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為什麼不討厭法國人

為什麼不討厭法國人

發布時間:2022-07-15 19:50:29

㈠ 大家不討厭法國人嗎

法國風土人情
交際習俗
注重服飾的華麗和式樣的更新。婦女視化妝和美容為生活之必需。時間觀念強,工作計劃性強,奉行「女士第一」的原則。習慣行握手禮,有一定社會身份的人施吻手禮。少女常施屈膝禮。男女之間,女子之間及男子之間,還有親吻面頰的習慣。社交中不願他人過問個人私事。反感向婦女贈送香水及初次見面就送禮。
信仰禁忌
大多信仰天主教。忌「13」和「星期五」。忌黃色和墨綠色。忌孔雀和仙鶴。視菊花、杜鵑花與核桃等為不祥之物。喜愛藝術和娛樂活動。
飲食特點
法國人會吃,也講究吃。法國菜風靡世界。法國人喜歡吃蝸牛和青蛙腿,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喜歡喝酒。法國菜的特點是鮮嫩。法國人也非常喜歡中國菜。
服飾
法國時裝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選料豐富、優異,設計大膽,製作技術高超,使法國時裝一直引導世界時裝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時裝店,老闆們的口號是:「時裝不賣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兩個婦女穿著一模一樣的服裝。目前高級時裝最有名的有:「吉萊熱」、「巴朗夏卡」、「吉旺熙」、「夏奈爾」、「狄奧爾」、「卡丹」和聖洛朗」。近年來,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樣之多。款式之新,在別國很難見到。法國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於穿著的歐洲國家,法國人一般很注意服裝方面的鑒賞力,也接受比較便宜的而不十分講究的仿製品。
小動物
當今法國家庭,對小動物恩寵倍加,不惜耗費巨金收買哺養。有一半以上家庭飼養各種小動物,總頭數在3000萬只以上。1/3的家庭養狗,狗的數量已近4萬條。各種狗醫院、狗服裝店屢見不鮮。動物不僅給法國人帶來了樂趣,也造成一定災難。法國每年發生狗傷人的事件50多萬起。
禮儀
法國是一個講文明禮貌的國家。對婦女謙恭禮貌是法國人引以自豪的傳統。法國人見面打招呼,最常見的方式莫過於握手。不過握手時一是握時間不應過長,二是沒有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勁晃動。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長者向年幼者先伸手。上級向下級先伸手。

法國是第一個公認以吻表示感情的國家。法國人的吻有嚴格的界限:他們在見到久別重逢的親友、同事時,是貼貼臉或頰,長輩對小輩則是親額頭,只有在愛人和情侶之間,才親嘴或接吻。
婚俗
結婚前先訂婚,儀式簡單,一般由女方的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時邀請其他親戚、甚至一兩名好友出席。婚禮也已逐漸簡化,但仍不失為最隆重的家庭節日,帶有庄嚴神聖的色彩。婚禮由市長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習慣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時至下午5時之間。婚後大宴賓客。法國農村有的地方在婚前要簽訂財產婚約並辦理公證。婚約中要寫明未婚夫婦的全部財產、未婚妻的嫁妝和未婚夫的產業。婚齡紀念在民間已成為一種喜慶的風俗。女子守寡300天後,或宣布與丈夫分居300天後可以再嫁,男子則無時間上的限制。
聖靈節
每年11月1日聖靈節,相當於中國的清明節。法國人習慣上在這一天去墓地祭奠,緬懷為國捐軀的先烈。聖喀德琳娜節 巴黎「大齡女青年」的節日。每年11月25日這一天,年滿25 歲而尚未婚配的姑娘們到喀德琳娜塑像前獻一束鮮花,再到大時裝店跳舞,飲酒狂歡,最後選出一位最美的姑娘作為節日的王後。
用餐習慣
法國人把烹調看成是一門藝術,法國菜也確實風糜全球。在法國一日三餐通常是這樣安排的。 早餐:麵包、咖啡、熱巧克力; 午餐:午餐是法國人最重要的一餐,一般在下午一點左右, 晚餐則在九點以後。法國人社交的正餐一般要持續兩小時以上,開始先是開胃菜,然後是魚或義大利面條,再才是主菜,主菜還附帶許多生菜、沙拉、乳酪,水果,有時還有甜點心,餐後咖啡也必不可少。
1)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2)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

