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大革命史講的什麼

法國大革命史講的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15 11:49:37

Ⅰ 法國大革命內容

法國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
18世紀資本主義在法國部分地區已相當發達,出現許多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廠,個別企業僱傭數千名工人並擁有先進設備。金融資本雄厚。資產階級已成為經濟上最富有的階級,但在政治上仍處於無權地位。農村絕大部分地區保留著封建土地所有制,並實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組成的第一等級和貴族組成的第二等級,是居於統治地位的特權階級。資產階級、農民和城市平民組成第三等級,處於被統治地位。特權階級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18世紀末第三等級同特權階級的矛盾日益加劇。特權階級頑固維護其特權地位。在第三等級中,農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眾,是後來革命中的主力。資產階級則憑借其經濟實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識處於領導地位。
1789年5月國王被迫召集三級會議,繼而改為國民議會和制憲議會。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佔巴士底獄,革命爆發。8月26日制憲會議通過《人權與公民權宣言》(簡稱《人權宣言》),確立人權、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財產權等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議會還頒布法令廢除貴族制度,取消行會制度,沒收並拍賣教會財產。革命初期,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利益的君主立憲派(斐揚派)取得政權。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參見路易十六齣逃事件),企圖勾結外國力量撲滅革命,中途被識破押回巴黎。廣大群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君主立憲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憲法》,召開立法會議,維護君主立憲制,反對革命繼續發展。
第一、二等級和大資產階級的取得了妥協,但和佔法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沒有緩和,相反,人民在斗爭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派統治,逮捕路易十六國王。9月21日召開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後,吉倫特派取得政權。9月20日法國軍隊在瓦爾密戰役中打敗外國干涉軍。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於9月21日開幕,9月22日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吉倫特派執政期間頒布法令,強迫貴族退還非法佔有的公有土地,將沒收的教會土地分小塊出租或出售給農民,嚴厲打擊拒絕對憲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貴族。1793年1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路易十六。
吉倫特派把主要力量用於反對以羅伯斯比爾為首的雅各賓派、巴黎公社和巴黎無套褲漢。從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的群眾運動高漲起來。以忿激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嚴懲投機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以恐怖手段打擊敵人。吉倫特派卻頒布法令鎮壓運動。1793年2~3月,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組成反法聯盟,加強武裝干涉;國內也發生大規模保王黨叛亂。4月,前線的主要指揮、吉倫特派將領迪穆里埃叛變投敵。在革命處於危急的時刻,巴黎人民於5月31日~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派專政。
雅各賓派頒布《雅各賓憲法》,廢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倫特派叛亂,粉碎歐洲君主國家的武裝干涉;但仍保持反勞工的《列·霞飛法》和《農業工人強迫勞動法》,並鎮壓忿激派和埃貝爾派。
