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從哪些說明了法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和旅遊大國
法國是一個文化大國.
巴黎曾經是印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各種學說和流派的發源地,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藝術中心,造就了莫奈、德加、塞尚、雷諾阿、馬蒂斯、畢加索等一大批世界級藝術大師。
17、18世紀,法國的國力處於鼎盛時期,成為歐洲的中心,當時從宮廷裝飾、言談舉止到文學藝術,法國的一切都成了歐洲各國宮廷模仿的榜樣。從17世紀末開始,法語就取代拉丁語成為國際上的外交語言。19世紀末在亞非拉的殖民擴張,更是將法語的影響力擴展到全世界。法語仍然是國際通用語言,法語文本在重要的國際談判中也必不可少。
在音樂方面,盡管當今法國也不乏擁有國際聲譽的作曲家和指揮家,但是都無法與20世紀的音樂巨人德彪西、拉威爾、薩蒂和米約相提並論。在流行音樂方面,20世紀上半葉法國的歌王歌後——查爾斯·德內、查爾斯·阿茲納吾爾、艾迪特·皮雅芙曾紅遍全世界。
法國是世界電影的發源地,法國電影業在一個世紀前的規模為世界之最。上世紀60年代新浪潮運動的興起令法國電影的發展又達到一個巔峰,出現了像特呂弗和讓-呂克·戈達爾等舉世公認的藝術片大師。如今,法國每年仍出產約200部電影,在電影數量上超過歐洲其他國家。
從17世紀的莫里哀到19世紀的雨果、巴爾扎克、福樓拜,從20世紀的普魯斯特、薩特、加繆到戰後戴高樂時期的安德烈·馬爾羅,這些法國大文豪在國外都不難找到讀者。
法國是世界第一旅遊大國,每年前來旅遊的外國遊客多達7000萬人,超過法國人口總數。與汽車工業一樣,旅遊業已成為法國營業額最高、收益最好、創造就業機會最多的行業之一。2004年入境旅遊收入為408億美元。
即便是首都巴黎,也絕非三五天就能轉完。游巴黎的重點是觀賞著名的人文景緻,體會深厚的文化韻味。遊客往往迫不及待地奔向凱旋門——盧浮宮一線。凱旋門是奉拿破崙之命修建,門上刻有描繪法國軍隊勝利的浮雕。乘電梯攀頂俯視,包括香榭麗舍大街在內的12條綠陰道呈放射狀向外延伸開,美妙之極。沿法國人自詡的「世界最美麗的大街」香街向下走,經過多家頂級名店、車行、電影院、餐館,到達以方尖碑為中心的協和廣場。再走下去,進入杜伊勒里皇家公園,遊客可欣賞梧桐樹下的雕塑,也可圍坐在噴泉邊曬太陽。未出公園,就可以望見貝聿銘設計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了。
游覽盧浮宮是一件樂事也很辛苦。盧浮宮館藏藝術瑰寶超過20萬件,包括從古代到1858年的藝術成就,源自羅馬、希臘和埃及的珍品和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作品。有一種說法:要想認真看宮內每件作品需3個月,全部瀏覽一遍需3周,重點展廳欣賞需3天;目前到盧浮宮參觀的中國遊客進入盧浮宮,不少人只看鎮宮3件寶: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古希臘雕塑《米羅島的維納斯》和《薩摩屈拉克勝利女神》。主要是因為時間太短,巴黎值得看的東西太多。
為使藝術發展的脈絡連續不間斷,需要依次參觀盧浮宮、奧塞博物館和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奧塞博物館承繼盧浮宮,藏品從1858年到1915年,以印象派畫作最為著名,莫奈、雷諾阿、德加、梵高、塞尚等印象派大師作品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蓬皮杜中心則由義大利設計師和英國建築師聯手,正面以玻璃為牆,所有管線都暴露在牆外,成為一個引人入勝的「怪物」。這里除了有整天擠滿讀者的公共圖書館,更是1915年後現代藝術的展覽基地,超現代和後現代作品在這里占據很大天地。
