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paz代表什麼

法國paz代表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0 00:13:44

Ⅰ 歐帕茲有什麼神奇之處

所謂歐帕茲,就是OutofplaceArtifacts的簡稱,也就是在不應該出現的地方出土的加工品之意。此名稱是由一位專門研究奇怪現象的美國動物學家桑達遜(1911~1973年)在他1967年著的《一位未受邀請的訪問者——幽浮》中提出的。它指的是,由古老地層中所掘出的,如動植物化石般的人造物品。1844年,以發現有關反射偏光「布魯斯達法則」而聞名的布魯斯達(1781~1868年),在英國的學術協會公報上發表了一篇報告,是有關在石頭中發現鐵釘的事件。

在發現此石塊的金格地採石場中,其石塊皆由堅硬的岩層形成,是一種被稱為硬黏土的物質。此岩層分布在地下15.24厘米的地方,厚約180米。發現鐵釘的時間並不是在採石場採石時,而是在採石回來之後,正要削石時才發現的。

鐵釘插入石塊約1/3深度的地方,頭部約有2.55厘米,沿著石塊表面傾倒,另外1.275厘米則是埋在堅硬的石塊中。此鐵釘已完全生銹,但形狀仍完整。

英國倫敦的《泰晤士報》,於1851年12月24日曾轉載了美國一地方報所記載的事。

在美國東北部的某一村莊中,一位最近剛由加州搬來的居民,擁有一塊如拳頭般大小、而且含有金子的石英岩石。在感恩節的當天,他拿出來給朋友看,結果一不小心掉在地上裂了開來。

石英岩石裂開以後,在中央附近發現有一根已腐蝕了的鐵釘,長約5厘米。

這根鐵釘是筆直狀,到底是誰裝上鐵釘的?又在何時把鐵釘釘入已結晶化的石英中?

美國一科學雜志在1852年6月5日出版的那一期中,曾記載了有關從岩石中出現金屬容器的事情。其記載如下:

數天前,在美國東北部某州的一禮拜堂南邊數百米處,正進行著爆破岩石的工作。此工作是將巨大的岩石炸開,變成數噸的岩石碎片,其中發現了被損壞了的兩個金屬容器,若將此兩部分合在一起,剛好成為吊鍾型的容器。這個容器高約4厘米,底部寬約42厘米,頭部約16厘米,厚度約3厘米。容器本身的顏色與金屬中的鋅類似。容器側面有6朵花的形狀,是用純銀鑲上去的。底部周圍也是用銀做成草及花圈。從這些浮雕來看,可明白製作此容器需要相當的技巧。

而此不知來歷的容器,從地下約4厘米的堅硬岩石中被炸出來,現在落入一位叫詹森的人手中。

J稸稢·史密斯博士,最近到東方旅行,並對數百件稀有的家用品進行調查,但沒有一樣與上述的容器相同。博士為了向科學界提出報告,測出了該容器正確的尺寸。這件稀有的容器確實是從岩石中蹦出來的,此事雖然沒有任何疑問,但由於許多科學家對此容器的出處都抱著懷疑的態度,所以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尚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的調查。

而根據另一種說法,蹦出此容器的岩石,是數百萬年前的東西,而且容器原留有一張照片,但現在卻不知落入誰的手中了。

英國的《蘇格蘭古物研究學報》第一號111頁中,曾記載著在蘇格蘭某地挖掘出的煤礦中,發現類似煤炭鑽孔器的鐵器。此件令人產生興趣的遺物,是在地面下2米的煤炭中發現的,由於此鐵器類似挖煤的鑽孔器,所以該報也指出,有人認為此鐵器是現代的東西,是工人不小心所留下的,但問題是,此煤塊表面卻沒有留下任何類似鑽孔器的遺跡。

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此煤塊是產生於2000年前石炭紀的岩層。

1891年6月9日,當美國伊利諾州中部的卡爾夫人和平常一樣將煤塊裝入筒中時,發現了一把鎖。同年的6月11日,該地的地方報,便刊登了以下的報道:

起初,卡爾夫人以為是誰不小心把鎖掉入煤塊中,但當她撿起鎖時,發現並非最近才摔下去的,因為鎖的兩邊緊貼著煤塊,而將鎖拿出來後,煤塊也可吻合,此問題最後被地質學家發現,而成為研究的材料。

歐帕茲中最有名的是薩爾茲堡立方體。

據一般傳說,此物是1885年在奧地利中北部的歐巴耶思塔州的一家名叫桑茲的鐵工廠中發現的。當工人把由礦山運到的煤礦打破時,發現了這個物品。此立方體大小縱橫約67厘米,高47厘米,准確地說應算是一個立方體。

此物體的邊緣呈直線狀,很尖銳,四面則很平坦,彼此相對,剩下的兩面呈凸面狀,且在立方體高度的中央部位,刻有很深的溝繞著立方體。此立方體重約785克,比重為7.75。

對此物體提出報告的哥爾特博士認為,包著此物體的煤,是屬於7000萬年前的褐炭。當此物被工廠送給薩爾茲堡的奧格司鐵姆博物館收藏時,根據化學分析的結果,其成分是鋼鐵。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此物體的組成成分雖然類似碳鋼,但卻是天然的磺鐵礦,只是硫磺的成分較少。而據哥爾特博士的說法,此物品是一種被稱為「河羅西鐵來特」的隕鐵,物體表面的深溝,是隕石落下時,與大氣摩擦所產生的。

對此事件,英國的科學雜志《奈查》於1886年11月號,以及法國科學雜志《拉斯特》1887年號都有詳細的報道。

1960年,前蘇聯著名的記者歐斯托羅毛夫,曾拜訪放置此物體的博物館,並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博物館內根本無此物保存,也無有關此物的記載,因此,歐斯托羅毛夫就發表了薩爾茲堡立方體根本不存在的報告。

經過進一步的調查之後了解到,在1958年之前,此物體確實在博物館內。而此物體曾製造過許多復製品,而其實際的物品,曾一度被送回原來發現的工廠老闆手中,而於1958年又再度被轉送到福克來堡地方的博物館,由前賀倫高等教育委員之一的培倫漢特保管到1973年,其間允許科學家的檢驗分析及拍照。

