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楓樹和梧桐樹有什麼區別
楓樹和梧桐樹有以下區別:
1、葉片不一樣:
楓樹葉片對生,紙質,呈長圓狀橢圓形或者長卵形,先端為長漸尖 ,基部為寬楔形,邊緣稍微反折,有鋸齒,上面為深綠色,無毛,背面顏色稍淡,有柔毛。在秋季會變成火紅色,落地為深紅色。
梧桐的葉片較大,呈闊卵形,基部為截形或者闊心形,裂片為寬三角形,上下兩面都有絨毛,後期將脫落至無毛。顏色為綠色。
2、花瓣不一樣:
楓樹為總狀花序腋生,有小托葉,花萼為線狀三角形,5枚花瓣,為匙形,雄蕊和花瓣對生,顏色為黃色。而梧桐為圓錐花序,單性花,無花瓣,裂片為條狀披針形,花的顏色為淡紫色。
(1)三角楓和法國梧桐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楓樹:楓樹的木材是最有價值的高級木材之一,某些種類的楓樹可以產出楓樹糖漿,觀賞性很強,當楓樹成片形成楓林時,深秋的景色極美,根能祛風止痛,葉能祛風除濕、行氣止痛,種子能祛風通絡、利水、下乳。
梧桐:梧桐生長快,木材適合製造樂器,樹皮可用於造紙和繩索,種子可以食用或榨油,由於其樹干光滑、葉大優美,是一種著名的觀賞樹種,許多傳說中的古琴都是用梧桐木製造的,對於中國文化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經被引種到歐洲、美洲等許多國家作為觀賞樹種。
網路--楓樹
網路--梧桐
B. 10種昆明常用的行道樹
昆明的行道樹有32種 1.銀樺 Grevillea robusta,山龍眼科常綠大喬木。原產澳大利亞,引入我國栽培已有近百年歷史。銀樺樹干端直,圓錐型樹冠整齊,生長迅速,病蟲害較少,為世界著名行道樹種之一。引入我國廣東、廣西、福建、台灣、雲南、貴州等地區栽培,以昆明地區栽培最普遍,長勢最好,為我市最主要行道樹種。但銀鏵樹樹齡較短,一般三、四十年生的樹木就將衰老,衰老後樹冠不整,加上重傷凍造成的幼枝枯乾,影響觀賞。樹干過高,根系較淺(地下水位過高造成)極易造成風倒。應及時更換衰老植株。2.二球懸鈴木 Platanus acerifolia,俗稱法國梧桐,懸鈴木科落葉大喬木,為我國最主要的城市街道樹種,也是我市主要行道樹種之一。懸鈴木易繁殖,耐修剪,適應性強,冠大蔭濃,應用廣泛。缺點是病蟲較多,昆明地區栽培秋季落葉枯黃較早,落葉期不整齊。3.中桐 Firmiana simplex,俗稱梧桐、青桐,為梧桐科落葉喬木。我市寶善街等街道有栽培,但長勢較差,樹冠較小且不耐修剪。4.銀杏 Ginkgo biloba,亦稱白果樹、公孫樹,銀杏科落葉大喬木,為我國特產的世前石炭紀遺物,有"活化石"之稱。銀杏樹干通直,長壽,秋葉金黃,為著名的行道樹和風景樹,世界各國廣為引種栽培,我市護國路有栽培,長勢尚可,病蟲害少。銀杏果既可食用,也可葯用,其葉也極具開發利用的葯用價值。5.三角楓 Acer buergerianum, 槭樹科落葉喬木,為著名風景樹,秋葉入冬落葉前變為黃色或紅色,甚為美觀。昆明三市街曾用作行道樹栽培,長勢較差,蟲害較多。6.廣玉蘭 Magnolia grandiflora,亦稱洋玉蘭、荷花玉蘭,木蘭科常綠喬木,原產北美。為著名的風景樹,也可作行道樹用,我市自八十年代起在街道綠化中廣泛應用作行道樹,長勢尚可。廣玉蘭適應性強,病蟲較少,抗污染,吸收有害氣體能力強,適合城市和工礦環境引種栽培。7.黃樟 Cinnamomum parthenoxylum,也稱大葉樟,樟科常綠大喬木,原產我國南方,廣泛用作行道樹和庭園風景樹。抗污染、抗病蟲能力強。