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在法國哪裡登陸

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在法國哪裡登陸

發布時間:2022-07-20 04:35:06

1. 想知道: 二戰諾曼底登陸地點在哪

A 諾曼底登陸


諾曼底在法國,戰役發生在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霸王行動為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

這場戰役盟軍計劃在1944年6月6日展開,8月25日解放巴黎後結束。諾曼底登陸成功,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在這場戰役中地點的選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諾曼底登陸中有五大搶灘地點,分別是寶劍海灘、黃金海灘、朱諾海灘、奧馬哈海灘和猶他海灘。

一、寶劍海灘

寶劍海灘緊鄰奧恩河口的兀斯特罕港,是五個搶灘地中,最東邊的一個海灘,而法國北部的航運中心康城,便位於海灘南邊9英里處。從寶劍灘東邊登陸的英軍部隊在搶灘後,很快地便擊潰德軍輕裝步兵的火力,並於午後與先前空降內陸的傘兵部隊會合。但從寶劍灘西邊登陸的英軍,則遭到德軍第21師坦克部隊的頑強抵抗,無法順利與從朱諾海灘登陸的加拿大部隊會師。雙方一直激戰至黃昏後,盟軍才成功擊退德軍的裝甲部隊。當天登陸的29,000名英軍中,傷亡人數僅有630人。

二、黃金海灘

黃金海灘是整個登陸行動的中心點,登陸的時間則比猶他和奧馬哈海灘的登陸行動晚了一個小時。由於漲潮和海相不佳的緣故,盟軍無法徹底清除海域中布雷和障礙物,這也使得想迅速搶上灘頭的英軍陷入苦戰。德軍在濱海小城利維拉和阿梅爾部署重兵防守,還在離海岸500公尺的內陸設置了四門155毫米的重炮,直接瞄準海岸。英軍在皇家海軍艾傑克斯號的強力炮火轟擊下,終於摧毀這四門重炮,壓制了德軍的防衛火力。在入夜之前,已有25,000名盟軍順利登陸,並迫使防守的納粹部隊往內陸撤退6英里。英軍僅有400名官兵傷亡。

三、朱諾海灘

以庫賽葉栩美港為中心向兩側伸展的朱諾海灘登陸區,寬約6英里,德軍的輕裝步兵便部署於海灘沙丘後方的村落中,這樣的地形優勢對必須穿越沙丘進攻的盟軍部隊而言,是極大的威脅。登陸作戰一開始便極為慘烈,有三分之一的盟軍登陸艇慘遭德軍的水雷和障礙物摧毀。加拿大的攻擊部隊雖然很輕易地越過沙灘,卻在沙丘前遭到德軍火力無情的攻擊,使得首波進攻部隊的傷亡率高達50%。接近中午時分,加拿大部隊才佔領了沿岸的城鎮,向內陸挺進,並與來自黃金海灘的英軍會師。參與裘諾登陸戰的官兵共21,400名,傷亡人數則為1,200人。

四、奧馬哈海灘

奧馬哈海灘是諾曼底登陸戰役中戰斗最為激烈的海灘。盟軍在奧馬哈灘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僅陣亡者就達2500人,因此又稱「血腥奧馬哈」。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開始那一段經典的戰爭場面就取材自奧馬哈海灘。 奧馬哈海灘全長6.4公里,海岸多為30幾米高的峭壁,地形易守難攻。這里的登陸作戰任務由美軍第九軍承擔。盟軍由於情報有誤,認為這里的德軍守備部隊只有一個團的兵力,還多是後備役人員,沒有裝甲車輛,戰鬥力很差。而實際上隆美爾在3月將德軍精銳的352步兵師全部調往諾曼底,而352師的一個主力團就駐守在奧馬哈灘頭。可惜直到登陸部隊出發後盟軍情報機關才找到352師的下落。

登陸當天天氣狀況極端惡劣,盟軍在登陸前就因風浪過大損失了10艘登陸艇和300餘名官兵。在登陸艇上的官兵多為暈船和濕冷所苦,還沒到達作戰地點就基本精疲力盡了。登陸作戰開始後也非常不順,海灘西段預備的32輛水陸坦克中有27輛剛一下海就因風浪過大而沉沒,倖存的5輛坦克中還有2輛很快被德軍炮火炸毀。由於潮汐影響和秩序混亂,登陸的美軍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點,大批士兵擠在灘頭任憑德軍炮火攻擊。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里美軍沒有一名士兵在西段沖上海灘,在東段也僅僅佔領了9米寬的一段海灘,登陸行動幾乎完全失敗。