再者,從1966年到1967年,在維也納的自然史博物館,利用最新式的電子光束,對此物進行微量分析,結果完全沒有分析出鎳、鉻、鈷等成分,因此確認此物體不是隕石。而且此物體含有微量的錳,因此自然史博物館的博士們最後認為,此物體是鑄鐵,並且相信此鐵器是古代採用的采礦機器的平衡器。

由此可知,此物體實際上既非鋼鐵也非隕石。

最先發現此物體的工廠主人布朗,並不否認此物不是包在煤炭中,而只是混在石炭堆里的可能性。

因此,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的馬爾那博士根據以上的調查結果,認為此物是鑄鐵工廠熔化的鐵,在偶然情況下掉落的可能性很大,但其真相如何則不得而知。

最新的歐帕茲,是於1961年2月13日在加利福尼亞州中部奧蘭卡的科索山地發現的,發現者是雷因、邁克西爾、馬克西等3人。這3人當時在奧蘭卡共同經營一家工藝品店,專賣一些寶石及禮品,因此偶爾會上山採集石頭。

有一天,他們挖到一塊石頭,起初以為只是普通的晶洞石,也就是中間是空的結晶石頭。

但第二天在店裡的工作室中,邁克西爾把此石頭放在與其同長的鑽石鋸台上,將其切成兩半,發現內部並不是結晶,而是好像現代點火器般的機器零件。那零件有直徑約2厘米的金屬軸,此軸被包在已成化石的六角型筒中。此軸直徑約19厘米,是一個非常堅固的筒狀物,外面似乎是由小石頭、泥土、貝殼及無磁化的金屬物形成的。

金屬軸雖不帶磁性,但靠近磁石還是會起反應,而且經過5年之後,此金屬軸仍未生銹。

而且據3位發現者所言,在筒與化石之間,似乎還有一個銅筒。有人認為此物體可能是100年前掉入泥土中的機器,經過長時間的太陽照射而形成的,但根據某地質學家的調查,此物至少是50萬年前的東西。

「科索加工品」於1963年在南加州博物館展示了約3個月的時間,而後由INIFO會長威里斯及委員卡里斯等人進行調查,用X光拍攝,在該會會報第九卷第4號(1969年春季號)中,提出了有關的報告。

但此物於1969年以25000美金賣出,現在持有者是懷俄明州的凱斯帕。當有人要研究此物時,他都會收取費用,因此,遺憾的是,直到現在仍無著名的科學家進行調查。

Ⅱ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名單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名單如下:

1、法國的蘇利·普呂多姆。

2、德國的特奧多爾·蒙森。

3、挪威的比昂斯滕·比昂松。

4、法國的弗雷德里克·米斯塔爾。

5、波蘭的亨利克·顯克維支。

6、義大利的喬祖埃·卡爾杜齊。

7、英國的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

8、德國的魯道爾夫·歐肯。

9、瑞典的西爾瑪·拉格洛夫。

10、德國的保爾·約翰·路德維希·馮·海塞。

11、比利時的莫里斯·梅特林克。

12、德國的蓋哈特·霍普特曼。

13、印度的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14、法國的羅曼·羅蘭獲。

15、瑞典的魏爾納·海頓斯坦姆。

16、丹麥的卡爾·耶勒魯普。

17、瑞士的卡爾·施皮特勒。

18、挪威的克努特·漢姆生。

19、法國的阿納托爾·法郎。

20、西班牙的哈辛特·貝納文特·伊·馬丁內斯。

21、愛爾蘭的威廉·勃特勒·葉芝。

22、波蘭的弗拉迪斯拉夫·萊蒙特。

23、愛爾蘭的喬治·蕭伯納。

24、義大利的格拉齊亞·黛萊達。

25、法國的亨利·柏格森獲諾貝爾文學獎。

26、挪威的西格里德·溫塞特。

27、德國的保爾·托馬斯·曼。

28、美國的辛克萊·劉易斯。

29、瑞典的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

30、英國的約翰·高爾斯華綏。

31、俄國的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

32、義大利的路伊吉·皮蘭德婁。

33、美國的尤金·奧尼爾。

34、法國的羅傑·馬丁·杜·加爾。

35、美國的賽珍珠。

36、芬蘭的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

37、丹麥的約翰內斯·威廉·揚森。

38、智利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

39、德國的赫爾曼·黑塞。

40、法國的安德烈·紀德。

41、英國的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42、年美國的威廉·福克納。

43、英國的帕特蘭·亞瑟·威廉·羅素。

44、瑞典的帕爾·費比安·拉格奎斯特。

45、法國的弗朗索瓦·莫里亞克。

46、英國的溫斯頓·丘吉爾。

47、美國的歐內斯特·海明威。

48、冰島的赫爾多爾·奇里揚·拉克斯內斯。

49、西班牙的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50、法國的阿爾貝·加繆獲獎。

51、蘇聯的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

52、義大利的薩瓦多爾·誇西莫多。

53、法國的聖瓊·佩斯。

54、南斯拉夫的伊沃·安德里奇。

55、美國的約翰·斯坦貝克。

56、希臘的喬治·塞菲里斯。

57、法國的讓·保羅·薩特。

58、蘇聯的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

59、色列的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

60、瓜地馬拉的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

61、日本的川端康成。

62、愛爾蘭的薩繆爾·貝克特。

63、蘇聯的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

64、智利的巴勃魯·聶魯達。

65、西德的亨利希·伯爾。

66、澳大利亞的帕特里克·懷特。

67、瑞典的埃溫特·約翰遜和哈里·埃德蒙·馬丁遜。

68、義大利的埃烏傑尼奧·蒙塔萊。

69、美國的索爾·貝婁。

70、西班牙的阿萊克桑德雷·梅洛。

71、美國的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

72、希臘的奧德修斯·埃里蒂斯。

73、美國的切斯拉夫·米沃什。

74、英國的埃利亞斯·卡內蒂。

75、哥倫比亞的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76、英國的威廉·戈爾丁。

77、捷克斯洛伐克的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

78、法國的克洛德·西蒙。

79、奈及利亞的沃萊·索因卡。

80、美國的約瑟夫·布羅茨基。

81、埃及的納吉布·馬哈富茲。

82、西班牙的卡米洛·何塞·塞拉。

83、墨西哥的奧克塔維奧·帕斯。

84、南非的內丁·戈迪默。

85、聖露西亞的德里克·沃爾科特。

86、美國的托尼·莫里森。

87、日本的大江健三郎。

88、愛爾蘭的謝默斯·希尼。

89、波蘭的維斯瓦娃·辛波絲卡。

90、義大利的達里奧·福。

91、葡萄牙的若澤·薩拉馬戈。

92、德國的君特·格拉斯。

93、法國的高行健。

94、英國的維·蘇·奈保爾。

95、匈牙利的凱爾泰斯·伊姆雷。

96、南非的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

97、奧地利的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

98、英國的哈羅德·品特。

99、土耳其的奧罕·帕慕克。

100、英國的多麗絲·萊辛。

101、法國的勒·克萊齊奧。

102、德國的赫塔·米勒。

103、西班牙/秘魯的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104、瑞典的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

105、中國的莫言獲。

106、加拿大的愛麗絲·門羅諾。

107、法國的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108、白俄羅斯的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

