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戰時,法國到底是和德國簽訂了停戰協議停戰還是投降投降協議
這是德國為盡快結束西線戰事與法國達成的莫種意義上的妥協,事實上,在貝當元帥正式投降德國前,英國人就先下手為強,趁機偷襲了法國大西洋艦隊,世界第四大艦隊全軍覆沒,這件事在丘吉爾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也有提到,面對英國佬的背信棄義,再加上法國自阿登戰役後本已無力回天,希特勒向其拋出橄欖枝,只要法國停戰,德軍佔領巴黎在內的法國北部約佔法國三分之二的地區,法國留有南部以及海外屬地的主權。值得注意的是,貢比涅停戰協議明確地說是德法停戰,而不是投降,這是有很大區別的,德國要求法國不得從事一切反納粹的活動,也並未將法國納入軸心國集團,41年法泰戰爭就是個例子,日本出面調停,後來法日在涼山爆發軍事沖突,法國落敗,期間,法國也從未表態加入軸心國或同盟國一方,事實上更多的扮演的像是一個搖擺不定的「中立者」
② 二戰中,法國是哪一年投降的
1940年6月22日,法國在貢比涅森林中的向德國遞交投降書。這是世界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向軸心國投降的國家。
在二戰期間,德國自1940年5月10日開始進攻法國,6月10日法國政府就撤出了首都巴黎遷往圖爾,此時戰爭剛剛開始一個月。6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6月18日,法國政府宣布停止抵抗。6月22日,法德簽訂停戰協定,法國戰役結束。
(2)法國在哪裡簽訂投降書擴展閱讀:
二戰的傷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歐非戰場約佔2/3,歐非戰場死亡人員中的1/3是死於納粹集中營或是被納粹集體屠殺、虐殺的。
佔二戰中遭交戰各方刻意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總數的80%以上)。在這7000萬人中蘇聯佔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佔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
中國約佔1800萬人(1937年—1945年,其中軍人約佔15%,另外因戰爭造成的傷病者累計約1600萬人次,因此傷亡累計約為3500萬人)。
③ 二戰中法國投降是幾號
老元帥出山似乎對戰勝德軍毫無打算,總統總理求了老元帥還不夠,接著去求先賢,希望聖女貞德能夠庇佑法蘭西,百姓們冷眼旁觀這一場場鬧劇,就在此時政府又臨陣換將導致軍心大亂!
6月9日,德軍逼近巴黎,這個巴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混亂,翌日,總理雷諾在內憂外患之下不得不宣布政府撤離巴黎,國防部長魏剛竟然擅自決定巴黎為不設防城市。這個浪漫之都在哭泣,她開始了她建城歷史上最黑暗的歲月。總統逃了,總理帶著內閣逃了,議長帶著議員逃了,於是從法國北部向南逃得百姓就有200萬之眾。第三共和國也許不知道,這一走第三共和國就再也沒能回到首都。