木材材質優良,根、枝、葉、果等均可提制樟腦、樟油。8.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亦稱樟樹,樟科常綠大喬木。原產我國南方及東南亞,常用作行道樹和風景樹,同時也是珍貴的用材及特種經濟樹種之一。抗污染和抗病蟲能力強。我市穿金路等近年從湖南引進的大苗,用作行道樹,長勢尚可。9.天竺桂 Cinnamomum japonicum,樟科常綠喬木。我國南方一些省區常用作行道樹和風景樹,近年我市也有從廣西引種用作行道樹的。10.復羽葉欒樹 Koelreuteria bipinnata,無患子科落葉喬木,為昆明地區鄉土樹種。每年6月,大型黃色圓錐花序開滿樹冠頂部,然後逐漸轉變成嬌艷悅目的紅色果實,縮果可殘存至11月落葉。自80年代起由昆明市園林科研所選育逐漸推廣到城市街道(東風廣場邊盤龍江岸),受到市民歡迎。11.大葉女貞 Ligustrum lucim,亦稱女貞、白臘條,木樨科常綠喬木。大葉女貞常用作行道樹或庭園孤植、叢植。繁殖容易,耐修剪,抗污染能力強。五、六十年代我市金碧路即用此作行道樹,現在在一些新建的小區道路也有用作行道樹的。12.滇朴 Celtis yunnanensis,榆科落葉大喬木,我省鄉土樹種。滇朴樹形高大,樹冠寬闊,冠大蔭濃,適宜庭園孤植,也可在郊區道路、河邊等作行道樹。我市西壩路、大觀河岸有栽培,長勢良好。13.雲南櫻花 Prunus cerasoides,薔薇科落葉喬木,為我省特產著名花木,觀賞價值高。常作庭園觀賞,也有作行道樹的,我市北京路、圓通街等地有栽培。每年三月上旬,圓通山萬人賞櫻花,除了大量的垂絲海棠外,主要就是看雲南櫻花。易受病蟲侵害,栽培管理中尤應注意。14.冬櫻花 Prunus majestica,又稱小陽春、冬海棠,薔薇科落葉喬木。原產雲南,花期11~12月,正值昆明開花較少的季節。花後發嫩葉也為暗紅色,也十分美觀。常用作庭園觀賞孤植或群植,也有用於作行道樹的,昆明滇池路等處有栽培。15.雲南紫荊 Cercis yunnanensis,也稱大葉紫荊,蘇木科落葉小喬木。原產雲貴高原,常見分布在乾旱的石灰岩山地,葉大,心形。先花後葉,每年2~4月開花於新梢,花色粉紅。用作庭園觀賞,也有用作小街行道樹的,我市東華小區有栽培。16.喜樹 Camptotheca acuminata,紫樹科落葉喬木,原產我國南方。樹形高大,樹干通直,常用作庭蔭樹和行道樹,我市曾在甬道街栽培,現仍有零星殘存。17.國槐 Sophora japonica,亦稱槐樹、中槐,蝶形花科落葉喬木。原產我國大江南北,栽培甚為廣泛,常用作行道樹和庭蔭樹。我市近年在錢局街等處引種作行道樹,長勢尚可。18.洋槐 Robinia pseudoacacia,亦稱刺槐,蝶形花科落葉喬木。原產北美,現我國南北均廣為栽培,常用作庭園綠化樹種,也有用作行道樹的,我市舊街道目前尚有少量殘存。19.刺桐 Erythrina arborescens,亦稱鸚哥花,蝶形花科落葉喬木。原產日本琉球,我省和廣東、福建、台灣等地均有栽培。葉片大,每年7~9月開桔紅色花,甚為美觀。常作庭園觀賞或作行道樹栽培,近年我市很多街道從四川引進大苗栽植,長勢尚好,但易遭受霜凍危害。20.柳杉 Cryptomeria fortunei,亦稱孔雀杉,杉科常綠大喬木,高可達40米,胸徑3米。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省,我市筇竹寺等處有胸徑1米以上,樹齡在300年以上的古樹多株。柳杉為優美的觀賞樹種之一,較適於庭園群植,也適於孤植、列植,常用作行道樹。我市春城路、穿雲路等處有栽培,抗污染能力和適應性強。21.