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二戰法國為什麼被吊打

二戰法國為什麼被吊打

發布時間:2022-07-17 05:32:36

Ⅰ 二戰時,法國為何38天就被德國輕松打敗了嗎

作為西方世界的老大哥之一,法國一直都是歐洲的陸軍強國。在二戰開始之前,雖然法國陸軍已然沒有了拿破崙時期橫掃歐洲大陸的霸氣,但他們仍然擁有300多萬精銳正規軍和不計其數的飛機坦克,軍事實力比德國都要強上一籌,是名義上的歐洲第一陸軍強國。

然而,在二戰初期,強大的法國陸軍卻被德國人打得滿地找牙,僅僅開打38天就只能被迫投降。

繞過馬其諾防線的德軍

三、法國國土面積較小

從古到今,歷史上發生了無數的戰爭,國土龐大的國家始終是保有優勢的。國土面積小的國家,哪怕實力再強,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直接被滅國。而那些國土面積龐大的國家,相對來說,容錯率較高。就算是國力羸弱,也可以厚積薄發,利用遼闊的土地與敵人展開持久地長期斗爭。這就是所謂的「以空間換取時間」。

法國本來就是國土面積比較小的國家,由於一開始就在戰爭策略上出了問題,結果導致了前期的大潰敗。如果法國國土面積夠大,像蘇聯那樣,能夠利用廣闊疆域展開層層阻擊。那麼憑借法國當時的陸軍實力,不說擊敗德國,起碼絕不會那麼快就滅國。

Ⅱ 二戰為什麼法國如此不堪一擊,幾十天就被德國給打敗了!

法軍根本就沒做好作戰的心理准備

不能說法國弱,當時的法軍實力仍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只不過它運氣不好,因為當時的德國正處於它整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所謂鋒芒畢露,德國不但是科學文化軍事成指數倍上升,還在心中埋藏著對英法,尤其是法國的憎恨,原因你懂的,一戰還有那戰後榨乾德國的條約,這些都讓當時的德國處於巔峰時期,再加上軍事理念發展的錯誤,讓法軍不怎麼重視裝甲的發展,它只是視裝甲為步兵的支援,而德國正好相反,另一方面法國的軍事思想完全停留在一戰的陣地戰水平,從他們花費重金修建的馬其諾防線就可以看出來了,他們的思維完全與千年前的中國人一樣了,妄圖考這條堅不可摧的防線抵擋住德國人,結果你也知道了,德國人的強項是運動戰,直接從比利時饒了過來,斷了馬奇諾的後勤,然後,就成了戰利品,諷刺的是比利時當時也修建了號稱小馬其諾防線的工事,結果讓德國六架滑翔機,一個連的兵力就給奪走了,可見那個時代的德國軍事思想絕對傲視群雄,外加當時法國的另一邊,弗朗哥的西班牙,又是希特勒的盟友,雖然沒有明地里的開戰,但是這種天不是地不利人不和,你讓法國怎麼擋得住,所以法國輸了也是很正常的,順便提一句,法國的下面又是義大利,基本就是包圍,所以跑的時候都只能走海路,要不是希特勒太輕敵了讓格林用純空軍消滅英法聯軍最後的那部分,而如果是派陸軍的話,英法聯軍基本不可能跑的掉,那二戰歐洲戰場就基本結束了,哪裡還來的抵抗力量,可惜,天意弄人

Ⅲ 法國在一戰表現不錯」到了二戰為什麼會不堪一擊

法軍在二戰中的表現雖然還算不上是「不堪一擊」,但至少在二戰初期很糟糕卻也是事實~
個人認為這主要是由以下幾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一戰後,法國認為德國是戰敗國,且其受到多國(各種條約的)制裁和限制,很難再較短時間內「東山再起」,所以放鬆了警惕;二是法國也跟其他西方列強一樣,在二戰爆發前,試圖將「禍水東引」(讓德國先去對付蘇聯),所以在戰爭准備上並不充分;三是法國的軍事思想在一戰後一直停滯不前,幾乎沒有什麼發展。而德國卻「痛定思痛」,在戰略、戰術上敢於標新立異,比如將裝甲部隊集中使用、創造出了「閃電戰」等全新的戰法。這些「新玩法」一旦付諸實施,可謂是令法國措手不及、瞠目結舌!~四是法國斥巨資打造的(主要用來防範德國的)「馬奇諾防線」在實戰中形同虛設。德軍繞過「馬線」,直驅法國心腹之地,導致法軍瞬間崩潰!~

Ⅳ 二戰時,法國的實力本來非常強大,為何38天就被德國輕松打敗

二戰時,法國的實力本來非常強大,之所以38天就被德國輕松打敗,是因為法國外強中干。

Ⅳ 為什麼一戰時法國打敗德國,二戰時卻被德國吊打

是這樣的。
二戰時,法國和德國兩國的實力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其實在一戰之前,法國社會上就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人口、經濟、社會結構上都有明顯的缺陷,只是一戰的勝利掩蓋了這些不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的這些問題就一下子都涌現出來了。

