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拜金主義什麼時候開始的

法國拜金主義什麼時候開始的

發布時間:2022-07-09 06:50:04

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背景是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背景和意義:
一、背景: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這是黨中央適應我國社會思想道德建設的新形勢,向全黨提出的重要任務。
二、意義:
《決定》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對於團結、引領全體社會成員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進步,具有重大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和提出,既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改革歷史與現實發展的必然要求,又是應對我國正處於全面深化改革關鍵時期所面臨的復雜形勢與時代要求的需要。
1、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本質的需要
2、塑造國民積極、健康、科學的價值觀的需要
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改革開放帶來了大量人民內部矛盾,這不是改革開放本身之錯,而是改革進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任何社會都不可能沒有矛盾,人類社會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進步的。當前,人們最為關心的是執政黨及其黨員幹部,能否敢於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能否科學地分析產生這些矛盾和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廣大人民群眾最為不滿的就是體制性壟斷而導致的腐敗,以及因民主、公平、公正得不到保障而產生的新的不公。人們擔心改革開放將偏離鄧小平當年提出的「共同富裕」的目標,偏離社會主義方向。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和提出,是對人們的擔心和不滿的有力回應。正如中共中央所指出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對於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② 1988年初,75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巴黎宣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

是因為當今的人太過於聰明了,以致於上升到能威脅到統治階級的根級的程度,所以為了控制人民過快地聰明和覺醒,所以才想出這么個餿主意,以便能更好地愚弄人民,使人民能很好地遵守規則,保證統治階級穩定。你明白儒家哲學的真正含義嗎?說白了,就是愚民文化。西方人是羅馬統治文化教育出來的,崇尚強人和暴力,思想非常現實,不僅是西方人,就是中國人現在哪個不是拜金主義,你看什麼富二代,什麼包二奶。。。哪兒還看得到革命傳統? 這種哲學恰恰與西方文化相悖,西方文化與儒家文化是格格不入,現代的西方人崇高金錢,時尚和暴力,你看美國的大片,就知道了,同樣讓現代西方人來嚴格遵守孔子的教育,那簡直是天方夜潭
讓一個國家回到過去時(2500年前),你認為還可能嗎?

