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語和義大利語哪個更好學
當然法語了
1、世界上用法語的國家遠遠多於用義大利語的國家;
2、中國以後會加強同歐盟的合作,歐盟中法國比義大利重要,因此中法合作會多些;
3、在華法國企業遠多於義大利企業,學法語就業機會多;
4、法語、義大利語都很難學,但學了法語學西語、義大利語就都很容易了。
我姐姐現在在法國,她說她沒學過意語,雖然讀不出來,但基本全看得懂。
⑵ 法語和義大利語哪個比較好學有用
法語和義大利語都是屬於拉丁語系的語言。法語的應用范圍比較廣,在非洲有些國家也有使用。義大利語的使用范圍相對比較少,只有在義大利的本土和瑞士的一部分地區使用。
法語現在學習的人很多,幾乎成為學習英語專業同學的第二外語,義大利語的人才缺口相對來說比較大,因為使用范圍局限。
這些情況希望對你有幫助。
⑶ 法語和義大利語哪個好學
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俄語、日語、韓語、阿拉伯語是除英語之外在中國最受寵的九大外語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小語種」,這種稱呼未必精確,但很受大家,大未必佳,小更讓人覺得親切和有歸屬感。
部分人學外語都是出於個人喜好,要不外語學院男女比例也就不會那麼失調了,在具體選擇某個語言的時候,除了愛好,最看重的就是就業形勢了,尤其是把小語種當專業的人,對此更是十二分的關注。
哪個小語種的就業形式更好呢?回答這樣的問題是很冒風險的,誰都不願意別人把自己的專業看輕了;所謂和為貴,在為它們的排座次之前,先集體表揚一下,來看兩條報道:
第一條是關於就業率的:CCTV_1《朝聞天下》中教育部公布了全國普通高校規模以上專業07年的就業狀況,其中涉及本科專業226個,就業狀況依據為每年9月初應屆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統計數據,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排名前10。
第二條是關於薪水的:據《北京晚報》08年報道,調查顯示,本科專業高薪前10名中,小語種專業占據了三名,分別是月薪最高的法語專業,排名第三的德語專業和排名第九的日語專業。這說明,小語種和電子信息類本科專業處於我國大學畢業生薪資結構的塔尖。
報道很可喜,聽上去很鼓舞士氣,小語種在就業形勢上的相近源於在就業渠道上的類似,雖然在語言結構上有諸多的不同,但在就業渠道上有很強的共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領域:
1、政府公務員;2、高校教師;3、新聞傳媒機構;4、外企和中外合資企業;5、各省市外辦;6、外貿公司;7、旅遊公司;8、留學培訓機構;9、文化傳播公司;10、自由職業者。
說完了大同來說下小異,小語種的就業形式的差異,主要受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
1、學習這種語言的人數;
2、講這種語言的國家數量及經濟情況;
3、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系,包括地緣上的和政治經濟方面的。
結合上面三點,說說我們所感受的小語種就業排行:
1、葡萄牙語(開辦院校6所,講葡語的國家和地區7個左右)
不知道教育部公布的就業率排行前10裡面為什麼沒有葡語,或許因為每年畢業的學生太少,還不屬於「規模專業」,但是葡語當前的就業形勢實在是超好。
葡語國家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有5個。在語言方面,葡語跟西語情同手足,在就業方面,葡語倒是跟法語親如兄弟,像法語一樣,非洲也是葡語目前就業的一個主要戰場。提到葡語非洲,就必須提到一個國家—安哥拉。安哥拉對中國的貢獻不只是奧運會上的籃球,他還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更誇張的是08年初小安居然取代小阿成為中國最大石油供應國,中安之間有多強的經濟互補也就不言而喻了。中國同另外一個非洲葡語國家莫三比克也保持著很好的經濟關系,目前是他的第六大投資國。從企業自己登記的招聘信息來看,學葡語的去非洲,起薪會達到2000-2500美金,這樣的工資水平,是其他小語種望塵莫及的。
不過非洲對很多人而言,都是只想遠觀,不願近臨,如果不想去的話也無妨,巴西,這個講葡語的南美足球王國,同樣是吸收葡語人才的重要陣地。巴西、中國、俄羅斯、印度目前被稱為「金磚四國」,經濟發展潛力最為巨大。無論是現在還是在將來,目前的葡語畢業生數量,都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葡語的源產地葡萄牙提供不了多少就業機會,但需求也總還是有的,再者他好歹占著歐洲這么一塊寶地,讓葡語的在三大洲都有落腳點和根據地。
2、西班牙語(開辦院校20所,講西語的國家和地區20多個)
