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德國人如何入侵法國

德國人如何入侵法國

發布時間:2022-07-23 05:27:40

1. 二戰時期德軍如何打下法國的

過分相信馬其諾防線 而且對戰爭准備不足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 法國人相信比利時啊 周邊的小國沒這么快崩潰的 就一直悠栽著 真等到德軍進行閃電戰了 法國很快就崩潰了 投降 傀儡政府 這可說是法國的國恥了

2. 德國人是如何開進中立的比利時和法國的

1914年8月,德軍入侵比利時和法國,把這兩個國家,還包括後來的英國、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拖入到德俄沖突中。從而,整個西歐成了一個大戰場。在1839年的一項國際條約中已確立比利時為中立國,然而,德國總理雖然承認德國將破壞協約,但辯解說比利時將同法國合作,因而,向比利時發布了最後通牒:允許德國軍隊進入比利時國土,否則將要與之開戰。比利時拒絕了這種要求。8月2日德國向比利時宣戰,隨即入侵了比利時。西方國家立即行動起來。比利時國王艾伯特向英國國王喬治發了電報請求援助。電報說:「我懇請陛下政府的外交干預,以維護比利時的領土完整。」大不列顛作出了反應,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尊重比利時的中立地位,否則不列顛將參戰。德國拒絕了通牒,認為不列顛不致於為了1839年條約這樣「一張碎紙片」而流血。4日,英國下院撥款5.25億美元作為軍費,向德國宣戰。愛德華·格雷先生在議會講話,呼籲比利時和法國結成聯盟,並說:「我們不能袖手旁觀。」同時,德國聲稱法國飛機轟炸了德國。很明顯,法國是德國宣傳的受害者。法國動員了軍隊,擔心德國強大的軍隊可能進入她的國土。2日,德國軍隊確實沒有宣戰就跨過了法國邊界。有人猜測,這會使得法國落入吹噓已久和施利芬計劃的圈套。該計劃就包括把戰火蔓延到法國前線。兩國間的戰爭就這樣爆發了。比利時軍隊在英國和法國的幫助下,在與德國入侵者作戰中打得很出色。6日,在阿姆斯特丹,比利時軍隊打死、打傷德軍3500人。同時,在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列日也爆發激烈的戰斗。據報道,一支10萬人的德軍,有2.5萬人死於只有3萬人的比利時人手中。這次戰斗再次證明了戰爭是多麼殘酷;戰斗的結果是無辜的百姓屍橫遍野。德國新聞界否認死亡人數如此之多,相反聲稱他們的騎兵表現了「無比的英雄氣概」。德國政府把重炮運到了前線向比利時要塞猛烈轟擊。經過兩個星期的戰斗。德國迫使比利時投降。當德國軍隊沿150英里的比利時前沿猛烈進攻時,比利時初期抗擊的勢頭已逐漸減退。

3. 二戰中德國入侵歐洲的進軍路線

1939年9月1日凌晨,波德戰爭爆發,德國軍隊利用夜幕的掩護,在2300多架飛機的支援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突襲,意味著一場世界性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9月3日,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雖然英國和法國之前已經保證會確保波蘭的獨立,但是波蘭的抗戰並沒有得到英法兩國任何有效的軍事支持,而是實行所謂的「假戰」。波蘭軍隊奮力抵抗,但最終波蘭的軍隊還是被裝備精良的德軍擊潰。9月6日,波蘭政府逃離華沙。9月17日,華沙保衛戰開始,幾乎在同一天,蘇聯紅軍進入波蘭東部。9月27日,德軍佔領華沙,波蘭在復國20年後,又再一次遭到瓜分。

德國在突襲波蘭的同時,卻命西線德軍堅守對英、法不挑動戰爭的命令,法軍本來一度進攻德國本土,但一遇抵抗即退守馬其諾防線,德國也不進行進攻,每天只利用無線電廣播向法軍宣傳「不要替資本家賣命」等口號來瓦解法軍士氣,(英、法沒有實行「如果德國膽敢入侵波蘭,英法聯軍將直搗魯爾谷地」的諾言),從1939年9月1日戰爭爆發開始,直到1940年5月10日,德國才和英法爆發正式沖突,這段和平的時期被德國人叫作「靜坐戰」(Sitzkrieg),美國報紙則稱之為「假戰」(Phoney War)。

[編輯] 防範德國,蘇聯建立東方戰線
歐洲大戰開始後,斯大林認為德國遲早要進攻蘇聯,就開始著手建立防範德國的「東方戰線」,這條戰線從波羅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並企圖通過擴大蘇聯西部疆域加強防禦德國侵略。