③ 浪漫主義戲劇的法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戲劇

古典主義的傑出成就是戲劇,尤其是悲劇,所以戲劇領域是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的主戰場。首先向古典主義發起進攻的是斯丹達爾,他在《拉辛和莎士比亞》(1823-1825)中抨擊了古典主義的三一律,顯示出反對因襲保守、適應時代潮流的精神,宣稱「浪漫主義是為人民提供文學作品的藝術。這種文學作品符合當前人民的習慣和信仰,所以它們可能給人民以最大的愉快。」[1]
梅里美首先在1825年化名出版了富有異國情調的《克拉拉·加楚爾戲劇集》,它們諷刺教會和貴族,向古典主義法規提出了挑戰。接著他又在莎士比亞戲劇的影響下,創作了反映中世紀農民起義歷史劇《雅克團》(1828)。其他浪漫主義作家也大多寫過戲劇,例如繆塞的《羅朗薩丘》(1834)是一出規模宏大的歷史劇。維尼翻譯了莎士比亞的劇作《威尼斯商人》和《奧瑟羅》,他的劇本《夏特東》(1835)描繪了一個貧困詩人的不幸愛情和絕望自殺的悲慘命運,譴責了資產階級社會的拜金主義。在浪漫主義戲劇方面成就最高和影響最大的是大仲馬和雨果。
浪漫主義戲劇取得了推翻古典主義的巨大成就,但它本身卻只是具有不同傾向的作家在浪漫主義大旗下暫時聚集的結果,每個浪漫主義劇作家在題材和形式方面都隨心所欲,例如題材有歷史、風俗、家庭、愛情,體裁有歷史劇、情節劇和哲理劇等等。所以浪漫主義戲劇只能是曇花一現,1843年雨果的《城堡里的伯爵》上演失敗之後,浪漫主義戲劇就被各種風俗喜劇、主題喜劇、諷刺喜劇、歷史喜劇、通俗喜劇和滑稽劇所取代,涌現出斯克裡布(1791-1861)、歐仁·拉比什(1815-1888)和埃德蒙·羅斯當(1868-1918)等一批喜劇家,但是由於喜劇的各種體裁全面繁榮,因此並未形成某個主導的流派。
第一節 大仲馬
大仲馬(1802-1870)出生於維萊科特雷,名為亞歷山大·仲馬,與他的私生子同名,因而後人對他們用「大」、「小」仲馬來加以區別。他的父親仲馬·達維是共和國的著名將領,曾隨拿破崙遠征埃及,但不幸在44歲就去世了。大仲馬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但是繼承了父親健壯的體魄、超人的勇氣。1820年,有一個劇團到他的家鄉附近演出《哈姆雷特》,激起了他對戲劇的強烈興趣。21歲時他到巴黎謀生,由於寫得一手好字,在父親生前好友的幫助下,當上了奧爾良公爵辦公室的抄寫員,他利用這個機會刻苦自學,獲得了廣博的知識,為日後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827年,英國的著名演員到巴黎演出莎士比亞的戲劇,使他認識到必須表現使男人和女人戰栗的狂暴激情,才能獲得打動觀眾的戲劇效果。為此他首先沖破古典主義的束縛,創作了五幕散文體歷史劇《亨利三世和他的宮廷》(1829),上演的時間比雨果的《歐那尼》還早一年,而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劇本以法國16世紀的宗教內戰為背景,反映了天主教徒與胡格諾教徒之間的激烈斗爭。首相吉斯公爵組織了天主教聯盟,企圖篡奪軍權,國王亨利三世就指使寵臣聖·梅格蘭在決斗時殺死吉斯。王太後卡特琳一心想控制國王以操縱政權,因此打算同時消滅這兩個對手,於是設計讓聖·梅格蘭單獨會見並愛上了公爵夫人。公爵由此起了疑心,逼迫妻子寫信約聖·梅格蘭幽會,暗地布置伏兵,最後下令用夫人的手巾將他勒死。
大仲馬不但徹底拋棄了古典主義的三一律,用生動活潑、感情豐富的對話代替了悲劇中格言式的華麗辭藻,而且謳歌了男女主人公至死不渝的愛情。聖·梅格蘭把愛情看得高於一切,甚至願意為之獻出生命。公爵夫人也掙脫了道德的束縛,在危急關頭向他表白了隱藏在心中的愛情,幫他跳窗逃走。劇本把愛情置於理性之上,充分顯示了浪漫主義戲劇的風格。