然而美國海軍為奧馬哈海灘帶來了轉機。由於海灘登陸部隊長時間沒有任何聯絡傳來,海軍指揮官意識到奧馬哈海灘上的形勢可能已經極為嚴峻,於是17艘驅逐艦不顧觸雷、擱淺和被155mm海岸炮炸翻的危險,前進至距海灘僅730米處,在近距離為登陸美軍進行火力支援。而美軍的敢死隊此時也爬上了霍克海角,結果發現所謂155mm海岸炮居然是電線桿偽裝的。沒了後顧之憂的海軍肆無忌憚地向德軍據點傾瀉炮彈,先前被堵在海灘上的美軍也在精銳部隊第一師的帶領下開始沖鋒。中午時分登陸部隊第二梯隊提前登陸。而在空軍的指引下,美國海軍的戰列艦和巡洋艦也開始對岸射擊,德軍的防禦至此基本崩潰。

天黑時美軍正式登陸成功,第五軍軍部上岸並開設了指揮所。軍長羅傑少將上陸後立刻發電報給布萊德利:「感謝上帝締造了美國海軍。」

五、猶他海灘

猶他海灘位於卡倫坦灣的西側,是一處寬約3英里、被覆著低矮沙丘的沙灘。盟軍實際登陸的地點,雖然比預定地往東偏了一英里,不過還好德軍在登陸點部署的兵力並不多。攻擊行動展開後,僅僅三小時內,盟軍部隊就跨越了灘頭,掌控了沿海的公路;當天中午之前,登陸部隊便與五小時前空降於敵後的空降部隊碰頭;而到了當天午夜,盟軍不但已成功達成此次登陸預訂的作戰目標,更向內陸推進了四英里。在所有登陸作戰中,猶他灘登陸是傷亡人數最少的一場戰役,23,000名官兵中,僅有197名傷亡人員。

通過制定精密的登陸計劃,周全的戰略欺騙,逼真的戰前訓練以及海軍的參與,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上搶佔了很多先機,並通過精妙的登陸位置選擇,取得了諾曼底登陸的勝利,由此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 ,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協同蘇軍有力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美軍從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對日全力作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的進程。

2. 請問諾曼底登陸的歷史背景及相關資料

這好辦!我空間里有的!還有課外資料。
諾曼底登陸(霸王行動)
1944年6月6日凌晨,美國和英國的2390架運輸機和846架滑翔機,從英國20個機場起飛,載著3個傘兵空降師向南疾飛,准備在法國諾曼底海岸後邊的重要地區著陸。這就是著名的「諾曼底登陸」(霸王登陸)的開始。
黎明時分,英國皇家空軍1136架飛機對事先選定的德軍海岸的10個堡壘,投下了5853噸炸彈。美軍第八航空隊1083架轟炸機又對德軍海岸防禦工事投下了1763噸炸彈。盟軍各種飛機輪番轟炸著海岸目標和內陸炮兵陣地。
5點50分,太陽已經升起來了,盟軍的海軍戰艦開始猛轟沿海敵軍陣地。進攻部隊由運輸艦送到離岸11.27~17.4千米的海面,然後改乘大小登陸艇按時到達預定攻擊的灘頭。
6點30分,美軍第四師在諾曼底猶他灘頭陣地登陸。但在奧馬哈灘,美軍第七軍第一師的情況並不妙。大浪,晨霧,加上硝煙彌漫和側面的氣流,把部隊折騰得筋疲力盡,登陸時又遭到敵軍炮火的襲擊。一時間,死傷的士兵布滿了海灘。而下一批進攻的部隊也遭到同樣的不幸。在這危急關頭,美軍兩個突擊營用繩梯爬上了海岸上的懸崖峭壁,奪取並摧毀了敵人的一座炮台。但是敵人繼續猛烈射擊,把美軍阻擋在海灘邊上。美軍第一步兵師師長許布納當機立斷,要求海上的驅逐艦冒著可能殺傷自己人的危險,向德軍炮群和火力點進行近距離的轟擊。驅逐艦的大炮果然發揮了巨大的威力,不一會兒,工事里的德軍就舉手投降了。經過美軍第一師的艱苦血戰,終於佔領了一條縱深不到3.22千米的灘頭陣地。
7點20分,蒙哥馬利指揮的英國第二集團軍也登上了海岸。到黃昏時,他們進入了內地8千米。後續部隊和裝備源源運到岸上。
正在家中的隆美爾得到消息,立即乘車返回,但直到下午才趕到德軍西線司令部。
倫斯特和幾個德軍將領焦急地把情況匯報給了希特勒,要求批准急調兩個精銳坦克師去諾曼底。希特勒回答說,這兩個坦克師不能輕舉妄動,要看看形式的發展再決定。說完,他上床午休去了。
當下午3點 ,希特勒午睡醒來,前線報告:盟軍已有大批部隊登陸,並深入陸地幾千米了。希特勒這才如夢初醒,他慌忙批准派出裝甲師支援諾曼底。
但是,一切都晚了!到6月12日,盟軍在諾曼底的幾個灘頭已經聯結成一條陣線,後續部隊源源而來,軍需物資不斷增加,這些,都保證了諾曼底登陸的成功。8月19日,盟軍佔領了塞納河西岸的芒特。這一天,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解放了自己的首都。8月25日,艾森豪威爾指揮的法國第二裝甲師從巴黎南門和西門進入市中心。從此,法西斯德國陷入了前蘇聯和英、美盟軍東西夾擊的鐵鉗中,加速走向了滅亡。

