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介紹一下法國的外籍軍團
法國外籍軍團(法語Legion etrangere,英語French Foreign Legion)是由外國志願兵組成的陸軍正規部隊,擁有和法國正規軍同樣的裝備,由來自136個國家和地區約8000名志願者組成。創立於1831年,當時為了解決法國國內的外國人犯罪問題,同時補充戰爭中死傷的法國軍隊兵員,由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浦(在位1830-1848)下令組建。志願者加入時可以隱瞞國籍和姓名,假名或改名也可以。因此曾經有很多罪犯加入。
編制
1、法國外籍兵團第1步兵團
2、法國外籍兵團第2外籍步兵團
3、法國外籍兵團第3外籍步兵團
4、法國外籍兵團第1外籍騎兵團
5、法國外籍兵團第4騎兵團
6、法國外籍兵團第2外籍傘兵團
7、法國外籍兵團第1外籍工兵團
8、法國外籍兵團第2外籍工兵團
B. 求法國外籍兵團的歷史主要裝備哪些輕武器,附加介紹!謝謝
法國外籍兵團成立於1831年,在19世紀期間是法國殖民作戰的前鋒。兵團長期作戰於西班牙、馬達加斯加、阿爾及利亞和東南亞等地,他們幾乎是法國在阿爾及利亞長期戰爭的代名詞。1841年在奧蘭以南96.5 km處的西迪貝勒阿巴斯,外籍兵團建立了一個基地。這里成為兵團精神上的家,直到法國允許阿爾及利亞獨立,並於1962年撤出它的部隊為止。歷史1831年,路易·菲利普(之後的法國國王)為了支持他在阿爾及利亞發動的侵略戰爭,於3月10日組建了法國外籍兵團。之後,外籍兵團作為法國武裝力量的一部分轉戰克里米亞,義大利和墨西哥戰場。 墨西哥 法國外籍兵團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開始於1863年4月30日的墨西哥戰場。當日,一支由62名士兵和3名軍官組成的步兵巡邏小隊在Danjou上尉(Capitaine Danjou)的帶領下巡邏時,受到了將近3個營的墨西哥步兵和騎兵的進攻,並被圍困在卡梅倫庄園(Hacienda Camarón)。巡邏隊在庄園中抵抗墨西哥軍隊的進攻,雖然面臨著絕望的處境,但是他們依然頑強地戰斗,貫徹了戰至最後一人的頑強戰斗意志。Danjou上尉在庄園的防守作戰中受了致命傷,他剩餘的部眾最後與墨西哥軍隊展開了刺刀白刃格鬥。最後,墨西哥方面要求最後剩下的3個兵團戰士投降,但他們始終堅持,墨西哥軍隊必須保證他們保持著自己的戰旗,護送陣亡的Danjou上尉的遺體平安返回自己的駐地。面對這樣的情況,墨西哥方面的指揮官慨嘆到:「他們不是人類,是魔鬼」,出於尊敬同意了他們的條件。 直到今天,紀念「卡梅倫日」依然是兵團的重要慶典,並在此活動中展示Danjou上尉的手部木雕。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期間,外籍兵團試圖突破普軍防線,以解除普魯士軍隊對巴黎的包圍。他們成功得奪取了奧爾良,但最後未能解除對巴黎的封鎖。 殖民地戰爭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期間,外籍兵團在法國的對外殖民擴張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參加了了北非(在Sidi-Bel-Abbès,阿爾及利亞,他們建立了總部),馬達加斯加,和印度支那。1885年,在印度支那,一個營的外籍兵團參加了中法戰爭中著名的宣光堡壘(fortress of Tuyen Quang)防禦戰。 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外籍兵團參與了許多重要的戰斗,包括凡爾登戰役。在戰爭中的,軍團的出色表現獲得了卓著功勛。 外籍兵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中東,北非戰役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13團(The 13th Demi-Brigade) The Foreign Legion was heavily involved in World War II, playing a large role in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North African campaign. The 13th Demi-Brigade was deployed in the Battle of Bir Hakeim. Interestingly, part of the Legion was loyal to the Free French movement, yet another part was loyal to the Vichy government. A battle in Syria saw two opposing sides fight against each other in a short engagement, and later on the Vichy Legion joined its Free French brethren. 編制 從前,外籍兵團除了在戰爭時期外,並不在法國本土駐扎。在1962年之前,兵團的總部駐扎在西迪·貝勒·阿貝斯(Sidi-Bel-Abbès),阿爾及利亞。現在,一些軍團的單位部署在科西嘉島或其他海外屬地,而其餘的單位法國本土的南部。目前軍團總部位於馬賽附近的小城Aubagne。 軍團有以下7個團組成: 法國本土 第1騎兵團(1 REC),駐扎於 奧蘭治(Orange),機械化騎兵團 第2步兵團(2 REI),駐扎於尼姆(Nîmes), 第2工兵團,將被部屬於Plateau d'Albion, 1st Foreign Regiment (1 RE), based in Aubagne (Legion headquarters), 4th Foreign Regiment, based in Castelnaudary (training); 科西嘉島, 第2傘兵團,駐扎於卡爾維(Calvi); 法國海外屬地, 第3步兵團(3 REI),駐扎在法屬蓋亞那, 梅約特特遣隊(DLEM),梅約特(Mayotte); 非洲 13th Demi-Brigade of Foreign Legion (13 DBLE), based in Djibouti. 