《安東尼》(1831)是一出愛情悲劇,阿黛爾曾與安東尼相愛,後來他一去不返,但在嫁給愛爾維上校三年之後,卻突然出現在她的面前。原來他是個私生子,沒有家庭、職業和財產,所以無法娶她。阿黛爾雖然難忘舊情,但是出於做妻子的責任,她決定到軍隊里去找丈夫,然而安東尼卻在半路上留她在旅店裡住了一夜。丑聞傳開後,他極力勸說她一起私奔,但是她留戀女兒和丈夫而猶豫不決,這時丈夫回來用力敲門,為了保全阿黛爾的名譽,安東尼應她的要求刺死了她,聲稱她進行了反抗。劇本譴責了社會對私生子的歧視,也因為描寫了通姦而一度被禁演。
大仲馬其他比較著名的劇作有六幕歷史劇《拿破崙·波拿巴》(1831),描寫了拿破崙一生的輝煌經歷,用充滿異國情調的場景概括了30年的法國歷史。《克里斯蒂娜》(1830)寫瑞典王後克里斯蒂娜殺死背叛她的情人的故事。《奈斯爾之塔》(1832)揭露路易十四的王後和她的兩個姐妹,她們淫盪殘暴,每天在塔里引誘貴族青年,然後把他們殺死投入塞納河中,最終受到了應得的懲罰。
是一個出色的劇作家,一共創作了88個劇本,而且還創辦了私人的「歷史劇院」。1838年,他的劇本《煉金術士》上演失敗,他開始轉向小說創作,並且取得了更為輝煌的成就。
他由於勤奮寫作而成了百萬富翁,但是他生活奢侈無度,總是入不敷出,最後窮困潦倒,於1870年12月5日在小仲馬家裡去世,遺體在1872年遷葬到他的家鄉。
2002年11月30日,在大仲馬誕生200周年之際,他的遺骸被從維萊科特雷遷入巴黎的先賢祠,標志著他已經獲得了與雨果並列的崇高地位。希拉克總統在遷葬儀式後表示,大仲馬是法蘭西語言文化在世界上最好的傳播者。
第二節 雨果
查理十世在 1825年登基以後,自由主義思潮日益高漲,以諾地埃[2]為首的浪漫派第一文社由於缺乏明確的綱領而於1826 年宣布解散,雨果組織維尼、繆塞和大仲馬等人在1827 年成立了浪漫派的第二文社,同時發表了劇本《克倫威爾》。他在《<克倫威爾>序》中抨擊了古典主義戲劇只寫「崇高文雅」等清規戒律,全面提出了浪漫主義的戲劇綱領,力圖擴大藝術表現的范圍,強調自然中的一切都可成為藝術題材,並且提出了將滑稽丑怪與崇高優美進行對照的原則,從而突破了古典主義關於悲劇和喜劇的界限。這篇序言反映了1830年七月革命前夕資產階級的民主要求,成了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宣言,為浪漫主義戲劇的自由發展開辟了道路,雨果也因此被公認為浪漫主義運動的領袖。
1830年,雨果的劇作《歐那尼》上演,內容是在16世紀的西班牙,一個貴族出身的強盜為父復仇,與國王和公爵爭奪美女唐娜·莎爾,最後悲慘死去的故事。劇本具有強烈的反封建傾向,並且打破了古典主義在悲喜劇之間設立的界限,採用了喬裝、密室、毒葯等種種奇情劇的手法,因而在上演時引起了觀眾之間的爭斗,被視為浪漫主義戰勝偽古典主義的標志。
雨果接著上演了一系列浪漫主義的戲劇,例如《瑪麗蓉·德·洛爾墨》(1831)歌頌了平民出身的青年狄傑和妓女瑪麗蓉的愛情;《國王取樂》(1832)寫平民姑娘愛上了喬裝的國王,劇本由於揭露了16世紀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荒淫無恥,只演了第一場就被禁止;《瑪麗·都鐸》(1833)里的王後愛上了寵臣,而《呂伊·布拉斯》(1838)里與王後相愛的竟是一個僕人。呂伊·布拉斯受主人、大臣堂·薩留斯特的指使,冒充貴族到王宮里去騙取王後的愛情,不料與王後一見鍾情。後來他當上了首相,決心在王後的支持下革新政治,但是當他知道自己不過是主人的工具之後,就憤而殺死了堂·薩留斯特,自己也服毒後死在王後的懷抱里。
雨果是浪漫主義戲劇理論的奠基者,他的劇作情節奇特、性格誇張,充滿了反封建的精神。他讓下等人登上政治舞台,義正詞嚴地譴責王公貴族,他把愛情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而且劇中的小人物遠比大人物純潔和高尚,這不僅是對崇尚理性的古典主義的挑戰,也充分表現了他的民主主義思想。
不過從藝術上來說,雨果的劇本並不成功,《克倫威爾》無法上演就是一個例子。浪漫劇大多是散文體,在表現人物性格和劇情的曲折方面,散文顯然比詩體更為方便和自由,所以浪漫劇的發展必然引起古典主義詩劇的解體。但是雨果堅持用詩體寫作,這就使他的劇作缺乏舞台的藝術效果,人物和情節似乎完全出於雨果的想像,顯得很不真實。1843年,他的劇本《城堡里的伯爵》由於情節離奇和人物怪誕而上演失敗,標志著浪漫主義戲劇退出了歷史舞台。

