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美國如何壓制日本德國法國

美國如何壓制日本德國法國

發布時間:2022-07-13 09:21:06

Ⅰ 美國當年用匯率如何吊打日本

20世紀80年代初期,日本製造業盛極一時,對美國取得了500億美元的年貿易順差。美國25%的進口是來自日本,當時美國貿易逆差節節攀升,財政赤字急速上升。此外,大量物美價廉的日本進口車積壓了美國本土汽車的空間,影響力當地就業,工會非常不滿,要求日本車到美國建廠。因此,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日元升值來扭轉貿易逆差。

當時,美國向日本施壓,要求日元升值。日本大藏省(2000年之前日本主管金融財政的部門)也約談了許多企業,對日元所能承受的最大升值幅度做出了評估。最終,大藏省發現汽車行業對日元升值的耐受度反而是最高的。是日本當局同意日元升值。

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達成了五國央行共同干預日元外匯市場的決定。簽訂了著名的廣場協議。標榜民主、自由的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們,就這樣達成赤裸裸地干預匯率市場的一致行動。而到了今天,美國動不動還要把其他國家列入匯率操縱國,還真是寬於利己嚴於利人……

隨著五國開始在外匯市場拋售美元,帶動市場投資者的拋售狂潮,日元開始升值,美元則持續貶值。協議簽訂後不到3個月,日元對美元的匯率上漲了20%,後面不到三年時間內,日元對美元匯率更是升值了整整一倍之多!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日元大幅升值,許多日本企業成立了投資部專門炒外匯,賺取比主業高幾十倍的利潤。可是與此同時,日本的出口競爭力被嚴重削弱,國內資產泡沫在快速擴大之後最終泡沫。日本,進入了「失去的二十年」,靠著吃老本,日本仍是經濟大國,但是想要回到過去的巔峰已經很困難了。

Ⅱ 二戰美國和德國是因為什麼打起來的!

首先說一說美國進攻德國的理由。
1、德國在普法戰爭之後成為了歐洲一個列強,由於地處歐洲的中心,地理優勢顯著。
2、德國工業發展迅速,自從德意志統一之後工業水平已經居於世界前列,這和美國這個同為新興的工業國形成了沖突,畢竟原材料供應地和市場是固定的。
3、美國還延續了英國數百年來的「歐洲大陸平衡」戰略,也就是要遏制歐洲出現大國和強國。當德國將法國吞並之後,美國發現德國已經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土地和資源,已經形成了與美國抗衡的條件。
4、如果德國對美國進行封鎖,那麼美國將失去整個歐洲,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地區。如果蘇聯也倒下去,歐亞大陸就成了德國和日本的天下,沒有美國什麼事兒了。
因此美國再孤立,也會明白其中的利害,選擇參戰。而由於美國的經濟利益更多在歐洲,所以美國執行的是先歐後亞的戰略,打敗了德國,日本就不用太擔心了。

戰後美國從德國也是撈到好處的。
首先美國從此獲得了半個歐洲的統治權(另外半個是蘇聯的),整個歐洲傳統強國都落寞了,美國成為世界兩極之一。
其次德國的工業體系雖然沒有遭到徹底破壞,也沒有大筆的賠款,但是德國作為一個政治強國的可能性在20世紀和21世紀初已經不可能實現了。將一個可能成為世界霸主的國家趕下台去,而且自己取而代之,是一種什麼樣的利益?
更別提冷戰關鍵時刻的80年代,依照德日與美國的特殊關系,強迫德國馬克和日元升值來填補自己國家的財政赤字。

蘇聯進攻日本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背信棄義。但是勝利者不會被受到譴責,誰讓日本自己發動了整場戰爭?還指望我們作為受害者的中國人替他說話?絕對不可能!

