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與德國和解是什麼時候

法國與德國和解是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2-07-17 08:14:59

A. 法國德國20世際後如何從敵到和解

綜述有以下幾點原因:世界近現代史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點內容,而現代史上重要國家的雙邊關系也是了解和分析世界近現代史的一個重要方面。世界近現代史就是一部資本主義不斷發展的歷史,也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的加強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外交聯系的歷史,更是國際關系和國際格局不斷變革發展的歷史。而在世界近現代史上,尤其是歐洲的近現代史上,法德關系的發展演變的軌跡值得我們認真分析和研究。法德從19世紀初期到20世紀40年代恩怨沖突不斷,然而到二戰後法德兩國能夠實現民族和解,改善雙邊關系,加強合作,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發展,對資本主義世界和人類歷史都產生了深刻而重要的影響。這也對我們今天改善中日外交僵局,有一定借鑒意義。本文僅對二戰後法德關系由長期對抗到和解合作關系轉變的原因,進行粗淺的分析。法德關系二戰後的改善應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傳統和兩國政治家的努力等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從政治來講,二戰後德國在美國的主導下進行社會改革,根除法西斯主義,懲制戰爭罪犯,吸取戰爭留下的深刻教訓,為法德關系的改善鋪平道路。德國是一戰和二戰的發動者,法國和德國在一戰是交戰雙方,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為核心的法西斯軸心集團發動了對世界的侵略擴張,而且法國在戰爭中被德國打敗,法國受到重創。二戰後,法國參與對德國的分區佔領,德國戰爭失敗,國家社會經濟同樣受到重創,戰爭沖突對抗導致兩敗俱傷,大大降低了兩國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正是由於法德在19世紀初到20世紀中期一個半世紀的沖突與對抗使法德雙方認識到沖突對抗不利於歐洲的強大和各自經濟的發展,還有對歷史的深刻反思,使他們認識到加強合作才是必經之路。
其次,從經濟上講,世界經濟發展要求歐洲經濟一體化,歐洲經濟的日益聯系密切是推動法德關系改善的經濟根源。經濟發展是推動世界各地加強聯系的根本動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西歐各國,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社會經濟都遭到嚴重損害。戰後,西歐國家百廢待興,它們紛紛實行社會改革,調整政策,發展社會經濟,五六十年代,西歐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國力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呈現繁榮景象。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西歐國家間的聯系日益密切,開始了一體化進程,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化推動各國經濟加強聯系,這從根本上推動法德關系改善。法德是歐洲大國,也是資本主義強國,二戰後也是戰爭主要受害國,經濟受到嚴重挫傷,因而加強經濟聯系是歷史必然,這是加強合作改善關系的根本動力。
第三,法德關系的改善也與法德兩國政治家的努力分不開。法國戴高樂上台時,他關於戰後歐洲聯合必須包括德國人的思想已經牢固地樹立起來。戴高樂清楚地知道,法國要恢復大國地位,並使聯合的歐洲成為獨立於美蘇的力量,必須取得德國的諒解和支持。而德國的政治地位也使德國有求於法國的地方多於法國對德國的要求,法國的政治地位要高於戰敗國的德國,這樣有利於法國在法德關系中處於主導地位。1958年9月14日—15日,戴高樂與西德總理阿登納舉行第一次會談,雙方表示,在有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情況下,不能永遠指望美國,加強法德合作,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是絕對必要的,這次會談給法德長期敵對的歷史,開啟了法德和解,相互信任的新篇章,此後法德關系進入了新的階段。1963年1月22日,法德雙方經過雙方政治家的努力簽訂了《法德合作條約》,標志著法德關系完全實現和解。正是在德法兩國政治家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法德關系有所改善和發展,法德實現民族和解,對兩國都有重大影響,對歐洲和世界格局的演變均產生深遠影響。
第四,法德兩國歷史人文相近,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都相似,都是以基督教為主體的文化傳統,尤其均受到近代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影響,都是具有理性的民族,兩國都為世界文明史的發展做出重要的歷史貢獻。相似的文化熏陶,相近的文明史觀和對近現代史上的法德沖突和對抗導致兩個民族衰落的反思以及戰後和平主義思想的影響都是推動法德關系的和解的主要因素。
以上短文僅從政治、經濟、兩國政治家的努力和文化思想幾個方面簡要分析,法德關系在二戰後能夠實現民族和解,這奠定二戰後歐洲合作的政治基礎,正是在法德關系實現合解的基礎上,法德兩國合作推動歐洲一體化的開展,進而推動歐洲經濟的發展,政治地位的提高,有力的推進了國際政治格局的多極化,對人類歷史產生深遠影響,同時,法德關系的改善也為當今國際社會解決國與國之間沖突和對抗提供成功的範例。同時法德兩國從百年的宿敵到今天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雙子星座和發動機,也為我們今天沖破中日外交僵局,實現兩國政治互信,加強合作,推動亞洲一體化的進程,將產生重要影響,也有重要的借鑒。