小葉榕 Ficus retusa,亦稱榕樹,桑科常綠喬木。樹冠廣闊,枝上氣根叢生,下垂及地並入土生根,形成又一樹干,蔚為壯觀。原產廣東、廣西、福建及我省。常作庭蔭樹,也多用作行道樹。近年我市從外省引進大苗,栽植了多條街道,生長迅速,唯易受重霜凍危害,不宜在郊區道路上使用。22.黃槐 Cassia surattensis,亦稱黃花槐、雙莢槐,豆科決明屬常綠小喬木。原產西印度,我國南方廣東、廣西、福建、台灣、雲南等地引種栽培,常作行道樹或庭園觀賞樹。9~12月開金黃色花,花冠大,十分美麗。莢果扁平,昆明引種不易結實。昆明地區近年從省外大量引種作行道樹,但易受重霜凍危害,郊區道路不宜栽植。決明屬植物約有400種,常見栽培的有波斯皂莢 Cassia fistura,也稱臘腸樹,花色純黃,莢果圓筒狀。23.毛果含笑 Michelia sphaerantha,木蘭科含笑屬常綠喬木。樹干通直,夏季開花有香氣,為近年我省從野生分布的原種中選育出的優良行道樹,也可作庭園風景樹。已在昆明街道定植,能否適應城市街道環境,尚待進一步觀察。24.滇楊 Populus yunnanensis,楊柳科落葉喬木,為我省原產,栽培廣泛。常用作郊區公路行道樹,也有作庭蔭樹的,秋葉變黃,具有較高觀賞價值。25.垂柳 Salix babylonica,亦稱柳樹,楊柳科落葉喬木,我國南北栽培廣泛,昆明市郊公路、河堤兩岸常作行道樹和堤岸樹栽培。26.泡桐 Paulownia fargesii,也稱川桐,玄參科落葉喬木,原產川西及雲南蒙自。3~4月開花,圓錐花序頂生,紫色,盛花時極艷麗。我市部分街道有栽培,作行道樹或庭蔭樹均可。27.蘭桉 Eucalyptus globulus,也稱桉樹、有加利、洋草果,桃金娘科常綠大喬木,原產澳洲。我省荒山及四旁主要綠化樹種,也是郊區公路主要行道樹之一。生長迅速,樹形挺直。樹葉可提煉桉葉油,供工業和醫葯用。28.直干桉 Eucalyptus maideni,桃金娘科常綠大喬木,原產澳洲。樹干通直,不扭曲。常用作行道樹。29.赤桉 Eucalyptus camallensis,桃金娘科常綠大喬木,原產澳洲。干通直,常作行道樹和庭園綠化樹栽培,昆明可見少量栽培。30.黑荊樹 Acacia decurrens var. mollis,也稱黑荊木,常誤稱為聖誕樹,蘇木科常綠喬木,原產澳洲。我省廣泛引種作荒山造林和四旁綠化。萌發力強,生長迅速,常用以營造薪炭林。每年2~3月開黃色花,極繁盛,也常作行道樹栽培。31.魚骨松 Acacia decurrens var. dealbata,也稱聖誕樹,形態用途與黑荊樹相似,唯花期較早,自12月至次年2月,花色艷麗,耐寒性較強,主幹不如黑荊樹通直。32.干香柏 Cupressus clouxiana,也稱滇柏,柏科常綠喬木,鄉土樹種。郊區道路、堤岸、四旁綠化的主要樹種之一,如金汁河兩岸種植的均是百年以上的干香柏古樹。
C. 楓香樹和法國梧桐有什麼區別,我怎麼覺得這么像
楓香樹葉子分三片,梧桐的不一樣,比那個要大還要多,兩種樹的樹皮也不一樣
D. 目前使用較多的一級行道樹種有哪些
1.二球懸玲木
又稱英國梧桐。懸鈴木科,懸鈴木屬。三球懸鈴木(P.orientalis,又名法國梧桐)與一球懸鈴木(P.occidentalis,又名美國梧桐)的雜交種。落葉喬木,樹高可達30米,乾性通直、樹冠廣展,葉大蔭濃、樹勢強健,生長迅速,耐修剪、易造型,與椴、榆和七葉木共同為國際公認的四大首選一級行道樹種,亦是著名的庭蔭和園景樹種。
