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牛油果
牛油果:又名油梨,鱷梨、酷梨、奶油果,有「森林黃油」之美稱﹐因其果實含油量高,熱帶美洲人把它當作糧食食用,因此,油梨是一種集果、糧、油於一身的保健果品,成為引人矚目的熱帶亞熱帶新興名果。許多國家都視為果中珍品。
1、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10-15米,胸徑達1-1.5米;樹冠開展,分枝多而密,莖枝粗壯,多節瘤,常有彎曲現象;樹皮厚,不規則開裂,具乳汁。
葉長圓形,長15-30厘米,寬6-9厘米,先端圓或鈍,基部圓或鈍,幼時上面被銹色柔毛,後兩面均無毛,中脈在上面呈凹槽,下面渾圓且十分凸起,側脈30對以上,相互平行,兩面稍凸起,網脈細;葉柄圓形,長約10厘米。
花梗被銹色柔毛;花萼裂片披針形,外面被毛;花有香甜味,花冠裂片卵形,全緣。漿果球形,直徑3-4厘米,可食,味如柿子;種子卵圓形,長約2-3厘米,黃褐色,具光澤,疤痕側生,長圓形。花期6月,果期10月。
2、生長習性
牛油果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僅個別品種可忍受短期0度低溫,在世界上40°S-40°N有栽培,適宜年均溫度20-25℃,抗寒力因品種不同而異(墨西哥系的耐寒性比較強,瓜地馬拉系和西印度系的耐寒性較弱),抗寒品種可耐-6℃低溫,抗寒力低的品種遇0℃低溫則乾枯,需要年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根淺,枝條脆弱,不能耐強風,大風影響可導致減產,對土壤適應性較強。
3、主要價值
工業
種仁富含脂肪、為重要食用油及重要的工礦用油,又可制人造黃油及肥皂。
食用
營養成分
果實為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含多種維生素、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鈉、鉀、鎂、鈣等含量也高,除作生果食用外也可作菜餚和罐頭。
功效作用
抗氧抗衰老:牛油果含有豐富的甘油酸、蛋白質及維他命,潤而不膩,是天然的抗氧衰老劑,不但能軟化和滋潤皮膚,還能收細毛孔,皮膚表面可以形成乳狀隔離層,能夠有效抵禦陽光照射,防止曬黑曬傷。果仁里提取的牛油果油營養豐富,含豐富的維生素E、鎂、亞油酸和必需脂肪酸,有助於強韌細胞膜,延緩表皮細胞衰老的速度。
豐胸:牛油果中含量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增加胸部組織彈性,含有的維生素A能促進女性荷爾蒙分泌,維生素C能防止胸部變形,維生素E則有助胸部發育。
保護肝臟:經研究發現,牛油果中含有可能可以保護肝臟的有效化學成分,這一發現將有助於人們發明新的葯物,用於治療肝臟疾病。
美容:牛油果果肉與人體皮膚親和性好,極易被皮膚吸收,對紫外線有較強的吸收性,加之富含維生素E及胡蘿卜素等,因而具有良好的護膚、防曬與保健作用。
緩解糖尿病症:油梨果肉含糖率極低,為香蕉含糖率的1/5,是糖尿病人難得的高脂低糖食品,而用果皮泡水飲用對糖尿病有緩解作用。
保護子宮健康:牛油果能夠保護女性的子宮和子宮頸健康,女性每星期吃一個牛油果就能平衡雌激素、減掉分娩產生的多餘體重,防止宮頸癌。
嬰兒輔食:牛油果是良好的嬰兒輔食之一。
㈡ 牛油果是什麼
牛油果,俗稱奶油果或者是鱷梨,是樟科常綠喬木,能高達到10米,果實呈卵形或者球形,外表呈黃綠色或者紅棕色。牛油果含油量高達20%,可以食用,也可以榨油。它原產美洲,但在我國廣東、福建等地區也有栽培。牛油果有保護肝臟的作用,在動物實驗當中已經證明。如果是用於普通人,對大多數人仍有好處。它含有蛋白質,所以有保護肝臟的作用。如果是用於普通人,它的熱量相對較高。因為牛油果100克的食物當中有一百多大卡熱量。因為它的油脂也非常好。所以,普通人平時做沙拉或者是生吃都挺好。
㈢ 鱷梨是什麼
鱷梨
Persea americana;avocado;alligator pear
樟科鱷梨屬的一種。原產中美洲,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均有種植,但以美國南部、瓜地馬拉、墨西哥及古巴栽培最多。中國的廣東、福建、台灣、雲南及四川等地均有少量栽培。常綠喬木,葉互生,革質,長橢圓形、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上面綠色,下面稍蒼白色,密生短柔毛。聚傘狀圓錐花序,多數生於小枝的下部,具梗,被短柔毛;苞片及小苞片線形,被短柔毛。花淡綠帶黃色,花被兩面被毛,裂片6,長圓形,外輪3枚略小;能育雄蕊9,排成輪3,花葯4室,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箭頭狀心形。核果大,肉質,通常梨形、卵形或近球形,黃綠色或紅棕色。鱷梨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果肉柔軟似乳酪,色黃,風味獨特,含多種維生素、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鈉、鉀、鎂、鈣等含量也高。果仁含油量8%~29%,油是一種不幹性油,沒有刺激性,酸度小,乳化後可以長久保存,除食用外,可作高級化妝品、機械潤滑和醫葯上的潤皮膚用油及軟膏原料。