B. 二戰後的法德為什麼可以和解

首先,從政治來講,二戰後德國在美國的主導下進行社會改革,根除法西斯主義,懲制戰爭罪犯,吸取戰爭留下的深刻教訓,為法德關系的改善鋪平道路。德國是一戰和二戰的發動者,法國和德國在一戰是交戰雙方,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為核心的法西斯軸心集團發動了對世界的侵略擴張,而且法國在戰爭中被德國打敗,法國受到重創。二戰後,法國參與對德國的分區佔領,德國戰爭失敗,國家社會經濟同樣受到重創,戰爭沖突對抗導致兩敗俱傷,大大降低了兩國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正是由於法德在19世紀初到20世紀中期一個半世紀的沖突與對抗使法德雙方認識到沖突對抗不利於歐洲的強大和各自經濟的發展,還有對歷史的深刻反思,使他們認識到加強合作才是必經之路。

其次,從經濟上講,世界經濟發展要求歐洲經濟一體化,歐洲經濟的日益聯系密切是推動法德關系改善的經濟根源。經濟發展是推動世界各地加強聯系的根本動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西歐各國,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社會經濟都遭到嚴重損害。戰後,西歐國家百廢待興,它們紛紛實行社會改革,調整政策,發展社會經濟,五六十年代,西歐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國力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呈現繁榮景象。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西歐國家間的聯系日益密切,開始了一體化進程,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化推動各國經濟加強聯系,這從根本上推動法德關系改善。法德是歐洲大國,也是資本主義強國,二戰後也是戰爭主要受害國,經濟受到嚴重挫傷,因而加強經濟聯系是歷史必然,這是加強合作改善關系的根本動力。

第三,法德關系的改善也與法德兩國政治家的努力分不開。法國戴高樂上台時,他關於戰後歐洲聯合必須包括德國人的思想已經牢固地樹立起來。戴高樂清楚地知道,法國要恢復大國地位,並使聯合的歐洲成為獨立於美蘇的力量,必須取得德國的諒解和支持。而德國的政治地位也使德國有求於法國的地方多於法國對德國的要求,法國的政治地位要高於戰敗國的德國,這樣有利於法國在法德關系中處於主導地位。1958年9月14日—15日,戴高樂與西德總理阿登納舉行第一次會談,雙方表示,在有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情況下,不能永遠指望美國,加強法德合作,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是絕對必要的,這次會談給法德長期敵對的歷史,開啟了法德和解,相互信任的新篇章,此後法德關系進入了新的階段。1963年1月22日,法德雙方經過雙方政治家的努力簽訂了《法德合作條約》,標志著法德關系完全實現和解。正是在德法兩國政治家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法德關系有所改善和發展,法德實現民族和解,對兩國都有重大影響,對歐洲和世界格局的演變均產生深遠影響。

第四,法德兩國歷史人文相近,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都相似,都是以基督教為主體的文化傳統,尤其均受到近代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影響,都是具有理性的民族,兩國都為世界文明史的發展做出重要的歷史貢獻。相似的文化熏陶,相近的文明史觀和對近現代史上的法德沖突和對抗導致兩個民族衰落的反思以及戰後和平主義思想的影響都是推動法德關系的和解的主要因素。

C. 二戰後,法國和德國這兩個歐洲冤家關系開始和解的標志是什麼

1951年4月18日通過《巴黎條約》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標志著法德關系的和解

D. 法國1970年至1990年之間的歷史

這里是法國重大歷史事件年表
請自行摘用。

14—17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16—17世紀:宗教改革

17—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

18世紀末: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提出質量守衡定律,使化學的發展步入正軌。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發布《人權宣言》。

