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格鬥比賽K1、UFC、PRIDE三種比賽的來歷跟規則是怎樣的
PRIDE格鬥大賽,全名Pride
Fighting
championship。創始自1998年,其初衷和雛形是日本的VALE
TUDO格鬥大賽。而起初始目的,是為了當時格鬥界的無敗王者RICKSON
GRACIE和日本的格鬥象徵高田延彥之間的碰撞所產生的物品,在TOKYO
DEMO舉行了第一界的PRIDE,在當時一片打倒RICKSON的呼聲中,RICKSON輕松的以十字固結束了於高田的比賽,但是產生的效果,也就是以Pride
Fighting
championship為名的格鬥大賽卻成功的延續了下來,在眾多老牌的綜合格鬥技組織中脫穎而出,名聲直逼美國的UFC。而作為東方最高級別的格鬥賽事,無數格鬥好手都以PRIDE為榮耀和最終的目標。目前PRIDE的重量級是巴西人WANDERLEI
SILVA一人獨孤求敗,繼續書寫PRIDE的無敗神話,而重量級卻是天下大亂,巴西人Antonio
Rodrigo
Nogueira代表了巴西柔術在PRIDE捍衛巴西人的尊嚴,在老牌柔術王朝GRACIE
FAMILY衰落的今天,以Antonio
Rodrigo
Nogueira為核心的Brazil
Top
Team確立了他們柔術新代表的地位;而俄羅斯人Fedor
Emelianenko卻以無敵者的姿態出現在PRIDE,能打擊,能纏斗,幾乎沒有可以找出的缺點了;最後是克羅埃西亞人,Mirko
Crocop
Filipovic,K-1的歷史和比賽經驗賦予了他PRIDE中大家敬畏的站立打擊能力,但是最近他寢技上的薄弱讓他接二連三的遭受失敗,不過加以時日以他的天賦在PRIDE一定大有作為。
K-1簡介
K-1是一種搏擊比賽,K為Karate,
Kongfu,
Kickboxing等項目第一個字母的簡寫,這些項目均為一定規則下的搏擊項目,1為第一、頂級之意,合在一起的含意為頂級搏擊大賽。
K-1目前為日本國內最具影響的搏擊比賽,並且其影響已逐步擴展到日本以外。
K-1在比賽形式上突破了傳統體育比賽的單調模式,迎合現代觀眾尤其是青少年觀眾追求時尚的心理,大膽借鑒現代流行音樂和流行歌曲演唱會的表現方法,將最先進的燈光、音響、舞美、音樂導入比賽之中,進行了成功的結合。
從某種意義上講,K-1的成功是現代體育與現代表演藝術結合的成功。
K-1給傳統武技導入了一種全新的表現形式,沖擊了傳統武技固有的許多觀念。K-1的成功,在日本國內引起其他武術流派的廣泛關注,這種關注部分來自K-1對其他項目的沖擊,另一部分則來自對其他武術流派對新技術條件下自身發展前景的思考。
UFC
簡介
美國舉辦的綜合格鬥(MMA)賽事。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的縮寫。
1993年11月12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辦首屆賽事,8種流派的8名選手參加。最後代表柔術的巴西人Royce
Gracie笑傲群雄,舉世震驚,從此開始了巴柔的輝煌。
UFC1—The
Beginning
參賽選手和代表流派
Royce
Gracie
(巴西柔術BJJ)
Teila
Tuli
(相撲)
Gerard
Gordeau(法國踢腿術Savate)
Kevin
Rosier
(自由搏擊Kick
Boxing)
Zane
Frazier(拳法,空手道)
Art
Jimmerson(拳擊
Boxing)
Ken
Shamrock(綜合格鬥)
Pat
Smith(跆拳道)
UFC1的冠軍獎金:5萬美元。
雖然初期的UFC比賽除了禁止挖眼,襠部攻擊,和咬人外,其餘的沒有限制,但是為了能在更多的地方舉辦比賽而不違反各地的法律,其限制逐漸增多,事實上UFC已經在向著一個體育運動項目發展,而非像Pride那樣要決出誰是最強者的格鬥了。
在UFC中成名的鬥士們:在UFC這近12年的歷史,造就了很多英雄好漢,
Royce
Gracie
,
Ken
Shamrock,
Frank
Shamrock
,Dan
Severn
