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二戰勝利後建了什麼建築物

法國二戰勝利後建了什麼建築物

發布時間:2022-07-19 11:57:15

❶ 埃菲爾鐵塔建造背後有哪些故事

埃菲爾鐵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築之一,是法國文化的重要象徵。埃菲爾鐵塔建成於1889年,全塔高約324米,是當時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埃菲爾鐵塔建造背後的一些故事。

在工程開始前,埃菲爾計算鐵塔造價約為160萬,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筆天文數字了。法國政府表示只能拿出30萬,這離總體費用還相差一大截。於是,埃菲爾便和政府簽訂了一項合約,由埃菲爾承擔剩餘的建造費用,即130萬。作為回報,政府承諾鐵塔建成後將予以保留,並將鐵塔未來20年內所產生的收益全都歸埃菲爾所有。

於是,埃菲爾不僅將生平積累的全部財富都投入到了鐵塔建設上,還為此動用了財務杠桿。因此,鐵塔建造對埃菲爾來說是一件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事業。無論面對外界多大的壓力和質疑,他都只能義無反顧,堅持到底。也許正是這種破釜沉舟的勇氣,才使得埃菲爾鐵塔的建造過程幾乎比預期中的更完美。

❷ 為了紀念二戰的勝利共修了幾做凱旋門

沒有是為二戰勝利而建的。法國巴黎凱旋門,建於1836年,是為紀念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
德國柏林凱旋門,位於柏林菩提樹下大街的西端,1791年為紀念普魯士王國統一德國而建。
義大利羅馬三座凱旋門,位於羅馬帝國大道,為世界上最早的凱旋門。北邊一門系為紀念塞維羅皇帝遠征波斯而建;中間一門為紀念蒂都皇帝東征耶路撒冷而建;南邊一門為紀念君士坦大帝戰勝暴君而建。
義大利米蘭凱旋門,1807年為紀念拿破崙征服義大利而建。
此外,朝鮮平壤也有一座凱旋門,它位於平壤牡丹峰下凱旋廣場,1982年為紀念金日成當年投身革命及凱旋迴國而建。

❸ 凱旋門作為巴黎的標志性建築之一,凱旋門到底是為何而建

拿破崙建造凱旋門是為了在日後迎接凱旋而歸的法國將領。當時的拿破崙名聲大噪,在1805年拿破崙在三皇會戰中以少勝多拿下了戰役的勝利。當時的拿破崙在軍中的威嚴非同一般,打敗了俄國沙皇與奧地利皇帝的聯盟軍。在此好機會便提出建造凱旋門,象徵此後出戰的將士都會帶著勝利凱旋而歸。

最值得一提就是凱旋門的四幅雕像,按照雕像內容的時間:馬賽曲是1792年法國大革命,1810年拿破崙粉碎了第五次反法聯盟,雕像也是象徵為「勝利」。第三幅是法國自拿破崙戰敗之後陷入了混亂之中的場景。最後一幅是法國最後的和平之景,沒有了戰火。

❹ 法國為什麼要建造一個凱旋門它是使用什麼材料建造的

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又稱雄獅凱旋門,位於法國巴黎的戴高樂廣場中央,是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又重新復工,到1836年7月29日終於全部竣工。凱旋門是歐洲一種紀念戰爭勝利的建築。始見於古羅馬時期,當時統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績。後為歐洲其他國家所沿用。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廣場上。用石塊砌築,形似門樓,有一個或三個拱券門洞,上刻宣揚統治者戰績的浮雕。

❺ 法國巴黎有名的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哪位名人建造的

法國巴黎的凱旋門,這座雄偉的建築是為紀念拿破崙1805年12月在奧斯特爾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的,12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勢磅礴,形似星光四射,所以,被稱為「星形廣場」。

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一道偉大的雕塑」,迎接日後凱旋的法軍將士。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築師讓·夏格倫的設計開始動土興建,但後來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

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工程才得以繼續。斷斷續續經過了30年,凱旋門終於在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5)法國二戰勝利後建了什麼建築物擴展閱讀:

建築風格:

巴黎凱旋門是帝國風格的代表建築。此種風格的崛起和拿破崙的倡導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它的興盛與衰敗始終都與拿破崙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這些建築都是以羅馬帝國雄偉庄嚴的建築為靈感和樣板。

