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國軍事實力有多強大
在指揮體制上法國陸軍設兩大司令部:地面作戰部隊司令部(CFAT),地面支援部隊司令部(CFLT)。法國陸軍級別最高的軍官是陸軍參謀長(CEMAT),現任陸軍參謀長為2006年7月16日上任的Bruno.Cuche上將。法軍按地區分為五大戰區司令部,即:巴黎戰區司令部、東北戰區司令部、東南戰區司令部、西南戰區司令部、西北戰區司令部。以及四個特遣部隊司令部,即:第1特遣部隊司令部、第2特遣部隊司令部、第3特遣部隊司令部、第4特遣部隊司令部。裝備主戰坦克780餘輛、步戰車380餘輛、120毫米口徑以上火炮790多門、防空導彈發射架450餘部、直升機410多架。
法軍為實現「量少質精,防禦夠用」的建軍思想,目標是「使一支人數更少的部隊擁有更快的反應能力和更大的殺傷力,從而取得作戰中的優勢」。並從1996年開始決定對軍隊編制實施重大改革,採取了以職業軍人為主、少量志願服役軍人為輔的縮編原則,逐步以職業軍人取代義務兵,完全實現職業化。目前,現役部隊已縮減到約26萬人。在法國武裝部隊四個軍種中,陸軍規模最大。截止目前,法國陸軍總兵力約17。5萬兵力,其中現役部隊134000人,預備役部隊15500人,文職人員25750人。目前,法國軍隊經過近十年的精簡整編,已具備了在歐洲以外地區獨立遂行作戰任務的能力。
法國陸軍取消了軍、師編制,最新編成的旅是繼承原來的師番號。比如,第2裝甲旅,就是原第2裝甲師。法軍每個旅均有炮兵團,它也是在旅實現了合成兵種作戰。團是單一作戰兵種,歸屬旅的建制。與眾不同的是法國海軍陸戰隊並不歸屬於海軍,而歸屬於陸軍編制。
法國陸軍在縮編時,因為部隊實際數量大量減少,但軍方又想盡量保留歷史悠久部隊的番號,有的法軍團的番號,就採用從前兩個團的番號。以現在的第501-503戰車團為例,傳統上這個團同時繼承了原第501戰車團和第503戰車團的番號。實際上,1990年該團成立之時,是延續了第503戰車團和第4"龍騎兵"團番號。1994年,第501戰車團撤消,第4"龍騎兵"團繼承了其番號,最終形成現在的「第501-503戰車團」番號了。這個合並番號的模式也不是法軍獨有特徵,英國陸軍也有類似情況。
法軍裝甲團編制2個大隊(營),每個大隊編制3個中隊(連)及一個指揮後勤中隊,另編制還有參謀、維修、偵察、預備4個中隊,全團標准編制共12個中隊。改編後的法軍裝甲團全團編制共1350名官兵,其中軍官70名、士官370名、士兵850名。裝甲團下屬參謀中隊則是負責基地行政管理與部隊作訓。裝甲團標准裝備配置:80輛主戰坦克,4輛重裝備搶救車,36輛VBL,49輛戰術車,80輛標致P4(機動戰術車,相當於美軍悍馬),162輛輕型戰術車,67輛其他機動車。
法國陸軍駐本土部隊由十個作戰旅、戰區司令部直屬部隊及特遣部隊司令部直屬部隊組成。
第1機械化旅下轄:第501-503戰車團、第1"狙擊兵"團(機械化步兵)、第1步兵團、第40炮兵團、第3工兵團、第1指揮信號連。
第2裝甲旅下轄:「查德遠征」團(海軍陸戰機械化步兵)、第16」獵人」營、第1海軍陸戰炮兵團、第13工兵團、第6-12「火槍騎兵」團、第2指揮信號連。
第3機械化旅下轄:第1-11「火槍騎兵」裝甲團、第92步兵團、第126步兵團、第68炮兵團、第31工兵團、第3指揮信號連。
第4空中機動旅下轄:第1直升機戰斗團、第3直升機戰斗團、第5直升機戰斗團、第6直升機戰斗團、第4指揮信號連。
第6輕型裝甲旅(第一支數字化部隊下轄:第1外籍騎兵團、第1「西帕希騎兵」摩托化團、第2外籍步兵團、第21海軍陸戰步兵團、第3海軍陸戰炮兵團、第1外籍工兵團、第6指揮信號連。
第7裝甲旅下轄:第1-2」獵人」裝甲團、第35步兵團、第152步兵團、第8炮兵團、第19工兵團、第7指揮信號連。
第9海軍陸戰輕裝甲旅下轄:第1海軍陸戰步兵團、第2海軍陸戰步兵團、第3海軍陸戰步兵團、第11海軍陸戰炮兵團、第6工兵團。
第11傘兵旅下轄:第1「獵人」傘兵團、第2外籍傘兵團、第3海軍陸戰傘兵團、第8海軍陸戰傘兵團、第1「匈牙利騎兵」傘兵團、第35空降炮兵團、第17空降工兵團、第1空降運輸團。
第27山地步兵旅下轄:第7「獵人」高山營、第13「獵人」高山營、第27「獵人」高山營、第4「獵人」反坦克營、第93山地炮兵團、第2外籍工兵團。
法國-德國旅下轄:第3「匈牙利騎兵」摩托化團(法軍)、第110步兵團(法軍)、指揮支援營(法德混合)、第292輕步兵營(德軍)、第295裝甲炮兵營(德軍)、第500裝甲工兵連(德軍)。
法軍五大地區指揮部直屬部隊:巴黎戰區司令部第526運輸營、東北戰區司令部第4「匈牙利騎兵」(裝甲)大隊、東南戰區司令部第22步兵營、西南戰區司令部第57步兵營、西北戰區司令部第16炮兵大隊。
法軍四大特遣部隊司令部直屬部隊:第1特遣部隊司令部第7運輸營、第2特遣部隊司令部第22海軍陸戰步兵營、第3特遣部隊司令部第72海軍陸戰步兵營、第4特遣部隊司令部第15運輸營。
作為老牌帝國主義之一,法國在海外駐軍比英國還多,駐非洲部隊有第5海軍陸戰混成團(駐地:Djibouti,主裝備AMX-10RC)、第13外籍軍團混成旅(駐地:Djibouti,主裝備:ERC-90)、第6海軍陸戰步兵營(駐地:Gabon,主裝備:ERC-90)、第23海軍陸戰步兵營(駐地:Dakar,主裝備:ERC-90)、第43海軍陸戰步兵營(駐地:Côted』Ivoire,主裝備:ERC-90);駐法屬蓋亞那部隊有第3外籍步兵團(駐地:Kourou)、第9海軍陸戰團(駐地:Cayenne);駐加勒比海地區部隊有第41海軍陸戰步兵營(駐地:Guadeloupe)、第33海軍陸戰步兵營(駐地:Martinique);駐印度洋地區部隊有第2海軍陸戰傘兵團(駐地:Saint-Pierre)、外籍軍團駐馬約特分隊(駐地:Dzaoudzi);駐太平洋地區部隊有:太平洋-加勒多尼亞海軍陸戰步兵團(駐地:NewCaledonia,主裝備:ERC-90)、太平洋-波利尼西亞海軍陸戰步兵團(駐地:Papeete)。 法國陸軍現役主要裝備一覽表:
主戰坦克:AMX-56"勒克萊爾",406輛
主戰坦克:AMX-30B2,少量(訓練器材)
輕型坦克:AMX-10RC,300輛
步兵戰車:AMX-10P,1050輛
全地形車:VHM(瑞典Bv206翻版),少量(購買了203輛)
戰斗工兵車:AMX-30EBG(AMX-30坦克底盤),71輛
8x8輪式步兵裝甲車:VBCI,700輛
6x6輪式裝甲偵察車:ERC-90"薩蓋",192輛
4x4輕型裝甲車:VAB,3820輛
4x4輕型裝甲車:VBL,899輛
155毫米自行榴彈炮:AuF1(AMX-30坦克底盤),134門
155毫米輪式榴彈炮:CAESAR"凱撒",77門
155毫米牽引榴彈炮:TRF1,105門
120毫米迫擊炮:RTF1,361門
81毫米迫擊炮:LLR1
227毫米自行火箭炮:LRM(美國MLRS翻版),41門單兵防空導彈系統:西北風
野戰防空導彈系統:羅蘭特
重型反坦克導彈:米蘭
攜帶型反坦克導彈:沙蛇
20毫米防空高炮:MleF2
武裝直升機:老虎(EC665),80架
突擊直升機:NH90,少量(購買了34架,用於替換美洲獅)
突擊直升機:美洲獅(SA330),101架;美洲獅(AS532),21架
輕型直升機:非洲野狐(AS550),18架
偵察直升機:小羚羊(AS341),265架
戰術無人機:雀鷹,12架;麻雀,18架,CL-289,54架
㈡ 二戰時期的海軍伙食里大致誰吃得最好
海軍的伙食任何國家都比陸軍要好的多,這個由海軍的特殊性吧,
個人認為最好的是……義大利,他們海軍除了吃的好外,就沒其他特點了,就專注吃了。
其次么,美國吧,不是美國海軍有啥大餐,主要是美國海軍物資供應那沒得說啊,絕對充足,雖然烤肉啥的是在讓美食國家法國義大利等看不上眼。
在有就是法國了,這個美食王國,海上餐飲也保證的非常好,主要的是他們沒有經歷二戰最後幾年的蕭條期。
再有就是英國了,英國其實海軍伙食一直不錯,但是二戰本土被轟炸,航線被狼群襲擊,物資供應有點小問題。後期美國參戰後有點改觀。
再有是日本,日本陸軍吃的是二戰強國中最差的,感覺供應比蘇聯陸軍還差。人家蘇聯陸軍後期有美國人支援。但是日本海軍的飲食真的是沒法說了,奢侈到極點了都,但是畢竟島國,二戰最後幾年被美國封鎖的半死,物資也是相當匱乏。
以後是德國,前期吧,德國人本來就不是那種美食家,吃飯簡單營養就好,後期也是吃了物資匱乏的虧,大部分水兵營養不良。
最差是蘇聯海軍,黑麵包還能勉強,其他就不多了,物資供應尤其是美國援助優先給了陸軍了,海軍給的少所以最差些了。
㈢ 法國海軍分為哪幾個艦隊
法國海軍創建於17世紀初。在36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法國海軍走過了盛衰起落、曲折發展的道路。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依賴其良好的造船基礎,開始重建海軍。20世紀60年代,其海軍發展進入鼎盛時期。70年代後期和整個80年代,法國海軍提升了遠洋進攻能力,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海軍強國。
[
海軍參謀部是法國海軍的最高行政管理和作戰指揮機關,海軍參謀長在國防部長的領導下,負責海軍的日常訓練、後勤及行政管理。海軍參謀部下轄大西洋艦隊、地中海艦隊、反潛作戰部隊、海上作戰部隊、駐波利尼西亞海軍部隊、印度洋海軍部隊、戰略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部隊、水雷作戰部隊和陸戰隊等。
[
法國海軍現有兵力4.95萬人。按性質不同,作戰部隊由艦艇部隊、航空兵部隊和陸戰隊三部分構成。
[
海軍艦艇部隊是法國海軍的骨幹力量。其主要作戰艦艇按職能編為水面作戰集群、水下和反潛作戰集群、掃雷作戰集群三大部分。
[
海軍陸戰隊是法國海軍的精銳部隊,現有2個團,近3000名官兵,主要執行兩棲作戰任務。海軍航空兵部隊現有兵力約7000人,下設艦載航空兵司令部和海上及空中司令部。
[
此外,由憲兵司令部領導的海上憲兵隊為法國海軍的一支准海軍部隊,編制上有數艘海岸巡邏艇和多艘港口巡邏艇,其職責是保衛海軍基地和岸上設施。
[ 法國海軍十分重視院校建設。海軍院校主要負責初級軍官的培養和中、高級軍官晉升前的深造工作。海軍參謀部下屬的院校司令部,對院校的編制和人員調配、教學計劃、大綱、學員的招收、分配、後勤保障等實行統一管理。
(一)兵力組成
法國海軍現有總兵力53600人(1999年),其中包括軍官4500人;現役各種主要艦船170餘艘(1999年),其中戰斗艦艇119艘;艦載固定翼飛機79架,直升機58架;岸基固定翼飛機11架。此外,正在建造或列入計劃的主要作戰艦艇6艘,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各1型。
現役戰斗艦艇包括:彈道導彈核潛艇4艘,攻擊型核潛艇6艘,常規潛艇2艘,航空母 艦2艘,直升機母艦1艘,驅逐艦14艘,護衛艦23艘,大型巡邏艇10艘,大型登陸戰艦艇13艘,水雷戰艦艇20艘。
主要軍輔船包括:深水支援船4艘,海洋研究和測量船8艘,航行補給船7艘,維修工 作船1艘,供應船13艘,運輸船15艘,訓練艦13艘。
海軍本土的主要基地在瑟堡、布勒斯特、洛里昂和土倫;海外基地有帕佩特(塔希提 島),法蘭西堡(馬提尼克島)和努美亞(新喀里多尼亞)等。
(二)主要艦船