,Randy
Couture
,Bas
Rutten,Mark
Coleman
,Don
Frye
,Mark
Kerr
,Vitor
Belfort,Tito
Ortiz,以及現在爭當紅的Matt
Hughes,
Chuck
Liddell和
Rich
Franklin等不計其數,有興趣的朋友,將這些名字輸入到Google里試試,會看到非常多的格鬥傳奇。
❷ 請介紹一下,外國著名的武術有什麼
外國著名的武術有泰國泰拳、日本空手道、韓國跆拳道、蒙古搏克、巴西柔術、日本合氣道等。
1、泰國泰拳。泰國拳術,殺傷力大。泰拳是一門傳奇的格鬥技藝,是一項以力量與敏捷著稱的運動。主要運用人體的雙拳、雙腿、雙肘、雙膝這四肢八體作為八種武器進行攻擊,出拳發腿、使膝用肘發力流暢順達,力量展現極為充沛,攻擊力猛銳,素有立技最強搏擊術之稱。
❸ 西方國家有哪些搏擊術
西方國家主要的就是拳擊和擊劍。
巴西屬於南美洲國家,巴西柔術則源自日本。
東方的搏鬥技術種類眾多,之最是作為「武術之源」的博大精深、種類繁多的中國武術。其他的則多少都受到中國武術的影響,其中比較出名的有朝鮮半島有跆拳道,日本有柔道、空手道、合氣道、倭刀(日本自稱劍道),泰國有泰拳(古稱暹羅拳)等。
至於說什麼所謂的法國自由搏擊、俄羅斯桑伯等其實就是拳擊和摔(摔是人類基本的技能之一)結合後的一個變種。
阿拉伯武術、印度武術等屬於西亞、南亞。其中所謂阿拉伯武術根本沒有武術的規格,只能是一種搏鬥的方法,基本只要上肢的技術,同時使用擒拿關節的部分技法。
❹ 法國搏擊薩瓦特
法國踢腿術 法國踢打術(Savate),這是由法國發揚的一種技擊運動。又稱為法式拳擊! 音譯名詞是「薩瓦特」。它是使用拳法技術與腿法攻擊的一種格鬥技。 關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一說是由19世紀法國馬賽港口的水手們開發的;另一說是由18世紀法國人從泰國習得泰拳之後,回到法國再融合拳擊的;另一種說則是法國從殖民地越南那邊學到越南的腿法。 法國踢打術實戰時是用拳法配合腿法去攻擊對手 法國踢打術的腿法相當具有美感。 法國踢打術在世界武壇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法國人們都熱愛法國踢打術!法國踢打術在歐洲國家很流行。 教學視頻:一: http://tv.mofile.com/U9KJGXR7/
二: http://tv.mofile.com/UEVZS6O5/
三: http://tv.mofile.com/YZQFU6QQ/
❺ K-1UFC是什麼
K-1 是由日本人石井和義創辦的的一項世界性站立式格鬥大賽。K-1的「K」代表參賽選手所使用的技法,包括Karate(空手道)、Kongfu(功夫)、Kickboxing(踢拳)、Kempo(拳法)等;「1」即第一。因此,K-1是一個包括各種格鬥技法大獎賽的名稱。事實上,參加K-1的選手使用的格鬥技法有泰拳、空手道、踢拳、散打、職業摔交、跆拳道、傳統泰拳、職業拳擊,甚至還有美國的軍隊格鬥技、法國的沙巴特和一些業余格鬥技(俗稱街霸)。
UFC是在美國進行的綜合格鬥賽事,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的縮寫。1993年11月12日,首屆UFC比賽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行,共有8種流派的8名選手參加。最後,代表柔術的巴西人路易斯.格雷西獲得冠軍。後來,UFC的比賽限制越來越多,格鬥場面也就沒有Prider的格鬥場面血腥了。 v !!! 給最佳啊!!O(∩_∩)O~
❻ 法國的功夫
樓主說的可是法國傳統的搏擊術嗎?法國的搏擊術不是特別有名,我只知道兩個,法國的擊劍和法國踢打術,踢打術就是法式拳擊,現在在電視上播出的拳擊節目一般都是英式拳擊,法式拳擊我也是只知其名,樓主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網上查查。