二球懸鈴木樹皮呈薄片狀脫落,內層淡綠白色,斑斕可愛。葉大,掌狀五裂,吸滯煙塵能力強,並可耐多種有毒氣體污染,生態效應明顯。但春季果毛飄落,對呼吸道敏感者有刺激作用。南京林業大學選育的少球和無球懸鈴木新品種,可較好解決這一問題,目前在南京等地開展的大規模高接換種工作已獲成功。懸鈴木性喜光不耐陰,對土壤適應性強,栽培分布廣泛。但根系淺,枝條較脆,抗強風能力弱,在沿海台風頻發地區選擇應用時須注意安全因素。懸鈴木的主要蟲害有刺蛾、大袋蛾和星天牛,栽培養護中應及時防治。
作行道樹栽植,若樹冠上方有架空線路通過時,多採用「3股6杈12枝」的杯狀整形修剪。即截干萌芽後,選分枝點附近3~5根與主幹成45°夾角的生長粗壯的枝條做主枝,余皆分批疏除。冬季選留3主枝於80~100厘米處短截,剪口芽在枝條兩側並盡量使之處於同一水平位置。翌春萌芽後每主枝留2根一級側枝,冬季留30~50厘米短截。來年萌芽後再選留2根二級側枝,斜向生長。其後每年對1年生枝留15~20厘米短截,使樹冠維持一定高度。若路道不是很寬、上方又無線路通過,可採用開心型樹冠。即栽植定干後,選留4~6根均勻分布的主枝,冬季短截後,各主枝選留1根斜向上方生長的枝條做主枝延長枝,樹冠逐年上升,而冠幅擴張不大。幾年後即可形成長筒狀內膛中空的開心型冠。作庭蔭樹或園景樹栽植時,多採用自然式樹形。
2.心葉椴(Tilia cordata)
椴樹科,椴樹屬。落葉喬木,樹高達30米。小枝光滑或嫩枝被茸毛。葉近圓形,質薄,光滑。花期6~7月,花黃白色,有芳香。原產歐洲,我國東北、華北及華東地區栽培反應良好。極耐寒,喜肥沃、濕潤土壤,萌芽性強,抗煙塵能力強。心葉椴樹冠整齊,枝葉茂密,庇蔭效果極好,為著名的行道樹種和庭蔭樹種,亦為優良的蜜源樹種。同屬種:①糯米椴(T.henryana var.subglabra),葉闊卵形。產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②南京椴(T.miqueliana),小枝及芽密被茸毛,葉卵圓形,背密生茸毛。產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
3.榆樹
又稱白榆。榆科,榆屬。落葉喬木,樹高達25米。樹冠圓球形,樹皮暗灰色,葉卵狀長橢圓形。早春先葉開花,簇生於2年生枝上,翅果近球形。主產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南至長江流域。喜光,耐寒。不耐水濕,喜排水良好土壤。耐乾旱、瘠薄和輕鹽鹼。萌芽力強,耐修剪。主根深,側根發達,抗風固土能力強。榆樹高大通直,綠蔭濃郁,為著名的行道樹,亦宜選作庭蔭樹應用。在乾旱、瘠薄、寒冷之地常呈灌木狀,可修剪成綠籬。老莖萌芽力強,亦為製作樹樁盆景的優良樹種。
4.七葉樹
七葉樹科,七葉樹屬。落葉喬木,樹高達25米。樹皮灰褐色、平滑,小枝粗壯。掌狀復葉通常7枚,倒卵狀長橢圓形,葉柄長,有茸毛。花期5月,頂生直立而密集的圓錐花序,花白色,略帶紅紫。果熟期9~10月,蒴果球形,黃褐色。原生華北至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垂直分布海拔700米以下山地。性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亦較耐寒,適生於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環境。七葉樹樹干端直,冠形開展,葉大而奇美,初夏滿樹白花,頗為絢麗。為國際著名園林樹種,宜作行道樹和庭蔭樹應用。同屬種:紅花七葉樹(A.pavia),原產歐洲,近年我國有引種。滿樹紅花,更為艷麗。
5.三角楓
