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羅布泊與法國哪個發達

羅布泊與法國哪個發達

發布時間:2022-07-19 23:06:28

⑴ 有關羅布泊的資料!詳細一點!

死亡之湖--羅布泊

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於世,古羅布泊誕生於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窪地。現在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

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後,稱羅布淖爾。
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東部的羅布泊,它是一塊吸引著中外史地學者的充滿著神秘感,著迷一般的土地。

羅布泊又名羅布淖爾,先秦時的地理名著《山海經》稱之為"幼澤"。 羅布淖爾系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匯集之湖。一世紀時的《漢書》描述它"廣褒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

清代,阿彌達深入湖區考察,撰寫《河源經田名》卷九中載:"羅布淖爾為西域巨澤,在西域近東偏北,合受偏西眾山水,共六七支,綿地五千,經流四千五百里,其餘沙嘖亟限隔,潛伏不見者不算。以山勢撰之,回環紆折無不趨歸淖爾,淖爾東西二面百餘里,西北百餘里,冬夏不盈不縮……"

地理學家徐松在《西域水道記》的插圖中標明塔里木河匯注孔雀河下泄羅布泊。

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俄國探險家H·M·普爾勢瓦爾斯基,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美國人哥丁頓,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國人邦瓦洛等,都考察過羅布泊,並留下精彩的描寫。

1930-1934年,我國科學工作者黃文弼,陳崇器,赴羅布泊實地考察,還實測了地圖。建國後,1959年,1980-1981年中國科學院組織過規模的羅布泊考察,其間80年5-7月彭加木同志為尋找水源,在庫木庫都克地區遇難。

這里,曾經是一個人口眾多,頗具規模的古代樓蘭王國。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向漢武帝上書:"樓蘭,師邑有城郭,臨鹽澤"。它成為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南支的咽喉門戶。

曾幾何時,繁華興盛的樓蘭,無聲無息地退出了歷史舞台;盛極一時的絲路南道,黃沙滿途,行旅裹足;煙波浩淼的羅布泊,也變成了一片乾涸的鹽澤。

如今,從衛星像片上反映出來的羅布泊是一圈一圈的鹽殼組成的荒漠!這活生生的湖泊消亡的實例,警告人們在西部生態脆弱地帶進行開發必須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首要目標。

⑵ 請問法國面積最大的鎮是哪個

面積最大的是羅布泊鎮。羅布泊鎮行政區域位於新疆若羌縣東北部的羅布泊地區,西北與新疆尉犁縣為鄰,北與哈密、鄯善接壤,面積約5.2萬平方公里。

⑶ 羅布泊介紹 急~~~~啊!!!!!

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於世。

現在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注入羅布泊的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和米蘭河等,同時也部分的受到祁連山冰川融水的補給,融水從東南通過勒河流入湖中。

【別名】

羅布泊又名羅布淖爾,先秦時的地理名著《山海經》稱之為"幼澤"。 羅布淖爾系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匯集之湖。

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後,稱羅布淖爾。

【羅布泊之謎】

大耳朵之謎
1972年7月,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地球資源衛星拍攝的羅布泊的照片上,羅布泊竟酷似人的一隻耳朵,不但有耳輪、耳孔,甚至還有耳垂。對於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觀點認為,這主要是50年代後期來自天山南坡的洪水沖擊而成。洪水流進湖盆時,穿經沙漠,挾裹著大量泥沙,沖擊、溶蝕著原來的干湖盆,並按水流前進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環狀條帶。正因為乾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變化,影響了局部組成成分的變化,這就勢必影響乾涸湖床的光譜特徵,從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觀點,科學家們眾說紛紜,爭論不已,也許對於羅布泊的爭論永遠都不會結束。

詭異之謎
為揭開羅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來,無數探險者捨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壯的故事,更為羅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紗。有人稱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古絲綢之路就從中穿過,古往今來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盪,枯骨到處皆是。東晉高僧法顯西行取經路過此地時,曾寫到「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者則死,無一全者……」。許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遠的地方,不可思議的事時有發生。

1949年,從重慶飛往迪化(烏魯木齊)的一架飛機,在鄯善縣上空失蹤。1958年卻在羅布泊東部發現了它,機上人員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飛機本來是西北方向飛行,為什麼突然改變航線飛向正南?

1950年,解放軍剿匪部隊一名警衛員失蹤,事隔30餘年後,地質隊竟在遠離出事地點百餘公里的羅布泊南岸紅柳溝中發現了他的遺體。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失蹤,國家出動了飛機、軍隊、警犬,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地毯式搜索,卻一無所獲。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輛客貨小汽車去羅布泊找水晶礦,一去不返。兩年後,人們在一陡坡下發現3具卧干屍。汽車距離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蘭農場職工3人乘一輛北京吉普車去羅布泊探寶而失蹤。後來的探險家在距樓蘭17公里出發現了其中2人的屍體,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汽車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國探險家余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中失蹤。當直升飛機發現他的屍體時,法醫鑒定已死亡5天,既不是自殺也不是他殺,身強力壯的他到底是因何而死呢?

【歷史】

古羅布泊誕生於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窪地。

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

到公元四世紀,曾經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羅布泊西之樓蘭,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據境地。

清代末葉,羅布泊水漲時,僅有「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區區一小湖。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里。

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乾涸,1972年底,徹底乾涸。歷史上,羅布泊最大面積為5350平方公里,民國20年(1931),陳宗器等人測得面積為1900平方公里。

民國31年(1941年),在蘇制1/50萬地形圖上,量得面積為3006平方公里。

1958年,我國分省地圖標定面積為2570平方公里。

1962年,航測的1/20萬地形圖上,其面積為660平方公里。

1972年,最後乾涸部分為450平方公里。

近代,一些進入羅布泊地區的外國人把羅布泊說成是「游移湖」。

【對羅布泊的研究】

地理學家徐松在《西域水道記》的插圖中標明塔里木河匯注孔雀河下泄羅布泊。

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美國人哥丁頓,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國人邦瓦洛等,都考察過羅布泊,並留下精彩的描寫。

1876年,沙俄軍官普爾熱瓦爾斯基,在塔里木下游考察後,以其片面之見,錯誤的認定,卡拉河和順湖即中國古記所記羅布泊。他的學生科茲洛夫和英國的斯坦英支持他的看法。

德國地理學家范李希霍芬卻持反對的觀點。

接著,瑞典人斯文.赫定系統的提出一套關於羅布泊游移的理論,認為它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由於湖底周期性沉積、抬升和風飽蝕降低的結果。這種游移說,曾長期為中外學者所接受。

除斯文.赫定外,美國人亨庭頓提出了「盈虧湖」的理倫。

中國學者陳宗器發表了「交替湖」的觀點,而蘇聯地質學家西尼村則試圖用構造運動來做解說,圍繞羅布泊游移問題的爭論,延續了一個世紀。

1930-1934年,我國科學工作者黃文弼,陳崇器,赴羅布泊實地考察,還實測了地圖。

我國科學家近年實地考察,證實了羅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點和集流區,湖水不會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積物3600年僅1.5厘米),乾涸後變成堅固的鹽殼,短期內湖底地形不會劇烈變化。對湖底沉積物通過年代測定和孢粉分析證明,羅布泊長期是塔里木盆地的匯水中心。這說明,游移說是不切實際的推斷。兩千多年來,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寫下了許多專著和名篇,發表了不少有關羅布泊的報道。但是,由於各種局限和偏見,也製造了許多訛誤,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羅布泊的景點】

