點綴。既美觀又有擋灰擋泥的實用價值。
雲南第十三怪:
汽車還比火車快:由於有許多的高山峽谷,所以雲南境內的鐵路坡度很大、彎道較多,使得火車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車沒有汽車快的獨特景觀。
雲南第十四怪:
腳趾常年都在外:雲南到處崇山峻嶺,行路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會有較多的腳汗,於是就做成淺幫鞋,露出腳趾,能夠感到更加涼爽。
雲南第十五怪:
娃娃全由男人帶:雲南的婦女們歷來勤勞,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們來干,而男子們相對來說卻比較清閑,大多都呆在家裡帶孩子。
雲南第十六怪:
花生蠶豆數著賣:舊時滇省民風多純善,喜歡以物易物,恥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蠶豆等物品都數堆賣,人心就是秤一桿。
雲南第十七怪:
這邊下雨那邊曬: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雲南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十里不同天的多變氣候的。相差十里便會有不同的天氣景象,而同一座山的兩面也是一面艷陽天,一面雨傾蓬。
雲南第十八怪:
四個竹鼠一麻袋:山區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筍。食竹筍的鼠多肥碩,形壯與家鼠有很大差相異。用這樣的山珍待客真是賽過雞鵝。
又一說:
在民間有好幾種版本,諸如"三隻蚊子一盤菜,四個竹鼠一麻袋。老奶爬山比猴快,小和尚可以談戀愛。剩菜可以做酸菜,蘿卜當作水果賣。有話不說歌來代,袖珍小馬有能耐。娃娃出門男人帶,種田能手多老太。鮮花四季開不敗,牛糞粑粑牆上蓋。石頭長在雲天外,草會咬人更奇怪。"但流傳最廣的則是:
竹筒當煙袋,雞蛋用草串著賣,草帽當鍋蓋,豆腐長毛才出賣,青菜叫苦菜,米飯粑粑叫餌塊,蠶豆數堆賣,三個螞蚱一盤菜,草繩當腰帶,腳趾露在鞋子外,松毛扭著賣,這邊下雨那邊曬,姑娘叫老太,背著娃娃談戀愛,鞋子後邊多一塊,四季服裝同穿戴,火車沒有汽車快不通國內通國外。
雲南十八怪至今在雲南仍不難尋找到它們的蹤跡。
第一怪 竹筒當煙袋
雲南被譽為"植物王國",竹資源極為豐富,人們用竹子造竹樓,編竹笠、竹席,甚至還用竹筒來背水、當鍋燒飯、燒菜,尤其以竹做煙袋令人稱奇叫絕。竹煙筒水中過濾過的煙氣既保持了旱煙的醇香,又消除了煙氣中的焦辣,滋潤了喉嚨,而且還有咕嚕嚕的聲音,用它吸煙,可謂聲、色、味俱全。
第二怪 雞蛋用草串著賣
雲南山高路險,商品在運輸途中的安全問題始終是一個難題。當地人用稻草把雞蛋紮成串來賣,既解決了運輸途中雞蛋容易破損的難題,又便於買賣雙方公平計價,童叟無欺,極為便當。
第三怪 草帽當鍋蓋
雲南各地草木茂盛,人們就用這些原料編織成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簾子、帽子、鍋蓋、蓑衣和草墩,以及各種造型別致的工藝品。初到雲南來的外地人往往將外形相似的草帽與鍋蓋混為一物,誤以為雲南人用草帽當鍋蓋。用草編織成的形同草帽的鍋蓋,因為吸濕,沒有蒸汽水下落,具有良好的保溫和透氣功能,既給蒸出來的食物增添了清香,又使飯菜在熱天時不易變壞,極為實用。
第四怪 豆腐長毛才出賣
雲南天氣較熱,不易保存新鮮的食物,許多雲南人也都愛吃臭豆腐,乾脆就將剛做出來的新鮮豆腐用稻草捂上幾天,直到長毛變成臭豆腐,才拿到街上去賣。據說清朝時康熙皇帝品嘗了雲南臭豆腐後,龍顏大悅,賜名"清方臭豆腐"。因而,滇中、滇南、滇西等地燒豆腐攤遍布城鄉。臭豆腐還可以煎、炸、蒸或腌製成腐乳,是雲南別具風味的地方佳餚。
第五怪 青菜叫苦菜
