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正確使用紅酒杯應注意什麼
紅酒老夏認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葡萄酒的酒器與品鑒息息相關,不可不知。品賞葡萄酒的杯子通常有波爾多紅酒杯、勃艮第紅酒杯、甜酒杯、香檳杯、長相思杯、白蘭地杯、ISO
杯等。如喝波爾多紅酒那最好使用波爾多紅葡萄酒,因為波爾多紅酒酸和澀味較重,所以要求具有杯身長且杯壁不很垂直的鬱金香杯形,杯壁的弧度可以有效調整酒液在口裡的擴散方向,較寬的杯口可以更好地適應波爾多漸變的酒香。握杯時通常握在杯體和杯腳相連之處。更多紅酒知識,建議關注紅酒老夏。
B. 國際標準的酒杯設計是什麼
ISO標准品酒杯(ISO Standard Wine Tasting Glass),1974年由法國設計,它不會突出酒的任何特點,直接展現葡萄酒原有風味,被全世界各個葡萄酒品鑒組織推薦和採用。無論哪種葡萄酒在ISO品酒杯里都是平等的。
ISO標准品酒杯的杯身造型類似一朵含苞待放的鬱金香,也有人認為類似半截煙囪或切掉小頭並且拉長的半個雞蛋,總容量通常為215毫升,也有410毫升、300毫升和120毫升(專用於品嘗雪利酒)等不同規
格,適用於品嘗任何種類的葡萄酒。
ISO品酒杯體現了一隻合適的高腳杯的起碼標准:無色、無花紋、無雕飾的杯身便於觀察葡萄酒的顏色;細長的杯莖方便旋轉酒杯加速釋放酒香,同時也可避免手握杯壁而提高酒溫;較深的杯身可確保旋轉酒杯不會濺出酒液,同時也可為酒香留下對流和集中的空間;收窄的杯口有利於聚集酒香,並可將酒液導入舌面的最佳位置。
ISO標准品酒杯總長155mm,杯腳高55mm,杯體總長100mm,杯口寬度46mm,杯體底寬65mm,杯腳厚度9mm,杯底寬度65mm。
我們在斟酒時,一般宜倒至杯身的三分之一,如果用的是215毫升的ISO品酒杯,倒至這個位置(杯身下端最寬處)的酒量大約為50毫升。也就是說,一瓶750毫升的葡萄酒差不多可以分出15杯。如果宴請六七位客人,每人可分兩杯;如果宴請十四五位客人,每人可分一杯。
C. 法國人怎樣喝葡萄酒
法國人在葡萄酒飲用過程中特別注重氛圍以及佐餐搭配。象法國這樣真正沉迷紅葡萄酒的人會對它的色澤、氣味,甚至飲用的杯子都要一一加以區別。在不同的餐飲氛圍需要選擇不同的酒的品級。紅葡萄酒的品級越高,其酒味就越加錯綜復雜,因此只有用佳釀這個詞才能形容。紅葡萄酒的種類不同,其飲用的年份也不相同。一般而言,知名度高及個性獨特的紅葡萄酒,要經過長期成熟才能領會到個中的風味,而大部分的白葡萄酒就是要品嘗其新鮮的果香風味,因此它的飲用期限不能太長,要盡早飲用。品酒在法國被視為一種高雅而細致的情趣,鑒賞紅葡萄酒更是有閑階層的風雅之舉。品酒可區分成5個基本步驟:觀色、搖晃、聞酒、品嘗和回味。只要有敏銳的感覺和靈性,付出相應的耐心和時間,你一定可以領略其中的玄妙和悠然。
A 觀看