(Acer buergerianum)槭樹科,槭樹屬。落葉喬木,樹高達20米。樹皮灰褐色,條片狀剝落。單葉,卵形,先端3裂,裂片前伸,大小近相等;三出脈,葉背有白粉。傘房圓錐花序,頂生,花期4月。主產長江中下游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平原,華北、華南、西南均有栽培。稍耐陰,萌櫱性強。喜溫暖濕潤氣候,要求肥沃的酸性或中性土壤。同屬種:五角楓(A.mono),樹皮成縱裂。單葉掌狀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主產東北、華北及長江流域,多分布於低山落葉闊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喜涼爽濕潤氣候,肥沃的中性土或鈣質土,稍耐陰。三角楓、五角楓均為深根性樹種,樹體端直,傘冠清秀,夏葉蔭濃,秋葉火紅,可作為重要商業街道的行道樹應用,營造林蔭道的季相特色。亦可用於庭蔭樹和園景樹,孤植可點綴庭院,跳躍空間;叢植可烘托園景,構造林相。著名的南京「棲霞紅葉」,即為三角楓之景觀。
6.喜樹
藍果樹科,喜樹屬。落葉喬木,樹高達30米。樹干通直,樹皮灰色縱裂,1年生小枝被灰色柔毛。葉橢圓狀卵形,葉脈密。花期5~7月,頭狀花序頂生或簇生,常數個組成復總狀花序。堅果,花萼花盤(墊狀)宿存,9~11月成熟。產於江蘇南部、浙江、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乾燥寒冷。深根性,喜肥沃、濕潤土壤,不耐乾旱瘠薄。對土壤性質要求不嚴,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中均能生長,抗二氧化硫能力強。喜樹姿形端直雄偉,倒卵形冠圓整豐滿;花清雅,果奇特,是優良的行道樹種,亦適於作庭蔭樹,或營造風景林。
7.銀杏
又稱白果。銀杏科,銀杏屬。本屬僅1種,為我國特有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孑遺植物,世界著名園林樹種。落葉喬木,樹高可達40多米,胸徑3米以上。銀杏為深根性樹種,對不良環境的適應性強,栽培分布廣,我國大部分地區不乏見數百年至上千年樹齡的大樹,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山東菖縣的一株古銀杏,胸圍約13米,樹冠投影面積達670米以上,相傳為商代所植,距今已三千餘年。銀杏是目前公認的最具抗污染、抗病蟲害特性的優良樹種。據報載,1945年日本廣島、長崎遭原子彈炸過後,數年內寸草不生,而最先從廢墟中神奇般復活的就是銀杏。銀杏主幹通直,冠形圓整廣袤,獨特的扇形葉深秋溢滿金光,極具觀賞性。不但是優秀的行道樹,也是著名的庭蔭樹、園景樹,還可作盆景樹栽培,在園林綠化中應用范圍極廣。銀杏雌雄異株,作行道樹應用時多選擇雄株、自然式生長,以求高聳挺拔的樹姿。現代栽培應用中有用高枝嫁接、開心樹冠的規則式整形,3~5叉不等,雄健壯美,入景入畫。銀杏樹的種實和葉片具有極優的保健和葯用功能,材質細密、堅韌,全身是寶,經濟價值極高,可結合經濟栽植廣為應用,特別是在高等級農田林網改造中效果顯著。
8.鵝掌楸
