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吃法國大餐的
吃法國餐的方法
果你要去法國,除了遍游法國旖旎的風景,購買世界頂尖的衣飾,一頓地道的法國菜也是值得你花時間全情投入地品嘗的。幸運的是如今在國內也能吃上一頓地地道道的法國菜,浪漫的法國餐還真有很多細節值得你慢慢品味。
講情調還是法國餐
法國菜是這世界上尾翼可以和中國菜相提並論的菜系。法國人對飲食的講究程度絕對可以於我們中國人向媲美,甚至可以說她們在把飲食視之為藝術上又勝我們一籌。法國人除了對食物講究色香味外,還特別追求進餐時的情調,比如精美的餐具、幽幽的燭光、典雅的環境等等。
法國人甚至將飲食賦予哲學的意義,他們認為個人飲食應符合各自教養與社會地位。法國人還將同桌共餐視為一種聯絡感情、廣交朋友的高雅樂趣和享受。有一位被稱為「世界級膳食家」的人曾說:「感受餐桌上的就餐氣氛,就可以判斷這個國家國民的整體個性。」看看法國人的美味佳餚以及用餐方式,不由得會讓人想起克萊德曼手指下流淌出來的串串音符,浪漫而雋永,讓你充分領略法式大菜散發馨香的藝術情調。
品嘗浪漫法國菜
法國人晚餐的時間,大多在晚上8點左右,有的甚至更晚。到了餐館之後一切經過專家精心設計的、溫馨而典雅的氣氛立刻會感染你。餐廳的桌椅擺放也很講究,不僅要方便就餐,還要迎合不同顧客的消費心理,空間更要得到充分的利用。法國餐廳的服務非常到位,不僅要為第一次光顧的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而且還要記住老客戶的姓名及其喜好的餐桌位置。每當這些人來此就餐,他們都主動迎上前去招呼著客人的姓名,使人備感親切。
法國餐的每一道菜與飲品搭配是一門「藝術」。餐前一杯開胃酒不可缺少,就餐期間酒的種類、甚至顏色都非常講究。點肉類食品要配紅葡萄酒,吃魚蝦一類的海味要喝白葡萄酒,有些人用餐後還喜歡喝一點白蘭地一類的烈性酒。每種酒所用的酒杯都不相同。看著高矮胖瘦好幾個酒杯放在眼前,不勝酒力的也不必緊張,吃法國菜酒只是席間的助興之物,淺嘗輒止就可以了。
喝紅葡萄酒時時候要拿杯子的上部,因為手的溫度會使酒散發出香味,也可以拿酒杯的腰部,但喝白葡萄酒和香檳時,一定要拿酒杯的腰部,以保持酒的涼爽。
點菜的程序
法國餐的菜單很簡單,主菜不過十來種,但都製作精美,我們不如用實例來說明,既有感性認識又有切實的感受。如果你到法國餐廳就餐,那點菜的順序一定是:
第一道 冷頭盤一般點菜第一道菜要點一道冷盤,在菜單的冷頭盤之中。
在上菜之前會有一道麵包上來,如果要在麵包上抹黃油的話,一定要把麵包用手掰成可以一口吃下去的小塊,臨吃前在小塊上抹上黃油。切忌把整個麵包都塗上黃油。據說:吃麵包「吃一口掰一口」的習俗已流傳了幾個世紀,為的是將吃剩下的麵包分給窮人。
第二道 湯美味的法式湯類,有濃濃的肉湯、清淡的蔬菜湯、和鮮美的海鮮湯。
如果湯太熱不能喝,不能用嘴去吹,要等到自然涼下來再喝。
第三道 熱頭盤吃到這里才是法國菜的主菜了。主菜以肉類、海鮮為主,每個人可以根據胃口的大小點1-3道主菜。
切忌進餐速度過快,大口吞咽食物不僅影響健康,也是失禮的表現。如果你是同他人共同進餐,那麼要注意進餐的速度和大家保持一致。