Ⅵ 二戰中,老牌強國法國為什麼這么不堪一擊

作為歐洲第一軍事強國的法國,在二戰對德戰爭中三個月都沒頂住就被滅國,其速度不可思議,作為當時歐洲第一陸軍強國德法國,為何如此不堪一擊呢?
面對希特勒的納粹德軍,法國與英國在這樣短的時間,為什麼敗得如此慘?是他們的兵力不足嗎?並不是!在西歐作戰中,在法國的英法聯軍和德國軍力之比是這樣的:英法聯軍147個師,3700輛坦克,3800架作戰飛機,14500門火炮;德軍有141個師,2445輛坦克,3100架飛機,還有7558門火炮。

陸軍作戰師來講,英法聯軍有優勢,但並不大。然而,如果加進了進攻與防禦的兵力比,法軍的優勢就大了,不是多6個師的問題了。因為按照作戰理論,如果是進攻一方的話,必須兵力要大於防禦方三倍,就是3∶1的比例。
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損失慘重,國民經濟一路下滑,政府和老百姓不願意再打仗,他們希望容忍一點,退讓一點來換取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各國都傷亡慘重。英國和其他戰勝國一樣堅決要裁減軍備,因為他們以為再也不會有敵人出現了,發展經濟才是當前的第一要事。
而綏靖政策就是這一思潮在外交上的反映。「綏靖政策」的英文為:AppeasementPolicy。它最初出現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西方政治家和作家的嘴裡。據《牛津英語詞典》解釋,這個詞的第一個含義是「講和、調解等等」,最後一個含義是「用滿足要求的方法息事寧人」。

綜合上述原因,英法聯軍德盲目自信,加上德國先進德戰術,使得英法聯軍節節敗退。被趕到了英吉利海峽。

Ⅶ 二戰法國為什麼戰鬥力如此弱,被德國狂虐呢

法國戰略縱深不夠,一旦戰敗或敵人突入國境將退無可退,沒有迴旋餘地。作為對比,二戰時德國對蘇聯的突襲,連敗蘇聯突入蘇聯國境線內600餘公里。但得益於蘇聯戰略縱深龐大。後期緩過神來後,把重要的工業都遷往後方,開始組織反擊並成功阻止了德國進一步深入。


而且別說法國,就是當時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如果不是隔海相望,恐怕比法國亡的更快。英吉利海峽就好比英國的戰略縱深,幫它阻擋了德國。我們在二戰時,雖然我們國力弱,但得益於戰略縱深大,國土結構復雜。以空間換時間,才最終擋住了日軍。

維西政府投降後,法國權貴四逃,法國保護不了人民,人民只能在納粹的佔領下掙扎求活;戰爭勝利後,法國的「返鄉團」拿起刀,刀口朝向受盡苦難的法國人民,法國不感謝他的人民!

「和平孕育著戰爭,戰爭孕育著和平」,二戰雖已結束,但戰爭陰雲仍在,法國的弱雞表現卻對後世各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願世界和平,山河永無恙。

Ⅷ 為什麼二戰時法國會敗得這么快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雙方面的,法國的敗是一方面,德國的勝是另外一方面。我們都知道德國一戰前有個總參謀長叫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他制定過施里芬計劃,以炮兵強大的火力引導步兵作戰,六個星期搞定西線,然後揮師東進。

施里芬計劃實際上就是早期的閃擊戰思維,快速出擊,以強大火力迅速打垮敵人,只不過那個時候最猛的武器就是炮兵。後來的一戰和二戰讓我們看到了,德國確實是這么打的,軍隊建設也圍繞著這個計劃建設的,所以德國早就有準備。


馬奇諾防線的宏大讓法國極端的不安全感變成了極端的安逸,在法國和比利時邊境法國沒有修防線,因為法國覺得即便是德國人打過來也有比利時作為緩沖擋一擋,利用這段時間進行調兵。可是德國人的打法是閃擊戰飛機加坦克快速推進,法國人估計的是步兵行進速度,因為這個時候坦克誕生才沒多久,在很多國家軍隊里,坦克集群的快速突擊作戰的意識還沒有形成,所以法國作戰思想落後也是合情合理的。

因為進攻以前,德國軍隊里也曾為了該不該用坦克作為主要作戰力量使用進行過大辯論,一些年紀大的將軍認為它只適合當作移動的火炮用。

法國軍隊的作戰思想落後於德軍,加上過度依賴馬奇諾防線,讓法軍在德軍面前顯得異常脆弱,飛機坦克成為戰爭主力使戰爭更需要機動性,可是一條龐大的防線把幾十萬大軍死死地釘在這動彈不得。德軍的順利和法軍的無力更讓雙方軍隊的士氣一個更高漲一個更低落。

閱讀全文

與二戰法國為什麼被吊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