1939年9月17日,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條款,蘇聯和德國一起合謀瓜分了波蘭;9月28日,蘇軍開進了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1940年8月初將這三國強行並入蘇聯;1939年11月30日蘇聯進攻芬蘭,爆發了蘇芬戰爭;1940年6月28日,蘇聯出兵進駐羅馬尼亞管轄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地區(後成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至此,蘇聯已將其國界向西推移300至400公里,獲取了鄰國大約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2300萬人口。這些領土在蘇聯戰後以合法的名義佔領,直到冷戰結束後,波羅的海三國和摩爾多瓦才獲得獨立。

東方戰線並未得到蘇聯預期防禦德國進攻的作用,卻因為其大國沙文主義的充分暴露而遭受到各國的譴責,蘇聯也被英法控制的國際聯盟除名,並將利益受到損害的芬蘭、羅馬尼亞等國家更快地推向了軸心國陣營。蘇聯的這種作為,加上蘇聯當時的國內肅反運動,都嚴重損害了蘇聯的聲譽和共產黨在國際社會中的聲望。

[編輯] 德俄對北歐的侵略
1939年11月30日,芬蘭遭到蘇聯的襲擊,蘇芬戰爭(也叫冬季戰爭)爆發。芬蘭的抗蘇戰爭贏得了當時國際社會的廣泛的同情,瑞典、美國等國家的志願者紛紛組織志願軍奔赴芬蘭對蘇作戰,英法也計劃組織遠征軍,准備借道挪威、瑞典開赴芬蘭。但當時芬蘭也是相當孤立的,瑞典政府保持中立,德國甚至由於策略原因而只得站在蘇聯一邊,英法的動作遲緩,遠征軍則更是遙遙無期。1940年3月,芬軍在損失了20%的部隊後終於放棄了曼尼海姆防線。最後,它的獨立才是第一位的。經過3個月的苦戰與慘重損失,蘇聯在芬蘭同意割讓10%的領土後放棄了侵略目標。芬蘭人喪失了比在戰場上所失去的更多領土,且其獨立仍然受到蘇聯的嚴重威脅,這最終導致了持續戰爭的爆發。蘇軍在這次戰爭中表現出的極低的戰術素質,這堅定了德國進攻蘇聯的想法。

1940年4月9日德國展開「威塞爾演習」(Weserübung)計劃,進攻丹麥和挪威。德國人聲稱這是為了防止英法首先佔領挪威這個原本中立的國家,從而切斷德國從瑞典進口礦產的道路。英國海軍成功地封鎖了挪威港口,並且在挪威登陸。但是德軍撤退到挪威腹部山地並據此堅守。英國軍隊無法肅清德軍,於是在破壞了挪威港口設施後撤退,挪威政府隨後向德國投降,令瑞典和芬蘭與西方國家的聯系被切斷。由此,德國向中立的瑞典施壓,要求允許德國的軍用物資與士兵過道瑞典。

[編輯] 閃電戰:德國征服西歐
參見:法國戰役

1940年的歐洲戰事正酣,德國佔領了捷克、波蘭西部、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蘇聯佔領了波蘭東部、波羅的海三國、芬蘭的卡累利阿等地及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英國佔領了冰島和法羅群島等地;義大利則佔領了阿爾巴尼亞和非洲的衣索比亞;匈牙利佔領斯洛伐克高地地區和外喀爾巴阡地區以及羅馬尼亞的北特蘭西瓦尼亞;保加利亞獲得羅馬尼亞的南多布羅加地區,歐洲局勢波詭雲譎,瞬息萬變。
德軍勢如破竹,在六月下旬打敗了法國,令英國孤軍作戰當德軍入侵波蘭的同時,英法兩個基於保障波蘭伯利的條約,對德宣戰,但當時德軍正專注於東線戰場的波蘭爭奪,加上德法邊境堅固的馬奇諾防線和齊格菲防線,英法聯軍因戰術上的錯誤(原設置馬奇諾防線是要用少量的法軍牽制德軍,然後利用五個師的法軍時從法國的左翼-比利時南境和盧森堡地區進入德國的右側,包圍德軍的右翼,進而結束戰爭,迫使德軍投降)和德軍沒有兩頭開戰的戰力下,雙方在陸地上幾乎無戰事(僅有少量的空戰和海戰發生),被稱之為"假戰",但到了1940年5月10日,德軍決定採用鐮刀收割計劃(德:Sichelschnittplan,又稱為曼施坦因計劃(德:Manstein-Plan),是由施利芬計劃(Schlieffen-Plan)經相當程度修改而來,分為A、B、C三個集團軍繞過馬奇諾防線侵略了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和法國,靜坐戰 (Sitzkrieg) 結束。

