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殖民地為什麼不脫離法國

殖民地為什麼不脫離法國

發布時間:2022-07-11 16:48:14

① 心甘情願被佔領,殖民者想甩都甩不掉,這究竟是哪個國家

這個國家是蓋亞那,他是南美洲的一個小國家,在前幾個世紀成為了法國殖民地,結果在法國多次的徵求意見下,不願意脫離法國,反而願意成為法國的一個省。

法國之所以願意帶著這個拖油瓶,是因為蓋亞那也是一個好地方。位處於熱帶的蓋亞那是一個有很多資源的地方,樹木、葯材、原材料還有礦產等,所以法國願意帶著蓋亞那。還有一個方面是因為蓋亞那是個低緯度國家,發射火箭更節約資源,所以也是有可取之處的,於是,歐盟就把歐洲發射中心設在了蓋亞那,估計以後蓋亞那想脫法國也是非常難的,跟著法國這條路是可預見的。

② 一心只想做法國「殖民地」,法屬蓋亞那為何死活不肯獨立

在西方大航海時代到來的時候,歐洲各國都開始在海外開辟殖民地,最厲害的英國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殖民地,號稱「日不落帝國」。西方殖民者們在這些殖民地掠奪大量財富,剝削殖民地人民,讓殖民地變得貧困落後。

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西方列強無暇顧及海外領土的時候,海外各個殖民地都紛紛鬧獨立,因此在上個世紀全世界獨立出的主權國家就有100多個,進入21世紀之後,基本上世界上已經沒有所謂的殖民地了。



位於法屬蓋亞那的法國航天發射中心

除此之外,法屬蓋亞那還被法國開發成了旅遊勝地,每年都有大量的歐洲人來此觀光旅遊,所以靠著這筆收入,法屬蓋亞那人民也能過得很好了。

小結

總的來說,法屬蓋亞那之所以不想脫離法國,主要是不捨得放棄那點兒援助,因為他們的生活來源主要靠法國的援助,一旦失去了法國援助,蓋亞那和蘇利南的今天就是他們的明天。

③ 英國國內到處鬧獨立,為何法國讓它的屬國獨立,它們卻不肯呢

主要是英國他國內各個地區都是比較富裕發達的,比如說北愛爾蘭愛爾蘭,還有威爾士這些和英國本土的經濟實力相差並不大。而且他們也奉行著獨立自主的經濟管理以及執法權。所以名義上來說,他們只是一個聯合王國,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法國他的屬地或者是殖民地,都是比較貧窮落後的國家。所以一旦脫離法國的統治,他們將會變得非常的貧困。

更重要的是法國的這些殖民地並沒有太多的軍事能力保護自己。而且他們國內也經常出現軍事政變以及軍事沖突。所以需要法國這樣一個在語言以及文化上非常相近的國家來保護自己。所以法國才有了非洲總督的稱號。可以說法國在非洲以及南美洲地區的經營可以說是非常的歷史悠久。

④ 哪些殖民地死活不肯獨立,讓殖民國家很無奈

在我們的近代歷史書上,獨立可以說是重要的一個詞。可以這樣說我們的近代歷史就是一部爭取民族獨立的歷史。但是即使是我們認為的這么重要的獨立,有些地方的人們卻不想獨立。當年殖民他們的那些國家叫他們獨立他們都不願意獨立。這個可以說是很不讓人理解的現象。

直布羅陀

這個地方是南美的一個地方,在南美的最北面。不過看那一片國家的名字就可以明白是怎麼回事了。當年也是被法國給佔領的。目前為止這個地方有25萬人左右,8萬多平方千米。很大的地方。不過這個地方在2010年曾經投票決定是否獨立。結果很經典70%以上的人口覺得不應該獨立,應該繼續留在法國。這個決定可讓當時的法國總統薩科齊非常高興。其實為什麼不願意獨立這個和直布羅陀的理由差不多。法國政府對這個地方可以說是非常夠意思,每年投入大量的財政在這邊。而且這個地方好多人都是法國的後裔。說實話,他們出去現在至少是法國的國籍,要是獨立的話出去估計也沒人照著自己了。

⑤ 留尼汪是屬於法國嗎留尼汪為什麼不獨立-趣歷史網

法國的殖民地很有意思。同一個地理單位,別國殖民地獨立,法國殖民地卻保留下來。南美洲蓋亞那獨立,法屬蓋亞那還在。非洲東海岸的馬斯克林群島「雙胞胎」之一的模里西斯獨立了,留尼汪卻「留」了下來,成了「留法旺」。為啥叫「雙胞胎」島呢,這倆島無論是面積還是形狀,都差不多……

而這場比賽的地點,就在留尼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⑥ 法國最大殖民地蓋亞那,二戰後為何主動放棄獨立

近代戰爭史中,法國一直都是西方陣容的強國,其侵略野心明顯,曾對世界各國發展過殖民地,領地也很多。後來隨著二戰結束,法國逐漸變得低調老實,在很多殖民地宣布獨立的時候,他們在海外的一塊殖民地法屬蓋亞那,為什麼選擇放棄獨立呢?

