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人一年平均吃多少肉

法國人一年平均吃多少肉

發布時間:2022-07-24 11:01:41

㈠ 法國人平時喜歡吃什麼,一般吃什麼比較多

法國的飲食文化非常悠久,從路易十四開始,法國的飲食外交便世界聞名,在法式宴會鼎盛時期,餐桌上一次可上200道菜。法國人最愛吃的菜是蝸牛和青蛙腿,最喜歡的食品是乳酪,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此外,法國人還是世界飲酒冠軍,尤其是喝葡萄酒。

聞名世界的法國料理,以精緻豪華的高尚品味,風靡全球食客的胃,法國人將「吃」視為人生一大樂事,他們認為:美食不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藝術。16世紀時的法國宮廷已有一套相當講究的飲食文化,法國大革命後隨著宮廷廚師的流落市井,宮廷料理開始在民間生根。

法國料理十分重視「食材」的取用,【次等材料,做不出好菜】是法國料理的至理名言,而法國料理就地取材的特色,使南北各地口味不一,因此「到什麼地方吃什麼菜、什麼時令吃什麼菜」就很重要。

法國料理的精華在醬汁(SAUCE),因為對食材的講究,法國人使用醬汁佐料時,以不破壞食材原味為前提,好的醬汁可提升食物本身的風味、口感,因此如何調配出最佳的醬汁,就全看廚師的功力了!此外,法國菜也被喻為最能表現廚師內涵的料理,每一道菜對廚師而言,都是一項藝術的創作。

法國人飲食特點

對晚餐較重視。愛喝葡萄酒、牛奶、紅茶等。到飯店喝咖啡和吃水果吃雪糕。愛吃牛肉、羊肉、雞、魚、蝦、雞蛋、各種燒腸子等。各種蔬菜都愛吃。愛飲清湯,愛吃水果(特別愛吃菠羅)。

在吃正式的法國餐館吃飲,餐具、酒具的配合使用都是一絲不苟的。吃甚麼樣的菜用甚麼樣的刀叉,是很有研究的,所以每人面前都選了兩三套。酒杯也是一樣,因為在這里吃食與喝品配搭是一藝術。習慣上,餐前要喝一杯開胃酒;用餐過程中,如果吃肉要配干紅葡萄酒;吃魚蝦一類的海味,要喝乾白葡萄酒;餐後有些人還喜歡喝一點白蘭地地一類的烈性酒。每種酒所用的酒杯都不同。看著高矮胖瘦好幾個酒杯放在跟前,還真證不勝酒力的?不過好在這里不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席問大家邊吃邊聊,酒只是起到助興和調節氣氛的作用,卻頻頻舉杯,卻都淺到即止。保持餐桌上愉快的氣氛,但又不至於過分喧鬧。

著名食物

麵包

步入法國的城市,一家家麵包店隨即映入眼中,衣著整齊的店員滿臉笑容,彬彬有禮地接待著八方的來客。法國人有邊走邊吃的習慣,兒童上學也喜歡手拿長麵包,大口大口地吃。有時,他們把麵包當棍棒,追逐捅打,別具情趣。在法國裏買麵包要自行攜帶盛器,因為�包露出,很少是有包裝的,小孩裝麵包最有趣,他們將長長的�包一隻只塞進隱敞的外套袋中,若無其事雀躍著回家去。

蝸牛

巴黎的美食,可以用"多不勝數"來形容。除本土的以外,世界其他地方美味佳餚也都可以吃到。但最受當地人推崇的,還是一些傳統的法國菜。比如像聞名四海的法國蝸牛,就有幾十種吃法。據說法國人每年要吃掉三億多隻蝸牛,由於生產數量有限,它的價格已上升到每打幾十法郎,但有時還是供不應求。

鵝肝

巴黎人愛吃的另一種食品,就是鵝肝。它的吃法也有很多種,還可以做成鵝肝醬,是極好的佐餐佳品。法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鵝肝醬生產國和消耗國,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大約要吃掉兩千多噸。而且價格不菲,質量好的,要賣到每公斤七八百法郎。

乳酪

品種繁多的乳酪是巴黎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據說它是200多年前,由一個牧師發明的,現在已有360多個品種。