109、美國的鮑勃·迪倫獲。

110、英國的石黑一雄。

Ⅲ 亨利是哪的人

姓氏為亨利的名人有三個——法國足球隊員蒂埃里·亨利(Thierry Henry)和美國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Joseph Henry)及樂隊組合Super Junior-M的一員Henry Lau 。其中足球隊員亨利是一名有靈氣的前鋒。
【球員簡介】
中文名:蒂埃里·亨利(Titi、海布里之王、阿森納國王、大帝)
英文名:Thierry Henry
國籍:法國、馬提尼克(法)
生日:1977年8月17日
星座:獅子座
身高:1.88米
體重:83公斤
位置:前鋒
最喜歡的球星:馬爾科·范·巴斯滕
俱樂部號碼:14
國家隊號碼:12
現效力俱樂部:巴塞羅那俱樂部
曾效力俱樂部:摩納哥、尤文圖斯、阿森納
首次代表國家隊參賽:1997年10月11日 法國VS南非
國家隊出場紀錄:117場(51球)
世界盃參賽次數:3 (1998,2002,2006)
世界盃參加場次:17(5 次替補)
總出場時間:1298分鍾
進球總數:6
紅牌:1
【部分榮譽】
國家隊榮譽:
1996年代表法國隊獲19歲以下歐洲青年錦標賽冠軍
1998年、2000年代表法國隊獲哈桑二世國王杯冠軍
1998年代表法國隊奪得世界盃冠軍
2000年代表法國隊捧起歐錦賽冠軍獎杯
2001年代表法國隊獲第5屆聯合會杯冠軍
2003年代表法國隊獲第6屆聯合會杯冠軍
2006年代表法國隊奪得世界盃亞軍
俱樂部榮譽:
1997年在摩納哥隊獲法甲聯賽冠軍
2002年代表阿森納隊奪得英超聯賽冠軍
2002年代表阿森納隊奪得足總杯冠軍
2002年代表阿森納隊奪得社區盾杯冠軍
2003年代表阿森納隊奪得足總杯冠軍
2004年代表阿森納隊奪得英超聯賽冠軍
2004年代表阿森納隊奪得社區盾杯冠軍
2005年代表阿森納隊奪得足總杯冠軍
2006年代表阿森納隊奪得歐洲冠軍杯亞軍
2009年代表巴塞羅那隊奪得西班牙國王杯冠軍
2009年代表巴塞羅那隊奪得西甲聯賽冠軍
2009年代表巴塞羅那隊奪得歐洲冠軍杯冠軍
2008-09賽季幫助球隊成為了足球史上第四支,西甲第一支三冠王球隊.
2009年代表巴塞羅那隊奪得西班牙超級杯冠軍
2009年代表巴塞羅那隊奪得歐洲超級杯冠軍
個人榮譽:
2003年和2005年歐洲足球先生第二名
2003年和2004年世界足球先生第二名
2000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法國足球先生
2003年聯合會杯獲金球獎和金靴獎
2004年和2006年英超最佳球員
2003/04賽季和2004/05賽季歐洲金靴獎
2001/02賽季、2003/04賽季、2004/05賽季和2005/06賽季英格蘭最佳射手
2003年、2004年和2006年英格蘭足球先生
【能力評鑒】
亨利是現今世界足壇所有攻擊球員當中最具攻擊性的前鋒之一,無論在俱樂部及法國國家隊都是絕對主力,以快速的步伐,靈敏的盤帶能力,豐富的創造性以及驚人的進球能力而聞名,時常在中場開始引球盤帶,進而深深吸引球迷。身高188cm,體重83kg的亨利具有一名強力中鋒的身體條件。他那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和爆發力又令他跑起來象一輛坦克。更與眾不同的是,亨利同時還有著令人目眩的控球技術。以上3點結合到一起就是恐怖的鋒線游擊隊員亨利,一旦讓他舒服地拿到腳下球,特別是在左邊路,任何後衛都難以抵擋住他反復的加速變向和內切。1999年轉會英格蘭的阿森納而開始步進球員事業高峰,四次獲得英超最佳射手,幫助阿森納2奪聯賽冠軍。1998年為法國奪得世界盃後開始在國家隊漸露頭角,2000年協助法國贏得歐洲杯2003年在本土幫助法國衛冕聯合會杯冠軍。 曾經7次入選歐洲足球先生前4名,打破該獎項記錄但遺憾未得過此殊榮。
【亨利職業生涯經典時刻完全回顧】
·1977年8月17日出生在巴黎
·1990年,13歲加入法甲摩納哥
·1994年8月31日首次亮相法甲,對手是尼斯
·1996年12月曾與皇馬簽訂預備合同,但因為通過的中間人不合法(未在國際足聯注冊),轉會被取消,本人和俱樂部也被處以罰款。
·摩納哥贏得1996-1997賽季法甲冠軍,亨利36場比賽打入9球
·1997年10月代表法國隊首次出場,對手是南非
·1998世界盃上6場比賽打入3球,法國隊最終捧杯
·1999年1月簽約尤文圖斯,同年7月,宣布自己在阿爾卑球場很不開心
·1999年8月3日以1050萬英鎊身價加盟阿森納,當年9月9日,替補出場為槍手貢獻的首個進球
·法國2000年捧起歐洲杯,亨利5次出場打入三球
·亨利的進球幫助阿森納贏得2001-2002賽季國內雙冠王
·2002年世界盃,法國隊折戟於小組賽
·2002-2003賽季成為英超足球先生,還被記者協會評選為年度最佳
·2006年2月4日,成為阿森納歷史上首位為俱樂部攻入200球的球員
·2006世界盃,攻入3球率法國隊殺入決賽,點球不敵義大利
·2008年歐洲杯,亨利打入法國隊唯一進球,但最終未能幫助法國小組出線。
·2008年歐冠小組賽,巴塞羅那隊在客場5比2擊敗葡萄牙的里斯本競技,亨利歐冠第100次出場,打入1球。
·2009年歐冠16強戰,亨利打入歐冠第48球,巴薩1比1戰平里昂。
·2009年3月12日歐冠16強戰第二回合巴薩主場5比2大勝里昂,亨利梅開二度,亨利歐冠進球數達到50個,他的第二個進球也是巴薩歐冠歷史上的第700粒進球。
·2009年4月9日凌晨,歐洲冠軍聯賽1/4決賽一場焦點戰中,巴薩主場4:0拜仁慕尼黑,上半時梅西梅開二度,亨利與埃托奧各進一球,亨利的歐冠進球數達到51個,其中50個是歐冠正賽進球,還有1個是歐冠資格賽進球。
·2009年5月28日,亨利隨巴薩奪得歐冠冠軍,完成了世界盃,歐洲杯,冠軍杯的大滿貫。
·2009年11月18日,亨利在法國與愛爾蘭的2010年世界盃預選賽附加賽第二回合的比賽中手球助攻威廉·加拉(William Gallas)打進一球,從而淘汰愛爾蘭進軍世界盃。
■留聲機
我很難接受不再看到亨利穿著阿森納球衣踢球,但我能理解為什麼他要走,因此我不能因此責備他。——阿森納主帥溫格
亨利是我們偉大的俱樂部歷史上前三號射手之一,他將作為最好的前鋒被銘記,但現在,我為他的決定感到失落。我不知道去哪兒找下一個亨利,我們從1886年等了一百多年才等到這一個。——阿森納球迷
【俱樂部表現】
賽季 俱樂部 上場次數 進球 <聯賽>
1994-95 摩納哥(法國) 8 3
1995-96 摩納哥(法國) 18 3
1996-97 摩納哥(法國) 36 9
1997-98 摩納哥(法國) 30 4
1998-99 摩納哥(法國) 10 1
1998-99 尤文圖斯(義大利) 16 3
1999-00 阿森納(英格蘭) 31 17
2000-01 阿森納(英格蘭) 35 17
2001-02 阿森納(英格蘭) 33 24
2002-03 阿森納(英格蘭) 37 24
2003-04 阿森納(英格蘭) 37 30
2004-05 阿森納(英格蘭) 32 25
2005-06 阿森納(英格蘭) 32 27
2006-07 阿森納(英格蘭) 17 11
2007-08 巴塞羅那(西班牙) 30 12
2008-09 巴薩羅那(西班牙) 27 19
【家庭生活】
蒂埃里·亨利在球場上威風八面,但是在場下亨利是個愛家愛老婆的好男人。5年前的夏天,亨利結識了英國女孩妮可-梅麗,自此在梅麗的悉心照顧下,亨利從羞澀的大男孩成為一個堅強,有責任心的男子漢。而在心目中妻子妮可-梅麗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正是她的存在自己才可以在球場上所向披靡。
備戰韓日世界盃之前,法國雷諾轎車為了在全歐洲推廣旗下新款轎車,請來亨利擔任廣告代言人,當時亨利23歲,而梅麗只有21歲。亨利沒有放過這次難得的「機會」,不久之後就與廣告女主角梅麗墜入愛河。梅麗是一個頗有潛質的模特,說起來也和法國人頗有緣分,17歲時就在法國大導演呂克·貝松的名片《第五元素》中擔任配角演一名空姐,不過後來一直沒有在電影界有所發展,改行主要在廣告模特業發展。
兩人相處僅僅8個月,梅麗就已經離開了她父母的家,搬到了亨利位於倫敦北部價值600萬英鎊的別墅。2002年的6月,亨利與妮可-梅麗在法國訂婚,在訂婚儀式上,亨利給了尼可一個很大的訂婚戒指。訂婚之後,亨利帶著尼可分別拜訪了自己的父母。亨利回憶說,小時候經常出現食物緊缺的日子。為了給亨利買球鞋,父親幾年不能添置新裝。「我最高興的是,現在我有機會報答給我幸福的人。我給父母和哥哥分別買了一套住宅,這不僅僅是自己成功的象徵,也是因為我非常看重家庭。」
但是幸福的時光總不能長久,亨利已於2007年與梅麗離婚。

Ⅳ 俄羅斯方塊為什麼叫俄羅斯方塊

顧名思義,俄羅斯方塊自然是俄羅斯人發明的。這位偉人叫做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Alexey Patnov) 。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著名的游戲在80年代曾經在法律界掀起軒然大波,那就是著名的俄羅斯方塊產權之爭。這次產權爭奪,幾家歡喜,幾家哀愁,幾家公司倒閉,幾家公司賺錢,其中的是是非非,一言難盡。

歐美列強竊取瓜分:版權之爭由此開始

1985年6月工作於莫斯科科學計算機中心的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在玩過一個拼圖游戲之後受到啟發,從而製作了一個以Electronica 60(一種計算機)為平台的俄羅斯方塊的游戲。後來經瓦丁·格拉西莫夫(Vadim Gerasimov)移植到PC上,並且在莫斯科的電腦界傳播。帕基特諾夫因此開始小有名氣。

