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業機器人有哪些知名品牌
1 Fanuc發那科 (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
始於1956年日本,提供高可靠性的創新的機器/機器人自動化工程/全電動注塑設備,及高精度電火花加工機/小型加工中心及自動化加工成套工程。
2 ABB (ABB(中國)有限公司)
專注於為工業和電力行業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全球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佼佼者,世界500強企業,ABB(中國)有限公司
3 KUKA庫卡 (庫卡機器人製造(上海)有限公司)始於1973年,德國庫卡公司旗下,工業機器人製造商,自化生產設備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庫卡機器人製造(上海)有限公司
4 Yaskawa安川 (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
創於1915年日本,知名的傳動產品製造商,專注於電機產品研發設計生產的企業,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
5 新松SIASUN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200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誕生的搖籃,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專注於全智能產品及服務的高科技上市企業
② 以下哪些企業是工業機器人領域的著名企業
國外:
瑞典ABB
公司簡介:ABB致力於研發、生產機器人已有30多年的歷史並且擁有全球160000多套機器人的安裝經驗。作為工業機器人的先行者以及世界領先的機器人製造廠商,在瑞典、挪威和中國等地設有機器人研發、製造和銷售基地。
主營:變壓器組件、低壓產品、中壓產品、分析儀器、半導體、發電機出口斷路器、電力保護繼電器及自動化產品、電力電子、電動機和發電機等。
瑞士Staubli
公司簡介:史陶比爾集團是紡織機械、工業連接器和工業機器人三大領域機電一體化專業供應商。它的機械運動和技能和技術投入到機器人當中。
主營:史陶比爾(Staubli)紡織工業開口機械、史陶比爾(Staubli)工業快速連接器、史陶比爾(Staubli)工業機器人、工業接頭等。
德國KUKA
公司簡介:庫卡機器人於1995年建立,是世界領先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之一。庫卡機器人公司在全球擁有20多個子公司,大部分是銷售和服務中心,其中包括:美國,墨西哥,巴西,日本,韓國,台灣,印度和絕大多數歐洲國家。
主營:幾乎涵蓋所有規格和負載范圍的六軸機器人、卸碼垛機器人、凈室類型、耐高溫防塵機器人、焊接機器人、沖壓連線機器人、架裝式機器人、高精度機器人等。
德國CLOOS
公司簡介:德國CLOOS成立於1919年,是一個在焊接和機器人技術電弧跟蹤領域的世界領先者。該家族公司有500名員工,專注於製造業,CLOOS產品包括氣體保護焊機、焊槍以及用於特定用途的自動機械和成套的ROMAT機器人系統。
主營:氣體保護焊機、焊槍以及用於特定用途的自動機械和成套的ROMAT機器人系統。#p#副標題#e#
德國徠斯機器人
公司簡介:德國徠斯機器人是一家集機器人技術與系統自動化集成於一體的跨國技術公司,是機器人和系統集成的行業引領者。集團總部位於德國Obernburg,由4家德國公司和16家國際子公司組成,在歐洲、美洲及亞太地區的許多國家都有分支機構和合作夥伴。
主營:主要的自動化應用領域,提供全套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系統(包括:焊接機器人、鑄造機器人、搬運機器人、激光機器人等)。試模壓力機、修邊壓力機、修邊模等產品。
應用領域:鑄造、焊接、切割、激光技術、注塑、搬運、玻璃塗膠、模具製造、噴塗、等眾多領域和行業。
意太利hanbs
公司簡介:HANBS機器人為義大利知名企業,專業研究開發智能機器人,多關節工業機器人,六軸機械手,工業控制系統。HANBS為客戶提供的優勢遠不限於機器人本身,同時為客戶整套柔性系統的簡便使用、生產效率的提高也投入了很多努力。
主營:並聯機器人、六關節機器人、拋光機器人、噴塗機器人、雙臂機器人、七軸機器人、數控機床,精工製造。
義大利COMAU
