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1945法國為什麼不繼續佔有廣州灣

1945法國為什麼不繼續佔有廣州灣

發布時間:2022-07-18 03:43:49

❶ 抗戰勝利後為什麼法國撤出廣州灣,英國繼續佔領香港

1945年,日本投降後,由於中法交涉,9月21日中華民國收回,以廣州灣范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

和英國有什麼關系?

❷ 《廣州灣》被割讓時和後來回歸祖國的歷史

1899年廣州灣被侵佔,1945年回歸,佔了46年
廣州灣在清朝時候是被法國侵略。1897年,法國軍艦白瓦特號(Bayard)為避台風闖入"廣州灣",為這一深水良港而動心,獻書法政府租借"廣州灣",揭開了廣州灣殖民地歷史的序幕。1898年4月,法國侵略者強占海頭汛(今霞山),向內地拓地,遭到本地人民長達1年多的抗擊。1899年11月16日中法簽定《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租界內地域統稱"廣州灣」租借與法國99年。1943年2月21日,日、法簽訂《共同防禦廣州灣協議》,廣州灣被日本佔領,曾建立極為短暫的日偽政權。日本投降後,1945年8月18日,中國國民政府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國幀與法國駐華使館代辦戴立堂代表中法政府在重慶簽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法國臨時政府交接廣州灣租借地條約》,廣州灣租借地歸還中國。

❸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的歷史沿革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位於湛江市霞山區海濱一路,它建於1903年,鋼筋水泥結構二層樓建築,有地下室。
這個大樓面向廣州灣,曾是法國廣州灣租借地最高統治機關。
1899年11月16日,法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廣州灣租界條約》,把這片土地租借給法國,租期99年。
此後,法國即派公使駐在這個大樓,對租借地實行統治。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中國政府根據《中法交收廣州灣專約》收回廣州灣,設置湛江市,結束了法國在廣州灣長達46年的統治。
1946年湛江市政府成立,駐舊址內。湛江市解放初期,湛江市人民政府亦曾駐此。現在該舊址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歷經百年滄桑,於2003年春節期間正式向廣大市民開放。它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海濱路,舊稱公使堂,始建於1903年。原是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以後法國在中國的廣州灣租界的統治機關的駐地。1943年——1945年曾為廣州灣日本佔領軍軍部。1945年抗戰勝利,9月21日中華民國政府收回廣州灣建湛江市,市政府曾駐此。1949年湛江解放後,市人民政府亦曾駐此。
現在該舊址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底正式移交湛江市博物館管理使用,免費對外開放。

❹ 能在法國網站上找到廣州灣歷史嗎法國人為什麼把湛江叫廣州灣

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 (今湛江港灣)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法國在廣州灣設立總公使署進行管理。1945年日本投降後,經中法交涉,法方同意將廣州灣租界歸還中國。在1945年9月21日,國民政府命令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張發奎派粵桂南區總指揮鄧龍光負責收復廣州灣,並宣布把廣州灣改為湛江市,屬廣東省直轄市。1945 年10 月19日,中法舉行了交接廣州灣租界典禮,廣州灣正式歸還中國。從1974 年10 月起出版的中國地圖,也正式把廣州灣海域改名為湛江港。廣州灣這一地名並非由法國人生造的。現存最早記載廣州灣這一地名的書籍是明朝鄭若曾的《籌海圖編》,該書卷三廣東省事宜條載:「高州東連肇廣,南憑溟渤,神電所轄一帶海澳,若連頭港、汾州山、兩家難、廣州灣,為本府之南瀚。」《籌海圖編》成書於1535 年。此後在許多私人著述與官修地方誌中,對廣州灣這個地名也有很多記載。《廣東通志》以及《高州通志》、《吳川縣志》、《雷州府志》、《遂溪縣志》均有對廣州灣的記敘,只是把州寫成「洲」,可見它在古代的名稱的確應該寫成廣洲灣(當地居民習慣把海島稱洲)。

❺ 曾經強大的英國海外領土都紛紛獨立,為何法國海外領土還能保留這么多

法國現在,只保留了11.9萬平方公里的海外領地。其實,加上歐洲本土,法國的總面積,也就67.2萬平方公里而已。

但是,在1920年,法國的領土總面積,達到1150萬平方公里。然後,你再看一下現在法國的領土,就只剩下個零頭了。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的海外領土,和英國一樣,都在鬧獨立。吵到最後,就只剩下一小部分地區,選擇繼續留在法國而已。