第四道 甜品在主菜以後,可以點一道甜品,可以是冰激淋等食品。
不要把勺子放在嘴裡說話,嘴裡有東西時不要開口說話。
使用方法
喝湯時調羹向外舀,這樣可以避免滴漏,從調羹的側面喝湯,不能發出聲音。喝湯可以將湯碟朝外傾斜,以使調羹舀其最後一滴湯。
吃魚的刀叉要小些,左手握魚叉,叉齒朝下。魚刀是用來剝離魚肉,將魚肉推到魚叉上。吃肉類的刀叉最大,握刀的右手食指應放在刀背上,離刀柄一英寸遠。左手拿刀齒朝下。色拉的刀叉也有專用的,是叉刀中最小規格的。蝸牛鉗的使用很簡單,將蝸牛夾起,用特別的勺將肉拉出。
刀勺在右邊,叉和餐巾在左邊,液體在右邊,固體在左邊。餐具先從外側用起。
別人使用餐具有錯誤不要去提醒,自己錯了也用不著公開道歉。
餐具一旦拿在手上就不能再碰到餐桌;如果中間想休息,又不想拿走盤子,就應該將刀叉交叉放在盤子里呈8:20,刀子在下,叉子在上,叉齒向下,使刀叉看上去像個倒著的V形,就餐結束,刀叉平行斜放在盤子里,刀叉頭指向10點。
叉刀的正確用法
一頓正式的法國餐下來,至少要用20幾把刀叉,不僅是法國餐,其他西餐的用刀叉的方法是相同的,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一般法國人比較喜歡吃蝸牛,牡蠣什麼的,那麼用餐工具就會更多一些。
餐具的擺放
到法國餐廳入座後,面對面前一堆的刀叉是不是會感到有些困惑?其實,餐具的擺放位置是引導用餐的,如果有人請你吃法國菜,只要看看餐具就知道今天的宴請有幾到菜了。
餐具的使用順序是先從外向里使用,刀和勺在右側;叉和餐巾在左側;玻璃杯在右側;碟子(色拉、黃油碟子)在左側。
吃西餐的方法
西餐桌上的餐具很多,吃每一樣東西要用特定的餐具,中國人用西餐是學習西方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當你在享受西餐雅緻的就餐氛圍時,舉止更要正確得體,進餐有條有「禮」。
餐巾布西餐餐巾一般用布,餐巾布方正平整,色彩素雅。經常放在膝上,在注重禮節場合也可以放在胸前,平時的輕松場合還可以放在桌上,其中一個餐巾角正對胸前,並用碗碟壓住。
餐巾布可以用來擦嘴或擦手,要以對角線疊成三角形狀,或平行疊成長方形狀,污漬應全部擦在裡面,外表看上去一直是整潔的。離開席位時,即使是暫時離開,也應該取下餐巾布隨意疊成方塊或三角形放在盤側或桌角,最好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刀、叉、勺西餐用的刀、叉、勺各有其用,不能替代或混用。
刀,是用來切割食物的,不要用刀挑起食物往嘴裡送。切記:右手拿刀。如果用餐時,有三種不同規格的刀同時出現,一般正確的用法是:帶小小鋸齒的那一把用來切肉制食品;中等大小的用來將大片的蔬菜切成小片;而那種小巧的,刀尖是圓頭的、頂部有些上翹的小刀,則是用來切開小麵包,然後用它挑些果醬、奶油塗在麵包上面。
叉,要左手拿叉,叉起食物往嘴裡送時動作要輕。撿起適量食物一次性放入口中牞叉子撿起食物入嘴時,牙齒只碰到食物,不要咬叉,也不要讓刀叉在齒上或盤中發出聲響。
