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獨立戰爭法國人為什麼支持美國
美國位於美洲大陸,它是英國殖民地,英國在美國有著巨大的利益,但法國沒有;而在歐洲,英國一直是法國有力的競爭對手。支持美國:1、可以謀求美國獨立以後,法國從美國獲得利益;2、可以有力的打擊英國,降低它的競爭力。所以不僅僅是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中英國暗中支持南方,而法國則支持北方並幫助其取得最終的勝利。
2. 西方最不懼怕美國的國家是法國,為什麼會這么說
首先法國在1960年就成功的引爆了第一顆原子彈,作為擁有核武器的法國,再也不像其他國家懼怕美國向自己國家投射原子彈。
自從美國在日本投射原子彈,讓全世界的人看到了原子彈的可怕,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懼怕擁有原子彈的美國。
就是因為法國有自己的經濟體系和軍事力量,所以才會不受美國的威脅。
3. 富蘭克林在1776年的10月中旬為什麼悄悄坐船去法國
1776年的10月中旬,富蘭克林經過精心的准備,決定動身去法國巴黎,為了不驚動英國政府,他是悄悄坐船趕往法國的。
經過近1個月的海上飄泊,富蘭克林於12月21日到達了巴黎。3天後一個朋友陪同富蘭克林去見法國政府首相。
與首相的見面是非常愉快的,首相與國王商量後決定,秘密為華盛頓將軍率領的部隊提供二十萬英鎊的軍用物資,這是前期所能做的。
首戰告捷的外交使命使得富蘭克林對前途充滿了信心,他命令自己的手下人趕緊飛奔回國傳報好消息,自己決定繼續留在巴黎,為謀取更大的援助而努力。
來自國內的一系列不好的消息不斷傳到富蘭克林的耳中,費城失陷了,家人們也失去了消息。富蘭克林此刻也是很著急的,但他深知這種事情是急不來的。為了謀求國王及議會的公開支持,富蘭克林決定在學術界上多尋求一些朋友的同情,從而在輿論上影響政府能夠盡快作出更大的決定,給予英國政府以沉重的打擊。
然而,法國政府對於是否要公開對英宣戰一直是猶豫不決的。
富蘭克林商量前去求和的事,富蘭克林對此並不贊同:「我們現在不應該著急啊。雖然形勢越來越緊迫了,但法國政府暗自里並沒有放棄對我們的支持,如果我們這時候向英國政府求和,恐怕法國人民是不會原諒我們的,不如我們再觀察一段時間戰爭動態的發展情況吧,說不準法國政府馬上就會對英國宣戰了呢?」
事實證明,富蘭克林的謹慎還是十分有先見之明的。
不久,英國政府大概是怕亞美利亞與法國政府聯合後勢力過於強大,也秘密派出了特使,要同獨立聯合委員會談判。
聯合委員會為此特意召集了會議,許多人都因此而傾向於休戰,但富蘭克林卻仍然持不同的意見,這次會議上聯合委員會沒有就這一問題作出任何決定。後來,英國政府的特使又一次找到了富蘭克林,希望富蘭克林作一些讓步,但富蘭克林堅決地說:「我們就是要獨立!」
英國政府所期望的談判又一次失敗了。但是當富蘭克林把英國政府這一要求和解的行動同法國政府官員談起後,卻促使了法國人想援助美國獨立的決心,法國政府當即通過了與亞美利亞結為永久性同盟關系的決議,戰爭的腳步聲更近了,富蘭克林的內心中則充滿了信心。
大批大批的戰爭經費經過富蘭克林的手被轉到了戰場上去,對於這場戰爭,法國人的確盡了最大的努力。
可是由於受到水陸兩方面的夾擊,即使華盛頓將軍是個英勇善戰,足智多謀的帥才,可是英國政府的軍隊始終在戰場上處於勝利地位,連年的戰爭,無論是軍隊,還是普通的老百姓都對這場艱難的斗爭失去了信心。
富蘭克林,這位堅強的巨人,他始終相信美國的獨立戰爭一定會取得勝利的,他不斷地公開發表演說,鼓勵士兵拿出百分之百的力氣,百姓拿出百分之百的勇氣,一起拼搏,等待勝利的到來。
4. 為什麼法國人會幫助美國人打獨立戰爭
不能憑簡單的主觀判斷回答這個問題,還是用當時的一些歷史事件說話吧。能不能對理解這個問題有幫助。
美國獨立戰爭發生在1775年–1783年。在此之前,1756年-1763年,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即英國-普魯士同盟與法國-奧地利-俄國同盟之間,為爭奪殖民地和霸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其中首要矛盾是英法矛盾。所以又稱英法七年戰爭。七年戰爭的地點包括北美地區。七年戰爭結果是英國-普魯士同盟勝利。