PC版俄羅斯方塊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被當地的一群電腦專家移植到了Apple II 和 Commodore 64 上,這些版本的軟體引起了當時英國一個叫Andromeda的游戲公司經理羅伯特·斯坦恩(Robert Stein)的注意,他向帕基特諾夫以及匈牙利的電腦專家們收購了俄羅斯方塊的版權,並且在買到版權之前把它們倒手賣給了英國的Mirrorsoft (注意不是Microsoft!) 以及美國的Spectrum Holobyte。(什麼人……)

1986年11月斯坦恩和帕基特諾夫經過談判,就版權收購問題未取得成果。斯坦恩甚至直接飛到莫斯科和帕基特諾夫面談,但是空手而歸。由於俄羅斯人對於已經在西方興起的電子游戲產業知道不多,斯坦恩決定竊取Tetris的版權,於是他放出謠言說這是匈牙利人開發的游戲。

與此同時,PC版的俄羅斯方塊已經由英國的Mirrorsoft出品並且在歐洲銷售,受到當時人們的極大關注。不僅僅因為這個游戲好玩,而且這是「第一個來自鐵幕國家的游戲。」當時的游戲宣傳海報上有濃郁的冷戰色彩,比如戰爭畫面,加加林太空飛行等。而斯坦恩仍然沒有正式合法的版權。

1987年6月斯坦恩最終取得了在IBM-PC及其兼容機上的Tetris的版權,版權機種包括「其他任何電腦系統」。但是,他沒有和蘇聯方面簽署協議,也就是說,這個版權是不完全的。(譯者註: 這個「其他任何電腦系統」在原文中的描述是"any other computer system",這種說法在當時看來也很不嚴密,從而為後來的產權之爭埋下了伏筆)

1988年1月Tetris在電腦平台的熱銷,一時造成「洛陽紙貴」(倫敦磁碟貴??)的局面。而當CBS晚報采訪了俄羅斯方塊之父帕基特諾夫之後,斯坦恩盜竊版權的計劃徹底泡湯了。(活該!)一個新的公司ELORG(Electronorgtechinca,蘇聯一家軟體公司)開始和斯坦恩就游戲程序問題進行協商。ELORG的負責人亞歷山大·阿列欣科( Alexander Alexinko)知道斯坦恩雖然沒有版權,但是會以手中的游戲開發程序為籌碼威脅中斷談判。

任天堂也來摻和:三路人馬夾擊「裝在套子里的人」

1988年5月經過幾個月的爭吵之後,筋疲力盡的斯坦恩終於和ELORG簽定了PC俄羅斯方塊版權的合約。當時的合約禁止開發街機版和掌機版的方塊游戲,而電腦版的Tetris則成為當時最暢銷的游戲。

1988年7月斯坦恩與阿列欣科商談開發街機版俄羅斯方塊的問題。阿列欣科當時尚未從斯坦恩那裡拿到一分錢的版權費,但是同時的Spectrum 和 Mirrorsoft已經開始向電子游戲商出售了俄羅斯方塊的版權。Spectrum 將Tetris的游戲機和PC在日本的版權賣給了Bullet-Proof Software (FC和GB版俄羅斯方塊的製作商),而Mirrorsoft則把它在日本和北美的版權賣給了美國的Atari。這樣一來兩家公司的矛盾就開始了。 1988年11月,BPS在FC上發行的俄羅斯方塊(大家不很熟悉的俄羅斯方塊1)在日本發售,銷量達200萬份。
1988年11月隨著GB的開發,NOA(任天堂美國分公司)的經理荒川實(任天堂山內溥老爺子的女婿)希望將Tetris做成GB上的游戲。於是他聯系了BPS的總裁亨克·羅傑斯(Henk Rogers), 羅傑斯再與斯坦恩聯系的時候卻吃了閉門羹。於是他直接去莫斯科購買版權。而斯坦恩覺察出風頭,也乘飛機前往莫斯科;與此同時,Spectrum的負責人羅伯特·麥克斯韋(Robert Maxwell)的兒子凱文·麥克斯韋(Kevin Maxwell) 也在向莫斯科進發。就這樣,三路人馬幾乎在同時趕到了冰天雪地的紅色都市。

1989年2月21日羅傑斯首先會見了ELORG的代表葉甫蓋尼·別里科夫(Evgeni Belikov,和那個「裝在套子里的人」同名)。他給帕基特諾夫等蘇聯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並且簽了手掌機方塊游戲的版權。之後他向俄國人展示了FC版Tetris,這使別里科夫極為震驚。因為他並沒有授予羅傑斯家用機的版權!羅傑斯則向他們說這是向TENGEN購買的版權,但是別里科夫也從沒聽說過TENGEN這個公司的名字。羅傑斯為了緩和尷尬的局面,將斯坦恩隱瞞的事實如數告訴了別里科夫,並且答應付給蘇聯方面更多支票作為已經賣出的FC版俄羅斯方塊的版權費用。這時羅傑斯發現自己有機會買到Tetris全部機種的版權(但是當時還沒買),雖然Atari會對他虎視耽耽,但是別忘了,他和BPS的背後還有任天堂這個大靠山給自己撐腰。

注意:羅伯特·斯坦恩原先所簽的協議只是電腦版Tetris的版權,其他的版權並不是他的。

後來,斯坦恩和ELORG重新簽署了協議。別里科夫強迫他重簽的合約中修改的內容是:「電腦的定義:包含有中央處理器,監視器,磁碟驅動器,鍵盤和操作系統的機器」。而斯坦恩當時卻沒有仔細看這些定義。(這回輪到他犯混了……)後來他才意識到這是羅傑斯從自己手中搶走版權而耍的花招。但是為時已晚。第二天他被告知雖然簽署的文件已經不能改後來,但是他還可以得到街機版Tetris的開發權。三天之後,他簽下了街機版的協議。