又稱馬褂木。木蘭科,鵝掌楸屬。落葉喬木,樹高可達40米,樹冠圓錐形。葉尖端截形成微凹,兩側通常裂向中部凹入較深,形似馬褂,故又名馬褂木。主要分布於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貴州、廣西、雲南等地,多生於海拔500~1700米處。喜光,喜溫和濕潤氣候及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生長速度較快。能耐-15℃低溫,在華北地區小氣候良好的條件下可露地越冬,在乾旱及低溫地區生長不良。不耐移植,大苗移植以芽剛萌發時為宜,並需帶土球,植後加強養護。一般不行修剪,必要時可在晚夏進行,暖地可在初冬進行。鵝掌楸株形高大,葉形奇特,美而不艷。秋季葉色轉為金黃,亮麗不俗,是優美的行道樹和庭蔭樹種。同屬種:美國鵝掌楸(L.tulipifera),大喬木,樹高可達50~60米。原產美國南部,我國青島、南京、上海、杭州、廬山、昆明等地有觀賞栽培,生長良好。該種花朵較前種美麗,樹形亦更加高大雄偉,為世界著名的園林樹種,多用作行道樹和庭蔭樹。南京林業大學用鵝掌楸與美國鵝掌楸雜交育成的新品種,生長勢比雙親都強盛,高、粗生長速率明顯加快,樹姿雄壯開展,近年來在園林綠化工程中頗受關注,推廣速度很快,應用效果很好,身價仍較貴重。
9.樟樹
又稱香樟。樟科,樟屬。常綠喬木,樹高可達50米。樹皮幼時綠色、光滑,老時灰褐色、縱裂。葉卵狀橢圓形互生,薄革質,基出三脈。樹冠發達,廣卵形。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的代表,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年平均氣溫大於16℃以上地區。喜溫暖濕潤,不耐嚴寒,在絕對低溫一10℃時樹體即感受凍害,-18℃時幼枝凍死。深根性樹種,主根發達,側根少,抗風能力強。對土壤要求嚴格,喜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黏質土,pH中性至酸性,在土壤pH較高時,葉片易缺鐵黃化,嚴重時逐漸死亡,可噴施硫酸亞鐵或檸檬酸鐵處理。在地下水位較高的潮濕地亦可生長,能耐短期水淹。生長速度中等偏慢,樟樹樹姿雄偉,冠大蔭濃,茂密翠綠,壽命長達千年以上,是園林綠化的優秀樹種,被廣泛用作行道樹、庭蔭樹和園景樹,列植、孤植、叢植、群植都很合適。且是極有經濟價值的園林樹種,值得大力推廣應用。香樟育苗一般要經過二次移植,以培養側根。大苗移植時要帶土球,並適當疏剪枝葉。大樹移栽時要重剪樹冠,截口用薄膜包紮,主幹用草繩卷裹保濕,栽後立支柱防搖。移栽時間以早春新梢剛開始萌發時為佳。同屬種:①沉水樟(C.micranthum),常綠喬木,樹高達20~30米。樹皮灰白色、堅硬,老時轉灰褐色,不規則縱裂。葉互生,常3枚集生幼枝上端,卵圓形,近革質。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中亞熱帶的大部地區,常生長於海拔100~900米山坡的常綠闊葉林中,地形多變的溝谷溪流邊。喜肥沃、濕潤的土壤,喜溫暖氣候,能耐-10℃極端低溫。冠形豐滿,華蓋如亭,清香四溢,可作行道樹、庭蔭樹栽植,亦是珍貴的園景樹種,且能提取芳香油,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具有極高的開發利用價值。②浙江樟(C.chekiangense),常綠喬木,樹高達10米。樹皮光滑不開裂。小枝無毛,葉橢圓狀廣披針形,離基三主脈近於平行、在表面隆起,背面有白粉及毛,互生或對生。產浙江、安徽南部、湖南、江西等地,多生於海拔600米以下山谷雜木林中。耐寒性較香樟強,冠形圓整,枝密葉茂,是「樟樹北上」的優良種質,可在長江以北地區推廣應用,豐富常綠耐寒闊葉樹種的類型。宜作行道樹、庭蔭樹及園景樹栽植。
10.廣玉蘭
