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法國的迪納爾好玩嗎
法國,是一個著名的浪漫之都,很多人都心嚮往之。但是提到法國,你可能想到著名的埃菲爾鐵塔,浪漫的普羅旺斯,繁華的香榭麗舍大道,但你一定不會想到迪納爾。但其實在法國人心中,迪納爾才是心中的聖地,是上流社會的世外桃源。
離開之前,可以去一趟城中心的小城,在哪裡你會感受到法國的浪漫格調,露天酒吧,露天餐廳,藍天白雲下進餐,是不是什麼食物都會變得美味。在街邊的咖啡館,品一杯地道的法國白咖啡,回味微苦,陽光透過窗戶照在臉上,回味人生,什麼酸甜苦辣都看開了。
細細解讀迪納爾,便發現透過哪些精美的建築,我們看到的是法國浪漫的靈魂和享受生活的態度,是富人看遍財富之後,對精神的追求以及對生活的感悟。
2. 歐洲的法國怎麼樣
法國(La France),全稱為法蘭西共和國,現在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位於歐洲大陸西部,三面臨海,呈六邊形。首都巴黎是法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盧浮宮博物館和巴黎聖母院譽滿全球,香榭麗舍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大街,其地上與地下交通四通八達、非常方便,每天客流量達1300萬人。巴黎的標志建築——埃菲爾鐵塔像一個鋼鐵巨人高高地聳立在恬靜的塞納河畔。在法國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馬賽,你可以造訪大仲馬在小說《基督山伯爵》里描寫過的監獄——奇伊夫堡。西南部城市波爾多釀酒歷史悠久,其葡萄酒馳名於世。特等「波爾多紅葡萄酒」列為世界葡萄酒「皇後」,一瓶百年陳酒在國際市場上可售3萬多美元。位於地中海岸邊的戛納,是一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小城,每年在此舉辦的戛納電影節熱鬧非凡,其頒發的金棕櫚獎被公認為電影界最高榮譽之一。法國的時裝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選料豐富、優異,設計大膽,製作技術高超,使其一直引導世界時裝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時裝店,老闆們的口號是:「時裝不賣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兩個婦女穿著一模一樣的服裝。法國人天性率真,浪漫,喜歡大自然,有一半以上的法國家庭飼養各種小動物,總數量在3000萬只以上。 法國是個以禮儀著稱的國家,謙恭禮貌是法國人一直引以為榮的傳統。
3.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法國是什麼樣子的
法國在二戰時都被德國佔領了,一個國家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國破
4. 一戰中的法國是什麼樣子的
在1914年以前的10年內,德國陸軍同強大得多的俄國陸軍相比顯得黯然失色,而且法國陸軍也能與之相匹敵。但這是個不可靠的表面現象。由於復雜的國內鄭治原因,德國政府選擇了把陸軍保持在一定的規模,而讓蒂爾皮茨的艦隊大量增加它在整個國防預算中所佔份額的做法。當1911年和1912年的緊張的國際形勢促使柏林決定大規模擴充陸軍時,裝備上的迅速變化給人以強烈印象。在1910年和1914年間,它的陸軍預算從2.04億美元增至4.42億美元,而法國只從1.88億美元增至1.97億美元——而且為了達到這樣的軍隊規模,法國徵召了89%的適齡青年,德國只徵召了53%。確實,到1914年俄國為它的陸軍已花費了大約3.24億美元,但已感到極為緊張:國防開支佔俄國國民收入的6.3%,而德國只佔4.6%。除英國外,德國比任何其他歐洲國家更能承受「軍備重擔」。此外,德國陸軍可以動員並且裝備幾百萬預備役軍人,而且因為他們受到較好的教育和訓練,所以能很快部署到前線作戰,但法國和俄國卻做不到。法國總參謀部認為,他們的預備役軍人只能在後方使用;而俄國則既沒有裝備其數百萬理論上的預備役軍人所需的武器、皮靴和軍服,也沒有軍官來管理他們。但即使這些,也還不能弄清德國的軍事能力究竟已達到何種程度,因為這種能力還反映在一些不能用數量來衡量的因素上,諸如良好的國內交通線、能較快進行動員的體制、優良的參謀訓練、先進的技術等等。
5. 一些去過法國或者了解法國文化的你們,認為法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或者有什麼特點不要太過表面,要更