關於諾曼底登陸的其它資料

早在1941年7月,前蘇聯就正式要求英國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羅斯福和丘吉爾前後在華盛頓和魁北克會議上商定,盟軍於1944年在西歐登陸,以配合蘇軍實施戰略反攻。11~12月,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上正式商定,1944年5月由美英盟軍在法國北部地區登陸,同時在法國南部進行牽制性登陸。隨後,美、英任命陸軍上將艾森豪威爾為盟軍歐洲遠征軍最高司令。

歐洲已經在法西斯的陰影下煎熬了將近5年的時間,現在他們有理由期待解放了!因為強大的盟軍即將開始他偉大的反擊,這一切讓法西斯勢力見鬼去吧!祝你們旗開得勝。讓我們共同祈禱,願萬能的上帝賜福於這一偉大而崇高的事業。
——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在諾曼底登陸前對參加登陸的士兵的講話

美國的101空降師
101空降師,其明顯標志是該師服的臂章上有一個正在嚎叫的鷹頭,因此又被稱為「鷹師」。美陸軍於1942年正式組建該師,1944年,第101空降師參加了著名的諾曼底登陸,出色完成了作戰任務,一舉成名。同年,該師又參加了奪占巴斯托捏的戰斗,贏得了「優異部隊嘉獎令」。1974年,該師正式更名為「第101空中突擊師」,實現了由降落傘機動作戰向直升機機動作戰的轉變。

3. 二戰的諾曼底登陸是什麼時候

1944年6月6日 - 1944年8月25日 諾曼底戰役發生在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盟軍計劃在1944年6月6日展開,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雖然這場戰役離現在六十多年,但諾曼底戰役仍然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

在諾曼底戰役中作戰的盟軍主要由加拿大、英國及美國組成,但在搶灘完成後,基本上自由法軍及波蘭軍也有參與這場戰役,而當中的士兵也有來自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希臘、荷蘭和挪威。

進攻諾曼底在登陸的前一天晚上展開,空降兵空降作戰、大規模的空中轟炸。而兩棲登陸戰則在6月6日早上開始。在登陸前,「D-Day」的軍隊主要部署在英格蘭南部沿海地區,尤其在朴茨茅斯。諾曼底戰役持續了超過2個月,最終,盟軍成功建立灘頭堡,並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結束諾曼底戰役

4. 八國聯軍在法國哪登陸的

諾曼底
公元 1944 年發生在海灘的盟軍登陸使得這里名聲大噪.諾曼底戰役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役,是戰略性的戰役,為開辟歐洲的第二戰場奠定了基礎,對加速法西斯德國的崩潰以及戰後歐洲局勢,都起了重要作用.