樟科(Lauraceae)的一種喬木,原產西半球大陸,從墨西哥向南至安地斯地區。植株高大或樹冠開展;葉橢圓形或卵形,長10∼30公分(4∼12吋)。總狀花序,花小,淡綠色,花被片6枚;雄蕊9,排成3輪,子房1室。果的大小、形狀、顏色各異。墨西哥的品種小如雞蛋;大的重達1∼2公斤(2∼4磅); 形狀圓形至梨形,有一長頸;顏色綠色至暗紫色。種子大,單生,圓形至圓錐形。外果皮有的不比蘋果厚,有的粗糙並木質化。果肉淡綠色或淡黃色,似黃油一樣黏稠,具濃烈堅果味。有些品種的果肉含不飽和油達25%,常用於沙拉,故又稱沙拉果。鱷梨泥是一種獨特的墨西哥食品鱷梨沙拉的主要配料。鱷梨含維生素B1、B2和維生素A。
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前,鱷梨在熱帶美洲廣泛單株種植,直到1900年以後園藝學家發現鱷梨很容易嫁接,使得改良品種成為可能,才建立了鱷梨果園以生產大小、外形、質量一致的果實。在墨西哥鱷梨種植極為普遍,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鱷梨(Persea americana)達、南非種植極多,智利、巴西、夏威夷、澳大利亞、某些太平洋島嶼亦有種植,年產量也很高。以色列的鱷梨生產也已商業化,其他地中海沿岸國家也多有種植。
園藝上把鱷梨分為墨西哥宗、西印度群島宗和瓜地馬拉宗。有些植物學家認為墨西哥是不同的種,定為Persea drymifolia,原產墨西哥,其特徵是葉有茴芹味,果小,90∼240克(3∼8盎斯),皮薄、香味濃、質量好,也最耐寒,可種植於其他種類不能生長的寒冷地區。瓜地馬拉宗原產中美高原地區,抗霜力略弱於墨西哥宗,果實中到大型(240∼1,000克),特徵是皮厚,木質化,成熟期與其他宗不同。西印度群島宗最耐熱,在美國僅限於佛羅里達州南部,這一類果實大,質量也好。3個宗之間的自然雜交產生了許多變種,有些是重要的商業品種。
樟科鱷梨屬的1種。原產中美洲,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均有種植,但以美國南部、瓜地馬拉、墨西哥及古巴栽培最多。中國的廣東、福建、台灣、雲南及四川等地均有少量栽培。
常綠喬木,高約10米。葉互生,革質,長橢圓形、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上面綠色,下面稍蒼白色,密生短柔毛,羽狀脈,聚傘狀圓錐花序,多數生於小枝的下部,具梗,被短柔毛;苞片及小苞片線形,被短柔毛。花淡綠帶黃色,花被兩面被毛,筒倒錐形,短小,裂片6,長圓形,外輪3枚略小;能育雄蕊9,排成輪3,花葯4室,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箭頭狀心形;子房及花柱被毛,柱頭盤狀。核果大,肉質,通常梨形、卵形或近球形,黃綠色或紅棕色。
鱷梨因品種不同對溫度的適應性差異很大,墨西哥系的耐寒性比較強,瓜地馬拉系和西印度系的耐寒性較弱。引入中國的較多是墨西哥系,該系原產熱帶高原。鱷梨需要年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根淺,枝條脆弱,不能耐強風,大風影響可導致減產。它對土壤適應性較強。多用種子繁殖,也可用芽接壓條方法。
鱷梨的果實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果肉柔軟似乳酪,色黃,風味獨特,含多種維生素、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鈉、鉀、鎂、鈣等含量也高。果仁含油量8~29%,油是一種不幹性油,沒有刺激性,酸度小,乳化後可以長久保存,除食用外,可作高級化妝品、機械潤滑和醫葯上的潤皮膚用油及軟膏原料。
二、養分的需求、吸收與移出
三、推薦施肥
幾乎在全球各地區鱷梨施氮肥都見到明顯的益處。每年常規應用氮肥4次以上,通常是撤施,或最好是經由灌溉系統施。只有當葉片分析指明P、K含量低時才施用磷、鉀肥。
缺Zn是N之後第二個常缺的養分。在某些類型土壤上,可以通過施用含Zn的肥料或葉面噴施Zn。當春天新葉開展時噴施最有效。施用磷肥或禽糞可以引起或加重缺Zn。
當作物生長在鈣質土或氧含量低的土壤上,可能缺Fe。最有效的方法是將螫合鐵溶液注入根區。
最佳養分形態:
N:鹼性土以硫酸銨或硝酸銨為好;酸性土則以尿素、硝酸鈣或硝酸按鈣為好。
P:在種前施普通過磷酸鈣;或經由灌溉水施用磷酸。
K:當灌溉水中含Cl量不高時,可用氯化鉀;在含Cl高的條件下特別是植株嫁接在對cl敏感的墨西哥砧木上時,則用硫酸鉀。
Zn:硫酸鋅、氧化鋅或鋅的螫合物。
Fe:螫合化合物。
現在施肥情況:根據葉片分析和栽培種施用氮肥。
當某些土壤和灌溉水中有N時,用N量應降低;當樹上很少見到有新葉生長並且葉色灰白,或結果多(Fuerte栽培種超過 10t/hm2,Hass栽培種超過15t/hm2),則要增施氮肥。鱷梨用N量見表8-43。
美國的用肥量:加利佛尼亞每3~5年施375kg/hm2 P2O5(在淺的山坡土壤上),7.5~20 L/(hm2·a) Zn溶液(ZnO或 ZnSO4)。佛羅里達每年施200~250kg/hm2 P2O5和240~380kg/ hm2 K2O。
以色列: 500kg/hm2K2O。
南非: 270kg/(hm2·a)P2O5,190kg/(hm2·a) K2O。有時候也需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