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各國一共建造了多少艘軍艦
「二戰期間和二戰後各國一共建造了多少艘戰列艦」這個問題好辦。因為數量實在不多。
大和級2艘,衣阿華級4艘,維托里奧·維內托級4艘,俾斯麥級2艘,黎塞留級2艘,北卡羅萊納級2艘,南達科他級4艘,喬治五世級5艘,前衛級1艘。共26艘。
二戰沒有建造戰列巡洋艦。
而其他的,就有很大的問題了。比如英國的獨角獸級飛機輸送艦算不算?鬼子的陸軍特殊船算不算?
要是秋津丸這種陸軍特殊船也算的話,那坦克登陸艦算不算?LCM登陸艇算不算?
航母的話,美國154艘;英國10艘(光輝級4艘、怨仇級2艘、巨像級4艘);日本17艘共計181艘。
其他的真是不知道該如何統計。比如有些小國家造的巡洋艦,1戰的時候開工,間戰的時候下水,2戰前還沒服役,因為水裡泡久了先返廠維修,修了幾年二戰期間服役,六七十年代退役,它究竟算不算「二戰巡洋艦」?完完全全就是一戰防護巡洋艦的樣式,有的噸位才3000多噸。一戰期間算輕巡洋艦沒問題,放到二戰,弗萊徹級驅逐艦噸位都比她大。。以及,商船上裝2門6英寸炮的「輔助巡洋艦」算不算巡洋艦?這玩意未必打得過護衛艦。
一樣一樣的都捋清楚跟寫篇論文差不多。
2. 二戰時代法國的潛艇
Ha-9型潛水艦(S型)
Ha-9型潛水艦資料
水上排水量:529 噸
水下排水量:737 噸
水上引擎功率:2000 馬力
水下引擎功率:850 馬力
水上最大航速:16.5 節
水下最大航速:10.0 節
水上續航距離:10.0 節 ~ 2050 海里
水下續航距離:4.0 節 ~ 60.0 海里
推進機構:雙軸推進
乘員數量:39 名
安全巡航深度:40.0 米
魚雷發射管:艦首450mm × 2,甲板450mm × 4
魚雷攜帶量:450mm魚雷 × 8
甲板火炮:50mm高射炮 × 1
潛艦載機:無
首艦竣工日:1917年7月20日
同型艦:共2艘、Ha-9與Ha-10
備註:日本海軍引進的法國潛艇,Ha-9在法國製造,Ha-10購進圖紙與半成品在日本吳海軍工廠製造,由於第1次世界大戰爆發,在法國製造完畢的Ha-9被法國徵用,直到1920年法國才把竣工的另一艘同型潛艇移交給日本,因此1917年7月20日竣工的Ha-10首先在日本海軍服役
3. 二戰時期的法國
法國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強國。在「二戰」前夕,法國的軍事實力、特別是陸軍,更是傲視歐洲群雄,有「歐洲第一強國」之稱。龐大的法國海外殖民地起初傾向於維希政權,戰爭後期加入戴高樂將軍在內的盟軍,共同抵抗德軍。
1、從軍隊數量上來說,法國常規部隊的規模一直維系在300萬左右,超過英國、德國、美國、美國,位居世界第一。戰爭打響後,法國緊急召集國民參軍入伍,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將軍隊總人數擴充到699萬。
2、從武器裝備上說,法國毫不遜色於任何一個世界軍事強國。以陸軍為例,法國陸軍裝備好、機械化水平高、機動能力強,擁有大量的摩托化單位。「二戰」前夕,法國軍隊在前線共有約5800輛坦克、14000門火炮,1562架飛機。
以海軍為例,法國海軍是當時世界上最現代化的海軍之一在歐洲僅次於英國,強於德國,綜合實力排名世界第四。法國海軍擁有1艘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12艘輕巡洋艦、50餘艘各型驅逐艦,潛艇101艘。
3、法國還用11年時間打造了一條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位於法國東北邊境地區,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假如德國軍隊選擇以此來正面突破的話,必將付出慘烈的代價。