勺子,在正式場合下,勺有多種,小的是用於咖啡和甜點心的;扁平的用於塗黃油和分食蛋糕;比較大的,用來喝湯或盛碎小食物;最大的是公用於分食湯的,常見於自助餐。
餐具的擺放餐具的擺放是根據上菜先後順序從外到內擺放。有的菜用過後,會撤掉一部分刀叉。
刀叉放的方向和位置都有講究。刀叉放在墊盤上呈八字形,刀口朝內,叉尖向下就表示你還要繼續用餐;刀叉平行擺放在墊盤上刀口向外,叉尖向上則表示你不要用餐。湯勺橫放在湯盤內,匙心向上,也表示用湯餐具可以拿走。
優雅用餐:喝濃湯時勺子橫拿,由外向內輕舀,不要把勺很重地一掏到底,勺的外側接觸到湯。喝時用嘴唇輕觸勺子內側,不要端起湯盆來喝。湯將喝完時,左手可靠胸前輕輕將湯盆內側抬起,湯汁集中於盆底一側,右手用勺舀清。.吃比薩餅或其它餅類時,用刀在盤內切出一塊正好適合一口吃掉的大小,叉子叉住送入口中。
吃麵包時一手拿麵包,一手撕下一小塊放入口裡,不要拿著整個麵包咬。吃西餐時要衣著整潔,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長。最重要的是手一定要保持干凈,指甲修剪整齊。
B. 在法國吃大餐要注意些啥
法國人是熱衷於美食的民族,法國人追求完美和情調的性格、豐富的想像力和令人嘖嘖稱奇的創造力充分體現在其飲食文化中,烹飪程式復雜,餐具精美考究,菜餚味美精緻,氣氛適宜融洽。從美食角度看,法國大菜絲毫不輸中國菜。中國人到了法國,就要去體驗真正的法國飲食文化。在法國餐廳進餐時,要注意什麼呢?
一、法國大餐點菜
法國傳統菜單共有13道菜可供選擇,每道菜分量不大,內容順序如下:第一道菜凍開胃頭盤(Hors-d'oeuvre Froid)第二道菜 湯(Potage)第三道菜熱開胃頭盤(Hors-d'oeuvre Chaud)
第四道菜 魚(Poisson)第五道菜主菜(Grosse Piece)第六道菜熱盤(Entree Chaude)第七道菜 冷盤(Entree Froide)第八道菜雪葩(Sorbet)第九道菜燒烤類及沙律(Roti&salade)第十道菜 蔬菜(Legume)第十一道菜 甜點(Entremets)第十二道菜咸點(Savoury)第十三道菜 甜品(Dessert)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餐館都將菜單編排簡化至3-5道菜,方便顧客點選。
這里簡單介紹主要的幾道法國菜內容:
1、 開胃小吃:開胃酒+小菜+面餅之類的小點心,相當於我們的味碟。
法國人飯前用一小時來品嘗開胃酒,就著一些橄欖和小餅干。
2、冷頭盤:相當於我們正餐前的冷盤,拼盤。在上菜之前會有一道麵包上來。法國人喜歡吃又
長又硬的麵包(國內叫法棍麵包)。一定要把麵包用手掰成可以一口吃下去的小塊,臨吃前在小塊上抹上黃油。一般有沙丁魚,火腿,乳酪,鵝肝醬等。
3、 湯:濃濃的肉湯,清淡的蔬菜湯和鮮美的海鮮湯。
4、 熱頭盤,吃到這里才是法國菜的主菜了。法國正菜的第一道有名的菜,有蝸牛或鵝肝。
5、 主菜:主菜以肉類、魚類和海鮮為主,每個人可以根據胃口的大小點1-3道主菜。