只可惜,法國終究沒能留住這些殖民地。

最後,就只剩下一小部分海外領土,願意被法國控制。而這些留下來的,除了法屬蓋亞那之外,其他的都是很小的島嶼。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人煙稀少。

其實,這些小島上面原有的居民都比較落後,再加上人口較少,根本沒有能力對抗法國。不像越南和阿爾及利亞,打不過法國,還可以跑倒其他地方躲起來打游擊戰。這些小島的原住民,如果打不過的話,就只能跳海了。所以,他們放棄了掙扎。

另外,在二戰後,法國把這些海外領地,視為法國領土的一部分。所以,這些海外領地上的居民,和法國本土的居民一樣,擁有著這同樣的權利和義務。

再加上法國對這些海外領土特別重視,一直對這些領地提供幫助。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法國人移居到這些海外領地,漸漸的,人口方面,法國人有比較大的優勢。

所以,這些海外省,想要鬧獨立,可能性很小。畢竟,都是自己人,根本沒必要給自己添堵。

❻ 八國聯軍侵華把哪塊地方割給法國了

八國聯軍侵華後簽訂的辛丑條約沒有要求割讓土地。

法國侵佔的中國領土是「廣州灣」也就是現在的湛江。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11月16日)清廷與法國簽訂《廣州灣租界條約》,租借湛江,租期99年。

但二戰期間被日本佔領,戰後法國不再要求繼續租約,湛江港被收回。

❼ 廣州灣的歷史

《七子之歌·廣州灣》:「東海(島)和硇州(島)是我的一雙管鑰,我是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 你為什麼把我借給一個盜賊? 母親呀,你千萬不該拋棄了我!母親,讓我快回到你的膝前來,我要緊緊地擁抱著你的腳踝。母親!我要回來,母親!(聞一多 1925年3月)
1898年,法國軍艦白瓦特號為避台風闖入「廣州灣」,為這一深水良港而動心,獻書法政府租借「廣州灣」,揭開了廣州灣殖民地歷史的序幕。1898年4月,法國侵略者強占海頭汛(今湛江市霞山區)向內地拓地,遭到本地人民長達1年多的抗擊。入侵廣州灣的法國兵。。1899年11月16日,清政府與法國簽定了喪權辱國的《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租界內地域統稱「廣州灣」租借與法國99年。 1943年2月21日,日、法簽訂《共同防禦廣州灣協議》,廣州灣被日本佔領。日本投降後,1945年8月18日,中法兩國政府代表在重慶簽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法國臨時政府交接廣州灣租借地條約》,廣州灣租借地歸還中國。1943年8月22日,廣東省政府奉國民政府令,以廣州灣租借地辟為省轄市,定名「湛江市」,1946年湛江市政府成立,駐舊址內。湛江市解放初期,湛江市人民政府亦曾駐此。燈塔位於海島中部馬鞍山上,是法國人於1898年修建的。塔身用玄武岩砌成,呈圓柱式。塔頂航標是水晶三棱凸鏡反射燈,射程26海里,是南海航道上最重要的燈塔,也是世界目前最大的三大燈塔之一。法國廣州灣警察署舊址坐落在霞山區,在廣州灣法國公使署對面。法國軍隊入侵湛江後,為維護其殖民統治,隨即設立警察署,並於1900年動工興建辦公大樓,是湛江法式建築遺跡中最早的建築。廣州灣商會館位於廣東湛江市赤坎區民主路,1922年由赤坎各商號籌款在原平房舊址興建。仿法國鍾樓樣式設計,頂有鍾亭,設置自鳴鍾報時,風格別致。
廣州灣商會,屬下有百貨、船務、圖書紙料、花紗布匹、國葯西葯、京果糧油、土產雜貨等30多個同業公會,會員人數過千,是當時粵西地區最大的商會。主要是保護會員利益、維護商鋪治安、調解商務糾紛、協助商家追討債務、幫助困難商人盤活等。
廣州灣商會館也是民族資產階級愛國主義思想的集中地。如在一九三六年一月,法殖民主義當局對商店開征門牌稅,連圩鎮的小商店也分大中小戶開征,沒有商戶的小販則徵收市場稅,這激起了商人的強烈反。在商會的帶領下,郊區坡頭商會和首先率領商人舉行罷市,南三田頭墟商人起來抗征,隨後抗稅斗爭遍及全市。另外在一九三六年,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前夕,商會發動抵制日貨運動,因此廣州灣商會館的歷史作用是不可磨滅的。