埃菲爾鐵塔是巴黎為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和1900年的萬國博覽會而建造,塔高324米,重7000噸,陽光燦爛時登上鐵塔,可眺望到70公里之外。由於安裝了2萬盞閃爍鑽石光彩的特製燈具,每當夜幕降臨後的整點時刻,鐵塔在電腦控制下通身銀光閃爍10分鍾,延續到凌晨後以一朵「晚安花束」告終。作為法國和巴黎的象徵,每天乘坐電梯和徒步登塔的遊客都排起長龍。
人說歐洲最漂亮的建築是教堂。到巴黎不能不看的教堂有兩座:巴黎聖母院和聖心教堂。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是哥特式建築珍品。由於雨果小說中的艾絲米拉達和卡西莫多,這座古老的教堂終年遊客如潮。每年聖誕節,巴黎聖母院的午夜彌撒都被遊客擠得水泄不通。蒙馬特高地的聖心教堂始建於1876年,因占據巴黎的制高點,白色圓頂被綠草坪襯托著,顯得巍峨秀麗。下面的蒙馬特高地是畫家和藝術家聚集的地方,現仍有許多藝人在那裡繪畫和演出。
巴黎近郊有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這座代表當時歐洲黃金時代風格的建築耗時近50年,於1710年完工。直至今日,集園藝和雕塑大成的凡爾賽花園仍令人驚嘆。作為皇家狩獵憩息地的楓丹白露也同樣風采迷人,城堡周圍蒼綠的森林比凡爾賽更為狂放且趣味叢生。
到巴黎一定要盡量步行,在街巷間尋找藝術感受;要泡泡咖啡館,看街頭紅男綠女隨意揮灑浪漫柔情;要到塞納河邊漫步,看畫攤老闆推出老畫新作;還要夜乘塞納河遊船,欣賞巴黎美不勝收的光影。巴黎也是時尚之都和藝術天堂,老佛爺、春天百貨和拉德芳斯新區帶給遊客的是生活的藝術和美的享受。
B. 為什麼法國、德國、西班牙、英國、義大利能成為世界旅遊大國
C. 法國為什麼一直是全球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
這都起始於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開啟的宏圖大業。這是一個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品牌包裝,這個品牌的名字就叫「法蘭西」在1701年,畫家亞森特?里戈為路易十四繪制了一幅巨型肖像,路易十四非常滿意。畫面上,路易十四戴著高高的假發,披著藍緞綉金內鑲貂皮的皇袍,右手執權杖,左手按佩劍,旁邊檯子上陳列著皇冠,貼身的褲子包裹出一雙美腿,腳下的鞋尤其迷人――有著鑽石紐扣,系著被稱為「風車帶」的鞋帶,鞋帶在畫中為亮紅色,與深紅色的高跟相得益彰。畫像的這一年,路易十四已經67歲,因痛風症而腫脹發炎的雙腿難以支撐自己的身體,但是畫家還是給他年老的面孔下面安了一雙年輕矯健的腿,擺著芭蕾舞姿,踩著紅色高跟。英國小說家薩克雷揶揄這幅畫說:「人們一眼即看出,國王的威嚴是由假發、高跟鞋和皇袍包裝成的。」需要明辨的是,理發師和製鞋匠「製造」了國王,而國王也「製造」了高級理發師和御用製鞋匠這樣的新職位。他發明了一套光彩照人的服飾體系,進而拉動了整個法國的時尚產業,可謂「為國家而時尚」。對法國人來說,品位是商業最大的成果」,路易十四製造的「品位的法國標准」猶如傳說中的金手指,隨意揮灑,點石成金。到1700年,巴黎一躍而為歐洲第一大城市,法蘭西也取代了義大利,成為歐洲的文化中心。路易十四製造的「品位的法國標准」猶如傳說中的金手指,隨意揮灑,點石成金。對法國人來說,品位是商業最大的成果路易十四深諳其中奧妙,竭盡所能將自己包裝為歐洲最富有、最時尚、最有權力的國王,以凡爾賽為舞台,他親自擔綱奢侈品的形象代言人。隨著世界城市的進步,曾經奢華的城市建設今天可能淪為必需品,保留著諸多歷史痕跡的巴黎或許再也不能像太陽王時代那樣令初到者驚喜萬分了。旺多姆廣場猶在,太陽王的夢想被繼承和進一步擴展,巴黎還可以稱作藝術之都、博物館之都、圖書之都……她的魅力變得更加內隱,需要細細品味。路易十四好像知道他的目標是要塑造一個世界之都,一個頗具格調的購物大環境。街燈的設立,使得人們夜間出行不再擔心安全問題,可以放心大膽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裡穿行,不停地購物或是娛樂,夜生活從沒有如此豐富多彩過。國王的願望實現了:從盜匪手中奪下的錢可以花在法國奢侈品上。國王下令給街道鋪上鵝卵石,替代原來的土路。1676年,路易十四花費重金買來天鵝——國王為給巴黎增加情調而在所不惜——這些高貴的動物被飼養在並不適宜它們生存的運輸繁忙的塞納河邊。