牛排、豬排、魚、大蝦等肉類+葡萄酒、白蘭地或干邑。一般原則白葡萄酒配「白肉」(海鮮類),紅葡萄酒配「紅肉」(家畜和野味)。
6、 燒烤類及沙律(又名色拉):雖說烤肉三明治配料簡單,不過是將烤肉和蔬菜色拉夾在厚厚的白麵包里,加上薯條,但風味卻有很多種。
7、 乳酪:法國擁有300多種乳酪,19世紀法國美食家Brillat-Savarin在贊美乳酪的
審美感時說過:「一道沒有乳酪的豐盛晚餐,猶如一個失去一隻眼睛的美女。」這個國家平均每個人每天要吃一兩乳酪,全國人口每年吞掉的乳酪佔到世界乳酪年產量的1/10,是消費乳酪最多的國家。
8、 甜點: 法國人對甜品的重視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味蕾豐富。數千年來,法國人早將甜點製作視為一門藝術、一門學問。一道道甜點,品嘗到的不僅僅是各式各樣的甜蜜口感搭配。視覺上的迷人,廚子的搭配,往往更叫人欣賞。這便是法國甜點的吸引之處。
二、學會使用法國的餐具
法國餐館或家宴的餐具很精緻,排放也很講究。刀、叉和勺子排放有序,一般是左手拿叉,
右手拿刀,喝湯時調羹向外舀,這樣可以避免滴漏,從調羹的側面喝湯,不能發出聲音。
喝湯可以將湯碟朝外傾斜,以使調羹舀其最後一滴湯。
餐具正確的擺放姿勢如上:1.餐巾、2魚叉、3主菜叉、4沙拉叉、5湯杯及湯底盤、6主菜盤、7主菜刀、8魚刀、9湯匙、10麵包及奶油盤、11奶油刀、12點心匙、叉、13水杯、14紅葡萄酒杯、15白葡萄酒杯。
吃魚的刀叉要小些,左手握魚叉,叉齒朝下。魚刀是用來剝離魚肉,將魚肉推到魚叉上。吃肉類的刀叉最大,握刀的右手食指應放在刀背上,離刀柄一英寸遠,刀齒朝下。色拉的刀叉也有專用的,是叉刀中最小規格的。蝸牛鉗的使用很簡單,將蝸牛夾起,用特別的勺將肉拉出。
刀勺在右邊,叉和餐巾在左邊,液體在右邊,固體在左邊。餐具都是從外側向內側依次使用的。
餐具一旦拿在手上就不能再碰到餐桌;如果中間想休息,又不想拿走盤子,就應該將刀叉交叉放在盤子里呈鍾表8點20分方向,刀子在下,叉子在上,叉齒向下,使刀叉看上去像個倒著的V形;就餐結束,不想再要食物,刀叉平行斜放在盤子里,刀叉頭指向10點鍾的方向。酒杯根據酒的品種不同,分成烈酒杯、紅酒杯、香檳杯、干邑杯、啤酒杯、雞尾酒杯等。喝白開水有專用的水杯。酒杯的數量與酒的種類相等,擺法是從左到右,依次擺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玻璃杯擺右上角,最大的是裝水用的高腳杯,次大的是紅葡萄酒所用的,而細長的玻璃杯是白葡萄酒所用,視情況也會擺上香檳或雪莉酒所用的玻璃杯(如上圖)。
三、尊重法國的飲食傳統
當您在享受著酒與菜品的完美結合時,就像享受一曲完整的交響樂,回味無窮。這正應驗了亨利四世的名言:「佳餚美酒,人間天堂。」
法國人對於飲食有近乎宗教般的虔誠,而這種虔誠之心繞梁千載,彌久不散。這種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食不厭精的飲食傳統,同時也創造出飲食時尚。法國菜是這世界上尾翼可以和中國菜相提並論的菜系。