品評紅葡萄酒先從眼睛開始,因為紅葡萄酒的外觀是其健康程度、品質特性及藏釀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首先應審視酒瓶包裝,看酒瓶背面標簽上的國際條形碼是否以3字打頭�法國國際碼是3 ,看酒瓶背面標簽上是否有中文標志;打開酒瓶,看木頭酒塞上的文字是否與酒瓶標簽上的文字一樣,在法國,酒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喝紅葡萄酒,那一張酒標簽相當於酒的身份證。酒標簽上,通常包括了酒庄的名稱、酒的名字、酒的品種、酒的容量、酒精度、出品國、生長的年份、在何處封裝入瓶等信息。對於資深的顧客來說,這些資料十分重要,比如通過葡萄的生長年份,可知道其生長過程是否完美,還可決定其是即時飲用還是需要再多儲存幾年飲用更好。
在酒標簽上還有各具特色的圖案。在以往這多是酒庄的標志,甚至是流傳下來的貴族標志、皇室御用標志或者是酒庄的風景與建築物等,均是獨具魅力。此外,由於每一年的酒都會印上年份,故此,不少飲家都將特別靚的年份酒標簽保留下來,以供回味甚至向朋友們炫耀一番。慢慢地,收藏酒標簽又成為酒客們的雅興。
審視完外觀後,即可輕輕拔掉瓶塞,注意不要晃動酒瓶,將少量紅葡萄酒倒入一個清亮透明的鬱金香型酒杯中,倒至距杯腳上約5厘米處即可。明亮的光線下,握住杯腳或杯底,傾斜45度,並對著白色的背景,觀察酒的外觀和顏色。
對紅葡萄酒的外觀進行評定,主要有顏色、清澈度、濃度以及光澤等要素。對於質量好的紅葡萄酒,其澄清、透亮、有光澤是給人的第一感覺,也是好酒的基本素質。新酒顏色清晰鮮明,陳酒呈輕微的黃褐色。
把酒杯側斜45度來觀察,此時,酒與杯壁結合部有一層水狀體,它越寬則表明酒的酒精度越高。在這個水狀體與酒體結合部,能出現不同的顏色,從而顯示出酒的酒齡。藍色和淡紫色等於3至5年酒齡;紅磚色等於5至6年;琥珀色等於8至10年;橘紅色說明已經過期了。
在大多數正常的情況下,干紅葡萄酒的顏色呈現鮮紅色,代表著酒齡頗淺,通常在1至4歲之間;干紅葡萄酒的顏色呈現紫色,代表酒已到中年,約4至8歲;當干紅葡萄酒的顏色呈現咖啡色,代表酒已到達壯年或老年,通常在9或10歲以上。不同的造酒程序,不同的造酒風格,對酒的顏色變化起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B 搖晃
手握酒杯底托,不停地搖晃杯中酒�使酒體掛於杯壁上。搖晃會使酒中的酯、醚和乙醛釋放出來,使氧氣與紅葡萄酒充分融合,最大程度地釋放出紅葡萄酒的獨特香氣,從而使品者根據酒的香氣來判斷酒的優劣和特色。從酒杯正側方的水平方向看,搖動酒杯,看酒從杯壁均勻流下時的速度。酒越黏稠,速度流得越慢,酒質越好。
C 聞香
鼻子是我們試酒時最敏感的器官。實際上,鼻聞的氣息和口嘗的味道關系密切,口腔感覺會證實鼻聞的經歷。在沒有搖動酒的情況下聞酒,所感知的氣味為酒的「第一氣味」,也叫「前香」。聞酒前最好先呼吸一口室外的新鮮空氣,然後緊握杯腳,把杯子傾斜45度,鼻尖探入杯內聞酒的原始氣味,此刻細膩悅人、幽雅濃郁的香氣會撲鼻而至。短促地輕聞幾下,不可長長地深吸,因為嗅覺容易鈍化,尤其是當你要評試幾種較淺嫩的紅葡萄酒時。自問是否喜歡這種氣味,是清淡?是清新?是酸或是甜?濃厚或甜膩?是強勁還是婉約?