❽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的歷史事件

清光緒二十四年二月廿一(1898年3月7日),法國借口英、俄、德等國於我國沿海均有租界,遂向清總理衙門提出照會「在南省設立躉船之所』』等四項要求。清朝政府屈於法國政府的壓力,於光緒二十四年三月三十日(1898年4月10日)同意法國政府的四項要求,答應將吳川縣南三都的廣州灣租給法國作停船躉煤之所,租期九十九年,租界范圍待對該地查勘後商訂。
「東營」建立廣州灣總公署
法國政府獲得清政府答復將南三都的廣州灣租作停船躉煤之所後,不待兩國政府派代表勘定租界范圍,便迫不及待地先下手為強,於光緒二十四年閏三月初三(1898年4月22日)從越南海防派出遠東艦隊司令吉戈特·德·拉·比道愛爾海軍中將率領三艘軍艦:巴勘葛號、襲擊號、獅子號,以泊船屯煤為借口侵佔廣州灣,在當時的高州府吳川縣田頭鎮的雷錫村、沙頭村、沙腰村、禮周村海灘登陸,並在廣州灣炮台附近拋錨。遠東艦隊司令即拍電報給法國政府,法國軍艦於1898年4月22日在廣州灣之東南方,位於雷州半島上的一個被放棄的炮台上升起法國國旗。然後法國軍隊把「中國南營」招牌掛在廣洲灣炮台,隨後鳴禮炮二十一響,在炮台周圍搭建帳篷營房,意圖通過廣洲灣向北擴張侵佔中國更多領土。法軍在靖海宮附近的紅坎嶺築炮台等,欲建「中國南營」。
《廣州灣租界條約》在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簽訂後,1898年農歷5月,法國侵略者便在吳川縣麻斜(今屬湛江市坡頭區)建立廣州灣總公署,並把麻斜改為「東營」。法軍在麻斜焚毀民房,鏟平耕地,強佔山地,推平陵墓,激起民眾義憤。村民陳躍龍、陳竹軒則與麻斜張魁開在三甲祠開會,決定發展麻斜民團,並把指揮部設在麻斜侯王廟。1901年5月初五,群眾便提早一天過端午節,天未亮時便在侯王廟燒火做飯,飯後一千多人手持盾牌、刀叉、鋤頭、棍棒,趁法軍未醒時就包圍「東營」、廣州灣總公署和廣州灣紅坎嶺法軍營(南營),舉行示威抗議,要求其離岸。抗法烽火在南三都麻斜燃起,法軍被迫遷署。
廣州灣總公署首遷坡頭
迫於廣州灣群眾義憤,法國侵略者無奈將廣州灣總公署從麻斜遷出,移至坡頭。並在三甲祠周圍建立廣州灣總公署大樓、兵營、醫院(現坡頭鎮人民政府大院內),法文學校(現坡頭小學大院內)和法國公局(現坡頭衛生院舊址)。當時坡頭民團在三甲祠成立「民眾自救會」,使坡頭在這十年時間內,同時存在侵略與反侵略的司令部。抗法烽煙聚起,1902年的一天,「民眾自救會」在三甲祠集中,半夜出發掘斷溝尾橋和冷塘涵洞,致使法國侵略者公路交通斷絕。
法海軍肆意登陸海頭汛
法國侵略者為了進一步擴張,以達到他們侵佔整個雷州半島乃至海南島的計劃。1898年6月19日,巴勘葛號、襲擊號、獅子號三艘法國戰艦在雷州府遂溪縣海頭汛(現湛江市霞山區)登陸,法軍500名士兵迅速佔領海頭汛炮台,在登陸點大榕樹掛起法國旗,築金雞紀念碑,建兵營,打平樂、攻南柳。法國侵略者佔領廣州灣後,到處燒殺掠奪。據光緒廿四年《知新報》第106冊《廣州灣近事匯志》載:「法軍登陸後被其污淫暴虐者不可勝數。有不從者,則以死處之。附近土人,恨之入骨。」光緒廿四年七月十一日《昌言報》載:「(法人)直至遂溪縣屬海頭汛登岸豎旗,奪民牛馬。又因該處之民,不賣食物,大怒入市,捉鄉民十人至船。」法軍佔領硇州島、東海島和廣州灣村坊等地後,並在海頭、沙灣等處建立兵營,駐兵增加到一千二百人,並加緊向遂溪縣內陸腹地進攻。法國侵略者的野蠻行為激起南柳、寶滿、黃略、文車、麻章、坪石等地群眾強烈憤恨,紛紛揭竿而起,進行反抗法帝斗爭。
廣州灣總公署被逐出坡頭
法租界廣州灣總公署於1909年7月14日在坡頭的總部舉行佔領廣州灣10周年和法國國慶大會。總公使柯德馬夫婦和東營、西營各營營官、各區公局長全部列席。法國國防軍(紅帶兵)、保安隊(藍帶兵)和警察(綠衣兵)列隊兩旁,會場布滿三色法國旗,會場外設置一些侮辱當地華人的娛樂節目:「打沙煲」、「爬竹桿」等。三甲祠指揮部組織民眾自救會打爛沙煲,使沙煲內滿身屎尿的白鴨飛出,然後搶上主席台,並拔下法國國旗擦屎尿,新聞記者欲拍照,被柯德馬禁止。當地群眾萬人齊呼「打倒法帝國主義!」「廣州灣總公署滾出坡頭!」等口號,聲浪此起彼伏,震耳欲聾,氣勢有如山崩地裂之勢。坡頭人民堅持反帝斗爭,一浪高於一浪。1912年端午節,坡頭農工商會各界代表又在三甲祠召開決定各行業於農歷五月十四日開始總罷市,驅逐廣州灣總公署。後來法帝不得不於同年將廣州灣總公署遷至「西營「。
廣州灣總公署「西營」告終
法帝為擴大侵略和被坡頭當地抗法力量所威迫,在其登陸的海頭汛地域將坡頭廣州灣總公署於1912年遷往「西營」,其後於1925年建築廣州灣總公署大樓(位於現海濱一路)。法租界政府以此大樓作為圖謀侵略南中國擴張營盤的總部所在地,一直延續至1945年9月21日。法帝在廣州灣統治了47年之久。在統治時期內法國侵略者一直遭到高雷兩地人民(遂溪、吳川)的強烈憤恨和抗擊,軍心俱下,難以統治廣州灣。