現將法國海軍在役主要艦船,作一簡要介紹。
1.潛艇
現有4級,現役12艘。
(1)彈道導彈核潛艇"凱旋」(Le Triomphant)級
"凱旋」級是法國正在發展中的一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原計劃建造6艘,冷戰結束後調整為 4艘,前兩艘已分別於1997和1999年服役,第三艘已投建。預計到2008年4艘全部服役。
該級艇水上排水量12640t,水下排水量14335t,主尺度138m×l2.17m×l2.5m。主機為1座K15壓水堆,熱功率150MW;2台渦輪發電機,一台電動機,3000kW;2套柴電輔推系統,配2台柴油機,功率900kW,水下航速25kn;主要武器為16枚M45/TN75彈道導彈,射程5300km;可用魚雷管發射SM39"飛魚」(E×oeet)反艦導彈;裝15型Mod3魚雷。
(2)彈道導彈核潛艇"威嚴」(L'inflexible)級
該級艇正在逐漸退役,現剩2艘在役。
該級艇水上排水量8080t,水下排水量8920t,主尺度128.7m×l0.6m×l0m;主機為1座壓水堆,2台蒸汽輪機,2台渦輪發電機,1台電動機,11760kW,水下航速25kn;主要武器為M4型彈道導彈、SM39"飛魚」反艦導彈和15和F17魚雷等。
(3)攻擊型核潛艇、"紅寶石」(Rubis)級
現有6艘,分別於1983-1993年服役。
該級艇水上排水量2385t,水下排水量2670t,主尺度72.1m×7.6m×6.4m,是世界上最 小的核潛艇;主機為1座CAS48型壓水堆,48MW,2台渦輪交流發電機,1台電動機, 7000kW,水下航速25kn;主要武器為SM39"飛魚」反艦導彈、15和F17魚雷。
(4)常規潛艇"阿戈斯塔」(Agosta)級
現有2艘,均是1978年服役的。
該級艇水上排水量1510t,水下排水量1760t,主尺度67.6m× 6.8m× 5.4m;主機為2 台柴油機,2646kW,2台交流發電機,1.7MW,1台電動機,2650kW,水下航速20kn;主 要武器為SM39"飛魚」反艦導彈、L5和F17魚雷。
2.航空母艦
含直升機母艦,現役共有3級3艘。
(1)航空母艦"克雷蒙梭」(Clemenceau)級
法國原有2艘"克雷蒙梭」級航空母艦,首艦"克雷蒙梭」號已於1997年退役,目前 僅剩"福煦」號在役,該艦是1963年服役的。
該級艦標准排水量27307t,滿載排水量32780t,主尺度265m× 31.7m× 8.6m;主機為2台蒸汽輪機,93000kW,航速20kn;載機39架,其中固定翼飛機37架,直升機2架;經現代化改裝後,將延長服役期至2004年。
(2)核動力航母"夏爾?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級
該級航母計劃建造兩艘,現已建成1艘,即"夏爾?戴高樂」號。
"夏爾?戴高樂」號始建於1987年,1995年下水。以後經過幾次計劃拖延,始定於2000 年服役,但因海試發生故障,直今未正式投入使用。
"夏爾?戴高樂」號標准排水量36600t,滿載排水量40550t,主尺度261.5m× 64.4m×8.5m。核動力裝置為2台k15型壓水堆,300MW;2台蒸汽輪機,持續功率56000kW;雙軸推進,航速27kn;載固定翼飛機35?40架,裝備本國生產的"陣風」海軍型和"超軍旗」作戰飛機,可搭載美國E--2C"鷹眼」預警機,此外將搭載"黑豹」、"超黃蜂」等直升機;本艦武器有:4座8聯裝艦對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
(3)直升機母艦"貞德」(Jeanne D'an)號
僅有"貞德」號1艘,於1964年服役,平時用於訓練。
. 該艦標准排水量10000t,滿載13270t,主尺度182m×24m×7.3m;主機為2台蒸汽輪機,29400kW,航速26.5kn;平時可載4架"雲雀Ⅲ」直升機,戰時可載8架直升機;1998年經現代化改裝,服役期將延長至2005年。
3.驅逐艦
現有4級,14艘。主要為以下2級。
(1)"喬治?萊依克」(Georges Leygues)級(F70反潛型)
現有7艘,分別於1979?1990年服役。
該級艦標准排水量3830t,滿載排水量4300t(前4艘)和4490噸(後3艘),主尺度139m×l4m×5.7m;柴燃交替聯合動力裝置,即2台燃氣輪機,34000kW,2台柴油機,9300kW,航速30kn;主要武器有"飛魚」反艦導彈、"海響尾蛇」對空導彈、L5魚雷和2架"山貓」直升機。
(2)"卡薩爾」(Cassard)級(F70防空型)
現有2艘,分別於1988年和1991年服役。
該級艦與"喬治?萊依克」艦體同型,差異在於武備和動力裝置。標准排水量4230t,滿載排水量4700t,主尺度139m×l4m×6.5m;主機為4台柴油機,31700kW,航速29kn;主要武器有"飛魚」反艦導彈、"標准-1」對空導彈、L5魚雷和1架"山貓」直升機。
. 4.護衛艦
現役3級,23艘。主要有以下2級。
(1)"花月」(Floreal)級
現役6艘,分別於1992-1994年服役。
該級艦標准排水量2600t,滿載排水量2950t,主尺度93.5m×l4m×4.3m;主機為4台柴油機,6500kW,航速20kn;主要武器有"飛魚」反艦導彈、100mm炮和1架直升機,將裝"薩瑪特」點防禦導彈。
(2)"拉斐特」(Fayette)級
又稱"法耶特」級,現役4艘,於1996-1999年服役,另有一艘在建。
該級艦滿載排水量3500t,主尺度124.2m×l5.4m×5.9m;主機為4台柴油機,15520kW,航速25kn;主要武器有"飛魚」反艦導彈、"海響尾蛇」對空導彈、l00mm炮和1架直升機。