組織 今日存在於法國的外籍兵團是一支全副武裝的部隊,以優良的裝備和健全的組織替法國服務。兵團現今的組織是以擁有1O個連的團為基礎,加上一些增加步兵連花費的特殊連(偵搜連、迫擊炮連、輕裝甲連等等)。現今主要單位如下: 第一外籍兵團:駐扎於歐巴涅的卡賽娜維亞諾,該團負責整個兵團的行政事務。它也要負責樂隊,由1連負責管理龐大的訓練營,而且在戰時須撥出3連的兵力以防衛設置於阿比翁高原的中程彈道導彈(IRBM)基地。 第二外籍步兵團:兵力總數達1500人的步兵團駐於科西嘉的波尼法西亞,該團各連都必須輪流至突擊隊和其他特殊學校訓練,而且經常被派到海外分遣隊服役。 第三外籍步兵團:該團於1973年離開馬達加斯加後,便移防至現駐的法屬蓋亞那的庫魯基地。 第四外籍兵團:該團訓練新兵和低階士官(NCO);駐扎於法國的卡斯特諾達里。 第一外籍騎兵團:常駐於奧蘭治,該團是隸屬於法國陸軍第14步兵師的裝甲單位。它包括了3支裝甲車中隊和1支機動步兵連。它也被指定為法國對外干預部隊的先遣單位之一。 第二外籍傘兵團:常駐於科西嘉的科特,該團包括:團部和4個野戰連。他們以可在24小時之內到達世界上任何指定地點,展開部署作戰的能力而自豪。其中有一個連經常被派遣至第13輕裝甲訓練師。 第五太平洋混合團:中心位於慕若華,太平洋混合團在塔希提島和亞努也有分遣隊。它的任務是對法國位於太平洋的核子試爆場提供安全、通訊和電力的需求。 第六十一兵團工兵混合營:此工兵營是為修建訓練營地而成立的,據說目前正在多爾多涅地區的喀斯石灰岩高原修建工程。該營包括一個外籍步兵連和一個法國陸軍工兵連。 馬約特外籍兵團分遣隊:此分遣隊有兩個連,由一名陸軍中校指揮,駐守在印度洋中的馬約特島。該島是到留尼汪島的中繼站,由250名成員的兵團保護其安全。 制服 外籍兵團穿著標準的法國陸軍制服,但是有某些特別的配件以顯示它的特殊地位。最著名的配件就是白色高頂軍帽,實際上是在制式藍色軍帽外覆蓋上塊白布(有紅色的頂面和金色的徽章及顎帶)。低階士官和軍官並不戴這種白色的軍帽。檢閱服就是卡其戰斗服加上一些儀式上的配件。包括飾以紅色流蘇的綠色肩章、白色的條紋和綁腿、藍色的腰帶和白色長手套。他們也佩戴一種綠色領結,而軍官甚至還穿上一件綠色背心。工兵排的成員則圍白色圍巾和攜帶典禮用的斧頭:他們皆被准許留鬍子。 戰斗服是法國標准迷彩服,通常配有一頂貝雷帽。作戰時的兵團使用一種頸中,細長條狀的布料,以表示屬於某連。外籍兵團的傘兵部隊佩戴綠色貝雷帽。裝備貝瑞塔92 FAMAS(DLEM制式突擊步槍) FR-F2 FN Minimi AAT-F1 AA-52 勃朗寧M2 RTF1 120mm迫擊炮 LLR 81mm迫擊炮 ERYX對戰車導彈 米蘭對戰車導彈 HOT對戰車導彈 AMX-10RC裝甲車 VBL裝甲車 標致P4 TRM 2000卡車
C. 法軍外籍兵團算是雇傭兵組織嗎 戰士受<日內瓦公約>保護嗎
法國的外籍軍團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雇傭兵部隊,他們不能稱為雇傭兵,而是僱傭軍,雇傭兵和僱傭軍是有很大區別的,本身法國外籍軍團是法國正規的國防力量,他所招收的軍人都是他國的公民,但是只要進入外籍軍團就是法國的現役軍人,這樣外籍軍團的士兵就具有雙重身份,所以在世界上法國的外籍軍團就比較特殊,他的士兵是法國的現役軍人,但不是法國人!所以說在戰時是享受國際法保護的!
為什麼說雇傭兵不等同於僱傭軍呢?說簡單點,各國的職業軍人是為國家和政府打仗的,他們有紀律約束和政治信仰,他們只會聽命於國家賦予某個人的指揮權利的那個人的指揮,如果這個人背叛了國家的利益,那麼職業軍人有權利不服從這個人的指揮,而僱傭軍是為軍隊打仗的,他們只需要對所在的軍隊負責,不需要對軍隊所在的國家負責,他們有紀律約束但是沒有政治信仰,雇傭兵就更簡單了,他們是為錢打仗的,只為錢服務,誰給的錢高,他就幫誰打仗,他們沒有政治信仰也沒有紀律約束!雇傭兵當中有職業道德的會按照合同辦事,人品差的僱主的敵人出錢多而殺死自己僱主的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有的戰爭狂人會僱傭雇傭兵發動軍事政變,造成局部的政治動盪,所以國際社會普遍反對雇傭兵制度的!
美國比較著名的黑水公司就是一個雇傭兵組織,但是他對外不稱雇傭兵公司,而稱保安公司,而且他從來不接私人任務,直接合法政府的任務,所以能在美國得以發展!
D. 法國外籍軍團裝備
現在的外籍軍團屬法國陸軍管轄下的一個特殊部隊,約8000人,軍人來自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E. 求知法國外籍兵團在二戰中的歷史
外籍兵團成立於1831年,在19世紀期間是法國殖民作戰的前鋒。兵團長期作戰於西班牙、馬達加斯加、阿爾及利亞和東南亞等地,他們幾乎是法國在阿爾及利亞長期戰爭的代名詞。1841年在奧蘭以南96.5 km處的西迪貝勒阿巴斯,外籍兵團建立了一個基地。這里成為兵團精神上的家,直到法國允許阿爾及利亞獨立,並於1962年撤出它的部隊為止。
1914年,大多數駐於非洲的法國陸軍都急急忙忙趕回法國本土以阻擋德國的侵略。外籍兵團的士兵在隨後西線的大屠殺期間為榮譽而戰。實際上,到1918年,外籍兵團中的馬士軍團是全法國陸軍中獲得最高榮譽勛章的團。
二次大戰期間,外籍兵團在世界各地作戰,而且對抗兩種不同的聯盟。某些兵團的單位在法國和挪威作戰,直到1940年法國投降。其他留在敘利亞、黎巴嫩和北非的兵團士兵仍然效忠維琪政權和反抗同盟國的進攻。二次大戰之後,法國試圖重建它在東南亞的政權,但很快地便卷人與越南獨立同盟國家主義者的戰爭中。駐扎地一個接一個地被奪走,而且胡志明的游擊隊很快佔了上風。1953年,法國在奠邊府的決戰孤注一擲,結果卻是使他們總數達14人的部遭到包圍。1954年5月,駐軍中的7個外籍兵國營被越盟所擊潰。
在他們最近160年的戰斗中,外籍兵團獲得最多榮耀的是,1863年4月30日於墨西哥持續固守的一個連。盡管對方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他們仍拒絕投降,連長丹裘的部下真正地戰斗到最後一人。為紀念這個英勇行為的卡麥農日,至今仍一年一度地被兵團分隊所慶祝。這是外籍兵團獨一無二的團隊精神最具體的表示。
