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國人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
最佳答案法國人對吃的講究程度不亞於中國人。他們常常津津樂道於在哪個餐館吃得如何好,又在哪條街上新開一家什麼餐廳,一定要去吃一次雲雲。在接受吃的文化方面他們又是很開通的,只要是美味,無論是義大利的、西班牙的,還是北非或中國的,一概照單全收。但一說起法餐,那絕對是「非我莫屬」。只有同中國人在一起時,他們才會稍稍顯出謙遜的態度,說是「我們法餐中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大飲食」。你看,居然想同中餐平起平坐。 法國人不僅講究吃的內容,還講究吃的環境和吃的情趣。 除了貓狗肉不考慮之外,肉食也可謂品種繁多,有大家熟知的蝸牛、青蛙腿、馬肉,加上一般傳統肉類;海鮮更不在話下:生蚝,龍蝦,螯蝦,蜘蛛蟹及各種海貝;魚類主要為海魚,最走俏的有海魴、狼魚、鰨魚、大菱鮃及一些譯不出名字的魚,而吃熏大馬哈魚則為聖誕節傳統之一。會打獵的人還講究吃山鷸,是一種體形不大的鳥,卻渾身都是肉,肉質極鮮。 肉類的作法大多為燉、烤和煎。總的來說,他們沒有「炒」這個概念,有也只是煮的前奏。所以法餐可提前做好,不象中餐為了保持鮮嫩,總要在最後關頭下廚操勺。他們用的佐料基本上都是一些「草」,常用的有小蔥、百里香、香芹、月桂等。正如中餐佐料不止有醬油醋,法餐中也有五花八門的各類調料,如黃油、牛奶、奶油、雞蛋等,也能配成各式各樣的口味,就看他如何選配及操作了。最有代表性的吃法為煎牛排,分三種狀態,第一為半生不熟,僅煎幾秒鍾便上桌,切開後仍血淋淋的,有人為此大快朵頤,中國人會望而生畏;第二種為帶血狀,比前者多煎十幾秒;第三種為基本熟狀。吃時完全視各人口味選其需要的狀態。 法國人吃的青菜品種絕沒有中國的多,且大部分都生吃,其它都是西洋菜的模式:大而無味,也正好適應法餐的作法。人們漸漸地也用一些外來的佐料,如咖喱和生薑等。法國人認為生薑有壯陽的功效,所以接受起來十分容易。另外大白菜,豆芽也開始慢慢流行開來。他們對蔬菜的作法同中餐正好相反,沒有中間狀態:不是生吃就是煮得爛爛的。生吃的有各種生菜、甜紅蘿卜、西紅柿和黃瓜等。象煮得爛爛的就有什麼菠菜泥或悶煮各種菜,連扁豆都煮得軟軟的。 甜食更是五花八門,能看得你流了口水不說還非得買來嘗嘗不可。做甜食的佐料無非也就是黃油奶油牛奶麵粉雞蛋再加上糖而已,如配上各式水果或巧克力或香草等就做成了式樣不同的糕點。有愛好者大多數情況下在家裡自製點心,一點也不比外面買的差,甚至更好。 吃飯時客廳的氣氛及裝飾是要講究的,主人一定要事先將客廳精心布置一下,插上鮮花,晚間則打上柔和的燈光,大餐桌鋪上燙好的桌布和布餐巾,再擺上精美的瓷製餐具。最好的當屬里莫日的瓷器,潔白的細瓷點綴上精緻的花紋,顏色也配得恰到好處,講究的人家要擺上銀制刀叉和水晶杯。酒杯視各家情況一至三隻不等。一般為兩只,包括酒杯和水杯,有三隻的就考慮到紅、白葡萄酒了。遇有重大場合,飯後要開香檳酒,又是另一隻杯子。順便說一句,法國香檳酒是香檳地區產的帶汽白酒,與中國的小香檳不可同日而語。受法國人邀請時,千萬別以為「隨便來點香檳」就行了,因這種酒實在不是隨便喝的。 刀叉餐具的講究看過電影《泰塔尼克號(TITANIC)》的人一定有所領教,初一看真能嚇一跳:盤子的兩邊左右各擺三至四副刀叉,杯子有大中小三號。