1940年6月,貝當組閣後,向德國投降。德國以對英作戰需要佔領了法國北部和整個大西洋沿岸地區。法屬北非和法屬西非及法屬印度支那等海外殖民地和領地也依然服從維希政府的領導。維希政府雖然屈服於納粹德國,但是並沒有按照德國的要求加入軸心國,也沒有對英國宣戰。
原貝當內閣國防部副部長戴高樂流亡法國,成立『自由法國運動』,對德國急需作戰並被英美等盟國視為法國合法政府和盟國。在法國德佔區里,有兩大抵抗系統:受英美支援的「自由法國運動」的地下抵抗組織,還有就是以法共為首的「法國民族聯合解放陣線」的游擊組織。
1942年英美在阿爾及爾登陸,法屬北非殖民當局和軍隊倒向盟軍並參加了突尼西亞戰役。之後不久,法屬西非也投向盟國。
1944年,自由法國軍隊參加了諾曼底登陸,法國第二裝甲師在英美軍隊的成全下率先進入巴黎。1944年9月,維希政府遷往德國。羅斯福決定承認法國為共同作戰的盟國,從原定的德國美佔區中劃分出一塊給法國作法佔區。法國奇跡般由戰敗國變為五大戰勝國之一。
(3)法國二戰有多少潛艇擴展閱讀:
閃擊法國
法蘭西戰役1940年5月10日至1940年6月2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為侵佔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對英法盟軍所實施的進攻戰役。1940年5月10日,德軍開始進攻,荷軍投降。在空軍支援下強渡默茲河,並開始從迪南和色當地區向索姆河口方向擴大戰果。
14日佔領色當、迪南並突破法第9、第2集團軍防禦,向英吉利海峽推進,英內閣下令實施「發電機」計劃,組織敦刻爾克撤退。
1940年5月28日,比利時投降。法軍的抵抗毫無組織。德軍坦克兵團迅速向法國腹地推進。領導新政府的貝當元帥請求德國武裝力量統帥部停戰。法國政府宣布停止抵抗。簽訂了《貢比涅停戰協定》,同意德國佔領法國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區,並宣布退出戰爭和解除法國艦隊武裝。
法國和義大利兩國政府簽署停戰協定,按照協定德、意軍隊佔領法國大部,其糧餉由法國政府負擔。法國全面停火。
4. 一戰與二戰各國潛艇擁有的數量是多少
「潛艇」,潛艇於20世紀初出現,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有潛艇部隊的交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潛艇擊沉的戰斗艦艇為192艘;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主要交戰國共擁有潛艇690餘艘,擊沉大、中型水面艦艇174艘,運輸艦船1400多萬噸。
5. 法國海軍的二戰戰史
一次大戰以後,美、英、法、意、日在美國華盛頓簽訂了旨在限制軍備的協定中規定了法國的海軍的總噸位為17萬五千噸,是世界第四海軍強國。
在1926年,法國海軍的靈魂人物――-海軍上將弗朗索瓦·達爾朗的上任給法國海軍帶來了新生,這位出身海軍世家的將領一上台,就開始著手重建法國海軍的重任。1932年,面對來自德國海軍「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的威脅,法國海軍最終批准敦刻爾克號輕型戰列艦的建造計劃。該艦型作為一戰後法國第一種戰列艦,在排水量、航速、火車與裝甲厚度各項指標上均超過了「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不久,法國又動工興建黎塞留級戰列艦,該艦在性能上不遜於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戰艦,如德國的俾斯麥級與英國的「英王喬治五世」級,堪稱世界上最好的戰列艦。