近些年來,法屬蓋亞那人對法國的認同感越來越強,由於歐洲航天發射中心坐落於此,每年都吸引不少外國人前來旅遊觀光,法屬蓋亞那人因此對旅遊發展也逐漸注重起來。法國在這方面可能看重他們當初願意放棄主權,選擇加入自己國家,從而顯得跟照顧小弟一樣,十分體貼,而法屬蓋亞那人也明白,如果選擇獨立那麼意味著失去一個強國給自己的大量援助跟補貼,為此放棄獨立對他們來說顯得很劃算。

⑦ 殖民地紛紛獨立之時,為何法國領地法屬蓋亞那,卻主動放棄獨立

如今的世界,尤其是曾經被西方統治者籠罩和影響的世界,獨立似乎成了一大潮流。英倫三島上,與英格蘭合並了數百年的蘇格蘭突然不安分起來,頻頻試圖獨立出去。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的獨立運動更是由來已久。

連歐洲本土尚且如此,非洲、美洲等原屬於歐洲列強殖民地的國家獨立傾向就更為嚴重。二戰勝利之後,在美國的影響之下,再加上風起雲涌的民族覺醒,這些原屬於歐洲國家殖民地的地區紛紛獨立。

當時間進入21世紀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以處於獨立地位。仍被列強那為殖民地的國家寥寥無幾。然而雖然少,並不代表沒有,位於南美洲東北部地區的法屬圭亞,那就是這么一個另類。

西班牙 加泰羅尼亞

而法屬蓋亞那始終不想獨立,也與利益有之間的關系。法屬蓋亞那人口只有20多萬,而且是以混血人為主,這些人既沒有可能也沒有機會將法屬蓋亞那建設成經濟發達的地區。

因此,只能靠傳統農業為主的法屬蓋亞那經濟並不發達,他們的經濟,甚至一直靠法國中央政府的補助。同時,由於將法屬蓋亞那視為本土,法國對於當地政策極為優異。

例如,法屬蓋亞那人與本土一樣享受10年免費義務教育,法國將法屬蓋亞那定為火箭發射中心之後,法屬蓋亞那也受益良多。

因此,事實上法屬蓋亞那能享受如今愜意富足的生活,與法國的支持和援助有直接的關系。自然,有如此良好的條件,又如此粗的大腿可抱,又有多少人會毅然放棄,反而選擇虛無縹緲的獨立呢?

蓋亞那民眾

而且,我們前面說到,法屬蓋亞那的人口只有20餘萬,這些人口來源還十分復雜,有逃亡的黑奴,有美洲當地的印第安人,有被流放的法國罪犯後代,也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移民。

如此少的人口,如此混亂的人種,也就意味著法屬蓋亞那從未形成主體民族,自然,他們不可能沒有多少民族獨立意識。

因此,享受著法國提供的良好條件,又沒有民族多少民族意識,再加上當地經濟落後,法屬蓋亞那人既無能力、也無動力去選擇虛無縹緲的建國和獨立。

⑧ 曾經強大的英國海外領土都紛紛獨立,為何法國海外領土還能保留這么多

法國現在,只保留了11.9萬平方公里的海外領地。其實,加上歐洲本土,法國的總面積,也就67.2萬平方公里而已。

但是,在1920年,法國的領土總面積,達到1150萬平方公里。然後,你再看一下現在法國的領土,就只剩下個零頭了。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的海外領土,和英國一樣,都在鬧獨立。吵到最後,就只剩下一小部分地區,選擇繼續留在法國而已。



只可惜,法國終究沒能留住這些殖民地。

最後,就只剩下一小部分海外領土,願意被法國控制。而這些留下來的,除了法屬蓋亞那之外,其他的都是很小的島嶼。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人煙稀少。

其實,這些小島上面原有的居民都比較落後,再加上人口較少,根本沒有能力對抗法國。不像越南和阿爾及利亞,打不過法國,還可以跑倒其他地方躲起來打游擊戰。這些小島的原住民,如果打不過的話,就只能跳海了。所以,他們放棄了掙扎。