著名菜式

法國洋蔥湯

菜名:法式洋蔥湯

【原料】

牛肉2000克

洋蔥500克

色拉油150克

鹽20克

胡檄粉少

麵包片少

沙司少許。

【製作過程】

(l)把洋蔥切片,並用色拉油炒熟,至褐色。

(2)在鍋中放入洋蔥、牛肉湯攪拌至煮沸,加入鹽、胡椒粉即可。

(3)出湯時,在湯盆內加入麵包片,再撤入沙司即可食用。

【特點】 典型的法國風味,味道香濃。

白酒法國田螺

材料:

田螺.............6-8個

千層麵皮....2張

白葡卜酒....20克

黃奶油.........15克

大蒜碎.........少許

奶油.............40克

鮮奶油.........10克

做法:

1. 鍋內加熱先將田螺肉炒香備用、備一鍋熱水燙熟麵皮,排進盤內、另置一鍋融解奶油,放大蒜碎炒香

2. 再加田螺肉,白葡萄酒,使酒精蒸發、加奶油及鮮奶油、置放於盤內,部分塞於麵皮內、周圍淋上剩餘之白酒汁即可

鵝肝醬煎鮮貝

材料:

法國鵝肝醬....3片

鮮干貝.........6粒

蘆筍.............6支

洋蔥.............100克

紅蘿卜.........30克

洋蔥.............20克(切片加鹽炒熱,絞成泥醬)

調味料:

糖、鹽、太白粉 適量

做法:

1. 鮮貝略泡水,即泡冰水急速冷卻,取出在側邊切一半深,加入蔥、姜、鹽、酒約10分鍾,再煎至兩面黃,上盤

2. 蘆筍取花蕊部分,以鹽水燙熟,作盤飾

3. 取出鵝肝醬,略煎,置於鮮貝上,淋上醬汁,蘆筍裝飾即可上桌

柳橙法國鵝肝醬

材料:

法國新鮮鵝肝....2份

胡椒.............少許

鹽、柳橙、橄欖油、蘋果醋、白蘭地酒、什錦香料 適量

做法:

1. 新鮮鵝肝適當地調味,什錦香料、白蘭地酒,腌8小時、慢火隔水烤約60至80分鍾

取出鵝肝,待冷卻切片置於盤內,柳橙1個,取部分果肉裝盤,柳橙汁拌橄欖油、蘋果醋、淋於冷鵝肝周圍即可

法國咖啡文化

在20年代初期,在法國還是一片和平的時候,藝術便成了當時的一種風氣,而且出現了很多很多的咖啡館,而咖啡館內聚集了很多的寫作家。那些寫作家閑時便會聚在一起,在咖啡館中一邊喝咖啡,一邊暢談。一名名作家Paul Leautaud便把過這段時間稱為「咖啡文化時代」。

在吃正式的法國餐館吃飲,餐具、酒具的配合使用都是一絲不苟的。吃甚麼樣的菜用甚麼樣的刀叉,是很有研究的,所以每人面前都選了兩三套。酒杯也是一樣,因為在這里吃食與喝品配搭是一藝術。習慣上,餐前要喝一杯開胃酒;用餐過程中,如果吃肉要配干紅葡萄酒;吃魚蝦一類的海味,要喝乾白葡萄酒;餐後有些人還喜歡喝一點白蘭地地一類的烈性酒。每種酒所用的酒杯都不同。看著高矮胖瘦好幾個酒杯放在跟前,還真正不勝酒力的?不過好在這里不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席問大家邊吃邊聊,酒只是起到助興和調節氣氛的作用,卻頻頻舉杯,卻都淺到即止。保持餐桌上愉快的氣氛,但又不至於過分喧鬧。

法國是一個具有優秀血統的國家,既有悠久的歷史,也有燦爛的文化。它的飲食有一套獨特的文化,只是關於飲或食的,也有其的自己一套。漫步巴黎街頭,幾乎可以看到五大洲各種風味的餐館招牌,加上法國高雅的飲食文化,令法國在飲食界是其中一個領導者。

㈡ 法國飲食人均消費多少

法國餐廳人均消費2K人民幣
北京經典法國餐廳簡介

1、FRENCHBISTRO長城飯店法餐廳

這里崇尚FrenchBistro的飲食文化,置身其間不會感到過多的拘束和壓抑。這兒的牛排烹制同樣注重湯汁的醇厚,紅酒更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品嘗小牛肉時千萬不要忘記莎當妮酒的完美搭配。

FRENCHBISTRO長城飯店法餐廳,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0號長城飯店一層,659055266-2119,18:00-22:30,人均消費:150元。

