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宮廷為什麼要戴假發

法國宮廷為什麼要戴假發

發布時間:2022-07-18 15:23:54

Ⅰ 西方人為什麼愛戴假發呢

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戴假發是英國法庭最有特色的傳統之一,在一些受英國司法制度影響深遠的前英國殖民地地區,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具有不列顛特色的文化烙印,比如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國的法官和律師為什麼要戴假發呢,許多研究歷史的人提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但都很難說服所有的人。
有人說,在中世紀時,過度的勞累和疾病使得司法人員們過早地掉光了頭發,為了在公眾面前掩飾自己的「聰明絕頂」,假發遂流行,約定俗成成為英國法庭的一景。
有人說,法官戴假發是表示自己的德高望重,而律師戴假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掩飾和保護作用,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辯護結果不能得到被告人及其家人的認可。但這與其說是合理的解釋,不如說是與律師有過節的人編出來詆毀他們的笑話。因為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表明:有57%的律師對戴假發表示不滿,恨不得把它摘掉,原因是這些由馬鬃編成的假發套造價非常昂貴卻很不衛生,一般一頂假發就要用一輩子,有一個律師世家有一頂發齡達94年的老古董,傳了四代人,堪稱傳家之寶。
根據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的研究,英國人戴假發的流行時尚傳統大約始於十二世紀,當時並不只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層社會的人都將戴假發視為一種時尚,是出席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的正規打扮。
行家指出,司法界所用的假發與普通假發是有區別的。在英格蘭,司法假發的每一邊有三個捲曲而王室人員卻只有兩個,這是否代表著一種很微妙的隱喻意義不得而知。但蘇格蘭人卻老愛和英格蘭人鬧別扭,因為在蘇格蘭,情況剛好顛倒過來,王室人員用三個捲曲的假發而司法人員只有兩個捲曲。
般一個法官的假發要超過1500英磅(摺合人民幣約18,000元,哇噻,不便宜哦),而最普通的假發,也不低於300英磅。
一提起英國的法官或律師,腦海里自然而然的浮現出那灰白的稍帶捲曲的假發。對於英聯邦的法制傳統之外的人,雖然假發已成為英聯邦法律人符號特徵,但這樣的裝扮並不會油然生出庄嚴肅穆的威風,相反,常常是一種怪怪的感覺,讓觀者不時的替他們捏著一把汗,擔心會不會隨著大律師頗有風度的鞠躬而滑脫下來,當庭出個洋相。美國第三任總統托瑪斯?傑斐遜就曾說,「(英國法官)像躲在棉絮下面向外窺視的老鼠」。這個儀表還嚇得一個出庭作證的孩子大哭不止,導致英國專門審理涉及青少年案件的特別法庭完全取消了假發。

假發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古埃及和古羅馬帝國的文獻就有相關記載。然而在歐洲上層社會的流行,一般認為是1620年前後,路易十三為了掩蓋自己的禿頂而戴假發,引起經常出入宮廷的貴族效仿,隨後風靡歐洲,以至於連婦女都戴著各式的假發出席社交場合。到十七世紀六十年代,這一時髦又由英王查理二世傳到英倫三島。十七世紀的英國人薩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的日記,真實的記錄了假發在英國流行的歷史。1663年11月2日,佩皮斯得知國王和公爵都將戴假發的傳聞,第二天就急不可耐的將頭發剃光,定作了假發。佩皮斯寫道:「告別自己頭發還是有些許傷感,但一切結束了,我就要戴假發了」。由此可見,假發在英國流行,榜樣起了很大的力量。

英聯邦法律人出庭或者參加重大典禮活動都佩帶假發,完全是當時的流行使然,並沒有任何強制性的法律規定。數百年過去了,假發不再時髦,卻成了法律人遵循傳統的守舊形象。而且假發不衛生、太熱、扎人、甚至有些滑稽可笑。然而要說改變也很難。人們習慣性的將假發與地位、身份乃至正義聯系起來。事務律師獲得出庭權以後,就因為沒有戴假發的資格而向上議院提出了好幾次不成功的陳情,而不少被告人也優先選擇可以佩帶假發的出庭大律師為他們辯護,據說是否戴假發還直接關繫到對陪審團的說服能力呢!