又稱荷花玉蘭。木蘭科,木蘭屬。常綠喬木,樹高達30米。葉長橢圓形,革質,表面有光澤。樹冠卵狀圓錐形,枝茂葉濃,樹姿雄渾。花期5~6月,花大,白色,有芳香,生於枝頂。原產北美東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廣為栽培。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亦有一定的抗寒力,能經受短期-19℃低溫而葉部無明顯損傷,但長期受-12℃低溫則葉受凍害。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在乾燥、石灰質、鹼性及排水不良的黏性土壤中生長不良。廣玉蘭根系深廣,抗風能力強,生長速度中等,抗煙塵及二氧化硫能力強,病蟲害發生少。為優良的葉、花兼賞型常綠闊葉樹種,近年來在園林綠化中被廣泛用於行道樹、庭蔭樹和園景樹栽植。廣玉蘭不耐移以春季3~4月芽萌動期帶土球進行為宜,為提高成活率,在不破壞樹形的原則下,適當疏枝摘葉,並作裹干處理。作行道樹應用時亦可截干栽植,截干高度一般為2.0~2.5米,截口下留3~5根發育枝,截口須經包紮處理。
11.樂昌含笑
木蘭科,含笑屬。常綠喬木,樹高15~30米。樹皮灰褐色,光滑。葉薄革質,倒卵形至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花被片2輪、6枚,長約3~4厘米,花期3~4月。適應性強,生長迅速,原產於江西南部、湖南東部、廣西東部、廣東西北部等地500~1500米的山地。從江蘇、浙江、安徽、湖北等地的引種馴化情況看,冬季能抗-12℃的最低氣溫,小苗時偶見少數枝梢葉片有受凍現象。夏季能抗41℃的高溫。對土壤質地要求不嚴,在pH7.5~8.1的鹼性土壤中同樣可以安然無恙。在引種地,以定植3~8年內生長最快,年平均生長量可達1米以上。9~10年即可開花,且花瓣、花徑均較原產地要大。頂芽萌動通常在3月,4月抽發新梢,生長高峰在6~7月,10月停止生長。樂昌含笑樹高葉秀,花美香濃,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樹干挺拔偉岸,葉片濃綠茂密,冠形豐滿濃蔭,花朵碩大芳香,是城市行道樹和園景樹選擇應用中的新秀,發展前景廣闊。
E. 有五個角的葉子的樹叫什麼名
秀麗槭又名五角楓。
1、葉片薄紙質或紙質,寬7-10cm,長5.5-8cm,通常5裂,中生裂片與側裂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先端短急銳尖,尖尾長8-10mm,基部深心形或近心形。
2、葉對生;葉柄長2-4cm,淡綠色,無毛。
3、葉緣邊具緊貼細圓齒,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基生脈5條,在兩面均顯著。
F. 「楓葉」與「梧桐葉」有什麼區別
楓葉與梧桐葉區別
1、出自不同
楓葉是楓樹的葉子。
梧桐葉,中葯名。為梧桐科梧桐屬植物梧桐的葉。
2、外表不同
楓葉一般為掌狀五裂型,長約13厘米,寬度略大於常人手掌,3片最大的裂片具少數突出的齒,基部為心形,葉面粗糙,上面為中綠至暗綠色,下面葉脈上有毛,秋季變為黃色至橙色或紅色。但少量地區為深、暗綠色。
梧桐葉柄長8-30cm;葉片心形,掌狀3-5裂,直徑15-20cm,裂片三角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無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脈7條。圓錐花序頂生,長約20-50cm,下部的分枝長達12cm。
3、用途不同
