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鄭強教授的問題
我是領教過社會這個大課堂的。也受過一些欺騙,以前特別崇拜余世維,後來聽說他也是有點吹就不再看了。期間也接觸了一些「成功學」的「大師」,感覺是作為一個有思維思辨能了的人要有一些判斷能力,即使你的相關經驗和能力不足也要有自己的意見。
現在是這樣看待的:你所聽到、看到的,要是對你有指導意義,有益處,何不接受消化是自己進步呢?
一個人為了達到宣傳自己的可能會在行為上誇張一些,但是只要不是過分虛張聲勢(要是那樣,他自己也會敗露),把他人的經驗「拿來主義」又有何不可呢?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嘛
2. 當年提倡取消英語高考的鄭強,認為科學有國界,轟動全網,如今怎樣
在網路發展飛速的現代,便利了我們的生活的同時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在網上我們可以看電視劇,聽音樂,也可以讀書,看新聞,還可以在網上學習,網路上有很多課程我們可以看到不同老師學者教授們的各種課程。現在我們要了解的這個人,當初引起網路熱議,認為科學有國界,建議取消英語高考的鄭強教授。那麼他現在怎麼樣了呢?
3. 鄭強教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鄭教授三觀很正,為人耿直好爽,說話雖然犀利,卻是精闢,受益的是學生,是個好教授,國家也需要很多像這樣的人才。生活中的他沒有一點架子,總是在為底層發聲。
2020年3月27日,在抖音上看鄭強教授的演講視頻,鄭強教授演講范圍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講得非常現實。比如說到出國留學,他就建議小學中學不要去出國留學,因為小時候要在自己的家鄉讀書,你會留下感情記憶,你才會有家國情懷。
有網友說:假如中國有十個鄭強教授這樣的人,不用再多,中國的大學教育就跟現在不一樣。傳道、授業、解惑,他都做到了。不為自己,只為了莘莘學子;言語犀利不犀利,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表達的意思!他旗幟鮮明,絕對是教育界的柱石,網紅界的清流。
鄭強教授說話通俗易懂,幽默詼諧。他是浙大學生評選出來的最受歡迎老師。他語言犀利只能說明他有資本,有他的思想高度。
截至2020年4月底,鄭強教授已經獲得國家授權專利38項;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項;應用研究成果已產生經濟效益逾20億元。
鄭強教授還培養了近百名碩博士生;先後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浙大教授姚先國曾經說過:鄭強教授心中對國家有責任,對學生有大愛,是一位「有情懷、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識分子。你可以看到鄭教授多次強調的教育之根本就在於養成誠實做人、認真做事的品格;他不斷地提醒學生,要做一個有民族自信力的人,做一個有精神境界的人。
4. 鄭強教授經典語錄
鄭強,別名強哥,在一次演講會中,戲稱自己是全國數萬名為鄭強的人中,最有名的那一個。畢業於四川大學,現浙江大學教授,高分子材料專家,2001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4年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先,2005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青年報2015年學生最喜歡的大學校長(最高票當選者)。2012年至2016年曾任貴州大學校長,現為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
這個教授不一般,唱歌的功夫達到專業水準,演講的水平可用超燃來形容,每次演講掌聲不超過一百次不算成功,據說聽他的演講,女生要少打點粉,因為放聲大笑會讓粉掉。
鄭強
這段時間聽了鄭強教授的演講視頻,匯集了一些超燃金句,一起來欣賞一下:
金句一:浙江大學不能老談向清華北大學習,走向新時代,浙大就要爭第一!下面有沒有卧底啊,我跟你們說,凡是我在場的時候,清華北大的校長都不敢說話,凡是我在場的時候,清華北大的校長都不敢唱歌!
(論說話和唱歌水平,強哥真的很牛,當然強哥也是真材實料的學者)
金句二:青春不能虛心,青春一虛心,青春就流逝了!
