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肆虐歐洲的黑死病怎麼消失的
黑死病並未消失,只是得到了嚴格的控制。歸功於免疫的建立和衛生習慣的改變。
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占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註:發生在20世紀,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
(1)法國鼠疫最後怎麼治好的擴展閱讀
爆發於14世紀中後期的黑死病,對歐洲文明發展方向也產生了重大影響,西方學者認為它已成為「中世紀中期與晚期的分水嶺」、「標志了中世紀的結束。」黑死病對中世紀歐洲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劇烈的沖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許多學者把黑死病看作歐洲社會轉型和發展的一個契機。
經歷了黑死病後,歐洲文明走上了另外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更加光明的道路,原來看起來非常艱難的社會轉型因為黑死病而突然變得順暢了。因而它不僅推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促使天主教會的專制地位被打破,為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乃至啟蒙運動產生重要影響,從而改變了歐洲文明發展的方向。
2. 鼠疫能治好嗎
鼠疫是可以治療的,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使得鼠疫的病死率降低至5%-10%。但是對於一些特殊類型的鼠疫,比如敗血症型鼠疫,也是爆發型鼠疫,是最凶險的一種類型,病死率極高,俗稱「黑死病」,這些病人是有一定病死率的。
一、鼠疫的治療方法
1、如果發現或者是確診鼠疫的患者,應該馬上就地隔離,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還要進行疫期的處理。
2、治療上主要是對症治療。急性期的時候要卧床休息,保持良好的熱量供應,補充足夠的液體,對於高燒的患者,可以適當的用退燒的葯物,有明顯煩躁、疼痛的患者可以用鎮靜劑。
3、對中毒症狀很嚴重的患者,可以用糖皮質激素短期使用。在用糖皮質激素的期間,要規范的用抗生素,一定要用有效的抗生素,比如四環素類的葯物。如果出現了明顯的呼吸困難、循環衰竭的情況下要對症治療。
二、病原治療
1、鏈黴素為治療各型鼠疫特效葯。鏈黴素可與磺胺類或四環素等聯合應用,以提高療效
2、對症治療煩躁不安或疼痛者用鎮靜止痛劑。注意保護心肺功能,有心衰或休克者,及時強心和抗休克治療。
3、有Dic者採用肝素抗凝療法;中毒症狀嚴重者可適當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對腺鼠疫淋巴結腫,可用濕熱敷或紅外線照射,未化膿切勿切開,以免引起全身播散。
三、鼠疫的症狀
1、人感染了以後,如果是經過皮膚,也就是鼠蚤叮咬皮膚感染的,首先出現的是腺鼠疫,也就是淋巴結的腫大,病人會有發熱、淋巴結腫大,疼痛特別明顯。
2、如果腺鼠疫進一步發展可能會繼發出肺鼠疫,肺鼠疫主要表現出發熱、咳嗽,大量的咯血,胸痛這些症狀,嚴重的會死於呼吸衰竭。
(2)法國鼠疫最後怎麼治好的擴展閱讀:
一、鼠疫的傳播渠道
1、帶毒鼠的排泄物污染塵埃後,通過呼吸道傳播;
2、進食被帶毒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可經消化道傳播;
3、被鼠咬傷或破損傷口接觸帶病毒鼠類的血液和排泄物導致感染的接觸性傳播;
4、以及經胎盤傳播和由鼠身上的革蟎造成的蟲媒傳播等。
5、在各種傳播途中通過傷口較易實現傳播,因為,帶毒鼠的唾液中含有較高滴度的出血熱病毒。
二、鼠疫的危害