[1][2]但不幸的是,雅各賓派過激 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和內訌,陷於孤立的羅伯斯比爾也末能完全守護住法國革命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各歐洲封建君主拼湊起來,它們一輪輪地圍剿法國革命,企圖恢復法國波旁王朝的封建政治。1794年7月27日,雅各賓中被羅鎮壓的右派勢力發動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比爾和聖鞠斯特,建立熱月黨人統治。這時革命最危急的關頭已過去,熱月黨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們清除了羅伯斯比爾時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正常統治,維護了共和政體,在法國國內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但國外圍剿革命的勢力仍是濁浪滔天,此時,督政府中又一個新的政治明星應運而生,他就是拿破崙,歷史又淘汰了熱月黨人,在「霧月政變」中,年輕的拿破崙執政,擔負起了掃盪歐洲封建勢力、最後鞏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法國的革命力量就是這樣一波一波地行進,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階段的歷史使命,就被歷史無情地淘汰,如此行進直到革命的成功。這次革命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促進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也震撼了歐洲封建體系,推動了歐洲各國革命。
法國大革命時間表(1789.5.5~1870.9.4)
一、波旁王朝(843~1791.9){封建君主專制}
1789.5.5­ 三級會議召開,後改名「制憲會議」{第三等級:}
7.14 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爆發】
8月 《人權宣言》{君主立憲派:大資、自由派貴族}
1791.9 《1791年憲法》—君主立憲制確立(~1792.9)
1792.8.10 「八月起義」{吉倫特派:工商業資產階級}
9月 瓦爾密村擊退普軍,國民工會宣布成立第一共和國
二、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9~1804.12.2)
1793.1 處死路易16世
6.2 雅各賓派掌權{中小資}
秋 羅伯斯比爾為首的公安委員會推行「恐怖政策」
1794.7.27 「熱月革命」{熱月黨人}【法國大革命高潮階段的結束】
1799.11.9 「霧月政變」,拿破崙任第一執政,頒新憲法,建立獨裁統治
1804.3 《法蘭西民法典》(=《拿破崙法典》)
三、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2.2~1814.6.22){資產階級帝制}
1804.12.2 拿破崙加冕,稱拿破崙一世
1812. 兵敗俄國【開始崩潰】
1813.10 兵敗萊比錫【開始瓦解】
1814.3 反法盟軍、路易18世進入巴黎,拿破崙後被放逐厄爾巴島
1815.3.1. 拿破崙登陸法國
3.20. 拿破崙重登皇位
6.18. 滑鐵盧
6.22. 拿破崙退位,不久被流放聖赫勒拿島【第一帝國最終覆滅、波旁王朝復辟】
四、波旁王朝復辟(1815.6.22~1830.7.29){封建統治}
路易18世頒《大憲章》
1824. 查理10世繼位
1830.7 查理10世簽《七月赦令》【導火線】
7.27 「七月革命」(~7.29「光榮的三日」){大資}
五、七月王朝(1830.7.29~1848.2.24){君主立憲制,大資政權}
1830.7.29. 路易·菲利浦被推上王位,三色旗為國旗
1831.&1834. 里昂工人起義
1847. 歐洲農業歉收
1848.2.22~24.「二月革命」{中小資+工人}
六、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2.24~1852.11){小資}
1848.6. 「六月革命」失敗{工人}
12月 路易·波拿巴成為第一位普選產生的總統
1849. 秩序黨在議會選舉中大勝
1851. 波拿巴發動軍事政變,解散議會,開始獨裁
1852 初 頒布新憲法
七、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11~1870.9.4){資本主義專制統治}
1852.11 波拿巴登基稱帝,稱「拿破崙三世」。經濟繁榮,政治脆弱
1870.7. 普法戰爭爆發
9.2. 法降於色當
八、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9.4~1940.)
1870.9.4. 共和派在市政大廳宣布廢黜波拿巴家族,建立共和國
1875. 憲法修正案確認共和制【法國共和政體最終確立】
1877. 共和派在議會選舉中獲勝
1878. 國歌《馬賽曲》,國慶7.14.