5.大型巡邏艇
現有1級,即P400型,共計10艘,分別於1986-1988年服役。
該級艇標准排水量406t,滿載排水量454t,主尺度54.5m×8m×2.5m;主機為2台柴油機,5580kW,航速24.5kn;主要武器有40mm炮、20mm炮和12.7mm機槍。
6.兩棲戰艦艇
現有7級,共計37艘,主要有以下3級。
(1)船塢登陸艦"閃電」(Foudre)級
現役2艘,分別於1990年和1998年服役。
該級艦空載排水量8190t,滿載排水量12400t,主尺度168m×23.5m×5.2m;主機為2台柴油機,15300kW,航速21kn;裝載量:467名官兵、1880t貨物;2艘通用登陸艇和10艘機械化登陸艇。
(2)船塢運輸艦"布干維爾」(Bougainville)號
現役1艘,於1988年服役。
該艦標准排水量4876t,滿載排水量5100t,主尺度113.5m×l7m×4.3m;主機為2台柴油機,3240kW,航速15kn;裝載量:500名官兵;1180t貨物;2艘通用登陸艇,或10艘人員登陸艇和2艘機械化登陸艇;搭載2架"超級美洲獅」直升機。
(3)坦克登陸艇CDIC級
現役2艘,分別於1988年和1989年服役。
該級艇輕載排水量380t,滿載710t,主尺度59.4m×11.9m×l.8m;主機為2台柴油機,
882kW,航速10.5kn;裝載量為330t。
7.水雷戰艦艇
現役3級,20艘,主要有以下2級。
(1)獵雷艇"三夥伴」(Tripartite)級
現有13艘,分別於1984?1996年服役。
該級艇標准排水量562t,滿載排水量595t,主尺度51.5m×8.9m×2.5m;主機為1台柴油機,1370kW;主要獵掃雷裝備有DUBM21B聲吶、2套PAPl04滅雷具、AP4音響掃雷具和機械掃雷具等。
(2)掃雷艇"大火星」(Antares)級
現有3艘,於1993-95年服役。
該級艇滿載排水量340t,主尺度28.3m×7.7m×4m;主機為1台柴油機,590kW;主要掃雷裝備為DUBM4LB聲吶和機械掃雷具。
8.軍輔船
法國軍輔船種類較多,這里主要介紹以下3級。
(1)航行補給油船"沙洲」(Durance)級 .
現役4艘,又稱"杜朗斯」級,分別於1980?1990年服役。
該級船滿載排水量17900t,主尺度157.3m× 21.2m× 10.8m;主機為2台柴油機,15300kW;裝載能力:9640t液貨和370t干貨。中部設2個補給門架,4個橫向補給站,2個縱向補給站。
(2)海洋研究船"拉佩露斯」(Lap6rouse)級
現役4艘,分別於1988-1991年服役。
該級船標准排水量970t,滿載排水量1100t,主尺度59×10.9×3.6m;主機為2台柴油機,1840kW;主要設備有"台卡」1226導航雷達、DUBM42或DUBM21C聲吶。
(3)試驗與測量船"蒙日」(Monge)號
現役1艘,於1992年服役。
該船滿載排水量21040t,主尺度225.6m×24.8m×7.7m;主機為2台柴油機,7644kW;主要設備有14部遙測天線,光學跟蹤裝置和衛星通信設備等。
㈣ 法國海軍的海軍特點
戰略思想明確,全面發展艦艇
法海軍執行的是「核威懾與常規打擊」的戰略,盡管近幾年世界軍事格局變化較大,尤其是蘇聯和東歐國家局勢發生劇變,以及美國和本國軍費削減,而法國海軍戰略卻顯示出極強的穩定性。把研製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核動力航空母艦,發展攻擊型核潛艇和其他常規艦艇,放在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來考慮。應該指出的是,在全面發展艦艇時,特別重視戰略核力量的發展,這是法國政府一貫的戰略思想,正如前總統密特朗所說,「法國唯一能抵擋住核進攻的力量是導彈核潛艇」,從而強調應當實行有限的核威懾戰略。
管理體制穩定,實行集中統一
法國全軍裝備研製工作,由國防部下屬裝備部統抓,裝備部管轄艦艇建造局和其它兵器建造局。艦艇建造局統一組織和協調海軍裝備的設計、生產、試驗、維修和改裝工作。艦艇及其武備的研製與生產任務,基本上由它下屬的造修船廠、配套公司和科研機構承擔,另一小部分任務,則以合同方式委託給政府有關部門、私人企業和大學完成。這種長期穩定的集中統一領導的管理體制,是法國艦艇研製順利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採取保護政策,促進造船發展
為鼓勵艦船工業的發展,多年來法國政府一直為艦船工業部門提供船價補貼,以彌補本國船廠與國外競爭者之間的價格差額,補貼額一般為合同價的15%-25%,因船廠大小和艦船類型而異。為出口艦船提供出口信貸擔保和因通貨膨脹造成的造船成本上升的船價擔保。對造船用的進口材料和設備,免交關稅,對船廠和買主免交增值稅。為了發展本國的艦船工業,政府鼓勵選用本國產品。
配套產品較全,不斷提高水平
法國政府根據「國防自主」的政策發展艦艇,艦艇及其配套產品已形成較完整的系列。例如,在動力裝置上的PA和PC系列高、中速柴油機;在武器系統中的M1至M5彈道導彈、「飛魚」反艦導彈、「海響尾蛇」對空導彈和「海鱔」魚雷;在電子設備上海軍戰術情報處理系統(SENIT)和聲吶,上述產品不僅具有本國特色,而且其中有些產品保持世界較先進水平。
研製新型艦艇,注重繼承、多用
法國在研製新艦艇時,注意採用經過考驗的部件和成熟的技術產品裝艦,例如「飛魚」導彈,除一、二項新技術外,大都採用原來成熟的技術;在設計核動力航空母艦時,選用了與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同型的反應堆;在研製「三夥伴」級獵雷艇時,考慮到在它們不獵雷時可作巡邏艇和潛水工作船使用。此外,在研製新艦艇時,提出了將來改裝的方案。