1、漢代烽火台
離庫爾勒60公里處的一座保持較好的古烽火台遺址。有學者根據修建長城的防禦意義,認為古長城的西端應包括了尉犁縣的古烽火台,若此成立,該烽火台應是西長城的起始。

2、營盤漢代遺址
一處羅布泊地區中保存較完好的古遺址。有一圓形城牆,直徑300米,牆殘高近6米,城西有一佛塔遺址,碎土坯形成金字塔形。古城北邊兩公里處的高台地上,存有佛塔基座,佛塔基座西邊則是著名的古墓群,為羅布泊地區最大的墓葬群。據資料介紹,營盤是官辦的屯兵驛站,一方面也扼守絲綢之路的中道,起保護商旅作用,一方面孔雀河就於城旁流過,土地可以屯墾。

3、龍城雅丹
羅布泊地區三大雅丹群之一,位於羅布泊北岸。土台群皆為東西走向,成長條土台,遠看為游龍,故被稱為龍城。

4、土垠
為中國考古學家發現並命名的一處漢代後勤驛站遺址,殘存物極少,但在古時是絲綢之路的一處軍事要地。

5、太陽墓
位於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所發現,古墓有數十座,每座都是中間用一圓形木樁圍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樁圍成7個圓圈,並組成若干條射線,呈太陽放射光芒狀。 經碳14測定,太陽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個民族哪個部落的墓地?為何葬在這里?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陽當做圖騰建造此墓還是有別的意義……20年過去,仍是個不解之謎。羅布泊文明和樓蘭文明之間近2000年的斷裂又是怎麼一回事?也許待太陽墓之謎解開也便有了結論。

6、羅布泊文明的古胡楊林
位於太陽墓地西側,在古河道北岸的一片台地上,有成片的株距相等、行距相同、樹干尺余粗的枯死的胡楊林。這成排成行的枯樹,帶有明顯的人工營造的特徵。

7、余純順墓
位於鐵板河出口不遠的一處土台,1996年6月余純順迷失方向步行到此,因乾渴全身衰竭而死亡。他死時距自己親手填埋的水和食品供給地點僅2公里。現建有墓地墓碑。

8、羅布泊湖心標志
1997年底,一工程師根據地圖經緯度測量的湖心地點,雖然沒人考證,也成了一景觀。1997年標志點只埋下一個空汽油桶,1998年2月廣東首個女子羅布泊探險隊樹下第一塊木碑後,現已增加了數個石座、木碑,成了一些走羅布泊者留下紀念物之處。

9、庫木克塔格沙漠
為高海拔沙漠,位於阿爾金山和湖盆之間,為我國第三大沙漠,並以獨特的羽毛狀沙帶著稱。

10、孔雀河
源於博斯騰湖,流經庫爾勒、尉犁縣進入羅布荒漠,現中遊河道灌滿流沙,偶有稀疏胡楊樹和蘆葦、紅柳,下遊河道則寸草皆無,一片死寂,淪為荒漠,河道兩岸偶有轟然倒地的枯胡楊。

11、樓蘭古城
古樓蘭國遺址。現在,還可看到民居遺址,民居的一些用具,佛塔、古墓群,一小佛塔上的彩繪雖經千百年,至今還可辨識。

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樓蘭在歷史舞台上只活躍了四五百年便在公元4世紀神秘消亡,是何原因至今說法不一。過了1500多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和羅布人向導奧爾德克於1900年3月28日又將它重新發現,因而轟動世界,被稱之為「東方龐貝城」。百年來,樓蘭一直是中國乃至世界各地探險家、史學家、旅行家研究考察的熱點。樓蘭美女、樓蘭古墓、樓蘭彩棺……一個又一個樓蘭之謎誘惑著所有的人們。

12、紅柳溝
羅布泊南岸一片紅柳土包構成的戈壁灘景觀。

13、米蘭古城遺址
絲綢之路南道的重鎮,曾為樓蘭國都,現保存有最為完好的是一巨大的戍堡。此外還有零散的民居、佛塔寺院遺址。斯坦因盜走的著名有翼飛天壁畫就在米蘭寺院遺址中挖掘。

14、米蘭農場
緊挨著米蘭古城有一建設兵團團場,因該處自古以來得益於阿爾金山的雪水,有農牧業存在的條件,因此除了現代人在墾荒,古時就有發達的灌溉系統。在米蘭農場的民族連可以拜訪羅布人的後裔。

【羅布泊人】

羅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他們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魚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這是一個單一食魚的民族,豐富的營養使許多人都長生不老。八九十歲都是好勞力,甚至還有一百歲的新郎。羅布人結婚的陪嫁,是一個小海子,這在世界上恐怕絕無僅有。

⑷ 我想了解羅布泊。

死亡之湖——羅布泊介紹

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東部的羅布泊,它是一塊吸引著中外史地學者的充滿著神秘感,著迷一般的土地。

羅布泊又名羅布淖爾,先秦時的地理名著《山海經》稱之為「幼澤」。 羅布淖爾系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匯集之湖。一世紀時的《漢書》描述它「廣褒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

清代,阿彌達深入湖區考察,撰寫《河源紀略》卷九中載:「羅布淖爾為西域巨澤,在西域近東偏北,合受偏西眾山水,共六七支,綿地五千,經流四千五百里,其餘沙嘖限隔,潛伏不見者不算。以山勢撰之,回環紆折無不趨歸淖爾,淖爾東西二面百餘里,南北百餘里,冬夏不盈不縮……」

地理學家徐松在《西域水道記》的插圖中標明塔里木河匯注孔雀河下泄羅布泊。

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俄國探險家H·M·普爾熱瓦爾斯基、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美國人哥丁頓、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國人邦瓦洛等,都考察過羅布泊,並留下精彩的描寫。

1930—1934年,我國科學工作者黃文弼、陳崇器,赴羅布泊實地考察,還實測了地圖。建國後,1959年,1980—1981年中國科學院組織過規模的羅布泊考察,其間80年5—7月彭加木同志為尋找水源,在庫木庫都克地區遇難。

這里,曾經是一個人口眾多,頗具規模的古代樓蘭王國。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向漢武帝上書:「樓蘭,師邑有城郭,臨鹽澤」。它成為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南支的咽喉門戶。

