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在法國社會和生活的情況怎麼樣
現在的法國社會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因為前一段時間黃馬甲事件使得法國經濟遭到了非常大的沖擊。更重要的是使很多的投資者不敢去法國投資,這也造成了法國的一些企業破產倒閉。當然隨著時間慢慢的過去,法國現在的社會也逐漸的趨於穩定。但是還存在著一些不穩定的隱患。
當然現在法國的生活情況還是比較好的,因為現在情況已漸漸的穩定下來,而且法國由於它的社會條件以及社會福利非常的優厚。所以如果選擇去法國生活和工作,還是比較不錯的選擇。畢竟法國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國家,而且文明程度也非常的出色。更重要的是法國人受教育水平也非常的高,而且也非常的文明和有禮貌。
❷ 法國生活是什麼感覺它和其他歐洲國家有很大不同嗎
與大多數歐洲國家不一樣。法國比較浪漫自由,在埃菲爾鐵塔下面照相很唯美,法國美食比較多,滿足個人需求
❸ 法國人的生活是怎樣的以及風俗
【民間風俗】
一、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二、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三、餐飲禮儀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法國飲食頗具特色,因之久負盛名。其烹調技術在西餐中首屈一指,故許多法國人常以此感到自豪。歐洲第一流大飯店的大廚師大半是法國人。法國是香檳酒、白蘭地酒的故鄉。人們認為除夕之夜家中若有剩酒,來年便要交厄運。法國人最愛吃蝸牛和青蛙腿,如果你點這兩道菜,陪你的法國朋友定會十分高興。如今,巴黎對蝸牛的消費逐日擴大,全市有 40 多家出售蝸牛的食品店。法國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世界飲酒冠軍法國人,尤其愛飲葡萄酒。她們吃飯很講究菜餚和酒的搭配,如:吃魚飲白葡萄酒,吃肉飲紅葡萄酒。香檳在葡萄酒中,是一種最美好的酒,因為它製造費時,過程繁雜,所以在價格上就不會很便宜,而且被稱為最富魅力的酒。在婚禮,接待,或正式餐會中固然必需,其他方面的用途也很廣,諸如佐食蚝、火腿、點心等。不過一般人都是以食物的類別,來決定其所該飲用何種味道的香檳。一杯冰涼的香檳,也是開胃的聖品,如果需要,可在酒里加塊糖和數滴苦精( BITTERS ),再加一片檸檬皮,就成了一杯香檳雞尾酒。此外,香檳還可以用於烹飪。法國人還特別愛吃乳酪,不同色味的奶酷多達 400 多種,其肖費量也居全球之首,有 「 乳酪王國 」 之稱。
【習俗禁忌】
1、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對於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黃色花,認為黃花象徵不忠誠,玫瑰花只能送單數,除了表達愛情外,不能送紅色花。
2、法國的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它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 法國的國石是珍珠。
3、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
4、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認為這些數字隱含著凶險。
5、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以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男士向關系一般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❹ 在法國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以前總覺得國內人太多,做什麼都要排隊,那到了法國就不需要了吧?然而殘酷的現實將讓你獻上膝蓋和節操!法國人不是不排隊,只是換了一種更帶感的方式——預約!醫院看病,學校開成績單,辦理事務等等,統統都要預約!而且一約就好久好久,久到能把一個活生生的人等成化石。
❺ 法國留學生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什麼地方最有浪漫的氣氛,大家腦海中第一個出現的是不是法國,法國是浪漫的代名詞,走在法國的街頭不自然的就會想起在埃菲爾鐵塔下與自己的白馬王子邂逅,去法國留學這個夢想就不難實現了。
法國的巴黎聖母院,耗時將近200年才完成的工程,可想而知其庄嚴與完美,除了design
style號稱富麗堂皇之外,其中亞當與夏娃的雕像,讓這所偉大的建築有了一種神秘的美感,而巴黎的凱旋門則是另一大風景,在當地著名的戴高樂廣場能一睹它雄偉的面貌。
凡爾賽宮,用香檳及奶油色構建而成的宮殿,外觀看起來既雄偉又典雅,而內部的裝飾格調則突出富麗奇巧,盧浮宮,有著世界三大博物館的美譽,其中的鎮館之寶當屬蒙娜麗莎畫像與維納斯雕像了,對於從事art的人士來說,這寓意了最高境界。
最後還要給學子們介紹一處不算知名的經典,法國的協和廣場,廣場四周由八所雕像,寓意了法國八大city,至於法國的旅遊勝地,首當其沖的我們推薦爪德羅普島,美麗的風景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有時間的學子怎能錯過呢?