1791年頒布憲法,法國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1792年普法聯軍入侵法國干涉法國革命,法國取得瓦爾密大捷;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3年吉倫特派下台,雅各賓派上台,處死了路易十六,實行恐怖政策;

1974年熱月政變。國民公會掌權。

1799年霧月政變,拿破崙成第一執政。後來成為終身執政。

1804年12月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頒布《民法典》(稱帝前拿破崙開始主持制定)

1812年拿破崙侵俄失敗。

1813年萊比錫戰役,法戰敗。

1814年拿破崙退位,其間自殺未遂。流放厄爾巴島。

1814-1815年3月間波旁王朝復辟,路易十八登位。

1815年3月——1815年6月百日政權,拿XX改帝制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法軍戰敗。

拿破崙再次退位,被流放去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

1815年6月後,波旁王朝路易十八再次復辟。表面君主立憲制國家。

1830年七月革命。後建立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登上王位。

1831年,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1834年的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1848年歐洲革命年,法國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第二共和國。

1848年六月起義。

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上台成為新任總統。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852年路易恢復帝制。第二帝國。在位其間與英國發動英法侵華戰爭。

1856年馬神甫事件、亞羅號事件先後發生

1856-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7年資本主義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

1857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成立聯軍委員會,對廣州進行四年殖民統治

1858年清與英法美俄4國簽《天津條約》、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1860年清政府分別與英、法《北京條約》

19 世紀60年代,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

1870年普法戰爭。路易被俘虜,巴黎人民推翻帝國建立第三共和國。

1871年法國政府戰敗賠款割地給普魯士。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隨後失敗。

1857年通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1883-1885年中法戰爭

1885年鎮南關大捷、《中法新約》簽字

1900年夏義和團運動達到高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秋《辛丑條約》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1929—1933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4年,象徵勝利的法國凱旋門,終於迎來了一次真正的凱旋。在戴高樂的帶領下,為了自由而戰的法蘭西民族為戰勝法西斯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而且為戰後法國的復興鋪平了道路。

1944年6月宣布成立臨時政府,戴高樂擔任首腦,

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

1951 年 4月 18日 歐洲煤鋼聯營集團的巴黎條約

1957 年 3月 25日 歐洲六國簽訂羅馬條約

1958年9月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

1959年,法國宣布接受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民族自決,由此開始告別殖民主義。

1963年,法國和聯邦德國簽訂《法德友好條約》,從此與宿敵德國和解。

1964年1月27日,法國與新中國建交,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

1966年,法國宣布退出北約,並限令美國在一年內撤除在法國領土上的駐軍和基地。

1967年歐共體成立

1975 年 8月 1日 歐洲安全及合作會議成員國簽署赫爾辛基文件

1985 年 12月 17日 12國簽署單一歐洲文件

1993年歐盟成立

E. 法德「雙方決定重歸於好,用不再戰」指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德國由敵視轉為和解的歷史事件:最早是歐洲煤鋼聯營的建立(1951年)。然後就是1957年又相繼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這三個組織又合並為歐洲共同體,即歐共體。

F. 法德和解歷史進程

實際點說,二戰後是美蘇二分天下,法德為求自保,自然要合作!

G. 法國和德國的歷史恩怨

法國和德國的歷史上經歷了三場戰爭,即1870年普法戰爭、1918年一戰和1939年二戰,最後隨著歐共體的成立而和解,具體詳情如下:

1、普法戰爭

1852年,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解散了一切政黨,並加冕稱帝自稱拿破崙三世,成為了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締造者。

隨後幾年裡,德意志的著名邦國普魯士在國王威廉一世和「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下完成了三次王朝戰爭,從丹麥、奧匈帝國出拿回了自己想要的領土,並通過1870年的普法戰爭成功打敗法國。

俘虜了拿破崙三世,拿破崙第二帝國就此垮台。普法戰爭的後果極為嚴重,法國混亂不堪。法德邊境地區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被迫割讓給了普魯士。

普魯士通過阿爾薩斯和洛林,將自己的魯爾區相聯合,煤鋼合一,國力大大發展。更有甚者,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竟然在次年選擇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宣告了德意志帝國的成立,還頒布了《德意志帝國憲法》。

在其他國家的王宮里,宣告了自己國家的建立,而且這個國家還割讓了自己國家的土地,拿走了大量的戰爭賠償,殺死了自己的軍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此刻的法國沒有任何能力跟強大的德意志帝國抗衡,他們只能默默發展,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一舉反攻。他們一等就是四十八年。

