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位置與氣候
斯特拉斯堡大學坐落於法國阿爾薩斯大區北部城市斯特拉斯堡的4個主要地點以及阿爾薩斯的一些區域,總共有110座大樓和80公頃土地。斯特拉斯堡位於法國國土的東端,與德國隔萊茵河相望,是法國阿爾薩斯大區和下萊茵省的首府。該市人口約27萬,而橫跨法德兩國的都會區(稱為「歐洲區」)總人口達到86萬多人。在歷史上,德國和法國曾多次交替擁有對斯特拉斯堡的主權,因而該市在語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國和德國的特點,是這兩種不同文化的交匯之地。
斯特拉斯堡與日內瓦、紐約以及蒙特利爾一樣,是少數幾個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的城市,駐有歐洲聯盟許多重要的機構,包括歐洲理事會、歐洲人權法院、歐盟反貪局、歐洲軍團(Eurocorps)、歐洲視聽觀察,以及最著名的歐洲議會。該市的氣候類型屬於溫帶半大陸性氣候。由於城市本身位於萊茵河河谷,西面20千米就是孚日山脈,而東面25千米處就是黑森林。來自每個方向的風通常都會被這些天然屏障所阻擋,因此該市夏季溫度很高。
② 斯特拉斯堡在哪,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斯特拉斯堡 (Strasbourg),法國東北部城市,阿爾薩斯大區(Région Alsace)的首府和下萊茵省(Bas-Rhin,67省)的省會,也是法國第七大城市和最大的邊境城市[1] 。市區位於萊茵河西岸,東側與德國巴登-符騰堡州隔河相望,西側則為孚日山區。斯特拉斯堡遠離海岸線,但仍然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屬於非典型性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歷史上,斯特拉斯堡處於多個民族活動范圍的重合地帶。從最初的凱爾特,再到高盧、日耳曼以及後來的法蘭克、查理曼,這些民族都在斯特拉斯堡留下了足跡。十九時期中期開始則逐漸成為了德法長期爭奪的焦點。二戰後,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歐洲委員會、歐洲人權法院、歐洲反貪局及歐洲議會等多個歐盟合作組織均在斯特拉斯堡設立總部。
好玩的景點:
斯特拉斯堡的
la petite France
歷史中心位於伊爾河兩條支流環繞的大島(Grande Ile),被稱為「小法蘭西」(Petite France),這一區域擁有中世紀以來的大量精美建築。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也是首次一個城市的整個市中心區域獲此榮譽。小法蘭西又有「小威尼斯」之稱。伊爾河在那裡分岔為許多條運河,穿過的一小片地區布滿中世紀木桁架房屋和巴洛克風格的砂岩建築。「小法蘭西」這個名稱來源於15世紀末期的一所梅毒病院,而梅毒當時在一些地方也稱為法國病(Franzosenkrankheit)。在中世紀這里有眾多的賣淫者,賣淫過去在德國被稱為「法國生意」。該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完全摧毀,戰後重建。第一次建設後,到1970年,該市決定繼續投資以恢復其原有的精神面貌。這個任務委託給了以建築師 Jean Apprill 領頭的UA5工作室。如今能看到的是重生後的斯特拉斯堡,德國風格的木結構房屋(maisons à colombages)與交錯的小運河相得益彰,有如童話般美麗,它歷史的靈魂都在那些重建的建築中得以體現。
建築
斯特拉斯堡最著名的建築是哥特式的主教座堂(用砂岩建造,有著名的斯特拉斯堡天文鍾),以及中世紀萊茵蘭地區黑白木構架建築的街景——特別是在沿著伊爾河的小法蘭西區,以及主教座堂周圍中世紀風格的街道和廣場(如座堂廣場、聖艾蒂安廣場)。