組織
今日存在於法國的外籍兵團是一支全副武裝的部隊,以優良的裝備和健全的組織替法國服務。兵團現今的組織是以擁有1O個連的團為基礎,加上一些增加步兵連花費的特殊連(偵搜連、迫擊炮連、輕裝甲連等等)。現今主要單位如下:
第一外籍兵團:駐扎於歐巴涅的卡賽娜維亞諾,該團負責整個兵團的行政事務。它也要負責樂隊,由1連負責管理龐大的訓練營,而且在戰時須撥出3連的兵力以防衛設置於阿比翁高原的中程彈道導彈(IRBM)基地。
第二外籍步兵團:兵力總數達1500人的步兵團駐於科西嘉的波尼法西亞,該團各連都必須輪流至突擊隊和其他特殊學校訓練,而且經常被派到海外分遣隊服役。
第三外籍步兵團:該團於1973年離開馬達加斯加後,便移防至現駐的法屬蓋亞那的庫魯基地。
第四外籍兵團:該團訓練新兵和低階士官(NCO);駐扎於法國的卡斯特諾達里。
第一外籍騎兵團:常駐於奧蘭治,該團是隸屬於法國陸軍第14步兵師的裝甲單位。它包括了3支裝甲車中隊和1支機動步兵連。它也被指定為法國對外干預部隊的先遣單位之一。
第二外籍傘兵團:常駐於科西嘉的科特,該團包括:團部和4個野戰連。他們以可在24小時之內到達世界上任何指定地點,展開部署作戰的能力而自豪。其中有一個連經常被派遣至第13輕裝甲訓練師。
第五太平洋混合團:中心位於慕若華,太平洋混合團在塔希提島和亞努也有分遣隊。它的任務是對法國位於太平洋的核子試爆場提供安全、通訊和電力的需求。
第六十一兵團工兵混合營:此工兵營是為修建訓練營地而成立的,據說目前正在多爾多涅地區的喀斯石灰岩高原修建工程。該營包括一個外籍步兵連和一個法國陸軍工兵連。
馬約特外籍兵團分遣隊:此分遣隊有兩個連,由一名陸軍中校指揮,駐守在印度洋中的馬約特島。該島是到留尼汪島的中繼站,由250名成員的兵團保護其安全。
制服
外籍兵團穿著標準的法國陸軍制服,但是有某些特別的配件以顯示它的特殊地位。最著名的配件就是白色高頂軍帽,實際上是在制式藍色軍帽外覆蓋上塊白布(有紅色的頂面和金色的徽章及顎帶)。低階士官和軍官並不戴這種白色的軍帽。檢閱服就是卡其戰斗服加上一些儀式上的配件。包括飾以紅色流蘇的綠色肩章、白色的條紋和綁腿、藍色的腰帶和白色長手套。他們也佩戴一種綠色領結,而軍官甚至還穿上一件綠色背心。工兵排的成員則圍白色圍巾和攜帶典禮用的斧頭:他們皆被准許留鬍子。
戰斗服是法國標准迷彩服,通常配有一頂貝雷帽。作戰時的兵團使用一種頸中,細長條狀的布料,以表示屬於某連。外籍兵團的傘兵部隊佩戴綠色貝雷帽。
法國的外籍兵團是一支專門僱傭外籍志願兵的部隊,一向以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具有極強的戰鬥力而著稱,成立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士兵來自120個不同國家,通常駐守在法國本土以外的地方。兵團曾經出現在西班牙、義大利、墨西哥、摩洛哥、敘利亞、阿爾及利亞、查德等國家。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時,兵團也曾在巴黎參加過戰斗。
入選外籍兵團必須經過嚴格的挑選,除了身體條件合格外,新兵報名時必須公開自己的真實身份和提供詳細的背景材料,兵團杜絕任何與流血犯罪和涉及毒品犯罪有關的犯罪分子加入該部隊。每年大約只有1500人被接受,占報名者1/6。
外籍兵團要求入伍的不同國家的新兵都必須宣誓效忠兵團,而不是法國。因為兵團的格言是--兵團是我們的祖國。不過,士兵們普遍表示,雖然宣誓效忠兵團,但他們並不背叛自己的祖國。許多人當兵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為了冒險,為了金錢。甚至還有一些人表示簽約只不過是想得到法國的護照而已。因為兵團成員在服滿一任(五年)且無劣跡,便可以取得法國居留權或國籍。
幾十年來,外籍兵團就像磁石一樣吸引著眾多英勇善戰的各國士兵。二戰以後,大批失業的法國士兵為了生計也紛紛加入到外籍兵團里來。目前約有 40%-50% 的志願者是法國人,但是他們必須以瑞士、比利時、加拿大等國籍加入,因為法國人是不能加入外籍兵團的。而如今大部分的士兵是來自前華約集團國家,只有非常少數的人來自北歐及美國。
按照要求,每個新加入的士兵都要在兵團設在法屬蓋亞那的亞馬遜叢林野戰訓練中心,進行被稱之為「魔鬼般的訓練」的新兵受訓。在野外生存訓練中,士兵們必須學會怎樣與大蟒蛇搏鬥和以吃貘、亞馬遜短吻鱷、蛆蟲以及可食用的草木根、爬藤等為生。在強度訓練中,士兵們要相互協助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站在齊腰深的水潭裡,佩帶槍支和沉重的包袱,越過一堵至少有七米高的木牆的訓練動作。類似這樣的訓練,一天要做許多次,直到每個人都能非常漂亮地完成為止。一個月以後,世界上最優秀的叢林戰士將加入到兵團的各個部隊中。
隨著冷戰的結束和西方國家戰略的調整,使得這支世界上最優秀的外籍部隊處於一個政治上和軍事上被淡忘的尷尬境地。在南太平洋的外籍兵團軍事基地目前已關閉,兵團的人數到2002年也將削減到7800人。現在部隊里不再有大量的野戰和搏擊訓練,士兵們甚至無法找到實戰開槍射擊的機會,訓練的目的也是為了對付一些局部戰爭和參與國際維和行動,已經沒有讓他們展示才能的軍事任務了。
今天,法國政府之所以仍然用巨額開支養著這支部隊,不過是為了保存外籍兵團充滿傳奇的色彩和弘揚傳統的冒險精神罷了。
F. 法國外籍軍團的入隊過程
想要加入的弟兄只能先要去法國了,法各大城市都有報名點.(選拔期間的食宿可是免費的) 選拔過程 第一次選拔
在各報名點.
面試,身體檢查,各種資料填寫.(2~3日)
第二次選拔
犯罪經歷,個人的歷史調查.報名資料完成後簽定非正式合同.(2~7日)
接下來就是正式選拔了.地點在法國南部的馬賽近郊.外籍軍團第一步兵團的駐地. 選拔方法 身體檢查
體力測試
知識測試
心理測試
面試
動機,個人歷史調查 (10~15日)
祝賀你,全部合格後就要簽定最低5年的志願合同了.(7日)
(五年後還可以續簽6個月,3年或5年的合同) 報名條件 17-40歲的男性(未成年的報名者需要有法國政府機關證明的監護人的認可書)
外國人要有本國駐法使館的證明.