將酒杯旋轉搖動後,迅速聞酒中釋放出的氣味,此為酒的「第二氣味」,也叫「後香」。記住,紅葡萄酒的氣味如同顏色一樣,能反映紅葡萄酒品種及紅葡萄酒本身的成熟程度,部分源於釀制方法。新酒會釋放出其釀制所用葡萄特有的「異香」。「異香」傳統上是指人們從淺嫩紅葡萄酒中聞到的氣味,而「醇香」一詞通常用於藏釀紅葡萄酒。對於藏釀紅葡萄酒,其香氣是持久而豐富的,有花草香、果實香、泥土香、橡木香、毛皮香、烤肉香等諸多風味。
D 品嘗
品嘗紅葡萄酒前不要吃過甜的食物,否則會有酸、苦、澀之感。對大部分人來說,品酒指的是啜一口酒並快速吞下去,但這不叫品酒。品酒是一件用味蕾去從事的事情。記住,讓酒布滿你口腔四周、舌頭兩側、舌背、舌尖,並延伸到喉頭底部。舌頭上的味蕾能分辨四種基本味道:甜、咸、酸、苦。舌尖嘗甜味,舌兩旁邊沿嘗鹹味,舌上部兩旁嘗酸味,舌根嘗苦味。
簡單而言,好酒應該有以下特性:香味濃淡適中,要夠豐富、夠復雜;酒味同樣要夠風富、夠復雜;回味要夠長;酒味及橡木味要平衡。以上四點是好酒的基本條件,缺一不可。
將酒液啜入一小口放於口腔前部,讓舌頭及相關部分把酒液溫熱,使各種香味緩緩逸出,漸入佳境。通常會感到下列味道相互糅合:甜味�不甜的稱為「干」 ,提前終止發酵的酒會留下一些天然糖分,舌頭若明顯感觸到糖分,便屬於微甜至十分甜的酒;酸味,可於舌頭兩側和顎部感覺到;澀味,紅葡萄酒丹寧酸含量最高,干澀的感覺也較強;酒精味,酒液流進喉嚨里時,會彌漫一股暖氣。酒精越多,溫暖度越強。
品嘗感覺的是紅葡萄酒對口腔的刺激以及入口的質感,不同的酒因其釀制方法各異,有的柔滑,有的剛烈,有的嫵媚……
真是酒如人,人如酒,個中滋味,只有細細品嘗方能領略。
E 回味
此刻,品嘗者可以安靜地體會奇妙的酒香、滋味和特性:協調、醇和、甘洌、細膩、豐滿、綿延、純正……真正的好酒醇美無瑕,令人回味無窮。酒是否清淡�是中度濃郁,還是比較濃郁?紅葡萄酒丹寧酸太強或太澀?令人感到愉快嗎?餘味持續多久?最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歡這瓶酒?品嘗佳釀後給人的感覺是奇妙而溫馨的。
上等的紅葡萄酒如同一部完美和諧的交響樂,其每個音符和音調都清晰可辨。好的紅葡萄酒在葡萄酒世界中確實稱得上是一件輝煌的藝術珍品。
為了充分品嘗紅葡萄酒所含有的味道,不論它的購買價格高低,都應該在飲用前存放在適當的環境里。如果只是少量收藏,注意避開光亮和熱度就成了。目前市場上有電子酒櫃,具有恆溫、恆濕等功能,放上有精緻美麗瓶子的紅葡萄酒,在家庭裝飾中就是一道迷人的風景線。如果你喜歡收藏大量的紅葡萄酒,應有個恆溫、恆濕的酒窖。傳統酒窖主要用木建造而成,皆因木是天然材料,可以擺放超過百年。酒窖不能依牆而建,要與原來房間牆壁留有3至4厘米的距離,才不易受外面的溫度及濕度影響,令紅葡萄酒氧化而變質。以下提供存酒的最佳條件,讓有心人好好保藏愛酒。
A 溫度
