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入共濟會成為會員
美生會是共濟會在台灣的總部。中國暫時未發現有分會(不代表沒有),目前已知只有香港和台灣才有。
加入共濟會的必須是有神論者並有宗教信仰(可以是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等),年滿18無殘疾,而且需要一名老會員推薦
B. 怎樣才能加入共濟會,我不想做屌絲
共濟會你以為誰都可以進的去的嗎?
C. 如何加入共濟會
共濟會申請條件如下:
1.出於自身之意願。
2.在總會轄區內居住滿十二個月以上。
3.年齡在二十歲以上之男性。
4.相信神的存生(不限任何宗,也不需為教徒,但絕非無神論者)。
5.無犯罪之記錄。
6.未曾被其它美生會拒絕入會的人士。
7.二名美生會員的介紹之下,辦理申請入會手續。
循美生會考核方式,逐級晉升,登堂入室,終至成為一位共同修業進德的美生。
而對於大東方體系的共濟會來說,並不需要必須為有神論,混合型和女性的共濟會接納女性,在年齡上各地區也不盡一致。
共濟會簡介:
共濟會(美生會)是一種非宗教性質的兄弟會,1717年成立英格蘭第一個總會所,早期為石匠工會,有獨特儀式和標志,後來發展成世界組織,成為權貴交流的俱樂部。
世界上眾多著名人士和政治家都是共濟會成員,基本宗旨為倡導博愛、自由、慈善,追求提升個人精神內在美德以促進人類社會完善。從共濟會誕生之初,質疑和反對之聲便不絕於耳,最著名的便是天主教會與共濟會的世紀戰爭,羅馬教皇高舉反共濟會的旗幟兩百多年。
D. 怎樣加入共濟會
共濟會的成員基本都是歐美經濟世家或政治世家,一般人根本不能加入。共濟會有非常強的白人至上傾向,中國人他們更是不可能要的。據說(傳說、無證據)共濟會發展新成員不是自己申請,是他們認為你有這個資格後會派人來考察你的。
E. 怎樣加入共濟會年齡有什麼要求誰能幫忙
目前,中國大陸地區無法加入共濟會,在香港與台灣有共濟會的分會。不過入會資格比較嚴格,他們主要推薦有特殊能力或潛質的人員入會。
F. 有誰知道怎樣申請加入共濟會(Free and Accepted Masons)
這個組織聽說不怎麼好,別加了,如果你不想被罵就加。
G. 共濟會在中國怎麼加入,大神求解
年滿二十歲、無犯罪紀錄、住處地區必須住滿一年且該區管轄要有"廬"、兩位會員為推薦人並偕同前往所在管轄區的"廬"辦理入會申請、經核對過去未曾被拒絕過申請、相信"神"。去找兩個會員願意推薦你並當作你的導師且居住地區也要有"廬",就可以申請。很簡單。
H. 誰知道如何參加共濟會啊
你沒資格參加,他們都是社會精英,歐美人士。主要目的是針對中國人。
我們不是要加入,而是要抵抗他們的入侵!
I. 關於「共濟會」
共濟會,字面之意為"自由石工"(Free-Mason),全稱為"Free and Accepted Masons",其起源目前並沒有確定的說法。根據其公式文獻《共濟會憲章》(THE CONSTITUTIONS OF THE FREE-MASONS,傳說1701年寫成,初版出於1723年)第一部《歷史篇》的解釋,共濟會起源於公元前4000年-這一年稱為A.L.(Anno Lucis,"光明之年"),他們自稱為該隱的後人,通曉天地自然以及宇宙的奧秘。在共濟會傳說中如此記載:
"……這偉大的學問究竟從何而來?聽吧,如同《創世記》第四章中記載的那樣,早在大洪水之前有一個名叫拉麥的人,他是該隱的後代。拉麥有兩個妻子,一個叫亞大,一個叫洗拉。亞大生了兩個男孩,他們是雅八和猶八,奇拉生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他們是土巴該隱和拿瑪。這四個人象徵著人類對自然科學的探索:雅八是第一個研究"地理"的人類,他將家養山羊和野羊群分並且第一次使用石材和木材建造房屋;猶八是世界上第一個音樂家;土巴該隱發現了冶煉鋼鐵的技術;最小的妹妹拿瑪發明了紡織技術……"
這一段記述和《創世記》中並無兩樣,然而共濟會的故事還有後話:
"……四兄妹知道自己對自然的探索會引起神的震怒,宇宙的偉大建築者必將以水火懲罰窺視神之秘密的人類。在洪水來臨之際,他們為了讓偉大的學問流傳人間,特地將知識鐫刻在兩根石柱之上,其中一根稱為'亞伯'-它不會因火而毀壞,另一根稱為'拉特拉斯'-它不會毀於水中。其中一根石柱終於被一個人發現,他是三重偉大的赫爾墨斯(Hermes Mercurius Trismegistus),將偉大的學問的一小部分傳授給人類。(赫爾墨斯為埃及神明透特的希臘名,其人在傳說中為自然科學和自然哲學的大宗師、現實身份和神話中的身份已經不可分,通常被作為自然科學的一種擬人化)……"
接下來便是古代共濟會的登場,這部分記載開頭引用《創世記》第10章和第11章:
洪水消退之後,神因挪亞的虔誠而喜悅,並且決定不再毀滅人類。然而人類並沒有忘記對神之領域(自然科學)的探索,在復興之後,大多數人類仍舊十分愚昧,只有石工(Mason)仍舊掌握著自然科學和幾何學的秘密,根據這些知識他們知曉了人只不過是神的"不完善的復製品"。石工們發現如果通過自身努力,就可以克服人類自身的精神和肉體上的缺陷,從而回歸神的領域。
挪亞的不孝之子含有一個兒子叫古實,古實有一個兒子叫寧錄(Nimrod,傳說中最強大的獵人),寧錄是巴比倫的國王。當時石工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巴比倫,開始建造一座通天塔,也就是傳說中的巴別塔(Turris Babel)。宇宙的偉大建築者這一次採用了一種幽默的手法進行懲罰,攪亂了他們的語言,於是他們荒廢了造塔的工程而散布到世界各地……
而這些石工們從此不再將偉大的學問透露出去,他們組成秘密結社,採用口令暗號和秘密的握手方式表示身份、同時區分在團體中的級別和工作中的職務。這些"自由石工"在耶路撒冷建造了所羅門王的神殿,他們在古希臘被稱為丟尼修建築團,他們在中世紀為基督教徒建造教堂和各種大型石造建築。石工們嚴守組織秘密,在建築工地旁開設的集會所(Lodge)進行聚會,交流知識,他們信奉宇宙的偉大建築者,通曉宇宙天文、人體解剖學、幾何學的浩瀚知識,他們互相稱為"兄弟",奉行兄弟友愛、同舟共濟。
1738年出版的《完全的共濟會概況》中的版畫《石工作業》,描繪了建設古代神殿的石工,左下角折斷的柱子象徵著共濟會傳說中希蘭之死(棟梁的折斷,象徵著"哲學的死亡"和"理性的新生"),太陽和月亮代表所羅門神殿的兩根銅柱,象徵世界和人的二重性。
而共濟會褪去傳說的迷霧,正式出現的最早記載始於1717年的英國。1716年之前,倫敦的四個小酒館中聚集著貴族和高級神職人員,舉辦類似高級俱樂部的聚會,內容多半是社交活動、娛樂和飲食為主,這些人是近代共濟會的真正創立者。1717年6月24日"聖約翰日"(聖約翰是共濟會古典派的守護聖人),四個會所(Lodge)的共濟會會員(Mason)聯合成立了第一個總會所(Grand Lodge),會員投票選舉安松·塞亞為第一代總導師(Grand Master)這一天也就是近代共濟會運動的開端。而這一時期也正值傳奇的薔薇十字運動的影響消退之際,近代共濟會擺脫了石工團體的"實踐性的石工"性質,成為"思想性的石工"、亦即投身社會改革的政治團體。
當時共濟會在英格蘭和蘇格蘭一共只有約700名會員,很快更多的志願者希望入會,原來的那種沙龍性質的聚會已經不能管理如此之多的新會員,為了制訂內部的條約規則,共濟會於1721年開始籌備編纂自己的憲章。總會所委派新教長老派牧師詹姆斯·安德森完成這項工作,安德森根據共濟會的古代條文《傳統憲章》進行編纂,在1723年(共濟會歷5723年)出版了《共濟會憲章》,這部憲章分為歷史、責任義務、通則三個部分。
《共濟會憲章》(1723年)
共濟會並非宗教,在成立的初期屬於一種秘密結社,允許持有各種宗教信仰的沒有殘疾的成年男子加入,但志願者必須是有神論者(可以是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等)。近代共濟會對於神的解釋來自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對造物主的闡述,他們認為神是一位理性的工匠(理性的人格化),而宇宙是神-"宇宙的偉大建築者"創作的手工品,宇宙的秩序(作品的外形)來自神賦予的理性,這個外在的宇宙稱為大宇宙(Macrocosm);而每一個人類都是宇宙的影子也就是神的復製品"小宇宙"(Microcosm),然而由於材料的先天性的缺陷,這個復製品總是不完美的。