公司簡介:柯馬(COMAU)是一家隸屬於菲亞特集團的全球化企業,成立於1976年,總部位於義大利都靈。柯馬為眾多行業提供工業自動化系統和全面維護服務,從產品的研發到工業工藝自動化系統的實現。
主營:車身焊裝,動力總成,工程設計,機器人和維修服務。工廠安裝和搬遷、備件管理、設備維修和預防性管理、工廠公用設施管理以及整體服務外包。
英國AutoTechRobotics
公司簡介:英國AutoTechRobotics,1980年成立,目前已成為機器人和機器人製造系統領域的專家。AutotechRobotics的機器人能提供了廣泛的具有成本效益的自動化製造系統。這些系統是模塊化的,允許公司設計,集成和委員會的包裝定製以滿足個別客戶的需求。
主營:機器人和機器人製造系統。
發那科(FANUC)
公司簡介:發那科(FANUC)是日本一家專門研究數控系統的公司,成立於195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數控系統生產廠家,占據了全球70%的市場份額。FANUC1959年首先推出了電液步進電機,在後來的若干年中逐步發展並完善了以硬體為主的開環數控系統。
主營:多功能6軸小型機器人、FANUC數控系統、機床數控裝置。
愛普生機器人
公司簡介:精工愛普生公司成立於1942年5月,總部位於日本長野縣諏訪市,是數碼映像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愛普生機器人(機械手)源於1982年精工手錶的組裝線。
主營:G系列機器人、RS系列SCARA+機器人、SCARA、6軸和線性模塊、RC180控制器。
那智不二越
NACHI不二越公司創立於1928年,自創立開始一直致力於發展機械技術,以及機械製造事業。總工廠位於日本富山,北美、南美、歐洲及亞洲也設有生產基地,那智不二越的優點是,擁有很多產品事業部。
川崎機器人
川崎機器人(天津)有限公司是由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100%投資,並於2006年8月正式在中國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注冊成立,主要負責川崎重工生產的工業機器人在中國境內的銷售、售後服務(機器人的保養、維護、維修等)、技術支持等相關工作。
日本安川(YASKAWA/MOTOMAN)
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是有近100年歷史的日本安川電機株式會社全額投資的外商獨資企業,於1999年4月在上海注冊成立,注冊資金3110萬美金。
多功能機器人莫托曼是以「提供解決方案」為概念,不斷生機勃勃前進著的安川電機機器人產品系列在重視客戶間交流對話的同時,針對更寬廣的需求和多種多樣的問題提供最為合適的解決方案,並實行對FA.CIM系統的全線支持。
截至2011年3月,本公司的機器人累計出售台數已突破23萬台,活躍在從日本國內到世界各國的焊接、搬運、裝配、噴塗以及放置在無塵室內的液晶顯示器、等離子顯示器和半導體製造的搬運搬送等各種各樣的產業領域中。
③ 國際知名的機床生產企業有哪些
日本山崎.馬扎克MAZAK
德國通快TRUMPF
德國德馬吉DMG
日本天田AMADA
日本森精機MORI SEIKI
日本大隈OKUMA
瑞士阿奇.夏米爾AGIE CHARMILLES
日本豐田工機TOYODA
日本牧野MAKINO
中國大連機床集團DALIAN
義大利柯馬COMAU
德國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
中國沈陽機床集團SHENYANG
美國優諾發UNOVA
美國哈斯HASS
韓國斗山英維高DOOSAN INFRACORE
德國因代克斯INDEX
美國格里森GLEASON
日本沙迪克SODICK
日本日平富山NIPPEI TOYAMA
日本西鐵城鍾表CITIZEN
④ 柯馬 生產數控機床嗎
柯馬 不生產數控機床,但是生產機器人
⑤ 案例分析:1990年我某機械進出口公司向一法國商人出售機床一批。
1、我某機械進出口公司不承擔法國商人向我方提出的索賠專利人損失的賠償責任。
2、分析提要:本案是一起國際貨物買賣雙方因貨物所有權擔保所發生索賠的爭執案件,根據案情和《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的規定,我方(即賣方)存在貨物所有權擔保免責的義務,而法國商人(買方)對我方索賠主張證據不足,故我方(賣方)不承擔法國商人索賠的賠償責任,這是爭執的焦點,也是分析本案我方不承擔買方索賠責任的關鍵。 2、 理由: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規定,①第三者的權利是依據合同預期的貨物將要銷往或使用的目的地國家或地區法律取得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賣方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第三者的權利存在,則要承擔責任。