主條目:法國大革命的起因
在路易十五當政時期(1715年 - 1774年),由於人民極度不滿國王的統治,不斷遭到各種抨擊。這形成了啟蒙運動,涌現出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等一大批思想開明的人物,天賦人權(人人平等)、君主立憲、三權分立等思想應運而生,並且日益深入人心。

在革命前,法國的居民被分成3個等級:

教士
貴族
平民及知識分子
在1788年春,法國發生旱災,並且法國還沒有從發生在3年前乾旱中恢復過來,在上次乾旱中因飼料不足出現了大規模的屠宰牲畜的請況,造成以牲畜的排泄物為主要肥料的法國,農田肥力不足大量閑置。 1788年7月13日,周長達40厘米的冰雹連續敲打著農田,造成大量土地收成全無。同年冬天,法國處於嚴寒狀態。持續不斷的自然災害造成法國糧食短缺,飢餓的民眾也越來越憤怒,暴力傾向也越來越明顯。毀滅性的雹暴之後的一年裡,麵包的價格漲到最高。在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獄被攻佔的那一天,麵包的價格也達到最高點。

[編輯] 革命爆發
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時,代表法國三個等級的三級會議(Estates General)已經有164年沒有召開。1789年5月5日,由於財政問題,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召開三級會議,國王希望在會議中討論增稅、限制新聞出版和民事刑法問題,並且下令不許討論其他議題。而第三等級代表不同意增稅,並且宣布增稅非法。

6月17日第三等級代表宣布成立國民會議(法語L'Assemblée nationale),6月20日於網球場集會並發表誓言,即為「網球場誓言」。國王無權否認國民議會的決議。然而路易十六關閉了國民會議,宣布它是非法的,其一切決議無效,命令三個等級的代表分別開會。

7月9日國民議會宣布改稱制憲議會,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路易十六意識到這危及了自己的統治,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7月12日,巴黎市民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支持制憲議會。次日,巴黎聖母院響起鍾聲,市民與來自德意志和瑞士的國王僱傭軍展開戰斗,在當天夜裡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區。7月14日群眾攻克了象徵封建和君主專制統治的巴士底監獄(Bastille),釋放四名犯人,98位起義群眾陣亡,大革命取得初步勝利。這一天後來成為了法國國慶日。

[編輯] 君主立憲派的統治
制憲議會代表在起義中奪取巴黎市府政權,建立了國民自衛軍。國王不得不表示屈服,承認了制憲議會的合法地位。此時制憲議會實際上成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在議會中君主立憲派起主要作用。制憲議會通過法令,宣布廢除封建制度,取消教會和貴族的特權,規定以贖買方式廢除封建貢賦。 8月26日通過《人權宣言》,宣布「人們生來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10月份國王再次籌劃利用僱傭軍推翻制憲議會失敗後,王室被迫從凡爾賽宮遷到巴黎,制憲議會也隨之遷來。巴黎出現一批革命團體,其中雅各賓俱樂部、科德利埃俱樂部在革命中發揮巨大作用。

1790年6月,制憲議會廢除了親王、世襲貴族、封爵頭銜,並且重新劃分政區。成立大理院、最高法院、建立陪審制度。制憲議會還沒收教會財產,宣布法國教會脫離羅馬教皇統治而歸國家管理,實現政教分離。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失敗,部分激進領袖和民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7月16日君主立憲派從雅各賓黨中分裂出去,另組斐揚俱樂部。

9月制憲議會制定了一部以「一切政權由全民產生」、三權分立的憲法,規定行政權屬於國王、立法權屬於立法會議,司法權屬各級法院。9月30日制憲議會解散,10月1日立法議會召開。法國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法國大革命引起周邊國家不安,普魯士、奧地利成立聯軍攻打法國。由於路易十六的王後、奧地利皇帝的妹妹瑪麗·安東尼特泄露軍事機密給聯軍,使法國軍隊被打敗,聯軍攻入法國。1792年7月11日立法議會宣布祖國處於危急中。以無套褲漢為主體的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運動的高潮。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比爾、馬拉、丹敦領導反君主制運動,於8月10日攻佔國王住宅杜伊勒里宮,拘禁了國王、王後,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憲派的統治。

[編輯] 吉倫特派的統治 1792年8月10日,巴黎市民攻下王宮
8月10日的起義使吉倫特派取得政權,迫使立法會議廢除1791年憲法、國王退位、實行普選制。同時,法國軍隊和各地組織的義勇軍在9月20日的瓦爾米戰役打敗外國聯軍。

9月21日,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開幕,9月22日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3年1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路易十六、皇後瑪麗·安托瓦內特和教士埃德熱沃爾特。

吉倫特派當政以後,把主要力量用於反對雅各賓派和山嶽黨。從1792年秋季起,人們不滿他們的溫和政策,要求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以忿激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嚴懲投機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而吉倫特派卻頒布法令鎮壓運動。

與此同時,法國軍隊在1792年10月後已經打到了國外。歐洲各國非常害怕,在1793年2月,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荷蘭、薩丁尼亞、漢諾威、英國成立了反法同盟,對法國進行武裝干涉。然而吉倫特派無力抵抗外國軍隊,巴黎人民於5月31日 - 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專政。