道路上擠滿著難民,法軍的調動開始受阻,本就喪失信心的法軍這下連最後一搏的勇氣都逃沒了,四處傳來德軍到來的消息,法軍官兵們不是困在原地罵賣國賊,要不就是成了逃兵做了劫匪,官非官,軍非軍,匪非匪!兩個德國人此時就可以輕而易舉的佔領一座人口上萬的法國城鎮,法軍因為害怕被人們指責而不敢向德軍開槍,南部甚至發生了整個城市的婦女出來阻止守城將軍的炸橋行動,橋是保住了,可是通向南法國的門戶洞開!法國的一些城市的市民自發的去迎接侵略軍,法蘭西的地方官們抓緊時間巴結新來的「友好軍」。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法國政府逃到了康熱古古堡,但是在法國人民的幫助下德軍迅速逼近他們的政府。雖然英國首相丘吉爾不斷的周旋於法國的政府的總統、總理和部長之中。可是混入政府中的投降派早就決定了法國走向滅亡不可逆轉的趨勢。6月14日,政府被迫退到西南部的波爾多市,法軍敗績,本應人不責而自責,可法軍到好,敗軍之將照舊礦物驕橫,公開對抗政府。灰心喪氣的雷諾總理不得不在6月16日向總統勒倫布請辭。總統只能任命貝當為總理,貝當立即拿出了一份內閣名單,這可能是第三共和國歷史上組閣最快的一屆內閣,同時也是最後一屆了。這表明貝當早就在窺伺時機,上台秉政。
清一色投降派的貝當內閣迅速的開始向希特勒乞降,貝當在廣播中要求全國軍民「必須停止戰斗」。一些愛國將軍仍然堅持抗戰,戰斗到最後一個人,波爾多的男人們都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痛苦的眼淚,那是亡國的哭泣!在幾番接觸之後,6月21日,法國代表魏剛來到了停在貢比涅森林中的福煦的專列,1918年11月正是在這里,德國簽署了一戰的投降書,如今,歷史和法國人開了個玩笑,這位投降派魏剛當年正是他奉福煦元帥之命,在這輛卧車上向德國人宣讀了協約國的停戰條件。6月25日,法德停戰協定正式生效,法蘭西淪於納粹德國的鐵蹄之下了,「新秩序」的建設者貝當把這一天定為法國哀悼日。法蘭西這個世界上響當當的大國在短短46天里就投降了,使世界各國震驚!
接著,投降派們加緊了顛覆共和國陰謀的實施,7月10日,在參議院議長的主持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參眾兩院召開最後一次會議,會議的主題就是規定製憲權、立法權和行政權統統由貝當一人行使,這樣赤裸裸的埋葬共和的議案竟然在此次會議上以569票贊成、80票反對、17票棄權壓倒多數通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剖腹自殺」!!魏剛的一句話道破天津「我沒有戰勝德國人,但我們戰勝了共和國」。既然共和國也沒了,那麼總統就成了前朝遺老,7月13日,勒倫布總統也在無聲無息中伴隨著第三共和國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一個一百多年來以自由、平等、博愛的文明共和國竟會以這種不可思議的方式結束自己,一個居世界第二位的殖民大帝國,就這么在短短46天內毀於一旦,落入了獨裁者之手。法國歷史學家讓·皮埃爾·阿澤馬和米歇爾·維諾克認為「與其說第三共和國亡於敵人的打擊,不如說亡於缺乏足夠數量的堅定戰士;與其說亡於陰謀,不如說它早已患有痛苦絕症的垂危病人」。
黑暗的帷幕從此拉開,但是法蘭西人民慢慢認識了納粹的真實面目,他們開始渴望英雄的到來,就像800多年前聖女貞德一樣拯救法蘭西!
