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國農業分布特點及原因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大陸輪廓略呈六邊形。
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南部和東部邊境分別為比利牛斯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法國西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向東海洋性減弱,南部屬地中海氣候。
法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高,小麥、玉米、葡萄和牛肉等產量均居歐洲西部各國之首,畜牧業和園藝業發達,是世界上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巴黎盆地是主要的農業區。
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盛產葡萄,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
法國糧食產量佔全歐洲糧食產量的二分之一,農產品出口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既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法國國土面積55萬平方公里(其中農業用地3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000萬(其中農業勞動人口占所有就業人口的3.5%)。其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位居世界第四。
這其中,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法國經濟的飛躍作出了積極貢獻。當今,農業為法國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是汽車工業的1.5倍,食品工業則幾乎是汽車工業的2倍。在2000年之初,法國是歐盟第一大農業生產國(法國人口占歐盟的15%,但農產量占歐盟總產量的23%)。
『貳』 法國的餐桌上的特色美食多是乳酪奶油蛋糕羊脊肉等由此看出法國農業以什麼為主
應該是與畜牧業為主。羊比較多。因為有乳酪奶油。羊肉。所以能看出是畜牧業為主。
『叄』 法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是什麼
法國是歐洲的主要糧食生產國。在世界上位居中國、美國、印度、和俄羅斯之後,居第五位。法國種植的主要糧食品種是軟小麥,種植面積為485萬公頃(7300萬畝),差不多相當於整個國土的10%。主要產地在法國的北部、東部、西部和中部。由於氣候適宜,種植的小麥幾乎全都是冬小麥,10月份播種,來年的7、8月份收割。春小麥在產量中所佔份額很小,僅佔0.5%。法國小麥的平均產量較高,今年為每公頃6.8噸。由於遺傳工程的進步和種植技術的改進,產量在持續增長:小麥平均和總產量的增長,在一些指定的地塊上,每公頃的平均產量可以超過10噸。小麥的平均產量明顯遠遠高於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的平均產量(每公頃為1.5到2.5噸)。
法國小麥都是冬小麥。這些小麥是橙黃色的,在法國幾乎沒有白色的小麥。這些小麥很大比例上是供人食用,特別是製作麵包,法式、毆式、阿拉伯式、甚至還有中式的麵包。法國糧食和飼料技術研究所和鄭州糧食學院聯合進行的實驗已表明,法國小麥很適合製作饅頭。
法國生產的糧食有一部分沒有出售,而是被農民在經營中自己消費了,特別是用做了動物飼料。和產量相比,自己消費糧食的比例取決於不同的糧食種類:小麥的消費量為11%到12%;玉米為14%到16%;大麥為25%到30%。自我消費糧還取決於生產地區。比如,在法國西部的布列塔尼,那裡的家禽、豬、牛和奶牛的飼養比較集中,那裡的糧食自我消費比重就比專門的作物生產地區要高。在法國,很大一部分糧食產量投放到了市場。
『肆』 法國為什麼是一個農業大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受戰爭影響,法國農產品產量大幅下降,至1945年,降至戰前水平的三分之二,導致國內市場農、牧產品嚴重短缺,供給遠不能滿足消費需求。二戰後,法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農村人口大量湧向城市,產生了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進一步拉大了城鄉差距。同時,由於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村人口大量銳減,「吃飯問題」已成為整個國家面臨的嚴峻問題,政府不得不出巨資進口大量的食品和糧食。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政府開始大力整頓農業,並在短期內完成了農業現代化,使法國成為世界農業強國。