⑸ 羅布泊的資料

羅布泊衛星影像羅布泊
Lop Nor [編輯本段]簡介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東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於塔里木盆地的最低處。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等匯集於此,曾經形成巨大的湖泊。蒙古語羅布泊即(多水匯入之湖)。古代稱泑澤、鹽澤、蒲昌海等。因河流改道湖泊多次變遷。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較多,西北側的樓蘭城為著名的「絲綢之路」咽喉。此後湖水減少,樓蘭城成為廢墟。1921年後塔里木河東流,湖水又有增加,1942年測量時湖水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為中國第二大鹹水湖。1962年湖水減少到660平方公里。1970年以後乾涸,現僅為大片鹽殼。
根據湖水變化,一些探險家認為羅布泊為「游移湖」或「交替湖」,擺動於北緯39°�6�540°和40°�6�541°之間。近來中國科學家作了實地考察,發現湖泊的西北隅、西南隅有明顯的河流三角洲,說明塔里木河下游、孔雀河水系變遷時,河水曾從不同方向注入湖盆。湖盆為塔里木盆地最低處,入湖泥沙很少,沉積過程微弱。湖底沉積物的年代測定和孢粉分析證明羅布泊長期是塔里木盆地匯水中心。只是湖水有時偏北,有時偏南,並非大范圍的「游移」。
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位於塔里木盆地東部。曾是我國的一個湖泊,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於世。自20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闖入羅布泊,它才逐漸為人所知。
現在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注入羅布泊的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和米蘭河等,同時也部分的受到祁連山冰川融水的補給,融水從東南通過勒河流入湖中。
那裡曾經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 現已成為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一棵草,一條溪,夏季氣溫高達70℃。天空不見一隻鳥,沒有任何飛禽敢於穿越。 [編輯本段]別名又名羅布淖(nào)爾,先秦時的地理名著《山海經》稱之為"幼澤"。 羅布淖爾系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匯集之湖。
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洛普池等。元代以後,稱羅布淖爾。
在羅布泊乾枯後,就連「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枯1000年。」的胡楊樹現在也成片的死去、倒下、枯萎。 [編輯本段]羅布泊之謎大耳朵之謎
1972年7月,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地球資源衛星拍攝的羅布泊的照片上,羅布泊竟酷似人的一隻耳朵,不但有耳輪、耳孔,甚至還有耳垂。對於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觀點認為,這主要是50年代後期來自天山南坡的洪水沖擊而成。洪水流進湖盆時,穿經沙漠,挾裹著大量泥沙,沖擊、溶蝕著原來的干湖盆,並按水流前進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環狀條帶。正因為乾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變化,影響了局部組成成分的變化,這就勢必影響乾涸湖床的光譜特徵,從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觀點,科學家們眾說紛紜,爭論不已,也許對於羅布泊的爭論永遠都不會結束。
詭異之謎
為揭開羅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來,無數探險者捨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壯的故事,更為羅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紗。有人稱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古絲綢之路就從中穿過,古往今來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盪,枯骨到處皆是。東晉高僧法顯西行取經路過此地時,曾寫到「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者則死,無一全者……」。許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遠的地方,不可思議的事時有發生。
1949年,從重慶飛往迪化(烏魯木齊)的一架飛機,在鄯善縣上空失蹤。1958年卻在羅布泊東部發現了它,機上人員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飛機本來是西北方向飛行,為什麼突然改變航線飛向正南?
1950年,解放軍剿匪部隊一名警衛員失蹤,事隔30餘年後,地質隊竟在遠離出事地點百餘公里的羅布泊南岸紅柳溝中發現了他的遺體。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失蹤,國家出動了飛機、軍隊、警犬,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地毯式搜索,卻一無所獲。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輛客貨小汽車去羅布泊找水晶礦,一去不返。兩年後,人們在一陡坡下發現3具卧干屍。汽車距離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蘭農場職工3人乘一輛北京吉普車去羅布泊探寶而失蹤。後來的探險家在距樓蘭17公里處發現了其中2人的屍體,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汽車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國探險家余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中失蹤。當直升飛機發現他的屍體時,法醫鑒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於偏離原定軌跡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終乾渴而死。死後,人們發現他的頭部朝著上海的方向。
1997年,一家3口在父親的帶領下,前往樓蘭附近尋寶,結果一去不復返,最後3人屍體被人發現。
1997年,昌吉有4個人開著大卡車,到羅布泊南岸的紅柳溝找金礦,結果沒有了消息。1998年,有人在紅柳溝附近找到了4具屍體和一部爛車。
2005年末,有人在羅布泊內發現一具無名男性屍體,當時據推測該男子是名「驢友」,法醫鑒定其並未遇害。這具屍體被發現後,也引起了國內數十萬名「驢友」的關注,更有人在互聯網上發出了尋找其身份的倡議,最後在眾人的努力下,終於確定了該男子的身份,並最終使其遺骸歸回故里。經查明,該男子是2005年自行到羅布泊內探險,但為何死亡,卻一直是個謎……
游移之謎
最早到新疆考察的中外科學家們曾對羅布泊的確切位置爭論不休,最終問題沒有解決,卻引出了爭論更加激烈的「羅布泊游移說」。此說是由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提出的,他認為羅布泊存在南北湖區,由於入湖河水帶有大量泥沙,沉積後抬高了湖底,原來的湖水就自然向另一處更低的地方流去,又過許多年,抬高的湖底由於風蝕會再次降低,湖水再度迴流,這個周期為1500年。
斯文·赫定這一學說,雖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認可,但對此質疑反對者也不在少數。近年來,我國科學家根據對羅布泊的科考結果,也對羅布泊游移說提出了質疑和否定。然而對這一問題的爭論,使人們對羅布泊這個幽靈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撲朔迷離了。 [編輯本段]歷史古羅布泊誕生於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窪地。
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
到公元四世紀,曾經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羅布泊西之樓蘭,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據境地。
清代末葉,羅布泊水漲時,僅有「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區區一小湖。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里。
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乾涸,1972年底,徹底乾涸。歷史上,羅布泊最大面積為5350平方公里,民國20年(1931),陳宗器等人測得面積為1900平方公里。
民國31年(1941年),在蘇制1/50萬地形圖上,量得面積為3006平方公里。
1958年,我國分省地圖標定面積為2570平方公里。
1962年,航測的1/20萬地形圖上,其面積為660平方公里。
1972年,最後乾涸部分為450平方公里。
近代,一些進入羅布泊地區的外國人把羅布泊說成是「游移湖」。
清代,阿彌達深入湖區考察,撰寫《河源紀略》卷九中載:「羅布淖爾為西域巨澤,在西域近東偏北,合受偏西眾山水,共六七支,綿地五千,經流四千五百里,其餘沙嘖限隔,潛伏不見者不算。以山勢撰之,回環紆折無不趨歸淖爾,淖爾東西二面百餘里,南北百餘里,冬夏不盈不縮……」
這里,曾經是一個人口眾多,頗具規模的古代樓蘭王國。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向漢武帝上書:「樓蘭,師邑有城郭,臨鹽澤」。它成為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南支的咽喉門戶。 曾幾何時,繁華興盛的樓蘭,無聲無息地退出了歷史舞台;盛極一時的絲路南道,黃沙滿途,行旅裹足;煙波浩淼的羅布泊,也變成了一片乾涸的鹽澤。如今,從衛星像片上反映出來的羅布泊是一圈一圈的鹽殼組成的荒漠!是活生生的湖泊消亡的實例,警告人們在西部生態脆弱地帶進行開發必須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首要目標。
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著增加。擴大後的耕地要用水,開采礦藏需要水,水從哪裡來?人們拚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多立方米。盲目地用水像個吸水鬼,終於將塔里木河抽幹了,致使塔里木河由60年代的1321公里萎縮到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乾涸,以致沿岸5萬多畝耕地受到威脅。斷了水的羅布泊馬上變成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乾涸後,周圍生態環境馬上發生巨變,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樹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和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融為一體。到20世紀70年代完全消失,羅布泊從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編輯本段]對羅布泊的研究地理學家徐松在《西域水道記》的插圖中標明塔里木河匯注孔雀河下泄羅布泊。
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美國人哥丁頓,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國人邦瓦洛等,都考察過羅布泊,並留下精彩的描寫。
1876年,沙俄軍官普爾熱瓦爾斯基,在塔里木下游考察後,以其片面之見,錯誤的認定,卡拉河和順湖即中國古記所記羅布泊。他的學生科茲洛夫和英國的斯坦英支持他的看法。
德國地理學家范李希霍芬卻持反對的觀點。
接著,瑞典人斯文.赫定系統的提出一套關於羅布泊游移的理論,認為它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由於湖底周期性沉積、抬升和風飽蝕降低的結果。這種游移說,曾長期為中外學者所接受。
除斯文.赫定外,美國人亨庭頓提出了「盈虧湖」的理倫。
中國學者陳宗器發表了「交替湖」的觀點,而蘇聯地質學家西尼村則試圖用構造運動來做解說,圍繞羅布泊游移問題的爭論,延續了一個世紀。
1930-1934年,我國科學工作者黃文弼,陳崇器,赴羅布泊實地考察,還實測了地圖。
我國科學家近年實地考察,證實了羅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點和集流區,湖水不會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積物3600年僅1.5厘米),乾涸後變成堅固的鹽殼,短期內湖底地形不會劇烈變化。對湖底沉積物通過年代測定和孢粉分析證明,羅布泊長期是塔里木盆地的匯水中心。這說明,游移說是不切實際的推斷。兩千多年來,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寫下了許多專著和名篇,發表了不少有關羅布泊的報道。但是,由於各種局限和偏見,也製造了許多訛誤,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⑹ 求羅布泊的地形 氣候 植被 資源 環境問題和自然災害 求簡介明了