金句三:不要以為什麼於丹啦,易中天啦,我這個人比較低調(學生笑),百家講壇請了我很多次我都沒有去,我去了別的同志還怎麼吃飯啦,開個玩笑。
鄭強的講座
金句四:我們必須搞明白了,大學吃什麼,你為什麼稱為大學教授,是因為我們的人民把孩子送到這兒來,辦了學校,才有你的飯吃!
金句五:要明白你為什麼是教授,要教書才是教授!不能說你有了項目就是教授,你只搞科研就是教授,你得認真教書,大學的本是教書!
(鄭教授的演講不只是幽默搞笑,還充滿正能量。他說有些研究生一年都看不到自己的導師,導師每天在各個企業晃盪,這些都不是合格的教授)
金句六:(在一所大學演講)你們哪個同學給那個女教師讓個位置,女老師站在那裡多不好,讓一讓。為啥呀,這個女教師長得比較漂亮,她一個人站在那裡看著我,我怕我的精力不夠集中!
5. 鄭強教授進(他人勿擾)
鄭強教授相關語錄
1。我們漠視歷史的價值,總以為樓宇越新越好,但你到法國市中心看看,幾乎沒有什麼新建築,他們以歷史積淀為自豪,而我們以不斷地拆樓建樓來折騰自己。
2。教育的本職不是謀生,而是喚起興趣,鼓舞精神。靠教育來謀生和發達也是可以的,卻被我們過度重視了。
3。大家都在嘲笑俄羅斯,但我知道俄羅斯將來一定會發達,因為那裡的人2天沒吃飯了餓著肚子還排隊,而我們有2個人也要擠的不可開交。
4。將來中國即使發達了,但你看看那些開著豪華車的富翁們從車窗外向外吐痰、扔垃圾。你就知道,如果沒有教育,中國再富裕也不會強大。
5。讀書是為了承擔責任。但現在的教育讓女人承擔了太多責任,讓男人逃避了太多責任。
6。人類歷史,實際就是一連串沖動。所以大家不要鄙視沖動,因為沖動都是可愛地。
7。中國的籃球不缺乏技術,不缺乏金錢,但他們缺乏責任感,哪怕是對消費者的責任感。
8。會唱歌的人用氣息發音,所以不累。當我看到你們說話時喉頭是動的,我就知道你唱歌肯定不好。
9。未來20年,中國人崇拜的將是知識而不是官員。這一點我們應該向日本學習,這個民族對知識的尊重,無以復加。但現在在中國有點錢的人,有點小權的人--哪怕是個科長,也可以照樣吧大學教授弄得沒有尊嚴。這種貌似聰明的聰明,洋洋自得的市儈,是多麼膚淺啊。
10。一個男人,只可以給自己的父母和妻子下跪,只可以對自己的老師鞠躬,絕對不應當對權貴與金錢低頭。但如今,大多數人正好反了。
11。教育應該讓中國懂得自尊。但是現在我們看到外國人就低頭,女生看到外國垃圾一般的男人都想討好。同志們,在外國人面前我們多麼地沒有尊嚴。在留學的日本東京大學的人當中,我是唯一回來的,但日本人反而敬重我,因為我活得有靈魂,活得有骨氣。
6. 商戰明 鄭強 兩人是怎麼回事
商戰明是一個對母校有著非常深厚感情的人,為了這份感情投入幾十萬圓在母校搞了個浙大往事,而鄭強則是一個功利心極強的人,想收回浙大往事由學校經營,算是他主管下的業績,明眼人一看就明白。
怎麼評價鄭強教授?