2、BrasserieFlo福樓餐廳

法國來的名牌連鎖店,Brasserie在法國多少有點咱們「家常菜」的意思,不是大菜,而FLO又是這類餐廳很出名的。這里價格適中,從韃靼牛排到橙汁可麗餅,長長的菜單上有很多經典法國菜供你選擇。酒水單也和餐廳的風格一樣不做作,絕不會讓你破產,在北京的老饕中間名氣很響。

BrasserieFlo福樓餐廳,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6號隆博廣場二層(長虹橋東北角),65965139,11:30-14:30&18:00-23:00,人均消費:150元。

3、古都餐廳

古都餐廳,東城區東長安街35號貴賓樓飯店四層,65137788-347,11:30-22:00,人均消費:300元

4、紫門扒房

紫門扒房,東城區王府井大街48號國際藝苑皇冠飯店二層,65133388-1132,18:00-23:00,人均消費:400元。

5、BleuMarine

BleuMarine有上好的烤牛排加上三種胡椒汁,從菜單上看,這里專門做法國南方菜,有一種用法國南部的酒叫PASTIS汁的煎的大蝦,聽上去就有地中海的感覺。這里最受歡迎的沙拉是配上炸的Brie的奶酷和核桃,清爽,美味。

BleuMarine,朝陽區光華西里5號,65006704,11:30-14:30&19:00-22:30,人均消費100元。

6、Justine』s傑斯汀法國餐廳

從1982年起,Justine』s就牢固樹立起北京一流餐廳的形象,特別是法國傳統風味。這里以「烤制特供」聞名,也是北京城裡惟一能找到金牌Kobe牛排的地方。曾經有廣告稱Kobe牛排為「黃油刀牛排」,肉嫩得可以用黃油刀切,不誇張地說,甚至軟骨也可以融化在你的口裡。

Justine』s傑斯汀法國餐廳,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5號建國飯店內,65002233—8039,6:00-10:00&12:00-14:30&18:00-22:00,人均消費:200元。

7、凱旋西餐廳

由於是地下,所以通風稍差,但還不算太悶,算是性價比不錯的法餐廳。據說廚師原來是馬克西姆的。有套餐,55元以上的就有不錯的可選了。烤鵝肝不錯,但牛排做的偏老。

凱旋西餐廳,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6號,65128350/65255583,11:00-次日2:00,人均消費:100元。

8、拉德萊斯西餐廳

拉德萊斯西餐廳四周還帶有油脂的鴨肝顯然是從法國原產罐頭中取出,旁邊配有原汁原味的果凍,味道鮮美,口感順滑。法國西南部的特色菜——香煎鴨腿因為很符合中國人的口味,所以點擊率很高。餐廳每年都按照法國的飲食習慣的節日,適時推出多款美味新菜。

拉德萊斯西餐廳,朝陽區光華路嘉里中心地下一層商場B38,85299419,9:00-20:00,人均消費:80元。

9、兩人世界西餐廳

兩人世界西餐廳,西城區西四東大街49號勝利電影院東側,

66174200,11:30-14:00&17:30-次日2:00(需提前預訂),人均消費:150元。

10、Maxim』sdeParis馬來西姆餐廳

早在1983年,馬克西姆餐廳就進駐北京了。不諧調的感覺體現在氣氛和食物上。藝術化的裝飾,漿得雪白的檯布,桌上擺著紅色的蠟燭,台上有鋼琴與現場演奏,侍者們都穿著燕尾服,完全是一派浪漫燭光晚餐的布景,與顧客們的隨意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帶著小孩的三口之家、穿著T恤的年輕人和聚在一起吃頓便飯的同事。雖然菜單上全是令人嚮往的經典法國菜,服務也非常周到,但廚師的水平有點兒參差不齊。只有冰淇淋從不會讓人失望,其它的菜總是有點美中不足。

Maxim』sdePafris馬克西姆餐廳,崇文區前門西大街2號崇文門飯店內,65121992,11:00-14:00&17:00-22:00,人均消費:150元。

11、天倫閣西餐廳

邀請了金牌大廚的為顧客烹制拿手的蝸牛、蛙腿、牡蠣、鵝肝等法國美食。

天倫閣西餐廳,東城區王府井大街50號天倫王朝飯店三層,65138888-8156,6:00-10:00&11:30-14:00&17:30-21:30,人均消費:150元。