❻ 法國的風俗民情是什麼樣的有一些怎麼樣生活的習慣
法國是個節假日眾多的國家,且時常不定期為舉辦節慶活動,吸引民眾一同狂歡,法國人性格熱情開朗,幽默風趣且喜愛主動與人交談、參加文化及藝術活動,他們重視人際關系,朋友之間時常互動連系感情;法國人工作態度認真且時間觀念強,與他們有約請務必准時,如果臨時有事不能到也需提早告知以示禮貌;法國男士頗具紳士風度,他們十分尊靜女性,幫女士開門、拉椅子及搬行李等都是在法國很常見的畫面,即使是不認識的陌生人,他們也會熱心的幫助女性。
❼ 法國人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法國人的日常生活介紹:在法國,人們一日三餐:早上起床後進早餐,中午12時至13時為午餐時間,晚餐則一般在20左右。午餐和晚餐是正餐。
日常購物
超市和巨型超市:一般位於城區周圍近郊,營業時間通常從星期一至星期六,從早上9時開至晚上19時或21時。
街區小店鋪
比如, 麵包鋪、肉店、熟肉食品店、蔬菜店以及小型便利超市, 通常從早上8時或9時開至晚上19時,每星期營業六天,包括星期天早上。這些店鋪大多是星期一不營業。
集市
城市的許多街區每周有兩次集市,其中一次在周末,時間是早上8時至中午13時。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雜貨鋪或微型超市,打烊時間較晚,直至晚上20時,甚至22時,可以臨時解急,對付不時之需。
餐館
如果您希望在外就餐,除了大學餐廳之外,您還可以選擇快餐(5到6個歐元)、咖啡館和街上的餐館(一個三明治3歐元,「當日特餐10歐元左右),或者去比較貴的高級餐廳。
咖啡館
咖啡館也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生活場所,無論獨自一人還是成群結隊,咖啡館是個一天中的任何時刻都可以光顧小憩的地方。法國城市的街區一般到處都有咖啡館,特別在大學附近。咖啡館早上很早就開門,一直開到晚上20時;許多旅遊或時尚街區的咖啡館則營業到深夜。
❽ 法國生活的體驗怎麼樣
在法國待了一年多,浪漫不一定談得上 但是法國人不但『』浪『』而且『』慢『』,玩心很重,辦事效率極低。巴黎會比較亂,在那裡需要多加小心。南部的一些小城市會好一些,人也會很熱情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往往那些30-50歲之間的人是最沒有耐心的。法國人生活比較隨意,食堂往往就是薯條意麵漢堡之類,但是法國人家裡做的吃的還是挺講究的。愛喝酒,一有soiree就威士忌龍舌蘭的喝而且不兌東西。整體來說如果說巴黎排第一給100分,那麼第二的城市無論是馬賽里昂等等都也就60分最多,再往下一些小城市更不用說了,地方很小 人口少,但是很安靜,不會像中國那樣到處人山人海,有時候坐火車座位都坐不滿。
❾ 法國的生活水平怎麼樣
法國媒體(lEXpansion.lexpress.fr)4月28日報道,法國統計及經濟研究所(INSEE)當天公布《家庭收入與財產報告》2011年版,對2006年至2008年法國居民收入狀況、生活水平和貧困狀況進行描述,同時對2010年法國居民財產狀況進行介紹。
據認為,該報告真實反映了法國居民的生活水平,摘要如下:
1. 十分之九的家庭擁有私人財產