④ 二戰時期的法國
1940年的春夏之交,美麗的巴黎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街頭人群熙熙攘攘,一片太平安詳的景象,然而大禍突然臨頭,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西線發動閃電戰,揭開了法蘭西悲劇的序幕。
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國防部長馬其諾將軍的主持下,耗費六十億法郎的巨資,沿著法德邊境修築了長約四百公里的堡壘群,這就是聞名於世的馬其諾防線。
法國政府以為有此防線即可高枕無憂。然而在戰爭中,當德軍穿過法比邊境直趨巴黎時,這在紙上被描繪成「堅不可摧」的偉大工事,立即化為一堆廢銅爛鐵,起不到任何作用。
5月20日,魏剛接替甘末林出任法軍總司令,所謂魏剛防線又被突破,次日,丘吉爾再次趕到法國,建議法方即使在正規軍完全潰敗後,也應開展游擊戰,遭到時已出任副總理的貝當嚴詞拒絕。
6月13日,即巴黎陷落前的一天,丘吉爾來到都爾,和法國領導人作最後一次會晤。此時英國在法國僅有一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和匆匆趕來的一個加拿大師,均不足以成大事。、
在德國向法國開展僅僅42天,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頭像了。1940年6月法國簽訂了投降書,德國人讓以貝當元帥為首成立的傀儡政權——維希法國。
戴高樂將軍是貝當元帥的徒弟,是內定維希法國的接班人,但是在法國決定投降的時候跑到英國去了,在這個時候號召法國人其他抵抗。最終在自己強大的人格魅力下,好多人聽他的指揮。
後來戴高樂將軍的號召下,幾乎所有沒有投降的地方的殖民地和不願投降的法國人最紅全國假如自由法國運動了。最終也是在他們的帶領下解放了法國。
(4)法國在哪裡簽訂投降書擴展閱讀:
德軍佔領法國工業區可不會對其巨大的財富無動於衷。二戰時期法國的工業和農業、勞動力都被德軍徵用於戰爭。法國汽車工業在二戰時期被迫為德軍提供大量軍用汽車,還不得不為德軍修理戰損的裝備。
二戰時期法國被迫為德軍提供占其總產量一半的煤炭,以及幾乎所有的鋼鐵和其他金屬材料來生產武器。航空工業和船舶工業全部被徵用,為德軍生產戰斗機零件和修理建造潛艇
法國二戰前是世界第五大工業國,可見這種徵用量的巨大。其金融業也得向德軍提供高額度的佔領資金,這一切都暫緩了德軍的滅亡。
更可怕的是二戰時期維希賣國政府還向德國派遣勞工到軍工廠工作。其次還有很多極端主義分子自願到蘇聯戰場參加戰斗。
⑤ 法國二戰是什麼時候開始 什麼時候結束 詳細一點
1939年9月3日開始,1944年8月25日結束。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7月在法國中部的維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
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打擊下,維希政府瓦解。 從第三共和國覆滅到第四共和國建立,中間經歷了抗擊德、意法西斯的戰斗和制訂新憲法的斗爭。
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迅速發展,1944年6月成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繼續抗戰,在同盟國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復巴黎,接著全國光復。
(5)法國在哪裡簽訂投降書擴展閱讀:
1939年德國征服波蘭後,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議,但為英法所拒絕,於是希特勒便決心用實力來逼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給德國陸軍將領的一個指令中,闡明了他之所以堅信進攻西歐是德國唯一出路的理由。
他擔心和蘇聯簽訂的條約,只有在符合蘇聯的目的時才會使蘇聯保持中立。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國進攻,蘇聯很可能從背後給予致命的一擊。
所以他要提早在蘇聯准備好之前進攻法國。他還相信一旦法國失敗,英國也會就範。
但以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為首的德國陸軍將領們堅決反對,理由是德國陸軍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擊敗西歐軍隊,一但開戰,德國必亡。希特勒嚴厲斥責勃勞希契等人膽小怕事,並命令他們無條件遵從他的主張。
1940年6月14日德軍進入巴黎後,法國政府旋即垮台並且分裂,主要是繼續留在法國本土由菲利普·貝當元帥所組成的和平派政府,和在英國由夏爾·戴高樂所建立的流亡政府,當時全世界除了英國幾乎沒有其他國家支持戴高樂。
1940年6月21日,貝當的維希法國政府向德國提出休戰。此役盟軍共傷亡350000人,1900000人被俘。德意盟軍共傷亡155000人,其中陣亡45000人,受傷110000人。
根據停戰協定,法國被分為「佔領區」和「自由區」兩部分。
佔領區佔全國領土60%,由德國直接佔領,但是巨額的佔領費則由法國支付,保留法國在佔領區的一切行政機構,管理權仍屬於法國。
自由區佔全國領土40%,德國無權干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
⑥ 二戰法國投降什麼車廂
1940年6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簽署投降書的貢比涅森林福煦車廂里,法國代表亨茨格和德國最高統帥部參謀長在停戰協定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