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3)餐飲禮儀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4)習俗禁忌

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對於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

法國的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它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
法國的國石是珍珠。
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
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

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以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關系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但我也不知道我喜不喜歡他們)

㈡ 你最不喜歡日本人,韓國人,美國人,越南人,法國人還是德國人為什麼

我最不喜歡日本人 因為他打過廣東 其他的韓國人 美國人 越南人 法國人 德國人 都不討厭 也不喜歡 跟我們廣東人無冤無仇 我還討厭中國北方人 統治了廣東幾千年了 當中殺死了無數廣東人

㈢ 法國人瞧不起英國人,為何對侵略過他們的德國人有好感呢

這個世界上存在很多的歧視,比如歐洲人瞧不起亞洲人和非洲人,美洲人又看不上歐洲人等等,當然了,把范圍縮小到一個大洲之內,比如歐洲,法國人瞧不起老牌資本主義帝國英國人,但是卻對德國人特別有好感,為何要這么說呢?聽我來解釋。



所以,在任何范圍內都存在歧視這個說法,關鍵是看面對什麼了。面對內部人,自然有內部的歧視,當面對外面人的時候,這些本來相互歧視的人又在同一個陣營了,所以不得不說,人類真是好奇怪啊。

㈣ 為什麼英國人不喜歡法國人的理由

英國人主體為英格蘭人,即公元五世紀入侵英倫三島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更早到群島的威爾士人是不列顛人,蘇格蘭人和北愛爾蘭人是凱爾特人;而法國人由早期的凱爾特人和後來的法蘭克人融合而成,拉丁化程度比英國人徹底。

英語屬日爾曼語系,和德語、荷蘭語在系屬分類上接近。但十一世紀,法國貴族征服了英國,大量古英文詞彙被法語外來語代替。今天已演變成英聯邦國家和世界法語聯盟之間的競爭。

英國是海島,進可進攻大陸,退可困守孤島,實在不行還可以走向海洋;法國是大陸,只能攻無法守,大陸不保也不敢走向海洋。這也就是慣常所謂大西洋路線和大陸路線的兩種走向。

英國和法國的歷史充斥著斗爭。1415年英法大戰,英軍把法國貴族的三分之二都砍死了,太子查理七世不得不重新封了很多貴族。英雄方面,貞德、拿破崙、威靈頓、納爾遜等人都堪稱其中的代表。戴高樂將軍真正傳世的也是他對英國人的強硬態度。

對各自特點的嘲笑卻依然存在。比如,法國人嘲諷英國人不會做飯、不會穿衣、不懂音樂、英國女人長相不精美、蘇格蘭人不穿內褲……而英國人則譏笑法國人盲目自大、生活迂腐……

㈤ 歐洲各國人是怎樣相互調侃其他國家的

法國人——部分西班牙人(尤其是加泰羅尼亞人)不喜歡法國人,他們覺得法國人太傲慢。一個來自巴塞羅納的女人告訴我:「拜託!誰喜歡法國人啊?沒人!」瑞士人也不喜歡法國人,他們鄙視法國當局和法國人的懶惰。至於英國人嘛,他們對法國人的感覺最為復雜,一半討厭法國人,另一半則喜歡法國人。那些討厭法國人的英國人傾向於喜歡美國人,反之亦然。在英國人的眼裡,法國人臭、沒禮貌(他們從不排隊);而且納粹進軍的時候,法國人並沒有奮起反抗,所以英國人認為法國人很懦弱。法國人同時也不喜歡英國人;法國人看不起比利時人,覺得他們很**;從我的經驗來看,法國人對西班牙人和德國人也沒有好印象。

義大利人——歐洲其他國家的人對義大利人的評論大部分是正面的,但是主要還是因為義大利的美食。北歐人認為義大利人懶惰、古里古怪,而且可能國家管理不當(主要是因為,自二戰以來,義大利政府已更迭50餘次)。我的一個荷蘭教授解僱了一個義大利人,他是這么說的,「所有的義大利人都只關心義大利面和媽媽。」反過來,義大利人對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也沒什麼好感。而且在義大利內部,南北分裂非常嚴重。北方人抱怨南方人的懶惰、不思進取,而南方人則抱怨北方人沒文化且不懂得享受生活。

