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以法國為首的國家要打利比亞
在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的淫意下,強迫地通過了聯合國安理會17日的決議,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
而挑起這起事件的風頭就是法國。可以說法國這個國家的軍隊,是世界最孬種的軍隊,它們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然而,法國為什麼會在利比亞事件上出風頭呢?而世界上的老大卻沒有首當其沖呢?老牌的資本主義英國也迴避呢?按理說,美國不出面行動,一般的國家是不敢挑頭軍事打擊利比亞的,有時英國可以替代美國,做一把臨時老大,可它並沒有這樣去做,卻偏偏出現這個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法國來當擔如此大任。實際上,這是西方國家早以陰謀好的行動計劃。因為時下的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已經陷入了戰爭的泥潭,自身難保,無力再開辟新的戰場。加之美國國內反戰思維不斷深入,奧巴馬也不想野火燒身。而英國明年將召開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此時出面將對其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這樣怕引起一些國家的不滿,從而抵制英國倫敦奧運會,得不償失。而德國又不支持這次行動。所以,法國出面是在合適不過的一個孬種國家了。
在利比亞的政治動盪中,法國是第一個與利比亞反對派建立關系的國家。它本已為卡扎菲會下台的,反對派將奪取國家的政權。但事件的本身卻非法國所願。在利比亞政府軍的反擊下,反對派的武裝不堪一擊,幾天的時間,就失去了戰場上的主動權。眼看著反對派奪取卡扎菲的政權,化為泡影,法國的面子也將丟盡。所以,法國只好公開出面,踐踏國際准則,出兵干涉利比亞。
我為什麼說,法國是世界上最孬種的國家呢?大家看一看,近代的法國戰史,法國只能算一流的國家經濟,三流的國家軍隊。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多次被德國,打的只有招架卻無還手之力。然而,德國是第一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唯一就是打得法國軍隊最順手,若沒有英國等國的支持和反擊,法國不知現在是哪個國家的殖民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著名的馬奇諾防線,號稱「固若金湯」的鋼鐵防線,卻成了世界軍事史上最大的笑柄。讓人更可笑的是,法國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完好的國家軍隊,卻在戰爭史上簽下了投降協議書的國家。可見法國的軍隊孬種到何種的目了。在中法戰爭史上,清朝政府的軍隊,在對外的軍事行動中,可算上了常敗的軍隊,可就是這樣的軍隊卻偏偏戰勝了法國的軍隊。在越南抗法斗爭中,面對一個弱小的國家,法國也是一敗再敗,最後,不得不恥辱地離開越南。從而使美國不得不出面,出兵越南,把美國拖入了越戰的戰爭泥潭。
然而,今天的法國,還在無恥地,扮演著美國的小弟(實際上美國並不這樣看),想充當世界的老二或者老三,以強欺弱。這樣一個孬種的國家軍隊,假若只有法國出兵利比亞,盡管利比亞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但法國也不會在利比亞取得勝利,就因為法國是世界上最沒有軍魂的軍隊,盡管它有先進的武器裝備。
法國總統薩克奇,也是世界上最無賴的總統,它想借利比亞,以達到向世人展示法國力量的機會。盡管利比亞在這次多國部隊的打擊下,取勝的機會很小,但法國決不敢第一個出陸軍入侵利比亞,那樣的話,法國將又一次叫世人看笑話。所以,利比亞只要迴避與多國軍隊空戰的風險,加大國內的宣傳力度,改善人民的生活,取得人民的支持,法國等國一時很難達到它們的目的。卡扎菲也將出現他第二次重新治理國家的機會,或者體面地下台。
無論怎麼說,利比亞事件,法國盡管出盡了風頭。但戰爭的結果,絕非法國所願,想藉此撈取利比亞的石油資源控制的好處,能嗎?美國會同意嗎?德國能幹嗎?英國往哪擺?中國會容忍嗎?俄羅斯呢?這些國家哪個不比法國實力強大,法國能打過哪個國家?戰爭的結果,法國也只能讓世人再一次拿它作為一個笑話,當作把柄而已。
法國還是向你的鄰國——德國學習學習吧!人家比你強大的多,別裝世界老大了,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法國你小心!別當美國的替死鬼。美國有難時,英國為難時,你來裝老大,討好美國不是嘴上說說,就能達到你的如意小算盤,那得自己有實力。因為,國威是打出來的,一個孬種的國家軍隊,利比亞不是你要去的地方!因為,利比亞的石油資源從來沒有打過法國的烙印!法國別作夢了!