[編輯] 雅各賓專政
雅各賓專政,又稱恐怖時代,是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比爾的專制統治。雅各賓專政後,平定了被推翻的吉倫特派在許多地區煽起的武裝叛亂。6月3日 - 7月17日頒布3個土地法令,使大批農民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買到土地。6月24日公布1793年憲法,這是法國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憲法,但是由於戰爭未能實施。7月,改組並加強作為臨時政府機關的救國委員會,並把投機商人處決。10月底,他們把吉倫特派及其支持者斬首,包括布里索、羅蘭夫人、科黛,美國革命家托馬斯·潘恩也被捕入獄。1793年底 - 1794年初將外國干涉軍全部被趕出國土,國內的叛亂也基本平息。

1794年3-4月雅各賓內部開始了激烈的斗爭。羅伯斯比爾以搞陰謀的罪名處死了雅各賓派中與他政見不和的丹東、埃貝爾等人,使雅各賓派趨於孤立,人民也開始反對恐怖政策。

7月,國民公會中反羅伯斯比爾獨裁的力量組成熱月黨,於7月27日(法國新歷共和二年熱月9日)熱月黨發動熱月政變推翻羅伯斯比爾並將他斬首。

[編輯] 斷頭台:斬首六萬
自1791年—1794年,巴黎設置斷頭台,三年內被斬首的反革命份子達6萬—7萬人之多。
斷頭台遺址即今日巴黎市中心協和廣場。
[編輯] 熱月黨的統治
熱月黨人於10月解散國民公會,成立新的政府機構督政府。恐怖時期結束,但政局仍然不穩,波旁王朝無人敢出任國君。1796年 - 1797年 ,督政府派拿破崙·波拿巴遠征義大利取得重大勝利,軍人勢力開始抬頭。1797年立法機構選舉時,許多王黨分子當選。督政府為打擊王黨勢力,宣布選舉無效。1798年立法機構選舉時雅各賓派的殘余勢力大批當選,督政府再次宣布選舉無效。這種政策歷史上稱為鞦韆政策。

1799年英國又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以西哀士為首的右翼勢力要求藉助軍人力量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發動霧月政變,結束了督政府的統治,建立起臨時執政府,自任執政。法國大革命匆匆收場。

[編輯] 結局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失利後,路易十八在外國軍隊保護下復辟了波旁王朝。恢復了國王的權利,並且大肆血洗革命者。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經過3天戰斗,攻下王宮,國王查理十世逃往英國,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徹底結束。
揭櫫自由、平等、博愛精神永留於法國的藍、白、紅三色國旗,為法國大革命留給世界的文明遺產。
自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以來,法國每年7月14日大革命爆發紀念日都會在巴黎舉行大規模的閱兵儀

Ⅱ 法國大革命的內容和影響

起止時間:1789年(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1794年(雅各賓派統治被推翻)

性質:資產階級革命

主要任務: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發展資本主義

原因:

①法國啟蒙思想家的學說為革命作了思想動員。

②等級制度森嚴,第三等級仇視特權等級的腐朽統治,要求變革。

③國王路易十六無法解決面臨的財政危機,各種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法國封建制度嚴重阻礙著資本主義發展

領導階級:資產階級[其中雅各賓派主要領導人:羅伯斯庇爾]

導火線:1789年5月,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

開始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發展過程:

①制憲會議通過《人權宣言》;

②1792年法國反對外國干涉的戰爭開始 ,同年巴黎人民起義推翻君主統治。

③1792年9月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時間:1792~1804年;性質:資產階級共和國]。1793年,路易十六被處死。

④革命高潮——雅各賓派專政[面臨問題:英、奧、普等組成反法同盟入侵法國;國內發生王黨叛亂。採取的措施:限定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嚴懲反動分子;動員全國力量反對內外敵人。結果:打退了反法聯軍;平息了國內叛亂;遭到了多方面反對,被反對派發動政變推翻]