『伍』 法國和德國的農業都以什麼業為主
德國在中部地勢較為低平的得放有農業,一般是麥類,馬鈴薯,北部緯度高的地方最適合發展畜牧業,因為那裡的氣候很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而氣溫卻不適合農作物的生長,法國的農業就好的多,法國是歐洲的農業大國,有種植業,一般是麥類,大麥和燕麥,馬鈴薯,地中海農業,種植橄欖,地中海園藝業,法國的氣候非常的好,所以那裡的花也不錯的,有鬱金香~另外法國也有畜牧業,大概就這么多吧~
『陸』 法國農業的類型及分布和區位條件
1、法國地形平坦,以平原為主,西歐平原大部分面積位於法國境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為法國農業帶來豐富的耕地。
2、氣候適宜。南部沿海為地中海氣候,熱量充足,光照強烈,水分足夠。
適宜葡萄和油橄欖等經濟作物的生產;西北部大西洋沿岸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降水均勻,有利於牧草生產,對畜牧業發展提供良好條件;中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熱量充足、光照強,有利於糧食作物成熟,所以適宜種植小麥等糧食作物。
3、經濟及科技發達,靠近歐洲大市場。法國經濟發達,為農業生產提供經濟基礎,且促進農業科技水平的提升。歐洲市場對糧食作物求大,所以使法國成為西歐糧食出口最多的國家。
4、交通便利,有利農業發展。北靠大西洋,南臨地中海,且境內有方便的鐵路、公路及內河運輸,大大促進了農業發展。
5、農業促進的政策。法國是工農業並重的國家,國家政策鼓勵農業發展。
法國農業極度發達,是世界主要農業大國。主產小麥、大麥、玉米和水果蔬菜。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業和禽蛋業。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
機械化是法國提高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手段,法國已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生產率很高。農業食品加工業是法國外貿出口獲取順差的支柱產業之一。歐洲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24家在法國,世界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7家在法國,法國的農副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佔世界市場的11%。
法國政府農業支持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為了發展農業,法國政府制訂的一系列政策。法國農村土地分散,農場規模小,不適應農業大發展的需要,戰後法國政府於50年代末期實施了土地集中政策。
『柒』 法國農業的分布!
北部巴黎盆地附近是混合農業帶,種植小麥和葡萄
南部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園藝帶,盛產鮮花
中央高原是乳蓄帶。
『捌』 法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是什麼
法國是歐洲的主要糧食生產國。在世界上位居中國、美國、印度、和俄羅斯之後,居第五位。法國種植的主要糧食品種是軟小麥,種植面積為485萬公頃(7300萬畝),差不多相當於整個國土的10%。主要產地在法國的北部、東部、西部和中部。由於氣候適宜,種植的小麥幾乎全都是冬小麥,10月份播種,來年的7、8月份收割。春小麥在產量中所佔份額很小,僅佔0.5%。法國小麥的平均產量較高,今年為每公頃6.8噸。由於遺傳工程的進步和種植技術的改進,產量在持續增長:小麥平均和總產量的增長,在一些指定的地塊上,每公頃的平均產量可以超過10噸。小麥的平均產量明顯遠遠高於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的平均產量(每公頃為1.5到2.5噸)。
法國小麥都是冬小麥。這些小麥是橙黃色的,在法國幾乎沒有白色的小麥。這些小麥很大比例上是供人食用,特別是製作麵包,法式、毆式、阿拉伯式、甚至還有中式的麵包。法國糧食和飼料技術研究所和鄭州糧食學院聯合進行的實驗已表明,法國小麥很適合製作饅頭。
法國生產的糧食有一部分沒有出售,而是被農民在經營中自己消費了,特別是用做了動物飼料。和產量相比,自己消費糧食的比例取決於不同的糧食種類:小麥的消費量為11%到12%;玉米為14%到16%;大麥為25%到30%。自我消費糧還取決於生產地區。比如,在法國西部的布列塔尼,那裡的家禽、豬、牛和奶牛的飼養比較集中,那裡的糧食自我消費比重就比專門的作物生產地區要高。在法國,很大一部分糧食產量投放到了市場。
到參考資料的網站上就有圖片了!網路中不能貼圖!