1、肺鼠疫以往的病死率極高,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及時應用,病死率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及時的發現,及時的進行隔離,就地治療。早期、聯合、足量的應用敏感抗生素,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對於肺鼠疫首選鏈黴素,同時要注意給予對症治療。
2、肺鼠疫是危害比較大的傳染性疾病,應該重視肺鼠疫的預防,包括隔離患者,切斷傳播途徑,也就是加強國際檢疫以及嚴格的滅鼠滅蚤。再次要注意保護易感人群,包括預防性服葯以及疫苗的預防接種等。
3. 當年歐洲鼠疫大爆發是怎麼結束的
據美國廣播公司7月30日報道,根據歷史書記載,中世紀爆發的毀掉歐洲1/4人口的黑死病是淋巴腺鼠疫,通過黑鼠身上的跳蚤傳染。但是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通過研究黑死病的傳播方式,可以得出結論,它並不是淋巴腺鼠疫。研究人員將黑死病的跡象和特徵與現代的一些病毒做了比較後發現,黑死病是由一種類似埃博拉的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病毒是一種罕見的致命病毒,可通過血液、體液迅速傳播,潛伏期為兩周左右,患者最初的症狀是突然發燒、頭痛、肌肉痛,隨後出現嘔吐、腹瀉和腎功能障礙,最後是體內外大出血。這種病毒的感染者有可能在24小時內死亡,其死亡率高達50%-90%。),而且是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染的。 由此可見,黑死病的元兇到今天都很可能沒有被我們認識清楚。也就是說,直到今天,黑死病仍然有爆發的危險。從黑死病延伸出去,到今天的SARS、禽流感等日益嚴重的傳染病等,都是未被人類認識完全,都是未找出元兇的。病毒跟人類的斗爭沒有止盡,而人類在這場性命攸關的對抗中還處於弱勢。如何在這場斗爭中獲勝,不單依靠科學家們的繼續努力,還得依靠全人類。只有人類停止對大自然的破壞,病毒的突變速度才會減慢,而我們才有勝利的可能。因為每一場病毒的爆發,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因此,只有我們愛惜我們的環境,愛惜自然,才能阻止災難的來臨。
4. 鼠疫能治好嗎
鼠疫是可以治療的,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使得鼠疫的病死率降低至5%-10%。但是對於一些特殊類型的鼠疫,比如敗血症型鼠疫,也是爆發型鼠疫,是最凶險的一種類型,病死率極高,俗稱「黑死病」,這些病人是有一定病死率的。
一、鼠疫的治療方法
1、如果發現或者是確診鼠疫的患者,應該馬上就地隔離,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還要進行疫期的處理。
2、治療上主要是對症治療。急性期的時候要卧床休息,保持良好的熱量供應,補充足夠的液體,對於高燒的患者,可以適當的用退燒的葯物,有明顯煩躁、疼痛的患者可以用鎮靜劑。
3、對中毒症狀很嚴重的患者,可以用糖皮質激素短期使用。在用糖皮質激素的期間,要規范的用抗生素,一定要用有效的抗生素,比如四環素類的葯物。如果出現了明顯的呼吸困難、循環衰竭的情況下要對症治療。
二、病原治療
1、鏈黴素為治療各型鼠疫特效葯。鏈黴素可與磺胺類或四環素等聯合應用,以提高療效
2、對症治療煩躁不安或疼痛者用鎮靜止痛劑。注意保護心肺功能,有心衰或休克者,及時強心和抗休克治療。
3、有Dic者採用肝素抗凝療法;中毒症狀嚴重者可適當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對腺鼠疫淋巴結腫,可用濕熱敷或紅外線照射,未化膿切勿切開,以免引起全身播散。
三、鼠疫的症狀
1、人感染了以後,如果是經過皮膚,也就是鼠蚤叮咬皮膚感染的,首先出現的是腺鼠疫,也就是淋巴結的腫大,病人會有發熱、淋巴結腫大,疼痛特別明顯。
2、如果腺鼠疫進一步發展可能會繼發出肺鼠疫,肺鼠疫主要表現出發熱、咳嗽,大量的咯血,胸痛這些症狀,嚴重的會死於呼吸衰竭。