除了主教座堂以外,斯特拉斯堡還有幾座中世紀教堂歷經多次戰爭仍然倖存至今:羅馬式的聖艾蒂安教堂,一部分在1944年被英美空襲炸毀;羅馬式與哥特式結合的巨大的聖多馬教堂,有斯伯曼製作的管風琴,莫扎特和史懷哲曾在此演奏;哥特式的聖Pierre-le-Jeune新教教堂,其地下室可以追溯到5世紀,而迴廊始建於11世紀;哥特式的聖Guillaume教堂,有早期文藝復興式彩色玻璃;哥特式的聖約翰教堂;新哥特式的Saint-Pierre-le-Vieux天主教堂(附近還有一個Saint-Pierre-le-Vieux新教教堂)有一些15世紀木製彩繪祭壇。現毀壞的教堂用於舉辦展覽。 在眾多的中世紀建築中,舊海關(Ancienne Douane)相當突出。
德國文藝復興為該市留下了一批醒目的建築物,如位於谷登堡廣場的前市政廳;法國巴洛克和古典主義建築包括數座旅館,如hôtels particuliers、Hôtel Préfet、Hôtel des Deux-Ponts和Hôtel de Ville等。斯特拉斯堡最大的巴洛克建築是1720年代的濟貧院。法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物則以德布羅意廣場的歌劇院為代表。德國皇帝威廉一世統治時期,為斯特拉斯堡的德國區留下了一批質量上乘的折衷主義建築,寬闊的林蔭大道整齊劃一
,街道兩邊建築堅固、尺度巨大,建築風格混合了5個世紀以來歐洲各種建築風格,以及新埃及、新希臘、新巴比倫風格。前皇宮最為政治化,但當時最富麗堂皇的建築是帶有多重直角塔樓的蓬托尼埃國際學校(女校),和擁有華麗彩繪磚立面、木器和花飾陶器的裝飾藝術學院。德國區的著名街道包括黑森林大街、孚日大街、阿爾薩斯大街、馬賽大街、自由大街、福煦路和霞飛路等等,著名廣場則包括共和國廣場、大學廣場等。在重修的要塞路能發現1880年代普魯士軍事建築的重要實例,尺度巨大的要塞,命名為戰爭門(Kriegstor)。 在現代建築方面,斯特拉斯堡擁有一些精美的新藝術運動建築,如巨大的節日宮(Palais des Fêtes)和一些別墅住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功能建築的實例中,位於范圍廣闊的歐洲區(Quartier Européen),由理查德·羅傑斯設計的歐洲人權法院無疑是最壯觀的。
其他著名的現代建築有市立音樂與舞蹈學校、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位於市郊的有軌電車終點站和停車場。
該市還有一些美麗的橋梁,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擁有4座古塔的中世紀的蓋頂橋(Ponts Couverts),近旁就是17世紀沃邦攔河壩(沃邦要塞的一部分)。其他美麗的橋梁還有19世紀華麗的 Fonderie橋(石橋)和Auvergne橋(鐵橋),以及萊茵河上未來派的步行橋(Passerelle,2004年開放)。
公園
斯特拉斯堡的特徵之一是擁有眾多一流的公園,其中有一些有相當的歷史文化價值。柑橘公園呈現顯著的法國花園特色,內有一個新古典主義的城堡和一個小型動物園;城堡公園,17世紀的要塞矗立在萊茵河畔;Pourtalès公園屬於英國風格,是現代雕塑的露天博物館,園內有一座新巴洛克式城堡(現為席勒國際大學)。植物園成立於德國統治時期,靠近斯特拉斯堡天文台,建於1881年,還保存著一些當時的溫室。Contades公園雖然是該市最古老的公園,不過在二戰後已經徹底重建。Poteries公園屬於未來派,是1990年代末歐洲公園概念的實例。兩岸花園(Jardin des deux Rives)橫跨萊茵河兩岸的斯特拉斯堡和凱爾,是最新開放(2004年)、也是面積最大(60 公頃)的公園。
博物館
作為一個規模不算太大的城市,斯特拉斯堡擁有的博物館數量堪稱巨大:美術博物館收藏戈雅、魯本斯、凡·戴克、格列柯等人的名畫;聖母院博物館位於主教座堂旁,收藏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原稿、
彩色玻璃;裝飾藝術博物館收藏18世紀傢具和瓷器);動物學博物館是法國最古老的一座,特別以鳥類種類眾多聞名);「大船」是特別為兒童設計的科技中心);此外還有萊茵河航運博物館;巴斯德博物館;古埃及博物館等。還可以看到著名的法國號(自中世紀起每晚10時命令猶太人出城)。