Ⅱ 國外的一些貴族為什麼要戴假發

那時一種古老的習慣 象徵了地位 表示莊重 最開始時只有宮廷音樂家才這樣做 後來發展到大臣 在後來又普及到了一般貴族

Ⅲ 為什麼經常看到英國人的皇室戴假發,還看到香港的法庭上也有人戴

假發從古埃及傳到歐洲。古希臘、古羅馬人認為禿頭的人是受到上天的懲罰,把禿子視為罪人。頭發稀疏或禿頂軍官會被一些希臘領地的長官拒絕為他們安排工作。羅馬人甚至曾經打算讓議會通過「禿子法令」禁止禿頂男子競選議員,禿頂的奴隸也只能賣到半價。禿子們為了免受歧視,就戴假發遮住這個瑕疵。假發進一步得到了普及,在羅馬帝國時期,歐洲人很多都有使用假發,就連皇帝也戴著假發,戰爭時敵方軍民的頭發常作為戰利品進貢宮廷。一些貴族也會把奴隸的頭發剃去做假發。當時的習俗是已婚婦女要把頭發遮蓋,一些貧窮的已婚婦女就賣掉自己的頭發換錢。有些貧農也會把自己的頭發束起結成發辮,長到足夠的長度就剪下賣給假發市場[30]。

羅馬帝國衰亡後的一千年內,歐洲受羅馬天主教會影響,把假發視為魔鬼的假面具,認為戴假發會阻礙上帝的祝福進入心靈。當時教徒如果戴假發,有可能會被逐出教會,692年在君士坦丁堡教堂就有幾個教徒因為戴假發而被革出了教門,因此這段時期歐洲人都甚少使用假發。

佩戴紅假發的英國女王伊莉莎伯一世直至十六世紀,假發才再度流行,被用作遮蓋脫發或美化外表的飾品。當時惡劣的衛生環境令人們容易長頭蝨,有些人就把頭發剃掉,戴上假發,因此假發在古代歐洲除了裝飾性之外,還有實用的功能。但假發的復興主要還是因為王室成員喜愛,英格蘭女王伊莉莎伯一世以喜歡戴紅假發見稱。十七世紀男性戴羅馬式假發的先鋒則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他為了遮蓋頭上的傷疤而戴假發,近臣為了討好他,也紛紛戴起了假發。繼承他王位的兒子路易十四也因為頭發稀疏而戴假發,於是臣民們紛紛仿效。那時候的假發套有45種之多,就連滿頭濃發的人也喜歡趕這個時髦。後來假發就成了偉大君主政體時代的象徵。

英王查理二世流亡法國一段時間後,在1660年回國重新執政時,就把這種男裝假發傳入英語系國家。這種長度及肩或稍長於肩假發成為1620年代以來歐洲男子的時尚,不久亦流行於英國的法庭。倫敦日記作家塞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就寫下了他在1665年某天被理發師剃去頭發後第一次戴假發的事,當年黑死病爆發,他感到戴假發很不舒服[31]:

Ⅳ 為啥以前的歐洲貴族都戴假發呢

假發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古埃及和古羅馬帝國的文獻就有相關記載。然而在歐洲上層社會的流行,一般認為是1620年前後,路易十三為了掩蓋自己的禿頂而戴假發,引起經常出入宮廷的貴族效仿,隨後風靡歐洲,以至於連婦女都戴著各式的假發出席社交場合。到十七世紀六十年代,這一時髦又由英王查理二世傳到英倫三島。十七世紀的英國人薩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的日記,真實的記錄了假發在英國流行的歷史。1663年11月2日,佩皮斯得知國王和公爵都將戴假發的傳聞,第二天就急不可耐的將頭發剃光,定作了假發。佩皮斯寫道:「告別自己頭發還是有些許傷感,但一切結束了,我就要戴假發了」。由此可見,假發在英國流行,榜樣起了很大的力量。