④ 維多利亞時代怎樣劃分前中後三個時期,劃分依據是什麼急,謝謝

維多利亞時代前期:維多利亞執行初期,英國面臨著飛速的經濟發展及嚴重的社會問題。1832年改革法案通過後,國家政權從腐朽沒落的貴族手中移向新興的中產階級工業資本家,不久,大工業革命高潮迭起,各種科技發明與技術創新為國家經濟帶來新生力量,如火車、蒸汽船、紡織機器、印刷機器等。英國一度成為"世界工廠",通過向海外發展市場與剝削殖民地的各種資源積累了大量財富。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全世界的經濟第一強國。但在這繁榮與財富下掩蓋的是工人階級的貧困與不幸,為了謀生連婦女和兒童都要受僱到艱險骯臟的工廠礦山去賣苦力。日趨尖銳的階級矛盾終於引發了1836至1848年著名的英國憲章運動。工人階級團結一致推出《人民憲章》,要求政府保障人權,改善生活與工作環境。運動席捲了幾乎所有城市。這次運動盡管在1848年衰落下去,但卻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時也標志著工人階級的覺醒。
維多利亞時代中期:接下來的20年,英國相對繁榮穩定。中產階級的生活顯示出有前途、受尊敬、很富有的特點。人民整體也追求一種熱情、自尊、謙遜、愛國的民族精神,而維多利亞女王也正是這些品格的榜樣。這時道德與常理這些被浪漫主義時代遺棄多年的主題,又回到了文學主流中來。
維多利亞後期:但19世紀最後三十年中,大英帝國與維多利亞價值觀都逐漸走向衰落。在海外英國雖然還是最大的殖民者,有著不可敵勝的經濟、軍事實力,但它的領袖地位已經開始面臨正在崛起的德國的挑戰,與美國的競爭也傷害了英國的經貿壟斷地位。國內的愛爾蘭民族問題懸而未決,日益壯大的無產階級打破了輝格黨與托利黨之間的政治制衡。維多利亞價值觀在世紀末失去了光彩,原先謙和、體面的生活方式也被放縱與揮霍所取代。這種世紀末傷感在唯美主義者奧斯卡·王爾德(1854-1900)與沃爾特·培特(1839-1894)的作品中有很好的體現。

⑤ 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人間喜劇〉是怎樣體現了資產階級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急求!

金錢決定了一切,包括了人的感情,這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追求金錢的強烈慾望,同時深刻的反映出經濟地位開始代替了貴族血統的社會現實

