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身處歐洲的瑞士,是怎樣做到兩次世界大戰都倖免於難的
這都得益於它的中立政策、優厚的地理環境;這些使它徹底於戰火之下還全身而退。
中立方案——戰爭期間各國家資本避難港。
盧森堡也是一個中立國,但是混得就不如瑞士這般出眾。在這得天獨厚外的地理、歷史、國際因素之下,還得是瑞士執政者優秀的引領能力、民眾團結一致的信念作為奠基緣由。
『貳』 為什麼瑞士在歷來的戰爭沒有遭到侵略
1、地理優勢。英法和德意奧對戰,大家可以看到瑞士地處山區,主要是阻擋了德國和義大利德交通,德國進攻法國,那從平坦的德法邊境和比利時攻入才最順暢,沒有必要去動瑞士。
2、強大國防。瑞士奉行武裝中立政策,擁有強大的軍隊,依仗山地易守難攻的地形優勢,能對侵略者起到威懾作用。
3、適當策略。二戰德國占整個西歐的情況下,瑞士還是向德國做出了一些妥協,但瑞士保持領土中立上是毫不含糊,1940年間擊落11架德國空軍戰機。
(2)瑞士為什麼打仗能贏法國擴展閱讀:
在歐洲歷史上,由於瑞士國土面積狹小,且多以山地為主,物產貧瘠。因此瑞士的男人都非常的彪悍好鬥,在食物匱乏的年代,這些人不得不扛起刀槍靠到處給人做僱傭軍為生。
由於瑞士的國土面積非常的狹小,為了保存國家,瑞士從古至今都有武裝中立的傳統。等到1815年時,維也納會議確認瑞士為永久中立國,從此瑞士就再也沒有被捲入過任何形式的戰爭。
但是這樣的中立國也是有足夠強大的武力保障的。瑞士兵役制度,瑞士和平時期沒有常備軍,實行的是獨特的民兵制。18歲至42歲的健康男子每隔兩年必須抽出3個星期時間到軍隊服役。
盡管它被納粹和法西斯軍隊所包圍,瑞士卻是中歐唯一倖存的民主國家:如果發生入侵,瑞士將摧毀阿爾卑斯山脈中的道路和鐵路線,他們將充分利用其高山的地形優勢。
『叄』 瑞士緊靠法國和德國,為什麼能在一戰與二戰中都倖免於難
瑞士在傳統上就是中立的,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中,瑞士就被宣布為永久中立國
在二戰時,歐洲有兩個中立國,一個是瑞士,一個是瑞典,而尊重他們的中立是納粹德國在戰略上的考慮,他已經不能再分兵了,而這時瑞士政府的政策於納粹很有利,所以後來中立國瑞典的名聲要比中立國瑞士的名聲好
在一戰時,比利時也是中立國,而且有英國的保證,可是德軍為了他的右翼大迂迴(被修改過的〈施利芬計劃〉),還是在戰爭一開始就破壞了比利時的中立
二戰時,德國也有過侵犯瑞士的計劃。當時估計大約需要兵力50萬,但當時德國已經分不出多少兵力來侵犯瑞士了,而且瑞士政府的政策於納粹很有利。所以也就沒有侵略瑞士
『肆』 歐洲那麼多永久中立國,最終都失敗了,為何獨獨瑞士能夠成功
因為瑞士不與任何國家結盟,所以靠著自己的實力中立。在世界大戰中瑞士也是靠著自己的實力成為了一個中立國。在瑞士很多的金融機構和瑞士的銀行都是非常的出名的,所以瑞士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非常發達的國家。
瑞士是全民皆兵的所以在戰爭時期的瑞士雖然沒有參加世界大戰,但是瑞士的軍事實力還是很強大的,還是有多的國際組織的機構也在瑞士設立總部。
『伍』 為什麼瑞士這個國家能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