那是最為講究的一種,一般情況擺上一、兩副刀叉就夠了。如吃海鮮更是熱鬧,有各式各樣的工具,你若不大幹一場都覺得對不起它們。一般的規矩是每上一道菜先從最外面的刀叉用起,隨用隨撤,到後來就好辦了。大號杯子用於喝水,其它用於紅白葡萄酒。大勺只用於喝湯或公用;小勺又有甜食和咖啡之分,後者較前者小一號。如是在家中用餐,如此一頓飯下來鍋碗杯勺可夠洗一通的,幸好有人發明了洗碗機。 吃飯的程序是:首先喝開胃酒,以酒精濃度較高的酒為主,同時吃點小咸餅干,等於是讓胃適應一下。然後全體上席,第一道菜通常是冷拼、熱菜餅或海鮮,用一隻中淺盤子;如第一道為湯,就得用深盤子加上大勺。無論吃什麼,這第一隻盤子總要撤下。隨之而來的主菜用大淺盤用餐,至少包括兩個熱菜,一葷一素,有時會有米飯或面條,屬於配菜。主食永遠是法式麵包。等所有的人將食物都盛到自己盤中後,女主人拿起刀叉並說「祝大家好胃口」,客人方可開始。有時客人不懂規矩先動手也是有的,這時女主人便立即不動聲色地拿起刀叉,以不顯得客人失禮。熱菜之後是乳酪間或加拌生菜,換上一小淺盤,然後就是飯後甜食加咖啡或茶。最後,有時主人還建議喝消化酒,其酒精濃度比開胃酒更高一點。常常有外國人不懂法國人的對酒的講究,將開胃酒在用餐時倒給客人;或有人象在中國干老白乾一樣斟上滿滿一杯,然後舉杯一飲而盡;甚至主客不分,自己起身倒酒。遇此類情況,法國人一般來說比較寬容。有去過中國的就了解一點中國人的行事方式,他們會開玩笑說:「我們在中國時,都按他們的習慣做;在法國,我們還是得隨他們。」不過一點沒有責怪的意思。 大多數法國人都很會做菜,尤其是家中來客人時,夫妻倆更是各顯身手。一般來說,客人到後,妻子負責招呼,丈夫掌管酒水,需要時倆人就同時下廚上菜。在這樣一種氣氛里,無論吃什麼都會給你一種溫馨的感覺。更不用說主人精心烹調出的美味了。如在飯店用餐,那麼各式菜不僅味道鮮美,廚師還能用各類食品顏色拼出各種圖案及樣式,其講究程度就不是一般家庭所能做到的了。 法餐雖不象中餐擁有幾大菜系,各地卻都有傳統的代表菜,如多爾多涅的油浸鴨肉及鵝肝,阿爾薩斯的酸菜腸,布列塔尼的黑面燉肉和薄餅,諾曼底的牛羊下水,普羅旺斯魚湯等等等等。現代的新式法餐更著重味道的細膩及陳列的樣式,使人的味覺和視覺都得到美的享受。 綜上所述,中法兩種飲食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吃在法國不僅讓你得到食的滿足,其中的情趣也是別有一番滋味。一般來說,法國人很容易接受中餐,反之中國人接受起法餐來就有些條件;而中餐里能讓法國人不喜歡的東西比法餐里中國人不喜歡的要少。
❷ 法國著名的食材有什麼
法國美食位列世界三大美食之中,國內的名菜數不勝數,對飲食藝術追求極高。每一道菜都有它獨特的烹調方法,使用新鮮的季節性材料,再加上廚師個人的獨特的調理,便可塑造獨一無二的藝術佳餚。
鴨胸在法國是一個特色菜,配上「義大利老醋和蜜糖汁」,味道很香濃,鴨胸肉很嫩,味道濃郁。
法式燴土豆是法國名菜原料包括土豆、洋蔥、黃油、蒜、濃蔬菜湯、香葉、鹽胡椒面、植物油、白葡萄酒等。特點是味道鮮美,軟嫩適口。
洋蔥湯在法國是最受歡迎的家常菜品之一,它在法國的地位,如同味噌湯之於日本,紅菜湯之於俄羅斯,是傳統飲食中的經典,展現著國家特有的飲食習俗和習慣。
法國羊鞍扒做法:取用七指肋骨羊排,肉質格外嫩滑,而且無羊的膻味,再配上香草汁、薄荷汁或芥香汁,簡直是絕佳享受。