法國人對飲食的講究程度絕對可以與我們中國人相媲美,甚至可以說她們在把飲食視之為藝術上又勝我們一籌。法國人除了對食物講究色香味外,還特別追求進餐時的情調,比如精美的餐具、幽幽的燭光、典雅的環境等等。法國人甚至將飲食賦予哲學的意義,他們認為個人飲食應符合各自教養與社會地位。
法國人還將同桌共餐視為一種聯絡感情、廣交朋友的高雅樂趣和享受。有一位被稱為「世界級膳食家」的人曾說:「感受餐桌上的就餐氣氛,就可以判斷這個國家國民的整體個性。」看看法國人的美味佳餚以及用餐方式,不由得會讓人想起克萊德曼手指下流淌出來的串串音符,浪漫而雋永,讓你充分領略法式大菜散發馨香的藝術情調。
曾經有食客將餐館法國菜拍照曝在社交網站上,此舉惹惱了法國頂級餐館的廚師,他們認為 此舉有侵犯知識產權之嫌。法國米其林星級餐館對顧客不好好享受美食,感受用餐的良好氛圍,只顧拍照的做法很不滿,認為這些人不懂禮儀。法國主廚認為,美食照片上載社交網站同許多人分享,食物就失去新鮮感,無法讓人「驚喜」,而且,用手機拍照,很難拍得好看,也無法完美呈現廚師精心料理的食物。在餐館、酒店等公開場合,注意不要當著法國人的面對餐桌上的食物拍照,以注重餐廳服務員和廚師的感受。
三、法國人的宴請習慣
法國人極少邀請朋友和家人到餐館吃飯。他們習慣邀請客人到自己家裡吃飯,可以不著急,慢慢地用餐。法國人吃飯時間長,是為了充分享受這種私密的氛圍和家常原汁原味的美食。每逢周日,去郊外燒烤對法國人也很重要,與家人和朋友一起吃烤肉和烤沙丁魚,可以一邊品嘗美食,一邊交流情感,其樂融融。
如果您被法國人邀請去吃家宴,一般需要在做客前准備好一束鮮花和禮物。吃飯時,最好向主人誇贊幾句主婦做的菜。
C. 法國大餐一般有幾道菜
法國大餐一般有八道菜,分別為:
第一道菜:開胃菜
一般是比較小份的冷盤菜,如熏鰱魚、生蚝等,一般可以用來提高食慾,而且用色、形狀十分特殊,會避免在下一道菜中重復。
第二道菜:湯
主要有清湯、濃湯兩種,清湯以多種食物清燉為主,濃湯則是由多種食物、調味料煮成。
第三道菜:魚
其實這道菜並不僅僅是指魚,多指海鮮,如魚、蝦、貝殼、蟹等,一般都會將其外殼、骨頭祛除,只留肉,然後淋上特製調味汁,呈上就可食用。
第四道菜:凍
這是一種類似於國棟的食物,主要目的是為了清除口腔內的海鮮腥味,也會突出葡萄酒的香味,在口腔中留下甘甜的味道。
第五道菜:間菜
以肉食為主,如牛扒、肉排等,將肉通過多種烹調方式進行處理,加上調味汁與肉搭配,隨後再加上芳香的蔬菜,也是法國大餐中的真正主菜。
第六道菜:燒烤
同樣也是以肉食為主,去骨後放入燒爐中,烤出風味後加作料。
第七道菜:沙律類
似於蔬菜沙拉,直接將新鮮的蔬菜涼拌,加入沙律攪拌,當然,也可加入少許的雞蛋、雞肉、或者是其它熟肉類。
第八道菜:甜品、咖啡
用餐接近尾聲後,一般會有高點、餅干、雪糕或是其它的甜品,同時也會呈上咖啡或者是紅茶。
D. 我要法國大餐的簡介,精細一點,最好講講法國人怎樣用餐、用餐禮儀等。然後就是每一道菜,要有重點!
呵呵..樓上那位介紹的非常詳細,不過這些比較適合在非常正規的場合,真正普通大家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和中國一樣,沒那麼嚴肅.