攜帶好個人身份證明.
無論已婚未婚,錄用後都視為獨身者.
身體上能適應在各種地區活動. 訓練過程 新兵訓練在駐法國南部的第4外籍步兵團進行.4個月.
完成後就會被分入軍團各部隊了.
制服
外籍兵團穿著標準的法國陸軍制服,但是有某些特別的配件以顯示它的特殊地位。最著名的配件就是白色高頂軍帽,實際上是在制式藍色軍帽外覆蓋上塊白布(有紅色的頂面和金色的徽章及顎帶)。低階士官和軍官並不戴這種白色的軍帽。檢閱服就是卡其戰斗服加上一些儀式上的配件。包括飾以紅色流蘇的綠色肩章、白色的條紋和綁腿、藍色的腰帶和白色長手套。他們也佩戴一種綠色領結,而軍官甚至還穿上一件綠色背心。工兵排的成員則圍白色圍巾和攜帶典禮用的斧頭:他們皆被准許留鬍子。
戰斗服是法國標准迷彩服,通常配有一頂貝雷帽。作戰時的兵團使用一種頸中,細長條狀的布料,以表示屬於某連。外籍兵團的傘兵部隊佩戴綠色貝雷帽。
武器裝備
FAMAS突擊步槍、攜帶型匕首、AT4火箭筒、毒刺攜帶型防空導彈、輕型無後坐力炮、FRF2狙擊槍、PGM狙擊槍。
G. 法國版特種部隊里隊員帶的黑色紅色還有綠色的貝雷帽的含義
美軍的別動隊戴黑色貝雷帽,特種部隊戴綠色貝雷帽,空降部隊戴栗色貝雷帽。各兵種的貝雷帽除顏色不同外,式樣都一樣,均屬制式統一發放物品。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組建了一支特種部隊,因其隊員頭戴綠色貝雷帽而俗稱「綠貝雷帽」。這支部隊由一些勇於冒險的人員志願組成,進行特殊訓練,專門從事特種任務作戰,曾以「魔鬼之旅」聞名於世。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統一佩帶藍色貝雷帽 紅色貝雷帽 是女特警的象徵!特種部隊是一支執行特殊任務的利箭。無論是深入敵後為後續大部隊執行偵察任務,還是直接參加戰斗,完成「外科手術」式打擊、突然襲擊、報復行動、解救人質等一系列極其艱難的作戰任務,小規模的特種部隊總是能夠發揮出人意料的特殊作用。如今,在反恐作戰、緝毒行動、平息動亂、人道主義行動以及捍衛國家政權等諸多方面,特種部隊也逐步表現出無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每逢大規模戰爭爆發時,特種部隊還能夠以多種特殊方式進行非常規作戰,其最終結果往往會超乎人們的想像。
如今,許多國家都建立了自己的特種部隊,它們非常熟悉本地區的文化傳統與風俗習慣。除此之外,由於定期換防並且與友軍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歐美國家的一些特種部隊在和平時期還可以執行「全球偵察」任務與「外交使團」任務。
特種部隊是由具有多種戰術技能的軍人組成的,其座右銘為:「事實勝於雄辨。」它們的基本特點是富有責任感、自信、多面手、全天候,反對個人英雄主義,提倡團隊精神。然而,特種部隊的名稱本自欺欺人央就蘊藏著這樣的含義:提介團隊精神。然而,特種部隊的名稱本身就蘊藏著這樣的含義:執行艱巨而又危險的作戰任務。
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熱帶叢林地區潮濕悶熱、雨量充沛、草木茂密,但是,這並非人們的久留之地。然而,有一支精銳的特種部隊卻能夠自由自在地駐扎在這樣的區域,這就是成立於1953年的美國特種部隊。多年以來,這支部隊經歷過從南亞的稻田戰場到拉丁美洲熱帶叢林的無數戰斗,事實表明,它不愧是在熱帶叢林地區作戰的一支精銳部隊。
《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熱帶叢林生存》這本書將告訴你美國特種部隊的野外生存實踐以及它在世界各地熱帶叢林地區的成功戰例,這其中包括以下內容:
※如何安全行軍與發出信號;
※如何尋找水源與食物;
※如何利用周圍的天然材料搭建避難棚;
※如何對付毒蛇與蜘蛛;
※如何進行野外急救。
編輯推薦
特種部隊是一支執行特殊任務的利箭。無論是深入敵後為後續大部隊執行偵察任務,還是直接參加戰斗,完成「外科手術」式打擊、突然襲擊、報復行動、解救人質等一系列極其艱難的作戰任務,小規模的特種部隊總是能夠發揮出人意料的特殊作用。如今,在反恐作戰、緝毒行動、平息動亂、人道主義行動以及捍衛國家政權等諸多方面,特種部隊也逐步表現出無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每逢大規模戰爭爆發時,特種部隊還能夠以多種特殊方式進行非常規作戰,其最終結果往往會超乎人們的想像。
如今,許多國家都建立了自己的特種部隊,它們非常熟悉本地區的文化傳統與風俗習慣。除此之外,由於定期換防並且與友軍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歐美國家的一些特種部隊在和平時期還可以執行「全球偵察」任務與「外交使團」任務。
特種部隊是由具有多種戰術技能的軍人組成的,其座右銘為:「事實勝於雄辨。」它們的基本特點是富有責任感、自信、多面手、全天候,反對個人英雄主義,提倡團隊精神。然而,特種部隊的名稱本自欺欺人央就蘊藏著這樣的含義:提介團隊精神。然而,特種部隊的名稱本身就蘊藏著這樣的含義:執行艱巨而又危險的作戰任務。
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熱帶叢林地區潮濕悶熱、雨量充沛、草木茂密,但是,這並非人們的久留之地。然而,有一支精銳的特種部隊卻能夠自由自在地駐扎在這樣的區域,這就是成立於1953年的美國特種部隊。多年以來,這支部隊經歷過從南亞的稻田戰場到拉丁美洲熱帶叢林的無數戰斗,事實表明,它不愧是在熱帶叢林地區作戰的一支精銳部隊。
