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國大革命的主要事件
1.1789年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為法國大革命的開始標志。
2.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派統治(吉倫特派統治)。
3.1793年,巴黎人民於5月31日~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又建立起雅各賓派專政。
4.1794年熱月政變,成立督政府。
5.1799年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成立執政府。
6.1804拿破崙法典頒布並加冕稱帝
7.1812年拿破崙遠征俄羅斯失敗
8.1814年萊比錫戰役法軍雖取得局部勝利,但還是失敗告終
9.1815年滑鐵盧最後決定拿破崙帝國的滅亡
.............
『貳』 法國大革命發展歷程
在18世紀,資本主義在法國部分地區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並且有很多手工作坊。個別公司僱用了數千名工人並擁有先進的設備。強大的金融資本。
資產階級已經成為經濟中最富有的階層,但它在政治上仍然沒有特權。大多數農村地區保留了舊的地主土地所有權並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
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在統治法國許多世紀的波旁王朝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崩潰了。在此期間,法國經歷了一次史詩般的變化。
過去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政治組織和街頭抗議的人的影響,舊的民主思想被取代。1794年7月27日,法國大革命的民間革命結束了。
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了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普為首的七月王朝,法國大革命才完全結束。
(2)法國大革命攻佔了哪裡擴展閱讀:
法國大革命爆發原因: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使得法國持續了多個世紀的君主制在短短三年就土崩瓦解。而革命爆發的主要原因就是統治階級的剝削、資本主義發展與封建專制統治的矛盾、財政危機的加劇等。
法國大革命前,法國處於封建專制時期,上層社會貴族數量少,卻佔有著大部分的土地、金錢和奴隸,且不用繳稅納稅。而下層階級的人民數量多,卻只佔有法國土地的三分之一。
還要負擔沉重的稅收。所以,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之一,就是統治階級的剝削。另外,資本主義與統治階級的矛盾也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之一。
在當時,法國的資本階段已經開始迅速發展,其中紡織業和煉金等方面在整個歐洲也位居前列。然而統治階級卻阻礙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像是不斷提升稅收,土地所有制等。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最後一點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財政危機的不斷加劇。當時法國的封建統治階級已經腐朽了,對外戰爭不斷失敗,開始負債累累。
因而加劇剝削底層人民,導致底層人民承擔不起沉重的賦稅,只能奮起反抗。總的來說,當時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意識等方面,都已經出現了危機。
專制統治已經成為了法國社會發展的障礙。封建王朝的統治危機也為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創造了條件,法國大革命爆發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叄』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標志是什麼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標志是:攻佔巴士底獄。
攻佔巴士底獄(Storming of Bastille)是法國大革命中的一個進程。
到18世紀末期,巴士底獄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點和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凡是膽敢反對封建制度的著名人物,大都被監禁在這里。巴士底獄成了法國專制王朝的象徵。1789年7月14日,人民終於攻佔了巴士底獄。攻佔巴士底獄(Storming of Bastille) 成了全國革命的信號。各個城市紛紛仿效巴黎人民,武裝起來奪取市政管理權,建立了國民自衛軍。不久,由人民組織起來的制憲會議掌握了大權。
『肆』 誰能介紹下法國大革命的具體內容
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對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時間,世界史學界看法眾多,難成共識。在中國,以熱月政變作為大革命結束標志比較普遍。
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統治,宣告了法國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結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在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法國大革命的意義
法國大革命是採用暴力手段矛頭直指國王的權力,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革命。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統治,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震撼了整個歐洲的君主專制制度並給以沉重打擊。
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對國內
法國大革命是一次廣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從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經歷了五年的歷程,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在三次起義中,人民群眾都顯示出偉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從危機中挽救過來,並推動它進一步向前發展,它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君主專制統治,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對世界
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期間所頒布的《人權宣言》和拿破崙帝國時期頒布的《民法典》(後改名《拿破崙法典》)被稱為新社會的出生證書,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革命也為此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此具有世界意義。
對影視
法國大革命對影視界也有較大的影響。因其是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因此有了許多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有關法國大革命的電影。如《悲慘世界》、《亂世冤家》、《貴婦與公爵》、《黑鬱金香》、《再見,我的皇後》、《大革命之夏》、《絕代艷後》等,他們都有法國大革命為背景。
『伍』 法國大革命的詳情