鄭強教授這個人,大家誇的很多,但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記得我浙大入學的時候,新生們必聽的兩人講座,一個是商戰明,一個就是鄭強。現在已經看不到這個新生保留節目了,因為這兩人在若干年後反目成仇。
鄭強演講的特點是聲音洪亮、肢體語言很多,給人一種雄辯家的感覺,對剛從高考獨木橋過來考入浙大的新生來說,很有迷惑性,畢竟以前應試教育階段沒見過這號人,第一次見當然會被唬住。特別是鄭強還喜歡裝出一副為學生請命的樣子,自詡「浙大四大才子之一」,「浙大最受歡迎的教授」,還經常有模有樣說他如何攔截校領導的座車,讓它別在校園開得那麼快,到底哪位校領導他卻從來不提。
他的演講內容,我大部分已經忘卻,但一些東西我還記得,比如他噴世界各地大學,都不如浙大,噴日本早稻田大學是很差的學校,或許鄭強教授真把早稻田大學當成稻田裡的大學了,卻不知它是日本最牛的私立大學,校史比浙大還悠久。鄭強這種迷之自信,的確把懵懂無知的大一新生忽悠得一愣一愣。
還有一個,就是他說在南聯盟大使館被美軍轟炸後,他走進實驗室,發現他的學生還在埋頭做實驗,他就不高興了,大罵他們「沒有血性」,為什麼不去遊行,實驗放明天做不行嗎雲雲。這又把大一新生唬得一愣一愣,遊行示威這個陌生的詞語竟然從一個大學教授脫口而出,而且他還鼓勵學生去遊行示威,牛逼啊,真是特立獨行的教授,路轉粉了!但是,後來出現浙大校友譚卓被飆車撞死的杭州七十碼事件,很多同學自發去譚卓遇難的地點群聚致哀,鄭強教授卻帶人來了,不是加入悼念隊伍,而是軟硬兼施把同學們都勸回來了——短短幾年,鄭強教授成了他所鄙視的那個「沒血性"的人了?
我看是遊行示威對象不同罷了。
再後來,聽聞商戰明的浙大往事被學校清退出校,鄭強教授似乎在其中扮演一個不太光明磊落的角色,以至於商鄭二人成為死對頭,具體實情我不是當事人,也不想評論了。
我畢業那會,鄭強正好要去貴州大學,我還跟他握了手當面祝他官運亨通。
7. 誰能告訴我浙大教授鄭強的詳細情況
鄭強,1960年9月出生。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系主任,浙江大學材料與化工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85年到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從事新型有機硅材料研究。1988在成都科技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1988年至1990年在成都科技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從事聚烯烴形態結構與性能研究。1990年至1994年在四川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92年至1994年作為中日聯合培養到日本京都大學學習,師從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僖教授和時任國際聚合物加工學會(PPS)主席、日本流變學會(RSJ)會長T. Masuda教授;1994年獲四川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4年10月至1995年3月以客座研究員身份在日本京都大學工學部從事多組分體系動態流變學研究。
現任浙江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系主任。兼任教育部高分子材料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流變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高分子科學委員會聚合物表徵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復合材料學會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分會高分子材料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要學術成就:(1) 將動態流變學方法引入兩類最典型的"排斥效應(Repulsion effect)"導致相容的共混體系,對其相分離和相行為進入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長時區域特徵流變響應以及時溫迭加失效與相分離的定性和定量特徵溫度概念,豐富了多組分復雜體系流變學理論。(2) 將流變方法引入粒子填充導電復合材料體系,探索了小應變、大應變及體積膨脹與導電結構網路的變化及導電機制的關聯,發現了非濃度唯一的動態逾滲現象形成的轉變的微觀機制。(3) 建立動態流變光散射組合方法,為獲得真實Spinodal溫度開辟了新途徑。
近年來負責主持的科研項目主要有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子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優秀年輕教師基金和骨乾教師基金各1項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十多項。在Macromolecules, Polymer,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Chinese J. Polym. Sci.,《高等學校化學學報》、《材料研究學報》、《復合材料學報》等本學科相關領域的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23篇,EI收錄論文17篇。主講研究生課程4門,培養碩士、博士各8人。
曾榮獲浙江大學「竺可楨基金優秀教師獎」(1998年),浙江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1999年),「浙江大學學生心目中最喜愛的老師」稱號(2001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