盟軍在一個月里在西歐大陸上建立起從卡昂延伸到聖洛的穩固戰線,盟軍所有登陸大軍已全部登上諾曼底。諾曼底登陸是二戰中最為關鍵的一次戰役,對於西歐開辟第二戰場具有決定性意義。

1944年1月21日,艾森豪威爾在倫敦召開了盟軍最高司令部的第一次會議,正式確定了名為「霸王」的諾曼底登陸作戰方案。

參加登陸的盟軍的兵力共計39個師,約288萬人。各種飛機15700餘架,包括登陸船、戰艦商船在內的各種船隻超過6000艘。當時德軍在西線部署的兵力是58個師,飛機500餘架,100艘潛艇和500餘艘輕型艦只。但德軍統帥部為盟軍代號為「剛毅計劃」的行動所蒙騙,認為盟軍將在加萊海峽沿岸登陸,因此將主力第15集團軍部署在加萊海峽沿岸,而駐守在諾曼底及附近地區的僅有第7集團軍的6個步兵師,兵力不到9萬人。

艾森豪威爾要解決的惟一難題就是登陸日———D日的選擇。根據氣象專家的建議,基本符合三軍登陸作戰要求的日子在6月上旬只有5、6、7三日,他原先選定6月5日為D日。然而6月初風浪頗大,3日和4日天氣持續惡虐,艾森豪威爾決定把攻擊行動順延24小時,即6月6日開始。6月4日晚,氣象主任斯泰格上校報告說:從6月5日夜間開始,天氣可能突然短暫變好,到6月6日夜間,很快又要變壞。是於6月6日行動,還是繼續延期?艾森豪威爾一時也難以決定。參謀長史密斯認為:「這是一場賭博,但這可能是一場最好的賭博」;地面部隊司令蒙哥馬利則堅定地說:「依我說,干!」最後,艾森豪威爾終於下定決心,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霸王」行動將按計劃在6月6日實施。艾森豪威爾後來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下達登陸作戰的命令之後,他同時擬定了兩份電報,一份准備登陸成功時祝賀用,另一份則准備一旦出現被迫撤退時向報界發表公告。在第二份電報中,艾森豪威爾將失敗的所有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不過,幸運的是,他最終贏得了這場賭博。

1944年6月6日凌晨,天氣情況出乎意料的良好,而德軍根本未預料到盟軍會在此時此地選擇登陸作戰,負責西線防衛的隆美爾當日甚至離開前線回家為妻子慶祝生日。6日傍晚,美第5軍3.5萬人成功登上奧馬哈海灘,接著「猶他」、「朱諾」、「哥爾德」、「索德」4個登陸點的盟軍也成功鞏固了自己的灘頭陣地,並在海空軍的支持下向縱深發展。

到6月12日,蒙哥馬利指揮的第21集團軍群已在正面80公里、縱深13公里-19公里的區域內建立了一個連成一片的登陸場所,盟軍50萬人、33萬台車、160萬噸作戰物資運送上岸。6月25日,美軍攻佔港口要塞瑟堡,7月18日,英軍攻佔了岡城,美軍佔領聖洛城,這樣,盟軍就在一個月里在西歐大陸上建立起從卡昂延伸到聖洛的穩固戰線,盟軍所有登陸大軍已全部登上諾曼底。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為關鍵的一次戰役,對於西歐開辟第二戰場具有決定性意義。斯大林贊揚說,「按其計劃的周密、規模的宏大和實施的巧妙來說,在戰爭史上還沒有這樣的先例」。

5. 二戰時期的諾曼底登陸是什麼意思.諾曼底是哪個國家的

​法國西北部諾曼底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是20世紀最大的登陸戰役,也是戰爭史上最有影響的登陸戰役之一。盟軍先後調集了36個師,總兵力達288萬人,其中陸軍有153萬人,相當於20世紀末美國的全部軍隊。從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國、英國、加拿大的百萬軍隊,17萬輛車輛,60萬噸各類補給品,成功地渡過了英吉利海峽。到7月24日,戰爭雙方約有24萬人被殲滅,其中盟軍傷亡12.2萬人,德軍傷亡和被俘11.4萬人。至8月底,盟軍一共消滅或重創德軍40個師,德軍的3名元帥和1名集團軍司令先後被撤職或離職,擊斃和俘虜德軍集團軍司令、軍長、師長等高級將領20人,繳獲和摧毀德軍的各種火炮3000多門,摧毀戰車1000多輛。德軍損失飛機3500架,坦克1.3萬輛,各種車輛2萬輛,人員40萬。諾曼底登陸成功,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6.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備決定性意義的著名戰役——諾曼底登陸的故事 越短越好

諾曼底登陸:代號「霸王行動」(英語Operation Overlor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

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登陸過程: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

此後,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辟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

(6)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在法國哪裡登陸擴展閱讀:

盟軍登陸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成功組織了戰略欺騙,使得德軍統帥部判斷錯誤,不僅保障了登陸作戰的突然性,還保證了戰役順利進行,對整個戰役具有重大影響。