⑥ 為什麼借貸資本是拜金主義產生的經濟根源

拜金主義的產生及原因及對策
從2010年相親節目《非誠勿擾》中拜金女馬諾走紅後,「拜金主義」一詞也在網路中大肆流傳。馬諾說的「寧可坐在寶馬里哭,也不願在自行車上笑」更是在人心中激起了一陣大的波瀾。這種對金錢的崇拜達到了極端的地步是我們不願看到的,但為何在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的國家中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呢?
什麼是拜金主義
1.拜金主義的含義
所謂拜金主義,就是盲目追求金錢,崇拜金錢,做一切的事情都以金錢為目的的金錢至上觀。拜金主義者認為金錢是衡量一切道德的標准,認為金錢是萬能的。從來由上看,它是西方資本主義聚斂財富,追求資本增值所產生的一種思維模式。而從根源上看,它是由享樂主義與個人極端主義演變而來的。在講究市場經濟的如今,拜金主義似乎遵循著市場的運行規則:等價交換原則與追求利益或利潤的最大化。並將其奉為真理,把一切向錢看作為行動准則。所謂等價交換,即將一切人際與社會關系都當作金錢的利益關系。而追求利益最大化,則是在一切情況權衡利益關系,縱使與人心相悖時。譬如當今社會經常聽說的,有人落水,先談好價格再去救;開發商為了自己的利益強制拆房。這些行為都是在拜金主義的驅使之下產生的。
2.拜金主義產生的溫床
按理說,拜金主義與我國的共產主義信仰大相徑庭,但是它就是在中國開展了覆蓋式的傳播。出現這樣的狀況,一方面是我國太注重經濟發展,而道德教育水平跟不上,導致了許多人對金錢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經濟是一個人全部的實力。另一方面,不負責任的媒體大肆對富豪明星的報道,也導致了人們的一種崇拜、攀比心理。也因此把金錢、別墅、高檔物品當作了輝煌人生的象徵。我認為,這與人民的無信仰,內心空洞無物也有著極深的關系,在外部條件,即社會道德喪失的各種事件催動下,人們需要一個可以依賴的事物,而金錢,是當今人民所認為的最可靠,最穩定的依賴品。拜金主義由此產生,實際上,不過是喪失了精神追求,對社會的不信任,以及對享樂的追求導致。
3.拜金主義所帶來的問題
由於拜金主義是一種單純追求物質金錢,目標極其明確的行為模式。那它必定會對他人造成影響。拜金主義者的道德喪失,會使不堅定的人動搖,存有道德的人恐慌。而其推崇的金錢崇拜會引出更多人的趨利性,使之演變成新的拜金主義者,惡性循環,而背離我們追求的共產主義社會越來越遠。拜金主義思想,也會帶來一定的社會壓力,例如現在結婚,女方要求男方一定要有房有車。許多政府官員貪污腐敗的問題。這些都會導致我們的社會出現更多的不和諧面,而使市場經濟的趨利弱點變得越來越明顯,資本主義會在中國大陸暗自生根,剝削現象加重,產生不可控局面。
4.拜金主義與社會主義
我們知道,社會主義的產生是由於發現資本主義的不足而產生的,不論從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還是後來有了科學理論支持的社會主義,都是反對資本主義唯利益至上的做法,反對其對勞動人民進行的奴役式剝削。然而社會主義要達到最終的共產主義的理想,必然需要發達的社會生產力,要達到這樣的要求,我們提出了必要剝削的概念,引進了市場經濟。但是,他們並非是沒有缺點的。市場經濟雖然能夠幫助我們快速發展生產力,但卻帶著資本主義性質,極易將人的思想引到利益至上的層面。而我國近年來追求高速發展,卻無法真正做到普及社會主義概念,人們多知其名而不知其意。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則是在眼前可以直接見證的。從社會歷史根源看,拜金主義的滋生與市場經濟規則不完善有關。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它有利於使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進一步發揮出來。但同時,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也會反映到精神生活中來這樣的差異導致了社會變得物慾橫流。也是拜金主義可以在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存在的原因。