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只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但英國將這次的大帝國戰爭(北美地區)的戰費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七年戰爭完後13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巴黎和約》成為了法國君主制時期的最屈辱的事件之一。法國放棄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東岸。雖然法國仍然擁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紐奧良和瓜德羅普島,但是這次失敗標志著法國失去了新大陸。法國的外交策略黯然失敗,聲望也顯著下落。這次戰爭亦使路易十五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並且在他死後成為了法國的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之一。
英國雖然打敗了法國,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區,但因長期的戰爭而導致財政困難。於是,英國政府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並實行高壓政策,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暴發。
1778年2月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1778年6月法英開戰,西班牙也於1779年6月對英作戰。俄國於1780年聯合普魯士、荷蘭、丹麥、瑞典等國組成「武裝中立同盟」,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1780年12月荷蘭進一步加入法國方面對英作戰。北美獨立戰爭擴大為遍及歐、亞、美三大洲的國際性反英戰爭,英國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美國獨立戰爭中,有法國海軍力量的支持。
切薩皮克灣海戰,又稱維吉尼亞角戰役或簡稱海角戰役,是美國獨立戰爭中最關鍵的一場海戰,爆發於1781年9月5日的切薩皮克灣附近,由湯瑪斯·葛瑞夫斯率領的英國艦隊對抗德·葛拉瑟伯爵指揮的法國艦隊。這場戰役雖然在戰術上是非決定性的,但對英軍來講,這是他們戰略上的重挫。
隨著法國海軍在切沙比克城的勝利導致英國軍隊在1781年的約克鎮圍城戰役中投降。1783年訂定的巴黎條約承認了美國的獨立。
另外,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在美國獨立戰爭以後(1789年)暴發的,而1778年後法國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對英作戰的軍隊還是法王的軍隊,法國資產階級還沒有掌握軍隊,法軍作戰是針對英國,不能說法國支持美國獨立戰爭是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做准備。當然此時法國國內資產階級也在為本國的革命作準備。
5. 美國獨立戰爭法國為什麼要援助美國為什麼
法國奉行「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因為此前英國和法國正在為歐洲的霸權進行戰爭,法國吃了虧,被迫將殖民地加拿大割讓給了英國,所以他們要援助美國。
6. 法國被認為是和美國關系最好的國家,為何法國還要脫離北約
雖然美國和法國的關系不錯,但是當時的美國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法國的利益了,所以法國為了自己國家人民的利益,必須起來反抗美國,所以決定脫離北約。因為當時美國和蘇聯進行冷戰,而法國和蘇聯也在進行貿易,為了能夠和蘇聯繼續私下的交易,就退出了北約。
為了不讓北約限制的自己的軍事發展,戴高樂毅然退出北約,而且他退出北約以後第一時間就是去訪問蘇聯,這就讓美國非常生氣了,通過一系列手段讓戴高樂簽訂一系列的條約,條約的大致內容就是一旦爆發戰爭,法國都必須加入北約。
7. 美國獨立戰爭 法國為什麼要援助美國
美國位於美洲大陸,它是英國殖民地,英國在美國有著巨大的利益,但法國沒有;而在歐洲,英國一直是法國有力的競爭對手。支持美國:1、可以謀求美國獨立以後,法國從美國獲得利益;2、可以有力的打擊英國,降低它的競爭力。
所以不僅僅是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中英國暗中支持南方,而法國則支持北方並幫助其取得最終的勝利。
8. 為什麼法國支持美國獨立美國獨立戰爭時法國還是封建
因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英法在北美爭奪,最後法國被打敗,自然不希望英國獨佔北美,自然支持北美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