法國菜里頭,有著世界三大美食之稱的便是法式煎鵝肝了。對法國人來說,鵝肝醬是年菜或節慶時吃的菜,將鵝肝腌漬後用烤箱烤,然後冷凍切片就可以享受美味了。
❸ 法國人一般吃什麼
早餐:大約在7點到9點之間,主食牛角包或麵包(也許二者兼備)、奶油、果醬,飲料通常是咖啡、茶或熱巧克力。
法國的午餐會選擇一份沙拉或者是冷盤作為前菜,緊緊接著是主菜,法國的午餐主菜都是肉食,雞肉、羊肉、牛排、魚肉都可以,總之要有一份肉菜作為主菜,緊接著是一份乳酪。
法國人晚餐大多會在晚上八點左右才吃,先會到某個咖啡館裡面喝上一杯咖啡,等到回家之後會吃一些麵包類的主食,菜會是一些肉類和新鮮的蔬菜,再配上少量的薯條,一份乳酪或者甜點,這樣一頓晚餐就結束了。
(3)法國人愛用什麼食材做菜擴展閱讀:
法國的用餐禮儀:
吃法國菜,就如同吃西餐一樣。用刀叉時,記住由最外邊的餐具開始,由外到內。完成一道菜後侍奉收去該份餐具,按需要或會補上另一套刀叉。
不要見到美食就撲上去,失禮。
不管凳子多舒服,坐姿都應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進食時身體可略向前靠,兩臂應緊貼身體,以免撞到隔壁。
吃完抹手、抹嘴,切忌別用餐巾用力的擦。要注意儀態,用餐巾的一角輕輕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便可。吃完每碟菜之後,將刀叉四圍放或打交叉亂放非常難看。
❹ 最具代表的異國飲食文化,法國的飲食特點是什麼樣的
很多人都說法國的餐飲是最具有代表的異國餐飲文化,那麼對於法國人所吃的一些東西來說,我們也是表示十分的與我們國家的不同。因為對於法國人來說,他們本身就追求的是浪漫的色彩,他們的食物並不能說豐富或者好吃。他們講究的就是一種餐桌上的氛圍,而且他們對於菜的配料,對於火候的研究等等都是沒有我們國家精細的,對於這樣的一些問題來說,他們也是特別的不注重。
而且對於他們來說是直接可以去吃一些生的食物的,相比於我們國家喜歡把食物煮熟透了來吃,他們更注重一些食物在生冷的時候的一些口感。而且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比較追求這樣的一種浪漫的氣息的,對於他們來說,這就相當於刺激的味蕾。所以對於這樣的一些吃的東西來說,他們也經常會吃一些紅酒厘龍蝦這樣的一些食物對於我們來說非常的不好吃,但是他們就喜歡這樣的一種食物帶給他們的一種感覺。
❺ 中法兩國之間美食存在哪些差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都有不同的飲食文化,這些導致各國之間的美食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人們的行為方式和飲食習慣都是不一樣的,例如中國和法國之間。中國的飲食大家都知道,比較注重色香味俱全,只要這道菜下飯就說明這道菜很好吃,然而法國的美食對於食材也是非常看重的。中國和法國之間的美食主要的差異體現在口味方面,還有飲食習慣方面以及做菜方法方面。
對於中國人的做菜方法,相信大家都是非常了解的,法國人在做菜的時候,同樣也是以煎炸燒烤和炒為主,而這幾種做法和中國的菜都是非常像的,所以相信大家如果去領略法國飲食文化的話,也不會覺得太過於不習慣,而且在中國內地很多地區也已經開了法式餐館,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就可以去嘗一嘗對比一下。