滇中、滇南一帶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四季常青,綠色菜類全年不斷,品種繁多,所以在內地被人稱為青菜的蔬菜不具有識別的特徵,而以口味為識別標准。因此,略帶苦味的青菜都被稱作苦菜。
第六怪 米飯粑粑叫餌塊
雲南盛產稻穀,為便於外出攜帶干糧,雲南人將蒸出來的米飯團舂揉成餅,稱之為"餌塊"。可以炒、煮、煎、炸(參見雲南小吃)。
第七怪 蠶豆數堆賣
舊時代雲南商品經濟落後,市場交易不多,散布在全省各地的鄉村市場尤其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買賣雙方很少用秤,農產品都是以堆、以捆為單位出賣,花生、蠶豆等農產品亦不例外,也是數堆賣。
第八怪 三個螞蚱一盤菜
雲南人食物來源極為豐富,人們不僅吃各種不同動物的肉和種類繁多的各種野菜,而且還吃苔蘚、竹蟲、蜂蛹和眾多的野生菌,香脆可口的油炸螞蚱更是餐中常見的下酒好菜。由於雲南螞蚱個大,不多的幾個就可堆成一盤,所以說"三個螞蚱一盤菜"。
第九怪 草繩當腰帶
過去雲南經濟落後,群眾生活貧困,在鄉村地帶草繩當腰帶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現在經濟發展了,群眾生活水平有較大的提高,草繩當腰帶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
第十怪 腳趾露在鞋子外
雲南群山連綿,山高路險,而且氣候溫暖,爬山跑路往往要出腳汗。因而,露出腳趾的草鞋和布做的涼鞋由於涼爽方便曾經是雲南人普遍喜愛的鞋履。
第十一怪 松毛扭著賣
在雲南眾多的樹木中,雲南松最為多見,森林中鋪滿了它的落葉。人們將這些落葉摟來扭成松毛鬏,用來生火燒飯,也用來燒烤鴨,別有一番風味。所以,舊時的雲南城鄉市場上隨處可見松毛扭著賣的景象,直到現在個別縣鄉集市上仍有此市景。
第十二怪 這邊下雨那邊曬
在雲南奇異的山川地貌、多樣復雜的氣候環境中,"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前下大雨,山後艷陽天"是十分常見的自然景象。特別在秋季,這邊下雨那邊日頭曬也就成了山區的一大自然景觀。
第十三怪 姑娘叫老太
雲南民族眾多,風俗各異,內地人稱妻妹為小姨,在雲南有的地方叫做"姨老太"。
第十四怪 背著娃娃談戀愛
過去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婚俗異彩紛呈,除阿注婚、搶婚外,有的民族盛行過婚後回娘家,等到有了娃娃再落夫家的習俗,"背著娃娃談戀愛"也就成了見怪不怪的風景了。
第十五怪 鞋子後邊多一塊
雲南婦女擅長綉花做鞋,為了方便穿鞋和脫鞋,常在布鞋後做一個"鞋拔",並在鞋拔上精心地綉上一朵花,雲南人稱之為"鞋挹拔"。它既實用,又有裝飾作用,使鞋子更加美觀別致。
第十六怪 四季服裝同穿戴
雲南許多地方是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尤其是昆明,素有"春城"的美稱,其年均溫度15℃,月均最高溫度和月均最低溫度分別為21℃和10℃,無論是春夏秋冬哪一季,昆明街頭隨處可見男女老少身著多姿多彩的四季服裝,"四季亂穿衣"是昆明的一大街景,與北方人的服裝四季分明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第十七怪 火車沒有汽車快
雲南在准軌(軌距1.435米)火車出現前,早在1910年就開通了米軌(軌距1米)火車,但由於高山大川、峰壑溝洞的阻隔,道路崎嶇難行,火車時速僅有二三十公里,根本無法與內地的火車時速相比。此外,雲南還曾有速度更慢的寸軌(軌距0.72米)火車,在上坡時,連人都跑不過。相比之下,滇境內的汽車速度則比火車快,加上汽車路要比火車路少繞一些道,因此人們出門趕時間辦事,汽車便成了首選的交通工具。
第十八怪 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