FC版權風雲再起:
充分體現國家干預經濟1989年2月22日凱文·麥克斯韋訪問了ELORG。別里科夫拿出羅傑斯給他的FC游戲卡向他詢問這件事情。麥克斯韋在卡帶上看到了Mirrorsoft的名字後才想起他的公司已經把部分版權倒賣給了Atari。(糊塗人辦糊塗事……)當他想繼續談街急和手掌機版權的問題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他能夠簽的,就只有除電腦,街機,家用機和掌機以外的協議了。(其實等於沒有協議可簽,除非他發明一種新的娛樂系統,比方說俄羅斯方塊積木……)在糊塗之餘這傢伙靈機一動,告訴別里科夫說此卡帶為盜版(汗……),然後也要簽家用機的協議。最後的結果是:凱文·麥克斯韋只帶走一張白紙,羅伯特·斯坦恩帶走了街機協議書。由於麥克斯韋聲稱所有的FC卡都是盜版,ELORG保留了家用機的版權,沒賣給任何人。假如麥克斯韋想獲得家用機版權的話,就必須出價比任天堂高才行。亨克·羅傑斯買到了掌機的版權,並且通知了荒川實。BPS就製作GB版Tetris向任天堂達成交易:這筆交易額高大500萬-1000萬美元。

GB版的俄羅斯方塊

GB版俄羅斯方塊1989年3月15日亨克·羅傑斯回到莫斯科,並且代表任天堂出巨資收購家用機版Tetris的版權。版權費的價格雖然沒有向外界透露,但是這個數字將是Mirrorsoft永遠拿不出來的。連荒川實和NOA的首席執行官霍華德·林肯(Howard Lincoln)都親自前往蘇聯助陣。

1989年3月22日ELORG和任天堂的家用機協議終於達成。任天堂方面堅持加入一款聲明,在協議簽定之後,如果和其他出現法律糾紛,蘇聯方面必須派人去美國的法庭上做證。實際上,這種法律上的爭端將是不可避免的。據說ELORG僅僅得到的定金有300-500萬美元之多。別里科夫向Mirrorsoft通知,說Mirrorsoft, Andromeda和Tengen都沒有家用機的版權,現在版權都歸任天堂所有。當天晚上任天堂和BPS的頭目們在莫斯科酒店裡舉行了慶祝party。
(各位看明白了,現在家用機和掌機的版權已經被任天堂和BPS分別掌握在手中。無論是Atari還是Tengen都沒有權利製作FC版的俄羅斯方塊。)

1989年3月31日霍華德·林肯 愉快(幸災樂禍?)地向Atari發去最後通牒(傳真),告訴他們立刻停止FC(NES)版的俄羅斯方塊游戲。這使得Atari和麥克斯韋都十分震怒。他們以Tengen的名義回信說在4月7日那天他們就已經享有家用機俄羅斯方塊的版權了。

1989年4月13日Tengen撰寫了一份申請書,要求擁有Tetris的「影音作品,源程序和游戲音樂」版權。但是申請書中並沒有提及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和任天堂的游戲版權問題。(忽視了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真是個大錯誤!)

與此同時,麥克斯韋利用自己掌握的媒體勢力,企圖奪回Tetris的陣地。甚至搬出了蘇聯與英國政府,對俄羅斯方塊版權問題進行干預。(好大的面子啊!)結果挑起了蘇共(!)與ELORG之間的矛盾。甚至連戈爾巴喬夫都向麥克斯韋保證「以後不用擔心日本公司的問題」。(汗……這位麥克斯韋果然不是善主……偉大的蘇聯政府都對俄羅斯方塊關注起來了……)在4月晚些時候,霍華德·林肯回到莫斯科的時候,發現ELORG已經在蘇聯政府的打壓下抬不起頭來,而就在那天半夜,NOA方面給他打電話,說Tengen已經起訴了任天堂。(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第二天,他面會了別里科夫,帕基特諾夫和其他幾位ELORG的成員,以確保他們能夠為任天堂的官司佐證。(這回合同里的條款可生效了)隨後NOA立刻反訴Tengen,並且開始收集證據。

FC是電腦還是家用機?任天堂大獲全勝

1989年5月17日Tengen在USA Today上登載了大幅Tertis廣告,雖然法庭大戰已經迫在眉睫。

1989年6月Tengen與任天堂的案子終於開庭審理論戰主要圍繞一個議題展開:NES(FC)究竟是電腦,還是電子游戲機。(大家不許笑,在法庭上這可是很嚴肅的話題)Atari認為NES是電腦系統,因為它擁有擴展機能,而且日本的Famicom也有網路功能存在。而任天堂的證據則更加切題:ELORG中的蘇聯人從來沒有意向出售Tetris的家用機版權,而所謂的「電腦」的概念則早在和斯坦恩的協議中提到了。

1989年6月15日法庭召開聽證會,討論關於任天堂和Tengen互相命令對方終止生產和銷售各自的Tetris軟體的行為。法官福恩·史密斯(Fern Smith)宣布Mirrorsoft 與 Spectrum Holobyte均沒有家用機版權,因此他們提供給Tengen的權利也不能生效。任天堂的請求最後得到了許可。

1989年6月21日Tengen版的俄羅斯方塊全部撤下了貨架,該游戲卡帶的生產也被迫中止。數十萬份軟體留在包裝盒裡,封存在倉庫中。

1989年7月任天堂NES版Tetris在美國發售。全美銷量大約300萬。與此同時,和GB版Tetris捆綁銷售的Game Boy席捲美國,美利堅大地上颳起一陣方塊旋風。

關於Tetris的混戰此時已經告一段落。而任天堂和Tengen之間的法庭糾紛則一直持續到1993年。

尾聲:狂賺錢與做白工?!還好玩家沒吃虧

尾聲Atari Games仍然開發了街機版的Tetris,共賣出約2萬台機器。近來Atari Games 被 Williams/WMS收購,而那些封存在倉庫里的NES版Tetris的命運則沒人知道。Tengen不能從其他途徑把它們處理掉,所以估計這些軟體都被銷毀了。但是據說仍然有約10萬份Tengen版的Tetris流入了市場。

我們今天在64合一等游戲D版卡里玩到的所謂「俄羅斯方塊2」其實就是當年的Tengen版,平心而論,這一版的方塊比BPS的版本要好玩許多。首先,這版的操作感和按鍵設定十分到位,AB分別是正轉和反轉,而BPS版是用十字鍵的下來轉動,只支持一個方向,按A就直接「啪」地落下來,手感十分不爽;其次,它支持的二人對戰,與電腦競爭和合作的模式也讓人耳目一新。還有,音樂也是沒的說。