1667年,香街在點亮路燈的同年開始建造,這或許是世界上的第一條林蔭大道。以上這些加上新型購物市場、有設計精巧的櫥窗展示的精品店、身著時裝的漂亮導購小姐、貼心的服務、可供購物中途小憩的格調高雅的咖啡館、方便隨身攜帶的折疊傘,這一切,從大到小構成了巴黎優良的購物環境,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家常便飯,都是那時法國的首創,全歐洲的人都為它的魔力所傾倒。1667年10月,巴黎開始實施夜間照明計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有街燈照明的城市。在那個沒有電力的時代,這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程,國王因此增加了一項專門的稅收,但稅收總額只是比實際的蠟燭消耗多了一些。這一舉措,被歐洲各大城市競相效仿。1687年,新的制鏡技術在法國誕生,自此,法國完全超越威尼斯,成為第一鏡子製造國。法國鏡子行銷全球,給法國帶來了巨額收入,同時小尺寸的鏡子成了便宜貨,飛入了尋常百姓家。而鏡子教會了法國人自我審美。到1700年,巴黎一躍而為歐洲第一大城市,法蘭西也取代了義大利,成為歐洲的文化中心。法國人樂此不疲地嘲諷英國菜,打擊競爭對手,提升自己的地位。法國人深諳時尚之道,商品的高質量只是佔領市場的必要條件,但還不是最關鍵的因素,核心是樹立起消費者對法國標準的認同。奢侈品不可能有客觀的標准,人們花高價消費的是其自身對時尚價值的信仰,一旦消費者把法國商品等同於最優的時尚品,其他競爭國家要想取代法國,就變得十分困難了。這里的中心思想是,要讓人們相信,只有法國才能代表第一流的高雅生活。路易十四時尚革命之前,高檔服裝面料和瓷器都產自中國,法國政府讓相關產業生產者努力模仿並提高工藝,一俟達到他們滿意的水平之後,便下令禁止進口中國面料和瓷器。餐飲業中,制定標準的美食家努力將豆蔻、肉桂等東方香料從菜譜中趕出去,取而代之的是本土香料。太陽王需要自己像太陽一樣光彩奪目,他選中了鑽石,他要求把鑽石打磨得熠熠生輝,終於使鑽石坐上珠寶家族的頭把交椅直到今天。國王給美發師、裁縫、鞋匠、廚師、珠寶匠以顯赫的地位,他們得到國王的青睞,成為將平凡生活藝術化的魔法師。和中國古代的某些宮廷特供品不同——如官窯燒制的瓷器禁止向民間出售——藝術家不僅僅是宮廷和貴族的僕人,他們也在巴黎街頭開店,平民百姓一樣可以享受到他們的服務。太陽王的馴化策略其實很簡單,他將自己的生活品位傳遞給其他人,和中國古代帝王不一樣的是,他不僅僅滿足於自我炫耀,還要全體國民與他「同樂」。通過自己、情婦和貴族,太陽王向臣民傳遞著最新的潮流信息。要為奢侈品制定標准,不斷創新,才能保證法國貨持久地佔據領導地位。要馴化本國和他國民眾的生活品位,製造他們的購買需求。奢侈品和普通商品間的邊界被模糊化,我們已經區分不出某些物品究竟是奢侈品還是生活必需品了。這一切,都是拜路易十四所賜,正是太陽王的發明,最終將全民大眾一股腦地捲入時尚事業之中。路易十四或許沒有想到的是,他拉開了文化產業的巨幕,今天的時尚業早已成為文化產業的核心,國家之間或明或暗地積極爭奪著對它的控制權,誰領導了時尚,誰就掌控了話語權;時尚在悄無聲息地把意識形態注入他國民眾頭腦中時,還能為本國賺取大把金錢。香榭麗舍大道被簡稱為香街,拉法耶百貨大樓被翻譯作老佛爺。這兩個俗稱裡麵包含了對巴黎的巨大想像,香街,彷彿整條大街都充盈著香氣;老佛爺,讓人禁不住把它和喜好華麗生活的慈禧太後聯系起來,好似只要購買了裡面的商品就搖身為貴了。在這諸般光芒之下,遊人們趨之若鶩便不足為奇了。顯示全部
D. 法國是如何成為世界第一旅遊大國的
法國《論壇報》6月24日報道,2020年,外國遊客帶給法國的旅遊收入將從2009年的450億歐元增至490億歐元,從而使法國成為世界旅遊收入第一大國。從2005年至今,法國都是世界第一旅遊目的地,旅遊人數遠超位居其後的美國和西班牙,但旅遊收入卻排在美國和西班牙後面,位居第三。
法國的旅遊業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3%,2009年法國旅遊收支平衡順差為75億歐元,居收入第一位,遠遠超過農產食品加工業等其他行業。法國的旅遊業解決了100萬人就業,分別是汽車工業就業人數的4倍,農業和農產食品加工業就業的1.5倍。