榜樣之外,假發的流行還有一個原因。據壟斷英聯邦假發行業的埃德和拉芬斯克洛夫工廠(Ede & Ravenscroft)介紹,由於十七世紀的歐洲缺乏供暖系統,人們不便洗熱水澡,為了防止寄生蟲的滋生,最好的辦法就是留短發而以長長的假發替代。

早期的假發使用人的頭發製作,如債務人用頭發抵債、甚至是死人的頭發。那時的法庭上,各種假發的氣味混合簡直令人窒息,使得法官們出庭有時不得不自帶一束鮮花來稍稍化解一下。這種狀況直到1822年漢弗萊?拉芬斯克洛夫(Humphrey Ravenscroft)發明了利用馬尾製作假發的工藝才結束。

英聯邦法律人出庭或者參加重大典禮活動都佩帶假發,完全是當時的流行使然,並沒有任何強制性的法律規定。數百年過去了,假發不再時髦,卻成了法律人遵循傳統的守舊形象。而且假發不衛生、太熱、扎人、甚至有些滑稽可笑。然而要說改變也很難。人們習慣性的將假發與地位、身份乃至正義聯系起來。事務律師獲得出庭權以後,就因為沒有戴假發的資格而向上議院提出了好幾次不成功的陳情,而不少被告人也優先選擇可以佩帶假發的出庭大律師為他們辯護,據說是否戴假發還直接關繫到對陪審團的說服能力呢!

查理二世的時代雖然早已過去,但看起來當初的時尚--至少在假發這一點上--仍然從墳墓中伸出手來牢牢的束縛著當代的英聯邦法律人。澳大利亞在70年代為了順應家事法庭(Family Court)減少形式,增進和諧的潮流,取消了假發。但到1987年,據說是由於發生了多次針對司法人員的襲擊,於是又恢復了假發。筆者以為,澳大利亞的這一做法,更多的是傳統心理作怪,或者說是傳統論者為了保住頭上的假發,拿這些襲擊說事兒而已,絕對難說是對症下葯。因為在英國,1992年取消青少年特別法庭中司法人員佩戴假發的慣例後,似乎並沒有類似澳大利亞的惡果發生。2003年,英國又進行了一次是否取消假發的調查,發現多數資深法官和事務律師希望取消假發,而下級法官和出庭大律師則堅持傳統。更有68%的公眾希望法官---特別是在刑事案件中---佩戴假發,說明假發在英國民眾代表司法正義的符號作用仍然很強。

Ⅳ 法官為什麼要帶假發

分析如下:

起源於18世紀的馬尾假發和長袍服飾,一直以來都是英國司法系統的象徵。現在只有英國和少數幾個國家的法院系統保持這種習慣...

歷史記載,律師的黑袍最早可以追溯到1685年,當時是悼念查理二世駕崩所穿的喪服。

假發的使用始於18世紀初,那時戴假發是歐洲社會的時髦裝束,只有達官顯貴、王公貴族和法官律師等有身份的上流人物才能戴假發,從此逐漸形成了風氣。


現在法庭所用假發的樣式是1822年設計的。

目前的法庭假發主要有兩種樣式,一種是長可及肩的長假發,是在盛大活動和禮儀場合中戴的;一種是只蓋頭頂的短假發,是在平時法庭上戴的。

這種裝飾下的開庭,給人一種非常莊重禮儀化的感覺。據說,法官穿上黑袍、戴上假發,就可以掩去其本來面目,去除私心雜念,成為法治的化身,公正無私的辦案。但目前在中國的法庭是沒有這樣的傳統和規矩的。