第一階段作戰:當法國統帥部迷戀在馬其諾防線不可攻陷的神話里時,5月13日德國A集團軍通過法國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森林(Ardennes)進入法國,盟軍在阿登山地因為德軍的奇襲完全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德國人的兩個坦克師在高射炮的掩護下強渡繆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國北部戰略要地色當,而同一時期德國B集團軍也使用閃電戰的方式入侵荷蘭、比利時,來吸引跟牽制位於比利時平原一帶的英法盟軍主力部隊,使A集團軍得以更加順利的從法國北部附近通過英法盟軍主力部隊之側翼,來構成曼斯坦計劃中的大包圍網。到5月19日7個德軍裝甲師已經抵達離英吉利海峽只有50英里處。5月24日,德國裝甲部隊已經望見法國的北部港口敦克爾克,但卻在這時接到停止前進的命令。這個命令被證明是德軍的致命失誤,被包圍的盟軍立即開始執行「發電機計劃」,即敦克爾克大撤退。850艘各種類型、動力引擎、大小的船隻艦隊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克爾刻,5月27日開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時已經有超過33萬人成功逃脫,其中23萬是英國遠征軍。這次的撤退雖為英國保留了元氣,避免了全軍覆沒的悲劇,但也喪失了大量的物資和武器裝備,士氣亦一度跌落至低盪。

第二階段作戰:1940年6月10日,德軍開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國本土,由於先前在荷蘭地區喪失了大部分的軍事力量, 所以德國的裝甲部隊紛紛進行一場競速比賽,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國中央,6月14日,首都巴黎被攻佔,6月25日,為了羞辱法國人,希特勒選擇在貢比涅地區一個當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投降簽訂降約時的同一節火車車廂內簽署與法國的停戰條約。根據此項條款 ,法國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領土疆域由德國武裝部隊來進行實質佔領, 而南部地區則成立由貝當執政的附庸政權 : 維希政府。

從德國展開西線進攻到法國敗降只經歷了6個星期,閃電戰的威力讓法國體會到了亡國的恥辱。法國的戰敗令英國必須獨自面對德國。

佔領法國後德國空軍就在法國北部集中,准備可能的登陸戰(海獅計劃,Unternehmen Seelöwe)。德國決定首先進行空戰消滅英國皇家空軍,即英倫空戰。但事實上很多人認為登陸戰根本就不切實際,因為即使德國空軍能夠將皇家空軍趕出南英格蘭,剩餘的英國空中力量仍有可能在英格蘭中北部對德國登陸造成威脅,德國的登陸部隊很有可能被英國海空力量切斷,然後逐個消滅。

但是德國人似乎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在8月5日發動了「鷹計劃」,即對英國的大規模空中打擊,從而為陸軍登陸掃除障礙。在戰役的高峰,8月24日到9月6日德軍每天平均出動1000多架飛機,憑借著數量上的優勢與已經十分疲勞的皇家空軍飛行員作戰,雖然英國擁有先進的雷達技術,他們還是損失了四分之一的空軍飛行員。

德國卻在關鍵時刻決定改變戰略。他們開始對英國的主要城市狂轟爛炸,希望能夠摧毀敵人的信心,令敵人迅速投降。這為英國的飛行員提供了喘息的機會。但轟炸也對英國造成了嚴重影響,幾乎所有的英國工業重鎮遭到襲擊,倫敦更是從9月7日到11月3日連續57個夜晚遭受轟炸,其他受襲擊的城市還包括工業城市考文垂和伯明翰,以及一些港口和海軍基地等。

當時在歐洲大陸沒有大的地面沖突,因此空戰成了主要的戰事。英國空軍也不時在夜間轟炸歐洲大陸。8月25日晚上皇家空軍第一次對柏林進行了轟炸。不列顛戰役的最終結果是,希特勒在9月17日下令「無限期推延」海獅計劃,德國登陸英國的企圖宣告失敗。另一個令希特勒取消海獅計劃的主要原因,他已將戰略目標由西歐轉向了曾經是盟友的蘇

4. 一戰中德國對法國的作戰情況是怎樣的 越詳細越好

原本是依照施里芬計劃快速突破,但威廉二世和小毛奇擅自改動計劃,導致突破力量不足,在法國西北被擋住,因為當時技術的限制,機槍陣地幾乎是不可突破的,所以就打成拉鋸戰了