『玖』 法國農業分布特點
1993年,法國耕地面積1825.5萬公頃,占陸地總面積的33.2%,人均佔有耕地0.316公頃,高於世界平均水平(0.246公頃);永久性牧場1076.4萬公頃,佔19.6%,人均佔有牧場0.186公頃,是世界平均水平(0.625公頃)的1/3;林地1493.1萬公頃,佔27.1%。
法國大部分地區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1月平均氣溫,北部1-7℃,南部6-8℃;7月平均氣溫,北部16-18℃,南部20-23℃。全國有90%的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為700-800毫米,降水量最多的月份為10-11月,年降雨日數100-200天。
法國全境地勢低平,基本上是一個平原國家,海拔250米以下的平原占國土面積的60%,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及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各佔20%。全國地勢呈西北低東南高,西北為丘陵、平原,北部是肥沃的巴黎盆地和盧瓦爾河平原,西南部為加龍河流域的阿坤廷盆地,是法國的主要農耕地帶,南部地中海沿岸也有不寬的沿海平原,東部為阿爾卑斯山,東部介於孚日山地和德國黑林山地之間的上菜茵河谷地,以及中南部的索恩-羅訥河谷地,也是重要的農業區。法國境內有30多條河流,水資源豐富,年徑流量1700億立方米。 專業化生產促進了農業商品率的提高 法國農業過去以自給性的小農經濟為主,農業生產專業化程度很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全面推行了農業現代化,農業生產專業化程度也隨之提高。法國農業專業化可以概括為三種類型:區域專業化、農場專業化和作業專業化。在區域專業化方面,為了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和農業資源,將不同的農作物和畜牧生產合理布局,形成專業化的商品產區。例如,巴黎盆地小麥產區的小麥產量佔全國小麥產量的1/3,諾爾-庇卡底-香檳甜菜產區的甜菜種植面積佔全國。甜菜面積的73.2%,布列塔尼畜牧生產基地提供全國豬肉產量的40%、禽肉的30%、牛肉的32%、蛋的20%,北部庇卡底馬鈴薯產區的馬鈴薯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50%。在農場專業化方面,按照經營內容大體可分為畜牧農場、穀物農場、葡萄農場、水果農場、蔬菜農場等等,專業農場大部分經營一種產品。作業專業化農場是將過去由一個農場完成的全部工作,如耕種、田間管理、收獲、運輸、儲藏、營銷等,均由農場以外的企業來承擔,使農場由原來的自給性生產轉變為商品化生產。
)經濟作物。法國的主要經濟作物有甜菜、油菜子、葵花和煙草等。
甜菜。法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甜菜生產國。1994年甜菜種植面積為43.6萬公頃,產量為2900萬噸,占歐洲甜菜總產量的21.2%,佔世界總產量的11.2%。法國甜菜的主產區位於北部。
油料作物。為了滿足國內油脂供給和減少飼料對豆類的進口需求,法國油料作物在近幾十年裡有很大發展。法國的主要油料作物有油菜和向日葵。1994年油菜的播種面積為67.1萬公頃,產量為177.1萬噸。20年前法國還基本上不種向日葵,1994年種植面積已達到98.6萬公頃,產量為205.6萬噸,分別是1979-1981年的8.4倍和7.3倍。
煙草。1994年種植面積為1萬公頃,產量為2.7萬噸,與1979-1981年平均水平相比,分別減少了44.5%和42.6%。
葡萄酒。法國是僅次於義大利的世界第二大葡萄酒生產國。1994年法國葡萄酒產量為554.5萬噸,義大利為600萬噸。1994年法國葡萄酒產量是歐洲的32.1%,是世界的21.5%。
園藝產品。法國的水果、蔬菜產量在歐洲居第3位。1994年主要水果產量為:葡萄693.3萬噸;蘋果215.7萬噸;桃2.9萬噸;梨33.8萬噸;李子23.2萬噸。主要蔬菜的產量為:番茄78.8萬噸;胡蘿卜60.4萬噸;花椰菜55.3萬噸。