❻ 法國人都愛吃什麼肉製品
法國肉製品主要以火腿、培根、香腸、肉醬為主,樂凡希主要做法式風味的產品,精選優質原料,採用法國配方、法國工藝,吃到的每一口都是肉,真材實料。法國多種多樣的原材料、配料、製作工藝和烹調方法能夠帶來豐富多彩的口味和口感。根據產品種類的不同,干火腿、干香腸等可在購買後直接冷食,無需烹調,只需搭配麵包、黃油等。熟火腿、肉醬、熟肉醬可以切成小塊直接冷食,比如搭配麵包,也可以用烤箱、微波爐或者用沸水簡單加熱。法國豬肉製品可以在全天日常食用:無論是早餐、午餐或晚餐,與家人或朋友分享,豐富多樣的豬肉製品都能為餐桌增色,增添樂趣,活躍氣氛,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
❼ 法國菜被譽為是西餐之首,它靠的到底是什麼
西餐有很多種類:如簡潔與禮儀並重的英餐、快捷便利的美餐、經典重口的俄餐、以自助與啤酒聞名的德餐、講究原汁原味的意餐……但從眾多菜系中殺出重圍,名列西餐之首的卻是法餐。那我們就來看看,為何法式菜常年霸居西餐榜首。
法餐的獨特之處
因法國人一向對於吃這一方面相當講究,故法國菜名列西餐之首多時。不過法式菜之所以聞名於世,還因為它的製作加工講究精巧,食品選材范圍廣泛新鮮,佳餚種類繁多,烹調的細致考究以及法國特有的情調。
法餐的食材注重新鮮,所以有地域性特點。比如勃艮第的紅、白葡萄酒,芥末醬相當聞名。其當地特色菜是紅燴雞、紅酒燴牛肉與勃艮第烤田螺。比如靠近德國德阿爾薩斯地區喜歡食用火腿香腸。
家常法國菜是歷代法國人的傳統烹飪方法。選材新鮮,做法簡易,因為是家庭式菜餚,故流傳甚廣。
新派法國菜起源於1970年之後,在1973年在法國盛行。它選用名貴材料,和義大利菜一樣,講究原汁原味。菜式擺盤精巧,口味清淡。
❽ 法國菜系有什麼特色
法國菜的烹調方法很多,幾乎包括了西菜所有的近20種烹調方法。一般常用的烤、煎、燴、焗、鐵扒、燜、蒸等。
隨著人們對菜餚要求的不斷變化,法國菜的口味、色彩、調味也在不斷發展。法國菜的口味偏於清淡,色澤偏竽原色、素色,忌大紅大綠,不使用不必要的裝飾,追求高雅的格調。湯菜尤其講究原汁原味,不用有損於色、味、營養的輔助原料。以普通的蔬菜醬湯為例,要求將蔬菜全部打碎成細茸狀與湯一起煮,這樣能使湯的本味純正,又能增加湯的濃度。
法國紅葡萄酒
又如番茄醬,在西菜中作為一種調料,使用得比較廣泛。但在現代法國菜中,番茄醬用得較少,而是用大量新鮮西紅柿用油煸炒後來代替番茄醬,突出了菜的原色、原味。
特別突出的是,法國菜重視沙司的製作。沙司實際上是原料的原汁、調料、得料和酒的混合物。原料新鮮,沙司味美,才能做好菜。
製作獨特:
法式菜製作上有很多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選料廣泛、講究。一般來說西餐在選料上的局限性較大,而法式菜的選料卻很廣泛,
用料新鮮,滋味鮮美,講究色,香,味,形的配合,花式品種繁多,重用牛肉蔬菜禽類海鮮和水果,特別是蝸牛,黑菌,蘑菇,蘆筍,洋百合和龍蝦,而且在選料上很精細。
❾ 法國人平時喜歡吃什麼,一般吃什麼比較多
法國的飲食文化非常悠久,從路易十四開始,法國的飲食外交便世界聞名,在法式宴會鼎盛時期,餐桌上一次可上200道菜。法國人最愛吃的菜是蝸牛和青蛙腿,最喜歡的食品是乳酪,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此外,法國人還是世界飲酒冠軍,尤其是喝葡萄酒。