②第三者的權利是依據買方營業地所在國家的法律取得的,賣方要承擔責任。③《公約》還規定:「當買方在訂立合同時知道或者不可能不知道第三者知識產權主張和要求,以及在賣方不知曉的情況下,貨物就銷往目的地以外的國家,則免除賣方的所有權擔保義務。」結合本案,我方(賣方)按合同規定,交貨於法國商人,而我方不知道法國商人又將貨物銷往目的地以外的美國及歐洲國家,況且根據法國法律,法國商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或者不可能不知道第三者知識產權主張的要求。為此,我方不承擔法國商人索賠的賠償責任。
⑥ 現在國內的數控機床競爭怎麼樣,是個什麼趨勢啊最好有數據的。
據中國航空信息網2007年9月21日報道:數控技術及裝備是發展新興高新技術產業和尖端工業的使能技術和最基本的裝備。世界各國信息產業、生物產業、航空、航天等國防工業廣泛採用數控技術,以提高製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對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工業發達國家還將數控技術及數控裝備列為國家的戰略物資,不僅大力發展自己的數控技術及其產業,而且在"高精尖"數控關鍵技術和裝備方面對我國實行封鎖和限制政策。因此大力發展以數控技術為核心的先進製造技術已成為世界各發達國家加速經濟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和國家地位的重要途徑。
數控技術是用數字信息對機械運動和工作過程進行控制的技術,數控裝備是以數控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對傳統製造產業和新興製造業的滲透形成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即所謂的數字化裝備,如數控機床等。其技術涉及多個領域:(1)機械製造技術;(2)信息處理、加工、傳輸技術;(3)自動控制技術;(4)伺服驅動技術;(5)感測器技術;(6)軟體技術等。
一.數控技術及裝備的發展趨勢
數控技術的應用不但給傳統製造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使製造業成為工業化的象徵,而且隨著數控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領域的擴大,對國計民生的一些重要行業國防、汽車等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些行業裝備數字化已是現代發展的大趨勢,如:橋式三、五坐標高速數控龍門銑床、龍門移動式五座標AC擺角數控龍門銑床、龍門移動式三座標數控龍門銑床等。
1.高速化發展新趨勢
目前高速加工中心進給速度最高可達80m/min,空運行速度可達100m/min左右。目前世界上許多汽車廠,包括我國的上海通用汽車公司,已經採用以高速加工中心組成的生產線部分替代組合機床。美國CINCINNATI公司的HyperMach機床進給速度最大達60m/min,快速為100m/min,加速度達2g,主軸轉速已達60000r/min。加工一薄壁飛機零件,只用30min,而同樣的零件在一般高速銑床加工需3小時,在普通銑床加工需8小時。
由於機構各組件分工的專業化,在專業主軸廠的開發下,主軸高速化日益普及。過去只用於汽車工業高速化的機種(每分鍾1.5萬轉以上的機種),現在已成為必備的機械產品要件。
2、精密化加工發展新趨勢:
由於各組件加工的精密化,微米的誤差已不是問題。以電腦輔助生產(CAM)系統的發展帶動數控控制器的功能越來越多。
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來,普通級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提高到5μm,精密級加工中心則從3~5μm,提高到1~1.5μm,並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開始進入納米級(0.01μm)。
3、高效能發展新趨勢
對機床高速及精密化要求的提高導致了對加工工件製造速度的要求提高。同時,由於產品競爭激烈,產品生命周期快速縮短,模具的快速加工已成為縮短產品開發時間必須具備的條件。對製造速度的要求致使加工模具的機床朝著高效能專業化機種發展。
4.開放化發展新趨勢