其實在法國,中國的功夫也非常出名,據說「武當劍仙」李景林隨蔣介石到台灣後,其後輩傳人最後跑到法國發展,在法國有點名氣,還有就是詠春白鶴,此乃在國際上流傳最廣的中國功夫,幾乎有中國人的城市,就有詠春武館。
❼ 有一種搏擊叫UFC誰能詳細介紹一下
UFC簡介
美國舉辦的綜合格鬥(MMA)賽事。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的縮寫。
1993年11月12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辦首屆賽事,8種流派的8名選手參加。最後代表柔術的巴西人Royce Gracie笑傲群雄,舉世震驚,從此開始了巴柔的輝煌。
UFC1-The Beginning 參賽選手和代表流派
Royce Gracie (巴西柔術BJJ)
Teila Tuli (相撲)
Gerard Gordeau(法國踢腿術Savate)
Kevin Rosier (自由搏擊Kick Boxing)
Zane Frazier(拳法,空手道)
Art Jimmerson(拳擊 Boxing)
Ken Shamrock(綜合格鬥)
Pat Smith(跆拳道)
UFC1的冠軍獎金:5萬美元。
雖然初期的UFC比賽除了禁止挖眼,襠部攻擊,和咬人外,其餘的沒有限制,但是為了能在更多的地方舉辦比賽而不違反各地的法律,其限制逐漸增多,事實上UFC已經在向著一個體育運動項目發展,而非像Pride那樣要決出誰是最強者的格鬥了。
在UFC中成名的鬥士們:在UFC這近12年的歷史,造就了很多英雄好漢, Royce Gracie , Ken Shamrock, Frank Shamrock ,Dan Severn ,Randy Couture ,Bas Rutten,Mark Coleman ,Don Frye ,Mark Kerr ,Vitor Belfort,Tito Ortiz,以及現在爭當紅的Matt Hughes, Chuck Liddell和 Rich Franklin等不計其數,有興趣的朋友,將這些名字輸入到Google里試試,會看到非常多的格鬥傳奇。
轉帖] 一個練武的人對UFC的看法
首先,UFC選手是不會去打友誼賽的,和中國散打對抗的不是UFC。
武術有打,踢,摔和反關節(擒拿)等主要搏擊方式.UFC是目前唯一集以上所有方式為一體的比賽.
反關節是UFC主要的制勝手段,建立在摔的基礎上,也就是在地上互掐.看這是不太好看,但這里邊包含著很高的武術技巧. 比如說你能看到用全身的力量去對抗對手的一隻胳膊或腳腕,這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多年的訓練才能在雙方糾纏在地上時轉換到有利的姿勢進而控制對方. 地上的糾纏是最耗體力的,你必須轉換到節省體力的姿勢在尋找機會,同時還要房被對手的拳,肘和膝,早期的UFC還可以用頭攻擊。(順便提一下,UFC選手中有不少曾拿過奧運摔跤獎牌,中國散打選手在摔上恐怕難以佔道便宜)
打分為拳和肘,這里主要談一下肘.這在很多武術比賽中是禁止的,因為肘擊力量太大太危險. 但在近身搏鬥中肘擊是最實用的技巧之一.早期UFC比賽中經常能看到有人被肘擊暈過去.肘擊看著簡單實際上較難.打擊距離短而且打擊角度受很大限制,沒有多年的訓練是用不好的.普通人打架都會掄拳頭但沒幾個會用肘.在雙方沒有糾纏到一起時,基本不可能用肘,當糾纏到一起時又很難找到有效打擊角度。
UFC中踢下三路何用膝攻擊比較常見(這同樣是大多數武術比賽所禁止的,原因同樣是太危險),踢主要攻擊對手的膝關節,給對手的膝關節造成嚴重傷害或使對手失去平衡,進而用重拳或膝結束戰斗.踢頭部因為較難和容易被接腿摔,只有少數選手經常使用.
以上這些都是建立在速度和力量之上的.UFC選手的打擊力量非常大,常常是一次重擊就結束戰斗.美國一個空降師的格鬥冠軍在UFC的首場比賽只堅持了17秒,就被一記重膝擊倒,幸好他的對手知道他已經不行了,沒有繼續打擊。 這就牽涉到經驗了,只有經驗豐富的選手才知道怎樣很好的保護自己和占據有利方位把握攻擊時機. 要知道,被對手一拳或一腳打在頭上可不是輸掉一分的問題,也不僅僅是輸掉比賽的問題,你會在裁判終止比賽前被一陣組合招數猛擊,賽後你要去縫針和動手術取出碎骨頭.