我就在法國生活,我老公是法國人,我觀察到他們其實吃飯和咱們一樣,當然,他們的餐具擺放會更詳細一點,左叉右刀,上方放小勺子用來吃小杯子裝的前餐或甜點,盤子放中間,當然,如果是在餐館吃飯或到朋友家參加比較正式的聚餐,就會連抹嘴用的餐巾布一起擺放,平時就放卷大的廚房專用衛生紙,他們吃飯時也沒有計較什麼餐具盡量不要發出聲音等(除過非常正式的場合),大家吃飯也是一邊聊天一邊吃,甚至邊吃邊看電視的都有.
他們早餐就太簡單了,果醬,麵包片和咖啡或熱巧克力(喝牛奶的人很少)
午餐是比較正式的,當然工作的人就除外了,因為時間關系,他們80%的人都不回家做飯,就在外面買個三明治,在小型城市或鄉村,尤其是周末吃午飯就比較正式,通常頭餐是生菜沙拉或一碗濃湯,當然,如果去朋友家作客什麼的就回比較好,他們最喜歡用很小的玻璃杯盛食物,裡面填充蛋黃醬,三文魚丁,番茄醬什麼的弄的顏色很漂亮,不過味道真不怎麼樣,我感覺就是沒什麼實料,都是吃一些番茄醬和沙拉醬什麼的,光是些醬質調料.吃完後撤去杯子什麼的就上肉類,雞肉鴨肉牛肉什麼的,他們很少吃羊肉,我個人覺得他們做的不如咱們中國人做的,他們不會用什麼調料,就是個胡椒粉和鹽而已,然後就放到烤箱去或鍋里煎一下,他們做的雞肉鴨肉什麼的皮上的油也不煎出來,看起來濕漉漉膿糊糊的,切開後還能看到鮮血淋淋,尤其是鴨肉,裡面還是生的,吃起來一股血腥味,我感到很惡心,他們吃飯的時候不是喝葡萄酒就是喝自來水(法國都是接自來水喝的),沒什麼飲料,在餐館也一樣,如果不買飲料,服務員就會給你一瓶自來水.吃完肉類就是芝士和長棍麵包了,有些人還加黃油一起吃,如果盤子有剩湯料,他們就用麵包擦盤子的湯料吃,直到把盤子擦乾凈為止.吃完麵包就是甜點了,他們的甜點還是比較豐富的,冰淇淋,蛋糕什麼的,不過他們的甜品一般都是自己做的,很少有人出去買現成的.
晚飯與午飯差不多,唯一的區別是晚飯的頭菜基本都是濃湯,然後就和午飯一樣了.甜品通常是酸奶或水果.
E. 法餐上菜速度
法餐的上菜速度是非常慢,法國是一個浪漫優雅的國家,鮮花,香水,葡萄酒隨處可見,法國是一個將門將美食視為一門藝術的國家,法國法國大餐的西餐中,較有地位的菜也是西方文化的一顆民族,法國菜信任條研究品種多從主食各色麵包可以說每到法國,菜都吃得精益求精,法國人吃飯很優雅,不著急慢慢吃,估計吃一頓飯也得三個小時
F. 法式大餐的簡介
法國人一向以善於吃並精於吃而聞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法式菜餚的特點是:選料廣泛(如蝸牛鵝肝都是法式菜餚中的美味),加工精細,烹調考究,滋味有濃有淡,花色品種多;法式菜還比較講究吃半熟或生食,如牛排羊腿以半熟鮮嫩為特點,海味的蚝也可生吃,燒野鴨一般以六成熟即可食用等;法式菜餚重視調味,調味品種類多樣。用酒來調味,什麼樣的菜選用什麼酒都有嚴格的規定,如清
湯用葡萄酒,海味品用白蘭地酒,甜品用各式甜酒或白蘭地等;法國菜和乳酪,品種多樣。法國人十分喜愛吃乳酪水
果和各種新鮮蔬菜。
法式菜餚的名菜有:馬賽魚羹 鵝肝排 巴黎龍蝦 紅酒山雞 沙福羅雞雞肝 牛排等。
一個民族的飲食習慣與他們的文化習慣與性格是息息相關的。
法國人的情感細膩,想法浪漫。因而法國的餐飲是非常講究的。