羅伯特·斯坦恩,這個版權問題的始作俑者,在Tetris上總共只賺了25萬美元。本來他可以掙多點錢的,但是Atari和Mirrorsoft在付他版稅的時候沒有給足。(應得的報應……)Spectrum Holobyte 則需要和ELORG重新協商,以確保電腦版Tetris的版權。

羅伯特·麥克斯韋的媒體堡壘在混戰中逐漸分崩離析,老麥克斯韋在做生意時做幕後黑手的事實也在調查中,而他卻突然暴病身亡。(氣死的……)Mirrorsoft 英國公司也慘淡地退出了歷史舞台。

真正的大贏家是BPS的總裁亨克·羅傑斯,還有幕後的任天堂。俄羅斯方塊究竟為任天堂賺了多少銀子呢?答案恐怕永遠說不清了。想一想吧,在美國GB都是和Tetris捆綁銷售,以增加GB的出貨量……然後因為Tetris買了GB的人還會買其他的GB卡……要是這么算起來的話,那利潤簡直就像滾雪球一樣了。現在GB版的Tetris(Z版)總共生產了3000萬張。(後來GB的俄羅斯方塊又在SFC上出了復刻版,和《馬里奧醫生》一起出現在屏幕上,成為不朽之作。)

至於蘇聯方面,除了蘇聯政府,誰也沒有從Tetris那裡得到多少好處。蘇聯解體之後,原ELORG的人員都四散到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許多人繼續開發游戲(比方說帕基特諾夫)。

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幾乎沒有從Tetris上賺到一分錢。ELORG本來打算給他Tetris的銷售權,但是旋即取消了這筆交易。不過帕基特諾夫仍然為自己能夠製作出這么一個世界聞名的優秀游戲而欣慰。他從科學院里得到一台286(當時在蘇聯可是了不起的電腦)作為獎勵。而且分到了比同事們家寬敞明亮的房子。在1996年,亨克·羅傑斯支付給他一筆報酬(還算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帕基特諾夫組建了Tetris Company LLC 公司,終於能夠自己創作游戲,並且收取版權費了。

註:當年俄羅斯方塊紅遍世界的各個角落,一個本來是吃大鍋飯的人在消極怠工的時候發明的娛樂工具成了造福全人類的寶貝,它的價值遠遠超越了開發這個軟體時候的預想。Atari雖然在法庭上慘敗,但是拜亞洲盜版商人所賜,Tengen版的俄羅斯方塊已經在中國玩家心目中生根發芽, 其他答案(9)俄羅斯方塊的發明者,是當時還被稱蘇的聯邦科學員阿萊克斯?帕吉托夫,該游戲最初是作為自我消遣的電腦游戲而被製作出來的。此後,由於政治和經濟等多方面的原因,該游戲曾經被多家公司代理過。經過多輪訴訟的爭奪後,該游戲的代理權最終還是被任天堂獲得。俄羅斯方塊對於任天堂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將它與GB搭配在一起後,產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對於中國玩家來說,俄羅斯方塊可以說是第一次讓國人認識到游戲是一種老少皆宜的娛樂方式,從某種程度上扭轉了國人的"游戲是小孩子的東西"或"游戲是毒害兒童的元兇"等錯誤觀念。

《俄羅斯方塊》由莫斯科科學學院程序員Alexei Pajitnov所設計。顯然,人們一開始並沒預料到它將會有如此廣泛的吸引力。實際上,在游戲發明後的數年間,《俄羅斯方塊》成了無數場專利官司和法律糾紛的目標,而許多公司也不遺餘力地上陣廝殺,想要將游戲的創意據為己有。一個最初的版本是Spectrum Holobyte為IBM兼容機開發的游戲。1988年,《俄羅斯方塊》在街機上也變得非常流行,這都要歸功於Atari,因為他們發布了一個能讓兩名玩家同時游戲的版本。
還是在1988年,Tengen為任天堂娛樂系統發布了《俄羅斯方塊》的一個優秀版本,但它很快便從貨架上撤掉了,因為任天堂指控該公司侵犯版權。後來,任天堂把那個版本的《俄羅斯方塊》換成了自己的版本,可是新版本卻缺乏Tengen版的雙人對打模式和出色的音樂。到了1989年,任天堂著手將一個移動版本的《俄羅斯方塊》與當時嶄新的GBA系統捆綁出售。GBA後來成為有史以來銷售成績最佳的游戲系統,對此,《俄羅斯方塊》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如今你可以在從Xbox到計算器的任何平台上玩到《俄羅斯方塊》。Tetrinet2.com這個網站有個優秀的PC平台免費在線版本,支持多人對打 AmiTy¢銠裵 回答採納率:25.2% 2010-03-20 21:03
您已經評價過!好:0
您已經評價過!不好:0 俄羅斯方塊的發明者,是當時還被稱為"蘇聯"的聯邦科學員阿萊克斯?帕吉托夫,該游戲最初是作為自我消遣的電腦游戲而被製作出來的。此後,由於政治和經濟等多方面的原因,該游戲曾經被多家公司代理過。經過多輪訴訟的爭奪後,該游戲的代理權最終還是被任天堂獲得。俄羅斯方塊對於任天堂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將它與GB搭配在一起後,產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對於中國玩家來說,俄羅斯方塊可以說是第一次讓國人認識到游戲是一種老少皆宜的娛樂方式,從某種程度上扭轉了國人的"游戲是小孩子的東西"或"游戲是毒害兒童的元兇"等錯誤觀念
俄羅斯人發明的所以叫俄羅斯方塊 ╰橴銫の渢鯖 回答採納率:20.6% 2010-03-20 21:04
您已經評價過!好:0
您已經評價過!不好:0 它由俄羅斯人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發明,所以就那麼叫嘍。謝謝小用子 回答採納率:24.5% 2010-03-20 21:04
您已經評價過!好:0
您已經評價過!不好:0 因為不是潘起的名字、、 所以不會那麼匪夷所思、、 還有、 要選我當最佳答案哦~ 不然、 嗯哼~ 俄羅斯方塊就要易主了~ 是吧、小潘兒~?、"、驀、 回答採納率:22.7% 2010-03-20 21:05
您已經評價過!好:0
您已經評價過!不好:0 因為在俄羅斯產的方塊游戲
所以叫俄羅斯方塊匿名 回答採納率:50.0% 2010-03-20 21:06
您已經評價過!好:0
您已經評價過!不好:0 你好。因為呢,俄羅斯方塊是俄羅斯人發明的,所以叫俄羅斯方塊。這位偉人叫做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Alexey Patnov) 。