如果讓人們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法國,最常見的就是「浪漫」了。事實確實如此。法國位於歐洲大陸西部,三面臨海,呈六邊形。首都巴黎號稱「浪漫之都」,是法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每天有1300萬的客流,在這里來來往往。巴黎的標志建築——埃菲爾鐵塔像一個鋼鐵巨人高高地聳立在恬靜的塞納河畔。在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馬賽,你可以造訪大仲馬在小說《基督山伯爵》里描寫過的度假居所。
奇伊夫堡,西南部城市波爾多釀酒歷史悠久,其葡萄酒馳名於世。特等「波爾多紅葡萄酒」列為世界葡萄酒「皇後」,一瓶百年陳酒在國際市場上可售3萬多美元。位於地中海岸邊的戛納,是一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小城,每年在此舉辦的戛納電影節熱鬧非凡,其頒發的金棕櫚大獎被公認為電影界最高榮譽之一。法國的時裝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選料豐富、優異,設計大膽,製作技術高超,使其一直引導世界時裝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時裝店,老闆們的口號是:「時裝不賣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兩個婦女穿著一模一樣的服裝。法國人天性率真,喜歡大自然,有一半以上的法國家庭飼養各種小動物,總數量在3000萬只以上。
法國是一個講文明禮貌的國家,對女性的謙恭禮貌是法國人一直引以為豪的傳統。在法國生活了1年多,今天也有時間,來說一下我心中的法國吧。
1. 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法國基本什麼旅遊資源都有。想玩海灘就去南法蔚藍海岸;想看海就去西部大西洋沿岸;想玩城堡就去盧瓦爾河沿岸;想領略超級大都會就去巴黎;想隱居鄉村田野就去普羅旺斯;想看歷史就去里昂附近。總之你想得到的基本都有。
2. 法國人熱情。至少在我看來,我所碰到過的法國人都極其的熱情。另外一個就是真的很少存在不講英語的情況。基本上會講英語的都會和你講英語,不會的都會很抱歉的和你說不會。一年中只碰到過兩次對方強烈要求講法語。。。
3. 法國生活節奏很悠閑。法國人一天的工作時間只有7個小時。一般下午5點都下班了。我所住的城市是馬賽,因為處在地中海沿岸和阿爾卑斯山脈尾端,所以有山有水。法國人下班後基本只干兩件事,不是爬山就是去沙灘曬太陽。
4. 法國女人都特漂亮,特別是南部的女人。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法國南部阿拉伯和非洲裔的人比較多,造成了當地混血比較多吧。記得當時有句很有名的話:基本每一個阿拉伯人都有一個親戚在馬賽。
5. 法國人都特別崇拜自己的歷史。在申請法國留學簽證前,必須要有一個測試語言能力什麼的面試,具體忘記了。記得那時和一個很NICE的女面試官聊到拿破崙的時候,她簡直兩眼發亮啊,別提那時有多開心呢,哈哈。
6. 法國好吃的特別多。似乎美食界說過:能和中國料理相媲美的只有法國料理了。好吧,我以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肯定這句話吧。法國好吃的還真的很多,具體不詳細說了,怕大家口水抑制不住,哈哈。
7. 據說婚外情很嚴重。聽朋友說,法國人過了40歲基本每個人都有婚外情,這個似乎已經是社會習俗了,另外就是未婚先孕的現象很嚴重啊。
8. 法國人似乎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一次去宜家買筷子,在結賬的時候竟然被營業員叫住教他怎麼用筷子。。。還有就是每年會在學校大禮堂辦春節晚會,老外的興趣都很高。
6. 法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看你去干什麼,如果來旅遊,那麼法國還真心不錯。在小的城市都有旅遊局,都可以得到幫助。交通方便風景優美。
如果來購物,反正歐洲這邊12%的退稅,還算不錯。
如果來學習,上個公立大學,不用交學費。
不過得注意安全,尤其是巴黎,一些區域不能去,阿人比較多很危險。中國沒有太多這樣的情況。
7. 法國女人是不是都很會打扮,真實的法國是什麼樣的
當然這並不是一兩年就形成的,歐洲女性從保守到開放的思想,其實也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去轉變的,在一二戰之前歐洲女性其實在很多方面也很保守,只是逐步的解放而已,一二戰以後歐洲的女性就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這裡面前前後後差不多接近半個世紀的時間。