德國人——歐洲其他國家人認為德國人勤奮、嚴謹、缺乏幽默感。二戰是德國最大的污點,歐洲其他國家人也因此無情地戲弄和嘲笑德國人。盡管德國是一個經濟強國,但是歐洲其他大部分國家的人都不想學德語,也不想在德國留學(或者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德國留學)。德國的食物也不受待見,只有柏林的一些有活力的地下俱樂部對年輕的歐洲人有一點吸引力。最反感德國要數荷蘭人和丹麥人了,因為德國曾頻繁侵略這兩個國家。當德國人在荷蘭問路時,荷蘭人通常會告訴他最短的離開荷蘭的路線,或者直接說「把我們的自行車還給我們!」,因為二戰的時候德國曾經沒收過荷蘭的自行車。丹麥人不喜歡你把他們的首都名念成「ko-pen-HAH-gen」,因為這是德語發音。你既可以用英式發音(用「HAY」代替「HAH」),也可以用丹麥式發音(在此無法表示)。德國人對他們西邊鄰國的喜愛遠大於其鄰國居民對他們的喜愛,但是他們瞧不起東方鄰國,尤其是波蘭。但是有一點很奇怪,對於曾經強烈抵制他們侵略的捷克人,他們倒是懷有一絲敬意。

斯堪的納維亞人(北歐人)——他們受到大多數歐洲人的尊重,因為他們的高質量生活標准……還有他們金發碧眼的外表。但是,在斯堪的納維亞內部,他們對彼此有些固執的看法。挪威人、丹麥人和芬蘭人都認為瑞典人愚蠢又嚴肅。挪威人被認為是有種族歧視的。丹麥人比其他歐洲國家的人更直率,脾氣性格也有點古怪。北歐人比較內向,但即使以北歐的標准來看,芬蘭人也還是非常內向的。除了討厭德國的丹麥人和討厭俄羅斯的芬蘭人以外,北歐人對其他歐洲國家的人並不反感。

比利時人——荷蘭人和法國人都認為比利時人是**。反過來,比利時人認為荷蘭人是一群脾氣暴躁的怪B,法國人是一幫傲慢無禮的二B。

荷蘭人——如北歐一樣,荷蘭因其繁榮的經濟和良好的社會秩序讓南歐人羨慕嫉妒恨。但是,他們自以為是,自以為無所不知的聲譽也響徹歐洲,他們的固執和刻板也和他們的德國表親有得一比。但是他們不喜歡別人把他們和德國人做比較。如果你提醒他們,說他們的國歌里有一句「van Duitse bloed(來自德國人的血)」,那你就遇到如同死寂的沉默。大家不喜歡荷蘭人,還因為荷蘭人是歐洲最著名的守財奴。因為這一點,無論他們去哪旅行,都不受待見。他們去法國南部露營時,甚至會囤好水,把所有物資准備好。在被眾人鄙視的時候,荷蘭人也鄙視所有人。是的,他們的自以為是並非空穴來風。

瑞士人——即使是德國人,也認為瑞士人極度的嚴謹死板。瑞士人與「友好的」和「熱情的」這兩個詞完全沒有關系,直白地講,他們是粗魯無禮的。要注意的是,講法語的瑞士人和講德語的瑞士人是有很大的文化差異的。講法語的瑞士人就是再版法國人,不過瑞士的食物沒有法國那麼乏味,對當局的態度也沒有法國那麼隨便;講德語的瑞士人跟德國人比是青出於藍,他們比德國人理嚴肅、死板而古里古怪。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瑞士的好,所以有一點很明朗,外籍人口(大部分來自歐盟國家)占瑞士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要注意的是,瑞士人的德語是變體的德語,如果你只接觸過標準的德語,那你會覺得瑞士人的德語非常奇怪。