5. 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的二戰中法國侵略戰

敦刻爾克戰役中等待撤退的英法聯軍隨後倫德施泰特被任命為A集團軍群總司令(期間曾短暫擔任東線總司令)。納粹陸軍參謀總部制定了名為黃色方案的入侵計劃,這個計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施利芬計劃類似,即德軍以主力部隊自右翼比利時北部的列日地區發動突擊,而左翼則保留少數部隊進行牽制。然而倫德施泰特的參謀長曼施坦因則認為沿用『黃色方案』只會再次導致類似第一次世界大戰般的失敗,他提出以一個集中的裝甲部隊為進攻主力,在中央地區利用強大的機械化部隊快速通過阿登森林從而繞過馬奇諾防線切斷法軍南北聯系的入侵法國作戰計劃。此計劃獲得了倫德施泰特和古德里安等人的支持,並被轉呈希特勒。
1940年2月22日希特勒批准了這一作戰計劃,德國陸軍參謀部將這一計劃命名為鐮刀收割。此時主攻部隊已經從原定的B集團軍群變更為中央地區倫德施泰特為總司令的A集團軍群。他們包括兩個裝甲師,三個機械化步兵師和三十五個正規步兵師;屬下更是有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和隆美爾等知名將領。
被德國俘虜的英法聯軍士兵1940年5月10日德國發起了法國侵略戰,而古德里安率領的第19裝甲軍僅用兩天時間便成功穿越阿登山脈110公里長的峽谷地帶,在盟軍防線上撕開一大片缺口。並在5月12日下午已經到達了馬斯河北岸,夜晚開始准備渡河,而強渡馬斯河也被譽為德國人在法國侵略戰的關鍵。
後來因為倫德施泰特擔心過於迅速推進的裝甲部隊在沒有步兵支援下的存活能力,遂要求停止推進直到步兵趕上為止;也令人們誤以為英國部隊能從敦刻爾克成功撤退是拜倫德施泰特所賜。事實上,倫德施泰特下達停止推進命令是因為希特勒出於政治原因的考量,他認為讓英軍撤退可以令英德和約更容易締結。
1940年7月19日倫德施泰特在柏林國會舉行的儀式中獲晉升為元帥。之後任命倫德施泰特的A集團軍群為海獅計劃(入侵英國的作戰計劃)的進攻主力。然而由於倫德施泰特始終認為海獅計劃是一種政治宣傳攻勢,並不可能付諸行動。以至於在法國進行的登陸演習中倫德施泰特從未前往視察。在海獅計劃取消後,A集團軍群大部分兵力被調往波蘭,而倫德施泰特被任命為西線總司令負責指揮荷蘭、比利時和法國海岸防禦部隊,並修築防禦工事。

6. 在二戰德國進攻法國初期,是誰提供的作戰計劃內容如何呢

在德國進攻西歐初期的時候,作戰計劃首先是由德國陸軍參謀總部制定出來的,代號是「黃色方案」,這個計劃跟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進攻法國的「史里芬計劃」類似,就是把德軍主力放在右翼,通過比利時進攻法國。
但是A集團軍群參謀長曼施坦因很討厭這個計劃,認為比較老套,然而希特勒也很討厭這個計劃。
曼施坦因即而提出里自己的看法:把德軍的進攻矛頭對准中央,而不是右翼。用強大的德國裝甲部隊對阿登森林地帶實施主要突擊,也可以說阿登森林地帶是一個具有戰略決定性的突破口吧。但是德國陸軍司令布勞希奇拒絕把曼施坦因的這個計劃轉交給希特勒。
也許是註定?,1940年1月10號,攜帶「黃色方案」的空軍軍官的飛機迷航迫降在比利時,有部分文件落入了英,法手中,於是曼施坦因再次提出他的作戰計劃。然而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與總參謀長哈爾德強烈反對這個計劃,但是你再怎麼司令也沒元首管用,最終屈服了。
1940年2月22日,希特勒把曼施坦因的設想命名為「揮鐮行動」,根據當時第十九裝甲軍軍長古德里安說,「除了元首,曼施坦因和他本人外,幾乎沒有任何人對這個計劃有信心」。
這個計劃幫助德國攻佔了法國,為法國成就了歷史上最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而最終這個號稱歐洲最大的陸軍強國淪陷。