酒不能放在太冷的地方,太冷,會使酒成長緩慢,它會停留在凍凝狀態不再繼續進化,這就失去了藏酒的意義。太熱,酒又成熟太快,不夠豐富細致,令紅葡萄酒過分氧化甚至變質,因為細致、復雜的酒味是需要長時間發展得來的。最重要的是酒窖溫度需恆久穩定,在11℃至14℃之間為佳。
B 濕度
理想的濕度是保持在70%至80%之間,如果太干可放一盤濕沙用以調整。酒窖的濕度不能太低,因為濕度不夠會讓軟木塞失去彈性,無法緊封瓶口。瓶塞干縮會引致外面的空氣入侵,如此酒質會產生變化,並使酒通過軟木塞揮發,造成所謂「空瓶」現象。即使酒沒有變質,乾燥的軟木塞在開瓶時容易碎掉,並將木屑掉到酒里,這將大大影響酒的品質。但濕度又不要太高,那樣容易使軟木塞及酒的標簽發霉腐爛。
C 光度
酒窖中最好不要有任何光線,因為光線容易造成酒的變質,特別是日光燈和霓虹燈易讓酒加速氧化,發出濃重難聞的味道。存酒的地方最好向北,除了避開光線外,亦不要接近有強烈氣味的物件,門和窗應選擇不透光的材料。
D 通風
酒窖中最好能夠通風以防止霉味太重。紅葡萄酒像海綿一樣,會將周圍的味道吸到瓶里去,因此應避免將洋蔥、大蒜等味道重的東西和葡萄酒放在一起。
E 振動
振動對酒的損害純粹是物理性的。紅葡萄酒裝在瓶中,其變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振動會讓紅葡萄酒加速成熟,讓酒變得粗糙。所以盡量避免將酒搬來搬去,或置於經常振動的地方,尤其是年份老的紅葡萄酒。因為儲存一瓶陳年極品紅酒是三四十年或更長久的事,而並非僅三四星期,讓其保持「沉睡」狀態是最好的。
F 擺置
傳統擺放酒的方式習慣將酒平放,使紅葡萄酒和軟木塞接觸以保持其濕潤。濕潤的軟木塞有足夠的彈力,把瓶口牢牢塞住。相反,瓶子垂直放立時,軟木塞便沒有足夠的水分保持其濕潤。可將酒瓶擺成45度,讓瓶塞同時和紅葡萄酒以及瓶中空氣接觸。
由以上幾點可以看出來,保存紅葡萄酒最好的地方就是酒窖,有一定的深度可以保證恆溫、恆濕、避光、遠離振動源,當然,如果溫度不合適,還可以安裝調溫設備。
D. 葡萄酒杯怎麼選擇
真正愛喝葡萄酒的人,一定有抱著酒杯滿餐廳跑的經歷。酒在哪,酒友在哪,杯子就在哪,這其中的樂趣外行人永遠無法體會,他們甚至還會帶著一種鄙夷的目光來看你。事實上,為了不讓餐廳廉價的高腳杯甚至鋼化杯破壞一瓶好酒,准備一些適合且實用的酒杯的確非常重要,畢竟這決定了葡萄酒的口感甚至你的心情。
1、葡萄酒酒杯的構成
在選擇合適的酒杯前,當然先得了解一下葡萄酒杯的構造。盡管市面上無腳酒杯越來越多樣,但是通常而言,一個合適的葡萄酒酒杯必須包括杯托、杯柄和杯身,且要有一定的敞口。其中,杯托是支撐整個酒杯的關鍵,一般需要有一定的弧度,這樣才能放穩;杯柄的設計是為了方便持杯,這樣就不用握住杯肚以免影響葡萄酒的溫度;此外,葡萄酒的杯肚一般較大,這是為了方便搖杯和加大酒液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以釋放香氣。
2、葡萄酒杯有哪些類型?