2.畜牧業 法國的主要牲畜有牛、豬、羊以及家禽等。法國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和牛奶生產國,1993年生產牛肉190.2萬噸,牛奶2499.3萬噸,此外,還生產乳酪152.9萬噸,奶粉23.8萬噸。1993年,全國養牛2032.8萬頭,在歐洲居於首位,養牛業遍及除地中海地區外的全國各地。1993年,全國養羊1038萬只,生產羊肉15.5萬噸。法國共飼養豬1256.4萬頭,豬肉產量215.1萬噸。法國的養禽業發展迅速,養雞數量位於西歐第1位,接近2.2億只。禽肉產量1994年達到190萬噸,居歐洲第1位、世界第3位。1994年雞蛋產量為98.2萬噸。
3.林業和漁業 法國林地面積約15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5%。森林覆蓋稠密的地區主要在山區和沿海地區,森林品種中,落葉林佔2/3,針葉林佔1/3。森林砍伐量為3000萬立方米,其中約有1900萬立方米用於建築,1000萬立方米用於造紙,200萬立方米用於家庭取暖。法國的森林3/4為私有,1/4為國家或地方政府所有。法國海岸線長5000公里,具有發展漁業的良好條件,年捕撈量70萬噸,位於世界第20位。
4.農產品加工業 法國農業加工業十分發達,食品加工業是農工商聯合企業的主導部門。1990年,法國不包括釀酒業在內的食品加工業營業額4000多億法郎,占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第1位,食品工業出口額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4.4%。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農業加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農業加工業是不發達地區增加農業收入和產值的重要途徑,也是發達地區防止農業萎縮的有效途徑。
『拾』 法國自然條件與農業的關系
1、法國地形平坦,以平原為主,西歐平原大部分面積位於法國境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為法國農業帶來豐富的耕地。
2、氣候適宜。南部沿海為地中海氣候,熱量充足,光照強烈,水分足夠。
適宜葡萄和油橄欖等經濟作物的生產;西北部大西洋沿岸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降水均勻,有利於牧草生產,對畜牧業發展提供良好條件;中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熱量充足、光照強,有利於糧食作物成熟,所以適宜種植小麥等糧食作物。
3、經濟及科技發達,靠近歐洲大市場。法國經濟發達,為農業生產提供經濟基礎,且促進農業科技水平的提升。歐洲市場對糧食作物求大,所以使法國成為西歐糧食出口最多的國家。
4、交通便利,有利農業發展。北靠大西洋,南臨地中海,且境內有方便的鐵路、公路及內河運輸,大大促進了農業發展。
5、農業促進的政策。法國是工農業並重的國家,國家政策鼓勵農業發展。
(10)法國農業什麼為主擴展閱讀:
法國政府對農業的促進:
法國政府農業支持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為了發展農業,法國政府制訂的一系列政策。法國農村土地分散,農場規模小,不適應農業大發展的需要,戰後法國政府於50年代末期實施了土地集中政策。
具體措施有: 設立 「土地整治與農村安置公司」,直接干預地產市場,購買「沒有生命力」 的小農戶的土地,轉賣給 「有生命力」 的農場主; 設立 「調整農業結構社會行動基金」,用提供財政援助的辦法鼓勵老農場主放棄耕作,把土地出賣或出租給青年農民。土地集中政策對擴大農場規模,促進農業現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也注意到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同法國國內農產品價格的關系。當國內或國際農產品價格不利於法國農業的發展和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時,政府就通過補助金形式支持農產品價格以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同時,政府採取了給農業經營者提供低息貸款的政策。農場主凡是擴大農場經營、購買農機具和耕地所需資金都可以向政府申請低息貸款。此外,重視農業科學研究和普及農業教育。政府還通過財政措施和經濟上的優惠的辦法,鼓勵農民互助合作,成立農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