你去網路吧那裡很全的這是網址 http://ke..com/view/6978.htm#sub6978

⑺ 有關羅布泊的知識——急啊!!!

羅布泊是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盆地東端,若羌縣北的鹹水湖,古代稱鹽澤,曾經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湖。面積3006平方千米。羅布泊由於河流改道和水量變化,其位置在歷史上屢有變動。以前注入羅布泊的水源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和米蘭河等。現在已經乾涸。西邊有著名的樓蘭古城。在孔雀河下遊河谷南約60公里,瑞典考古家貝格曼發現至少有3000年歷史的小河古墓群,有棺材千口以上。中國考古學家黃文弼在30年代兩度來到羅布泊,是第一個來到羅布泊的中國考古學家。他發現了七十多枚漢文木簡,其中有四枚寫有西漢紀年。他將此地命名「土垠」。

維吾爾自治區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湖,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於世。

古羅布泊誕生於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窪地。現在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
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後,稱羅布淖爾,「羅布」是地名,古維吾爾語意為聚水之地;「淖爾」系蒙古語,意為湖泊,二者總語意為聚水之湖。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 這種誤認為羅布泊是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上世紀50年代,湖水面積又達到2000多平方公里。然而到到了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失去水源補給,1972年全部乾涸。
注入羅布泊的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和米蘭河等,同時也部分地受到祁連山冰川融水的補給,融水從東南通過疏勒河流入湖中。 「羅布泊」這個神密的名字,曾經有多少人為之嚮往,又有多少英雄志士將自己的一生乃至生命奉獻給了這片荒無人煙的土地。

羅布泊概況

一、大耳朵湖

泛指的羅布泊為羅布泊荒漠地區,東起玉門關,西至若羌至庫爾勒的沙漠公路,北起庫魯克塔格山山脈,南至阿爾金山腳畔,總面積達9.7萬平方公里,跨越了新疆和甘肅兩省地界。由於人們習慣使用泛指的羅布泊概念,離開庫爾勒數公路的戈壁就被列入羅布泊范圍了。狹義的羅布泊指該地區於70年代乾涸的中國最大飄移湖,位於該地區中心位置,也是最低窪地區。現雖為乾涸湖盆,湖底面積仍有1200多平方公里,呈橢圓形,因為逐年乾涸,形似大耳朵。

二、超級謊言

羅布泊無人區指9.7萬平方公里的區域,而不是湖盆位置,至今仍沒有單身一人嘗試穿越羅布泊無人區。彭加木失蹤地位於該地區的東南部,距涸湖盆300 公里,離原子彈試驗區就更遠了。余純順乘後勤給養車兩天後才進到該地區的羅布泊湖盆北岸的徒步起點,他朝南走了30多公里後遇難於湖盆中部。有些人所謂號稱單獨穿越羅布泊的紀錄都是缺乏科學常識的超級謊言。

三、沿途景點

1、漢代烽火台

離庫爾勒60公里處的一座保持較好的古烽火台遺址。有學者根據修建長城的防禦意義,認為古長城的西端應包括了尉犁縣的古烽火台,若此成立,該烽火台應是西長城的起始。

2、營盤漢代遺址

一處羅布泊地區中保存較完好的古遺址。有一圓形城牆,直徑300米,牆殘高近6米,城西有一佛塔遺址,碎土坯形成金字塔形。古城北邊兩公里處的高台地上,存有佛塔基座,佛塔基座西邊則是著名的古墓群,為羅布泊地區最大的墓葬群。據資料介紹,營盤是官辦的屯兵驛站,一方面也扼守絲綢之路的中道,起保護商旅作用,一方面孔雀河就於城旁流過,土地可以屯墾。

3、龍城雅丹

羅布泊地區三大雅丹群之一,位於羅布泊北岸。土台群皆為東西走向,成長條土台,遠看為游龍,故被稱為龍城。

4、土垠

為中國考古學家發現並命名的一處漢代後勤驛站遺址,殘存物極少,但在古時是絲綢之路的一處軍事要地。

5、太陽墓

位於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所發現,古墓有數十座,每座都是中間用一圓形木樁圍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樁圍成7個圓圈,並組成若干條射線,呈太陽放射光芒狀。 經碳14測定,太陽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個民族哪個部落的墓地?為何葬在這里?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陽當做圖騰建造此墓還是有別的意義……20年過去,仍是個不解之謎。羅布泊文明和樓蘭文明之間近2000年的斷裂又是怎麼一回事?也許待太陽墓之謎解開也便有了結論。

