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隆大教堂有哪些藏品
科隆大教堂擁有很多稀世藏品。在眾多藏品中,最著名的是重達24噸的大擺鍾和一個10世紀的三王龕。大擺鍾是世界各地教堂中的「巨無霸」,而三王龕則是由黃金、寶石和珍稀飾品組合而成的「寶中寶」,可說是中世紀金飾藝術的代表作之一。如今,這個精緻的三王龕置於大教堂的唱詩班迴廊內。料隆大教堂的羊皮設計圖紙也是教堂內的寶貴藏品,它是研究12世紀建築藝術的寶貴資料。教堂內人們還可以欣賞到15世紀早期科隆畫派的著名繪畫家斯蒂芬洛赫納創作的宗教畫。
㈡ 科隆大教堂材料
基本資料】英文名稱:The
Cathedral
of
Cologne
法文名稱:Cathédrale
de
Cologne
教堂所在地:
德國科隆中心地帶
建造時間:1248~1880年
建築風格:哥特式
簡介:科隆大教堂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它以法國蘭斯主教堂和亞眠主教堂為範本,是德國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國哥特盛期樣式建造的教堂。考古發掘表明,在今天科隆大教堂高高聳立的地方,曾存在過一座羅馬的神殿,圍繞它的是富裕商人的豪宅。第一座基督教堂建於公元320年,當時的洗禮盆在今天的大教堂內還可以看到。
材料來自搜搜網路:
http://ke.soso.com/v36767.htm?ch=ke.wensearch
㈢ 科隆大教堂的介紹
科隆大教堂(Kö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標志性建築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論規模,它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它被譽為哥特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它始建於1248年,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至今仍修繕工程不斷。
㈣ 科隆大教堂屬於什麼建築風格
科隆大教堂屬於哥特式建築風格。
耗時超過600年的科隆大教堂是一座天主教教堂。論規模,它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論宏偉與細膩,它是哥特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之所以說它是哥特式,是因為它完美的契合了尖塔高聳、獨特的框架結構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高聳而富有空間感等多種哥特式建築的風格特點。
科隆大教堂的世遺評價:
哥特式科隆大教堂始建於1248年,歷經幾個階段的修建,直到1880才建成。在修建科隆大教堂的七個世紀中,一代代建築師們秉承著相同的信念,做到了絕對忠實於最初的設計方案。除了其自身的重要價值和教堂內的藝術珍品以外,科隆大教堂還表現了歐洲基督教經久不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