生活中的拜金主義
1.潛在的拜金主義
拜金主義之所以產生,是由於人對利益的盲目追求,以及對貨幣符號的崇拜。而虛榮心,也是助長拜金主義的誘因之一。如班級同學之間名牌衣物的攀比,炫耀家中的資產狀況等,都容易產生拜金主義。當事人受此影響,很容易會認為「金錢能帶給他如何如何」,從而產生了對金錢的嚮往,卻通常會忽視勞動換取價值的過程,形成享樂主義思維。此外,如今媒體對奢侈品、明星生活的報道甚至一些電影,也會影響到思維模式仍未健全的青少年,讓其潛移默化地對奢侈生活一味地嚮往,卻缺乏行動力。而網路的不良沖擊更讓這種影響放大了數倍。例如郭美美事件,其在網上秀出了自己的奢華生活,並自稱是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是人們瞬間對紅十字會喪失了信心。郭美美因此而成名,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因為這樣的身份可以給她帶來很多賺錢的噱頭,所謂賺錢,即出賣色相。到今年,又爆出其因賭球而鋃鐺入獄,其拜金主義思想可見一斑。然而網路上並非只有一個郭美美。由於網路的匿名性質,很多人都赤裸裸地表現出了自己對慾望的追求,這些扭曲的觀念卻容易吸引處於叛逆期青少年的眼球,而因此形成不良的思維模式。
2.當權機構、教育機構的拜金主義亂象
藍翔技校為爭生源召集打手毆打他校職員的內幕一曝光,又惹來一片嘩然。其中原因大家都明白,之所以這樣枉法地爭奪生源,不過是為了多賺些錢。學生更是爆出了藍翔在校內收費的亂象。雖然這只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是我們也早就隱約聽過學校的亂收費事件,在課本上打廣告,亂收補課費,資料費,由此可見某些學校的管理層也沒有拜託拜金主義的思想。這樣的行為出現,又怎麼能夠教育好學生呢?
當權機構利益往來的頻繁註定了拜金主義的滋生。譬如億元貪官馬超群,僅僅一個小官,掌握著水資源,卻橫行霸道,斂財到億。其中發生的權財交易也不必讓人細說。而這樣的貪污腐敗事件,在中國並非少數。不但導致了人們對政府的不信任,也導致了對拜金主義的追求。
3.媒體為吸引眼球而作出的不負責任宣傳
現在的媒體為吸引眼球大肆宣傳各種名牌物品,為了給人以視覺沖擊,往往作出虛假宣傳。各種炒作喋喋不休,讓人從小就認為名牌就是好的,貴的就是好的。明星用的就是好的,配合著追星風潮,拜金主義在社會上開始泛濫。在10年的非誠勿擾將拜金主義推向高潮,一句「寧可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願坐在自行上笑」將拜金主義表現得淋漓盡致。隨著這句話的傳播,拜金主義也漸漸為大家所熟知。也隨之產生了大量追隨者。導致很多年輕人不以此為恥反以此為榮,甚至很多女生以「多金」為擇婿標准。近來熱映的《小時代》受到廣泛的爭議,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公眾對於電影傳達的價值觀的懷疑。無論拍片方出於什麼目的,但電影所傳達的意思是不為社會所接受的。電影中出現的幾乎所有道具,小到杯子、大到服裝,都是極盡奢侈的名牌產品。除此之外,男主角們的耍帥,以及不失時機露出的肌肉,這些在本質上都是慾望。
4.大學生中的拜金現象
現在大學生大都出生在家境較好的家庭,從小衣食無憂。在這個信息爆炸物慾橫流的時代,自然而然的會接觸到拜金文化,主要表現為盲目攀比。拜金主義表面上是對金錢的崇拜,但這種崇拜的背後實際上是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在作祟。一個貪圖享樂、極端自私的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然表現為拜金主義。因為利益取向的誘惑往往會勾起貪念去鋌而走險。買東西不求好只求貴,什麼LV,Gucci,Dior都是他們所追求的。其導致的火鍋也是嚴重的,他會讓大家的學習目標功利化,職業選擇現實化,人際關系功利化,理想追逐物慾化。阻礙了大學生社會價值觀的形成,讓其忽視集體主義精神,一味的利己。對其人生價值的實現產生不利影響。我們必須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拜金主義是一種腐朽沒落的思想觀念,要消滅它,就要在全社會樹立高尚的價值追求典範,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5.社會各階層中的拜金主義
當今世界,輪拜金主義的始祖,當屬英國社以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然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行,拜金主義也開始在社會各階層泛濫,國家為了鼓勵人們致富開始激勵人們拜金,就像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各種支付信息開始廣泛傳播。但由於致富和拜金之間很難把握,所以造成拜金主義橫行。而普通人致富後社會地位明顯提高,由此助長了見錢眼開唯利是圖的風氣。由於歷史原因,中國下層百姓居多,當大家都渴望提升自身地位且社會環境允許時,造成大量人們信奉金錢至上,而金錢的巨大作用又使人難擋「獲致盡可能多金錢」的誘惑,以致拜金主義肆虐無度。加上媒體的鼓吹惡化了整個社會環境的思想道德建設。
如何遏制拜金主義在社會上的傳播
1.社會應積極倡導,並確立好正確輿論導向
拜金主義的根源就在於個人或團體片面謀求「利益最大化」,而腐敗也正是在此化質世界分配不公時,人就對物質產生過度需求,並且對社會資源的分配權產生渴望,拜金主義就會產生和盛行。如今大學生會有拜金主義人生觀,就是因為精神空虛,缺乏理想和信仰,對應的方法就是提高人修養和品格,多陶冶情操。
2.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歷來是高校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作為一種手段,主要通過創建特殊的文化環境來實現教育目的,是學生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通過科學的管理制度來營造一種健康活潑的文化氣氛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和有隱聚力的校園文化。注重教育方式,首先應當調動學生積極性,加強其在教學中的參與。教師應將教學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展現給大家。
3.凈化大眾傳播媒介所傳播的信息
大眾傳播媒介所傳播的信息總是體現價值導向,經由媒介傳播與強化形成了一種社會輿論環境。人們就是在這種輿論環境中潛移默化的形成了相對的價值觀。因此,不能為了商業利益而過多報道負面新聞,而當前大學生的平年齡比較低,生出與形成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容易受到他人影響。當大眾媒介不能擔起其責任的時候,往往將學生引入歧途。所以大眾傳媒應擔起其責任,傳播正能量,極力抨擊拜金主義現象,抵制低俗價值觀還人們一片思想凈土。
4.完善社會制度,杜絕權力尋租
在我國金錢對權力的腐蝕極其嚴重,從而造成金錢萬能的假象。因而,完善社會制度,杜絕權力尋租對社會風氣的凈化作用是極其大的。所以說,打擊拜金主義最有效的是釜底抽薪,避免金錢在社會上通行無阻事事萬能。現代中國社會,金錢力量之大令人匪夷所思。這正是拜金主義泛濫的禍源。約束官員權力,完善社會制度極其重要,讓人們認為沒錢也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沒錢也能有公平的待遇,這樣金錢至上的觀點就不攻自破。