重視軍品出口,積極開拓市場
法國政府十分重視軍晶貿易,1970年成立了海軍裝備出口公司,後改組為軍用裝備公司,並兼管陸軍裝備的出口業務。1980年,法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簽訂了一項金額高達145億法郎的合同,包括建造4艘護衛艦、2艘補給船和24架「海豚Ⅱ」直升機等。1991年,法國與中國台灣當局簽訂了向台出售16艘「法耶特」級護衛艦的合同,其中前6艘由法國建造,武器裝備由中國台灣自行配套,後10艘擬由中國台灣島內建造。到1998年由法國建造的6艘已全部在中國台灣列裝。此外,法國還為進口國提供長期貸款、人員培訓、零件供應和設備維修等。
開展國際合作,聯合研製艦艇
法國常和其它國家聯合研製艦艇,以充分發揮各國優勢,提高裝備性能。例如,法國、荷蘭和比利時聯合研製的「三夥伴」級獵雷艇,其最大的好處是可採用各國高水平的設備(如法國PAP--104滅雷具)裝艇。90年代,法國和英國、義大利聯合設計「地平線」級驅逐艦(1999年英國退出合作),可望首艦21世紀初服役。當時法國有意向與英國在航母研製方面合作。聯合研製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使艦艇達到最佳效費比。據國外資料初估,兩國合作研製一項武器裝備,其經費比一國單獨研製大約節省30%,四國合作可節省50%的經費。
根據戰爭特點,加強裝備研究
為向海軍提供先進的裝備,以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海軍加強裝備的研究,尤其是預先研究,例如法國重視戰略戰術形勢的分析研究,武器系統整體化發展趨勢的研究,模擬技術的開發應用,人機工程學研究成果的應用,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研究,提高武器系統精度研究,重要武器備用手段的研究,介面多功能化、標准化和數字化研究,電磁兼容性的研究等。
㈤ 航母上都吃什麼 揭世界各國航母美食菜單
中國文化講究「民以食為天」,對於軍隊來說,能否吃得飽、吃得好,更成為維持部隊戰鬥力和士氣的關鍵。而航母經常要在陌生海域航行數月,因此,「吃什麼」成了重要問題,那麼在航母上,到底吃得怎麼樣呢?
(來源:北京晚報)
美國核動力航母每月要用掉72000個雞蛋
美國航母日均吃掉數萬美元?
無論在哪個擁有航母的國家,航母都集中了一國海軍的精英力量,因此他們的飲食需求總是能得到盡可能的滿足。例如美軍的核動力航母餐廳里,各種食品一應俱全;法國「戴高樂」號上配給標准遠在一般軍艦之上,每日三餐,艦員都能享受牛排魚排、蔬菜沙拉和甜點;印度航母上主要以雞鴨、魚蝦和羊肉為主,配有多種蔬菜。在海上生活,航母的飲食供應可說是極為豐富,遠超過一般艦船,僅次於頂級的豪華郵輪
種類繁多的背後,我們必須考慮對於航母上人員的龐大供應量。航母少則一兩千人,多則五六千人。給這么多人准備一日三餐甚至多餐,本身消耗的食材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以美國核動力航母為例,一艘平均擁有5000名艦員,大概會配有70至90名廚師,每天要製作16000至18000份餐,供餐時間從早晨6點一直到午夜12點,每個月要消耗1.3噸的炸雞、1.3噸魚肉、3.6噸的培根、3.6噸的牛排、3.5噸土豆、4噸生菜、5.4噸大米、11噸漢堡包、20噸熱狗、72000個雞蛋以及4500升蘇打水、6800升牛奶和15000升橙汁。
根據美軍公布的資料,一艘核動力航母平均每天消耗價值45000至65000美元的食物,每周需要補充180萬美元的食物,這樣計算下來,一艘航母在3個月的部署周期內,僅僅食物消耗就達到2100萬美元,約合1.3億人民幣!因此我們在網上看到美軍航母裡面的大餐,甲板上的「燒烤晚會」,這些其實全都建立在極其巨大的物資消耗基礎之上,而且對海上後勤保障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一方面是物資的輸送手段,一方面必須能夠在海外港口進行補給,最好是擁有海外軍事基地。
菜譜周期縮短 營養更趨均衡
盡管看上去食品的種類非常豐富,但由於受到海上補給和食物儲藏手段的限制,航母實際上有一個周期性的菜單來滿足官兵的需要。例如美軍航母以前執行的是一個21天的菜譜,2007年以後改為一個14天周期的菜譜,最近又開始試驗一個7天的菜譜,而法國「戴高樂」號航母一直實行的是14天的菜譜。
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伙食
從海軍的作戰特點來看,菜譜的周期縮短,意味著官兵食用漢堡包、熱狗這類不健康快餐食品的幾率大大降低。盡管從網上照片來看,美軍航母的飲食極為豐富。但考慮到美軍航母的作戰和巡邏壓力,很多官兵依然要被迫食用漢堡、熱狗這類高熱、高脂肪食物,來滿足高負荷工作對熱量的要求。而且這類食物易於儲藏,對補給的壓力更小。由此來看,「戴高樂」號航母的伙食很可能比美軍還要強上一籌。這不僅是法國人的廚藝更加出色,更是因為法軍「戴高樂」號航母的執行任務范圍也遠小於美軍核動力航母,對後勤的壓力沒有這么大。
美軍航母甲板上的「美食聚會」
現在美軍縮減菜譜的周期,艦上官兵自然大為歡迎。新食譜營養更均衡,更有利於艦上官兵健康,特別在主菜中增加了烤雞肉、烤魚以及蔬菜和沙拉的比重,降低了快餐的比例。從技術上來說,美軍採用的手段是開始大量使用半成品和成品食物,也就是根據營養搭配,將主菜的份量、調料事先搭配好,到了艦上廚師僅僅把每份主食加熱好就可以了。這一方面減輕了補給的壓力,也降低了艦上廚師的工作壓力。雖然口味肯定比不上餐館的手藝,但是比快餐食品已經大為進步了。