聞名世界的法國料理,以精緻豪華的高尚品味,風靡全球食客的胃,法國人將「吃」視為人生一大樂事,他們認為:美食不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藝術。16世紀時的法國宮廷已有一套相當講究的飲食文化,法國大革命後隨著宮廷廚師的流落市井,宮廷料理開始在民間生根。
法國料理十分重視「食材」的取用,【次等材料,做不出好菜】是法國料理的至理名言,而法國料理就地取材的特色,使南北各地口味不一,因此「到什麼地方吃什麼菜、什麼時令吃什麼菜」就很重要。
法國料理的精華在醬汁(SAUCE),因為對食材的講究,法國人使用醬汁佐料時,以不破壞食材原味為前提,好的醬汁可提升食物本身的風味、口感,因此如何調配出最佳的醬汁,就全看廚師的功力了!此外,法國菜也被喻為最能表現廚師內涵的料理,每一道菜對廚師而言,都是一項藝術的創作。
法國人飲食特點
對晚餐較重視。愛喝葡萄酒、牛奶、紅茶等。到飯店喝咖啡和吃水果吃雪糕。愛吃牛肉、羊肉、雞、魚、蝦、雞蛋、各種燒腸子等。各種蔬菜都愛吃。愛飲清湯,愛吃水果(特別愛吃菠羅)。
在吃正式的法國餐館吃飲,餐具、酒具的配合使用都是一絲不苟的。吃甚麼樣的菜用甚麼樣的刀叉,是很有研究的,所以每人面前都選了兩三套。酒杯也是一樣,因為在這里吃食與喝品配搭是一藝術。習慣上,餐前要喝一杯開胃酒;用餐過程中,如果吃肉要配干紅葡萄酒;吃魚蝦一類的海味,要喝乾白葡萄酒;餐後有些人還喜歡喝一點白蘭地地一類的烈性酒。每種酒所用的酒杯都不同。看著高矮胖瘦好幾個酒杯放在跟前,還真證不勝酒力的?不過好在這里不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席問大家邊吃邊聊,酒只是起到助興和調節氣氛的作用,卻頻頻舉杯,卻都淺到即止。保持餐桌上愉快的氣氛,但又不至於過分喧鬧。
著名食物
麵包
步入法國的城市,一家家麵包店隨即映入眼中,衣著整齊的店員滿臉笑容,彬彬有禮地接待著八方的來客。法國人有邊走邊吃的習慣,兒童上學也喜歡手拿長麵包,大口大口地吃。有時,他們把麵包當棍棒,追逐捅打,別具情趣。在法國裏買麵包要自行攜帶盛器,因為�包露出,很少是有包裝的,小孩裝麵包最有趣,他們將長長的�包一隻只塞進隱敞的外套袋中,若無其事雀躍著回家去。
蝸牛
巴黎的美食,可以用"多不勝數"來形容。除本土的以外,世界其他地方美味佳餚也都可以吃到。但最受當地人推崇的,還是一些傳統的法國菜。比如像聞名四海的法國蝸牛,就有幾十種吃法。據說法國人每年要吃掉三億多隻蝸牛,由於生產數量有限,它的價格已上升到每打幾十法郎,但有時還是供不應求。
鵝肝
巴黎人愛吃的另一種食品,就是鵝肝。它的吃法也有很多種,還可以做成鵝肝醬,是極好的佐餐佳品。法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鵝肝醬生產國和消耗國,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大約要吃掉兩千多噸。而且價格不菲,質量好的,要賣到每公斤七八百法郎。
乳酪
品種繁多的乳酪是巴黎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據說它是200多年前,由一個牧師發明的,現在已有360多個品種。