西班牙語有點像5年前的法語,講西語的國家有20多個,而國內開西班牙語的院校目前也只有20多所。從這兩年的培訓市場來看,西班牙語是升溫最快的,一方面是由於美洲國家留學市場的開放,另一個方面也是市場對西語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
西語國家大部分集中在拉丁美洲,受西方影響較大,對中國經濟依賴性並不強,西語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對穩定。目前良好的就業形勢得益於物以稀為貴的法則,不出所料的話,開辦西語的院校這幾年會激增,加上合適的崗位上逐漸有了合適的人,西語就業在未來大概不會再有這么明顯的優勢。
3、法語(開辦院校71所,講法語的國家和地區40多個)
法語是除英語之外,使用國家最多、涉及范圍最廣的語種,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各比賽場地,都是法英中三語播報的。不過在就業方面,場面很尷尬:學法語的去歐洲就業的極少,更多的是去了非洲。
現在的法語專業很像是非洲預科班,為非洲源源不斷的輸送翻譯人才。講法語的國家多半分布在非洲,國家雖然窮,可是自然資源豐富,而且大部分尚未開發。中非一直有著傳統的友誼,我們稱其他國家為朋友,稱非洲國家為兄弟,這感情色彩顯然很不一樣,前兩年還做東開了個中非合作論壇,兄弟們好好聚了一會。中國在非洲的火熱和強勢是西方國家不願看到的,非洲問題,越來越成為中西之間的焦點問題,從達爾富爾石油到辛巴威軍火,西方國家即不滿又不安,說中國是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義」。
不管外界怎麼評說,客觀的情況是,中國公司在承接著越來越多的非洲項目,法語專業畢業生一批接一批的來到非洲。
去非洲會有不錯的薪水待遇,起薪在1000-1500美金左右,這也是為什麼法語會成為榜單上「月薪最高」的專業,不過很少有人僅僅是看在錢的份上去非洲的,尤其是女生,去非洲更像是在就業壓力之下做出的一個無奈選擇。現在法語專業的畢業生確實太多了,開設法語的院校,這5年間基本是翻了個番,法國留學的也在陸續歸國,這都給法語專業的就業造成了沖擊。
4、德語(開辦院校60所,講德語的國家和地區5個左右)
感覺最明顯的一個詞就是「穩定」,你努力或者不努力,各方面的數據都巋然不動。
德語就業排前10,薪水排小語種第2,德語的就業形勢基本處於一種穩定的狀態,不會讓人太驚喜,也不會讓人很失望,吸收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上面提到的10大領域,在外企吸收人才方面,德企是除日企之外表現最好的,尤其是汽車行業。
近三年來,由於留學政策的調整,德國留學處於一個低谷,德語培訓招生人數也是略有下降,感覺德語在中國不如以前那麼受追捧了;不過,對德語專業的人來說,這也許是好事,少了一幫湊熱鬧的競爭者。
5、日語(開辦院校227所,講日語的國家—日本)
拋去民族感情的因素,客觀的說,日本確實是個科技領先,名企眾多的國家。在數碼時代的今天,年輕人手上都篡著幾件日貨:卡西歐的手錶、電子詞典、計算器,佳能、索尼、尼康的相機攝像機。
在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日本一直穩居第二,同時由於地緣關系,大量的日企在中國投資建廠。日企不像歐美企業,不管母語是什麼,都拿英語當辦公語言,小日本的英語也不好。日企吸收了大量的日語專業畢業生,之所以很多人覺得外企是小語種學生的主要畢業去向,大概就是受日語就業情況的影響吧。
現在開設日語的院校也是非常之多,達到了227所,快趕上英語院校的一半了;日語的想找份工作不難,想找份好工作不簡單,很多都是在日企做文員。
6、義大利語(開辦院校12所,講語的國家—主要是義大利)
義大利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國家,很難用一種固定的思維去理解她。國家很個性,但意語學友的就業多半很規矩。曾經用網站廣告換培訓班的方式上過北外的一個義大利語班,老師很年輕,畢業沒兩年,跟我們聊起她們同學就業情況,基本上也是集中於文章開始提到那10大領域。
如果說不同的話,意語也有一點很個性的地方,培訓班裡10來個學生,有一個是出於工作需要學意語的,是一家知名網站的足球編輯,後來我留意了一下,包括CCTV體育頻道在內的一些新聞媒體,還真是有好幾家都招義大利語的做體育編輯。
義大利語是一個不能大量吸收畢業生的領域,但因為開設的院校數量少,而且不是年年招生,又加之義大利留學政策不太穩定,不像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那樣有大量的歸國畢業生,因而意語就業的優點是競爭壓力不大,缺點是渠道不寬。
7、俄語(開辦院校93所,講俄語的國家和地區10個左右)
除了俄羅斯,俄語在其他幾個國家都不是唯一通用的語言,在烏克蘭和幾個「斯坦」國家都有「去俄羅斯化」的架勢,俄語的地位似乎在削弱。
俄羅斯經濟這些年復甦的很快,不但是在黑龍江新疆一些邊境地區,中俄貿易很活躍,就是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地區,外交部旁邊的雅寶路,街上的路標,商店的牌牌也都是中俄雙語的,很成規模。