另外,在二戰後,法國把這些海外領地,視為法國領土的一部分。所以,這些海外領地上的居民,和法國本土的居民一樣,擁有著這同樣的權利和義務。

再加上法國對這些海外領土特別重視,一直對這些領地提供幫助。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法國人移居到這些海外領地,漸漸的,人口方面,法國人有比較大的優勢。

所以,這些海外省,想要鬧獨立,可能性很小。畢竟,都是自己人,根本沒必要給自己添堵。

⑨ 為什麼英法沒能像俄國一樣把殖民地變成自己的「領土」

英聯邦的鬆散程度,除了英聯邦運動會和英國女王名義上是英聯邦國家元首之外,實在是對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沒什麼影響力了,這些國家也是隨時可以公投脫離英聯邦的。

這就好像兩個人談戀愛,分手時好聚好散,也許以後還能打個招呼問個好。可要是一方還不依不饒死纏爛打,做著破鏡重圓的美夢,只能把對方推得更遠。

拿英法俄這三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做個對比,最心狠手辣的毫無疑問是俄國老毛子,人家壓根就沒有殖民地,我看上的地方統統劃進我的領土,從西伯利亞到波羅的海三國再到芬蘭,被老毛子盯上的地方連個骨頭渣都不會剩下,「我的是我的,你的只要被我看上也是我的」唯一得以倖免的就是蒙古(這個當時也只是名義上獨立,蘇聯解體前蒙古由蘇聯駐防,完全就是蘇聯第十六個加盟共和國),新疆(如果不是共產黨小弟取得了中國政權,蘇聯不好意思再下手,新疆被蘇聯搞去也只是時間問題)和阿富汗(這個必須要佩服,俄國人從19世紀開始企圖染指阿富汗,一直沒啃下來)。俄國人的大國沙文主義做派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蘇聯解體之後,獨聯體也迅速瓦解,因為這些獨立出來的國家無一不對俄國人心生忌憚,極其渴望拜託俄國人的影響,迅速向西方靠攏。俄羅斯人把自己的名聲搞臭之後,現在再也沒有小夥伴敢和他走的太近了。即使天朝,也是笑裡藏刀,對俄羅斯的戒備時刻沒有放鬆過。

相比之下英國人要開明的多,在戰後給予殖民地獨立的機會,殖民地也給老東家賣個面子,成立一個英聯邦,沒有撕破臉皮。這源於英國人的自信吧,當時的英國依然保留著日不落帝國最後的余暉,美國並沒有完全取代英國的地位,獨立是國際潮流,英國人也沒必要和這些二流三流國家計較,

法國人一直認為自己才是歐洲乃至世界的中心,英國人雖然比法國人要成功的多,英國人語言文化方面的擴張和殖民地的成就,在法國人心目中只是一群唯利是圖的商人小人得志而已。
法國之所以在海外擴張最終會失意於英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它長期陷於歐洲大陸內部事務的原因。由於它的地理位置具備成為一個陸權強國的條件,加之歐洲人很長時間都認為歐洲才是文明的中心,所以法國人更熱衷於成為歐洲的主導者。當然在地理大發現之後法國人也迅速的跟進,加入了瓜分世界的行列,卻為時已晚,好肉都被英國人叼走了。
高傲的法國人並不甘心承認自己的失敗,但在它的確已經沒有太多的機會了。雖然可以繼續在自己殘留的前殖民地施加影響,但有戰略意義的地區大都已經被英語系國家所控制了。因此突出自己的文化,以期讓其他國家承認法國文化中心的地位,變成了法國人證明自己還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現在法國拚命在法語地區進行控制滲透,施加自己的影響力,就是要彌補當初被英國拉開的距離,以證明自己依然是有影響力的世界大國的地位,這是人家英國人幾百年前就做好的功課了。在戰後的獨立浪潮中,法國對殖民地獨立反應是最激烈的,爆發了阿爾及利亞戰爭和越南戰爭,法國被打的灰頭土臉,損失慘重。這些年在北非的沖突中法國介入的最深,可見依然將這一地區當做他的後花園。

說到底,還是民族性格和心態問題。俄國人是斤斤計較寸土不讓,結果就是離心離德眾叛親離。英國人順勢而退,最後也贏了個面子。法國人自詡歐洲第一大國,不甘居於英國之後,想要證明自己依然具有全球影響力,將前殖民地依舊劃進自己的勢力范圍,遠程式控制制。然而有時越是這樣,人家反而越不買賬。

閱讀全文

與殖民地為什麼不脫離法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