法國未來10年的旅遊發展規劃將關注經濟高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的中產階級和發達國家的年輕人的需求,目前急待開展的工作就是改善海濱和山區旅遊地的住宿條件。
報道援引德國GFK(消費調研公司)機構數據稱,三分之二的歐洲人度假目的地選在國內,
其中60%的法國人選擇在本國度假。相比而言,北歐人比南歐人更願意出國度假。
E. 法國為什麼能成為世界第一旅遊大國詳細的。。
法國之所以一直能夠保持著世界第一大旅遊國的地位,除了憑借著其國內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和地理條件、豐富多彩的旅遊景點和資源,還與其在日常的經營過程中堅持不懈地改善和提高旅遊設施的服務質量密切相關。
法國旅遊業的成功還與旅遊業六要素的完美結合有很大的關系。
食:法國大餐名冠全球,法國蝸牛、鵝肝為世界知名美味,法國大餐人人想要享受。
住:住宿業發達,世界知名酒店眾多
行:交通方便,歐洲之星、標志、雷諾
游:景點眾多,尤其以巴黎為標志,埃菲爾鐵塔、盧浮宮。
購:世界著名奢侈品牌的代名詞就是法國,香水、時裝,是奢侈購物的理想地。
娛:歐洲迪斯尼的所在地,在其境內的摩納哥公國是賭博的聖地
F. 世界最大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國家是哪個分析其成因
世界最大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國家是法國。成因如下:法國是歐洲浪漫的中心,它的悠久歷史、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名勝古跡及鄉野風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法國氣候宜人,風景優美,其悠久的歷史和具有紀念意義的文物古跡、優美的建築,使其成為令人嚮往的觀光勝地。法國的無窮魅力還在於文化,法國的繪畫、建築、音樂、文學等一直被視為楷模。
G. 為什麼說法國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因為法國旅遊景點非常多,人文景觀豐富,自然風景也很好,基礎娛樂設施也很完善,所以能稱為世界上旅遊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H. 為什麼法國會成為人們最喜愛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漂亮不?
提起法國,人們的第一聯想就是浪漫:塞納河邊的散步,香榭里舍林蔭下的低徊,酒吧里的慢酌,咖啡館里的細語---。法國式的浪漫無一例外地與鮮花、燭光、香水、擁吻聯系在一起。只有你真正到了法國,才會發現其實法國人的這些浪漫表達體現了他們對優雅、精緻、舒適生活的追求。
初到法國時,很不習慣他們的親臉禮節。男人與女人之間,女人與女人之間,無論初見、再見或是分別,總會彼此貼一下兩邊的臉頰,同時伴隨嘴裡響亮地「啵「一聲,法語稱之為「BIZOUX」(必租)。到得後來,入鄉隨俗,雖然那聲「啵」無論如何學不標准,但對親臉卻習以為常,而且還慢慢體會出它的好處來。這種近距離接觸無形中拉近了陌生人之間的距離,能使原本可能拘謹的氣氛馬上緩和起來;而好朋友之間再加上擁抱,更覺得親切。無疑,在非正式場合,這種禮節是結交朋友的敲門磚。
鮮花是法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與其說是點綴,不如說上生活的一部分。集市上,大街上,超市裡,隨處可見賣花的店面或攤位。那些花兒或是插在花筒里,或是各種花紮成花束,顏色之鮮艷,種類之繁多,讓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走在路上,常常可見懷抱一束花的男人,面露微笑,眼含溫柔,此時的他一定是心中充滿柔情吧?而收到花的人又將是怎樣一種心情呢?家中有花的日子,即使在再陰霾的天也將是陽光明媚,法國人深諳這一點。不論花的貴賤,不論生活貧富,只在花瓶里插上幾支奼紫嫣紅,整個房間即被照亮。