西班牙人——說實話,對於和來自西班牙的負面評論都很少。沒人真正討厭西班牙人,而且西班牙人基本上也不討厭任何其他國家的人。(是的,與法國相鄰的部分西班牙人不怎麼喜歡法國人)具體原因不明。但是,千萬別講一口拉丁美洲口音的西班牙語,不然上帝都不會原諒你的,因為仍然有很多西班牙人非常鄙視拉丁美洲人。西班牙人自認為是白種歐洲人,如果你把他們和拉丁美洲人扯上一丁點兒關系,他們會感覺倍受污辱

希臘人——對其他歐洲國家而言,希臘人只是名義上的歐洲人,但是希臘人堅稱自己是歐洲人。自然而然,如果說希臘人不是歐洲人,是對他們的強烈刺激。

波蘭人——除了安靜以外,波蘭和波蘭人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了。波蘭算是一個大國,有四千萬人口。在2005年,當以波蘭為主的一批東歐國家加入歐盟時,大家曾擔心東歐人在歐盟的泛濫。德國人非常不喜歡波蘭人,在德國的九個鄰國中,波蘭是最不受德國人待見的。在德國人眼裡,波蘭人就是一群偷車賊。確實如此,德國和波蘭的關系就像美國和墨西哥的關系一樣,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也差不多(收入差距、戰爭歷史、語言障礙等等)。波蘭人則把他們的憎恨轉移給了他們東邊和南邊的鄰居們,雖然他們不喜歡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立陶宛人,但他們更討厭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奇怪的是,他們對德國人並沒有特別的情緒,也許是因為他們仍然害怕德國吧——所以你在波蘭永遠也聽不到關於德國人的笑話。

捷克人——對西歐人來說,捷克算是東歐一個不錯的亮點,但是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布拉格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和旅遊勝地吧。捷克人和德國人有點兒像——有些粗魯、直白和冷酷。波蘭人不喜歡捷克人。

奧地利人——綜合了德國人和巴爾幹人的最好和最差的特質,奧地利人雖然懶散,但是他們的愛國主義和種族主義值得一提。據說奧地利是希特勒的出生地,但是從來沒有像德國一樣為大屠殺道歉過。除德國人以外,大多數西歐國家的人對奧地利是中立態度。德國人認為奧地利人不思進取,不能代表德語國家的良好形象。但出於對哈普斯堡王朝的懷念,東歐國家的人對奧地利是敬仰的態度。

英國人——如果你把英國人稱之為歐洲人,大約一半的英國人會生氣,那麼相信你開始了解英國了。英國就是美國的乖乖狗,與歐洲對抗也是美國要英國這么做的。英國人有禮貌,但是有點兒牆頭草(所以被稱為Janus Britain兩面神),還有點兒勢利。蘇格蘭人和威爾士人都不錯,主要是英國之外的人對他們並不了解。直面歐洲其他國家對英國的負面情緒的,當然首當其沖是英格蘭了。畢竟,倫敦就在英格蘭嘛。
英格蘭還因其居民敲詐遊客而臭名昭著,比如阿姆斯特丹和伊比薩,那裡的居民噪門大而且酒品差。
反過來,英格蘭人對其他所有人也看不順眼。這就是為什麼很難找到一個對歐洲其他國家(或者對美國,或者對其他洲的國家)不持負面想法的英國人了。歐洲到處都住著英國人,而且他們在一個國家住得越久,他們就越討厭那個國家,但是他們又不願意回自己的國家。

愛爾蘭人——雖然誇大了他們在美國人心裡的重要性,但是愛爾蘭其實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愛爾蘭人禮貌而謙虛。愛爾蘭人名義上討厭英國人,但是我沒見哪個愛爾蘭人真正討厭英國人。總體來說,來自和對於愛爾蘭人的情緒似乎都是積極正面的。

我個人對葡萄牙人、匈牙利人、羅馬尼亞人、保加利亞人和其他國家人的感知和被感知並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你還有其他內容要添加,請在下面評論。幾年前,我在義大利見過一張海報,多少可以總結一些方面:

在天堂……
工程師是德國人
廚師是法國人
警察是英國人
情人是義大利人
一切由瑞士人統領

在地獄……
工程師是法國人
警察是德國人
廚師是英國人
情人是瑞士人
一切由義大利人統領

㈥ 為什麼法國人那麼令人討厭

是啊是啊,法國人自我感覺超級良好,瞧不起那個,看不上這個。他們是很本位思想的人,認為法餐是世界上最美味最有格調的,其實是從義大利餐發展來的,認為法國是奢侈品之都,其實都是義大利人控股的,認為自己是二戰戰勝國,戴高樂解放了法國,其實只是英美扶植的不怎麼聽話的代言人。大部分法國人都是這樣,表面上彬彬有禮,骨子裡傲慢無理。

可日本人對法國人還是很尊敬的,他們認為法國人是時尚和浪漫的代言人,來法國德國奧地利培養藝術細胞的日本人很多的。而且法國人可以說是很喜歡日本人的,對美國人就會表現的比較巴結,這都是親身感受。

㈦ 英國人為什麼不喜歡法國人

英國人主體為英格蘭人,即公元五世紀入侵英倫三島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更早到群島的威爾士人是不列顛人,蘇格蘭人和北愛爾蘭人是凱爾特人;而法國人由早期的凱爾特人和後來的法蘭克人融合而成,拉丁化程度比英國人徹底。

英語屬日爾曼語系,和德語、荷蘭語在系屬分類上接近。但十一世紀,法國貴族征服了英國,大量古英文詞彙被法語外來語代替。今天已演變成英聯邦國家和世界法語聯盟之間的競爭。

英國是海島,進可進攻大陸,退可困守孤島,實在不行還可以走向海洋;法國是大陸,只能攻無法守,大陸不保也不敢走向海洋。這也就是慣常所謂大西洋路線和大陸路線的兩種走向。

英國和法國的歷史充斥著斗爭。1415年英法大戰,英軍把法國貴族的三分之二都砍死了,太子查理七世不得不重新封了很多貴族。英雄方面,貞德、拿破崙、威靈頓、納爾遜等人都堪稱其中的代表。戴高樂將軍真正傳世的也是他對英國人的強硬態度。

對各自特點的嘲笑卻依然存在。比如,法國人嘲諷英國人不會做飯、不會穿衣、不懂音樂、英國女人長相不精美、蘇格蘭人不穿內褲……而英國人則譏笑法國人盲目自大、生活迂腐……

㈧ 美國人和英國人是不是很討厭法國人

英國人和法國人的確水火不容,因為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英國去挑逗德國,然後德國要去打英國都必須先打隔在他們中間的法國,然後英國的軍隊在法國就很被鄙視,因為民眾認為戰爭是他們挑起的。

美國人不喜歡法國人的原因是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比戰前人們期待的差了太多,迫使美國人付出了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代價,所以知道現在美國人都認為法國人都是廢物~

㈨ 為什麼很多人都討厭法國這個國家

曾經看過季羨林編寫的一篇作文,就是寫曾經季羨林曾經去德國留學,後來他看到了德國每家每戶都掛滿了鮮花,也就是說德國人喜歡花,可以說花是德國的國寶,如果你去德國玩,就會知道了,這與中國人喜歡花的特點也基本一致。關於中國人不喜歡法國人,反過來講與我們中國某種人的教養很差勁,可以說歐洲整個國家貌似都不喜歡我們中國人,美國就是歐洲國家,打敗朝鮮就打我們中國。或許再來說,中國人不喜歡法國人或許是因為法國電台曾經黑過中國,也或許出於某種原因。

㈩ 為什麼說善良是罪惡的表現,我第一討厭法國人,他們瘋癲,害人,第二,討厭正派的,伸張正義的人

歷史問題是老一輩的事情但我們需要銘記歷史學會自強。現在和平相處才是真諦,畢竟戰爭帶來的痛苦是無限的。現在總有些人明明是個平民老百姓卻喜歡自娛自樂喜好參政,說這個該打那個該打,釣魚島紛爭就該給他們一炮,要是一個國家給這種人管理,國家早就自裂分崩了。討厭歸討厭,不要上升到極端種族歧視,只有以禮待人外國人才會對中國人改去固有的刻板印象。以上為個人觀點,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不討厭法國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