12、羅蘭·加洛斯網球西餐廳

這里既是一家正宗的法式餐廳,又是一個以網球文化為主題的餐廳。餐廳專門訂購了豐富多彩的網球歷史文化資料,並以經典法式大餐籠絡一切網球愛好者,還提供法國葡萄酒與香檳。

羅蘭·加洛斯網球西餐廳,朝陽區農展南路朝陽網球俱樂部北門1層,65089100,11:00-21:00,人均消費:150元。

13、LeBistortdesChateauxCafé&Restaurant古堡餐廳

法國大廚喬治·蒙培沙先生掌勺的具廳,正宗。

LeBistortdesChateauxCafé&Restaurant古堡餐廳,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3號京倫飯店一層,65002266-5411:30-次日2:00,人均消費:200元。

14、CuisineGalley凱濤西餐廳

總廚讓·馬克先生來自法國,擁有29年豐富的餐飲工作經驗。凱濤西餐廳新推出的菜單全部由讓·馬克先生親自創制出來的,其中有融入了中國和亞洲烹飪元素的創新菜品。

CuisineGalley凱濤西餐廳,東城區東郊民巷2號新僑諾富特飯店二層。65133399-2206,11:30-14:00&17:30-21:30,人均消費:150元。

15、FristStar浮士德

主廚Benson烹製法餐的經驗累積超過15年,並曾在法國著名餐廳LaCouple實習,工作過的著名法式餐廳包括王府飯店和FLO餐廳。環境浪漫,是中國娛樂界和媒體人干出沒的餐廳。

FirstStar浮士德,朝陽區霄雲路18號,64601981/61601983,11:00-23:00,人均消費:150元。

16、LeCite紫禁閣

由法國廚師費GeorgeMompezat主廚,其中以法式鵝肝、蝸牛最負盛名。

LeCite紫禁閣,東城區南池子大街115號,65596017,11:00-22:00,人均消費:150元。

17、LaSeine塞納河法國餐廳

在好的餐廳用餐是一種真正的樂趣。它可以讓你放鬆心情,並獲得最大的享受。便在北京,這種地方並不多。在菜品、環境和服務三者之間,總會有一項會讓你失望。而雅詩閣大廈內的塞納河就是為數不多的將三者結合得非常好的餐廳之一。

LaSeine塞納河法國餐廳,朝陽區建國路乙108號北京雅詩閣大廈二樓,65669363,11:00-22:00,人均消費:200元。

18、LeCabernet卡本妮紅酒吧

總廚阿蘭德尼推崇豐盛實惠的飲食新觀念,如法國肉批火腿乾酪拼備用由多種法式餡餅、火腿及乳酷製成,亦可選擇法國風味盤,香噴噴的鵝肝鴨胸佐以清新爽口的蘆筍。另一特色是口味獨特的三明治,如火腿乳酪核桃多士及香草汁熏三文魚多士等。享用完大餐,還可以品嘗夾心巧克力蛋糕等甜品。

LeCabernet卡本妮紅酒吧,東城區王府井金魚胡同3號諾富特和平賓館,65128833-6621,11:00-14:00&17:00-21:00,人均消費:150元。

19、VincentCafé北京季節咖啡店

早上可以請法國老闆推薦杯醒腦酒,下午可以去吃個法國特製薄餅,晚上還有非常正宗的法式大菜。通常經歷是進了店就逃不過老闆法式浪漫的熱情邀請,配置個中Shooter和你共飲。

VincentCafé北京季節咖啡店,84564823,11:00-24:00,人均消費:60元。

20、LePetitParis小巴黎

這家餐廳取名叫小巴黎,但它絕不是一家巴黎式的咖啡廳。除了它的名字還有附近有家法語學校外,這兒和法國根本扯不上什麼關系。菜單上沒有幾道法國菜,倒有比薩,義大利通心粉、印尼炒飯和匈牙利燴牛肉。顯然是個大雜燴。

LePetitParis小巴黎,朝陽區三里屯路29號,64169381,11:00-23:00人均消費:100元。

21、SIT八十坐

位於前衛的798地區的八十坐法餐廳像個類似山洞的白色長廊,桌椅風格很前衛。這里經營的菜式不多,但都是色對正宗的法國菜。餐廳中午不營業,晚上活動較多,最好電話預約為佳。

Sit八十坐,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6438919,20:00-23:00,人均消費:200元。