6、羅布泊文明的古胡楊林

位於太陽墓地西側,在古河道北岸的一片台地上,有成片的株距相等、行距相同、樹干尺余粗的枯死的胡楊林。這成排成行的枯樹,帶有明顯的人工營造的特徵。

7、余純順墓

位於鐵板河出口不遠的一處土台,1996年6月余純順迷失方向步行到此,因乾渴全身衰竭而死亡。他死時距自己親手填埋的水和食品供給地點僅2公里。現建有墓地墓碑。

8、羅布泊湖心標志

1997年底,一工程師根據地圖經緯度測量的湖心地點,雖然沒人考證,也成了一景觀。1997年標志點只埋下一個空汽油桶,1998年2月廣東首個女子羅布泊探險隊樹下第一塊木碑後,現已增加了數個石座、木碑,成了一些走羅布泊者留下紀念物之處。

9、庫木克塔格沙漠

為高海拔沙漠,位於阿爾金山和湖盆之間,為我國第三大沙漠,並以獨特的羽毛狀沙帶著稱。

10、孔雀河

源於博斯騰湖,流經庫爾勒、尉犁縣進入羅布荒漠,現中遊河道灌滿流沙,偶有稀疏胡楊樹和蘆葦、紅柳,下遊河道則寸草皆無,一片死寂,淪為荒漠,河道兩岸偶有轟然倒地的枯胡楊。

11、樓蘭古城

古樓蘭國遺址。現在,還可看到民居遺址,民居的一些用具,佛塔、古墓群,一小佛塔上的彩繪雖經千百年,至今還可辨識。

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樓蘭在歷史舞台上只活躍了四五百年便在公元4世紀神秘消亡,是何原因至今說法不一。過了1500多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和羅布人向導奧爾德克於1900年3月28日又將它重新發現,因而轟動世界,被稱之為「東方龐貝城」。百年來,樓蘭一直是中國乃至世界各地探險家、史學家、旅行家研究考察的熱點。樓蘭美女、樓蘭古墓、樓蘭彩棺……一個又一個樓蘭之謎誘惑著所有的人們。

12、紅柳溝

羅布泊南岸一片紅柳土包構成的戈壁灘景觀。

13、米蘭古城遺址

絲綢之路南道的重鎮,曾為樓蘭國都,現保存有最為完好的是一巨大的戍堡。此外還有零散的民居、佛塔寺院遺址。斯坦因盜走的著名有翼飛天壁畫就在米蘭寺院遺址中挖掘。

14、米蘭農場

緊挨著米蘭古城有一建設兵團團場,因該處自古以來得益於阿爾金山的雪水,有農牧業存在的條件,因此除了現代人在墾荒,古時就有發達的灌溉系統。在米蘭農場的民族連可以拜訪羅布人的後裔。

⑻ 誰知道關於羅布泊的資料

分的的好快啊
是「匯入多水之湖」。今日的羅布泊,湖底已乾涸,殘留的湖水也很淺,沼澤連片,人若誤陷其中,不能自拔。沿岸裸露的湖底,布滿鹽層,有的地方堅硬的鹽峭聳立,如石林一般。鹽峭都是正多邊形的結晶體,高達80厘米,直徑50厘米,上部周圍翹起,中間凹下,好似荷葉,地面沙鹼土下面,埋藏著鹽的大塊結晶體,以及豐富的鉀鹽、石膏、鎂等礦物。羅布泊在歷史上曾是「絲綢之路」的必經地帶。那時,來往商旅、遊客穿過這個險惡地區,經常因飢渴而死,被人們稱為「死亡之地」。世世代代,不知羅布泊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直至近代,中外探險者們還把這里視為畏途。
2. 今日的羅布泊是什麼樣子?過去的羅布泊是什麼樣子?
明確表明羅布泊過去的樣子:(1)羅布泊,原來是非常美麗的湖泊,如今消逝了,變成了荒漠。過去是廣闊,美麗,充滿生機的湖泊,它的周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
(2)昔日羅布泊曾是一個水鄉,那裡水面平如月鏡,在如此幽美的環境中,花草搖曳,是各種鳥兒棲息的天堂。牧民們在這片肥美的土地上養活了成群的的牛羊。瞧!牧林邊牧民在歡歌,就連那羊牛彷彿也在唱歌……
明確表明羅布泊現在的樣子:(1)現在的羅布泊一邊死寂,胡揚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見飛鳥,令人恐懼……
(2)今日的羅布泊到處是沙海漫漫,到處是凝固的生命,樹木在遭受了人為的破壞之後,除了眺望遠方,它們別無選擇,生長在羅布泊的生物們只能從心底發出靜默的抗議!曾經充滿生命力的綠洲就這樣變成了令人恐怖的荒漠,大家都曾想過令羅布泊的消逝的一些原因何在
3. 羅布泊為什麼會消亡?
問題主要出在近30年時間里。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各種需求也跟著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礦需要水,人們拚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築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
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於把塔里木河抽幹了。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乾涸以後,周邊生態環境馬上惡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羅布泊消失了。
4. 你知道這樣的悲劇還有那些?
據青海省漁牧管理站副站長拉爾旗布介紹,目前,青海湖迫切需要解決的生態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漁業資源急劇減少,青海湖盛產裸鯉,又稱湟魚,素有一年長一兩之稱。原先魚資源蘊藏量約5萬多噸,然而從80年代開始,過度捕撈和偷捕使湟魚資源銳減,據推算目前青海湖約有7500噸湟魚,可這個數字仍在縮小。為此,青海省從今年開始實施零捕撈的計劃,希望可以挽救這些曾在災害嚴重年代救過青海人的「寶貝」。
其二,青海湖水位下降。據青海省農業廳副廳長多傑才讓介紹,青海湖水的補給主要來源於河水和降水,但青海湖蒸發量極大,平均每年湖面蒸發量40.387立方米。同時,耕作灌溉等人為耗水,減少了入湖水量,加上青海湖流域草場超載放牧,草原退化等,破壞了青海湖水的保水條件。據稱,在今後的103年中,湖水還將下降6.8米,湖面要減縮505平方公里。
此外,草場植被嚴重退化和鳥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問題同樣危害著青海湖的美麗。
5. 造成環境省層破壞的深層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人們會製造悲劇,自討苦吃。
是由人的貪念、人的自私引起的,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才會做出危及子孫後代,危及大自然的蠢事。
目的:都來關注環境保護,因為保護環境保護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回答者:sjshuaige - 魔法學徒 一級 5-14 20:32