(4)法國鼠疫最後怎麼治好的擴展閱讀:
一、鼠疫的傳播渠道
1、帶毒鼠的排泄物污染塵埃後,通過呼吸道傳播;
2、進食被帶毒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可經消化道傳播;
3、被鼠咬傷或破損傷口接觸帶病毒鼠類的血液和排泄物導致感染的接觸性傳播;
4、以及經胎盤傳播和由鼠身上的革蟎造成的蟲媒傳播等。
5、在各種傳播途中通過傷口較易實現傳播,因為,帶毒鼠的唾液中含有較高滴度的出血熱病毒。
二、鼠疫的危害
1、肺鼠疫以往的病死率極高,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及時應用,病死率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及時的發現,及時的進行隔離,就地治療。早期、聯合、足量的應用敏感抗生素,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對於肺鼠疫首選鏈黴素,同時要注意給予對症治療。
2、肺鼠疫是危害比較大的傳染性疾病,應該重視肺鼠疫的預防,包括隔離患者,切斷傳播途徑,也就是加強國際檢疫以及嚴格的滅鼠滅蚤。再次要注意保護易感人群,包括預防性服葯以及疫苗的預防接種等。
5. 黑死病是怎麼結束的
黑死病的消退是西方國家病疫權威專家、史學家長期性爭執的問題,直到如今並沒有一個確立的結論。但一般覺得黑死病的消退關鍵得益於免疫力的創建、生活習慣的改變和嚴格的防護規章制度執行。
1、說白了免疫力的創建就是說鼠疫的大時興事實上作出了自然選擇學說,將非常容易感染鼠疫的人取代沒了,不易感染鼠疫的留了出來,生病沒有死的人也得到了免疫力。盡管鼠疫在時興的全過程中一樣存有基因變異,但總的來說人感染鼠疫的概率在降低。
2、生活習慣的改進。歐洲中世紀的歐州是貧困、污濁的,大城市裡邊廢棄物隨意的丟掉,生活用水也被生活污水處理環境污染,老百姓都沒有優良的生活習慣,許多人長期不冼澡,乃至一輩子就穿一件祖傳秘方的衣服褲子,這當然促使蚊蟲臭蟲耗子滋長。隨之科技革命的剛開始,大家剛開始變的頗具,也是了能夠勤換的衣服褲子,大城市系統的健全促使公共衛生服務越來越擁有確保,各種各樣傳染性疾病的產生當然減少了,這也包含猖狂歐州數百年的鼠疫。
3、與那時候西歐各國家裡有組織的群體性抗黑死病行動相關。在這種行動中,防護是最合理的方式。
黑死病就是指從13新世紀一直持續到17新世紀的歐州大疫情,因病人末期的皮膚會因為皮下出血發黑而出名。它在14新世紀中後期殺掉了貼近三分之二的西方人。都是在哪個階段,每個東歐國家依次剛開始採用團體疫防對策。從最開始的每個國家滿不在乎的到國際性間互相配合。這種對策最合理的就是說嚴格的防護規章制度:病人防護、村子防護、來往工作人員防護、來往貨品也防護。每一國家的防護都舉全國性之力全力以赴為之,從政府機構到宗教信仰,到普通百姓,最後,在1656至1721年裡,歐洲列國就依次擺脫黑死病的黑影。
但那時候的西歐人仍未創造發明出治療黑死病的葯品,對這類病症的誘因和散播方式都不清晰。
6. 兩千多年前奪去無數人生命的鼠疫,最後是怎樣被控制的
在兩千多年之前爆發鼠疫,最後只有一個方法能控制,那就是將爆發鼠疫的那個城市給燒毀,讓讓它成為一個死城。在兩千年之前,人們根本不會有醫術,而且鼠疫的傳播性強,爆發鼠疫那麼只有死路一條。即使在現代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也不可能完全能夠控制鼠疫。
主要的治療方法有,將患病的人進行消毒隔離,醫護人員對病人進行治療,要穿著防護服等衣物進行防護。預防有嚴格控制傳染源,將病人進行隔離,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在中國和世界面臨著比鼠疫更加危險的疾病,那就是新冠狀病毒,醫生護士在前線進行救治,而我們後方人員要做好預防等措施,為前方人員提供好物資和醫療物品,相信我們一定會戰勝這次災難。
7. 700年前,5000萬人死於歐洲的黑死病,它是如何被消滅的