1945年,隨著抗日戰爭勝利,我國政府陸續接收各地的外國租借地。當時的國民政府外交部次長吳國禎與法國政府駐華大使館代辦戴立堂於中華民國十八年八月十八日(1945年8月18日)在重慶簽署「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法國臨時政府交收廣州灣租借地專約」。並規定中法兩國由中國外交部與法國駐華大使館各派一名代表組建中法混合委員會。其任務是協助當地當局,處理關於交收行政之一切緊急問題,採取一切必要步驟,給法國之文武人員,得在良好之狀況下,遣回本國。至此法租界廣州灣總公署大本營劃上了句號,結束了它的47年的侵略統治歷史。廣州灣比香港早52年,比澳門早54年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位於海濱路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 1903年建成,是法國在中國的廣州灣租界的統治機關駐地。1943年至1945年為廣州灣日本佔領軍軍部。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同年9月21日,中華民國政府收回廣州灣建湛江市,市政府駐此。1949年湛江市解放後,市人民政府亦曾在此辦公。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建築3層(含地下室),總面積1902平方米,有鮮明的近代西式建築風格。
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這座既具特殊風格,又有很特殊經歷的建築物,如果不是原文化局局長祝宇鐵了「犯上」的決心,進行一年多的據理「斗爭」,制止某單位拆除興建宿舍的行為,市民今天再也看不到見證廣州灣——湛江市百年滄桑歷史的一個古建築物。
解放時在市委工作的祝宇[圖]
時間追溯至1985年,為保護這一歷史遺址,祝宇承受著巨大壓力。他頂住上面以兩次書面和3次電話下令拆除的通知,遭受上級有關部門多次指責。某部門領導說:「這是什麼文物,有什麼價值?又不是革命遺址,這是恥辱標志。」
勸告祝宇不要頂住不辦,並以扣下市歌舞團排練場經費來威脅。但祝宇以保護文化遺產的獨到眼光,寧願被撤職也要保護好這座歷史文物。1986年春節年初四,市某領導找他談話,嚴厲批評他為什麼不同意拆除?他旗幟鮮明地表示:「這座古建築是湛江歷史見證,是文物。我作為文化局的領導,不堅持保護這座建築物,是失職,是對歷史不負責任,也對不起人民,將來子孫後代會罵我們的。」這回答充分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從政的風骨。為保護這一文物建築,他覺得單文化局很難頂住從上面來的壓力,於是又以過人的智慧,爭取省的支持。請時任市博物館館長阮應祺立即以市文管會的名義,起草保護這一文物的報告。祝宇親自簽發,以快件呈報省文管會。
1986年9月7日某工程隊不顧文化局的反對,在某領導支持下,恣意動手拆公使署的附屬建築物值班室,進而要拆除公使署舊址。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省文管會 「同意市文管會意見,這是一座有紀念意義的建築物,應作為文物保護」的批復文件當天下達,這可真是挽救公使署舊址命運的「及時雨」。
但按程序省有關部門的批示,還得當地領導認可才行。祝宇當天正在主持一個會議,分不開身,他叮囑時任副局長的丁映茜無論如何都要找到市長簽批。丁映茜為此事上演一場「跟蹤追擊」市長的一幕。當時市長參加一位老同志遺體告別儀式,文化局的車開到殯儀館,市長的車已開出返回市政府的路上,丁映茜的車忙掉轉頭,盯住市長的車緊緊跟隨。市長的車剛開進市府大院停下,丁映茜截住市長說:「請領導閱處,十萬火急!」,把工程隊正在拆除公使署舊址的情況向市長作了匯報,並把省文管會批復件呈上。市長閱後干凈利落地在文件上簽署:「同意作為文物保護,任何單位不得拆掉」,公使署舊址才得以保存下來。
彈指一揮間,20多年過去了,公使署舊址成為進行現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文物。1993年祝宇從文化局局長的崗位上離休。
撫今追昔,近日他和愛人散步到法國公使署舊址跟前,他深情地對老伴說:「這是湛江歷史的見證物,我不能不保護它。保護國家文物,每個市民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不能忘記歷史!」
同樣我們也不會忘記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第一保護人的名字——祝宇。