數控機床已逐漸發展成為系統化產品。現在可以用一台電腦控制一條生產線的作業,不但可縮短產品的開發時間,還可以提高產品的加工精度和產品質量。如前所述,開放式數控系統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適應性、擴展性。美國、歐共體和日本等國紛紛實施戰略發展計劃,並進行開放式體系結構數控系統規范(OMAC、OSACA、OSEC)的研究和制定,世界3個最大的經濟體在短期內進行了幾乎相同的科學計劃和技術規范的制定,預示了數控技術的一個新的變革時期的來臨。我國在2000年也開始進行中國的ONC數控系統的規范框架的研究和制定。
5.復合化發展新趨勢
產品外觀曲線的復雜化致使模具加工技術必須不斷升級,機床五軸加工、六軸加工已日益普及,機床加工的復合化已是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新日本工機的5面加工機床採用復合主軸頭,可實現4個垂直平面的加工和任意角度的加工,使得5面加工和5軸加工可在同一台機床上實現,還可實現傾斜面和倒錐孔的加工。德國DMG公司展出DMUVoution系列加工中心,可在一次裝夾下5面加工和5軸聯動加工,可由CNC系統控制或CAD/CAM直接或間接控制。
二.世界數控機床產業市場及消費需求
1.市場需求發展和格局變化
世界裝備製造業市場正在向全面信息化的方向邁進,技術發展主要表現為柔性製造系統、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的開發與應用,並向製造智能化方向發展。技術發展特徵表現為技術的融合化;產品的發展特徵表現為高附加值化、智能化和系統化;系統管理的發展特徵表現為集成化(包括系統集成、軟體集成、技術集成和介面集成)和網路化。
市場格局表現為集群化發展趨勢,即同種產業或相關產業的企業有機地集聚在一起,通過不斷創新而贏得競爭優勢。在產業集群化中,具有特色的中小企業發揮著重要作用,地理集中的企業、有關機構(大學、商會等)在特定領域內既競爭又合作。以裝備製造業為例:英國共有154個集群,分布在18個地區,覆蓋了很寬的部門和技術范圍。英國北部的集群傾向於汽車、金屬加工等製造業。美國的明尼阿波利斯的醫學設備業群,德國的索林根的刀具業群、斯圖加特的機床業群、韋熱拉的光學儀器群等,都是世界上較為典型的產業集群。
2.世界機床業的生產消費和貿易
-- 機床生產
2006年世界機床產值為592.5億美元,同比增加10.4%,比2005年增加近56億美元,具體數據見表1。世界機床生產前五名依次是:日本 135.2億美元、德國107.8億美元、中國70.6億美元、義大利54.5億美元和韓國41.4億美元。前五名中有三個在亞洲,兩個在歐洲。
生產(億美元)
消費(億美元)
國家
產值
增長
金額
增長
世界
592.5
10.4%
573.2
8.2
日本
135.2
2%
74.3
德國
107.8
4%
中國
70.6
27%
131.1
22%
韓國
41.4
18
數據來源: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中國台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TAMI)
-- 機床消費
從2003年開始,中國就成了全球最大的機床消費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數控機床進口國。2005年中國機床消費107.8億美元,佔世界金屬加工機床生產總額的20%,而2006年中國機床消費131.1億美元,佔世界機床生產總額的22%,增加兩個百分點。世界機床消費前八名依次是中國、日本、美國、德國、韓國、義大利、中國台灣和法國,前八名消費值之和佔世界機床生產的四分之三。前三位是中國、日本、美國,三個國家的機床消費之和快接近世界機床產值的一半。
2006年中國繼續保持了機床消費世界第一、進口第一、生產第三和出口第八的地位。
-- 機床貿易
2006年世界機床出口總額為337.3億美元,約佔世界機床產值的57%。這說明世界機床生產的一半以上是出口的,留給自己用的僅四成。我國的近鄰韓國2002年機床出口只有4.15億美元,2006年達到16.5億美元,四年增加了三倍。
出口/產值之比體現了企業的製造能力,對行業的貢獻率。雖然我國機床出口額占產值之比已從2002年的12%提高到2006年的17%,但對比世界機床生產強國還是有很大差距。瑞士機床出口額占產值之比高達89%、德國73%、義大利60%、日本51%、美國50%、韓國40%。
三.中國數控機床產業正在崛起