我認為目前中國散打和UFC對抗大部分可能抗不過一分鍾(不過相當部分的UFC比賽也在一分鍾以內結束). 差距主要在打擊力量和經驗上.輪技巧,中國武術比這豐富的多或者說這只是中國武術的一部分.如果看過UFC的宣傳廣告就知道UFC最早起源是因為李小龍. 李小龍在美國乃至世界武術節都是宗師的地位.當年李小龍把中國武術在美國發揚光大後,人們為了知道哪種武術最厲害, 產生了把所有的流派聚到一塊來比的想法.美國比較實際,誰打贏誰就是第一.這有點像我們的華山論劍.遺憾的是李小龍後繼無人
綜合武術競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48年古希臘時期的第三十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當時被稱為Pankration。完美的參加者應該是拳擊手中最優秀的摔跤手,或者是摔跤手中最優秀的拳擊手。參賽者不僅需要高超全面的武技,而且良好的勇氣、心理素質和戰術安排也是比賽取勝的關鍵因素。
歷史上,世界各種文化都有過一些形式的MMA。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武術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民間的比武和北宋時期出現的擂台賽,就是MMA比賽在中國的最初形式。
說起MMA,則不得不提一下著名華人武術宗師李小龍。早在三十年前李小龍就提出過綜合武術競技的理論,世界性MMA比賽的分指手套和截拳道中使用的分指手套幾乎如出一轍。今日世界武壇全接觸自由搏擊擂台賽制的形成的主要推動者,可以上溯至七十年代初號稱美國「踢拳宗祖」的喬?劉易斯;而喬?劉易斯正是李小龍三大冠軍級進修弟子中的一個。他的全接觸自由搏擊職業賽的理念,正是直接源自他的導師李小龍。
在巴西,格雷西家族於二十世紀初期開展了現代MMA運動的新紀元,他們主要應用其家族自創的自衛防身術——巴西柔術,參加組織比賽。在比賽中,任何武技都可以使用,比賽不設時間限制,不分重量級別,比賽經常會持續幾個小時,而取勝的唯一辦法就是擊敗對手。
格雷西家族於1993年把MMA比賽引入美國,即終極格鬥大賽(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簡稱UFC)。UFC允許任何門派的武術(如空手道、柔術、中國功夫、相撲等)和奧運會的體育項目(如拳擊、柔道、摔跤、跆拳道)參加比賽,並在統一的規則下決出哪種功夫最厲害。UFC使美國觀眾第一次在同一個場地中看到了不同功夫間的較量。迄今為止,UFC已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MMA比賽,並是世界公認的最具娛樂性與競技性的體育賽事之一。UFC的成功得到了國際武術界的巨大支持。現在,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的冠軍和各方武術高手都要參加UFC。UFC的成功帶動了世界范圍MMA運動的發展,MMA已成為了全球化的流行運動。迄今為止,MMA比賽在美國全國所有50個州,都已成為正式合法的比賽。除了每月一次的UFC比賽;美國全國還有將近100家的不同機構,舉辦著各自的MMA比賽。
在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芬蘭、挪威、荷蘭、丹麥等歐洲國家都已先後開展起了MMA運動。亞洲的科威特、阿聯酋、韓國、台灣、泰國、菲律賓等地區也都開始舉辦自己的MMA比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現在已成為繼美國之後的另一MMA發達國家。PRIDE是日本最大的MMA組織,和UFC並列為MMA比賽的世界霸主地位。PRIDE一般每個月都會在日本舉行一次比賽,光現場觀眾就達數萬人以上。就連一向以踢拳比賽著名的日本K-1組織,現在已經開始將其半數的比賽轉變為MMA比賽。
MMA比賽已逐步成為世界搏擊類比賽的最終發展方向。現代的職業MMA運動員都是一些技藝高超的選手,他們都經過了多年的專業訓練。現在的MMA運動員,都是世界頂尖級的選手。前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的摔跤、柔道、空手道、踢拳、柔術冠軍,組成了MMA優秀的參賽隊伍。當我們站在21世紀的新起點上,縱覽世界武壇;綜合武術競技已成為了當今世界武壇各類先進武術比賽的主流理念。