它始建於1176年,直到1439年才全部竣工,用孚日山的粉紅色砂岩石料築成。正面頂上,一邊是一座高142米的尖塔,另一邊卻只有一座平台,此處原應該是一座對稱的尖塔,由於當時的財力有限而沒有建起來,如今反倒成了它的特色,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也因此而極負盛名。教堂內有一個11米高的天文鍾(L'Horloge astronomique; Astronomical Clock),建於1838年,每隔15分鍾有兒童、青年、壯年及老年代表人生4個階段的機械人出現,但每一整點有死神提著板斧出來報時,至今准確無誤,到中午12點30分鳴鍾報時之際,就會有眾多的人物輪流出場,帶來引人注目、生動活潑、風趣幽默的場面。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③ 斯特拉斯堡以前到現在變化的地方
以下為一名遊客24小時對城市的速度,不喜輕拍,略有歪樓也請輕拍。圖隨後補上。
先摘一段維基:
史特拉斯堡(法語:Strasbourg;德語:Straßburg),也譯作斯特拉斯堡,位於法國國土的東端,與德國隔萊茵河相望,是法國阿爾薩斯大區和下萊茵省的首府。 史特拉斯堡市人口約27萬,城市圈人口超過64萬,是法國東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按2010年人口也是法國人口第九多的城市。
史特拉斯堡目前屬於法國領土。但是在歷史上,德國和法國曾多次交替擁有對史特拉斯堡的主權,因而該市在語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國和德國的特點,是這兩種不同文化的交匯之地。谷登堡、加爾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德意志法蘭西文化名人都曾在史特拉斯堡居留。
史特拉斯堡也是眾多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的城市。史特拉斯堡與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一樣,駐有歐盟許多重要的機構,包括歐洲理事會、歐洲人權法院、歐盟反貪局、歐洲軍團、歐洲視聽觀察,以及歐洲議會。
史特拉斯堡的歷史中心位於伊爾河兩條支流環繞的大島,這一區域擁有中世紀以來的大量精美建築,包括史特拉斯堡大教堂與小法蘭西,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也是首次有一個城市的整個市中心區域獲此榮譽。
去年環歐自駕時,特意繞經斯特拉斯堡,為的就是看一下歷史教科書上德法兩家恩怨情仇之來源,阿爾薩斯的首府,究竟是何番模樣。從自由市變為法屬,阿爾薩斯地區不論是語言、氣候、習性甚至語言都一直更趨向德語區。普法戰爭時德國奪回阿爾薩斯,歷史學家都認為此事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德國戰敗後又重歸法國,血緣卻無法割斷,一直保持了德語法語並行的狀態。記得當年在布魯塞爾參觀歐洲議會時,好奇的問道為什麼每年總得千里迢迢(好吧其實也沒有很遠,只是先到背後的人力物力殊不簡單),笑曰:"To escape from the horribly dirty and messy Brussels!" (「逃離布魯塞爾的臟亂差啊!」)自此心生好奇,逮著機會一游。
我們只停留了短短24小時,前一天的晚上將近午夜才到,找到老城邊上的酒店後繞回在老城外的停車場把車放下。這實在是個無比英明的決定:老城裡路窄且曲徑幽深,看著直線距離不遠的地方可能因為河道或建築擋著,得繞。更重要的是老城區的道路都是小石板鋪就,若是得拖著兩個大箱子走進城,到酒店門口必然是手臂酸軟,輪子俱掉的景象了。
老城區算是不小的,一頭走到另一頭還真需要點時間。保存的還算不錯,修舊如舊讓人看著非常高興。與其他花團簇擁的歐洲小鎮略有不同,斯特拉斯堡給人一種親切,不矯揉做作的感覺(所謂接地氣)。泥土色是這里的主色調。從教堂到供休憩的石墩子,到草棚石橋土路,這里的一切彷彿漫不經心,渾然天成。沿河街道房屋皆為萊茵地區(Rhineland)常見的建築風格:木樑結構外露,但比起德國漂亮而整齊的一排排房子,斯特拉斯堡的小屋外牆漆成五顏六色,而且木樑怎麼看都是歪歪扭扭的,有種莫名的喜感。幾乎沒有一條道是直的,且高高低低,在河道間穿梭,還有讓我們看了好一陣的船隻進城時的水閘開關,及在水道上穿梭,造型略滑稽的觀光船(像個矮矮扁扁的鞋底兒哈哈)。