法國的飲食文化非常悠久,從路易十四開始,法國的飲食外交便世界聞名,在法式宴會鼎盛時期,餐桌上一次可上200道菜。法國人最愛吃的菜是蝸牛和青蛙腿,最喜歡的食品是乳酪,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此外,法國人還是世界飲酒冠軍,尤其是喝葡萄酒。
法國是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講究吃,而且捨得花錢。法國人不愛吃無鱗魚,也不愛吃辣味的菜餚。他們一般都喜歡吃略帶生口、鮮嫩的美味佳餚。法國人一般都樂於喝生水(自來水),不習慣喝開水。
聞名世界的法國料理,以精緻豪華的高尚品味,風靡全球食客的胃,法國人將「吃」視為人生一大樂事,他們認為:美食不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藝術。16世紀時的法國宮廷已有一套相當講究的飲食文化,法國大革命後隨著宮廷廚師的流落市井,宮廷料理開始在民間生根。
法國料理十分重視「食材」的取用,次等材料,做不出好菜是法國料理的至理名言,而法國料理就地取材的特色,使南北各地口味不一,因此「到什麼地方吃什麼菜、什麼時令吃什麼菜」就很重要!
法國料理的精華在醬汁(SAUCE),因為對食材的講究,法國人使用醬汁佐料時,以不破壞食材原味為前提,好的醬汁可提升食物本身的風味、口感,因此如何調配出最佳的醬汁,就全看廚師的功力了!此外,法國菜也被喻為最能表現廚師內涵的料理,每一道菜對廚師而言,都是一項藝術的創作。
G. 最近要和朋友去吃法國大餐,沒吃過,想問問有什麼講究么
品嘗浪漫法國菜
法國人晚餐的時間,大多在晚上8點左右,有的甚至更晚。到了餐館之後一切經過專家精心設計的、溫馨而典雅的氣氛立刻會感染你。餐廳的桌椅擺放也很講究,不僅要方便就餐,還要迎合不同顧客的消費心理,空間更要得到充分的利用。法國餐廳的服務非常到位,不僅要為第一次光顧的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而且還要記住老客戶的姓名及其喜好的餐桌位置。每當這些人來此就餐,他們都主動迎上前去招呼著客人的姓名,使人備感親切。 法國餐的每一道菜與飲品搭配是一門「藝術」。餐前一杯開胃酒不可缺少,就餐期間酒的種類、甚至顏色都非常講究。點肉類食品要配紅葡萄酒,吃魚蝦一類的海味要喝白葡萄酒,有些人用餐後還喜歡喝一點白蘭地一類的烈性酒。每種酒所用的酒杯都不相同。看著高矮胖瘦好幾個酒杯放在眼前,不勝酒力的也不必緊張,吃法國菜酒只是席間的助興之物,淺嘗輒止就可以了。 喝紅葡萄酒時要拿杯子的上部,因為手的溫度會使酒散發出香味,也可以拿酒杯的腰部,但喝白葡萄酒和香檳時,一定要拿酒杯的腰部,以保持酒的涼爽。
點菜的程序
法國餐的菜單很簡單,主菜不過十來種,但都製作精美,我們不如用實例來說明,既有感性認識又有切實的感受。如果你到法國餐廳就餐,那點菜的順序一定是:
第一道冷頭盤一般點菜第一道菜要點一道冷盤,在菜單的冷頭盤之中。 在上菜之前會有一道麵包上來,如果要在麵包上抹黃油的話,一定要把麵包用手掰成可以一口吃下去的小塊,臨吃前在小塊上抹上黃油。切忌把整個麵包都塗上黃油。據說:吃麵包「吃一口掰一口」的習俗已流傳了幾個世紀,為的是將吃剩下的麵包分給窮人。 第二道湯美味的法式湯類,有濃濃的肉湯、清淡的蔬菜湯、和鮮美的海鮮湯。 如果湯太熱不能喝,不能用嘴去吹,要等到自然涼下來再喝。 第三道熱頭盤吃到這里才是法國菜的主菜了。主菜以肉類、海鮮為主,每個人可以根據胃口的大小點1-3道主菜。 切忌進餐速度過快,大口吞咽食物不僅影響健康,也是失禮的表現。如果你是同他人共同進餐,那麼要注意進餐的速度和大家保持一致。 第四道甜品在主菜以後,可以點一道甜品,可以是冰激淋等食品。 不要把勺子放在嘴裡說話,嘴裡有東西時不要開口說話。
使用方法
喝湯時調羹向外舀,這樣可以避免滴漏,從調羹的側面喝湯,不能發出聲音。喝湯可以將湯碟朝外傾斜,以使調羹舀其最後一滴湯。 吃魚的刀叉要小些,左手握魚叉,叉齒朝下。魚刀是用來剝離魚肉,將魚肉推到魚叉上。吃肉類的刀叉最大,握刀的右手食指應放在刀背上,離刀柄一英寸遠。左手拿刀齒朝下。色拉的刀叉也有專用的,是叉刀中最小規格的。蝸牛鉗的使用很簡單,將蝸牛夾起,用特別的勺將肉拉出。 刀勺在右邊,叉和餐巾在左邊,液體在右邊,固體在左邊。餐具先從外側用起。 別人使用餐具有錯誤不要去提醒,自己錯了也用不著公開道歉。 餐具一旦拿在手上就不能再碰到餐桌;如果中間想休息,又不想拿走盤子,就應該將刀叉交叉放在盤子里呈8:20,刀子在下,叉子在上,叉齒向下,使刀叉看上去像個倒著的V形,就餐結束,刀叉平行斜放在盤子里,刀叉頭指向10點。
叉刀的正確用法
一頓正式的法國餐下來,至少要用20幾把刀叉,不僅是法國餐,其他西餐的用刀叉的方法是相同的,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一般法國人比較喜歡吃蝸牛,牡蠣什麼的,那麼用餐工具就會更多一些。
餐具的擺放
到法國餐廳入座後,面對面前一堆的刀叉是不是會感到有些困惑?其實,餐具的擺放位置是引導用餐的,如果有人請你吃法國菜,只要看看餐具就知道今天的宴請有幾到菜了。 餐具的使用順序是先從外向里使用,刀和勺在右側;叉和餐巾在左側;玻璃杯在右側;碟子(色拉、黃油碟子)在左側。
H. 我媽說真正的法國大餐要吃8個小時!!!求大神解釋怎麼吃!!
先是餐前的開胃菜,然後正菜,然後甜點。。。而且每道菜都是慢慢吃,吃完一道再上一道,所以要很久。。。但也不至於八個小時呃,一般兩三個小時吧
I. 法國人的作息時間,他們幾點吃三餐
早餐看工作情況。牛奶,咖啡,麵包。
午餐在一點左右。三明治,便餐為主。
晚餐在八點左右,大餐為主
J. 法式大餐的介紹
選料廣泛(如蝸牛、鵝肝都是法式菜餚中的美味),加工精細;烹調考究,滋味有濃有淡,花色品種多;法式菜還比較講究吃半熟或生食,如牛排、羊腿以半熟鮮嫩為特點,海味的蚝也可生吃,燒野鴨一般一六成熟即可食用等;法式菜餚重視調味,調味品種類多樣。用酒來調味,什麼樣的菜選用什麼酒都有嚴格的規定,如清湯用葡萄酒,海味品用白蘭地酒,甜品用各式甜酒或白蘭地等;法國菜和乳酪,品種多樣。法國人十分喜愛吃乳酪、水果和各種新鮮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