789年5月由於財政困難國王被迫召集三級會議,路易十六企圖向第三等級徵收新稅,但第三等級紛紛要求限制王權、實行改革。6月,他們依然決定將三級會議改為國民議會。路易十六准備用武力解散議會,巴黎人民於7月14日起義,攻佔了法國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The Storming of the Bastille),法國大革命爆發。8月26日制憲會議通過《人權與公民權宣言》(簡稱《人權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Man and the Citizen),確立人權、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財產權等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宣布人與人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是平等的,財產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議會還頒布法令廢除貴族制度,取消行會制度,沒收並拍賣教會財產。革命初期,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利益的君主立憲派(斐揚派)取得政權。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參見路易十六齣逃事件),企圖勾結外國力量撲滅革命,中途被識破押回巴黎。廣大群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君主立憲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憲法》,召 《人權宣言》[1]開立法會議,維護君主立憲制,反對革命繼續發展。
第一、二等級和大資產階級的取得了妥協,但和佔法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沒有緩和,相反,人民在斗爭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派統治,逮捕路易十六國王。9月21日召開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後,吉倫特派取得政權。9月20日法國軍隊在瓦爾密戰役中打敗外國干涉軍。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於9月21日開幕,9月22日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吉倫特派執政期間頒布法令,強迫貴族退還非法佔有的公有土地,將沒收的教會土地分小塊出租或出售給農民,嚴厲打擊拒絕對憲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貴族。1793年1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路易十六。
吉倫特派把主要力量用於反對以羅伯斯庇爾(Robespierre)為首的雅各賓派(The Jacobins)和巴黎無套褲漢。從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的群眾運動高漲起來。以忿激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嚴懲投機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以恐怖手段打擊敵人。吉倫特派卻頒布法令鎮壓運動。1793年2~3月,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組成反法聯盟,加強武裝干涉;國內也發生大規模保王黨叛亂。4月,前線的主要指揮、吉倫特派將領迪穆里埃叛變投敵。在革命處於危急的時刻,巴黎人民於5月31日~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派專政。
雅各賓派頒布《雅各賓憲法》,廢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倫特派叛亂,粉碎歐洲君主國家的武裝干涉;但仍保持反勞工的《列·霞飛法》和《農業工人強迫勞動法》,並鎮壓忿激派和埃貝爾派。
[2-3]但不幸的是,雅各賓派過激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和內訌,陷於孤立的羅伯斯庇爾也末能完全守護 羅伯斯庇爾住法國革命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各歐洲封建君主拼湊起來,它們一輪輪地圍剿法國革命,企圖恢復法國波旁王朝的封建政治。1794年7月27日,雅各賓中被羅鎮壓的右派勢力發動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庇爾和聖鞠斯特,建立熱月黨人統治。這時革命最危急的關頭已過去,熱月黨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們清除了羅伯斯庇爾時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正常統治,維護了共和政體,在法國國內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但國外圍剿革命的勢力仍是濁浪滔天,此時,督政府中又一個新的政治明星應運而生,他就是拿破崙,歷史又淘汰了熱月黨人,在「霧月政變」中,年輕的拿破崙(General Napoleon Bonaparle)執政,擔負起了掃盪歐洲封建勢力、最後鞏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法國的革命力量就是這樣一波一波地行進,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階段的歷史使命,就被歷史無情地淘汰,如此行進直到革命的成功。這次革命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促進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也震撼了歐洲封建體系,推動了歐洲各國革命。
『陸』 法國大革命發生於哪一年
1789年。
1789年5月由於財政困難國王被迫召集三級會議,路易十六企圖向第三等級徵收新稅,但第三等級紛紛要求限制王權、實行改革。6月,他們依然決定將三級會議改為國民議會。路易十六准備用武力解散議會,巴黎人民於7月14日起義,攻佔了法國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
1789年8月,制憲會議通過了《人權宣言》。內容:①自由、平等是天賦的人權;國家的主權屬於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國家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後來雅各賓派推翻吉倫特派,採取一系列恐怖統治措施,較為徹底地摧毀了封建制度,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任務。
1794年7月雅各賓派專政即被熱月黨人推翻,恢復共和制,也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結束。
拿破崙帝國:
1799年11月9日,在大革命中迅速崛起的年輕將軍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掌握政權。在法國建立執政府,自任第一執政官,後又改為終身執政官。
1804年12月2日羅馬教皇庇護七世在巴黎聖母院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拿破崙一世加冕。
拿破崙上台後,頒布了《拿破崙法典》,是資本主義世界第一步法典。
1814年3月31日聯盟軍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崙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爾巴島。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3月20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返回巴黎復位,史稱百日王朝。6月18日,拿破崙一世在滑鐵盧被第七次反法聯軍擊潰。6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第一帝國覆滅。
『柒』 法國大革命的時間,地點、原因。簡單經過、結果的相關資料謝謝!