香氛,是法國人生活的另一個方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香水生產國,法國人的香水消費量也位居世界第一。他們對用香的講究已達到無與倫比的地步。且不說冬夏有別,晝夜有別,光是配套使用的香氛產品就讓人瞠目結舌:同一種香型同一種品牌的肥皂、沐浴乳、按摩膏、體霜、面霜、淡香水、香精、熏香油---陳列在貨架上,林林總總,目不暇接。男人、女人、年輕人、年老人,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味道與眾不同,個性張揚。而當人們勞累一天回到家裡,點上香熏,沉浸在充滿香氣的熱水裡,空氣中彌漫著自己喜歡的香味,那種放鬆,那種愜意!對香氛的追求已在不經意中變成了對生活的實實在在的享受。
法國人無論用什麼買什麼都講究色彩和氣氛的搭配,穿衣戴帽如此,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也是如此。比如請客吃飯,講究的家庭會端上色彩雅緻、做工精細的陶瓷餐具或銀制餐具:餐巾與餐桌布是成套的,刀、叉、勺、盤、碗也是搭配得完美無缺;有些單身漢則使用一次性紙餐具,但花形圖案顏色同樣完美融合,反映著主人的個人品位和喜好。每個家庭幾乎都備有燭台,蠟燭有高矮胖瘦,各色各樣,完全隨心情而用。朋友小聚時點上幾枝蠟燭,彈上幾首曲子,燭光曳曳,人影婆娑,樂聲緲緲,偶爾呷上一口紅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其實,法國人的浪漫無處不在。在街上行走,隨時可以見到激情擁吻的年輕情侶,他們那種旁若無人的忘我情景只會引人羨慕;也常常看到發色蒼蒼的老夫婦攜手挽臂,躅躅而行,那自然又是另一種讓人感動的浪漫;甚至商店櫥窗豎立的身穿情侶裝的模特情侶,超市貨架上一排排精心擺置、顏色協調的用品,街頭廣告牌上匠心獨具、創意無限、令人浮想聯翩的廣告,還有街角那家櫥窗和內部裝飾一周一變換的小小點心店以及那一款款小巧精緻、點綴鮮艷水果的甜點,--- 目之所及,無處不映現著他們在不經意中流露出來的優雅。
浪漫已經滲透於法國人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它是一種優雅,一種從容。在法國人的眼中,浪漫已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情調的可以追求,而是融於生活的每一時刻,每個方面,是一種的現實的生活方式。
『異國風情』浪漫的法國
作者:夢中的你 提交日期:2001-4-4 16:49:28
版塊剛剛開張,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要寫些什麼才好。就慢慢地來整理出頭緒吧。
法國是我們所公認的最浪漫的地方,偶然想起它,就先從這里開始吧。
法蘭西共和國(La Republique Francaise),位於歐洲大陸西部。它三邊臨海,三邊靠岸,領土的六邊形體就首先給了我們一些它特有的味道。
法國是歐洲浪漫的中心,它的悠久歷史、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名勝古跡及鄉野風光吸引著許多嚮往著那裡的人們。風情萬種的花都巴黎,美麗迷人的藍色海岸,阿爾卑斯山的滑雪場等也都會為我們留有一絲幻想。
法蘭西共和國始建於5世紀。它在15世紀末形成中央集權國家。 1789年曾經爆發過資產階級革命。此後,先後建立過五次共和國和兩次帝國。1958年第五共和國誕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號殖民帝國,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20倍。戰後,法屬殖民地大部先後獨立。
法國的巴黎聖母院、星形廣場、埃菲爾鐵塔和凡爾賽宮,都極具意義代表著法國的悠久文化歷史,它們所蘊藏的奧秘與文化內涵,都曾令人類為此自豪和慨嘆。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民俗,法國是香檳酒、白蘭地酒的故鄉。法國人認為除夕之夜家中若有剩酒,來年便要交厄運。法國最名貴的菜是鵝肝,法國人最愛吃蝸牛和青蛙腿。