在1937年達爾朗海軍上將晉升海軍總司令之時,法國海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現代化的海軍之一,擁有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3艘、重巡洋艦7艘、輕巡洋艦12艘、各型驅逐艦50餘艘,各型潛艇共101艘,綜合實力排名世界第四,是一支令人生畏的海上力量。
二戰初期,法國投降前,法國海軍也曾取得一定的戰績。二戰伊始,在大西洋圍捕德國裝甲艦「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的行動中,法國海軍俘獲了德國艦聖·達菲號,算是他們最早的戰果。1940年,德國開始對丹麥、挪威的入侵,法國海軍參加了盟軍反登陸作戰,代號「釘耙行動」,在戰斗中充分利用法國軍艦靈活速度快的特點,擊沉德艦一艘,擊傷三艘,出色地完成了任務,被海軍部通電嘉獎並授勛。
1940年5月10日,德軍入侵比利時、荷蘭,英法聯軍投入戰斗,西歐戰役打響。但是素有歐洲大陸第一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成功拖住德軍四年之久的法軍,在二戰中僅支撐了50多天就放棄了抵抗,於1940年6月22日晨,在巴黎郊外貢比涅森林福煦元帥的專車上與德國代表團簽訂了。根據停戰協定,法國將大半的法國領土,所有大西洋岸的口岸基地,重要的工業和富饒的農業區交給德國佔領,而法國維希政府只保留南部法國與法屬北非的殖民地,由維希法軍進行管理,並不許通敵。針對法國海軍,協定第八條更是直接規定:法國艦隊除為了保衛法國殖民地利益及維希控制的領土而留置那一部分外,應一律「在指定的港口集中,並在德國或義大利監督下復員或解除武裝。」希特勒之所以沒有直接徵用法國的海軍力量,一方面考慮到法國民眾非常強烈的民族感情,另一方面,大片的法屬北非的殖民也需要力量去防守。與其自己派兵,不如讓法國人自己來守。他並不害怕維希法軍投降盟軍,國為他手裡握有重大的砝碼,那就是留給法國人自治的半個法國疆土。根據這條協定,法國海軍——這支世界第四大海軍,主要集中在土倫、阿爾及爾、奧蘭港和卡薩布蘭卡等幾個港口。
英國制定了旨在奪取和控製法國海軍,代號為「弩炮計劃」軍事行動。
行動在三個區域先後展開:
1940年6月24日,法德停戰協定簽定後第三天,英國海軍突襲停泊在英國朴次茅斯和普利茅斯軍港的法國軍艦,解除其武裝,並接管艦隊;
1940年7月3日,在法屬西印度群島,,當地法國艦隊與美國達成協議,解除了武裝;
皇家海軍「H艦隊」在薩默維爾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將法國艦隊圍堵在軍港內,提出條件:要麼加入英國開展對德作戰,要麼六小時內自行鑿沉所有艦船。
英國皇家海軍開始進攻,法軍在讓·蘇爾海軍上將指揮下奮起還擊,這就是著名的米爾斯克比爾大海戰。畢竟英軍有備而來,而且海空軍力量更強一籌,法海軍損失慘重,包括3艘戰列艦在內的一大批艦艇被毀,1297名法國水兵被打死,341人受傷。而更令法國人無法接受的是,打敗他們的德國人尚且允許法國人保留自己的海軍,而幾周前還並肩做戰的盟友英國人卻要對法國人趕盡殺絕,顏面掃地。這一事件激起了法國人的公憤,導致貝當政府斷絕了與英國的外交關系。達爾朗當即下令採取報復措施,轟炸了英軍在直布羅陀的基地。
但事情並未就此結束,「弩炮計劃」執行後,法國海軍雖實力大損,「黎賽留」號戰列艦的存在仍使英國海軍並不放心,在1940年9月,英國對在北非達喀爾的法國海軍艦隊又發動了「威嚇」行動。在達喀爾戰役中,駐達喀爾的法軍艦隊得到了炮台和本土趕來的巡洋艦隊的有力支援,擊傷了英國驅逐艦三艘,重創了「堅決」號戰列艦。法國也有兩艘驅逐艦被燒毀和擱淺,「黎賽留」號戰列艦被創。達喀爾之戰法軍取得了勝利,但英國也完成了最主要的目標——「黎賽留」號戰列艦被創。