(5)法國宮廷為什麼要戴假發擴展閱讀

法官歷史

中國歷史傳說,古代帝堯時代中有一位公正的法官皋陶(拼音:gāo yáo),被奉為中國司法鼻祖。他有一隻獨角獸,在難以判決之時根據碰觸可以決定誰有罪。

法官職責

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除履行審判職責外,還應當履行與其職務相適應的職責。

Ⅵ 英國紳士為什麼要戴假發

假發在16世紀晚期開始流行。當時歐洲越來越多的人感染了性病,由於當時抗生素還沒有廣泛用於治療,感染者飽受皮疹、失明、痴呆、開放性潰瘍和脫發的折磨。而脫發的問題在社交圈中尤為嚴重。

除了掩蓋性病導致的脫發,假發對長虱子的人來說也有很大幫助。畢竟處理頭發上的虱子要比給假發消毒麻煩多了。

到了巴洛克時代,假發搖身一變成了政治特權,只有地位尊貴的人才能夠佩戴可以改變形象的假發。大名鼎鼎的路易十四有國王專屬的捲曲長假發。在各種公眾場合,國王都會親自挑選一款假發。這不僅體現了宮廷禮儀,也展示了路易十四至高無上的權威。

由於路易十四對假發的推崇,假發與專制王權的對等地位在歐洲逐漸成為共識。

經歷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的洗禮,假發的政治權威漸漸褪色,但經濟權威愈發凸顯。一個精美的捲曲長假發大約價值1000個塔勒,相當於今天的兩萬歐元,一輛中等轎車!對於那時的歐洲人來說,假發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也是尊貴地位的體現。

因為一場重病,盧梭決定拋棄豐富的物質享受,過簡朴的生活。但是,他沒有放棄佩戴假發。因為,假發是身份的象徵。

(6)法國宮廷為什麼要戴假發擴展閱讀:

起源於18世紀的馬尾假發和長袍服飾,一直以來都是英國司法系統的象徵。歷史記載,律師的黑袍最早可以追溯到1685年,當時是悼念查理二世駕崩所穿的喪服。

假發的使用始於18世紀初,現在所用假發的樣式是1822年設計的。那時戴假發是歐洲社會的時髦裝束,只有達官顯貴、王公貴族和法官律師等有身份的上流人物才能戴假發,從此逐漸形成了風氣。

許多年過去了,素來以懷舊著稱的英國人還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法庭上頭戴假發、身著長袍。目前的法庭假發主要有兩種樣式,一種是長可及肩的長假發,是在盛大活動和禮儀場合中戴的;一種是只蓋頭頂的短假發,是在平時法庭上戴的。

但英國上院上周進行的一次抽樣調查表明,2/3的英國受訪者認為,法庭服裝應該改換一下樣子,但同時多數民眾認為,在刑事法庭上仍可以保留假發和長袍的樣式。

Ⅶ 假發與職業掛鉤:時至今日,英國法官為什麼一直佩戴假發

假發在種種詬病中,逐漸淡出,但是卻在職業服飾領域找到自己的價值。18世紀末,假發在英國的價格已經變得非常便宜。

老闆有必要為工作者定製工作服,假發便是裡面能夠很好區分職業者和普通人的飾品。於是假發便與專門的職業掛鉤,作為特定的職業的標志。

除了假發很好的區分度外,假發還被給予著職業者的權威和專業。自然而然,假發也成為了英國法官的行頭。

據說,在英國法律界,假發顏色越臟,就意味著這位工作很久,經驗豐富,於是更加德高望重,得到更多尊敬。

這也是英國法官為什麼鍾愛白色假發的原因。因為年紀越大,頭發越白。這樣也越能凸顯法官的經驗豐富。白色假發便能營造出老化,經驗豐富的效果。

3、為什麼英國法官還在佩戴假發?