喝什麼葡萄酒用什麼杯,這一點很重要。因此如果你是一個入門級愛好者,那麼你還得了解一下常見的葡萄酒杯類型。
(1)波爾多杯
波爾多(Bordeaux)是一個盛產葡萄酒的地方,世界上許多葡萄酒也是類似波爾多風格,因此波爾多杯可謂是非常常見且實用。這種酒杯呈鬱金香高腳杯狀,能夠在酒香充分釋放出來的同時鎖住香氣,因而非常適宜香氣復雜的波爾多葡萄酒。
(2)勃艮第杯
勃艮第(Bourgogne)是法國另一知名的紅葡萄酒產區,這里的葡萄酒酒體相對較輕,且香氣濃郁,因此典型的勃艮第杯一般是大肚球形,而且相比波爾多杯要淺,杯子直徑也更大,這樣更利於散發葡萄酒的香氣。
(3)白葡萄酒杯
和紅葡萄酒杯相比,白葡萄酒杯的杯肚較小,這樣可以減少葡萄酒和氧氣的接觸面積,減緩香氣的散發速度,同時避免溫度快速回升;由於杯口較窄,也可以更好地聚攏香氣。
(4)香檳杯
香檳杯是一種適用於所有起泡酒的酒杯,這種笛型杯由於杯肚和杯口都較窄,因此最適合觀察豐富且漂亮的氣泡。因為其優勢就在於細長的杯身,這給氣泡上升預留了足夠的空間,因此起泡酒可以長時間地保持細密的氣泡。
(5)甜酒杯
甜酒的甜度非常高,為了突出其獨特性同時避免一次性喝得過多,甜酒杯一般設計得比較矮小。這種酒杯適用於貴腐甜白酒、波特酒和雪利酒等,能幫助將其香氣和甘甜發揮到極致,同時突出其酸度以達到酸甜平衡。
3、挑選酒杯的 6 大注意事項
葡萄酒杯需要講究的是杯型和質地,並不一定要追求所謂的品牌和知名度。因此在挑選酒杯時,務必記住以下幾點。
(1)材質適宜,要薄且輕
一個拿空杯就感覺到很重的杯子堅決不要,畢竟酒杯如果太重的話,搖杯什麼的都會很不方便。而且笨重的杯子勢必意味著杯壁也會較厚,這樣很容易影響葡萄酒的口感。不過塑料杯雖輕,但不符合材質要求,如果你喝葡萄酒拿著個塑料杯別提有多糟糕了。常見的葡萄酒杯有水晶杯和玻璃杯,區別如圖所示:
(2)保證無色透明
毫無疑問,一些有顏色或者磨砂甚至有貼畫的酒杯會讓你的品酒體驗大打折扣,因此保持酒杯無色透明且平滑無裝飾是最基本的要求,無論是為了方便觀色,還是觀賞,無色透明都能有助於提升葡萄酒的美感。
(3)杯身曲線要好
酒杯的杯身很重要,一個曲線完美的酒杯不僅是一種視覺享受,更能最大程度地放大葡萄酒的優點。尤其是杯肚處的弧線最好圓潤自然,這樣不僅可以幫助醒酒,也能讓香氣更好地釋放。此外,從杯肚到杯口處一般要自然收口,以避免香氣跑光。當然也不排除有的杯型為了突出葡萄酒的香氣也會帶有一定的卷邊。
(4)杯柄要夠長
通常而言,白蘭地杯的杯柄一般不長,不過白蘭地本身並不限制握住杯肚,而喝葡萄酒時則最好避免握住杯肚,因此選擇葡萄酒杯時,一定要保證杯柄夠長,一來可以方便持杯,二來可以方便觀色搖杯等操作。
(5)選擇合適的尺寸
通常,杯肚越大,搖杯時酒液灑出來的幾率越小。在正式的餐宴中,一般會選用較大的酒杯,這樣做是為了避免不停倒酒,但同時又可以保證杯中有足夠的葡萄酒,而且也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搖杯。而且年輕葡萄酒一般更需要大酒杯,這樣可以讓閉塞的酒液更好地進行呼吸,煥發葡萄酒的香氣,柔化粗糙的單寧,同時更好地感受葡萄酒的平衡。反過來,老酒由於香氣較為脆弱,一般需要稍微收口點的酒杯,以減少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同時避免香氣過快跑走。所以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最好的方法就是准備多種尺寸的杯子。
(6)准備多種杯型