滿大街的法國美食(額當然也有個唐餐館),沐浴在陽光下來個午餐,喝杯小酒(司機同學不能喝而作罷)。看著極好的餐館,對,都是沒。有。英。文。菜。單。的。。。我們點餐時看到鄰桌的意麵非常贊,在谷歌翻譯的幫助之下很高興的以為點上了,上菜時卻傻眼了:說好的意麵呢?!(其實我們點的是法式餛飩狀意麵。始終沒有搞懂鄰桌法國MM點的意麵是哪樣。沒文化真可怕。)
臨走前離開老城往新城轉了一圈,順便遙距參觀了一下歐洲議會和法庭的大樓。有點年頭的現代建築。而且的確經過了好多綠樹成蔭,綠草如茵的大公園,後知後覺地才知道公園也是斯特拉斯堡一大特色。
總而言之,城市速讀:這是一個美麗卻不做作,讓人感覺舒服放鬆的地方。最適合拿一本書,坐在老房子的牆根底下慢慢讀,日頭雖熱但心情舒暢。這是一個值得細細品味的城市。
④ 斯達拉斯堡屬於法國的什麼地區
斯特拉斯堡是法國大東部大區和下萊茵省的首府,屬於法國國土的最東邊,與德國隔萊茵河相望
⑤ 斯特拉斯堡隊在法國哪個城市
斯特拉斯堡競技俱樂部(RC Strasbourg Alsace)是位於法國東部萊茵河左岸的斯特拉斯堡的足球俱樂部,現時在法國甲級足球聯賽比賽。
⑥ 法國有哪些十大城市
以下為法國主要的十大城市:
1、巴黎
戛納(Cannes)位於法國南部港灣城市尼斯附近,是地中海沿岸風光明媚的休閑小鎮。和法國其他城市一樣,戛納最好的旅遊季節是在 6-10月 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五月中旬在此舉辦。
戛納小城依偎在青山腳下,瀕臨地中海之濱,里維拉海灣把臨海的幾個小城鎮環鎖了起來,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5千米長的沙灘,四時不謝之花,漫步城中,白色的樓房、蔚藍的大海,以及一排排高大翠綠的棕櫚樹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自然風光。「精巧、典雅、迷人」是大多數人對戛納的評價。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⑦ in strasbourg是什麼地方
Strasbourg ['stæsbə:ɡ; 'strɑ:z-]
n. 斯特拉斯堡(法國東北部城市)
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 (Strasbourg,又譯史特拉斯堡),法國東部城市,阿爾薩斯大區(Région Alsace)的首府和下萊茵省(Bas Rhin,67號省)的省會。斯特拉斯堡是法國第七大城市,也是法國最大的邊境城市。市區位於萊茵河西岸,與德國巴登-符騰堡州隔河相望。斯特拉斯堡遠離海岸線,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每年平均有一個多月都在白雪皚皚中度過。歷史上,斯特拉斯堡處於多個民族活動范圍的重合地帶。從最初的凱爾特,再到高盧、日耳曼以及後來的法蘭克、查理曼,這些民族都在斯特拉斯堡留下了足跡。十九時期中期開始則逐漸成為了德法長期爭奪的焦點。二戰後,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歐洲委員會、歐洲人權法院、歐洲反貪局及歐洲議會等多個歐盟合作組織均在斯特拉斯堡設立總部。
⑧ 法國主要城市的簡介
1、巴黎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巴黎有70多所高等專科學院(佔全國一半以上),13所綜合性大學,許多學院和大學分布在拉丁區。
巴黎共有9所大學,分別是法蘭西學院、巴黎大學、巴黎綜合理工學院、高等師范學校、國立統計與經濟管理學校、法國國立高等工程技術學校、國立橋路學校、國立高等先進技術學校和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2、里昂