結束標志:1794年,雅各賓派統治被推翻[羅伯斯庇爾被推上斷頭台,雅各賓派統治結束。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並沒有失敗]

革命期間和革命後頒布的重要文獻

《人權宣言》★

主要內容: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頒布歷史意義:體現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

局限:只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結果: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但封建勢力最後復辟。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歷史意義★:

①是一次規模大、范圍廣、比較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從根本上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制度,為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

②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③推動了歐洲各國的反封建斗爭和拉丁美洲的革命運動。

Ⅲ 誰能介紹下法國大革命的具體內容

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對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時間,世界史學界看法眾多,難成共識。在中國,以熱月政變作為大革命結束標志比較普遍。
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統治,宣告了法國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結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在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法國大革命的意義
法國大革命是採用暴力手段矛頭直指國王的權力,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革命。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統治,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震撼了整個歐洲的君主專制制度並給以沉重打擊。

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對國內
法國大革命是一次廣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從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經歷了五年的歷程,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在三次起義中,人民群眾都顯示出偉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從危機中挽救過來,並推動它進一步向前發展,它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君主專制統治,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對世界
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期間所頒布的《人權宣言》和拿破崙帝國時期頒布的《民法典》(後改名《拿破崙法典》)被稱為新社會的出生證書,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革命也為此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此具有世界意義。
對影視
法國大革命對影視界也有較大的影響。因其是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因此有了許多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有關法國大革命的電影。如《悲慘世界》、《亂世冤家》、《貴婦與公爵》、《黑鬱金香》、《再見,我的皇後》、《大革命之夏》、《絕代艷後》等,他們都有法國大革命為背景。

Ⅳ 法國大革命的內容和意義

起止時間:1789年(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1794年(雅各賓派統治被推翻)性質:資產階級革命主要任務: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發展資本主義原因:①法國啟蒙思想家的學說為革命作了思想動員。②等級制度森嚴,第三等級仇視特權等級的腐朽統治,要求變革。③國王路易十六無法解決面臨的財政危機,各種矛盾激化根本原因:法國封建制度嚴重阻礙著資本主義發展領導階級:資產階級[其中雅各賓派主要領導人:羅伯斯庇爾]導火線:1789年5月,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開始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發展過程:①制憲會議通過《人權宣言》;②1792年法國反對外國干涉的戰爭開始 ,同年巴黎人民起義推翻君主統治。③1792年9月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時間:1792~1804年;性質:資產階級共和國]。1793年,路易十六被處死。④革命高潮——雅各賓派專政[面臨問題:英、奧、普等組成反法同盟入侵法國;國內發生王黨叛亂。採取的措施:限定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嚴懲反動分子;動員全國力量反對內外敵人。結果:打退了反法聯軍;平息了國內叛亂;遭到了多方面反對,被反對派發動政變推翻]結束標志:1794年,雅各賓派統治被推翻[羅伯斯庇爾被推上斷頭台,雅各賓派統治結束。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並沒有失敗]革命期間和革命後頒布的重要文獻《人權宣言》★主要內容: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頒布歷史意義:體現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局限:只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結果: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但封建勢力最後復辟。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歷史意義★:①是一次規模大、范圍廣、比較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從根本上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制度,為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②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③推動了歐洲各國的反封建斗爭和拉丁美洲的革命運動。

Ⅳ 法國大革命背景,內容,結果,影響意義

法國大革命:

1789年5月由於財政困難國王被迫召集三級會議,路易十六企圖向第三等級徵收新稅,但第三等級紛紛要求限制王權、實行改革。6月,他們依然決定將三級會議改為國民議會。路易十六准備用武力解散議會,巴黎人民於7月14日起義,攻佔了法國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

1789年8月,制憲會議通過了《人權宣言》。內容:①自由、平等是天賦的人權;國家的主權屬於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國家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後來雅各賓派推翻吉倫特派,採取一系列恐怖統治措施,較為徹底地摧毀了封建制度,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任務。

1794年7月雅各賓派專政即被熱月黨人推翻,恢復共和制,也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結束。

法國大革命勝利的意義:

1.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它結束了法國封建統治,為法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道路;

2.法國大革命對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統治產生了極大影響,促進了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

3.法國大革命為其他地區的資產階級革命樹立了典範。

法國大革命的特點:

1.18世紀資本主義在法國部分地區已相當發達,出現許多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個別企業僱傭數千名工人並擁有先進設備。金融資本雄厚。資產階級已成為經濟上最富有的階級,但在政治上仍處於無權地位。

2.18世紀末第三等級同特權階級的矛盾日益加劇。特權階級頑固維護其特權地位。

3.農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眾,是後來革命中的主力。資產階級則憑借其經濟實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識處於領導地位。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

1.經濟原因:法國資本主義工商業有了一定發展,受到封建專制統治阻礙;

2.階級基礎:資產階級日益壯大;

3.思想基礎:啟蒙思想為大革命的爆發做好了思想准備;

4.外部因素:美國獨立戰爭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Ⅵ 誰能介紹下法國大革命的具體內容

開始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1789年,制憲會議通過《權利法案》,內容和影響網路一下。。。
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1793年,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
1793年,羅伯斯比爾為首的雅各賓派掌權,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使法國大革命成為世界歷史上一次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

Ⅶ 求詳盡的法國大革命史

18世紀末,法國封建制度極端腐朽,國王路易十六所代表的第一等級(僧侶)和第二等級(貴族),與廣大的第三等級(資產階級、城市平民、農民)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群眾運動不斷高漲。
1789年5月國王被迫召集三級會議,繼而改為國民議會和制憲議會。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佔巴士底獄,革命爆發。8月26日制憲會議通過《人權宣言》。革命初期,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利益的斐揚派取得政權,制定了《一七九一年憲法》,召開立法會議,維護君主立憲政體,反對革命繼續發展。
第一、二等級和大資產階級的取得了妥協,但和佔法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沒有緩和,相反,人民在斗爭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斐揚派統治,逮捕路易十六國王。9月21日召開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但當政的吉倫特派代表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既阻止革命深入發展,又不堅決抗擊歐洲君主國家的武裝干涉。王黨發動叛亂,革命形勢緊急。
吉倫特派的動搖和軟弱註定了它失敗的政治命運,它再也沒有能力擔負起歷史本應交給它的使命,法國需要更強硬的政權來維持局勢。1793年5月31日——6月2日巴黎人民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統治,建立以羅伯斯比爾為首的雅各賓派的革命專政。頒布《雅各賓憲法》,廢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倫特派叛亂,粉碎歐洲君主國家的武裝干涉;但仍保持反勞工的《列·霞飛法》和《農業工人強迫勞動法》,並鎮壓忿激派和埃貝爾派。
但不幸的是,雅各賓派過激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和內哄,陷於孤立的羅伯斯比爾也末能完全守護住法國革命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各歐洲封建君主拼湊起來,它們一輪輪地圍剿法國革命,企圖恢復法國波旁王朝的封建政治。1794年7月27 日,雅各賓中被羅鎮壓的右派勢力發動「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比爾和聖鞠斯特,建立熱月黨人統治。這時革命最危急的關頭已過去,熱月黨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們清除了羅伯斯比爾時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正常統治,維護了共和政體,在法國國內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但國外圍剿革命的勢力仍是濁浪滔天,此時,督政府中又一個新的政治明星應運而生,他就拿破倫,歷史又淘汰了熱月黨人,在「霧月」政變中,年輕的拿破倫執政,擔負起了掃盪歐洲封建勢力、最後鞏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法國的革命力量就是這樣一波一波地行進,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階段的歷史使命,就被歷史無情地淘汰,如此行進直到革命的成功。這次革命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促進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也震撼了歐洲封建體系,推動了歐洲各國革命。