我國機床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行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連續6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數控機床消費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強勁的市場需求帶來了發展機遇,"十一五"期間將是數控機床大發展的時期,國家高度重視和支持發展國產數控機床,制定了數控機床發展規劃,出台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到2010年國產數控機床占國內市場比重達50%。
近年來,國內機床企業發展迅速。大連機床行業實現整合,成立了大連機床集團並且兼並了英格索爾生產系統公司、西門賣(控股70%)等國外企業,銷售額位居世界機床行業第八。沈陽機床行業通過改制整合,2006年銷售收入快速增長,市場佔有率明顯提高。北京第一機床廠並購了德國科寶公司,技術水平大幅提升。
總之國內數控機床製造商正在拼搏奮起,堅持自主創新精神,實行市場化運行機制,潛心研究、持續改進,我們深信,中國企業完全有能力製造出滿足市場需求的高質量標準的數控機床及柔性製造系統。
⑦ 工業機器人全球排名位於前十名的是
一、發那科(FANUC)-日本
FANUC(發那科)是日本一家專門研究數控系統的公司,成立於195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數控系統生產廠家,占據了全球70%的市場份額。
FANUC機器人產品系列多達240種,負重從0.5公斤到1.35噸,有FANUC焊接機器人,切割機器人以及搬運和碼垛機器人,廣泛應用在裝配、搬運、焊接、鑄造、噴塗、碼垛等不同生產環節,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
二、庫卡(KUKARoboterGmbh)-德國
庫卡(KUKA)及其德國母公司是世界工業機器人和自動控制系統領域的頂尖製造商,KUKA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冶金、食品和塑料成形等行業。
KUKA的機器人產品最通用的應用范圍包括工廠焊接、操作、碼垛、包裝、加工或其它自動化作業。
三、那智(NACHI)不二越-日本
NACHI不二越公司總工廠在日本富山,公司成立於1928年,除了做精密機械、刀具、軸承、油壓機等外,機器人部分也是他的重點部分,起先為日本豐田汽車生產線機器人的專供廠商,專業做大型的搬運機器人、點焊和弧焊機器人、塗膠機器人、無塵室用LCD玻璃板傳輸機器人和半導體晶片傳輸機器人、高溫等惡劣環境中用的專用機器人、和精密機器配套的機器人和機械手臂等。
四、川崎機器人-日本
川崎機器人(天津)有限公司是由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100%投資,並於2006年8月正式在中國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注冊成立,主要負責川崎重工生產的工業機器人在中國境內的銷售、售後服務(機器人的保養、維護、維修等)、技術支持等相關工作。
五、ABBRobotics機器人-瑞典
ABB集團位列全球500強企業,集團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ABB由兩個歷史100多年的國際性企業瑞典的阿西亞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BrownBoveri)在1988年合並而成。
目前,ABB機器人產品和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食品飲料、計算機和消費電子等眾多行業的焊接、裝配、搬運、噴塗、精加工、包裝和碼垛等不同作業環節,幫助客戶大大提高其生產率。
六、史陶比爾(Staubli)-瑞士
史陶比爾集團製造生產精密機械電子產品:紡織機械、工業接頭和工業機器人,公司員工人數達3000多人,年營業額超過十億瑞士法郎。公司於1892年創建在瑞士蘇黎世湖畔的Horgen市。今天,史陶比爾發展成為一個跨國公司,總部位於瑞士的Pfäffikon市。
到目前為止,史陶比爾開發出系列齊全的機器人,包括SCARA四軸機器人、六軸機器人、應用於注塑、噴塗、凈室、機床等環境的特殊機器人、控制器和軟體等。
七、柯馬(COMAU)-義大利
柯馬(COMAU)是一家隸屬於菲亞特集團的全球化企業,成立於1976年,總部位於義大利都靈。柯馬為眾多行業提供工業自動化系統和全面維護服務,從產品的研發到工業工藝自動化系統的實現,其業務范圍主要包括:車身焊裝,動力總成,工程設計,機器人和維修服務。
八、愛普生(DENSOEPSON)機器人(機械手)-日本
愛普生機器人(機械手)源於1982年精工手錶的組裝線;2009年10月,愛普生機器人(機械手)正式在中國成立服務中心和營銷總部,該部門隸屬於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全面負責中國大陸地區愛普生工業機器人(機械手)產品的市場推廣、銷售、技術支持和售後服務。