在相對沉寂了兩年左右,時間轉眼到了1942年,美英兩國共同制訂了在法屬北非登陸的「火炬」作戰計劃,計劃以此為跳板,進攻義大利,實現反攻歐洲大陸的目的。兩國特混艦隊在1942年11月8日分別於法屬北非的阿爾及爾、奧蘭,卡薩布蘭卡地域登陸。在登陸過程中,遭到了對英軍極度仇恨的法國海軍的猛烈還擊。在阻止盟軍登陸的戰斗中,法軍損失了1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7艘魚雷艇,10艘潛水艇,「讓·巴爾」號戰列艦也被重創,傷亡達3000人。事情的轉機又發生在達爾朗身上,這時的達爾朗,已經是維希政府三軍總司令。出於對德國人的極度憎恨,而這種憎恨超過了對英國人的恨,他命令法屬北非各地立即停火,並下令在土倫和達喀爾的法軍剩餘艦隊迅速開往北非。但是,在土倫的法國艦隊不願與英國艦隊一同作戰,他們無法原諒英國人在米爾斯克比爾和達喀爾所犯下的罪惡,土倫艦隊司令拉博德海軍上將堅決拒絕了達爾朗要求。
與此同時,法屬北非各地立即停火的消息傳到德國,法國人的投降激怒了希特勒,他立即下令佔領全部法國,並計劃奪取在土倫的法國艦隊。面對德國人的包圍,高傲的法國海軍拒絕了英國人的援助,他們不願意向敵人屈服,不論他們是德國人還是英國人,他們選擇了一條最悲壯的方式——自沉。包括3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17艘驅逐艦,16艘魚雷艇,16艘潛水艇,7艘通訊艦,3艘偵察艦,以及60多艘運輸艦、油船、挖泥船和拖船在內的法國艦隊全部自沉。這支曾經是世界第四的海軍用充滿悲壯色彩的自我毀滅實踐了自己的誓言,也捍衛了自己的榮譽。法國人的高傲決定了他們不會向自己的敵人投降,法國海軍的榮譽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此後不久達爾朗上將被刺殺,法國海軍最後的驕傲就僅僅剩下了黎塞留號,這艘法國最好的戰列艦在美國的調解下,於1942年底,與自由法國達成和解:由美國買下整修後投入太平洋戰場的對日作戰,戰功顯赫並於戰後歸還法國政府。這也算是法國海軍最後的尊嚴吧。
6. 二戰時參戰各國海軍的艦艇總噸位是多少
二戰開始時
美國
海軍是345艘143萬噸。
戰列艦17艘、航空母艦8艘、重巡洋艦18艘、輕巡洋艦
19艘、驅逐艦
165艘、潛艇106艘,
其中太平洋艦隊
為戰列艦9艘、航空母艦3艘、重巡洋艦12艘、輕巡洋艦9艘、驅逐艦
67艘、潛艇12艘。面對聯合艦隊已經明顯兵力不足。
開戰時日本海軍總兵力236艘119萬噸,超過條約規定的相當於美國
60%,而接近80%,總的實力是:
戰列艦10艘、航空母艦10艘、重巡洋艦18艘、輕巡洋艦20艘、驅逐艦
112艘、潛艇75艘,
當二戰爆發時,英國海軍編有本土艦隊、地中海艦隊、遠東艦隊和後備艦隊,總兵力19.5萬人,作戰艦艇主要有
戰列艦12艘、戰列巡洋艦
3艘、航空母艦8艘、重巡洋艦15艘、輕巡洋艦49艘、驅逐艦119艘、護衛艦64艘、掃雷艦45艘、潛艇69艘,總噸位約130萬噸。
兵力很龐大,但卻要應付北海的航線德國的封鎖,大西洋艱苦的反潛戰,地中海義大利海軍
的挑戰,監視投降的法國的海軍兵力,中東印度洋上的殖民地利益,遠東日本的咄咄逼人的威脅。捉襟見肘也不足為奇。
海軍實力強於英國海軍實力,英國海軍實力強於日本海軍實力。
美國第一,英國第二,日本第三。(143萬噸,130萬噸,119萬噸)
1941-1945年
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
美國生產了航母(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僅從數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產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個二戰期間僅僅建成了63艘驅逐艦而美國在同一時期卻有七百四十餘艘反潛艦艇建成下水!