㈢ 介紹一下法國的飲食文化

1、法國的飲食往往與藝術相關:法國人通常將美食和藝術結合起來,飲食和藝術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國主廚一般都經過專業的訓練,他們不僅具備一般廚師的技術,也具有藝術家的天賦。例如在顏色上追求美感,要求百汁百色,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在滿足人們味覺的同時,也給人心靈的觸動,使客人流連忘返。

2、法國的飲食追求浪漫情調:法國人天性具有浪漫的情懷。法國人特別講求用餐時的環境,比如幽幽的燭光、精美的餐具、典雅的環境等等。無論是高檔的,還是低檔的餐廳,都是經過精心准備的,大都能滿足用餐者的心理需求。餐廳本身也講究空間的效果,服務非常到位。

3、飲食的烹調方式:法國有其獨特的烹調方法,以其美味可口出名,且菜餚種類繁多。義大利對法國烹飪發展所做的歷史貢獻是不可替代的,義大利元素對法國具有強大而持久的影響。

4、法國飲食文化的特點:每一道菜和飲料,與「藝術」是分不開的。晚餐前的開胃酒是不可缺少的。在吃飯時候,酒的類型,甚至顏色都非常講究。點肉類食品時候用紅酒。吃魚和海鮮喝白葡萄酒,飯後喝一點白蘭地酒。不同的酒用的酒杯也是不同的。

5、講究調料:法國菜十分講究調料,常用的香料有:百里香、迷迭香、月桂(香葉)、歐芹、龍蒿、肉豆蔻、藏紅花、丁香花蕾等十多種。法國菜中胡椒最為常見,幾乎每菜必用,但不用味精,極少用芫荽。

調味汁多達百種以上,既講究味道的細微差別,還考慮色澤的不同,百汁百味百色,使食用者回味無窮,並給人以美的享受。法國菜具有選料廣泛、用料新鮮、裝盤美觀、品種繁多的特點。菜餚一般較生,還有吃生菜的習慣。

(3)法國人一年平均吃多少肉擴展閱讀

法國料理,即法國菜,是西餐中最知名的菜系,講究憑借其對材料的認知及靈活運用,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佳餚美食,這就是法國菜引以自豪的地方。

法國菜精益求精,將以往的古典菜餚推向新菜烹調法,並相互借鑒運用,調制的方式講究風味、天然性、技巧性、裝飾和顏色的配合。

法國料理的精神在於突出食物的原味,所以當法國師傅在做料理時,他所加進的任何調味料、配菜,甚至於搭配的酒,都只有一個目的:把主要食材的原味給襯托出來。

法國是世界上盛產葡萄酒、香檳和白蘭地的國家之一,法國人對於酒在餐飲上的搭配使用非常講究。如在飯前應飲用較淡的開胃酒。

食用沙拉、湯及海鮮時,飲用白葡萄酒;食用肉類時飲用紅酒;而在飯後飲用少許白蘭地或甜酒等。據說法國人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在歐洲國家中最低,就歸功於葡萄酒。

法國菜源自於義大利菜,而義大利文化傳承於古羅馬帝國,因此義大利人對於食的文化與烹調技藝,是累積了數千年的經驗,才居於主流的地位,而文藝復興時期,烹調技藝更達到了尖峰期。

而法國的烹調技術會如此的精進,甚至取代義大利菜的主流地位,那是因為法國有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還有一張好吃的嘴、一個挑剔的胃、一雙精巧的手、一個聰明的頭腦,才能從義大利菜的精隨中創造出自己的風格,享譽國際。

㈣ 法國人為什麼那麼愛吃香腸

在法國,每秒有2.2公斤的香腸被吃掉,平均一年會吃掉7萬噸左右的香腸!法國人對香腸的熱愛是在骨子裡的。一根香腸,一塊麵包,一根小小的酸黃瓜再加上一杯紅酒,這就是法國人最真實的生活畫面,傳統而又富有人情味。目前在國內想吃到正宗的法式香腸,可以選用樂凡希這個品牌,樂凡希是具有法國背景的全新西式肉製品品牌,由中法兩國行業領軍企業科普利信集團和新希望六和集團聯合打造的重磅品牌,肉源安全可靠,引進歐洲設備,法國配方,他們家的法式香腸特別好吃,強烈推薦。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㈤ 法國人的飲食 生活習慣

(1)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2)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