葡萄酒杯之所以如此多樣正是由於葡萄酒風格的多樣性,因此,作為一個正宗的葡萄酒愛好者,准備多個不同尺寸和功能的杯型很有必要,對杯倒酒才能最大程度地突出葡萄酒的優勢和風味。
E. 紅酒杯怎麼用
1、盛白葡萄酒及香檳的酒杯為高腳杯,喝時拿住杯腳下面部分,手不要碰到杯身,因為白葡萄酒及香檳喝時通常是要冰凍的,而手的溫度會使它溫熱起來。
敬酒時可以用拇指、無名指和小指牢牢握住杯腳下方,中指扶著杯腳,食指輕搭在杯腳與酒杯連接處。手指盡量伸直,顯現手部優美曲線。
盛紅酒的酒杯杯腳較短,杯身較肥大,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夾住杯角,喝時拿近杯身,手的溫度有助紅酒釋放其香味。在敬酒與人碰杯時,自己的杯身比對方略低時,表示你對對方的尊重。
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搖晃杯子。杯底應該留有少量剩餘,不可一飲而盡。
2、一般的中式玻璃酒杯,要注意拿杯子時不要用整隻手環繞拿杯子,而應該用拇指和食指捏緊杯身一半高度的地方,將杯身卡在虎口的部位,其餘三指自然放鬆。不可以拿的過於靠上,尤其是給別人拿杯子,那樣手指的細菌會沾染在杯口,很不衛生。
如果要敬酒給別人,要用右手握杯左手手指輕輕托在杯底,以示敬意。
3、中式的盞或者盅,沒有什麼特別的拿法,但是注意用這種器皿喝酒時,一定要倒滿並且一飲而盡,與西方喝酒的要求相反。
F. 葡萄酒杯的正確握法
正確的葡萄酒持杯姿勢,「正確」與否,根據不同需要來定。
一.首先說主流的、大眾化的「正確持杯」:手指、手掌不要接觸葡萄酒的杯肚子,原因是:
影響口感:葡萄酒杯壁非常薄,手溫會通過杯壁影響酒溫,葡萄酒是個嬌貴的飲品,溫度對於酒的口感香氣影響非常大。
不方便碰杯,您自己試一下就知道了,尤其是多個人一起碰杯的時候,顯得尷尬。
誰說范冰冰不會端杯?
有關優雅,不是顯得有沒有品味,而是,手握杯肚子,會在葡萄酒杯外壁留下印子,苛刻點說,有點像黑色西裝、禮服上的白色頭皮屑,帶污垢的指甲縫,這種細節。如果在講究點的酒會上,燈光恰好很透亮,你杯子上的口紅印、口水唾沫飲、手痕飲,會被照的非常清楚。
二.再說進階的「持杯」姿勢,以下情況,用手掌握杯、甚至雙手給葡萄酒杯熊抱,是「資深」飲家的姿勢。
不管是冰鎮低溫飲用的干白、氣泡還是甜酒,還是常溫可飲的干紅,只要覺得酒的香氣還不夠開放或者單寧顯得粗糙、不夠細膩,就可以通過手給酒加溫,加快它的醒酒,從而讓香氣更濃郁、復雜,柔化單寧,口感更細膩
葡萄酒中的高度烈酒,白蘭地:干邑、雅文邑等,就有大肚子杯型,矮腳、或者沒有腳的杯型,這是為了讓你將杯子握在手掌,用手掌的溫度達到兩個目的:
a. 加溫、加快酒精的揮發,降低高酒精的刺激性;
b. 醒酒、讓香氣更好,不管是白蘭地還是威士忌,這些高酒精度、香氣集中、滋味濃郁復雜的烈酒,樂趣在於聞香,而不喝酒精。
G. 喝葡萄酒時如何選擇酒杯
1、要透明,方便觀察葡萄酒的色澤和密度。不透明、有色、有花紋的玻璃杯都不符合要求。高檔的水晶杯輕薄的杯壁,堅硬的手感,澄澈透明的觀感遠勝普通的玻璃杯。
2、要寬闊,可以讓酒體在杯內緩緩地轉動。杯內酒如果很滿,則不易轉動。寬闊的杯體可以喚醒葡萄酒,或者說讓葡萄酒與空氣的接觸面較大,自由地「呼吸」。
3、看形狀,基本要求酒杯口應微微收縮,可以讓酒的香氣聚集在杯口處,飲酒者可以聞到美妙的酒香。
H. 喝葡萄酒對酒杯有什麼要求
你好朋友
喝葡萄酒,酒杯應該選肚窄口型的杯子,如此酒香才不會一下子消失,其香醇的氣味,才有揮發的空間,同時必需是高腳杯....