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國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封建、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關於其結束時間尚存爭議,正統觀點認為1799年的霧月政變為革命終結的標志。另有觀點認為1794年7月雅各賓派統治的結束為革命的終結,還有觀點認為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是革命終結的標志。
1789年5月由於財政困難國王被迫召集三級會議,路易十六企圖向第三等級徵收新稅,但第三等級紛紛要求限制王權、實行改革。6月,他們依然決定將三級會議改為國民議會。路易十六准備用武力解散議會,巴黎人民於7月14日起義,攻佔了法國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The Storming of the Bastille),法國大革命爆發。8月26日制憲會議通過《人權與公民權宣言》(簡稱《人權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Man and the Citizen),確立人權、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財產權等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宣布人與人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是平等的,財產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議會還頒布法令廢除貴族制度,取消行會制度,沒收並拍賣教會財產。革命初期,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利益的君主立憲派(斐揚派)取得政權。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參見路易十六齣逃事件),企圖勾結外國力量撲滅革命,中途被識破押回巴黎。廣大群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君主立憲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憲法》,召開立法會議,維護君主立憲制,反對革命繼續發展。
第一、二等級和大資產階級的取得了妥協,但和佔法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沒有緩和,相反,人民在斗爭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派統治,逮捕路易十六國王。9月21日召開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後,吉倫特派取得政權。9月20日法國軍隊在瓦爾密戰役中打敗外國干涉軍。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於9月21日開幕,9月22日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吉倫特派執政期間頒布法令,強迫貴族退還非法佔有的公有土地,將沒收的教會土地分小塊出租或出售給農民,嚴厲打擊拒絕對憲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貴族。1793年1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路易十六。
吉倫特派把主要力量用於反對以羅伯斯庇爾(Robespierre)為首的雅各賓派(The Jacobins)和巴黎無套褲漢。從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的群眾運動高漲起來。以忿激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嚴懲投機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以恐怖手段打擊敵人。吉倫特派卻頒布法令鎮壓運動。1793年2~3月,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組成反法聯盟,加強武裝干涉;國內也發生大規模保王黨叛亂。4月,前線的主要指揮、吉倫特派將領迪穆里埃叛變投敵。在革命處於危急的時刻,巴黎人民於5月31日~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派專政。
雅各賓派頒布《雅各賓憲法》,廢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倫特派叛亂,粉碎歐洲君主國家的武裝干涉;但仍保持反勞工的《列·霞飛法》和《農業工人強迫勞動法》,並鎮壓忿激派和埃貝爾派。
但不幸的是,雅各賓派過激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和內訌,陷於孤立的羅伯斯庇爾也末能完全守護住法國革命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各歐洲封建君主拼湊起來,它們一輪輪地圍剿法國革命,企圖恢復法國波旁王朝的封建政治。1794年7月27日,雅各賓中被羅鎮壓的右派勢力發動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庇爾和聖鞠斯特,建立熱月黨人統治。這時革命最危急的關頭已過去,熱月黨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們清除了羅伯斯庇爾時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正常統治,維護了共和政體,在法國國內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但國外圍剿革命的勢力仍是濁浪滔天,此時,督政府中又一個新的政治明星應運而生,他就是拿破崙,歷史又淘汰了熱月黨人,在「霧月政變」中,年輕的拿破崙(General Napoleon Bonaparle)執政,擔負起了掃盪歐洲封建勢力、最後鞏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法國的革命力量就是這樣一波一波地行進,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階段的歷史使命,就被歷史無情地淘汰,如此行進直到革命的成功。這次革命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促進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也震撼了歐洲封建體系,推動了歐洲各國革命。
『捌』 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是以1789.7.14攻佔巴士底獄為標志的,這一時期,巴黎出現一批革命團體,其中就有雅各賓俱樂部,而羅伯斯庇爾就是其中一員,但雅各賓專政大概是在1793年,嚴格來說,羅伯斯是在這個時期才真正成為領軍任務的。拿破崙是直到1799.11.9發動 「霧月政變」,才開始執政的。所以法國大革命的開始勉強算是羅伯斯庇爾時期吧。
『玖』 法國大革命過程和結果
過程:
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時,代表法國3個等級的三級會議已經有175年沒有召開。1789年5月5日,由於財政問題,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召開三級會議,國王希望在會議中討論增稅、限制新聞出版和民事刑法問題,並且下令不許討論其他議題。
而第三等級代表不同意增稅,並且宣布增稅非法。1789年6月17日第三等級代表宣布成立國民議會,國王無權否決國民議會的決議。於是路易十六關閉了國民議會,宣布它是非法的,其一切決議無效,命令三個等級的代表分別開會。
1789年7月9日國民議會宣布改稱制憲議會,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路易十六意識到這危及了自己的統治,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7月12日,巴黎市民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支持制憲議會。
次日,巴黎教堂響起鍾聲,市民與來自德國和瑞士的國王僱傭軍展開戰斗,在當天夜裡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區。7月14日群眾攻克了象徵專制統治的巴士底獄,釋放七名犯人,取得初步勝利。這一天後來成為了法國國慶日。
結果:
法國大革命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它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在法國初步確立了共和國的政治體制。這場大革命還震撼了歐洲的君主專制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
(9)法國大革命攻佔了哪裡擴展閱讀:
起因
18世紀資本主義在法國部分地區已相當發達,出現許多手工工場,個別企業僱傭數千名工人並擁有先進設備。金融資本雄厚。資產者已成為經濟上最富有的階級,但在政治上仍處於無權地位。農村絕大部分地區保留著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並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
『拾』 法國大革命的過程是什麼
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沉重打擊了封建勢力。
1792年,法國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
1804年,拿破崙稱帝,改共和國為帝國,這就是法蘭西第一帝國。
1848年,巴黎再次爆發革命,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再次成立。
1852年,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國戰敗,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法國再次建立共和國,這就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共和政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