8. 法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法語難嗎
學習一門語言沒法一蹴而就,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精力, 就難度而已, 法語不算是一門難學的語言, 跟英語難度相當吧。
法語不是一門適合自學的語言, 尤其是剛入門的時候, 很多思維邏輯表達方式和中文完全不同, 學生初期也很容易因為沒有老師帶領和糾正帶來的發音不正確的情況。 再比如法語的動詞變位的概念, 形容詞置於名詞後並且需要性數配合等概念, 不只在中文裡沒有, 就是在大多數人的第一外語英語里也沒有。
所以我建議初學者先跟著專業的老師學習。 我不是不支持自學法語。 我是不支持零基礎自學法語。 作為老師, 我平常也遇到了很多自學了一段時間最終過來我們機構上課的同學, 自學往往好幾個星期都還沒繞出法語的發音問題, 可是我們老師帶著上課, 幾堂課就可以幫助學生理清。並且在學習幾個月後都能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 當學生掌握了語言邏輯之後, 需要加強詞彙還有鞏固練習, 這時候老師的作用就變小了, 這時候需要學生更多的主觀能動性。 確實存在神人能自學並且在短時間內考出B2的成績, 但是真的非常非常少。
9. 法國巴黎是什麼樣的
法國首都巴黎(Paris)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公里。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形成兩座河心島(斯德和聖路易)。市區人口217萬。城市本身在巴黎盆地中央,屬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1月平均氣溫3℃,7月平均氣溫18℃,年平均氣溫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巴黎原是塞納河中的一座小島,歷經千百年的發展而躍升為世界著名的城市。塞納河東段狀如小船的島城是巴黎的發源地。小島四周的10座橋,將小島與岸上城區連結起來。 巴黎塞納河沿岸古跡眾多,為遊客旅遊觀光的勝地。 島上的巴黎聖母院,建於1163年,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築。教堂一直是巴黎宗教活動的中心,可以同時容納9000人。聖母院的鍾樓,建於1330年,裡面存放著當時巴黎唯一的一口鍾。它的著名不僅因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也因為它是巴黎最大、最古老同時也是最出色的天主教堂。建築佔地面積5500平方米,包括一個唱詩班席和後堂,一個短的耳堂和中堂。中堂的側面有雙側堂和方形的小禮拜堂。正門向西,共分三層。最底層並排著3個桃花形門洞。還建有南北2 座鍾樓,各高69米,1330年落成。南鍾樓巨鍾重達13噸,堪稱「鍾工」。北鍾樓設有一個387級的樓梯直通高達60米的尖塔,較鍾塔高山21米,更為引人矚目。 塞納河右岸主要有國際廣場、巴士底廣場、盧浮宮、協和廣場、愛麗舍宮、戴高樂廣場等名勝;左岸有埃菲爾鐵塔;河中西岱島上有巴黎聖母院;西南部有凡爾賽宮;西北部蒙馬特高地上有露天畫廊。這些都是世界上聲名赫赫的建築,為世界各國人所嚮往。 埃菲爾鐵塔建於1889年,是為慶祝法國大革命100周年而建,是巴黎的象徵,舉世聞名。出於工程和美觀上的考慮,塔的底部為四個半圓形拱,因而要求電梯沿曲線上升。玻璃外殼的電梯由美國奧蒂斯電梯公司設計,為該建築特點之—,使之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游覽點之一。在1930 年紐約克萊斯大廈建成以前,該塔為世界上最高的建築。 愛麗舍宮建於1718年。曾為皇家宮殿,現為法國總統府,是—座用大理石塊砌成的兩層樓。主樓的外表雖然樸素無華,但內部的廳堂、廊道卻高大寬闊,陳設講究,處處金碧輝煌。 盧浮宮建於1190年。藏有40多萬件藝術珍品,尤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被稱為「萬寶之宮」。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最著名的「宮中三寶」,一是米洛斯島的維納斯像;二是無頭斷臂、雙翅振飛的薩莫特拉契(斯)的自由(勝利)女神鵰像,該雕像高2.75米,系帕里安大理石質地,她無疑是古希臘時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三是義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的畫作《蒙娜麗莎》。 