九、安川電機(YaskawaElectricCo.)-日本
安川電機(YaskawaElectricCo.),自1977年安川電機年研製出第一台全電動工業機器人以來,已有28年的機器人研發生產的歷史,旗下擁有Motoman美國、瑞典、德國以及SyneticsSolutions美國公司等子公司,至今共生產13萬多台機器人產品,而最近2年生產的機器人3萬多台,超過了其他的機器人製造公司。
十、新松(SIASUN)機器人-中國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松公司」),是以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為核心,致力於數字化高端裝備製造的高技術企業,在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自動化成套裝備、潔凈裝備、激光技術裝備、軌道交通、節能環保裝備、能源裝備、特種裝備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領域呈產業群組化發展。
⑧ 法國五軸數控機床用的是什麼系統哪種軟體可以編程
歐洲的機床一般都是西門子的,編程的話,你指的加工編程的話,就用UG吧!如果你指的控制編程的話,就用西門子SIMATIC S7-200系列的PLC可以編程的。
⑨ 柯馬的業務范圍
柯馬的整車身、汽車零部件生產系統,以及全包車身廠在世界范圍內占居領先地位。三十年的經驗,不斷地創新和一流的工藝和裝配解決方案能力,使柯馬能夠提供大范圍的車身焊接和裝配解決方案。通過我們在世界各地的組織和我們的產品組合,我們為各個國家的各種車身工廠供貨。我們致力於建造低成本、高可靠性、及時、高效、易於維護的數字化工廠系統。
OpenRobogate – 總拼單元
柯馬OpenRobogate 總拼系統將其自身柔性概念與高精度白車身裝配結合起來。車身的質量由總拼機構的強度和剛度來保證,其精度的定位、鎖緊機構,可滿足高級轎車裝配的重復精度要求。
在工藝方面,OpenRobogate的柔性化能夠適應多品種產品的流混生產。
無論是否有預搭扣要求,都能完成1至6個車型的任意混流,不會有生產損失。OpenRobogate能夠實現60JPH生產,在狹長工位上用12個機器人焊接,為手工焊接提供人機工程學便利。這種模塊化的概念使未來樣品的逐步引入(零損耗式生產)以及分期投資成為可能。 柯馬為整條生產線提供動力總成部件的製造系統,從金屬切削到裝配,再到在線和下線的產品測試。我們的解決方案和機床具有大范圍的應用(用於缸蓋和缸體、變速箱、曲軸)和生產變換(從標準的單獨安裝到模塊化的快捷、柔性和可重新裝配系統,直至專機生產線)。
柯馬動力總成系統的核心在於技術以及將此技術價值傳達給客戶。過程包括機加工,組裝以及測試,為客戶設計並生產機床,加工線,組裝線,冷熱測試支架等。其動力總成線除了專門適用於氣缸頭,氣缸體以及變速箱外,在其他領域也有著有效運用,例如航空和能源行業。
Smart Drive加工中心
歐洲產高速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的國產化項目,預期在近期可實現批量生產。針對中國市場發動機及變速箱所需的薄壁鋁殼體的高速精密加工中心,柯馬集團下屬的柯馬中國公司啟動了Smart Drive及Urane 系列加工中心的國產化進程。
該系列加工中心採用直線電機驅動,主軸轉速可達18,000RPM、24,000RPM,可提供薄壁鋁殼體加工的最佳的整體解決方案。該機床在尺寸精度控制、機床精度壽命、設備效率及整體解決方案所需佔地面積上均有顯著特點。 完整的解決方案
從虛擬的項目到全面的項目管理,柯馬工程部提供大范圍的專業設計和工程業務。我們提供完全符合最新法律要求的交鑰匙汽車研究項目,以及從造型的可行性研究到項目平台管理的完整的解決方案。
從概念到製造
我們的業務范圍包括概念和造型的可行性研究、車身和內飾設計、模型和原型構造、虛擬和物理驗證、工藝過程研究、模擬、技術圖形和生產起動服務。
產品工程
柯馬產品工程部開發整車產品,從造型的可行性研究到概念設計,再到主剖面輪廓、3D和2D研究,虛擬驗證,oMU、CAE、CAPE評估,直到用於道路試驗和台架試驗的完整白車身和整車原型製造。
工藝工程
柯馬的工藝工程將工藝和產品工程緊密結合,使項目時間和成本最優化。利用省時、創新的虛擬工具,我們可以讓客戶評估我們的選項方案。我們的能力涉及所有不同的方面,包括車身焊接、總裝、機加工、機械裝配、門蓋、壓鑄、功能試驗和修整(保險杠/儀錶板/座椅)。 早在1978年,柯馬便率先研發並製造了第一台機器人,取名為POLAR HYDRAULIC機器人。在之後的幾十年當中,柯馬以其不斷創新的技術,成為了機器人自動化集成解決方案的佼佼者。柯馬公司研發出的全系列機器人產品,負載范圍最小可至6公斤,最大可達800公斤。柯馬最新一代SMART系列機器人是針對點焊,弧焊,搬運,壓機自動連線,鑄造,塗膠,組裝和切割的SMART自動化應用方案的技術核心。其「中空腕」機器人NJ4在點焊領域更是具有無以倫比的技術優勢。