淺談葡萄酒
這十多年來,飲用佐餐葡萄酒(Table Wine)又成了時尚,醫學上甚至有證明紅葡萄酒有降低膽固醇的功能,不知道這是好酒客的借口還是真的有科學根據,但一杯好酒在手,三五知己相聚,配上些下酒好菜,的確人生一大享受。同時葡萄酒在中國自古以來,即流傳著不少詩詞,令許多人沉醉在它的酒香中,其中一首[葡萄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就道出了葡萄酒醉人的魅力,即使是前線戰場的將士,亦所眷戀,因此中國人於數百年關,就已察覺到葡萄酒致命的吸引力了。
生活在國外,無論生意場合、交友聯誼都少不了與外國友人共餐,雖然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和老中大不相同,但我們這些「外國人」至少也得去多加了解,尊重對方,必竟我們應該學會入境隨俗嘛!
在西餐廳進餐都會提供酒單(Wine List)的,吃什麼菜配什麼酒。過去傳統的紅肉配紅酒,白酒配白肉或沙拉,近年來,這類傳統已漸漸被打破,只要讓喝的人覺得爽口即可。通常一桌客人吃西餐,主指定酒,有時主人會客氣將這個選酒權給其中一位客人,若你被選中,那謬論如何挑選呢?本文現粗淺的介紹一下葡萄酒的淵源。
認識葡萄酒的顏色、糖分
一般酒單上分類是先以顏色來分:紅酒,白酒或加一項Rose(紅,白酒之混合類),或又再加一項Zinfandel。紅酒之紅不是來自紅葡萄酒,所以白葡萄酒乃是去皮釀造的,即使用紅葡萄去皮釀出白酒。
再以酒糖分法,又有Dry(酸澀),Semi-Dry,Semi-Sweet,Sweet;這里的Dry不是乾的意思,只是酒中含的糖份較低。
對葡萄酒產地的認識
酒的定名多半是以產地及葡萄種而定的,目前法國是世界上葡萄酒是重要的的生產國,除了法國人有二千餘年的釀酒歷史之外,加以法國各地之氣候均適宜釀酒,不同的氣候可釀制出不同風格、品味、和種類的酒。因此,酒中王國是法國,再來是義大利,美國加州的酒,澳洲,南非,西班牙,葡萄牙,中國大陸等。都不不少好酒,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加拿大在葡萄酒配製,不論在技術上,或銷售上都突飛猛進。但定名多半都仍沿用法國產地之名,喬冶亞洲也是產酒之州,但主要是以Muscadine 種的葡萄釀造的,較有名的是Chateau Elan 及CHESNUT Mountain 。通常由酒瓶的形狀可以看出產地。
對品種的認識
以葡萄種別來說,最常見的有Cabern et Sauvignon,Pinot Noir,Sauvignon Blane,Crenache 等等,各種葡萄有其獨特風味,有的帶些果味,有的帶些野菜味,有些生澀,有些甘甜。同時,葡萄酒依酒精濃度大致可分為三種,酒精濃度百分之八至十四並含有二氧化碳的氣泡酒,及酒精濃度百分之八至十四的日常用餐酒,再則酒精濃度百分之十七至二十二的加烈酒。
對葡萄酒標簽的認識
在有了以上幾個粗略的認識後再進一步了解酒廠的標簽,因為價錢最貴的未必就是最好,還得會看標簽(LABEL)上所記載的意思,那小小的一張紙,可說是那酒的「生辰八字」上面詳細記錄了廠名、釀制年份、酒精濃度、產地、容量、公司和地址、等……,尤其是法國酒的標簽最有學問,法國有Appellation Controlee鑒定酒品質的單位,其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規范生產葡萄酒所需遵循的條件,所以酒廠必須遵守品酒單位的標准,將品質等級印在標簽上,由於有極為嚴格的控管(包括葡萄品種、葡萄栽種方式、原產品的地理位置、及最低酒精含量),所以購買標簽上,有完整的法定標示,那將是葡萄酒品質的保證。