凱旋門地處寬闊的戴高樂廣場。這里是香榭里舍大街的盡頭,又是沙佑山丘的最高點。從戴高樂廣場向四面八方延伸,有12條大道。宏偉、壯麗的凱旋門就聳立在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面。這座拱門是在拿破崙時期1806年由夏爾格蘭負責動工建築的。根據拿破崙的命令,它被用來紀念法國大軍。凱旋門建成於1836年。它只有一個拱洞,上為桶形穹窿,其規模超過了羅馬的康斯坦丁凱旋門。高50米,寬45米,凱旋門的每一面上都有巨幅浮雕。其中最著名也是最精美的一幅就是位於面向香榭里舍大街一面右下側的那幅浮雕,上面描繪了1792年義勇軍出征的情景,這一名作取名《馬賽曲》。拿破崙大捷慶祝儀式的場面則被刻在這幅浮雕上方的其他位置,在頂端的盾形飾物上刻有每場戰役的名稱。1920年在拱洞下建了一處「無名戰士墓」,每到傍晚,這里便燃起不滅的火焰。建築物里還有一座小開支的紀念館,館內記載著這座紀念性建築物的歷史,在那裡,遊人可以看到558位將軍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面劃著線,那是因這些人都是在戰斗中陣亡的。 在塞納河北岸偏東的巴士底獄廣場和偏西的協和廣場之間,是巴黎市政府的所在地。塞納河南的拉丁區是法國最大的大學區,著名的巴黎大學就坐落於此。乘船沿塞納河往西,可以到達位於河北岸的盧浮宮。 穿過協和廣場,就來到著名的亞歷山大三世橋。亞歷山大三世橋的由來與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親亞歷山大三世有關。亞歷山大三世曾與法國簽訂法俄聯盟協定。1870年,普魯士戰勝法國,法國修建了此橋,命名為亞歷山大三世橋。1896年,尼古拉二世為亞歷山大三世橋奠基。建成的橋長107米,在南北兩端的橋墩上豎立著4座橋塔。塔頂上有一座騰空而起的青銅飛馬。亞歷山大三世橋與南岸的殘廢軍人院和北岸的大小皇宮,都集中體現了19世紀華麗的建築風格。亞歷山大三世橋有35座橋梁橫跨塞納河兩岸,給無限風光的塞納河沿岸,又增了一抹飛虹。巴黎的市內交通 巴黎市內的地鐵與巴士網路遍布全區,提供了遊客極為便利的交通設施。如果再搭配郊外的高速鐵路系統,幾乎可以通達各地,從清晨到深夜,地鐵與巴士的班次都非常密集,周日或假日的班次也很多,絲毫不影響觀光行程。而且,只要事先將路線寫好,即使不會說法文也「行得通」,巴黎市內共有6個連結鄰近國家與外地都市的國鐵火車站,依目的地不同而在不同的火車站發車,宜多注意。飲食習慣 法國人在7、8點鍾吃早餐,一般喝咖啡或紅茶,吃塗黃油的麵包片或月芽形小麵包。中午12點半或下午1點午餐,晚餐則在晚上8點前後。 用餐時,先吃冷盤,然後是一道主菜,最後吃乳酪,水果或糕點甜食。 佐餐的飲料是葡萄酒,不喝烈性酒,吃肉時喝紅葡萄酒,吃魚或吃海鮮時喝白葡萄酒,此外,還有一種玫瑰紅葡萄酒,這種淡酒在吃魚或吃肉時都可飲用。以上這些佐餐用的葡萄酒都是帶甜味的,稱為干葡萄酒,甜葡萄酒則是在飯前或飯後吃點心時喝的,稱為開胃酒。 法國人習慣於在午餐後喝咖啡。有時在喝咖啡後喝一小盅烈性酒。 小飯館的菜單一般都張貼在店家的外面,因此事先能知道價格。飯菜的價格隨餐館而變,而且懸殊較大。 名菜系列 包括洋蔥湯、釀蝸牛、生蚝、鵝肝醬、黑菌等,當然這些菜的價格會讓人吃驚。不過,紅酒煮雞、牛排豬排、各種沙拉,都是比較經濟的菜餚。 巴黎餐廳的特色 在巴黎,要想找一家餐廳,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在這美食之國的首都,漫步街頭,餐廳隨處可見。 桌子搬到街上的露天餐廳、透過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內中情景的餐廳,店門口出售牡蠣的餐廳等等,形形色色,抬首可見。 在巴黎,旅客不僅可以吃正宗地道的法國菜,而且無論進到哪一家餐廳都不會令你失望。不像別的國家那樣,有的名不符實。 在倫敦沒有什麼特別著名的餐廳,人們多以漢堡包,比薩餅打發晚餐,不知您是否有過這種經驗,在巴黎則不必有這種凄慘的回憶。 到餐廳用餐,並不是單純地填飽肚子,還是體驗街店氛圍的一種享受。這就是巴黎的餐廳。 巴黎大餐享譽世界 ,不過還是先看看它到底有何特色。 菜單的順序 菜單一般是按下列順序寫的(但不必每樣都吃)。 Entree 正餐前的頭前菜:通常有湯或沙律等 Poissons 魚類 Viandes 肉類 Legumes 蔬菜類 Dessert 甜品 選擇餐廳的辦法 巴黎餐廳頗多,我們可供選擇的范圍亦很廣,可以到巴黎旅遊局(Office Tourisme de Paris)取一" Restaurants"專門介紹巴黎餐館的小冊子作為參考。 麥當勞等快餐館在巴黎不太普遍,只有在較著名的遊客區如,香榭里舍大道才找到,價錢亦較貴。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