它們尺度巨大,外形單純,追求形象的雄偉、冷靜和威嚴。巴黎凱旋門以古羅馬凱旋門為範例,但其規模更為宏大,結構風格更為簡潔。

整座建築除了檐部、牆身和牆基以外,不做任何大的分劃,不用柱子,連扶壁柱也被免去,更沒有線腳。凱旋門摒棄了羅馬凱旋門的多個拱券造型,只設一個拱券,簡潔庄嚴。

❻ 一個建築奇跡,關於法國埃菲爾鐵塔的資料有哪些

埃菲爾鐵塔
【巴黎的標志】

如果說,巴黎聖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徵,那麼,埃菲爾鐵塔(Tour Eiffel)就是現代巴黎的標志。

浪漫的巴黎人給鐵塔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雲中牧女"。埃菲爾鐵塔是為隆重紀念法國1789年資產階級革命100周年在轟動世界的國際博覽會舉行之際而建的。以設計人法國著名建築工程師居斯塔·埃菲爾的名字命名,並在塔下為埃菲爾塑了一座半身銅像。

1889年適逢法國大革命100周年紀念,法國政府決定隆重慶祝,在巴黎舉行一次規模空前的世界博覽會,以展示工業技術和文化方面的成就,並建造一座象徵法國革命和巴黎的紀念碑。籌委會本來希望建造一所古典式的、有雕像、碑體、園林和廟堂的紀念性群體,但在700多件應征方案里,選中了橋梁工程師埃菲爾(G·Eiffel,1832-1923)的設計:一座象徵機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見的巨塔。

【鋼鐵傑作】

鐵塔採用交錯式結構,高300米,由四條與地面成75度角的、粗大的、帶有混凝土水泥台基的鐵柱支撐著高聳入雲的塔身,內設四部水力升降機(現為電梯)。它使用了1500多根巨型預制梁架,250萬顆鉚釘,總重7000噸,由250個工人花了17個月建成,造價為740萬金法郎,每隔7年油漆一次,每次用漆52噸。這一龐然大物顯示了資本主義初期工業生產的強大威力,與其說是建築,不如叫做裝配更為恰當。在設計、分解、生產零件、組裝到修整過程中,總結出一套科學、經濟而有效的方法,同時也顯示出法國人異想天開式的浪漫情趣、藝術品位、創新魄力和幽默感。

就象二次大戰勝利後遠渡大西洋、在紐約落戶的自由女神像一樣,埃菲爾鐵塔在不和諧中求和諧,不可能中覓可能。它對新藝術運動的意義決不能牽強附會地理解為只是從塔尖到塔基那條大麴線,或者塔身上面一些鐵鑄件圖案花邊:鐵塔恰如新藝術派一樣,代表著當時歐洲正處於古典主義傳統向現代主義過渡與轉換的特定時期。

近年來巴黎市政府對鐵塔進行了大的維修。從1985年聖誕節起,鐵塔改用碘鎢燈照明,夜晚塔身呈現金黃色, 既節省電,也更加美觀。

【三個瞭望台】

法國人說,埃菲爾鐵塔是"首都的瞭望台",事實的確如此。它設有上、中、下三個瞭望台,可同時容納上萬人,三個瞭望台各有不同的視野,也帶來不同的情趣。一個世紀以來,每年大約有300萬人登臨塔頂,俯瞰巴黎市容,嘆為觀止。

最高層瞭望台離地面274米,若沿1652級階梯而上,差不多要一個小時,當然也可采電梯登高。這里最宜遠望,它會使人們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嘈雜的巴黎忽然靜了下來,變成一副巨大的地圖,條條大道條條小巷劃出無數根寬窄不同的線。全巴黎盡在腳下,當白天視野清晰時,極目可望60公里開外。

中層瞭望台離地面115米。有人說,從這一層向外張望可以看到最佳景色。的確,淡黃色的凱旋門城樓,綠蔭中的盧浮宮,白色的蒙馬聖心教堂都清晰可見,色彩斑斕。傍晚登塔,則見夜色如畫,繁燈似錦,翠映林蔭,那些交織如網的街燈,真如雨後珠網,粒粒晶瑩。這一層還有一個裝璜考究的全景餐廳,終年都是顧客盈門,座位必須提前預訂才行。

最下層瞭望檯面積最大,相當寬敞,設有會議廳、電影廳、餐廳、商店和郵局等各種服務設施。在穿梭往來的人群中,好像置身於鬧市,而忘記這畢竟是57米的高空。從這里觀賞近景最為理想。北面的夏洛宮及其水花飛濺的噴水池、塔腳下靜靜流過的塞納河水、南面戰神校場的大草坪和法蘭西軍校的古老建築,構成了一幅令人難忘的風景畫。