❽ MMA是什麼
MMA是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的簡稱,即綜合武術賽或者綜合格鬥賽。
MMA是一種集觀賞性、娛樂性、競技性於一體的優秀運動項目,現已成為國際武術搏擊比賽的主要項目。MMA運動是拳擊、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等運動的完美結合,可以說是搏擊運動的十項全能。MMA比賽是體育比賽規則上的一個突破,MMA的規則對所有的武技一視同仁,不同武術流派的練習者可以在統一的規則下同場競技。MMA運動的賽規可以讓各方高手在一個公開且公平的環境下進行較量,是真實公平的一種競賽方式。在比賽中允許使用擊打、抱摔、關節技等各種技術,並在選手倒地時繼續進行比賽。踢、打、摔、拿等各種武技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示。
現代MMA運動把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功夫等各種格鬥術運動相融合,使其成為一個非常精彩的格鬥比賽。MMA具有統一的比賽規則,賽規的設定不偏不倚,既不會偏向某一種武技,也不會使某種武技處於劣勢。參賽者可以使用拳、踢、抱摔、鎖技、絞技等多種技術。比賽可以在與拳擊台相同的拳台進行,也可以在帶護欄的八角形場地舉行。比賽獲勝的方式同拳擊比賽相似,即KO勝、優勢勝利、醫生終止比賽、對手棄權、分數評定、或者取消比賽資格。但與拳擊或踢拳比賽的不同之處在於選手也可以通過讓對手認輸來取得比賽的勝利。當參賽者由於被纏抱、挨拳過重或身體疲勞等原因而希望停止比賽時,他都可以主動選擇認輸。整個比賽過程流暢明朗,當選手倒地時比賽繼續進行,裁判很少叫暫停。比賽重量級別的劃分與拳擊、摔跤、柔道和散打基本相同。非冠軍賽一般為三個回合;冠軍賽一般為五個回合;每個回合持續五分鍾,每兩個回合間有一分鍾休息時間。
MMA的歷史
古代時的格鬥比賽,都是無規則的,是以生死來相搏的,比如羅馬斗獸場以前就是用來比賽的,比賽時,選手可以使用任何招式,可以使用拳擊、古希臘式搏擊、摔跤等等格鬥術。
現代MMA起源於二十世紀20年代在巴西出現的Vale Tudo。Vale Tudo在葡萄牙語中就是無限制的意思。
在巴西,格雷西家族於二十世紀初期開展了現代MMA運動的新紀元,他們主要應用其家族自創的自衛防身術——巴西柔術,參加組織比賽。在比賽中,任何武技都可以使用,比賽不設時間限制,不分重量級別,比賽經常會持續幾個小時,而取勝的唯一辦法就是擊敗對手。
格雷西家族於1993年把MMA比賽引入美國,即終極格鬥大賽(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簡稱UFC)。UFC允許任何門派的武術(如空手道、柔道、相撲、自由搏擊等)和奧運會的體育項目(如拳擊、柔道、摔跤、跆拳道)參加比賽,並在統一的規則下決出哪種功夫最厲害。UFC使美國觀眾第一次在同一個場地中看到了不同格鬥術間的較量。迄今為止,UFC已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MMA比賽,並是世界公認的最具娛樂性與競技性的體育賽事之一。UFC的成功得到了國際武術界的巨大支持。現在,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的冠軍和各方武術高手都要參加UFC。UFC的成功帶動了世界范圍MMA運動的發展,MMA已成為了全球化的流行運動。迄今為止,MMA比賽在美國全國所有50個州,都已成為正式合法的比賽。除了每月一次的UFC比賽;美國全國還有將近100家的不同機構,舉辦著各自的MMA比賽。
在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芬蘭、挪威、荷蘭、丹麥等歐洲國家都已先後開展起了MMA運動。亞洲的科威特、阿聯酋、韓國、台灣、泰國、菲律賓等地區也都開始舉辦自己的MMA比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現在已成為繼美國之後的另一MMA發達國家。PRIDE是日本最大的MMA組織,和UFC並列為MMA比賽的世界霸主地位。PRIDE一般每個月都會在日本舉行一次比賽,光現場觀眾就達數萬人以上。就連一向以踢拳比賽著名的日本K-1組織,現在已經開始將其半數的比賽轉變為MMA比賽。