假發從時尚的弄潮兒跌到成為特定職業的裝飾物,也沒有表明它就能一直在職業服飾領域發光發達。

歐洲大陸貴族階級逐漸淡忘假發的同時,其法官群體也跟著舍棄了。在歐洲各國法官紛紛放棄假發的時候,英國法官卻沒有。

其統治下的美國後來獨立也放棄了假發。這樣英國法官便顯得有點標新立異了。英國法官早期沒有佩戴假發的時候,方巾是英國法官的法定頭飾。

只是後來假發的潮流襲來,逐漸取代了方巾。其實,在英國法官使用方巾的時候,方巾就已經是上一輪時尚過後的過時物品。

法律共同體本來由於職業的原因帶著保守刻板的形象,在時尚潮流面前自然步履緩慢。如今佩戴的假發就如過去的方巾一樣。

隨著時代的進步,英國法官也逐漸簡化法律儀式。2007年,英國首席法官菲利普斯勛爵宣布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法庭廢除假發,唯有刑事法官仍然延續佩戴假發的傳統。

假發在歷史的潮流中扮演了各種各樣的角色,同時也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如果能在影視劇中看到法官佩戴假發,這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歷史的余韻。

如今,假發洗盡鉛華,回歸原點,以它本來的面貌,行使它本來的價值,與我們一同一樣正行走在前行的歷史中,為未來的歷史中添一點磚加一點瓦。

Ⅷ 歐洲什麼時候在宮廷開始流行戴假發的,為什麼要戴假發

假發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古埃及和古羅馬帝國的文獻就有相關記載。然而在歐洲上層社會的流行,一般認為是1620年前後,路易十三為了掩蓋自己的禿頂而戴假發,引起經常出入宮廷的貴族效仿,隨後風靡歐洲,以至於連婦女都戴著各式的假發出席社交場合。到十七世紀六十年代,這一時髦又由英王查理二世傳到英倫三島。十七世紀的英國人薩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的日記,真實的記錄了假發在英國流行的歷史。1663年11月2日,佩皮斯得知國王和公爵都將戴假發的傳聞,第二天就急不可耐的將頭發剃光,定作了假發。佩皮斯寫道:「告別自己頭發還是有些許傷感,但一切結束了,我就要戴假發了」。由此可見,假發在英國流行,榜樣起了很大的力量。

榜樣之外,假發的流行還有一個原因。據壟斷英聯邦假發行業的埃德和拉芬斯克洛夫工廠(Ede & Ravenscroft)介紹,由於十七世紀的歐洲缺乏供暖系統,人們不便洗熱水澡,為了防止寄生蟲的滋生,最好的辦法就是留短發而以長長的假發替代。