羅布泊,曾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它位於新疆塔克拉瑪於沙漠的東部,西起塔里木河下游,東至河西走廊,南鄰阿爾金山,北到庫魯克山。羅布泊的自然條件極其惡劣,不僅沒有人煙,就連生物也難以生存。羅布泊也是個神奇的湖泊,我國古代史書上記載著,它曾是一個神話般的文明古國樓蘭的所在地,國外也有種種關於樓蘭王國奇妙的傳說。多少年來,人們對這個地區一直了解很少,一些中外學者雖然對羅布泊有很大興趣,但真正敢闖入該地區探險考察者,卻寥寥無幾。羅布泊古稱蒲昌湖,又名鹽澤。在歷史上,它曾接納從塔里木盆地流來的眾河之水:西部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和車爾臣河;東部主要有甘肅的疏勒河。所以,蒙古語稱它為「羅布諾爾」,意思是「匯入多水之湖」。今日的羅布泊,湖底已乾涸,殘留的湖水也很淺,沼澤連片,人若誤陷其中,不能自拔。沿岸裸露的湖底,布滿鹽層,有的地方堅硬的鹽峭聳立,如石林一般。鹽峭都是正多邊形的結晶體,高達80厘米,直徑50厘米,上部周圍翹起,中間凹下,好似荷葉,地面沙鹼土下面,埋藏著鹽的大塊結晶體,以及豐富的鉀鹽、石膏、鎂等礦物。羅布泊在歷史上曾是「絲綢之路」的必經地帶。那時,來往商旅、遊客穿過這個險惡地區,經常因飢渴而死,被人們稱為「死亡之地」。世世代代,不知羅布泊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直至近代,中外探險者們還把這里視為畏途。
2. 今日的羅布泊是什麼樣子?過去的羅布泊是什麼樣子?
明確表明羅布泊過去的樣子:(1)羅布泊,原來是非常美麗的湖泊,如今消逝了,變成了荒漠。過去是廣闊,美麗,充滿生機的湖泊,它的周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
(2)昔日羅布泊曾是一個水鄉,那裡水面平如月鏡,在如此幽美的環境中,花草搖曳,是各種鳥兒棲息的天堂。牧民們在這片肥美的土地上養活了成群的的牛羊。瞧!牧林邊牧民在歡歌,就連那羊牛彷彿也在唱歌……
明確表明羅布泊現在的樣子:(1)現在的羅布泊一邊死寂,胡揚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見飛鳥,令人恐懼……
(2)今日的羅布泊到處是沙海漫漫,到處是凝固的生命,樹木在遭受了人為的破壞之後,除了眺望遠方,它們別無選擇,生長在羅布泊的生物們只能從心底發出靜默的抗議!曾經充滿生命力的綠洲就這樣變成了令人恐怖的荒漠,大家都曾想過令羅布泊的消逝的一些原因何在
3. 羅布泊為什麼會消亡?
問題主要出在近30年時間里。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各種需求也跟著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礦需要水,人們拚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築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
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於把塔里木河抽幹了。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乾涸以後,周邊生態環境馬上惡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羅布泊消失了。
4. 你知道這樣的悲劇還有那些?
據青海省漁牧管理站副站長拉爾旗布介紹,目前,青海湖迫切需要解決的生態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漁業資源急劇減少,青海湖盛產裸鯉,又稱湟魚,素有一年長一兩之稱。原先魚資源蘊藏量約5萬多噸,然而從80年代開始,過度捕撈和偷捕使湟魚資源銳減,據推算目前青海湖約有7500噸湟魚,可這個數字仍在縮小。為此,青海省從今年開始實施零捕撈的計劃,希望可以挽救這些曾在災害嚴重年代救過青海人的「寶貝」。
其二,青海湖水位下降。據青海省農業廳副廳長多傑才讓介紹,青海湖水的補給主要來源於河水和降水,但青海湖蒸發量極大,平均每年湖面蒸發量40.387立方米。同時,耕作灌溉等人為耗水,減少了入湖水量,加上青海湖流域草場超載放牧,草原退化等,破壞了青海湖水的保水條件。據稱,在今後的103年中,湖水還將下降6.8米,湖面要減縮505平方公里。
此外,草場植被嚴重退化和鳥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問題同樣危害著青海湖的美麗。
5. 造成環境省層破壞的深層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人們會製造悲劇,自討苦吃。
是由人的貪念、人的自私引起的,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才會做出危及子孫後代,危及大自然的蠢事。
目的:都來關注環境保護,因為保護環境保護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6. 課文為什麼震撼人心,振聾發聵?
從事實看,羅布泊從美麗的仙湖變成令人恐怖的沙漠,是令人震撼的。從寫法上看,運用對比、擬人、排比手法強化感情色彩。
排比:「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
擬人:「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後不願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樹在生命最後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擬人:「……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這里已脫盡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膚筋骨。」

7. (1)假如你是一個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說什麼?
(2)假如你是湖邊一顆枯死的胡楊樹,你的靈魂會發出什麼樣的哀啼。
(要求:二選一,不少於400字)
(2)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孩子,這輩子你算是找對了地方,又好大好大的湖泊,還有好多好多的同伴陪你,有鳥兒陪你唱歌,有牛羊陪你呼吸,有湖水陪你跳舞,還有問最好的朋友——人類,是他們陪我們走過了一個個寂寞的日子。我們要以我們茂密的樹蔭來報答他們!」我姥姥的記住了母親的話,而母親沒過多久便離我而去,而我卻仍然幸福的活著……不知在什麼時候,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人們,在這里挖溝建渠,我深知這里的情況,更深知他們這樣做的後果,我向他們吼叫,因為我是他們的朋友,我不希望看著自己的朋友做傻事,可是他們,並不理睬我,一座座的水庫見了起來,一座座的水泵睡了起來,我的河水朋友被武裝了起來,可是他不知道,它就像一隻螞蟥,不聲不響的吸著他的血,直到有一天,它乾枯了,朋友們也一一離開了我。我對我的孩子說:「孩子,你這輩子算是找錯了地方,沒有水,沒有同伴,你一定要記住誰是我們的仇人——人類,是他我們變成這樣,我們要讓談們銘記這段歷史」不久,我夜裡他而去了……
8. 反復朗讀課文,你最喜歡朗讀那一段?原因是什麼?給老師推薦一段朗讀,希望老師讀出什麼效果?
我最喜歡讀P85的第三段,因為這一段寫出了羅布泊的荒涼,運用比喻辭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羅布泊的荒涼,我希望老師讀的凄慘一些,悲涼一些。
回答者:wafe930039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5-25 19:08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3 個人評價

66% (2) 不好
33% (1)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LJ
評論者: tieshanhxs - 試用期 一級

其他回答共 1 條
羅布泊
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於世,古羅布泊誕生於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窪地。現在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

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後,稱羅布淖爾。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紀,曾經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羅布泊西之樓蘭,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據境地。清代末葉,羅布泊水漲時,僅有「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區區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乾涸,1972年底,徹底乾涸。歷史上,羅布泊最大面積為5350平方公里,民國20年(1931),陳宗器等人測得面積為1900平方公里。民國31年(1941年),在蘇制1/50萬地形圖上,量得面積為3006平方公里。1958年,我國分省地圖標定面積為2570平方公里。1962年,航測的1/20萬地形圖上,其面積為660平方公里。1972年,最後乾涸部分為450平方公里。注入羅布泊的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和米蘭河等,同時也部分的受到齊連山冰川融水的補給,融水從東南通過勒河流入湖中。近代,一些進入羅布泊地區的外國人把羅布泊說成是「游移湖」。1876年,沙俄軍官普爾熱瓦爾斯基,在塔里木下游考察後,以其片面之見,錯誤的認定,卡拉河和順湖即中國古記所記羅布泊。他的學生科茲洛夫和英國的斯坦英支持他的看法。德國地理學家范李希霍芬卻持反對的觀點。接著,瑞典人斯文.赫定系統的提出一套關於羅布泊游移的理論,認為它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由於湖底周期性沉積、抬升和風飽蝕降低的結果。這種游移說,曾長期為中外學者所接受。除斯文.赫定外,美國人亨庭頓提出了「盈虧湖」的理倫。中國學者陳宗器發表了「交替湖」的觀點,而蘇聯地質學家西尼村則試圖用構造運動來做解說,圍繞羅布泊游移問題的爭論,延續了一個世紀。我國科學家近年實地考察,證實了羅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點和集流區,湖水不會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積物3600年僅1.5厘米),乾涸後變成堅固的鹽殼,短期內湖底地形不會劇烈變化。對湖底沉積物通過年代測定和孢粉分析證明,羅布泊長期是塔里木盆地的匯水中心。這說明,游移說是不切實際的推斷。兩千多年來,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寫下了許多專著和名篇,發表了不少有關羅布泊的報道。但是,由於各種局限和偏見,也製造了許多訛誤,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羅布泊人