楓葉用於觀賞,在世界眾多的紅葉樹種中,楓樹的秋葉獨樹一幟,極具魅力。樹姿優美,葉形秀麗,秋季葉漸變為紅色或黃色,還有青、紫色,為著名的秋色葉樹種。可作庇蔭樹、行道樹、或風景園林中的伴生樹,與其它秋色葉樹或常綠樹配置,彼此襯托掩映,增加秋景色彩之美。
梧桐葉具有祛風除濕,解毒消腫,降血壓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瘡腫毒,痔瘡,小兒疳積,瀉痢,高血壓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楓葉
網路-梧桐葉
G. 法桐與五角楓有何區別
法國梧桐為落葉喬木。主要生長於中亞熱帶地區。 懸鈴木俗稱"法桐",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懸鈴木科,科下僅有一屬即懸鈴木屬,屬下約7種,原產東南歐、印度及美洲。但我國引入栽培的僅3種,即二球懸鈴木(Platanus ×acerifolia)也稱英桐和該雜交種的親本一球懸鈴木(Platanus occidentalis)又稱美桐、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又稱法桐。現在我們通常把這三個種統稱"法桐"。
色木槭(拉丁學名:Acer mono Maxim. ),又名五角楓、五角槭、色木,為槭樹科椒樹屬的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胸徑可達1米。樹皮灰色或灰褐色;單葉,寬長圓形,葉上面暗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葉柄較細,花較小,常組成頂生的傘房花序:萼片淡黃綠色,花瓣黃白色,子房平滑無毛,翅果近橢圓形。 花果期5~9月。
該種分布很廣,木材堅硬、細致,有光澤,可供傢具、樂器、儀器、車輛、建築細木工用材。是北方重要秋天觀葉樹種,葉形秀麗,嫩葉紅色,入秋又變成橙黃或紅色,可做園林綠化庭院樹、行道樹和風景林樹種。
H. 梧桐樹和法國梧桐怎樣區分
梧桐葉大有毛,干空心,表皮有麻點,春天開紫色花。
法國梧桐 落葉大喬木,在原產地高達35米。樹皮蒼白色,光滑,大片狀脫落;幼枝密被灰黃色柔毛,老枝無毛,淡紅褐色。托葉長1-1.5厘米,基部鞘狀,上部開展,早落,葉柄長3-10厘米,密被黃色柔毛;葉片長10-24厘米,寬12-25厘米,基部截形或微心形,上部通常為3-5掌狀分裂,中裂片廣三角形,長寬近相等,各裂片邊緣有少數粗大牙齒,兩面幼時被灰黃色柔毛,後漸無毛或僅背面沿脈有毛。花通常4數。果枝具頭狀果序1-2個,稀3個,通常下垂,果序直徑約3厘米,宿存花柱長2-3毫米,刺狀;小堅果下部的毛與果等長或稍短。花期4月。 原產歐洲。常用作行道樹。 本種通常被認為是三球懸鈴木和一球懸鈴木的雜交種。 另外,有人將青桐也稱作梧桐。
I. 誰知道梧桐樹與楓樹的外形區別
「梧桐樹」與「楓樹」的外形區別如下:
葉子不同
梧桐樹的葉子青綠色,平滑。葉呈心形,掌狀3~5裂,直徑15~30厘米,裂片是三角形,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無毛或略披短柔毛,基生脈7條,葉柄與葉片等長;
楓樹的葉子掌狀三裂,秋季變成紅色。楓葉為掌狀5淺裂,長13厘米,寬略大於長,3枚最大的裂片具少數突出的齒,基部為心形,上面為中綠至暗綠色,下面脈腋上有毛,秋季變為黃色至橙色或紅色。
樹干不同
梧桐樹的樹干呈青色或綠色;
楓樹的樹干呈灰褐色,光滑隨樹齡增長而出現溝紋和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