Ⅲ 甲午中日戰爭,法國、德國、美國、英國面對日本准備侵略中國分別持什麼態度 越詳細越好

他們多大都是隔岸觀火,但是,他們絕不會讓日本影響到自己的利益。法國自己國內好像是國內剛結束戰爭,力不從心只要日本不影響自己的利益就行了。德國其實他對日本很反感,他們兩個同為軍國主義國家,德國還是日本的老師,學生既然還要跟老師爭奪利益,德國認為日本海軍不是中國的對手於是變不以為然。美國跟法國有一點類似,因為美國還是一個債務國,經濟不怎麼樣他也無力與日本爭霸,只要求不影響他再華的利益就行。英國和德國一樣認為日本是一個小角色不足為患,有一點看不起日本。這四國其實都看不起日本因為日本曾經也是他們的殖民地,更是認為日本是打不贏中國的,因為當時中北洋水師排名世界第六,認為日本不是中國的對手。同時又排擠日本。好多啊,手都打的酸死了,希望我的觀點對你有用

Ⅳ 同樣都是大國崛起,美國為何不去圍堵遏制印度日本德國的崛起

首先,德國我覺得沒必要說了,在二戰之後,軸心國首犯德國算是被世界廢了武功,從此不再具備搞大動作的能力,至今還被法律和駐軍這雙重緊箍咒束縛著,老實巴交的攀附在歐盟的庇護之下,只能靠玩點高端製造業改善一下民生福祉,對漂亮國構不上戰略威脅。

印度嘛,有大國的骨頭架子,人多地廣的南亞小霸主,再加上在國際上嗓門又大,看著一頓操作猛如虎,但很可惜經濟一塌糊塗。

日本從此認識到了美國大哥神聖不可侵犯的真諦,於是堅定不移地緊抱大哥大腿,再也不敢有妄想,也是島國有識之士的共識,也因此吃到了不少大哥的殘羹冷炙。

但在特朗普集團上台後,在美國優先戰略的實施下,日本的利益也受到了波及,美國對日本的貨物關稅同樣層層加碼,對日本的高新技術依然常有打壓,但是力度沒那麼大,畢竟老美重返亞太日本還有價值。雖然日本現在懂事且低調,但是美國對他的防備心依然是有的,遏制倒還談不上。

Ⅳ 法國、英國、美國和蘇聯對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侵略行為持什麼態度

法國只抵抗了一個多月就投降了基本沒態度,蘇聯,英國自顧不暇說的多餘做的(可能蘇聯做到還要多一點),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之前一直樂得賣給日本各種物資,也只是睜一眼閉一眼。後期才開始援助。

Ⅵ 2.法國、英國、美國和蘇聯對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侵略行為持什麼態度

首先這些國家就沒拿義大利當回事,說一句黑歷史,當年鴉片戰爭後義大利派了海軍鐵甲艦去我大清撿便宜,被木質帆船打跑了。美英法是持綏靖態度的想借日德削弱蘇聯,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麼聊齋,結果就是蘇德和平條約的簽訂,德國安心收拾了西歐,其中的資金大量來自美國華爾街,當然和北洋政府的日本借款一樣都不準備還,同一時期德國甚至從美蘇同時得到資金和物資支援。
當然英法一戰就大事元氣,只要不打他,對軸心國不關注,反而還靠出賣物資賺錢,r其中美國對日本的戰爭物資供應最多,它同時還對中國供應物資,當然價格很高,持續幾年基本掏空了中日兩國的腰包。

Ⅶ 二戰時英國、美國、法國和蘇聯對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侵略行動持什麼態度

英法前期採取綏靖政策,縱容德國入侵波蘭。後來實在退無可退才向德國宣戰。
蘇聯開始因為不想捲入戰爭,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等於前期也是縱容德國的,知道德國入侵蘇聯才開始加入對德作戰。
美國也是隔山觀虎鬥,後期才來收割人頭。
對於日本,英美法蘇只是在乎日本是否傷害了自己在中國的利益。是在戰勝德國後才來幫助中國幹掉日本。(美國從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向日本宣戰,其餘三個國家處理完德國後向中國支援)
義大利只是德國的附屬