《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熱帶叢林生存》這本書將告訴你美國特種部隊的野外生存實踐以及它在世界各地熱帶叢林地區的成功戰例,這其中包括以下內容:
※如何安全行軍與發出信號;
※如何尋找水源與食物;
※如何利用周圍的天然材料搭建避難棚;
※如何對付毒蛇與蜘蛛;
※如何進行野外急救。
媒體推薦
書評
特種部隊是一支執行特殊任務的利箭。無論是深入敵後為後續大部隊執行偵察任務,還是直接參加戰斗,完成「外科手術」式打擊、突然襲擊、報復行動、解救人質等一系列極其艱難的作戰任務,小規模的特種部隊總是能夠發揮出人意料的特殊作用。如今,在反恐作戰、緝毒行動、平息動亂、人道主義行動以及捍衛國家政權等諸多方面,特種部隊也逐步表現出無可替2代的特殊作用。每逢大規模戰爭爆發時,特種部隊還能夠以多種特殊方式進行非常規作戰,其最終結果往往會超乎人們的想像。
如今,許多國家都建立了自己的特種部隊,它們非常熟悉本地區的文化傳統與風俗習慣。除此之外,由於定期換防並且與友軍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歐美國家的一些特種部隊在和平時期還可以執行「全球偵察」任務與「外交使團」任務。
特種部隊是由具有多種戰術技能的軍人組成的,其座右銘為:「事實勝於雄辨。」它們的基本特點是富有責任感、自信、多面手、全天候,反對個人英雄主義,提倡團隊精神。然而,特種部隊的名稱本自欺欺人央就蘊藏著這樣的含義:提介團隊精神。然而,特種部隊的名稱本身就蘊藏著這樣的含義:執行艱巨而又危險的作戰任務。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克里斯·麥克納布 譯者:衛平 童懷林
克里斯·麥克納布博士曾經撰寫編輯了許多關於軍事歷史與精銳部隊野外生存方面的書籍。到目前為止,他出版的書籍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傘兵部隊》、《越南戰爭圖畫歷史》、《野外急救應用手冊》、《特種部隊耐力持巧》;此外,還包括其它方面的文章與特別報導。深厚的文學研究成果與豐富的歷史知識給他的專業研究帶來了豐碩的成果,他即將出版一套有關英國空軍特種部隊的叢書。現在,麥克納布博士居住在英國的南威爾士。
目錄
前言
「綠色貝雷帽」
地形地貌
行軍與信號
食物與水源
避難棚
熱帶危險動物
叢林急救
英漢術語表
器材一覽表
美國特種作戰部隊大事年表
參閱書目
作者簡介
文摘
H. 神秘外籍兵團 記錄了什麼
影片名稱:神秘外籍兵團
影片類型:紀錄片
影片地區:歐美
上映日期:2010
影片介紹:神秘外籍兵團講述了法國外籍兵團,它們是一支全副武裝的部隊,以優良的裝備和健全的組織替法國服務。兵團現今的組織是以擁有1O個連的團為基礎,加上一些增加步兵連花費的特殊連(偵搜連、迫擊炮連、輕裝甲)等,這部記錄片講述它們從如何建立,訓練,透過本系列節目,我們將更深入了解法國外籍兵團的成員,他的背景、在兵團的生活、和袍澤之間的關系、以及個人的挑戰和動機。
I. 法國外籍軍團的那種白色的帽子是什麼帽子
法文叫:kepi blanc 中文:白色法式平頂軍帽。
法國外籍兵團制服是法軍標准制服,帽子是獨樹一幟的白色法式平頂軍帽。禮服上為綠色肩章綴有紅色流蘇,白色帶子和綁腿,藍色腰帶和白手套。常配有扁圓軟帽,傘兵部隊戴綠色扁圓軟帽。有趣的是,外籍兵團有的部隊允許蓄須。
(9)現在法國外籍軍團用什麼畫迷彩擴展閱讀:
報名條件:
1、17-40歲的男性(未成年的報名者需要有法國政府機關證明的監護人的認可書)。
2、外國人要有本國駐法使館的證明。
3、攜帶好個人身份證明。
4、無論已婚未婚,錄用後都視為獨身者。
5、身體上能適應在各種地區活動。
制服
外籍兵團穿著標準的法國陸軍制服,但是有某些特別的配件以顯示它的特殊地位。最著名的配件就是白色高頂軍帽,實際上是在制式藍色軍帽外覆蓋上塊白布(有紅色的頂面和金色的徽章及顎帶)。低階士官和軍官並不戴這種白色的軍帽。
檢閱服就是卡其戰斗服加上一些儀式上的配件。包括飾以紅色流蘇的綠色肩章、白色的條紋和綁腿、藍色的腰帶和白色長手套。他們也佩戴一種綠色領結,而軍官甚至還穿上一件綠色背心。工兵排的成員則圍白色圍巾和攜帶典禮用的斧頭:他們皆被准許留鬍子。
戰斗服是法國標准迷彩服,通常配有一頂貝雷帽。作戰時的兵團使用一種頸中,細長條狀的布料,以表示屬於某連。外籍兵團的傘兵部隊佩戴綠色貝雷帽。
武器裝備
FAMAS突擊步槍、攜帶型匕首、AT4火箭筒、毒刺攜帶型防空導彈、輕型無後坐力炮、FRF2狙擊槍、PGM狙擊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外籍軍團
J. 在法國外籍軍團陣亡的中國人
「如果將來中法交戰,你會為誰而戰?」桌子一端,一名戴著貝蕾的法國軍人提問。「我會選擇當逃兵。如果我背叛中國,有一天我也會背叛法國。」桌子另一端,一名20歲出頭的黃皮膚年輕人用流利的法語回答。年輕人的簡歷顯示,他來自中國天津,在法留學四年。
站在旁邊的張明俊不動聲色地笑了。這一幕,和9年前的自己幾乎一模一樣。當時,還是在巴黎諾讓徵兵站這座圍牆爬滿藤類植物的古老城堡一樓,他背著個大背包,忐忑不安地接過報名表,一一填上自己的詳細信息:中學學歷,來自溫州,到法6年,能講法語。
如今,張明俊已是徵兵站的一名中士長,這是華人迄今在外籍兵團中獲得的最高職位。他說,想不到9年後自己的同胞居然還選擇加入法國外籍兵團。而他當時選擇入伍,也被許多溫州老鄉,甚至他的父母所不理解——你已經在1997年法國大赦時拿到了居留權,為什麼還要去當外籍大兵?