三分之二家庭同時擁有金融證券何房地產。在擁有金融財產的家庭中,94%擁有儲蓄存款;46%擁有人壽保險產品。在擁有房地產的家庭中,94%擁有自己的第一套住宅;30%擁有第二套住宅,或者承租房。
2. 半數無財產家庭生活入不敷出
在法國家庭總數中,只有6%的家庭既無任何金融證券,也沒有房地產。在這6%的家庭中,半數為極低收入家庭,甚至入不敷出;三分之一家庭都曾經長期失業;十分之九家庭從未繼承過任何遺產或贈與。
3. 二分之一家庭負債
2008年,一半的法國家庭需要償還借款或貸款。在這些家庭當中,三分之一為購房貸款,三分之一為消費貸款。過度負債家庭占總數的3%,主要涉及貧困家庭。2011年,法國總共有90萬個過度負債家庭。
4. 十分之一家庭的居住支出占收入的44%以上
在法國居民家庭總數中,8%的家庭居住開支比(主要住房的開支占收入比重)超過44%,全體居民家庭的平均居住開支比為20%。獨身家庭、單親家庭,以及居住在巴黎和人口超過10萬大城市的居民家庭,居住開支比普遍高於平均水平。
5. 三分之一失業者處於貧困狀態
2008年,法國有78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即單人月收入低於949歐元,或者夫婦月收入低於2000歐元。貧困人口佔比為13%,比1996年降低1.5個百分點。
在就業人口中,貧困人口佔比為7.4%,在失業人口中,佔比達35%。
6. 近40年來法國人生活水平提高一倍
1970年,法國人均年收入為9290歐元,此後,逐步提高。2008年,法國人均年收入為1.9萬歐元。占人口總數10%的富裕階層平均年收入為35550歐元,占人口總數10%的最低收入階層年均收入為10520歐元。
7. 近10年工人生活水平提高20%
1996年至2008年,高級管理人員和中介專業人員的生活水平增長較慢,年均增幅分別為0.5%和0.7%。同期,工人和普通雇員的年均增幅分別為1.6%和1.2%。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法定最低工資的持續提高。
另一方面,非工薪人員,包括自由職業者、手工業者、商人等,其年均增幅較高,達2%。
8. 2004年以來富人財產年均增加11%
1996年至2008年,法國富人和窮人的生活水平差距變化不大。但是,2004年以來,由於最貧窮階層的生活水平提高較快,社會貧富差距有所縮小。
9. 每生一個孩子使一個家庭生活水平降低11%
平均計算,每個家庭每增加一個孩子,其生活水平比上年下降2%至11%。國家提供的各類補貼和減免稅,包括住房補貼、家庭補貼、減免稅,等等,能夠保證抵消新生兒的開支增加部分,但無法抵消父母一方收入下降的損失。
總體來看,有孩子的家庭生活水平低於沒有孩子的家庭生活水平,例如,一對夫婦和2個孩子的家庭年收入為22370歐元,而一對沒有孩子的夫婦家庭年收入為25850歐元。
10. 移民兒童的生活水平比法國兒童低14%
移民後裔(在法國出生,但至少父母一方為移民)的年均收入為19570歐元,與法國父母的後代相比,年均收入(22810歐元)低14%。對於歐洲裔移民,這個差距很小(-1%),但對於非洲裔移民,這個差距高達30%。
2008年,20%的移民後裔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法國後裔的比例為10%。
❿ 在法國生活是一種什麼體驗
在法國待了快四年,我想說說我的體驗。