7. 二戰初期全球軍用潛艇各國數量技術資料,排名等,主要美英德日等國潛艇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共建造潛艇1131艘,加上戰前造的57艘,共1188艘。這些潛艇擊沉了3500艘艦船,造成45000人死片語。到戰爭結束時,德國有781艘潛艇被盟軍擊沉。
所有潛艇型號皆以U以及羅馬數字命名。IIA型 1934-1935 參數、數據 排水量 水面254噸/ 水下303噸/ 總計381噸 長度 40.9米(134尺2寸) 全長/ 27.8米(91尺2寸)壓力殼 寬度 4.1米(13尺5寸) 全長/ 4米(13尺1寸)壓力殼 高度 8.6米(28尺3寸) 吃水深度 3.8米(12尺6寸) 動力 2 × MWM RS127S 6缸柴油引擎, 700 hp (522 kW) / 2 × SSW PGVV322/26 雙動電力發動機, 402 hp (300 kW) 最大速度 水面13節(15 mph; 24 km/h)、 水下6.9節(7.9 mph; 12.8 km/h) 續航力 水面1600海里(2960km)/8節(15km/h)、 水下35海里(65km)/4節(7km/h) 最大下潛深度 150米(492尺) 下潛時間 35秒(潛望鏡深度-10米) 武器 3 ×533mm魚雷發射管(船首),5枚魚雷 潛艇人員 22~24人 IIB型 1934-1940 參數、數據 排水量 水面279噸/ 水下328噸/ 總計414噸 長度 42.7米(140尺1寸) 全長/ 28.2米(92尺6寸)壓力殼 寬度 4.1米(13尺5寸) 全長/ 4米(13尺1寸)壓力殼 高度 8.6米(28尺3寸) 吃水深度 3.9米(12尺10寸) 動力 2 × MWM RS127S 6缸柴油引擎, 700 hp (522 kW) / 2 × SSW PGVV322/26 雙動電力發動機, 402 hp (300 kW) 最大速度 水面13節(15 mph; 24 km/h)、 水下7節(8.1 mph; 13 km/h) 續航力 水面3100海里(5741km)/8節(15km/h)、 水下43海里(80km)/4節(7.4km/h) 最大下潛深度 150米(492尺) 下潛時間 ?秒(潛望鏡深度-10米) 武器 3 ×533mm魚雷發射管(船首),5枚魚雷 潛艇人員 22~24人 IIC型 1934-1940 參數 數據 排水量 水面291噸/ 水下341噸/ 總計435噸 長度 43.9米(144尺0寸) 全長/ 29.6米(97尺1寸)壓力殼 寬度 4.1米(13尺5寸) 全長/ 4米(13尺1寸)壓力殼 高度 8.4米(27尺7寸) 吃水深度 3.9米(12尺10寸) 動力 2 × MWM RS127S 6缸柴油引擎, 700 hp (522 kW) / 2 × SSW PGVV322/26 雙動電力發動機, 402 hp (300 kW) 最大速度 水面12節(14 mph; 22 km/h)、 水下7節(8.1 mph; 13 km/h) 續航力 水面3800海里(7038km)/8節(15km/h)、 水下42海里(78km)/4節(7.4km/h) 最大下潛深度 150米(492尺) 下潛時間 ?秒(潛望鏡深度-10米) 武器 3 ×533mm魚雷發射管(船首),5枚魚雷 潛艇人員 22~24人 IID型 1934-1940 參數 數據 排水量 水面314噸/ 水下364噸/ 總計460噸 長度 44米(144尺4寸) 全長/ 29.8米(97尺9寸)壓力殼 寬度 4.9米(16尺1寸) 全長/ 4米(13尺1寸)壓力殼 高度 8.4米(27尺7寸) 吃水深度 3.9米(12尺10寸) 動力 2 × MWM RS127S 6缸柴油引擎, 700 hp (522 kW) / 2 × SSW PGVV322/26 雙動電力發動機, 402 hp (300 kW) 魚雷艙最大速度 水面12.7節(14.6 mph; 23.5 km/h)、 水下7.4節(8.5 mph; 13.7 km/h) 續航力 水面5650海里(10464km)/8節(15km/h)、 水下56海里(104km)/4節(7.4km/h) 最大下潛深度 150米(492尺) 下潛時間 25秒(潛望鏡深度-10米) 武器 3 ×533mm魚雷發射管(船首),5枚魚雷 潛艇人員 22~24人 IID型 排水量:水面314噸/水下364噸 最大速度:水面12.7節/水下7.9節 續航力:水面3450海里/12節、水下56海里/4節 