⑦ 百萬英鎊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時期

《百萬英鎊》的故事發生在18世紀中期,那時候的美國發生了南北戰爭,開始了重建時期,逐步廢除奴隸制,南部進行民主重建,制訂了民主的進步法令。

小說《百萬英鎊》中的那個年輕人,恰是馬克·吐溫的真實寫照,他在美國內華達州「淘金熱」股票泡沫中的經歷,堪稱屢戰屢敗,屢炒屢輸,最終只能「不做那沒影兒的發財夢,死心塌地奔自己的前程」。

作品主題思想

作者用漫畫筆法勾勒了不同人物在「百萬英鎊」面前的種種丑態,幽默滑稽,就如同一幅世態諷刺畫,生動的表現了小市民的見聞,令人忍俊不禁。

這部小說有一個很明顯的主題即對拜金主義的批判,此外作者還揭露了當時存在於英國社會中的種種滑稽荒誕的現象。有評論者認為《百萬英鎊》不過兩萬來字,但作者將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在金錢面前的丑態刻畫得惟妙惟肖;把金錢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污染乃至人性的歪曲勾勒得入木三分。

⑧ 1988年初,75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巴黎宣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

是因為當今的人太過於聰明了,以致於上升到能威脅到統治階級的根級的程度,所以為了控制人民過快地聰明和覺醒,所以才想出這么個餿主意,以便能更好地愚弄人民,使人民能很好地遵守規則,保證統治階級穩定。你明白儒家哲學的真正含義嗎?說白了,就是愚民文化。西方人是羅馬統治文化教育出來的,崇尚強人和暴力,思想非常現實,不僅是西方人,就是中國人現在哪個不是拜金主義,你看什麼富二代,什麼包二奶。。。哪兒還看得到革命傳統? 這種哲學恰恰與西方文化相悖,西方文化與儒家文化是格格不入,現代的西方人崇高金錢,時尚和暴力,你看美國的大片,就知道了,同樣讓現代西方人來嚴格遵守孔子的教育,那簡直是天方夜潭
讓一個國家回到過去時(2500年前),你認為還可能嗎?

⑨ 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西方文學對金錢上的主題表現與態度有何不同

1、十九世紀西方文學對金錢的否定態度,認為金錢腐蝕了人的靈魂、扭曲了人的行為,這是巴爾扎克對19世紀法國盛行的拜金主義的揭露。
2、二十世紀西方文學對金錢上的主題表現與態度認為金錢不僅可以折射出人的愛情觀念、權利慾望,以及尊嚴維護,還可以表現出社會現狀及經濟狀況。

閱讀全文

與法國拜金主義什麼時候開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