Smart NJ4系列機器人全面覆蓋第四代產品的基本特徵,因為採用新的動力學結構設計,減輕機器人重量和尺寸,在獲得更好表現的同時,降低了周期時間和能量消耗,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產品性能又有了很大的提高。柯馬Smart NJ4系列機器人的很多特性都能夠給客戶耳目一新的感覺,首先,中空結構使得所有焊槍的電纜和信號線都能穿行在機器人內部,保障了機器人靈活性、穿透性和適應性。其次,標准和緊湊版本的自由選擇,能夠依據客戶的項目需求最優化地配置現場布局。另外,節省能源、完美的系統化結構、集成化的外敷設備等都使Smart NJ4系列機器人成為一個特殊而具有革命性的項目。目前柯馬打算在中國製造產品,使Smart NJ4系列機器人全面實現國產化。
SMART服務
客戶的滿意度在柯馬機器人技術策略中始終位居首位。柯馬所提供的完整的服務,使客戶能夠在柯馬SMART機器人的整個壽命期間讓其達到最佳性能:在柯馬或客戶的工廠進行多語種講座培訓,通過遠程診斷和先進的遠距離服務進行在線支持,專業技術人員在客戶的車間提供技術幫助、備件庫存和改造服務,以及世界各地通用的維護計劃。 2009年,柯馬將工業服務部門正式引入中國,柯馬的目標是成為維護方案供應商,並致力於提升客戶的工藝技術。業務領域包括:工廠安裝和搬遷、備件管理、設備維修和預防性管理、工廠公用設施管理以及整體服務外包。
在全球范圍內,柯馬擁有一個7000多人的工業服務團隊,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廣泛的客戶網路,其中包括:菲亞特,DANA, Furukawa , PETROBRAS, Carrier等,客戶跨越汽車業, 冶金業,家電業,石化等各大領域。尤其在巴西,柯馬成功為眾多知名工業企業提供外包服務,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是柯馬工業服務進軍中國市場的堅實後盾。
作為工業服務供應商,柯馬的獨特之處在於我們著重於提供增值服務的態度,專注於發展最優質的維修策略,運用我們最佳的實踐與維保工程的優勢,最終目標是提高設備的效能,提高設備的可用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客戶競爭力。柯馬的目標是成為全面維保方案供應商,並致力於提升客戶的工藝水平
飛機製造
柯馬航空製造業團隊供應全球雙翼飛機和直升機製造商先進的產品系統解決方案,融入自動化經驗及滿足航空質量精度的硬性要求。
COMAU一直與多家航空原始製造商一起合作,在全球范圍內從事於航空項目領域。柯馬航空業團隊具有很強的能力及經驗。項目業務涵蓋各種機型工藝裝備的研發,不同客戶各種自動化工藝的使用。
作為國際傳統航空生產線製造企業,柯馬在過去二十年裡為北美和歐洲大型原始飛機製造商提供飛機製造解決方案,並作為航空生產鏈主要裝備供應商,領導全球航空製造工藝技術前沿。
柯馬航空產品總類涉及飛機生產線工藝布局設計及改造,飛機工藝工程學,航空柔性夾具和工裝工具,航空測試設備及檢測工具,自動化鑽孔與鉚接工作站和總裝大部件對接對中平台,數控機床機加加工設備等,已經多次交付空中客車,波音,諾斯洛普·格魯門,洛克希德馬丁及其它航空企業。
2009年,柯馬將航空工藝及裝備技術正式引入中國市場,柯馬的目標是本土化製造-歐美技術支持。
綠色工程(ECO Engineering)——可持續化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柯馬作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一直致力於向客戶提供創新和高效的工程技術解決方案,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最大限度的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正是基於此理念,柯馬創立了ECO(綠色工程)事業部,旨在為一般工業製造業(除汽車整車製造及飛機製造以外的工業製造業)提供高效的自動化工程技術解決方案。
l 高效率
- 以最高的效率服務於客戶
- 幫助客戶提高生產效率
l 柔性化
- 提供靈活多樣的解決方案
- 技術設備的利用柔性化
l 安全性
- 保證客戶的安全生產
- 最小化對環境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