安全下潛深度:125米 下潛到潛望鏡深度(10米)的時間:25秒 魚雷發射管:前部3個533mm發射管,共3枚魚雷 潛艇人員:軍官4人、士官9人、水兵14人VII系列VIIB型 排水量:水面735噸/水下857噸 最大速度:水面17.2節/水下8節 續航力:水面6500海里/12節、水下90海里/4節 安全下潛深度:150米 下潛到潛望鏡深度(12米)的時間:30秒 魚雷發射管:前4後1,共5個533mm發射管 潛艇人員:軍官5人、士官16人、水兵30人 VIIC型 排水量:水面761噸/水下865噸 最大速度:水面17節/水下7.6節 續航力:水面6500海里/12節、水下90海里/4節 安全下潛深度:150米 下潛到潛望鏡深度(12米)的時間:27秒 魚雷發射管:前4後1,共5個533mm發射管 潛艇人員:軍官5人、士官16人、水兵30人IX型IXB型 排水量:水面1050噸/水下1178噸 最大速度:水面18.2節/水下7.3節 續航力:水面8700海里/12節、水下64海里/4節 安全下潛深度:165米 下潛到潛望鏡深度(12米)的時間:35秒 魚雷發射管:前4後2,共6個533mm發射管 潛艇人員:軍官5人、士官19人、水兵32人 IXC型 排水量:水面1120噸/水下1232噸 最大速度:水面18.3節/水下7.3節 續航力:水面11000海里/12節、水下63海里/4節 安全下潛深度:165米 下潛到潛望鏡深度(12米)的時間:37秒 魚雷發射管:前4後2,共6個533mm發射管 潛艇人員:軍官5人、士官19人、水兵32人 IXD2型 排水量:水面1616噸/水下1804噸 最大速度:水面19.2節/水下6.9節 續航力:水面23700海里/12節、水下57海里/4節 安全下潛深度:165米 下潛到潛望鏡深度(12米)的時間:42秒 魚雷發射管:前4後2,共6個533mm發射管 潛艇人員:軍官5人、士官19人、水兵32人XXI型XXI型 排水量:水面1621噸/水下1829噸 最大速度:水面15.6節/水下17.5節 續航力:水面11150海里/12節、水下285海里/6節 安全下潛深度:210米 下潛到潛望鏡深度(16米)的時間:25秒 魚雷發射管:前部6個533mm發射管,23枚魚雷 潛艇人員:軍官6人、士官24人、水兵34人
美國小鯊魚級潛艇,排水量:1526/2424噸艇長:312英尺艇員:60人(6名軍官)武備:1門3英寸甲板炮,2挺.50口徑機槍,2挺.30口徑機槍,10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艇首6具/艇尾4具,24枚魚雷)最大航速:20.25節/水面,8.75節/水下動力:柴/電推進,雙軸馬力:5400/水面,2740馬力/水下。美國戰爭前期魚雷性能的不可靠,戰績很少
英國皇家海軍S級潛艇
排水量:640/927噸
艇長:202.5英尺
艇員:33人
武備:1門3英寸口徑甲板炮,1挺防空炮,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艇首4具/艇尾2具,12枚魚雷)
最大航速:13.7節/水面,10節/水下
動力:柴/電推進,雙軸
馬力:1550/水面,1300馬力/水下
S級潛艇是一種中型巡邏潛艇,用於北歐和地中海海域的作戰活動。這種潛艇操縱性能較好,下潛速度快,魚雷攜帶數量也較多。具備較強的生存能力和攻擊力。
S級艇被證明是二戰中最優秀的潛艇之一,共建造了62艘,其中晚期建造的潛艇採用了全焊接結構,所以潛艇耐壓殼體強度有很大提高,最大下潛深度也得以提高。
英國皇家海軍T級潛艇
排水量:1090/1575噸
艇長:275英尺
艇員:59人
武備:1門4英寸口徑甲板炮,3挺機槍,10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艇首6具/艇尾2具/外部2具,16枚魚雷)
最大航速:15.3節/水面,9節/水下
動力:柴/電推進,雙軸
馬力:2500/水面,1450馬力/水下
T級潛艇是被設計用來替代O級、P級和R級艇,其排水量保持在1325噸左右是為了在倫敦條約許可的潛艇噸位范圍內建造更多的潛艇。同S級艇相比,T級艇的魚雷數量和燃料更多,潛艇本身的設計在戰爭期間一直得到改進,如在遠東海域作戰的潛艇就設計了附加的外部儲油艙以增加航程。T級潛艇在大戰中共損失了15艘。
英國皇家海軍U級潛艇
排水量:540/730噸
艇長:191.5英尺
艇員:27人