法國時裝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選料豐富、優異,設計大膽,製作技術高超,使法國時裝一直引導世界時裝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時裝店,老闆們的口號是:「時裝不賣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兩個婦女穿著一模一樣的服裝。目前高級時裝最有名的有:「吉萊熱」、「巴朗夏卡」、「吉旺熙」、「夏奈爾」、「狄奧爾」、「卡丹」和聖洛朗」。近年來,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樣之多。款式之新,在別國很難見到。法國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於穿著的歐洲國家,法國人一般很注意服裝方面的鑒賞力,也接受比較便宜的而不十分講究的仿製品。
哺養龐物在我國現今的家庭中開始有了一定的潮流,然而當今的法國家庭,對小動物的恩寵更加悉心,且不惜耗費巨金收買哺養。法國現今有一半以上的家庭中都飼養著各種小動物,總頭數在3000萬只以上。1/3的家庭養狗,狗的數量已近4萬條。各種狗醫院、狗服裝店屢見不鮮。但是,動物不僅給法國人帶來了樂趣,也造成一定災難。法國每年發生狗傷人的事件50多萬起。 但法國人卻仍然與他們的龐物保留著很深厚的感情。
法國是一個講文明禮貌的國家。對婦女謙恭禮貌是法國人引以自豪的傳統。法國人見面打招呼,最常見的方式莫過於握手。不過握手時一是握時間不應過長,二是沒有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勁晃動。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長者向年幼者先伸手。上級向下級先伸手。
法國是第一個公認以吻表示感情的國家。法國人的吻有嚴格的界限:他們在見到久別重逢的親友、同事時,是貼貼臉或頰,長輩對小輩則是親額頭,只有在愛人和情侶之間,才親嘴或接吻。
法國的婚俗也有其獨特的方工。法國人結婚前要先行訂婚,訂婚的儀式比較簡單,一般由女方的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時邀請其他親戚、甚至一兩名好友出席。現在法國的婚禮也已慢慢趨向簡單化,但卻仍不失為最隆重的家庭節日,帶有庄嚴神聖的色彩。婚禮由市長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習慣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時至下午5時之間。婚後也同樣會大宴賓客。法國農村有的地方在婚前要簽訂財產婚約並辦理公證。婚約中要寫明未婚夫婦的全部財產、未婚妻的嫁妝和未婚夫的產業。婚齡紀念在民間已成為一種喜慶的風俗。女子守寡300天後,或宣布與丈夫分居300天後可以再嫁,男子則無時間上的限制。
每年11月1日是法國的聖靈節,它相當於中國的清明節。法國人習慣上在這一天去墓地祭奠,緬懷為國捐軀的先烈。
法國還有一個節日叫做聖喀德琳娜節。它是巴黎「大齡女青年」的節日。每年11月25日這一天,年滿25歲而尚未婚配的姑娘們到喀德琳娜塑像前獻一束鮮花,再到大時裝店跳舞,飲酒狂歡,最後會選出一位最美的姑娘作為節日的王後。
每一個國家都有其不同的歷史,每一個國家都會蘊藏著不同的文化歷史與背景,慢慢地探究,原來生活真的是可以以豐富多彩的面孔面對我們。
法國人很喜歡喝酒,他們對酒有著特殊的愛好。 法國是產酒大國,其葡萄酒產量居世界之首。法國白蘭地和香檳是聞名於世的美酒。法國也是酒的消費大國,據統計,就葡萄酒一項,平均每個法國人一年消耗量就超過75公斤。 在法國,許多家庭有酒窖,裡面珍存著各種好酒。在生活比較講究的家庭里,有大小不同、顏色各異和度數高低的眾多的瓶裝酒作為陳設品,有的數以百計,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 在大小飯店和餐館里,餐桌上擺放的菜單只有二三頁,但酒譜卻是洋洋大觀,厚厚的一本 法國人不僅喜歡喝酒,而且喝酒的方式也別出心裁:飯前有飯前酒,吃時有送飯酒,飯後有飯後酒。除了飲酒的程序外,還要根據上菜的品種喝相應的酒。如果是雞、鴨魚類(呈白色),就喝白酒;如果是豬、牛、羊肉(呈紅色),則飲紅酒。一般居民尤其是體力勞動者,經常在中午勞動者,經常在中午吃飯前,到附近酒店喝一二杯酒下午下班後,又照例去喝一二杯,每天喝好幾次酒。