中國「遼寧艦」上,廚師們依託多功能蒸烤箱、切菜機、饅頭機、大型汽鍋等炊事設備,在5個膳食加工區、3個主食加工區、1個麵包房同時加工,確保飯菜供應。此外,還延長就餐時間,採取一日六餐、自助為主、分餐送餐相結合的方式。
中國航母伙食:
宜走成品化和中西結合之路
中國有了第一艘航母,其實也對中國海軍如何保障大型水面艦艇的伙食提出了新的挑戰。從烹飪角度來看,西餐製作相對簡單、營養高,但是設備較為復雜,而中餐雖然口味好、設備相對簡單,但製作過程較復雜,而且炊事用水需求量大、排污量大。
對於海軍廚房來說,一兩百人的艦艇還可以按照傳統做法;但對於數千人的航母來說,中餐傳統製作方法對炊事兵的壓力是空前的。我們很難想像如果給全艦官兵做一道普通的魚香肉絲,洗菜要費去多少寶貴的淡水,切菜炒菜又會耗費多少人力。我們現在來看美軍航母的伙食,大魚大肉後面貫穿的標準是:高熱量供給加上簡單加工,除了高級軍官,普通官兵飲食口感絕好不到哪裡去,也不適應中國的具體情況。
因此,中國航母的伙食,肯定需要走成品化和中西餐結合的道路。一方面在航母這樣的大平台上,完全根據中餐的飲食習慣,難以滿足作戰訓練對官兵體力的消耗,對食品製作的壓力也大,有必要引進一些西餐種類(例如炸雞、西點、果汁等);另外為了保證中國官兵的口味,還要進一步加大成品菜的供應。例如《解放軍報》披露我軍潛艇部隊已經在使用成品化集體食品。這種借鑒航空餐、用錫箔袋包裝的食品,只需加熱,一道道葷素搭配的炒菜就「出鍋」了。
從中外航母官兵吃什麼,就可以看出航母不僅僅是一個武器平台,而且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除了高技術裝備,像吃飯這類看似平常的因素也會成為影響整體戰鬥力的關鍵,從而需要統籌安排。中餐的成品化難度要超過西餐,但是隨著中國食品技術和後勤保障能力的不斷提高,中國航母官兵肯定能夠吃上世界水平的大餐。
最近中國海軍網刊登了幾張中國艦母「遼寧艦」官兵就餐和炊事兵做飯的照片,又讓讀者對航母這種大型艦艇的「吃飯」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美國航母
炸雞腿、火腿、肉排、時蔬水果、沙拉、甜品、冰淇淋、各種飲料一應俱全。廚房還會定期給官兵們「改善生活」,供應龍蝦、螃蟹、特等牛排等「主廚推薦菜」。風平浪靜時,官兵們會把艦載機「請到一邊」,在甲板上舉辦露天燒烤派對。
法國航母
每日三餐官兵們都能享受到3種開胃菜、一塊牛排或魚排、兩種蔬菜沙拉和3種飯後甜點等美食。餐廳外的主要艦員休息區,還設有自動售貨機,可以買到啤酒、果汁及礦泉水等飲料。
印度航母
飯菜雖無美國的豐富與法國的精緻,但同樣可口。主要以雞鴨、魚蝦和羊肉為主,配有番茄、洋蔥、土豆、茄子、菜花等多種蔬菜,當然多以咖喱掛帥。另一種常見食物是印度烙餅,因製作簡單、味道香甜,深受官兵們喜愛。
㈥ 民以食為天,軍隊也不例外!當今各國軍隊都主要吃什麼軍糧
一支軍隊想要發揮出超常的戰鬥力,那麼一定得是讓其吃得飽睡得好。在戰場上,睡覺的時間可能不會太多,所以如何才能讓戰士吃好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了。其實正常情況下,軍隊都是能夠生火做飯的,所以一般都是按照各個國家的飲食習慣制定的。比如印度就經常用大量的咖喱,而美國則是分軍種,海軍甚至能夠在甲板上來一場燒烤Party。但是如果在戰爭條件下,單兵口糧往往就稍微簡陋一點。
其實只要是稍微有點軍事實力的國家,都會在單兵野戰口糧上下點功夫,盡可能讓士兵們吃的更好,吃的更加有營養。不過由於戰場條件的限制,單兵野戰口糧再好吃,也肯定不如炊事班班長用鐵鍬炒的菜好吃。所以很多國家除了為士兵研製單兵野戰口糧之外,還以輪式底盤為平台,研製了很多炊事車。這些車輛可以直接開到前線,這樣在戰壕里的士兵也能吃口熱飯了。
㈦ 在法國吃什麼
在法國吃什麼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國內,大家都不必擔心:在家有父母的做的最合口味的家常菜;出門有數不清的高中低檔的食肆茶鋪咖啡廳。時間來不及有快餐盒飯甚至三明治,閑來無事還可以開著車奔赴城市邊沿常常地道農家小菜……
可是出了國呢?大家都吃什麼?
法國是舉世聞名的美食之都。法國大餐也是法國人引以為傲的一個民族標志。但是留學在法國,並不是每頓都可以吃法國大餐的——就是法國人,也不會這么干。
法國人其實蠻懶的,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他們離開父母,他鄉求學,基本都是自己租的房子。就算住在大學城,也有設備齊全的公用廚房可供使用,可是,他們很少會做飯。
早上麵包黃油牛奶咖啡,中午一個長棍三明治,晚上誰家有PARTY就去蹭一蹭,沒有的話就買點速食品微波爐或者烤箱一熱就OK了。
當然,法國也有大學食堂,一餐二十多塊人民幣,配比好的營養餐,但是我不大愛吃,一是不合胃口,二是人太多,很多時候排半天隊都排不上,位子也不好找。我寧可自己帶個三明治坐在長椅上啃啃解決。
一天兩天還行,長此以往的這么下去,身體恐怕就要受不了了。尤其是咱們中國人,打小都是八大菜系湯羹菜點的養起來的,乍一這么晾著,擱誰肯定都受不了。所以,留學生解決吃飯為題,最好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在國外,要想吃的舒服,吃的營養,還要經濟,自己動手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己都能做什麼呢?
別把國外想得荒蕪一片,其實很多東西在國外都能買得到,但是法國人不吃鹽、糖、醋等任何調味料。——哈哈,開個玩笑。怎麼可能嘛~!