Ⅸ 歐洲人為什麼愛戴白色的假發

假發從古埃及傳到歐洲。古希臘、古羅馬人認為禿頭的人是受到上天的懲罰,把禿子視為罪人。頭發稀疏或禿頂軍官會被一些希臘領地的長官拒絕為他們安排工作。羅馬人甚至曾經打算讓議會通過「禿子法令」禁止禿頂男子競選議員,禿頂的奴隸也只能賣到半價。禿子們為了免受歧視,就戴假發遮住這個瑕疵。假發進一步得到了普及,在羅馬帝國時期,歐洲人很多都有使用假發,就連皇帝也戴著假發,戰爭時敵方軍民的頭發常作為戰利品進貢宮廷。一些貴族也會把奴隸的頭發剃去做假發。當時的習俗是已婚婦女要把頭發遮蓋,一些貧窮的已婚婦女就賣掉自己的頭發換錢。有些貧農也會把自己的頭發束起結成發辮,長到足夠的長度就剪下賣給假發市場。
羅馬帝國衰亡後的一千年內,歐洲受羅馬天主教會影響,把假發視為魔鬼的假面具,認為戴假發會阻礙上帝的祝福進入心靈。當時教徒如果戴假發,有可能會被逐出教會,692年在君士坦丁堡教堂就有幾個教徒因為戴假發而被革出了教門,因此這段時期歐洲人都甚少使用假發。
直至十六世紀,假發才再度流行,被用作遮蓋脫發或美化外表的飾品。當時惡劣的衛生環境令人們容易長頭虱,有些人就把頭發剃掉,戴上假發,因此假發在古代歐洲除了裝飾性之外,還有實用的功能。但假發的復興主要還是因為王室成員喜愛,英格蘭女王伊莉莎伯一世以喜歡戴紅假發見稱。十七世紀男性戴羅馬式假發的先鋒則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他為了遮蓋頭上的傷疤而戴假發,近臣為了討好他,也紛紛戴起了假發。繼承他王位的兒子路易十四也因為頭發稀疏而戴假發,於是臣民們紛紛仿效。那時候的假發套有45種之多,就連滿頭濃發的人也喜歡趕這個時髦。後來假發就成了偉大君主政體時代的象徵。
英王查理二世流亡法國一段時間後,在1660年回國重新執政時,就把這種男裝假發傳入英語系國家。這種長度及肩或稍長於肩假發成為1620年代以來歐洲男子的時尚,不久亦流行於英國的法庭。倫敦日記作家塞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就寫下了他在1665年某天被理發師剃去頭發後第一次戴假發的事,當年黑死病爆發,他感到戴假發很不舒服:
1665年9月3日:起床後穿上我的顏色絲質西裝,很好,還有買了好一陣子但不敢戴的新假發,因為我是在爆發著瘟疫的西敏買它的,我在想瘟疫之後,人們怕假發是從死於疫症的人頭上取來的頭發製造的,怕被傳染就沒人敢買假發,假發的時尚會怎樣呢?
除此之外,假發還有其他弊端,比如佩皮斯於1667年3月27日寫下的:
我要去Swan找我認識很久的假發匠傑瓦斯,他給我一頂假發,卻滿布虱卵,所以我很難看到它(這是他的老毛病了),要送回去讓他弄乾凈。
這段時期假發幾乎成為男性必需的服飾,並且差不多代表社會地位,假發匠因而受到尊敬。1665年第一個假發匠工會在法國成立,之後歐洲其他國家也紛紛成立類似的工會。十七世紀的假發異常精細,因此製造假發也是一門技術。當時的假發覆蓋肩、背,垂至下巴,故此非常重且佩戴起來不舒服。這種假發的製造成本高昂,尤其是以真發製造的最為昂貴,以馬毛或山羊毛製造的則較為便宜。
十八世紀的假發常會加上粉末,使他們呈白色或斑白的樣子。假發粉以加入橙花、薰衣草或鳶尾花根香味的澱粉製成,它們有時會加上紫藍、藍、粉紅、黃等顏色,但最常見的是白色。加粉的假發直至十八世紀末都是一些需要穿著隆重之重大場合的必需品。加粉的假發容易掉粉且難以打理,於是又出現了一些以白色或斑白馬毛製成的假發作日常法庭服飾之用。1780年代起,年輕男性流行加粉末在自己生長出來的頭發上,1790年代後,假發和發粉都是年紀較大、較保守的男性使用,女性則會在出庭時使用。英國政府在1795年起每年向發粉征稅一幾內亞,此稅項令假發和發粉的時尚於1800年代消退。
在十八世紀中後期,法國凡爾賽宮中的女性興起佩戴大而精巧、受人注目的假發(如一式一樣的「舟形假發」)。這些假發非常重,包含發蠟、發粉、以及其他裝飾品。這種華麗的假發在十八世紀末成為法國貴族階層頹廢墮落的象徵,促使了法國大革命的發生。
十九世紀的假發變得較小和莊重,法國不再以假發代表社會地位,英國則仍然維持一段時間。一些專業亦把假發作為他們所穿服裝的一部份,並成為某些法律體系的傳統,也是很多英聯邦國家和地區的慣例。直至1823年,英國聖公會和愛爾蘭聖公會的主教在宗教儀式時會佩戴假發。大律師所戴的假發是十八世紀末流行的式樣,法官在平日審訊時配合法庭服飾所戴的假發與大律師所戴的短假發相似,但他們和御用大律師參加重大儀式時會戴全罩式假發。
女裝假發的發展歷程與男裝假發不同,在十八世紀才開始普及,初期以在自己的真發上加上小綹假發為主,直至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都不流行全頭式的假發,多是脫發的老婦佩戴。

閱讀全文

與法國宮廷為什麼要戴假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