開辦俄語的院校很多,但也有不少這些年都沒怎麼招生,俄語就業整體上處於一個回暖的狀態。
8、阿拉伯語(開辦院校16所,講阿拉伯語的國家和地區有20多個)
阿拉伯語國家有20多個,主要分布在西亞、東非和北非,給人的感覺就是沙漠和石油。有些國家因為石油富得流油,彈丸之地,人口只有80多萬的卡達能有那麼好的財力舉辦亞運會就是石油的功勞。
阿語國家的確是很喜歡拿石油說事的,除了提到的10個小語行業,阿語畢業生的就業跟這個緊密相關,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畢業生的落腳點。
從習俗上來講,阿語國家重男輕女的現象較為嚴重,雖然並不能由此判斷阿語女生就不好就業,但要想有較好的發展,女生確實不易。
阿語國家缺乏知名企業,學阿語進外企的想法比較不切實際,在中國做生意的阿拉伯人,多是集中在義烏這樣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等幾個國家都是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法語的國家,不少公司都配有兩個語種的翻譯,也算是法語阿語一家親了。
9、韓語(開辦院校61所,講韓語的國家—韓國、朝鮮)
韓語這兩年在中國備受小小青年的追捧,把學韓語奉為時尚,不過大部分人都只是出於娛樂的目的來學韓語的,跟韓語專業的就業形勢無關。
在華投資的韓企有像三星、LG這樣的大公司,更多的則是一些小公司。韓企在華分布有很強的地域性,山東、東北、江浙、廣東比較多,而且是多盤踞在一些二線三線城市,像大連、青島、煙台、威海、日照、東莞,工資水平也就較低,月薪1000多人民幣的也會有人做,小韓企在華設廠,也就是圖的人力成本低。
在九個小語種中,韓語專業的含金量偏低,是最不注重學歷而看重實際韓語水平的一個專業,很多企業只要去大專甚至高中以上學歷就成。這是因為一來韓語相對容易掌握,二來本身中國很多朝鮮族的人天生就是中韓雙語人才,再一個,現在在華的韓國留學生和職員眾多,漢語好的也不少,而且有聚居的態勢,對韓語翻譯的依賴性很小。從某種程度上說,會韓語可以幫你錦上添花,但把它看作安身立命的本錢,恐不長久。
最後說一下上面的部分數據來源:各語種的院校開設數來源於「中國大學課題評價組」,實際的各語種開設院校數應該比這個多幾所,因為有些院校往往是開了專業兩三年才在教育部備案。各語種的國家數參考了中國地圖出版社的《新編實用世界地圖冊》國家和地區概況部分以及芳思?小語種網站的部分信息。
本來想好了一句話用來結尾的,說是「不管學哪個語種,只要學好了,就業都沒問題!」,這話聽上去非常的英明和富有遠見;不過回來頭來想想,當時學外語的時候,班上沒有誰不想把語言學好的,也沒有誰不曾努力過,但末了水平上還是會有不小差別,這完全是自然規律;所以想想這么真知灼見的總結還是留給外交部的發言人去用吧。
⑷ 世界語言難度排名十大最難語言
世界語言難度排名⑸ 義大利語和法語哪個更難呢
法語和義大利語都是拉丁語系羅曼語族的語言,比較相似。
很多語法,短語等都是很類似的。如果有英語和法語的基礎,學義大利語就相對容易些。
我覺得法語比義大利語簡單很多。義大利語對於陰陽性、單復數區別更加細。比如很簡單的定冠詞,法語就只有la
le
l'
les,
義大利語就更多:la
il
lo
l'
le
i
gli。
個人感覺法語是一種很陰柔的語言,義大利語則具有陽剛之氣。可能是由於法語眾多的鼻音,一些特殊的母音造成的吧。而義大利語的此為一般都是母音,特別是o,a,e,i,聽起來抑揚頓挫。另外,法語沒有重音。
關鍵是多練!
祝好運!
⑹ 義大利語、法語、德語哪個比較簡單,相對稍微好學一點
義大利語、法語、德語中法語是比較簡單易學的,德語也還可以。⑺ 義大利語和法語那個更容易學
Ciao a tutti 學習義大利語的寶寶們,意語君有一個困擾已久的問題想問問你們:
話說,義大利語這么難,你們是為啥入了這個坑呀?為啥被它虐了千百遍,還能依然待它如初戀呢?莫非你們也像意語君一樣,立志要將優美動聽好玩逗比的義大利語傳遍大江南北?
這么麻煩的一門語言,寶寶們為啥要學啊喂?!
Perché studi italiano? Come lo studi?
你為什麼學習義大利語?是怎麼學習的呢?
Da quanto tempo studi la lingua italiana?
你學習義大利語多久了?
Hai incontrato qualche difficoltà rante lo studio?
在學習中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讓意語君聽到你們的心聲,手指敲起來~~
意語君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兒搬,你們想看啥,想知道啥,意語君就在那兒掘地三尺找資源~不客氣,請叫我雷鋒君~O(∩_∩)O~
最後,希望大家的義大利語都能說的像下面這位ragazza italiana的中文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