瑞士雖然是永久中立國,但它能夠躲過兩次世界大戰顯然不是靠中立這個幌子。應該首先它的國防體系是十分成功的,瑞土自從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被確認為永久中立國之後的180多年間,盡管一直處於和平環境之中,不僅沒有停止備戰,而且非常重視國防建設,建成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地下掩蔽系統,可供全部長住人口使用。有人比喻瑞士像塊滿是洞孔的乾酪,公路旁偽裝的居民小屋實際是軍事基地的大門,從裡面可以開出坦克和裝有導彈發射架的軍用卡車,地下掩蔽工程里建有各種生活必須的基本設施,儲存著可供生活10天以上的所需物資。新世紀之初,瑞士國防部取消了保持了100多年的「自行車部隊」,使瑞士軍隊成為一支更為現代化、正規化的部隊。
「二戰」期間,希特勒軍隊攻陷法國後,在瑞土東部邊境部署了50個師團,制定了「冷杉行動」准備吞並瑞士。但最終讓希特勒放棄入侵計劃的卻不是瑞士的中立政策。瑞土雖然對外奉行永久中立,對內卻「全民皆兵、武裝中立」。1937年7月的某天,幾小時之內,瑞士的男人們穿上了軍裝,在一個當時只有400萬人口的國家裡竟動員了50萬人的大軍,他們准備在阿爾卑斯山脈的隱蔽陣地內長期固守,危急關頭將不惜炸毀與德國和義大利相聯的至關重要的哥大隧道和辛普朗隧道。納粹德國的情報機構向希特勒匯報說,這個國家不僅在地下有許多民防工事,地上還有許多偽裝成山丘的飛機坦克洞庫,加上全民武裝,如果德軍入侵的話,那麼將遭受重大損失!但無論怎樣計算,要拿下這個面積僅有4.2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德國軍隊至少要付出100萬精銳兵力的代價,實在是得不償失。希特勒在權衡入侵的利弊得失後,最終放棄了入侵瑞士的計劃。而歐洲其他小國沒有這樣的軍事實力,所以它們的中立常常被蔑視。
以上正面一點的原因,下面的就不那麼光彩了。
德國不入侵瑞士的主要原因是瑞士本身既不出產原料,除了少量乳酪外也無剩餘食品可供出口,一個破壞無遺的瑞士將是負擔而非收獲,這就是「瑞士人以善戰換取安全」的神話源頭。使瑞士免遭入侵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早在30年代中期,納粹高官(尤以戈林為甚)便通過瑞士的銀行來藏匿他們侵吞的財產,入侵瑞士只能使這些偷來的錢暴露在多疑的納粹審計官員鼻子底下,此外德國還通過與瑞士的貿易換取了許多寶貴的外匯。這在戰時是很有價值的。
『陸』 瑞士對法國平了哪個國家贏
雙方戰平。法國0比0戰平瑞士。
北京時間2016年6月20日凌晨3點,2016年歐洲杯小組賽第3輪迎來一場焦點之戰,東道主法國隊與瑞士隊狹路相逢。全場比賽波巴和帕耶先後射門擊中橫梁,兩隊走馬換將都沒能改寫比分,最終法國隊與瑞士隊0-0戰平,東道主法國隊以2勝1平積7分的成績占據小組頭名,而瑞士則是1勝2平積5分佔據小組第二,兩隊聯手打進16強。
『柒』 瑞士為什麼能在世界兩次大戰中倖免於難
呵呵,看起來老外都秀逗了,二戰之後也有不少人,找了各種原因來解釋。
但是理由都太牽強了,二戰的時候,德國周圍的小國哪個不想中立??挪威?丹麥?實力對德國也構不成威脅,但還是被橫掃。
瑞士只有10萬正規軍,比法國軍事實力差得遠,法國沒用幾天就被打敗,打敗瑞士更是易如反掌。
而且瑞士是世界金融中心,控制了瑞士就是控制了世界金庫,這么大的肥肉希特勒就善良的放過了
如果你看過《貨幣戰爭》,你會發現其實瑞士是世界各大銀行家進行骯臟交易的場所,包括德國的,英國的,法國的,美國的等等。所有戰爭中銀行家所得利益款項都是通過瑞士銀行洗干凈的。所以可以說所有帝國主義國家都對瑞士投鼠忌器,瑞士才躲過了所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