❾ 當年法國要求租借廣州灣99年,廣州灣是什麼時候,怎樣回歸祖國的

廣州灣租借地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農歷2月21日,法國使臣向濟政府送交照會,提出「在南省海面設立躉船之所」要求。3月30日,清政府同意將吳川縣南三都(今南三島)的廣州灣幾個小村落和附近海面,面積約20平方公里;租借給法國。4月22日,法海軍以「接收」廣州灣領地為名,未待劃界即強行在遂溪縣海頭汛(今霞山)武裝登陸,向遂溪、吳川內地擴展,激起以農民領袖吳邦澤、愛國官紳李鍾鈺等人為首的遂溪、吳川人民歷時1年多的抗法斗爭。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10月14日(公歷11月16日)清廷與法國簽訂《廣州灣租界條約》,租借地大大超過原吳川縣屬的廣州灣范圍,把遂溪、吳川兩縣部分陸地及兩縣之間的麻斜海(今湛江港)劃為法國租借地,海陸面積共約213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518平方公里,統稱「廣州灣」,租期99年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2月16日,日本侵略軍約1600人,漢奸武裝約300人,在飛機掩護下分乘艦艇於廣州灣通明港和海康下嵐港同時登陸,佔領海康縣城和沿公路線的南興、客路、遂溪,2月20日,日軍攻佔寸金橋。次日,日、法簽訂《共同防禦廣州灣協議》,廣州灣被日本佔領。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18日,中國國民政府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國幀與法國駐華使館代辦戴立堂代表中法政府在重慶簽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法國臨時政府交接廣州灣租借地條約》,廣州灣租借地歸還中國。8月22日,廣東省政府奉國民政府令,以廣州灣租借地辟為省轄市,定名「湛江市」。

❿ (世界歷史)法國為什麼要強占廣州灣

19世紀末,西方的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作為西方老牌帝國的法國,其在工業革命後為了實現其「均勢東方」的戰略意圖,企圖在中國南部沿海建立一個新據點,作為長期侵佔越南和侵略我國西南各省的基地。因此,位於雷州半島大陸橋上的湛江市的地理位置就日顯重要,法國人看中了當時的「廣州灣」(法語翻譯為Kouang-Tcheou-Wan)是現今包括湛江市中心的霞山區(舊稱西營)在內一帶的沿海地區,首要原因是這里水深波平,適合建港。於是法國政府脅迫清政府強行租借廣州灣,以此作為印支聯邦的一個重要部分。1899年11月(光緒二十五年十月)清政府和法國政府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國家將廣州灣租與法國國家,作為停船躉煤之所,定期九十九年惟在其租界之內,訂明所租情形,於中國自主之權無礙。」
租借地的特殊之處在於:一、開辟動因。法國租借廣州灣,軍事戰略是其主要考慮因素之一。租界並非軍事基地,而是外國僑民特殊的居留、貿易區域;二、地理位置。各租借地並不位於通商口岸,而是包含天然良港的濱海地區;三、佔地面積。租借地的面積寬廣,廣州灣海陸租借面積共約2100平方公里;四、租借期限:租借地有明確的租借期限,法國要求租借廣州灣99年,租界則不涉及租借年限的規定。另外,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稅收制度等亦有差別。

閱讀全文

與1945法國為什麼不繼續佔有廣州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