法國人那麼愛吃,不但最基本的調味料都能找得到,還能找到 cinq parfums (五香粉)、sauce de soja (醬油),huile de sesame (香油,也叫麻油)……除去這些,還有多得數不清的香草和醬汁,總之,你完全不用為最基本的餐飲發愁。
法國飲食中最出名的是葡萄酒、松露以及鵝肝。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法國的煎餅——crêpe,也是法國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買一袋法式煎餅(不到2歐,6-8張,味略甜)。取一張,鋪上火腿片,撒上乳酪絲(在超市都是現成的,很便宜)乳酪都化了,肉肉和煎餅也熱了,可以開吃啦~就這樣,製作過程2分鍾,造價大概1歐元2個的煎餅就做好啦。但是有些比較中國本土化的東西還是比較難找的,只有特定的中國超市才會找得到。比如木耳、銀耳之類的干貨,以及豆腐、松花蛋之類的中國特產。
㈧ 法國的海軍實力,現在怎麼樣
法國海軍是個老牌的海軍強國,資料來看最似乎最早的成立時間似乎實在13世紀左右,雖然歷史戰績不佳。但是法國海軍一直擁有強大的艦船建造能力,在利比亞的戰爭中法國海軍的陣風戰斗機給利比亞政府軍造成巨大殺傷。
盡管法國海軍希望擁有兩艘航空母艦,但截至2020年,法國只有一艘,戴高樂號。最初計劃訂購的法國PA2號航空母艦是根據最近為英國皇家海軍建造並下水的設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級航空母艦。然而,由於預算原因,法國的方案幾次推遲。
法國海軍擁有三艘兩棲攻擊艦,一艘兩棲運輸船塢,兩艘防空 護衛艦,七艘反潛護衛艦,五艘通用護衛艦和六艘艦隊潛艇。這構成了法國海軍的主要遠洋作戰部隊。此外,法國海軍還擁有6艘輕型監視護衛艦和9艘avisos(輕型護衛艦)。他們承擔海軍的海上巡邏任務,保護法國海軍基地和領海,還可以為任何遠洋特遣隊提供低端護送功能。海軍戰略海洋部隊的四枚彈道導彈潛艇(SSBN)提供了法國核威懾力量的骨幹。是這個星球上最強的海軍力量之一。
㈨ 是不是拿破崙時代的法國海軍並不是多麼強大
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的海軍主力艦數量相當情況下,世界第2-4艦隊法、俄、西都遠不是英軍對手。而這三國的主力艦總共加起來,也就和英國艦隊大約持平。
㈩ 二戰初期的法國海軍實力怎麼樣
那些說法國海軍垃圾,只是德軍傀儡的人根本不懂歷史~~~~二戰時期,在眾多戰敗國中,希特勒對待法國的態度是最好的,法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雖不如戰前,但比其他地區的人們要幸福得多,每日食物配給里還有葡萄酒!這是因為希特勒希望能夠拉攏法國加入反對英國的陣營(法,英是傳統的互相敵視,只是迫於德國崛起的壓力才走在一起,直到現在依然如此……)。給予貝當政府相當大的自治權就是證明。出於同樣目的,希特勒並沒有強行接管法國海軍!!
以下是法國海軍在法國投降後的遭遇,轉載自鐵血軍事網
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動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戰爭的到來
比法國人預計的快得多,海上戰斗尚未打響,法國卻從陸地上潰敗了。1940年上 半年,德軍繞過馬其諾防線橫掃法國北部,到1940年6月,巴黎淪陷,法國國防 徹底崩潰。隨著法國傀儡政權與N粹德國簽定和約,法國成為德國控制下的仆從 國,法國海軍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主力艦紛紛離開法國本土港口,有的直接 向英國投降,但更多的戰艦躲進了北非法屬殖民地港口中,處於觀望狀態。其中 ,舊戰列艦「洛林」號和「庫爾貝」號正在英國訪問,法國投降後立即扣留; 快速戰列艦「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與兩艘舊戰列艦停泊在阿爾及利 亞奧蘭港;只完成了船體工程的「讓-巴爾」號也拖曳到摩洛哥卡薩布蘭卡。 「黎塞留」號也面臨著投降或是戰斗的選擇。為了避免這艘戰艦落入德國之手, 「黎塞留」號的艦員自行決定,脫離傀儡政權的控制。6月15日,尚未最後完工 的「黎塞留」號帶著所能收集到的彈葯和零備件,離開布雷斯特,於6月18日抵 達法屬殖民地塞內加爾的達喀爾。
法國淪陷後,處於觀望狀態得法國戰列艦達6艘,而當時德國海軍建成的戰 列艦只有3艘。這些法國戰艦雖然未宣布效忠傀儡政權,但態度大多搖擺不定,
萬一最終落入德國手中,對英國艦隊將是嚴重的威脅。為了消滅這些潛在的對
手,英國制定了名為「拋石機」的行動計劃,政治勸降和武力解決結合,解除
這些海外法國艦隊的戰鬥力。1940年7月3日,英國不宣而戰,對停泊在北非各
港口的法艦採取行動。停泊在阿爾及利亞奧蘭港的4艘法國戰列艦首先遭到攻擊
,在以「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為首的英國艦隊的炮擊,4艘法國戰列艦有3艘沉
沒或擱淺,僅「敦刻爾克」號僥幸逃脫。
7月8日,厄運降臨到了「黎塞留」號頭上,以「競技神」號航母為核心的 英國艦隊襲擊了達喀爾。「黎塞留」號作為打擊的首要目標,遭到從「競技神」 號上起飛的「劍魚」魚雷機的攻擊。但「劍魚」投放的450毫米魚雷收效甚微。
第一次攻擊未果之後,1940年9月23日,英國皇家海軍派遣「巴勒姆」號、「
皇家橡樹」號和「決心」號3艘戰列艦再次光臨達喀爾,目的仍舊是摧毀法國這
艘最強大的戰列艦。錨泊狀態的「黎塞留」號用主炮奮力還擊,達喀爾的海岸