里昂(Lyon),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Région Auvergne-Rhône-Alpes)首府和羅訥省(Rhône,69省)省會,於2015年1月建立了帶有部分省級管理權力的「里昂大都會」(Métropole de Lyon),也稱為「大里昂」(Grand Lyon)。
里昂教育事業發達,也是法國的幾大大學城之一,擁有眾多的大學和學院[51-52],數以十萬級的世界各地的學生,也為這座城市帶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
3、格勒諾布爾
格勒諾布爾為法國著名的科學城,向有法國、乃至歐洲"矽谷"之稱。全市二萬多科技人員在各實驗室、研究所工作。最著名的科研單位有:核能研究中心、信息技術和電子研究所;
國際性高科技研究機構:法、德、英合作的中子反應堆(已有20年歷史),歐洲十國合作的同步加速器,德法合作的天文觀測研究中心,法德合作的強磁場研究所等。
4、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 (Strasbourg),法國東北部城市,大東部大區(Région Grand Est)首府和下萊茵省(Bas-Rhin,67省)省會,也是法國第七大城市和最大邊境城市。
斯特拉斯堡是一個人文主義的中心,擁有長期的高等教育的歷史,結合了法國和德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盡管1683年斯特拉斯堡被並入法蘭西王國,在18世紀它仍與德語國家的知識界聯系密切,大學也吸引了許多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學生,歌德和梅特涅都在斯特拉斯堡接觸的法學院學習法律。
5、里爾
里爾是法國北部最大的城市,法國第五大城。若算上整個里爾都會區,其總人口排名將上升至法國第四,僅次於巴黎、里昂和馬賽。
包括北方高等商學院、商科聯盟國際商學院、IESEG管理學院、里爾第一大學、里爾第二大學、里爾第三大學等高校。
⑨ 法國斯特拉斯堡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斯特拉斯堡(法語:Strasbourg;德語:Straßburg,意為「街道城堡」),也譯作史特拉斯堡,位於法國國土的東端,與德國隔萊茵河相望,是法國阿爾薩斯大區和下萊茵省的首府。 斯特拉斯堡市人口約27萬,城市圈人口超過64萬,是法國東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按2010年人口也是法國人口第九多的城市。
斯特拉斯堡目前屬於法國領土。但是在歷史上,德國和法國曾多次交替擁有對斯特拉斯堡的主權,因而該市在語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國和德國的特點,是這兩種不同文化的交匯之地。谷登堡、加爾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德意志法蘭西文化名人都曾在斯特拉斯堡居留。
斯特拉斯堡也是眾多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的城市。斯特拉斯堡與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一樣,駐有歐盟和歐洲的許多重要機構,包括歐洲委員會、歐洲人權法院、歐盟反貪局、歐洲軍團、歐洲視聽觀察,以及歐洲議會。
斯特拉斯堡是法國乃至西歐公路、鐵路和內河航運的重要中心。斯特拉斯堡港是萊茵河沿線的第二大港口,僅次於德國的杜伊斯堡。該市也是萊茵河航運中央執委會的駐地。
斯特拉斯堡的歷史中心位於伊爾河兩條支流環繞的大島,這一區域擁有中世紀以來的大量精美建築,包括斯特拉斯堡大教堂與小法蘭西,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也是首次有一個城市的整個市中心區域獲此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