【從非議到贊美】

如同巴黎所有的創新建築一樣,埃菲爾鐵塔一開始即遭到了大部分巴黎人的冷淡和拒絕,再不用說那些建築和城市規劃專家尖刻的批評了。雖然鐵塔的設計者埃菲爾宣稱"法蘭西將是全世界唯一將國旗懸掛在三百米高空中的國家",但一時也無法說服各階層反鐵塔人士。

《泰晤士報》上甚至刊登了由300人簽名的呼籲書反對埃菲爾的設計方案,認為這一劍式鐵塔將會把巴黎的建築藝術風格破壞殆盡,其中包括頗有名望的莫泊桑和小仲馬等人。即使在鐵塔落成之後,批評的聲浪也並未停息。加尼埃向政府請願,希望把它拆除;法國著名詩人、象徵主義代表人物魏爾倫每迴路過鐵塔都立刻另擇路徑,以避免看見它的"醜陋"形象。一時間,由埃菲爾鐵塔引起的風波席捲了整個巴黎城。

只是由於鐵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無線電通訊聯絡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才使反對呼聲逐漸平息。從此,埃菲爾鐵塔在巴黎城內有了一個正式的地位,它逐漸被接受,被喜愛,最終名正言順地上了畫家們的畫布。著名的風景畫家瓦拉東的獨生子烏特里羅,原始派畫家亨利、盧梭等都盡情地描繪過它,法國超現實主義詩人阿波利內爾也曾在他的詩章中贊美過它。

一個壓根沒想到以藝術為出發點的工程師,卻創造了當代最偉大的藝術品;一個不是為廣播發射裝置建造的紀念碑式鐵塔,卻因扮演著發射台的角色,才受到人們的肯定,這的確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❼ 法國巴黎有名的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哪位名人建造的

法國巴黎有名的凱旋門是拿破崙為了紀念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他自己的軍功建造的。

凱旋門在巴黎市中心屹立又稱雄獅凱旋門,凱旋門是巴黎的整個市中心,香榭麗舍大道也是以凱旋門為頭。正如其名,凱旋門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戰的軍隊凱旋的大門,它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位於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面。這座廣場也是為了配合雄獅凱旋門而修建的。

巴黎的凱旋門高近50米,17層樓高,寬度45米,厚度是25米,一個方方正正的方塊的大門,中測開了一個大拱門,兩側開了兩個小拱門,所以這個方塊本身就打破了自己的沉悶。現在順著273節台階,就是大拱門上面是兩層樓,放著拿破崙的電影,最上一層是觀望平台。

建造這座凱旋門的時候整個巴黎的建築最高的才五六層樓高,層樓稍微高點也就二十來米,在50米的建築上其他的建築就盡收眼底了.

(7)法國二戰勝利後建了什麼建築物擴展閱讀:

凱旋門的歷史:

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擊敗了俄奧聯軍,法國的國威達到史無前例的頂峰。為了炫耀國力,並慶祝戰爭的勝利,在1806年2月12日拿破崙宣布在星形廣場興建「一道偉大的雕塑」,迎接日後凱旋而歸的法軍將士。

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築師夏爾格蘭的設計開始破土動工。但後來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工程才得以繼續。斷斷續續經過了30年,凱旋門終於在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1840年12月15日, 法國七月王朝儒安維爾親王率軍艦前去聖赫勒拿島,將拿破崙的遺體接回祖國。90萬巴黎市民冒著嚴寒,滿懷深情地參加了隆重的葬禮。拿破崙的遺體由儀仗隊護送,穿過這個他生前曾經無數次經過的凱旋門,最後被重新安葬在巴黎老殘軍人退休院的園頂大堂。

1885年,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逝世,法國人民為了緬懷這位偉大的作家決定為他舉行隆重的國葬。他的遺體於5月22日在凱旋門下停靈一夜,隨後被安葬在專門安葬偉人的先賢祠。1919年7月14日,由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官兵組成的隊伍穿過凱旋門以慶祝他們的勝利,這個日子同時也是法國的國慶節。

1920年11月11日,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無名烈士的遺體在凱旋門下被安葬。隨後的1923年,一團紀念所有為他們的祖國捐軀的法國士兵的焰火在這位無名烈士的墓旁燃起,從此這團火焰每晚都在18點30分被點燃,徹夜長明,經夜不滅。