雲南邊陲山高谷深路難行,雖然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時期就修築了五尺道,清朝末年,法國人又在滇境內建成了昆明到越南海防的滇越鐵路,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雲南仍沒有一條與內地相通的鐵路,所以過去進出雲南,多繞道越南而行。就連顯赫一時的雲南都督蔡鍔將軍,1915年為了反對袁世凱復辟稱帝,也只能乘火車由滇越鐵路從越南潛回雲南。因而,早年的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也就被人稱之為一怪了。
Ⅷ 雲南省以前是法蘭西共和國法國在亞洲殖民地區的勢力范圍!~雲南人差點就受到法式教育雲南差點成為雙語區
法蘭西,呵呵
可惜法蘭西太不爭氣,被馮子才,劉永福打爆了,然後法國內閣因此倒台。中國近代幾乎就沒打贏過,這是不多的對外勝利了。
法蘭西,呵呵,二戰德軍一開炮就投降的軟蛋。
Ⅸ 18世紀到19世紀,法國在亞洲有哪些殖民地
法國曾經殖民地:
新法蘭西 路易斯安那 聖皮埃爾和勒克隆 海地 瓜德羅普 馬提尼克 法屬蓋亞那 法屬西非 茅利塔尼亞 法屬赤道非洲 阿爾及利亞 摩洛哥 突尼西亞 法屬索馬里 馬達加斯加
模里西斯 葛摩 留尼汪 克爾戈倫島 塞席爾 敘利亞 黎巴嫩 亞歷山大勒塔 法屬印度支那 東京(越南北部)越南(越南中部)交趾支那 西貢(越南南部) 寮國 柬埔寨 法屬印度
(本地治里 加里加爾 亞南 馬埃 昌德納戈爾) 法屬波利尼西亞 土阿莫土群島 社會群島 土布艾群島 馬斯克林群島 新喀里多尼亞 新赫布里底 廣州灣租借地 在華租界(上海法租
界 天津法租界 漢口法租界 廣州法租界)法屬交趾支那 阿卡地亞 阿爾薩斯 昂儒昂島 阿維尼翁 那瓦爾 比利時 柏林法佔區 喀麥隆 中非共和國 查德 南卡羅來納 科西嘉
島 達荷美 貝南 多米尼克島 費贊 法屬安的列斯 法蘭什孔德 法屬剛果 法屬幾內亞 法屬大洋洲領地 法屬波利尼西亞 聖赫勒拿島上法屬領地 美洲法屬領地 法屬索馬里蘭
吉布地 法屬南方及南極領地 法屬蘇丹 馬里 佛羅里達 得克薩斯 加彭 格瑞那達 哈泰/阿歷山德勒塔 哈德遜灣 法蘭西島 模里西斯 伊利里亞 達爾馬提亞 諸省 愛奧尼亞
群島 象牙海岸 蘇埃達 基隆 和 澎湖群島 廣州灣 拉塔基亞 利古里亞/熱那亞 倫巴底 米蘭 洛林 盧森堡 印度(馬德拉斯) 馬爾維納斯群島 福克蘭群島 馬爾他 馬約特島
墨西哥 中央剛果 米諾卡島 莫埃利島 摩納哥 蒙特利爾 蒙特塞拉特島 荷屬東印度 尼維斯島 新喀里多尼亞島 紐芬蘭 新赫布里底群島 萬那杜 尼斯 尼日 帕爾馬 皮
德蒙特 普萊桑斯 魁北克 留尼汪島 波旁島/波拿巴島 魯西永 聖巴特勒米島 聖克里斯托弗島 聖多明各 海地 聖露西亞島 聖馬丁島 聖文森特島 聖多明各 聖多美島 薩爾
薩伏依 塞內加爾 塞席爾群島 多巴哥 多哥 烏班吉沙立 中非共和國 上沃爾特 布吉納法索 威尼西亞 瓦利斯 和 富圖納群島 拿破崙時期短期佔領:(埃及 不來梅 加泰
羅尼亞 但澤 貝爾格和克累弗 厄爾巴島 埃爾富特 西班牙 托斯坎尼 瓦萊 華沙大公國 呂貝克 萊因蘭 羅馬 荷蘭 那不勒斯 皮昂比諾 葡萄牙 漢堡 日內瓦)第二次世界大戰以
後短期佔領:(德國法佔區 柏林法佔區 奧地利法佔區 維也納法佔區)
現有的:
馬提尼克、瓜德羅普、法屬蓋亞那、留尼汪、新喀里多尼亞、瓦利斯和富圖納、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社會群島、馬約特、法屬南方和南極領地
Ⅹ 在列強瓜分中國的過程中 英國和法國的勢力范圍
英國的勢力范圍非常廣,長江流域九省都是其勢力范圍。法國主要是從印度支那地區進入中國,因此勢力范圍局限於臨近印度支那的雲南、廣西、廣東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