MMA比賽已逐步成為世界搏擊類比賽的最終發展方向。現代的職業MMA運動員都是一些技藝高超的選手,他們都經過了多年的專業訓練。現在的MMA運動員,都是世界頂尖級的選手。前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的摔跤、柔道、空手道、踢拳、柔術冠軍,組成了MMA優秀的參賽隊伍。當我們站在21世紀的新起點上,縱覽世界武壇;綜合武術競技已成為了當今世界武壇各類先進武術比賽的主流理念。
MMA的安全性
可能一提起MMA,有人就會聯繫到血腥和暴力,那麼MMA比賽作為一項世界范圍合法化的運動它是否安全呢?對未經過MMA訓練的人看來,綜合武術競技表面看來似乎是不安全的。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現代MMA應該說是一項非常安全的運動,並保持著相當良好的安全紀錄。在其八十多年的競賽史中,只出現過一例死亡紀錄(1998年俄羅斯舉行的一次管理混亂未經審批的比賽)。而在其他的體育項目中,如散打、拳擊、摔跤、足球、甚至拔河比賽,都有過更多的傷亡紀錄。其實對MMA運動的誇張描述只是一種商業上的炒作,完全是為了吸引更多觀眾的噱頭。以下是一組關於MMA運動和其他運動的傷亡統計數據:
國際修斗(日本著名的MMA比賽組織)委員會:
六年共計482場比賽
六年共計146例受傷
受傷率9.5%(五分鍾回合)
至今為止共計1例死亡
美國業余拳擊聯合會(1998年到2003年):
平均每年25,000場業余拳擊比賽,5,000場職業拳擊比賽
共計9,183例受傷
受傷率30%(三分中回合)
平均每年3例死亡(每1,000人中1.3人死亡)
美國橄欖球比賽(1998年到2003年):
每年平均12名運動員死於訓練
每年平均8名運動員死於比賽
每年平均3名運動員死於中暑
每年平均250,000例腦震盪
1998年到2003年:
賽車比賽平均每年32例死亡(從1990年以來,共計260例死亡,其中觀眾29名,兒童5名)
賽馬比賽共計128例死亡
潛水共計11例死亡
摩托車比賽共計7例死亡
跳傘比賽共計123例死亡
滑翔傘比賽共計55例死亡
登山比賽共計51例死亡
MMA運動之所以有這樣良好的安全紀錄,主要是因為它的規則更加的安全和人性化,運動員所受的傷害要比其他運動小得多。在過去的十年中,通過不斷完善其比賽規則,MMA運動已將觀賞性和安全性完美的融合。
以拳擊和踢拳比賽的賽規為例:比賽中只允許使用拳、肘、腿、腳進行攻擊,比賽一般為五到十個回合,選手被擊倒後,裁判員要數秒。這就使得在拳擊和踢拳比賽中選手們要連續多次的擊打對手的要害部位,已取得勝利;而且在被擊倒後,還有八到十秒繼續恢復比賽的機會。除了被KO或者棄權,實力差的選手必須要忍受數秒和長回合的比賽折磨。由於頭、臉、肋骨等關鍵部位經常受到大力的擊打,所以拳擊和踢拳運動員常見傷害為腦震盪、面部出血,嚴重的有腦損傷、內臟出血等致命性的傷害。所以拳擊比賽的高傷亡、高風險紀錄是和它的賽規密切相關的。
MMA比賽良好的安全性主要是來自於它合理和人性化的賽規設計:
在MMA比賽中,可以使用摔、拿手法來制服對手,從而大大減少了擊打的次數。
比賽在倒地後繼續進行,選手通過地面搏擊技術可以在控制位置時使用關節技、絞技,從而達到沒有任何流血就能夠制服對手的目的。
在比賽中,選手可以主動認輸,進攻方在對手認輸後會停止進攻。從而能夠真正做到制服且不傷人的目的,這是技擊文明的良好體現。
MMA比賽的分指手套更便於使用摔、拿、關節技、絞技等較輕的傷害技術,而且此種手套比拳擊手套更輕薄,不但防止手部在擊打時受傷,還能減小選手擊打的力度,從而提高了比賽的安全系數。
MMA比賽取消被擊倒後數秒的規則,只要選手被擊倒後出現失去意識情況,裁判員即可終止比賽;這樣,選手就不會在不清醒時進行比賽。
所以,選手受傷一般都是些擦傷、破口或瘀青等軟傷;以及手指、腳趾和面部的小傷;嚴重受傷的情況極少出現。