Ⅷ 舊制度與法國大革命 講了什麼

《舊制度與大革命》探討的是法國大革命,在原有的封建制度崩潰之時,因並未帶來革命預期的結果,而致使執政者與民眾間的矛盾公開化,社會動盪愈演愈烈
法文原本名稱 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 (1856) ,英文版名稱有兩個: The Old Regime and the Revolution 和 The Old Regime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
[1]這部《舊制度與大革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新東西,發了什麼前人所未發的新意?托克維爾開宗明義就指出,他從事的是「關於法國革命的研究」,而不是寫另一部大革命史。既是「研究」,就要提出問題。從各章題目就可以知道作者要解決的是哪些問題。從方法論說,這也可以稱為後來「年鑒學派」創導的問題史學。例如,托克維爾企圖說明:何以全歐洲幾乎都有同樣的政體,它們如何到處都陷於崩潰?何以封建特權對法國人民比在其他地方變得更為可憎?何以中央集權行政體制是舊制度的體制,而不是大革命或帝國的創造?何以18世紀的法國的人們比其他國家人民更彼此相似,同時又彼此分離,漠不相關?盡管文明不斷進步,何以18世紀法國農民的處境有時甚至比13世紀的農民處境更惡劣?何以18世紀法國文人成為國家的主要政治人物?何以法國人寧願先要改革,後要自由?何以行政革命先於政治革命?路易十六時期是舊王朝最繁榮時期,這種繁榮如何加速了革命?等等。每一個問題幾乎都可寫成專著。
與19世紀一些思想家、哲學家——從斯塔埃爾夫人到基內——不同,托克維爾不是憑空「思考」法國革命,而是扎扎實實地依靠對原始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結論。他閱讀、利用了前人從未接觸過的大量檔案材料,包括古老的土地清冊、賦稅簿籍、地方與中央的奏章、指示和大臣間的通信、三級會議記錄和1789年的陳情書。他是第一個查閱有關國有財產出售法令的歷史家;他還努力挖掘涉及農民狀況和農民起義的資料。根據這些史料,他得以深入了解、具體描繪舊制度下的土地、財產、教會、三級會議、中央與地方行政、農民生活、貴族地位、第三等級狀況等,並闡發自己的論點。

Ⅸ 《法國大革命史》與《舊制度與大革命》有什麼不同,原因是什麼

簡單的講,《法國大革命史》就是法國大革命客觀歷史,打了哪些仗,有哪些宣言,有什麼將軍,就是資產階級推翻王權的客觀歷史,《舊制度與大革命》講的是資產階級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成長起來,如何獲得政治權利(他們原先都是沒有政治權力的第三等級賤民),如何擁有挑戰王權的實力並最終自然而然地推翻了王權。簡單的講,《舊制度與大革命》講述了一個王權為了短期的財政利益,大量實行賣官鬻爵,引狼入室最終導致自己身死狼手的故事。《舊制度與大革命》所要講述的是資產階級崛起的本質,也就是大革命與舊制度一樣專制,毫無區別的本質,這便是題目的來源。既不是為了自由,也不是為了平等,准確的說是為了自己被奴役時自己的自由,自己弱小時自己的平等,當自己自由時要奴役他人,自己強大時要擁有別人沒有的特權,不過是平平常常的改朝換代罷了。

Ⅹ 法國大革命史怎麼樣

楊老師的翻譯,實在是不喜歡,當然我們這種屬於站著說話不腰疼。 唯一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從一個無政府共產主義者的觀點出發剖析了很多革命中的現象。 比起馬迪厄那本吹羅伯斯庇爾的書,這本書更詳細地描繪了大革命中的民眾運動,法國鄉村農民的奪地暴動、下層民眾爭取普選權的斗爭、工匠中萌芽的共產主義運動。 看完這本書覺得很好笑,常聽人說工人中的「社會主義」意識必須靠左派或者是馬克思主義左派前去灌輸,1793年,馬克思他爸媽估計都還沒出生呢,但那個時候的工人階級先輩(那些工匠們)已經能產生樸素的階級意識了。有的時候,社會主義者如果根本不了解工人階級想什麼,還不如像克魯泡特金一樣把過去革命的經驗教訓整理出來。 一點工作、些許積累,是為功德無量。

閱讀全文

與法國大革命史講的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