2. 為什麼法國總統的任期是七年
戴高樂將軍於1958年9月28日通過全民投票建立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接著在1962年10月28日再次通過全民投票建立了總統由全民直接普選產生、任期七年、可連選連任的制度。不過,2000年9月24日,法國就總統任期由7年制改為5年制舉行全民公決,投票結果贊成改5年制的為73.18%,反對的為26.82%,通過了這一憲政改革。這樣,法國於2002年下任總統任期開始實行5年制。
3. 二戰時德國為何要打法國
德波戰爭開始的幾周前,波蘭國防部長問過英法聯軍司令甘末林:波蘭被入侵時法國可以派出多少個師進攻?甘末林馬上回答38到46個師,並且書面保證如果德國對波蘭開戰那法國將在全國動員後的5天內逐一進攻德國城市,一旦德國全力進攻波蘭,那麼法國將在全國動員的15天內全力進攻德國。
可是甘末林在開戰前2天後悔了,這個無能的將軍向法國內閣提出將戰爭推遲到1941或者1942再爆發,原因僅僅是因為可能會得到美國的幫助。英國也並沒有過多的幫助法國,而是放手讓一群好戰之徒在大西洋上搜捕德國商船,而在1941年才往法國派出了3個師(15800)人,英國首相丘吉爾稱這只是象徵性的支援。
德國將軍在紐倫堡軍事法庭上回憶起當年西線戰況的時候,他們都說西線並沒有放過一槍一彈,倒是波蘭的抵抗超乎他們的想像。
德波開戰初期法國對德宣戰可是依舊按兵不動,甘末林明確命令英國空軍禁止對德國境內的工廠轟炸,甘末林怕會遭到德軍瘋狂爆復,可是如果英國空軍轟炸了魯爾區那麼德國重工業將徹底癱瘓,這也是德國將軍擔心的問題。
4. 轟炸法國先轟炸哪
巴黎
1940年6月10日,德軍開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國本土,由於先前在低地國地區喪失了大部分的軍事力量, 所以德國的裝甲部隊紛紛進行一場競速比賽,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國中央,6月17日,首都巴黎被攻佔,6月25日,為了羞辱法國人,希特勒選擇在貢比涅地區的福煦車廂內簽署與停戰條約。根據此項條款,法國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領土疆域由德意志帝國武裝部隊來進行實質佔領,而南部地區則成立由貝當執政的附庸政權: 維希政府。
從德國展開西線進攻到法國敗降只經歷了6個星期,閃電戰的威力讓法國體會到了亡國的恥辱。法國的戰敗令英國必須獨自面對德國。
5. 為什麼法國總統候選人要"打富豪"
4月20日,據外媒報道,距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還剩三天時間,目前民調支持率落後的梅朗雄為拉選票,推出一款格鬥游戲。游戲內容很簡單,就是要把富人的錢拿過來,然後再把富人一腳踢飛。
佩珀爾幻象是一種光學錯覺技術,此技術可以使表演者或影象呈現出消失,透明或者轉換成其他物體的幻象。
6. 在爆炸發生後,為何馬克龍去黎巴嫩訪問卻遭到圍攻和指責
在黎巴嫩首都發生爆炸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冒著疫情的風險,親自來到黎巴嫩慰問。很多人都不清楚,法國總統為什麼要這么做。其實法國總統的做法很簡單,那就是希望通過這次事件,奪回在中東地區的利益權。中東作為世界的政治中心,是很多大國看重的地方。美國和英國不用說,俄羅斯有敘利亞。而當前的法國,卻什麼都沒有。而他來到黎巴嫩之後,明顯把自己當成了救世主,這是人民無法接受的。
3、政府的排斥其實不僅僅是群眾排斥,黎巴嫩政府也是排斥的。現在黎巴嫩首都群眾大舉開展示威活動,政府本身就很頭疼。而馬克龍卻會見了示威的群眾,這無疑是在排斥黎巴嫩政府。不過法國帶來的是物資和救援,這正是人們當前所需要的。
7. 多國為什麼要打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
對於卡扎菲啊。怎麼說呢。學過政治的都知道,階級矛盾是國家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卡扎菲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打個比方,就是資本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個階級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各自站的立場不同,所需求的利益不同,而產生分歧。所以卡扎菲代表的階級,和反對派的階級,沒有對與錯,只不過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罷了。至於西方國家,因為卡扎菲一向很仇視西方國家,所以西方各國在利比亞得不到太大的利益,希望推翻卡扎菲政權,建立親歐美國家。
簡單點,都是為了各自利益。
8. 為什麼法國總統都強硬
為了話語權。畢竟強硬代表國家的態度以及實力。實力越大,在某種利益上就越強烈。
9. 中東多國集體抵製法國貨,法國總統馬克龍做錯了啥
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巴黎教師“斬首案”表示會繼續支持傳統諷刺漫畫,並且認為此次事件是屬於伊斯蘭恐怖襲擊,在法國內加大打擊極端穆斯林的力度。
01、中東多國集體抵製法國貨。10月25日外媒報道,巴基斯坦總理公然指責法國總統馬克龍,10月26日,巴基斯坦外交部召見了法國大使,有一次對馬克龍進行指責,同日土耳其總統呼籲土耳其民眾抵製法國貨。
到現在中東已經有數個國家抵製法國貨了,這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個損人不利己的決策,而中東多國之所以抵製法國貨,完全就是因為馬克龍的一番話。
不過隨著中東很多國家對於此事表決態度後,一些歐盟的國家也站在了法國這邊,對於中東那些國家進行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