Ⅳ 波紋管pa/paz是什麼意思

這個應該是代表材質,波紋管可以採用PE、PA和PP三種材料擠出成型,可以用來保護電線和電纜不受劃斷,割裂等機械損害,具有柔韌性好、彎曲性好、耐酸、耐磨等優點,起保護線束、電線、電纜的作用,更適用於一些牆角或彎曲的電線起到保護作用。可按要求定製為阻燃型、剖開型浪管。波紋管廣泛應用於機械設備、自動化控制、汽車、地鐵、電氣開關櫃等行業。這個你可以去深圳駿鼎達公司詢問.

Ⅵ 各國首都英文名是什麼

一、首都列表

1、阿爾巴尼亞:地拉那(Tirana)

2、愛爾蘭:都柏林(Dublin)

3、愛沙尼亞:塔林(Tallinn)

4、安道爾:安道爾城(Andorra la Vella)

5、奧地利:維也納(Vienna)

6、白俄羅斯:明斯克(Minsk)

7、保加利亞:索非亞(Sofia)

8、北馬其頓:斯科普里(Skopje)

9、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

10、冰島:雷克雅未克(Reykjavik)

11、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薩拉熱窩(Sarajevo)

12、波蘭:華沙(Warsaw)

13、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

14、德國:柏林(Berlin)

15、俄羅斯:莫斯科(Moscow)

16、法國:巴黎(Paris)

17、梵蒂岡:梵蒂岡城(Vatican City)

18、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

19、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20、黑山:波德戈里察(Podgorica)

21、捷克:布拉格(Prague)

22、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Zagreb)

23、拉脫維亞:里加(Riga)

24、立陶宛:維爾紐斯(Vilnius)

25、列支敦斯登:瓦杜茲(Vaz)

26、盧森堡:盧森堡(Luxembourg)

27、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28、馬爾他:瓦萊塔(Valletta)

29、摩爾多瓦:基希訥烏(Chisinau)

30、摩納哥:摩納哥城(Monaco-Ville)

31、挪威:奧斯陸(Oslo)

32、葡萄牙:里斯本(Lisbon)

33、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

34、瑞士:伯爾尼(Berne)

35、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Belgrade)

36、聖馬利諾:聖馬利諾(San Marino)

37、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Bratislava)

38、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Ljubljana)

39、烏克蘭:基輔(Kiev)

40、西班牙:馬德里(Madrid)

41、希臘:雅典(Athens)

42、匈牙利:布達佩斯(Budapest)

43、義大利:羅馬(Rome)

44、英國(聯合王國):倫敦(London)

二、首都

1、地拉那

地拉那(Tirana),阿爾巴尼亞首都,第一大城市,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位於國土中西部的伊什米河畔,西距亞得里亞海岸40千米。

地拉那位於中部克魯亞山西側盆地,伊塞姆河畔,東、南、北三面環山,西距亞得里亞海岸線27公里,正處在肥沃的阿爾巴尼亞中部平原的末端。居民大部分是穆斯林。年最高平均氣溫23.5℃,年最低平均氣溫6.8℃。

2、都柏林

都柏林(Dublin)是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愛爾蘭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和交通中心。其地理位置極其靠近愛爾蘭島東岸的中心點,地處都柏林郡的利菲河河口、都柏林地區中心。

都柏林在17世紀時迅速擴張,並成為當時英國僅次於倫敦的第二大城市。1922年愛爾蘭獨立後,都柏林成為愛爾蘭自由邦的首府,即現在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

橫跨利菲河的都柏林是一座文化之都。這里的大學、科學院、美術館為數眾多,有上百年歷史的建築隨處可見。

這里出生並成就了許多著名的文學家,如葉芝、王爾德、蕭伯納等。都柏林有歐洲最古老的圖書館,市西南的健力士黑啤酒廠以釀造黑啤聞名。

都柏林有著「歐洲矽谷」的稱號,外加國家政策支持,吸引了世界各地眾多科技公司來此發展,僅美國公司就有超過600家,包括Google、Amazon、Facebook等。

3、塔林

塔林(Tallinn),是愛沙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愛沙尼亞的經濟、文化、政治與交通中心。位於愛西北部波羅的海芬蘭灣南岸的里加灣和科普利灣之間。海岸線綿延45公里。

塔林面積158.3平方公里。氣候受海洋影響明顯,春季涼爽少雨,夏秋季溫暖濕潤,冬季寒冷多雪,同時也是愛沙尼亞重要的港口。

4、維也納

維也納(Vienna),位於多瑙河畔,是奧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國9個聯邦州之一,也是歐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譽為「世界音樂之都」。

維也納是奧地利人口最多的城市,在2017年的人口普查中,維也納已擁有超過187萬的人口。維也納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德語城市,僅次於柏林。

維也納既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州,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48°12′、東經16°22′。維也納共由23個區組成,居民主要分布於市區東部和西部,而北部和南部主要是工業區。2016年,該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663億美元。

維也納是聯合國的四個官方駐地之一,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總部以及其他國際機構的所在地。維也納已連續多年被聯合國人居署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維也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5、柏林

柏林(Berlin),位於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有人口約350萬(2016年)。

柏林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弗爾河流經該市,城市中心坐標為52°31′,東經13°2′。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689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東柏林成為了東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柏林牆圍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該市重新獲得了德國首都的地位,並駐有147個外國大使館。

柏林與世界上的許多城市都有建交關系,如洛杉磯、巴黎、倫敦和馬德里等。

2023年世界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柏林舉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首都

閱讀全文

與法國paz代表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