武備:3挺機槍,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艇首4具/艇尾2具,10枚魚雷)
最大航速:11.7節/水面,9節/水下
動力:柴/電推進,雙軸
馬力:615/水面,825馬力/水下
U級潛艇原是被設計用來替代一戰期間的無武備的H級潛艇,艇上增加了魚雷發射管便可用於作戰。該型艇排水量較小,可操作性好,適合在北海和地中海海域作戰。U級艇後又被V級艇替代,兩者都具有廉價、可靠性高和便於快速生產的優點,成為英國皇家海軍在二戰期間的主力潛艇。
英國皇家海軍A級潛艇
排水量:1385/1620噸
艇長:281.7英尺
艇員:61人(6名軍官)
武備:1門4英寸火炮,1門20毫米防空炮,3挺機槍,10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艇首4具/艇尾2具/外部2具,20枚魚雷)
最大航速:18.5節/水面,8節/水下
動力:柴/電推進,雙軸
馬力:4300/水面,1250馬力/水下
A級潛艇由T級發展而來,被設計用於遠東海域作戰。但A級潛艇的出現太晚了,戰爭不久就宣告結束。A級艇的航程遠較T級艇大,水面航速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該型艇艇體採用全焊接結構。
英國皇家海軍R級潛艇
排水量:1475/2030噸
艇長:292.5英尺
艇員:53人(6名軍官)
武備:1門4英寸火炮,2挺機槍,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艇首6具/艇尾2具)
最大航速:17.5節/水面,9節/水下
動力:柴/電推進,雙軸
馬力:4400/水面,1320馬力/水下
與早期的P級艇和O級艇設計上極為相似,但艇體更長,4英寸火炮的安裝位置也有所變化。該級艇共建造完成4艘,其中3艘在大戰中損失。
英國皇家海軍P級潛艇
排水量:1475/2040噸
艇長:290英尺
艇員:53人(6名軍官)
武備:1門4英寸火炮,2挺機槍,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艇首6具/艇尾2具)
最大航速:17.5節/水面,9節/水下
動力:柴/電推進,雙軸
馬力:4400/水面,1320馬力/水下
P級艇與早期的O級艇設計上極為相似,但艇體更長,艇首和尾部的設計也不盡相同。該級艇共建造完成5艘。
英國皇家海軍O級潛艇
排水量:1475/2030噸
艇長:283.5英尺
艇員:53人(6名軍官)
武備:1門4英寸火炮,2挺機槍,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艇首6具/艇尾2具)
最大航速:17.5節/水面,9節/水下
動力:柴/電推進,雙軸
馬力:4400/水面,1350馬力/水下
O級潛艇共衍生出三個系列,其中「奧比隆」(Oberon)系列為原型艇,「奧特韋」(Otway)和「奧克斯利」(Oxley)系列先前是為澳大利亞海軍定造,建造完成後因財政問題歸還英國皇家海軍。
英國皇家海軍V級潛艇
排水量:545/740噸
艇長:206英尺
艇員:37人
武備:1門3英寸火炮,3挺機槍,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艇首,8枚魚雷)
最大航速:13節/水面,9節/水下
動力:柴/電推進,雙軸
馬力:800/水面,825馬力/水下
V級艇與U級艇十分相似,由於改良了焊接工藝,其最大下潛深度有所提高。艇上安裝的柴油機馬力也有所增大,所以水面最大航速也得以提高。此外,V級艇的艇長也超出U級艇近10英尺。
8. 二戰沉沒的德國潛艇被發現,二戰時德國潛艇的數量是多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共建造潛艇1131艘,加上戰前造的57艘,共1188艘。這些潛艇擊沉了3500艘艦船,造成45000人死亡。到戰爭結束時,德國有781艘潛艇被盟軍擊沉。
另外提一下,二戰爆發時,各國共擁有900多潛艇,其中蘇聯218,英國212,美國111,義大利115,日本63,法國77,德國57(多是短航程型,僅22遠洋型能越洋出擊)。戰爭中各國建造了1669艘,潛艇總數達2100餘艘。戰爭期間,潛艇擊沉的作戰艦艇達395艘(含戰列艦3艘、航空母艦17艘、巡洋艦32艘、驅逐艦122艘),擊沉的運輸艦船達5000餘艘,2000餘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