第一年剛去的時候,以為法國人很好,後來發現大多數人其實挺冷漠,北方人比南方人冷漠許多,年輕人大多比老年人冷漠(這事在後來我去西班牙實習的那半年裡得到了更有力的論證,西班牙人比法國人熱情數倍)。在到達法國之前,我是不怎麼喝冷水和吃生菜的,來法國後逐漸習慣喝冷水,出門有時候會帶個空水瓶方便接水。一開始去很喜歡吃kebab,後來發現太催肥了,還是吃生菜好。
剛去法國的時候,對巴黎特別失望,覺得特別臟亂,滿街尤其是地鐵,全是一股狗尿味,但後來卻覺得巴黎好像有一股說不出的味道,讓你逐漸沉迷,去了歐洲的其它著名城市,卻總覺得只是小巴黎。
在法國生活久了,你的做事效率會越來越慢,心態越來越養老。法國這邊的辦事效率特別慢,比方說9月份申請CAF,可能到第二年2月你才會完全辦下來收到房補,而這個時候很有可能你已經搬家了23333曾經因為食物過敏去預約醫生,結果只能約到三月以後的,申請了加急,還是到一周以後了,結果我的紅腫已經自己消退了。同期得了另外一場大病,在法國約了好幾位出名的專科醫生,每次看病拿葯除去保險補助還要花費300歐以上,卻沒有看好,後來回國看了醫生好了。我老闆急性腸胃炎已經出血,法國醫生給他約兩月以後,他直接打飛的回國開刀一周後完事出院了。
在法國生活久了,你會發現生活特別安靜,尤其是星期天,很多小城市就像空城一樣,走在街上,只有安靜干凈的馬路,和湛藍的天空。家家戶戶的院子里都有美麗的花,法國人很喜歡自己動手裝飾自己的房子和花園。周一到周六的超市也關門很早,往往我放學回家,家樂福已經關門了。
法國除了巴黎,買不到很多中國食補的材料,比方我喜歡泡三花暖宮茶喝,就買不到。
我是一個特別怕狗的人,在國內常常被大狗追,在法國就不擔心,因為不管大狗小狗,都是有牽狗鏈的。
法國的警察很廢,第四年的時候,我家住在警察局附近,某天晚上六點鍾的時候,我回家走在路上,遭遇了數名小黑搶劫,我怕極了(因為有同事之前遇到搶劫,奮力反抗,被打碎腰椎的事),待小黑將東西搶走後才敢吶喊,有一位法國大叔開著車幫我追小黑,但沒有找到,於是陪我去報警。結果警察局說,還有5分鍾他們就要下班了,處理不完這件事,讓我回家明天再去報警。
法國學生都是簡單的快樂,晚上的soiree就是喝酒聊天,感覺相比國內,他們少了許多樂趣。所謂嘉年華,其實也不過是擺幾個國內公園非常非常非常常見的瘋狂老鼠之類的。
我就讀的是一所工程師院校,感覺相比國內的大學,更注重動手操作和試驗,理論知識比國內教的淺,尤其是工程師第二年和第三年,遠沒有國內研究生學得深。
……
說說第四年我要回來時的變化吧:
①見到我的朋友都說我的長相變了,在法國生活時入鄉隨俗,並沒有刻意做中式菜餚,大多吃牛肉和生菜,是會影響相貌的。當時ex也發生了相貌變化,長出了很多胸毛= =
②穿衣服開始習慣性的選擇黑、藍、灰、白,如果看到色彩艷麗的衣服,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③一開始回國非常不習慣在國內過馬路,因為已經習慣了法國的車等人。如果走在路上,後面有陌生人,會習慣性給他開門。無論是服務生還是路人,總習慣性說謝謝,因為被很多人說「你也太客氣了」。
④有時候說英語會有股法語味,記得回國第一天和朋友們去看電影,情不自禁將imax說成emax,結果電影售票員像看怪物一樣看我
⑤覺得國內真是好臟好亂好快活
⑥打慣了法式鍵盤azert,不習慣QWERTY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