在大多數華人大兵看來,加入外籍兵團,無非是用青春換國籍——無論你是否偷渡到法國,甚至犯過法,只要你年齡在18-40周歲之間,在軍團服役滿5年,即可優先申請入籍;除此之外,談什麼人生理想,「全他媽扯淡」。
張明俊填完報名表後就挨了教訓——他自始至終保持的微笑惹惱了徵兵官員,「笑什麼笑?你以為你是誰?去,做20個俯卧撐先!」
「我想通過參軍適應法國主流社會,可從那時開始,我知道自己首先要適應外籍兵團的生存方式。」張明俊說。
沒有比這還輕松的辦法
1992年的「長途旅行」讓張明俊刻骨銘心。時方16歲的他,與一群人跟著蛇頭,坐火車、轉汽車、爬雪山、輾轉數個國家,最後到達巴黎。
上世紀90年代,大批溫州人像鐵片一樣被歐洲這塊巨大的磁鐵所吸引,開飯館、做批發生意,等待大赦機會獲得居留權。漸漸地,溫州人占據了巴黎的3區、13區、美麗城與巴黎北郊的歐拜赫維里耶市,占居法華人總數的43%。
成功人士的傳奇頻頻傳回家鄉,流傳並放大,而偷渡的危險與創業的艱辛總被有意無意地淡化。無論如何,這刺激了一批又一批年輕人的出國淘金夢。
到了巴黎,張明俊才明白,沒有居留權,開不了銀行賬戶,找不到正式工作,隨時都有被警察逮捕的危險,「甚至連呼吸一口巴黎的空氣都是違法的」。
同樣來自溫州的李厚霖1990年初到巴黎,「成為一個法國人,這和今天在街上開寶馬賓士一樣,是一種身份的標志」。
可來到巴黎後,16歲的他不得不到一家中餐館刷盤子,做大廚,對於工時和工錢,他沒有任何談判能力——在法國,僱用偷渡仔屬於違法,老闆冒險收留已是幸運,如果你覺得辛苦就滾蛋,想得到這份工作的人多得是。
空閑時,李厚霖幾乎不敢走出溫州城一步,那會像「離開水缸的魚一樣失去安全感」。一些溫州人甚至留法幾十年還不會說法語,他們只需呆在溫州城就好,在這座半封閉的聚居點內,從一日三餐到辦理車險,都能搞定。「我們不是來到法國,而是一群溫州人被空投到巴黎。」
這完全不是李厚霖想要的生活,作為一名典型的溫州人,他渴望有自己的生意,比如開一個餐館。但一切的前提條件必須是,擁有合法居留權。對於偷渡者而言,李厚霖們獲得居留權的可行渠道有兩個:一是等待大赦機會,只要你足夠幸運與耐心,並且在這之前還沒被警察逮捕——要知道,法國最近兩次大赦時間分別是1981年與1997年。二是與一個法國人或有居留權的人結婚,如果對方樂意配合且你覺得這筆交易劃算。
這是每個偷渡者必須面對的抉擇,作為一個龐大族群的新成員,他們很容易得到溫州老鄉的經驗之談——加入外籍兵團吧,這是你我獲得法國國籍最便捷的途徑。1990年代初中期,外籍兵團中已陸續走進了近300名中國人。
張明俊就是被一個已從外籍兵團退役,做起了批發生意,還開上了跑車的老鄉說動了心,「不就是混5年的兵么?在和平年代當兵,比當的士司機還安全。別再猶豫了,沒有比這還輕松的辦法!」
和李厚霖一樣,他被老鄉反復告知,報名前要先練跑步,這是最難過的一道關,12分鍾內必須跑完2800米。
你們不為任何國家而戰
通過體檢,即將進入體能測試的張明俊,發現軍隊並非「混5年兵」那麼簡單。
外籍兵團允許你是偷渡客,允許你沖著國籍而來,允許你曾經有過犯罪記錄,慷慨為你提供食宿、高額保險、每月1043歐元的薪水與每年45天的帶薪休假,但絕不允許你在此混日子。從報名者的體能測試開始,外籍兵團的嚴苛訓練與殘酷的生存邏輯就發揮出威力。
2800米測試前幾天,張明俊患了重感冒。他害怕出局,不敢找軍醫,只好一個勁地灌開水;為了取暖,他每天一早起來便去抱樹。這是他的偶然發現,在乍暖還涼的4月,樹的溫度比人的溫度要高。宿舍內住著五六十人,始終沒人注意到他。有人生病,對其他人來說是好消息。畢竟,從體檢到正式簽約,成功率平均只有20%。
每個報名者都是被各自強烈的目的驅動來此飽嘗苦頭。後來調往巴黎諾讓徵兵站工作的張明俊發現,外籍兵團是觀察世界政治經濟形勢一扇獨特的窗口。軍團長期以來自東歐國家的人居多,這與1991年蘇聯解體與經濟長期不景氣直接相關。許多東歐人依法享有雙重國籍,他們更在乎軍團提供的薪水,這比其國內的收入要高許多。不少人出身軍人世家,他們樂意成為職業軍人,在外籍兵團中打拚前途,逐漸占據了軍團的中高層職位。
在近乎暈厥狀態下,張明俊沖過了最後的100米。這一關的淘汰率最高,來自台灣的小吳在日記中記錄道,絕大部分前來報名的中國人並不知道選拔的程序,像當初盲目地隨大流偷渡到法國一樣,他們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來到軍團時,連A到Z的法文都不會念,12分鍾的輕裝跑步,連1600公尺也跑不到。因此,中國人報名人眾,錄取者少。
吳是中國大兵中的例外,這個此前在台灣擁有自己的IT公司的高級工程師,純粹為了「換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接受嚴苛的體能訓練」,加入法國外籍兵團。
為期三個月的強化訓練需要全天24小時待命,通常在三更半夜,教官將幾顆模擬炸彈扔進軍營,大喊,「全都給我滾出來!」急行軍是家常便飯,最長的那次連續走兩天,一輛越野車全程跟隨,隨時撿起昏厥或放棄的士兵。
這場最後的考核讓張明俊終生難忘。在最後幾百米,他快要癱軟在地上之時,雙臂被兩個東歐人架住了,兩人幾乎是拖著他到達終點。「那一刻,我明白大家已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兄弟了。」張明俊說。
戰友間堅固的兄弟情誼是外籍兵團最關鍵的生存法則,在戰場上,能單獨贏得一場戰爭,並活到最後的那是好萊塢大片。在法國外籍兵團,來自各個國家的士兵要學會唱法國軍歌、參加法國國旗的升旗儀式,但他們不必徹底洗刷此前「愛國主義」的對象。培訓課上,教官大聲告訴台下膚色各異的學員,「你們不為任何國家而戰,只為身邊的兄弟而戰。」
5年後當上中士長的張明俊帶新兵時,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回家告訴你老婆,她永遠是第二位的,軍團的兄弟們才是你的大老婆。」