2、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作為戰勝國對處於戰敗地位的德國獅子大開口,要求了大量的戰爭賠償,要求德國歸還佔領了四十八年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還要求德國解體所有的軍用飛機和設施,還不讓德國擁有超過十萬的陸軍。不僅如此,在法國接壤的土地上建立了裝備齊全火力猛烈的馬奇諾防線,以此抵擋德國。

德國元氣大傷,但法國如此強硬的手段不僅沒有給予德國反省的可能,反而在全德國人民的心中播下了復仇主義的種子。他們只是在默默地等待一個人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然後一發不可收拾的野火燎原。

3、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德國用閃電戰閃擊波蘭,一個月後華沙淪陷,波蘭覆亡。德國在攻陷波蘭後立馬掉轉槍頭兵鋒直指法國。

在傑出將領曼施坦因的帶領下,德國人北上橫掃波蘭和挪威,越過了「飛鳥都無法逾越的阿登山區」,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將法蘭西平遠變成了檢驗閃電戰的試驗場。

6個星期後,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潰敗,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被徹底從地圖上抹掉。二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再次受到了 審判。

但此刻的法國再也沒有曾經那種報復性的要求了,因為戰爭的受害方永遠都是兩個,誰都不能置身事外。

4、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法德握手言和

1958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建立,法德終於放棄了百年恩怨,握手言和,共同為人類的發展而努力。

(7)法國與德國和解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法國德國歷史上曾是一個國家

幾千年的歐洲土地上,當中有個日耳曼蠻族。有三大蠻族分別是耳曼、斯拉夫人、凱爾特人。法蘭是一支部落 ,西羅馬帝國被打敗,逐漸擴大了實力的法蘭克人。

481 年,部落酋長繼續由克洛維擔任,他開始竭盡全力的擴大實力,日耳曼的大部落給打敗了,匈人、柔人也沒逃過此難。

在那個時候,西羅馬國家的殖民地佔領了歐洲大部分領土,為了清楚余黨,帝國統治者斷斷續續的跟法蘭克部落進行戰斗。

486 年,完全把高盧地區給佔領,法蘭克王國建立了。到了751年,侏儒管涌部長篡奪了王位,法蘭克的稱號被繼續延用。公元800年的時候,查理繼承皇位後經常向外擴張,而且規模非常大。

查理大帝在世界歷史上有很大名氣,打仗樹立了他的名氣。根據記錄,查理在世侯發起了53次戰役。東征西討,從而使得領土得以翻了一番,從而被稱為查理曼。

當時,德國和法國沒分家,法蘭西的領土還包括荷、比、奧、意。因國土面積的擴大,滅亡禍根便從此埋下了,內部矛盾因言語不通,各自經濟不同的發展而產生。

查理死了,他的兒子虔誠者路易稱王。後來虔誠者路易死了,他的三個兒子禿頭查理,洛塔爾,路易繼位。就此,中國帝王就比歐洲國家聰明,皇位只能一個人繼承。

而他們卻三個人一起繼位,於是他們相互之間便開始征戰,法蘭克帝國從而不斷內亂。最後導致法蘭克,不斷戰爭。

三兄弟以及他們的後代,他們覺得這樣打來打去,沒有任何意義,於是就開始商討,另外劃分區域。簽訂了凡爾登條約是在843年,把帝國分成了三份。

法蘭克帝國從此一分為三,最後演變成法,德 ,奧,瑞,意幾個國家。

H. 法國與德國和解最早的歷史事件是什麼

舒曼計劃是歐洲一體化運動的基石,是研究歐盟歷史的切入點。該計劃的提出及成功實施對 歐洲歷史 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它的出台標志法德和解的開端.( 舒曼 是當時法國外長)

I. 2012年7月8日是法德和解50周年紀念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蘭斯參加紀念活動,啟動法德


(1)法國大革命或美國獨立戰爭(1分)《共產黨宣言》的發表(1分)
(2)兩大集團瘋狂擴軍備戰,世界大戰一觸即發(1分)凡爾登戰役(1分)
(3)綏靖政策(1分)使法西斯日益囂張,得寸進尺;削弱了反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戰的爆發。(1分)
(4)歐洲聯盟(歐盟)(1分)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1分)

與法國與德國和解是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
© Arrange www.futurenetexpo.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