對品酒的認識
一般品酒時,侍者會在品酒客人杯中先倒一點,讓你先償償,若不是您想像中的品味,可以要求再換一瓶,品酒的程序要點是「色、香、味」。
首先,品酒的杯子必需先洗干凈,再倒入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滿杯;看酒的色澤,是否有其他雜物,如汽泡(香檳除外),一般原則上,較甜(Sweet or Senmi Sweet)的白酒,顏色較深黃色;而且來自陽光充足的地區酒色亦較深一些,同時Dry Chardonnay 白酒,南非與澳洲產的色澤比法國產的要深。
白酒的酒齡愈大色澤愈深;但紅酒恰恰相反。
看酒色的目的是觀察糖分程度、酒齡及產地。酒質如何,則需要搖晃酒杯,尤其是紅酒更需要,因為紅酒需要和空氣多接觸才能發揮出酒香;停止搖晃之後,此時觀察附著在酒杯上殘余的酒,若是慢慢的流下來,表示酒精或糖分含量高,若很快的流下來,表示酒齡較老,糖分較低。
再來是聞酒,這就另一門學問,酒的味道,據品酒專家講,可以隨便說個五百種,一般人不可能有這么敏銳的嗅覺,但至少可以嗅出強烈的味道,如果有醋味或澀味,那肯定是這酒不能喝。有些酒,在裝瓶技術上或儲存不良,酒會有「烤乾」或「木塞」的味道,喝下去之後在胃裡會冒胃酸的,也是要拒絕的酒,若沒有這些不該有的味道或反應,那便是可以被接受的。
最後是償酒了,酒糖或酒精含量高(Full Bodide)可以最先償出來,因為人的舌尖對甜味最敏感,再來是舌尖的兩側也對酸最敏感,因此償酒時,有人喜歡先將酒含在口腔中四周漱口,那是為了要平衡舌尖與兩側的味覺,愈老的酒,橡木的味道較濃,反之,橡木味在酒齡較輕的酒時很難感覺到的,倒是水果味會較強些。
最後提醒您酒杯可別用錯了,喝什麼酒用什麼樣形狀的杯子,都有它的道理在,如:喝葡萄酒,酒杯應該選肚窄口型的杯子,如此酒香才不會一下子消失,其香醇的氣味,才有揮發的空間,同時必需是高腳杯,這樣才方便用手搖動酒杯,讓葡萄酒原則上在裝瓶要存放在陰涼的地方,而且要橫放,原因是橫放時瓶塞(橡木塞)同時受到酒的滋潤,就不會干縮,而造成空氣漏進瓶內。但也不可儲存太久,到一定成熟度時便要喝掉它。從以上各方面認識葡萄酒之後,您是否有一啜為快的行動呢?那就不妨去尋找這令人快樂的根源吧!
I. 請問法國葡萄酒產區與葡萄酒杯的搭配最好有圖片表達!
紅葡萄酒——鬱金香型高腳杯(波爾多型與勃艮第型)
鬱金香型:杯身容量大,葡萄酒可以自由呼吸,杯口略收窄則酒液晃動時不會濺出來且香味可以集中到杯口,供品酒師聞香。
高腳:避免手的溫度影響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溫度。持杯時,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杯莖,以免手碰到杯身。
白葡萄酒——小號的鬱金香型高腳杯
用小杯的理由:白葡萄酒的飲用溫度較低,一旦從冷藏的酒瓶中倒入酒杯,其溫度會迅速上升為了保持低溫,每次倒入杯中的酒要少,斟酒次數要多,以保證酒的原味。
香檳 (氣泡葡萄酒)——杯身纖長的直身杯或敞口杯
杯型理由:充分展示起泡酒的特色,修長的杯身讓酒中金黃色的美麗氣泡上升過程更長,從杯體下部升騰至杯頂的線條更長。
蒸餾葡萄酒(干邑、白蘭地······)——鬱金香球型矮腳杯
理由:這類酒酒精度高,持杯時便於可以用手心托住杯身,藉助人的體溫來加速酒的揮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