李厚霖曾經與幾名戰友到酒吧喝酒,其中一名戰友醉酒與人打架受傷,同伴架著他到公路旁攔的士,好容易停了一輛,司機看這架勢,正欲開走,被憤怒的大兵攔下,把車玻璃砸得粉碎。回到軍營後,打架的戰友受到了處分,砸的士的幾個卻得到了表揚:「這是讓大家記住,你身邊的兄弟就是你身體的一部分,你為你身體一部分打架是對的。
為了國籍我什麼都能忍
李厚霖最終以高分入選外籍兵團,和他一同報名的兩名中國同胞則遭淘汰。
原則上,高分者都將分到傘軍團,但李厚霖申請去了步軍團,「我沒勇氣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來。」他告訴副團長。而他的實際想法是,傘兵訓練基地在科西嘉島,離巴黎太遠,步軍團相對近一些,每個周末可以回趟家。
馬劍一選擇當廚師,可以在廚房裡避過戰火,安然度過五年,然後成為法國人。「我只是想獲得國籍。」這實際上也是中國大兵的多半選擇。
被送往步軍團的當晚,李厚霖與戰友立即受到「新兵期」的洗禮。
「你們有牙刷嗎?」長官問。「有!」士兵答。
「有水桶嗎?」「有!」
「好!給你們一分鍾時間去拿,用牙刷把廁所、走廊的馬賽克給我刷光亮!」
還有燙衣服。外籍兵團閱兵服很繁復,熨燙時,講究施力,燙輕,沒效果;燙重,褶皺會燙糟。第一次給長官燙禮服,李厚霖從晚上10點忙乎到凌晨6點。新兵期里,他像復讀機一樣反復告訴自己,「忍!為了國籍我什麼都能忍!」
每個人的新兵期長短不一,法語好、動手能力強的新兵最容易被老兵們接納為兄弟。這支龐雜的「聯合國」軍隊嚴禁拉幫結派,來自同一個國家的士兵原則上不得分到一個連隊,在公共場合說家鄉話會被懲罰。你要麼和大家一起說法語,要麼保持沉默。因此,語言始終有障礙的新兵往往成為被人使喚的對象,軍團中抑鬱症患者形成一個隱秘而龐大的群體,逃亡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在許多法國人眼中,外籍兵團的士兵多是些犯罪青年或走投無路之人,經歷殘酷訓練後英勇善戰,他們對人生沒有眷戀,與母國也恩斷義絕。
「殘酷是我們的生存邏輯。」張明俊說,最危險的戰場全都由外籍兵團沖鋒陷陣,在法國這個所謂講人權的地方,公眾與媒體都不願看到法國士兵陣亡,曾有7名法國正規軍軍人在同一場戰爭中犧牲,整個法國鬧翻了天。而外籍兵團不一樣,盡管他們中絕大多數都將或已成為法律意義上的法國人,但在法國主流觀點看來,他們始終是一群外國人。
李厚霖完全不能接受「與母國恩斷義絕」之說,「相反,我執行的任務絕不能危害中國的利益,這是我的底線。」1995年,李厚霖所在步軍團被派往南斯拉夫執行任務,團里一位戰友來自南斯拉夫,他選擇回到母國作戰。「他說不喜歡自己國家的政權,可我覺得他是一個叛徒。」「自己的國家就像外籍兵團一樣沒得選擇,你既然屬於他,就得無條件熱愛他!
我再也不要見到這鬼地方了
同樣是1995年那次被派往南斯拉夫執行任務的輪船上,李厚霖第一次感受到死神如此貼近。其時,長達4年多的波黑內戰已近尾聲,但巴爾干半島依然籠罩在硝煙中,人員傷亡人數每天都在更新。
晚餐時,每人桌前上了各種昂貴的海鮮和鵝肝,吃完後,每人面前遞上一份遺書,內容已用法文打好,只需在空白處填上姓名,親人的聯系地址和電話即可。
輪船到岸後,一些戰友悄無聲息地消失了;到了戰場不久,兩個戰友自殺了,其中一個年方18,拿著沖鋒槍朝自己喉嚨連開數槍。李厚霖堅持了下來,「我盡量去想四年後的事情,那時,我已經拿到法國國籍,還做起老闆了。我會活到那天的。」「在戰場上,沒有兄弟的支撐,一個人是非常脆弱、容易擊垮的。」1990年,坦克兵楊衛國被派往伊拉克執行任務,一次,同一個裝甲車的土耳其人出去上廁所,彼時,飛毛腿導彈襲擊的警報突然響起,按規定裝甲車必須馬上關閉,全體士兵戴上防毒面具。那名土耳其人絕望地敲打車門。開還是不開?楊衛國與同車的三名戰友透過面具面面相覷,誰也沒說話。幾秒後,楊衛國猛地拉開車門,一把將土耳其戰友拽了進來。最終導彈被愛國者攔截,虛驚一場。裝甲車內,土耳其人抱住楊衛國,淚流滿面。
廚師馬劍一已記不清自己上過哪個戰場,他的戰場始終是一個十餘平方米的廚房,每天就是把牛排煎到八九成熟,將薯條過一道沸油,再做一鍋湯。他的確可以平安熬過5年,但他並不開心,在兄弟重如山與叢林法則並存的外籍兵團,始終講不好法語、性格溫吞、酒量也不行的他經常受到戰友的戲弄。李厚霖和他在一起吃飯,從來不敢叫啤酒,「擔心他情緒失控」。
台灣的吳是中國大兵中最享受軍旅生活的人。他從不把薪水大把花在啤酒上,而是用來建設自己的網站,向網友介紹外籍兵團徵兵條件、中國人在軍隊中的生存狀態,及自己的心得體會;不厭其煩地回復網友的郵件。
他還申請加入傘軍團,渴望被派往最危險的戰場。「他在人堆中始終是最扎眼的,」張明俊回憶,一次軍團組織野營,大家都穿著褲衩,帶上燒烤工具來集合,唯獨吳穿著一身迷彩服,頭上箍著一盞探照燈——他以為野營是野外生存訓練。
吳的日記最後的更新時間停留在2007年12月,本報記者多次給他發郵件,未復。李厚霖告訴記者,他也許是被派往海外執行任務了,「上網?到夢里上去吧!」
在枯燥與高度緊張的戰地環境中,男人的性壓抑亟需釋放,「露點」雜志和三級片成為軍營中的搶手貨。張明俊所在工軍團在科索沃執行任務時,一到晚上便涌到後勤連看「片」,那兒有一台投影儀和幕布,大家邊看邊放聲大笑。觀眾中沒有長官,但所有人都相信,他們有自己的「放映廳」。
「在海外執行任務的大兵工作之餘,最感興趣的是酒和女人。」在一些駐扎非洲的部隊里,還曾設過半合法的軍妓,為防止艾滋病,部隊還給軍妓做定期檢查。
李厚霖所在步軍團在南斯拉夫執行任務時,流動性極大,「看到頭母豬都稀罕」,駐守的5個月里,最high的娛樂是烤全羊,戰友們挖了一道很深的戰壕,架上幾十頭羊,大家拿著蘸上油的拖把,來回奔跑著往羊身上抹油,邊開心地大喊大叫。在嘈雜歡騰的人群中,李厚霖操起中文大吼,「我再也不要見到這鬼地方了!