Ⅷ 像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這種國家,是否再強大也無法成為超級大國

成為超級大國要看綜合實力。要綜合的看很多因素:領土,自然資源,科技,人口,教育,地緣,軍事,政治,經濟,創新能力,文化等。所以說,一般小國是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為什麼這么害怕中國崛起而一定要阻止的原因了。小國必須依附於大國才能生存。日本領土小,自然資源太少,這說明戰略資源不能保證啊。地緣方面,挨著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就算沒有美國佔領,也會受限制的。德國和日本相似,地緣不好,挨著法國和和英國俄羅斯,很受限制,軍事方面海軍方面一直是軟肋。英國,自然資源不行,人口不行,打個仗啥的死一點就受不了了。旁邊有法國和德國平衡著。法國吧,文化強勢,軍事不行,二戰沒多久就被德國打敗。所以說歐洲這些個大國都不行,實力都差不多,而且多挨著,互相制約。其實,中國所處的地方也不咋地,旁邊是日本,俄羅斯,美國,人口太多,資源雖然大,但是也經不住這么一直耗吧,科技還不行,經濟雖然第二了,但是不知有沒有泡沫。領土方面存在爭議的地方太多,以至於現在美國等國家什麼時候想抓中國小辮子,滿頭都是一樣,西藏,台灣,南海,東海,黃海,一抓一個准,太被動了。中國為了別人口頭上的領土承認丟失了多少利益。

Ⅸ 美國+德國+日本VS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

從戰略上講,德國在,法英俄三國包圍下,就像一個鐵三角,就像一頭籠中的老虎,無法展開陣線,很有可能失去戰鬥力。日本本土更是囊中之物,就像在池塘里的一個小孩,不上岸還好,一上岸就完完,資源有限,日本只能空海起到一定作用,陸軍無法登陸。如果在短時間內把這2個國家控制住,後果可想而之。M國雖然是空中的一隻雄鷹,他也只能在空中兜兜圈子,不會下來。

Ⅹ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怎麼和德國打起來了

因為日本和德國是盟友,美國和英國、法國、蘇聯是盟友

1940年3月,德國與蘇聯將波蘭瓜分,蘇聯吞並巴爾干國家,此外還進攻芬蘭以報蘇芬戰爭之仇,更主要的是建成其東部防線。同年四月,德國閃擊挪威的培爾根和奧斯陸,並且徹底控制丹麥王國。5月丹麥王國參加了《反共產國際協定》,隨即德國閃擊尼德蘭(參閱:荷蘭)及比利時王國(比利時),德國佔領荷蘭及比利時後隨即立刻閃擊法國,6月法國投降,建立維希法國政權。接著德軍大規模毀滅性轟炸不列顛,准備橫渡英吉利海峽,但是英國在不列顛戰役的勝利毀掉了德軍的不滅神話,使得英國暫時安全。1941年希特勒突然將槍口對准東歐,分別將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拉入軸心國,分別簽訂《反共產主義協定》,1941年6月,希特勒與蘇聯撕下臉皮,撕毀尚未到期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向蘇聯發動極大規模的進攻,一度打到歐洲東部的莫斯科。
在亞洲大陸和太平洋地區,日本決定利用歐洲戰場的緊張局勢奪取歐洲國家在亞太地區的殖民地,19
戰火紛飛41年,日本襲擊珍珠港,關島及菲律賓,激怒了美國,美國在3天後與所有軸心國宣戰。日本佔領了大部分東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國家和地區,但是在1942年6月中途島戰役的失敗使得日本在東亞局勢很不樂觀,美國主導進攻,向日本逼近。在北非,1943年英國擊敗義大利,盟軍於西西里島登陸,入侵義大利,法西斯政權被推翻,B·墨索里尼被游擊隊處死。德軍攻擊斯大林格勒而失敗,紅軍開始反擊德國。1944年英國軍利用信鴿傳給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參閱:諾曼底戰役)。盟軍迅速反擊,佔領德國本土。同時蘇聯將德國從本土徹底逐出。1945年德軍投降,A·希特勒自殺。同時美國在萊特灣戰役幾乎消滅了日本海軍。1945年8月美國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及長崎。9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而結束。

閱讀全文

與美國如何壓制日本德國法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