然而如果人能夠以理性為准繩,以道德為工具,不斷地修正自身精神上的缺陷,那麼最終人能夠憑借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也就是完成了"內在神殿"的建造,成為完美的"石工導師"並且進入神的領域。共濟會會員("石工")建設"所羅門神殿"的過程象徵著人追求理性和自身完善的過程,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是一種先進的思想觀念。通過奉行理神論的理想,共濟會發起了啟蒙運動並且在不到50年時間里迅速擴散到西歐、中歐和北美,建立起可以和天主教會匹敵的巨大體系。孟德斯鳩、歌德、海頓、薩德侯爵、莫扎特、菲特烈大帝、華盛頓、富蘭克林、馬克·吐溫、柯南道爾、加里波第……無數共濟會會員的名字如同星光一般閃耀在西方近代史的夜幕之中。
細密畫《上帝計測宇宙》,描繪了作為宇宙建築者的神。(1250年繪制)
戰斗的石工:和巴黎公社並肩戰斗的法國大東社(法國共濟會的一大分派,分派即多個會所的聯合體)會所"哲學的蜂巢"所屬共濟會會員在巴黎的街壘上豎立旗幟。雖然共濟會和社會主義者並無直接關系,但是巴黎公社中有著眾多的共濟會會員,這是由於公社沒收教會財產,打擊教會體制的作法和共濟會的利益相符
共濟會的理神論明顯繼承了諾斯提教派的宗教思想(Gnosticism,基督教公開時期和基督教進行斗爭的各種希臘化教派的總稱,公元1世紀興盛,4世紀因基督教壓力而崩潰,剩餘勢力成為秘密宗教)。在隱蔽了將近1300年之後,天主教會再次面臨強大的挑戰,這令教廷十分恐懼。1738年,教皇克萊門斯12世命令禁止天主教徒加入共濟會,違反者將被教會開除(共濟會允許天主教徒入會,但並不積極鼓勵),在18世紀後半葉教廷一直致力於打壓共濟會,至今雙方的關系仍不怎麼樣。而除了諾斯提思想之外,共濟會也包含了13世紀左右興起的喀巴拉(猶太教隱秘哲學)、拉丁煉金術的諸多元素。
1969年共濟會伊朗總會所成立紀念章,在共濟會紋章中附有波斯宗教瑣羅亞斯特教的"翼神"阿胡拉·馬茲達的雕像
初期共濟會名義上對志願者不作限制,人人平等,但是當時只有白人貴族和上層資產階級可以入會,為了爭取更大的影響力,共濟會不斷地招收貴族入會並且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得到王室的垂青。從第二代總導師蒙塔魁公爵(1721年就任)開始,大貴族在共濟會中佔有一段時間的支配地位。1722年沃頓公爵成為新一代總導師,繼續奉行上層路線的政策。15年後,等待終於有了結果:1737年3月5日,喬治二世的長子-皇儲弗雷德里克·劉易斯在倫敦的"臨時會所"加入共濟會。次年,安德森修改了《共濟會憲章》並且將新版憲章獻給皇儲。
雖然這位皇儲死的太早,沒有坐上王位,但是其長子也就是喬治三世維護共濟會的政治地位,這之後王室和共濟會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喬治四世、喬治六世、愛德華七世、愛德華八世都是共濟會會員。
共濟會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西歐社會的政治和思想活動中,雖然初期共濟會仍舊奉行嚴守內部秘密的規定,但是1745年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的一本書籍完全暴露了共濟會內部的規定、活動內容甚至入會禮儀等細節。然而共濟會也因此將活動更加公開化,會員並不隱瞞自己的身份,他們也更公開地進行慈善活動,會員的階層也逐漸向中產階級轉化。現代的共濟會除了內部各級別的接頭暗語仍舊保密之外,其餘活動基本全部公開。
英國共濟會於1753年分裂為古典派和近代派,雙方長期對立,直到1813年才告和解,在19世紀中葉之後英國的共濟會迅速喪失其社會改革的銳意和先驅性。而共濟會給英國帶來的另一大負面影響則是喪失了肥沃的北美殖民地,北美獨立運動的先驅者幾乎全部都是共濟會會員,簽署《獨立宣言的》56人中有53名共濟會會員。今天的共濟會大約有600萬名會員,其中英國約100萬、美國約400萬、法國約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