在一定意義上,現代MMA比賽實際上是拳擊和踢拳比賽的替代品。MMA運動不但成功地減少了比賽傷害,還大大提高了比賽的觀賞性和流暢性。所以,MMA比賽可以說是為現代體育搏擊史帶來了一場安全性與觀賞性的革命。
(二)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主要應用在聚合和共聚領域,對每一種應用都需要採用特別的聚合工藝,使用引發劑為游離型(有機過氧化物、偶氮化合物)或離子型。 可以通過本體聚合製得有機玻璃。用於人工裝飾材料,建築工業製件,光信息材料,電氣部件封裝等。 可以通過乳液聚合製得塗料;漆、粘合劑;防水劑、調節潤滑油粘度助劑等。 可以代替苯乙烯做交聯劑,稀釋不飽和聚酯樹脂,做天然和合成橡膠改性劑。 甲基丙烯酸甲酯大部分用於有機玻璃行業,但在其他許多領域應用也及其廣泛。目前在醫用功能高分子(高分子材料製品和高分子葯物),紡織(腈綸第二單體)作為官能性單體,在塗料、油漆及膠粘劑等領域也取得了廣泛的應用。
產品名稱: 甲基丙烯酸甲酯
CA登記號: 80-62-6
英文名: Methyl methacrylate;MMA
別名: 有機玻璃單體;MMA
分子式: CH2:C(CH3)COOCH3
用途: 主要用作有機玻璃的單體,也用於制其他塑料、塗料等
性狀 無色液體,易揮發。
熔點 -48℃
沸點 100~101℃
相對密度 0.9440
折射率 1.4142
閃點 10℃
溶解性 溶於乙醇、乙醚、丙酮等多種有機溶劑。微溶於乙二醇和水。
更多信息請參考詞條:甲基丙烯酸甲酯
(三)
甲基丙二酸尿症的病(MMA病)
甲基丙二酸是蛋白質分解後產生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需要我們人體內一種酶進行合成代謝,正常人不會因此有什麼影響,可是患有MMA的人正是缺少了這種酶的合成造成了甲基丙二酸中毒,這是一種隱性遺傳基因缺陷疾病。得了MMA,飲食只能吃低蛋白食物,每頓飯的蛋白質含量需要進行嚴格控制,一旦超標將危及生命,同時應注射維生素B12。
❾ 搏擊運動有哪些
現代搏擊運動種類豐富,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基本上都有富有特色的徒手對抗性搏擊運動。如中國有散打運動、日本有柔道運動、韓國有跆拳道運動,除此之外,還有拳擊、泰拳、傳統武術、空手道、截拳道、法國踢拳、巴西柔術、合氣道、桑搏、忍術格鬥、相撲、卡拉里帕亞荼、艾斯克瑞瑪、班卡西拉、歐洲自由博擊、希臘羅馬式摔角、以色列格鬥術等。
散打:又叫散手,是中國武術一個主要的表現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為主要進攻手段。另外還有防守、步法等技術。1979年散手在我國成為競技的比賽項目。散手比賽屬於武術對抗性技擊項目,允許使用踢、打、摔等各種武術流派中的技法。這種比賽不僅有助於掌握中國武術的技擊方法,也有助於培養勇敢、機智、靈活、果斷等意志品質。散打共分九級,1~3級是低段位,為青鷹,銀鷹,金鷹; 4~6級是青虎,銀虎,金虎; 7~9級是青龍,銀龍,金龍。
摔跤:是重競技運動項目之一,指兩人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規則,以各種技術、技巧和方法摔倒對手。摔跤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在奧運會中分為古典式和自由式兩個跤種,又統稱國際式摔跤。古典式摔跤,起源於古希臘,以前被稱為希臘羅馬式摔跤。19世紀,英國人制定了較為明確的自由式摔跤規則,所以自由式摔跤最後定型於英國。二者的基本區別在於:古典式摔跤禁止抱握對手腰以下部位、做絆腿動作以及主動用腿使用動作。 中國摔跤運動有悠久的歷史,它是一種民族形式的體育項目,也是中國文化遺產之一。
❿ 法國踢腿術的介紹
法國踢腿術,是來自法國的一項格鬥技運動;主要以腿部作為攻擊對方的武器,可看作是泰拳的某種延伸。因其與跆拳道一樣以腿法作為主要技法,所以常會讓人誤會並將兩者混淆在一起。現在此特別說明一下,跆拳道與法國踢腿術最主要的不同之處在於:跆拳道體系風格與空手道、柔道相似,交手時與空手道一樣禁止用拳擊打對方頭部。但法國踢腿術則無此限制,且體系風格與泰拳、踢拳及西洋拳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