I. 解釋法國旅遊業發達有哪些優勢區位條件
法國旅遊業概況
早在中世紀時,巴黎就已成為歐洲各國的王公貴族、達官顯貴、富商巨賈和文人騷士匯聚之處。到了19世紀,巴黎已享有「世界花都」的美譽,世人以到巴黎為榮。
法國是世界上最早發展旅遊業的國家之一。1857年「法蘭西阿爾卑斯俱樂部」誕生,1873年阿爾封斯·盧賓在里昂創立了法國第一家旅行社,1875年法國建立了「倫敦野營俱樂部」,1889年格勒諾布爾市創建了法國第一個地方性旅遊同業聯合會。 法國政府歷來重視旅遊業。1910年,法國政府決定設立國家旅遊局,旅遊業成為法國政府最早干預的私人經營的行業。爾後,國家又制定了《旅遊憲章》及一系列旅遊法規和實施細則,為旅遊業各部門快速、協調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社會(福利)旅遊興起於法國,發展迅速。政府將部分福利基金資助一些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旅遊公司發展旅遊業,目的是讓低收入家庭也能享受旅遊度假的權利。法國現已有社會(福利)旅遊性質的度假村和露營中心近700處,遍及海濱、山區和鄉村。
現在法國是世界旅遊大國,旅遊業發達,2001年國際旅遊接待人次達7650萬人,佔世界旅遊市場的11.1%,居世界第1位。主要客源國是德國、英國、荷蘭、瑞士、比利時、義大利、美國和日本。
法國的旅遊接待條件,從起居設備、飲食到服務質量均居上乘。
截至1996年底,法國有150家民用航空公司,包括空中客車公司。法國有125座機場,其中89座機場能起降各種民用客機。
鐵路運輸和基礎設施由國家壟斷企業法國國營鐵路公司經營。公司職工18萬人,年營業額540億法郎以上,年運送旅客約8億人次。
法國有2萬多家星級飯店,59萬間客房,佔世界總數的4.9%。各類飯店床位17萬張,包括宿營地、青年旅舍、度假住房。
1996年,法國內河水運營業額10億法郎,運載旅遊者820萬人次。目前法國內河水運公司有328家,職工2600人,共有25萬多艘船用來載客,其中2000艘船供租賃用。法國共有8568千米內河水道和河流。
法國有主題公園70多座,如迪斯尼樂園等。法國1100多座國家級藝術博物館,每年旅遊人數達4 600萬人次。法國有各類旅行社3805家,最大的17家旅遊社零售點2512個,占總數的66%。法國最大的幾家旅行公司是:地中海俱樂部、新邊界國際旅遊公司、哈瓦斯旅遊公司、可尼旅遊社和通濟隆國際旅遊公司等。
旅遊業是法國的第三大創匯行業,在平衡法國國際貿易收支方面起著積極作用。
J. 法國,西班牙等國家能夠成為世界旅遊接待大國的原因是什麼
1、法國在旅遊領域領先世界。法國擁有各種旅遊景點,如巴黎,里昂,斯特拉斯堡,阿爾卑斯山脈,滑雪勝地,海灘,風景如畫的法國村莊,壯觀的花園和公園等具有文化價值的城市。該國擁有高達31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2、旅遊業是西班牙的主要產業,在巴塞羅那和馬德里這些國家的歷史城鎮和城鎮之間,這個國家的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世界級度假勝地,狂歡節和鬥牛等流行節日,15個國家公園,冬季發達的冬季旅遊設施和熙熙攘攘的夜生活,西班牙是旅遊景點的熱點。
(10)法國怎麼成為第一旅遊國家擴展閱讀
旅遊業的發展依賴於各國推動安全和便利的旅遊環境的整體能力,世界旅遊組織敦促各國政府將旅遊管理納入國家安全規劃、結構和程序中,確保旅遊業所受到的安保方面的威脅最小化。
旅遊業的表現帶動了世界許多地區經濟增長並增加了就業機會,各國應採取維持旅遊業持續增長的策略,包括推動旅遊便利、人力資源發展和可持續性等措施。
中國繼續成為國際遊客最大的來源國,仍以雙位數的速度增長。中國遊客的主要目的地為包括日本和泰國在內的亞太國家、美歐各國等。中國遊客同時也是旅遊期間花錢最多的群體之一,而巴西和俄羅斯遊客的消費能力有所下降,主要是由於這兩個國家的經濟低迷、貨幣大幅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