羅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他們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魚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這是一個單一食魚的民族,豐富的營養使許多人都長生不老。八九十歲都是好勞力,甚至還有一百歲的新郎。羅布人結婚的陪嫁,是一個小海子,這在世界上恐怕絕無僅有
回答者:藍星蝶飛舞 - 魔法學徒 一級 5-15 21:19

羅布泊,三個字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神秘,而不是單單的地域名稱。有一段文字對她的描繪非常貼切:「羅布泊其實是匯入多水湖之意,為內陸最大的移動鹹水湖。大自然曾造就了5400平方公里湖面的羅布泊,在最近的百年間,湖水已乾涸見底,如今,展現給我們的是一片荒蕪的景象:湖泊乾涸、河水斷流、古堡滄桑

走進羅布泊
很久很久以前,羅布泊曾經有汪洋一碧的湖水,有新鮮躍動的生命,有世代生息的羅布人,絲綢之路在這里繁榮了幾百年。而今,羅布泊是死亡之海,科學家彭加木在這里失蹤,旅行家余純順在這里遇難,漫漫黃沙吞沒了文明與生命。1972年,羅布泊滴水無存。這個無涯的苦海,即使若干個世紀後漠風移來金燦燦的黃沙......

揭秘羅布泊

羅布泊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東北部、新疆若羌縣境內。西以塔克拉瑪干沙漠為界,東達玉門關和陽關之間,南依阿爾金山,北抵庫魯塔格及北山。羅布泊地勢低窪,是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聚水中心,曾經河流交織,縱橫成網,總面積10萬多平方公里,相當於浙江省的面積。
回答者:378667339 - 秀才 二級 5-17 10:38

⑼ 羅布泊的問題

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我國的一個湖泊,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於世。

現在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注入羅布泊的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和米蘭河等,同時也部分的受到祁連山冰川融水的補給,融水從東南通過勒河流入湖中。

現已成為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一棵草,一條溪,夏季氣溫高達70℃。天空不見一隻鳥,沒有任何飛禽敢於穿越。

羅布泊是個乾涸的耳狀湖

別名
羅布泊又名羅布淖爾,先秦時的地理名著《山海經》稱之為"幼澤"。 羅布淖爾系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匯集之湖。

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後,稱羅布淖爾。

就連「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枯1000年。」的胡楊樹先在也成片的死去、倒下、枯萎。

羅布泊之謎
大耳朵之謎

1972年7月,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地球資源衛星拍攝的羅布泊的照片上,羅布泊竟酷似人的一隻耳朵,不但有耳輪、耳孔,甚至還有耳垂。對於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觀點認為,這主要是50年代後期來自天山南坡的洪水沖擊而成。洪水流進湖盆時,穿經沙漠,挾裹著大量泥沙,沖擊、溶蝕著原來的干湖盆,並按水流前進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環狀條帶。正因為乾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變化,影響了局部組成成分的變化,這就勢必影響乾涸湖床的光譜特徵,從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觀點,科學家們眾說紛紜,爭論不已,也許對於羅布泊的爭論永遠都不會結束。

詭異之謎

為揭開羅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來,無數探險者捨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壯的故事,更為羅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紗。有人稱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古絲綢之路就從中穿過,古往今來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盪,枯骨到處皆是。東晉高僧法顯西行取經路過此地時,曾寫到「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者則死,無一全者……」。許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遠的地方,不可思議的事時有發生。

1949年,從重慶飛往迪化(烏魯木齊)的一架飛機,在鄯善縣上空失蹤。1958年卻在羅布泊東部發現了它,機上人員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飛機本來是西北方向飛行,為什麼突然改變航線飛向正南?

1950年,解放軍剿匪部隊一名警衛員失蹤,事隔30餘年後,地質隊竟在遠離出事地點百餘公里的羅布泊南岸紅柳溝中發現了他的遺體。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失蹤,國家出動了飛機、軍隊、警犬,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地毯式搜索,卻一無所獲。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輛客貨小汽車去羅布泊找水晶礦,一去不返。兩年後,人們在一陡坡下發現3具卧干屍。汽車距離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蘭農場職工3人乘一輛北京吉普車去羅布泊探寶而失蹤。後來的探險家在距樓蘭17公里出發現了其中2人的屍體,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汽車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國探險家余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中失蹤。當直升飛機發現他的屍體時,法醫鑒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於偏離原定軌跡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終乾渴而死。死後,人們發現他的頭部朝著上海的方向。

歷史
古羅布泊誕生於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窪地。

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

到公元四世紀,曾經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羅布泊西之樓蘭,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據境地。

清代末葉,羅布泊水漲時,僅有「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區區一小湖。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里。

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乾涸,1972年底,徹底乾涸。歷史上,羅布泊最大面積為5350平方公里,民國20年(1931),陳宗器等人測得面積為1900平方公里。

民國31年(1941年),在蘇制1/50萬地形圖上,量得面積為3006平方公里。

1958年,我國分省地圖標定面積為2570平方公里。

1962年,航測的1/20萬地形圖上,其面積為660平方公里。

1972年,最後乾涸部分為450平方公里。

近代,一些進入羅布泊地區的外國人把羅布泊說成是「游移湖」。

清代,阿彌達深入湖區考察,撰寫《河源紀略》卷九中載:「羅布淖爾為西域巨澤,在西域近東偏北,合受偏西眾山水,共六七支,綿地五千,經流四千五百里,其餘沙嘖限隔,潛伏不見者不算。以山勢撰之,回環紆折無不趨歸淖爾,淖爾東西二面百餘里,南北百餘里,冬夏不盈不縮……」

這里,曾經是一個人口眾多,頗具規模的古代樓蘭王國。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向漢武帝上書:「樓蘭,師邑有城郭,臨鹽澤」。它成為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南支的咽喉門戶。 曾幾何時,繁華興盛的樓蘭,無聲無息地退出了歷史舞台;盛極一時的絲路南道,黃沙滿途,行旅裹足;煙波浩淼的羅布泊,也變成了一片乾涸的鹽澤。如今,從衛星像片上反映出來的羅布泊是一圈一圈的鹽殼組成的荒漠!是活生生的湖泊消亡的實例,警告人們在西部生態脆弱地帶進行開發必須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首要目標。