❽ 凱旋門是法國的標志建築物,是為紀念誰建造的

法國巴黎的凱旋門是為法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建造的,也是為紀念奧斯特利茨戰爭的勝利而建立,它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最為壯觀、最為著名的,是位於「夏爾·戴高樂廣場」中央的那座凱旋門。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翌年2月12日拿破崙下令建此凱旋門以炫耀自己的軍功。但中間時停時建,斷斷續續經過了整整30年,才於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❾ 法國為什麼要建造凱旋門

凱旋門(Triumphal Arch)是歐洲紀念戰爭勝利的一種建築。始建於古羅馬時期,當時統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績。後為歐洲其他國家所效仿。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廣場上。用石塊砌築,形似門樓,有一個或三個拱券門洞,上刻宣揚統治者戰績的浮雕。

位於巴黎戴高樂星形廣場的中央,面對香榭麗舍大街,法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1769---1821)為紀念奧斯特利茨戰爭的勝利而建立,1806年8月 15日奠基,1836年7月29日落成。設計師是沙勒格蘭CHALGRIN。為單一拱形門,高50米,寬45米,厚23米。門內牆壁上鐫刻著曾跟隨拿破崙征戰的386位將軍的名字。門上有描寫歷次重大戰役的浮雕,主要的四幅是正面(面對香榭麗舍大街)的《出征》、《凱旋》與背面的《抵抗》、《和平》。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國捐軀的法國官兵,1920年11月11日在凱旋門下增設了無名烈士墓,墓上點著永不熄滅的天然氣長明燈。在停戰紀念日等重大節日,法國總統在此為陣亡的法國烈士敬獻鮮花、默哀悼念。每年7月14日法國國慶節的閱兵隊伍都是從這里開始的。廣場的周圍有12條放射形林蔭大道,廣場上幾乎總是車水馬龍,遊人可以登上凱旋門欣賞巴黎的美麗景色。

一個紀念性的標志建築
隨著歲月的流逝,凱旋門,這個曾經的拿破崙帝國軍隊的標志已成為現今法國愛國主義的標志,同時也身兼紀念性建築的職責。這位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的見證人曾經親歷了以下事件:
1840年12月15日, 法國七月王朝儒安維爾親王率軍艦前去聖赫勒拿(SAINT HELENE)島,將拿破崙的遺體接回祖國。90萬巴黎市民冒著嚴寒,滿懷深情地參加了隆重的葬禮。拿破崙的遺體由儀仗隊護送,穿過這個他生前曾經無數次經過的凱旋門,最後被重新安葬在巴黎老殘軍人退休院的園頂大堂。
1885年,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 雨果(VICTOR HUGO)逝世,法國人民為了緬懷這位偉大的作家決定為他舉行隆重的國葬。他的遺體於5月22日在凱旋門下停靈一夜,隨後被安葬在專門安葬偉人的先賢祠(PANTHEON)。
1919年7月14日,由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官兵組成的隊伍穿過凱旋門以慶祝他們的勝利,這個日子同時也是法國的國慶節。
1920年11月11日,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無名烈士的遺體在凱旋門下被安葬。隨後的1923年,一團紀念所有為他們的祖國捐軀的法國士兵的焰火在這位無名烈士的墓旁燃起,從此這團火焰每晚都在18點30分被點燃,徹夜長明,經夜不滅。每年的11月11日也成了一戰停戰節紀念日,紀念1918年法國從德國手裡收回阿爾薩斯(ALSACE)和洛林( LA LORAINE)地區。

網路

❿ 埃菲爾鐵塔簡介

埃菲爾鐵塔,矗立在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於1889年建成,當年建成後的埃菲爾鐵塔還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得名於設計它的著名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全部由施耐德鐵器建造。它是世界著名建築、法國文化象徵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築物。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 。

埃菲爾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鐵塔是由很多分散的鋼鐵構件組成的——看起來就像一堆模型的組件。鋼鐵構件有18038個,重達10000噸,施工時共鑽孔700萬個,使用1.2萬個金屬部件,用鉚釘250萬個。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共用去熟鐵7300噸。

塔分三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台,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

(10)法國二戰勝利後建了什麼建築物擴展閱讀:

埃菲爾鐵塔的建設背景:

1880年法國剛剛擺脫普法戰爭中的恥辱,為了顯示國力,1884年,法國議會作出決定:1889年5月5日至11月6日,法國巴黎將再次舉辦世博會,主題是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

1886年5月,法國政府面向全球進行世博建築招標;在巴黎戰神廣場設計一座高塔。條件有二:高塔能吸引參觀者買票參觀;世博會後能輕易拆除。

閱讀全文

與法國二戰勝利後建了什麼建築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