你們中國人退役後,就成了NO.1
5年合同將滿時,張明俊選擇續簽。作為軍隊中的佼佼者,他被長官再三挽留並許諾,續簽後即刻調回巴黎諾讓徵兵站做文官,升遷中士。文官和法國的普通上班族一樣,每天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類似於法國的公務員,而不再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現在,我有了老婆、小孩、房子、小車,我和法國人沒什麼不一樣了。」
第二個5年後,張明俊再次續簽,「這次是為了獲得政 府退休金,根據規定,在外籍兵團連續服役滿15年,可終生領取法國政 府提供的每月一千多歐元的退休金。」這讓張感到自豪。
選擇續簽的中國人迄今只有1%,退役從商是所有溫州籍大兵拿到國籍後的選擇。如今,作為華人中唯一升至中士長的戰友,張明俊每次提起軍銜,總是連連擺手,「中國人從沒升過中高層軍官,那是我們志不在此呀!」他已下定決心,15年期滿後無論如何要退役做生意,「我畢竟是個溫州人」。
李厚霖退役時,卻放棄了法國國籍。他發現,中國的機會已今非昔比,生活條件也不比法國差,他常常對朋友說,「現在做中國人才有優越感呢!」2007年,他攜妻兒回到溫州,加上在法國時創下的事業,如今他已是五家外貿公司的老闆。回國前,李厚霖在街上偶遇前上司,這名來自東歐的中年人盯著李的賓士320感慨,「你們中國人退役後,就成了NO.1。」李厚霖也感慨,「要算成功,也是外籍兵團賜給我的。」
回國後,他買了保時捷唯一的一款SUV,在這座已完成艱辛創業與原始積累的僑鄉,這款車算不上驚艷。「近10年來,只有一個溫州老鄉找我咨詢加入外籍兵團的事。」李說。
如今,外籍兵團中溫州籍大兵的比例已然下降,越來越多的溫州人不必再「爬雪山」爬往歐洲,溫州街道上四處豎立的移民咨詢廣告顯示,他們開始從容、理智地選擇留學、投資移民、人才輸出,或僅僅是到巴黎串親戚。他們不再認為歐洲等同天堂。而同時,上世紀90年代東北下崗人數與國內留法學生的急遽上升,軍團中越來越多地出現了這些人的身影。
廚師馬劍一未滿五年便申請退役,回到溫州。這個患上嚴重抑鬱症的中年人一落地溫州,立即像找回了身體的一部分。如今,他的生活回到原點,繼續做著公務員,也能喝點啤酒了。
時不時地,李厚霖和馬劍一回法國走走親友。戰友們坐在一起喝酒,有人提起國家經濟形勢不好,李厚霖馬上反駁,怎麼不好了?中國GDP還是兩位數增長呢!隨即才反應過來,對方指的「國家」是法國。
坦克兵,現任法國外籍兵團退伍華人戰友會秘書長楊衛國退役後,在巴黎東北郊地鐵奧什站幾十米遠處開了一座城外城酒樓,典型的大型中餐館,五百多平方米,塗繪著中國紅和中國龍。和所有退役軍人一樣,他始終保持著小平頭,「頭發長得碰到耳朵了就渾身不舒服」。甚至他的睡衣,還是當年的軍汗衫。
他至今也沒適應將法國稱為「我們國家」。他的中餐館頻頻受到警方「惠顧」,查衛生、查營業執照、查黑工。一次,楊衛國火了,「最危險的戰場,是我和我的弟兄去打仗。現在我也是法國人,且對法國做出的貢獻要比你們大得多,你們憑什麼對我這樣?!」
這依然是所有留法經商的中國大兵的尷尬處境。他們的經營與交際范圍,始終局限於半封閉的「溫州城」中,聘用中國雇員、賺中國人的錢。「說白了,你就是個拿著法國國籍的外國人。」
直到與張明俊聊起一直未回復郵件的台灣士兵吳,記者才得知他已經失蹤了近兩年。失蹤當天,吳與4名戰友出海,遇上高達11米的風浪,連人帶船被席捲一空……法國警方接到報案後24小時才進行搜救,兩天後返回,向外籍兵團報告「失蹤」。
「失蹤」的消息登在了外籍兵團的網站上,法國主流媒體沒有報道此事。張明俊說,他們壓根就沒關注過外籍兵團的傷亡。
但沒人願意身邊的戰友西去無痕。2004年,來自福建的傘兵李普在非洲執行鑽石緝私任務時被擊落殉職,戰友們在網上為他設立了紀念堂,這個已有近23萬訪問量的網頁上飄落著紅色楓葉,每片紅葉都會觸碰到一行暗紅色的字,「永遠的藍盔士兵李普」。
(田芬對本文亦有貢獻)(應采訪對象要求,李厚霖、馬劍一為化名)
僱傭軍
在英文中,「僱傭軍」和「惟利是圖者」是同義詞,從古希臘時代開始,僱傭軍就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以 「戰爭」和「冒險」為職業。
近十幾年來,安哥拉、波黑、科索沃、阿富汗、車臣等地發生的武裝沖突中,都有相當數量的外籍僱傭軍出現。目前伊拉克境內有幾十家僱傭軍公司,手下雇員超過 兩萬人,他們負責保衛伊拉克臨時政 府大樓、機場、石油管道等重要目標。在東亞,也有外國僱傭軍,他們大多為反政 府勢力、宗教勢力賣命。
20世紀80年代以前,僱傭軍都是以個人或小團體為單位,他們策動政變、綁架暗殺、劫掠財物,被稱為「戰爭動物」。2003年聯合國大會曾通過一項法案,禁止外籍僱傭軍這個職業。
從90年代開始,僱傭軍開始逐步轉型。首先是搞集團公司化經營模式。全球現在大約有一百多家這樣的僱傭軍公司,其中南非私營武裝公司(EO)、SI公司、軍事職業資源公司(MPRI)、黑水安全咨詢公司等四家規模最大。
除美國僱傭軍和法國外籍軍團外,西班牙外籍軍團、哥薩克僱傭軍、尼泊爾廓爾喀部隊也都是國際市場上名氣較大的雇傭兵集團。
雇傭兵的工資根據任務危險程度不同,兵種不同,來源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檔次。招募對象包括平民、前軍人、亡命徒等,總之想要加入,通過考核就可以。中國人的蹤跡也遍布世界各大僱傭軍的隊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