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著增加。擴大後的耕地要用水,開采礦藏需要水,水從哪裡來?人們拚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多立方米。盲目地用水像個吸水鬼,終於將塔里木河抽幹了,致使塔里木河由60年代的1321公里萎縮到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乾涸,以致沿岸5萬多畝耕地受到威脅。斷了水的羅布泊馬上變成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乾涸後,周圍生態環境馬上發生巨變,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樹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和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融為一體。羅布泊已全部消失。

對羅布泊的研究
地理學家徐松在《西域水道記》的插圖中標明塔里木河匯注孔雀河下泄羅布泊。

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美國人哥丁頓,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國人邦瓦洛等,都考察過羅布泊,並留下精彩的描寫。

1876年,沙俄軍官普爾熱瓦爾斯基,在塔里木下游考察後,以其片面之見,錯誤的認定,卡拉河和順湖即中國古記所記羅布泊。他的學生科茲洛夫和英國的斯坦英支持他的看法。

德國地理學家范李希霍芬卻持反對的觀點。

接著,瑞典人斯文.赫定系統的提出一套關於羅布泊游移的理論,認為它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由於湖底周期性沉積、抬升和風飽蝕降低的結果。這種游移說,曾長期為中外學者所接受。

除斯文.赫定外,美國人亨庭頓提出了「盈虧湖」的理倫。

中國學者陳宗器發表了「交替湖」的觀點,而蘇聯地質學家西尼村則試圖用構造運動來做解說,圍繞羅布泊游移問題的爭論,延續了一個世紀。

1930-1934年,我國科學工作者黃文弼,陳崇器,赴羅布泊實地考察,還實測了地圖。

我國科學家近年實地考察,證實了羅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點和集流區,湖水不會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積物3600年僅1.5厘米),乾涸後變成堅固的鹽殼,短期內湖底地形不會劇烈變化。對湖底沉積物通過年代測定和孢粉分析證明,羅布泊長期是塔里木盆地的匯水中心。這說明,游移說是不切實際的推斷。兩千多年來,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寫下了許多專著和名篇,發表了不少有關羅布泊的報道。但是,由於各種局限和偏見,也製造了許多訛誤,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羅布泊的景點
1、漢代烽火台
離庫爾勒60公里處的一座保持較好的古烽火台遺址。有學者根據修建長城的防禦意義,認為古長城的西端應包括了尉犁縣的古烽火台,若此成立,該烽火台應是西長城的起始。

2、營盤漢代遺址
一處羅布泊地區中保存較完好的古遺址。有一圓形城牆,直徑300米,牆殘高近6米,城西有一佛塔遺址,碎土坯形成金字塔形。古城北邊兩公里處的高台地上,存有佛塔基座,佛塔基座西邊則是著名的古墓群,為羅布泊地區最大的墓葬群。據資料介紹,營盤是官辦的屯兵驛站,一方面也扼守絲綢之路的中道,起保護商旅作用,一方面孔雀河就於城旁流過,土地可以屯墾。

3、龍城雅丹
羅布泊地區三大雅丹群之一,位於羅布泊北岸。土台群皆為東西走向,成長條土台,遠看為游龍,故被稱為龍城。

4、土垠
為中國考古學家發現並命名的一處漢代後勤驛站遺址,殘存物極少,但在古時是絲綢之路的一處軍事要地。

5、太陽墓
位於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所發現,古墓有數十座,每座都是中間用一圓形木樁圍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樁圍成7個圓圈,並組成若干條射線,呈太陽放射光芒狀。 經碳14測定,太陽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個民族哪個部落的墓地?為何葬在這里?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陽當做圖騰建造此墓還是有別的意義……20年過去,仍是個不解之謎。羅布泊文明和樓蘭文明之間近2000年的斷裂又是怎麼一回事?也許待太陽墓之謎解開也便有了結論。

6、羅布泊文明的古胡楊林
位於太陽墓地西側,在古河道北岸的一片台地上,有成片的株距相等、行距相同、樹干尺余粗的枯死的胡楊林。這成排成行的枯樹,帶有明顯的人工營造的特徵。

7、余純順墓
位於鐵板河出口不遠的一處土台,1996年6月余純順迷失方向步行到此,因乾渴全身衰竭而死亡。他死時距自己親手填埋的水和食品供給地點僅2公里。現建有墓地墓碑。

8、羅布泊湖心標志
1997年底,一工程師根據地圖經緯度測量的湖心地點,雖然沒人考證,也成了一景觀。1997年標志點只埋下一個空汽油桶,1998年2月廣東首個女子羅布泊探險隊樹下第一塊木碑後,現已增加了數個石座、木碑,成了一些走羅布泊者留下紀念物之處。

9、庫木克塔格沙漠
為高海拔沙漠,位於阿爾金山和湖盆之間,為我國第三大沙漠,並以獨特的羽毛狀沙帶著稱。

10、孔雀河
源於博斯騰湖,流經庫爾勒、尉犁縣進入羅布荒漠,現中遊河道灌滿流沙,偶有稀疏胡楊樹和蘆葦、紅柳,下遊河道則寸草皆無,一片死寂,淪為荒漠,河道兩岸偶有轟然倒地的枯胡楊。

11、樓蘭古城
古樓蘭國遺址。現在,還可看到民居遺址,民居的一些用具,佛塔、古墓群,一小佛塔上的彩繪雖經千百年,至今還可辨識。

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樓蘭在歷史舞台上只活躍了四五百年便在公元4世紀神秘消亡,是何原因至今說法不一。過了1500多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和羅布人向導奧爾德克於1900年3月28日又將它重新發現,因而轟動世界,被稱之為「東方龐貝城」。百年來,樓蘭一直是中國乃至世界各地探險家、史學家、旅行家研究考察的熱點。樓蘭美女、樓蘭古墓、樓蘭彩棺……一個又一個樓蘭之謎誘惑著所有的人們。

12、紅柳溝
羅布泊南岸一片紅柳土包構成的戈壁灘景觀。

13、樓蘭古城遺址
絲綢之路南道的重鎮,曾為樓蘭國都,現保存有最為完好的是一巨大的戍堡。此外還有零散的民居、佛塔寺院遺址。斯坦因盜走的著名有翼飛天壁畫就在米蘭寺院遺址中挖掘。

14、樓蘭農場
緊挨著米蘭古城有一建設兵團團場,因該處自古以來得益於阿爾金山的雪水,有農牧業存在的條件,因此除了現代人在墾荒,古時就有發達的灌溉系統。在米蘭農場的民族連可以拜訪羅布人的後裔。

羅布泊人
羅布泊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他們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魚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這是一個單一食魚的民族,豐富的營養使許多人都長生不老。八九十歲都是好勞力,甚至還有一百歲的新郎。羅布人結婚的陪嫁,是一個小海子,這在世界上恐怕絕無僅有。

羅布泊乾涸和原因
問題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和兩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著增加。擴大後的耕地要用水,開采礦藏需要水,水從哪裡來?人們拚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築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多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於將塔里木河抽幹了,使塔里木河的長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劇萎縮到現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乾涸,以致沿岸5萬多畝耕地受到威脅。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乾涸後,周邊生態環境馬上發生變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樹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

閱讀全文

與羅布泊與法國哪個發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