在人類歷史上導致人口數量急劇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戰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疾病,尤其是傳染病會使得上萬人失去生命。在世界史上令人聞風喪膽的傳染病有許多,其中造成死亡人數最多、死亡率最高、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應當屬歐洲的"黑死病"。
在14世紀席捲整個歐洲大陸的黑死病,至今它的影響還是深深的留在我們的心中。現在也有很多電影的背景,都是基於黑死病那個年代所製作的。黑死病可以是說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大型瘟疫之一,歐洲文明差點就因此徹底的覆滅,更是足足有5000萬人在這場大瘟疫當中失去了生命。或許有很多人會疑惑,黑死病到底是屬於哪一種傳染病?它是怎樣產生的?最後又是怎樣消失的呢?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達,我們現在也已經找到了主鼠疫的治療方法,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夠忘記黑死病所帶給我們的教訓。除了要大力的發展科技以及醫療技術之外,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要盡量的保持身體的清潔。對於大自然存在的細菌,我們也必須要保持警惕的狀態,切不可認為人類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大自然當中還有很多事物是我們人類所尚未發現的。
8. 曾奪去歐洲上千萬人生命的鼠疫,它最後究竟是如何被控制住的
曾奪去歐洲上千萬人生命的鼠疫,它最後能被控制住是因為隔離,從古至今解決疫情的最好方法從來都是隔離,這是最有效、也是最科學的辦法,只有嚴格地做好隔離,疫情才會更快地結束,我們今年發生的新冠狀病毒採用的是這種辦法,而曾在歐洲發生的鼠疫也是通過這種辦法來解決的,據說當年的鼠疫曾造成了2500萬歐洲人死亡,屍橫遍野,非常的悲慘。
吃發霉的蜂蜜是因為裡面含有青黴素,這種說法還靠點譜,但是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還是個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吃完肯定會拉肚子,鞭笞自己是因為當時的人們認為鼠疫是上天對他們的懲罰,他們要用鞭笞來進行贖罪,上帝感受到他們的虔誠自然疾病也就消失了,不得不說真的是挺愚昧的,不過幸好鼠疫還是被順利解決了。
9. 14世紀橫行歐洲的黑死病造成約5000萬人死亡,後續是怎麼結束的
沒有科學的解釋,因為黑死病在17世紀末的消失,對歷史學家和醫學界來說一直是個謎。老鼠理論曾經被醫學界提出,當時與人類關系密切的黑老鼠,是傳播的源頭,被更具攻擊性的棕色老鼠或挪威老鼠殺死,但事實上這只是一個假設,這些老鼠物種沒有生活在沖突中的空間,不會造成大規模的物種屠殺。
因此,許多人把疾病歸咎於老鼠。事實上,雖然已經發現了黑死病的病因,但由於衛生條件的影響,這種疾病還沒有完全根除。在一些相對貧窮的國家,黑死病的威脅依然存在。所以也許人類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瘟疫
10. 中世紀的黑死病為何如此肆虐當時醫生怎麼治療的
歐洲的中世紀時代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而到公元1453年拜占廷帝國滅亡為止。鳥嘴醫生,顧名思義,就是帶著鳥嘴面具的醫生。大概在1619年,由一位名叫Charles de Lorme的法國醫生發明。
身著鳥嘴防護服的醫生,常令患者感到很恐怖,據說就是為了嚇退附在患者身上的瘟神。不過事實上,真正令患者恐懼的是,經鳥嘴醫生診療過,往往是凶多吉少,因此在他們眼裡,鳥嘴醫生更像死神。
鳥嘴防護服雖然發明於17世紀,然而卻是歐洲人民為了應付14世紀中葉開始的黑死病而製作,說它為中世紀的產物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