著名菜式
法國洋蔥湯
菜名:法式洋蔥湯
【原料】
牛肉2000克
洋蔥500克
色拉油150克
鹽20克
胡檄粉少
麵包片少
沙司少許。
【製作過程】
(l)把洋蔥切片,並用色拉油炒熟,至褐色。
(2)在鍋中放入洋蔥、牛肉湯攪拌至煮沸,加入鹽、胡椒粉即可。
(3)出湯時,在湯盆內加入麵包片,再撤入沙司即可食用。
【特點】 典型的法國風味,味道香濃。
白酒法國田螺
材料:
田螺.............6-8個
千層麵皮....2張
白葡卜酒....20克
黃奶油.........15克
大蒜碎.........少許
奶油.............40克
鮮奶油.........10克
做法:
1. 鍋內加熱先將田螺肉炒香備用、備一鍋熱水燙熟麵皮,排進盤內、另置一鍋融解奶油,放大蒜碎炒香
2. 再加田螺肉,白葡萄酒,使酒精蒸發、加奶油及鮮奶油、置放於盤內,部分塞於麵皮內、周圍淋上剩餘之白酒汁即可
鵝肝醬煎鮮貝
材料:
法國鵝肝醬....3片
鮮干貝.........6粒
蘆筍.............6支
洋蔥.............100克
紅蘿卜.........30克
洋蔥.............20克(切片加鹽炒熱,絞成泥醬)
調味料:
糖、鹽、太白粉 適量
做法:
1. 鮮貝略泡水,即泡冰水急速冷卻,取出在側邊切一半深,加入蔥、姜、鹽、酒約10分鍾,再煎至兩面黃,上盤
2. 蘆筍取花蕊部分,以鹽水燙熟,作盤飾
3. 取出鵝肝醬,略煎,置於鮮貝上,淋上醬汁,蘆筍裝飾即可上桌
柳橙法國鵝肝醬
材料:
法國新鮮鵝肝....2份
胡椒.............少許
鹽、柳橙、橄欖油、蘋果醋、白蘭地酒、什錦香料 適量
做法:
1. 新鮮鵝肝適當地調味,什錦香料、白蘭地酒,腌8小時、慢火隔水烤約60至80分鍾
取出鵝肝,待冷卻切片置於盤內,柳橙1個,取部分果肉裝盤,柳橙汁拌橄欖油、蘋果醋、淋於冷鵝肝周圍即可
法國咖啡文化
在20年代初期,在法國還是一片和平的時候,藝術便成了當時的一種風氣,而且出現了很多很多的咖啡館,而咖啡館內聚集了很多的寫作家。那些寫作家閑時便會聚在一起,在咖啡館中一邊喝咖啡,一邊暢談。一名名作家Paul Leautaud便把過這段時間稱為「咖啡文化時代」。
在吃正式的法國餐館吃飲,餐具、酒具的配合使用都是一絲不苟的。吃甚麼樣的菜用甚麼樣的刀叉,是很有研究的,所以每人面前都選了兩三套。酒杯也是一樣,因為在這里吃食與喝品配搭是一藝術。習慣上,餐前要喝一杯開胃酒;用餐過程中,如果吃肉要配干紅葡萄酒;吃魚蝦一類的海味,要喝乾白葡萄酒;餐後有些人還喜歡喝一點白蘭地地一類的烈性酒。每種酒所用的酒杯都不同。看著高矮胖瘦好幾個酒杯放在跟前,還真正不勝酒力的?不過好在這里不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席問大家邊吃邊聊,酒只是起到助興和調節氣氛的作用,卻頻頻舉杯,卻都淺到即止。保持餐桌上愉快的氣氛,但又不至於過分喧鬧。
法國是一個具有優秀血統的國家,既有悠久的歷史,也有燦爛的文化。它的飲食有一套獨特的文化,只是關於飲或食的,也有其的自己一套。漫步巴黎街頭,幾乎可以看到五大洲各種風味的餐館招牌,加上法國高雅的飲食文化,令法國在飲食界是其中一個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