炮台也對英國艦隊進行炮擊。在與這3艘3.2萬噸,裝備15英寸主炮的英國戰列
艦的交火中,「黎塞留」號再次擊傷,好在裝甲厚實,沒有傷筋動骨。戰斗
中,英國「決心」號戰列艦擊傷。迫於海岸炮台的強大火力,為避免更大的
損失,英國艦隊不得不撤出戰斗。
英國的攻擊使法國海外艦隊與盟軍的關系僵化。在整個1941年,「黎塞留」
號都在達喀爾錨泊,不宣布加入軸心國序列,但同時不與英國妥協。1942年,
盟軍在北非的「火炬」作戰中,「黎塞留」號保持中立,即不參加登陸行動,
也不對盟軍登陸部隊進行打擊。在美國的調解下,1942年底,自由法國與「黎
塞留」號艦員最後達成和解:名義上由美國將』「黎塞留」號買下,在美國接
受整修後投入太平洋戰場的對日作戰,戰後再歸還法國。
1943年1月16日,「黎塞留」號抵達紐約,對艦上設備進行大整休。原先
裝備的水上飛機彈射器和水上飛機機庫拆除,法制37毫米高炮與13.2毫米
高射機槍換裝為盟軍制式40毫米「博福斯」中口徑高炮和20毫米「厄立孔」
小口徑速射炮;但保留了100毫米大口徑高炮、152毫米副炮和380毫米主炮。
由於美國海軍沒有裝備380毫米主炮的戰列艦,最後不得不為「黎塞留」號特
制一批380毫米口徑彈葯。在整修中,還對「黎塞留」號進行了現代化改造,
安裝了美國新研製的對空、對海搜索雷達。接受現代化改造後的「黎塞留」
號渙然一新。
1943年10月,「黎塞留」號改裝完畢,劃歸英國遠東艦隊指揮,在東南
亞及印度洋海域作戰。「黎塞留」號的主要任務,是依靠其高速和高炮,為
航母提供近程空中保護,同時利用380毫米艦炮轟擊日軍守島工事。由於「
黎塞留」號具有30節高航速,它能夠跟隨艦隊中的航母行動,用艦上的大量
中小口徑高炮為航母提供最後一層防空屏障,而航速23節左右的英國舊戰列
艦只能作為火力支援艦使用。
1944年,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對日軍展開全面進攻。同年3月,英國遠
東艦隊從斯里蘭卡出發,以「光輝」號航母為核心,攻擊日軍占據的蘇門達
臘島。「黎塞留」號作為艦隊中的對岸火力支援艦,與「伊利莎白女王」號、
「剛勇」號戰列艦、「聲望」號戰列巡洋艦共同對蘇門達臘島西北角的沙璜
港進行炮擊。在戰斗中,4艦共發射381/380毫米炮彈294發,各種副炮炮彈數
千發,幾乎完全摧毀了日軍的海岸炮台與工事。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底登
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法國解放指日可待,正在太平洋戰場苦戰的「黎塞
留」號也奉命返回法國本土。
1944年10月,「黎塞留」號從印度洋穿過紅海及蘇伊士運河,返回法國。
勒克萊爾將軍的「自由法國」戰士在巴黎進行凱旋門閱兵時,自由法國的戰
艦也在土倫港進行了壯觀的閱艦儀式。當強大的「黎塞留」號緩緩開進土倫
港時,受到了法國人的狂熱歡迎,「黎塞留」號成為自由法國的海上標志。
雖然法國全境解放,德國即將投降,但在太平洋戰場,戰爭還未結束。法國
復國慶典結束後,「黎塞留」號重新返回太平洋作戰。
1945年初,艦隊中的航母和艦載航空兵基本損失殆盡,但仍存留有
一定數量的戰列艦;在太平洋的多個島嶼,仍有日軍經營多年的堅固工事。
在長達半年的海島登陸作戰中,「黎塞留」號與美國「依阿華」號、「北卡
萊羅那」號等名艦並肩作戰,將無數一噸左右的高爆彈傾瀉到日軍陣地上。
1945年8月,「黎塞留」號參加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對沿岸港口與城市
進行炮擊,並目睹了8月15日東京灣的投降儀式。「黎塞留」號的戰斗足
跡遍及三大洋,是法國參戰地域最廣,航行里程最長的戰列艦,也是法國海
軍史上最著名的戰列艦。
二戰結束後,「黎塞留」號從英國遠東艦隊序列中退出,美國海軍
控制,美國繼而將「黎塞留」號歸還法國。1946年,「黎塞留」號再次從太
平洋返回法國。在回國之前,「黎塞留」號還執行了最後一次作戰任務:在
印支戰爭中,「黎塞留」號在中南半島沿岸巡弋,對越南進行威懾。
戰後「黎塞留」號雖然已無大用場,但作為法國海軍的象徵,它一直服
役到50年代。在參加法國北非殖民地的幾次戰爭中,大多是作為海軍的威懾
力量使用。由於戰列艦的維護費用過高,1959年「黎塞留」號退出現役,先
是在布雷斯特作為船員訓練艦使用,19年作為廢鋼出售,最後在義大利拆
船廠解體。
黎塞留級2號艦「讓-巴爾」號在1940年3月匆匆下水,1940年6月在只安
裝了一個炮塔時,便匆匆撤退到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由於卡薩布蘭卡法
國維希控制,因此「讓-巴爾」號仍落入軸心國之手。在盟軍「火炬」
登陸作戰中,「讓-巴爾」號用它僅有的一門主炮炮擊了進攻卡薩布蘭卡的
盟軍部隊,結果招致美國戰列艦「馬薩諸塞」號和美國轟炸機的「群毆」,
命中5發406毫米炮彈和3枚炸彈,艦體嚴重損壞。佔領卡薩布蘭卡後,法
國重新得到了「讓-巴爾」號的艦殼,戰後繼續未竣工程,並最終於1955年
建成。「讓-巴爾」號是世界上完工的最後一艘戰列艦,它在法國海軍服役
了僅僅6年,1961年退出現役,在土倫港作為艦員訓練艦使用,並於1970年
解體。
只想證明一點,法國海軍不是垃圾。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中,法國是世界海軍五強之一,編隊的規模定在5艘35000噸級戰列艦(總噸位不得超過17.5萬噸)。雖說法國在一戰後無力建造如此大規模的海軍,但迫於德國以及義大利在海軍方面的威脅,法國終於下決心建造數艘新型戰列艦,以保持法國海軍在地中海和東大西洋的海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