7. 法國人引以為傲的馬奇諾防線為何輕易地被德國人繞後偷襲

法國人引以為傲的馬奇諾防線輕易地被德國人繞後偷襲的原因在於:法國人心存僥幸,以為將主要的軍事部署在德法邊境上,修築防禦工事,抵抗德國的入侵就萬事大吉了;而在北部與比利時的接壤部分並未修建,德國人即是利用這個缺陷進行偷襲的,打的法國措手不及,最終攻入法國

當德國人從比利時南下的時候,天真的法國人終於如夢初醒,認識到已無法阻擋德國人的腳步,不得不開展接下來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8. 二戰時期法國失敗的原因 德國進攻的具體情況 法國方面的防禦部署

首先說明,全是手打

1.法國人當時根本就不相信德國人會進攻法國!德國的武器已經被沒收了,就像兩個男人,一個左手手裡拿著火神沖鋒槍(法國人當時還是相信法國陸軍是無敵的,而從當年的數據來看,法軍的軍隊武器確實是世界頂尖的,當然,不要看結果),右手拿著防爆盾牌(馬其諾防線)另一個赤手空拳,就給他幾把菜刀(德國只有十萬陸軍,沒有重武器),誰想到他回家自己竟然把菜刀融了組裝成坦克了!(希特勒在一年之內生產了3500多輛坦克,2000多架飛機,可見很厲害啊)換做你你信不?
2.這個時候離一戰已經過去了20年了,該退伍的早就退伍了,而新兵蛋子多是沒經歷過戰爭年代的人,換做是我我看見內臟漫天亂飛的戰爭我也害怕啊,德國人呢?他們已經被洗腦了,就像蘇聯一樣
3.德國人的戰略真的是相當得狠!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再打個比方,china要列印度,正常人都想得到的是china的快反部隊從西藏翻越喜瑪朗雅山脈去進攻印度,所以印度軍隊都布置在山脈另一側,誰想到china居然從廣西出兵利用裝甲部隊先把東南亞所有中立國都滅了直接穿插攻打新德里,這個和二戰時德國的做法是很相像的,法國人根本沒想到德國人這么狠,敢把中立國都滅了大迂迴作戰攻打法國,當然,德國後來成為世界公敵這個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4.當時德國國力確實已經比法國強了,當時世界生產總值中,美國37%,德國14%,英國12%,法國10%,所以如果真的是面對面1v1的話,還是德國勝率大,打仗打得就是國力么

9. 二戰德國侵略的順序

二戰德國侵略國家的順序為:斯洛伐克開始、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立陶宛、波蘭、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法國、英國、希臘、南斯拉夫、蘇聯。

二戰初期,希特勒主張先發制人,集中陸軍和空軍,閃電一樣地打擊敵人,攻勢凌厲。

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他用閃擊戰佔領了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蘭西等國,27天內征服了波蘭,1天內征服丹麥,23天內征服挪威,5天內征服荷蘭,18天內征服比利時,39天內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

1941年他再次用閃擊戰進攻蘇聯,但在蘇聯人民的堅決抵抗下,最終遭到了失敗。二戰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

(9)德國人如何入侵法國擴展閱讀:

二戰過程:

1939年9月1日,德國法西斯派兵「閃擊」波蘭,英法走投無路,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聯衛國戰爭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擴大了。

1941年12月,日本又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二戰進一步擴大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給德國沉重的打擊,不僅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美國在中途島戰役後,步步進逼,扭轉了亞洲太平洋戰爭形勢。其他國家在1943年也開始了反攻。

1945年5月8日,德國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結束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向盟國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10. 德國選擇阿登山區進攻法國,如何保證突擊力量

1940年1月,就在德國為進攻法國,正在秘密准備的時候,一架飛機連同“黃色方案”一並成為英、法聯軍的戰利品,也就是說,英、法兩國已經掌握了德國進攻法國的計劃。但意外的是,這么重要的情報並未引起他們的重視,這是為何?

首先,“黃色方案”就是一戰時“施里芬計劃”的翻版,盡管該計劃曾一度讓德軍抵達馬恩河畔,其兵鋒直指巴黎,但依然被拖入到曠日持久的“塹壕戰”。更何況,經過一戰,法國、比利時等國早有所防備,在邊境上修築了堅實的要塞。



當然,德軍的優勢還不止這些。相比較而言,他們有一個統一的指揮系統,更利於部隊的調動與指揮,而且具有新式武器、新技術的使用經驗,尤其是轟炸機與坦克的聯合作戰,德軍可謂是爐火純青。可以說,戰役還未開始,法國已經輸了。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並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

//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閱讀全文

與德國人如何入侵法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