二、掌握絕對制空、制海權。這是登陸成功的重要原因。盟軍投入作戰的飛機達13700架,軍艦9000艘,是德國飛機、軍艦的數十倍。在登陸前空軍對德國空軍基地、航空工業及新武器研製基地等目標進行了大規模轟炸,嚴重削弱了德國的戰爭潛力。

三、充足的物資准備和周密的偵察保障。盟軍為確保登陸成功,進行了長達近一年的准備,而且參戰部隊多,裝備全,登陸前盟軍作戰物資和裝備器材的准備十分充足。在登陸後,也保障了不間斷的後期補給。

7. 二次世界大戰,盟軍是從諾曼底的哪四個海灘登陸法國的

二次世界大戰,盟軍選擇的登陸地點諾曼底海灘,位於法國的西北部,從東到西有5個灘頭——劍灘、朱諾灘、金灘、奧馬哈灘和猶他灘,全長約50英里。

8. 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在哪裡登入

諾曼底(法文:Normandie),是法國一個地區。行政分為兩個大區:上諾曼底由濱海塞納省和厄爾省組成,下諾曼底由卡爾瓦多斯省、芒什省和奧恩省組成。公元1944年發生在諾曼底海灘的盟軍登陸使得這里名聲大噪。諾曼底戰役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役,是戰略性的戰役,為開辟歐洲的第二戰場奠定了基礎,對加速法西斯德國的崩潰以及戰後歐洲局勢,都起了重要作用。

9. 為什麼盟軍要在諾曼底登陸

諾曼底登陸:代號「霸王行動」(英語Operation Overlor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登陸過程: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此後,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辟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

早在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爾提出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對德國實施戰略夾擊的要求,但當時美國尚未參戰,英國根本無力組織這樣大規模的戰略登陸作戰。對於蘇聯的建議,英國的回應只是派出小部隊對歐洲大陸實施偷襲騷擾。

1942年6月,蘇美和蘇英發表聯合公報,達成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充分諒解和共識,但英國在備忘錄中對承擔的義務作了一些保留。

1942年7月,英美倫敦會議,決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陸,而把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推遲到1943年上半年。但此時蘇德戰場形勢非常嚴峻,德軍已進至斯大林格勒,蘇聯強烈要求英美在歐洲發動登陸作戰,以牽制德軍減輕蘇軍壓力。英國只好倉促派出由6018人組成的突擊部隊在法國第厄普登陸,結果遭到慘敗,傷亡5810人,傷亡率高達96.5%。

1943年1月,英美卡薩布蘭卡會議,通過上半年在西西里島登陸的決定。把在歐洲大陸的登陸推遲到1943年8月。在這次會議上,英國借第厄普的失敗,以大規模兩棲登陸的復雜與危險必須謹慎從事為理由,堅持要求推遲對歐洲大陸的登陸。實際上英國一則想乘蘇德相爭坐收漁翁之利,二則想借美國的力量恢復大英帝國戰前在北非和南歐的傳統勢力。當然遭到美國的反對,作為妥協,英國同意成立英美特別計劃參謀部,負責制訂在歐洲的登陸計劃。由英國陸軍中將F·摩根擔任參謀長。摩根上任後立即組建「考薩克」,「考薩克」就是同盟國歐洲遠征軍最高參謀部的英文縮寫,主要成員有副參謀長美國陸軍准將雷·巴克,陸、海、空軍及所有與登陸有關的各軍兵種代表,負責指揮對歐洲大陸偷襲騷擾作戰的英國聯合作戰司令部司令蒙巴頓海軍中將當然也是其成員。

10. 火炬行動中盟軍於哪裡登陸

西西里島。

北非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2年11月美英盟軍在法屬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實施的登陸作戰。

1942年夏,蘇聯對美國及英國施加壓力,要求盡快在歐洲展開軍事行動及開辟第二戰場以減輕納粹德國軍隊對蘇聯紅軍的壓力,當美軍指揮官贊同大錘行動——盡快在歐洲佔領區登陸時。

英軍指揮官相信這類型行動將會導致災難,因此建議以進攻法屬北非來代替,以消滅在北非的軸心國軍隊、改善在地中海的制海權及為准備在1943年解放歐洲南部作好准備。

(10)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在法國哪裡登陸擴展閱讀:

戰爭准備:

美英:

計劃擊潰非洲的德意聯軍,奪取北非戰略要地,進而從南翼威脅德國和義大利,遂決定在1942年秋季在北非實施代號為「火炬」的登陸戰役。

此役是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登陸艦艇「由艦到岸」的大規模渡海登陸戰役,在戰役組織、裝備使用等方面為爾後的西西里和諾曼底登陸戰役提供了經驗。

北非登陸戰役由美陸軍中將艾森豪威爾任總指揮,英海軍上將坎寧安任海軍總司令。登陸部隊共10.7萬人,由航空母艦16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9艘以及大批驅逐艦、掃雷艦和各式登陸艦艇共650艘提供支援。

航渡中參戰艦艇編為3個特混艦隊:東部特混艦隊由英海軍少將巴勒指揮,輸送賴德少將指揮的美、英混編部隊前往阿爾及爾地區登陸;中部特混艦隊由英海軍准將特魯布里奇

指揮,輸送弗雷登德爾少將指揮的美軍前往奧蘭地區登陸;西部特混艦隊由美海軍少將休伊特指揮,輸送巴頓少將指揮的美軍前往法屬摩洛哥登陸。

英軍航空兵1700架飛機以直布羅陀為基地實施戰役掩護。上述登陸地區由法國維希政府軍隊駐守,總兵力約20萬人,擁有飛機500架。10月22日和26日,東部和中部特混艦隊分別自英國啟航。

1942年11月5日會合後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向東航進,駛至預定登陸地段以北海域後轉向南航,於8日凌晨在各登陸地段突擊上陸,達成戰役突然性,當日傍晚佔領阿爾及爾。

10日佔領奧蘭。西部特混艦隊自10月23日分批從美國啟航,航渡中依次會合,頻繁改變航向,以縮小目標並迷惑對方,11月7日夜抵達換乘海域,11月8日凌晨突擊上陸,11日佔領卡薩布蘭卡。

戰爭背景:

中國遠征軍

「火炬」作戰是美英軍進攻法屬北非戰役的代號,法屬北非包括法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先歐後亞,由於北非戰場失利,英國人將曾經答應支援中國軍隊的400架飛機投入了北非戰場。

1941年4月,美國又將本來計劃交付中國的飛機撥給了美國第十航空隊。

1941年6、7月間,隆美爾在北非突入托卜魯克,直逼英軍的最後防線阿拉曼。實力強大的美國第10航空隊緊急增援地中海和北非,致使中國遠征軍作戰徹底失去空中掩護。美國向英軍提供的1800架飛機,1700輛坦克和25000輛軍車中大多數原來是准備用於中緬印戰區的。

北非戰場的制空權是用放棄緬甸戰場的制空權換來的。中國軍人用悲壯的失敗換來了蒙哥馬利的第八集團軍在北非戰場的決定性勝利。

太平洋戰爭: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使美國從一個戰爭的觀望者變成了戰爭的參與者。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宣布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丘吉爾立刻飛赴華盛頓,同羅斯福商討兩國作戰方針。

雙方制定的戰略規定:德國是主要的敵人,主要戰場在歐洲,北非的戰略地位也排在了中緬印戰區之前。雖然丘吉爾嘴上同意了羅斯福提出的英、美、蘇三國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提議,但丘吉爾對地中海地區更感興趣。因為北非、中東和巴爾干直接關系著英國的殖民地利益和勢力范圍。

勝利關鍵:

丘吉爾認為攻佔北非才是戰勝軸心國的關鍵。當德國在1940年5月10日向法國發動進攻,形勢日益危急時,法國政府於6月11日遷往都爾。14日巴黎失守後,又遷往南部城市波爾多。

16日雷諾政府垮台,由84歲的貝當組閣。貝當於22日和24日分別同德國和義大利簽訂停戰協議,在軍事上無條件投降,同時法國也被肢解成兩部分。北部由德國佔領,其餘非佔領區由貝當傀儡政府統治。

7月1日,貝當政府從波爾多又遷往維希,從此被稱為維希政府。維希政府在法屬北非約有軍隊20萬人,飛機500架,在法國的土倫和法屬北非各港口有各種艦艇約80多艘。

法屬北非的法國軍政官員受維希政府管轄,他們認為1940年向希特勒投降是遵照合法的貝當政府之命,因此是合法的。相反他們認為戴高樂將軍以及法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抵抗運動是非法的,因此把他們視為仇敵。

又由於英國支持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並且曾同維希政府的武裝力量發生過幾次沖突,所以北非法國當局的反英情緒也很強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火炬行動



閱讀全文

與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在法國哪裡登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