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3)餐飲禮儀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法國人飯前用一個小時來品嘗開胃酒,就著一些橄欖和小餅干,當他們真正坐下來吃的時候,就沒有那種強烈的飢餓感了。而且在吃每一口食物的間隙,都要停頓無數次,進餐時那種輕松愉悅的氣氛,以及對食品的品味和贊美,幫助他們輕松地保持身材,
法國女孩子的食物都是小份的。典型的法國烘製的牛角麵包重量都是30克多一點,而美國產的這種麵包幾乎有60克的分量,換句話說,法國女孩子的胃已經習慣了攝入少量的食物。
法國女性非常熱忱地對待正餐,一般在下午兩點之前攝入的熱量佔一天總量的的60%,隨後是一頓簡單的晚餐。而在中國,人們經常一整天都在餓著自己,在晚飯的時候,卻是吃得又好又飽。因為法國人午餐吃得很滿足,因此不需要隨時吃零食,這也幫助他們控制了體重。

(4)習俗禁忌

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對於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

法國的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它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

法國的國石是珍珠。

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

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

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以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關系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法國人的生活習慣
世界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各有其傳統的風俗、習慣,諸如,中國重孝道,日本講茶道,巴西愛足球,英國嗜讀報等等。我們知道了這些,對國際友好交往和對外經濟合作,是大有裨益的。那麼,女士最愛打扮、男士飲酒如水的法蘭西,究竟有哪些獨特風情和禮俗呢?我在首都巴黎的短暫停留中,通過悉心地觀察和留意的聆聽,了解並信手采寫了他們在飲食、婚俗、教規、生肖、狗業和禁忌等方面的一些主張和做法。

法國飲食源遠流長,品種多且講究,頗具特色,因之久負盛名。其烹調技術在西餐中首屈一指,故許多法國人常以此感到自豪。歐洲第一流大飯店的大廚師大半是法國人。從歷史上的皇帝路易十四開始,法國形成了一個重要而又不斷發展的宴會外交。這些精心安排的珍饈佳餚被世人稱為法式宴會,餐桌上一次可上200道菜!法國人最愛吃的菜是蝸牛和青蛙腿,如果你點這兩道菜,陪你的法國朋友定會十分高興。如今,巴黎對蝸牛的消費逐日擴大,全市有40多家出售蝸牛的食品店。法國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世界飲酒冠軍法國人,尤其愛飲葡萄酒。她們吃飯很講究菜餚和酒的搭配,如:吃肉飲紅葡萄酒,吃魚飲白葡萄酒等。法國人還特別愛吃乳酪,不同色味的奶酷多達400多種,其肖費量也居全球之首,有「乳酪王國」之稱。西式進餐的禮節甚多,比如,赴宴者應從自己座位的左側就位,坐姿要端正;要後於主人把餐巾放於腿上,相敬乾杯時,即使你不會喝酒,也應將酒杯在唇邊觸一下,以示敬意,西餐的主要餐具有刀、叉,使用時,要右手握刀,左手持叉,先用刀將食物切成小塊,再用叉把食物送入口中,每吃完一道菜,就將刀、叉並攏排於盤內,如未吃完,應把刀、叉擺成「八」字或交叉放,但不要刀口向外……

法國女子在社會生活中地位較高。同她們握手時,一定要等其先伸手,她們可戴著手套,而男士一定要摘下手套,無論在何處,男士都要讓女士先行。在現代法國都市中,婚戀生活頗為自由。許多男女青年往往只同居而不舉行婚禮,甚至把這種日漸「時髦」的社會現象看作一種「革新」,所以「試驗夫妻」之風盛行。他們認為試婚的好處是:充分相互考驗,避免日後離婚。而今,法國獨身者不少,又以35歲以下和50歲以上者居多。法國奇特的傳統婚俗,是新郎和新娘在結婚前都照例向各自的好友舉行告別晚會,男方叫「埋葬單身漢生活晚會」,女方稱「辭別宴會」;新郎是以一個象徵性的「棺材」舉行一次「葬禮」來表示向「單身漢」告別;新娘在「辭別宴會」上,接受婦友們獻給的花束、花藍,大家同唱辭行歌,共跳送別舞,以示姐妹間眷戀深情――次日即可到天主教堂舉行婚禮了。天主教徒家庭的孩子出生後,都要經過「洗禮」,並取一個教名。教徒大都嚴守教戒。齋日不搞娛樂活動,尤其遇到某月13日是星期五這天,更嚴守戒規。

我國12種生肖,除「龍」是虛構者外,均為常見的飛禽走獸,且每種代表一年,而同歐洲各國大體相同的法國人的生肖,則是天文學上黃帶的12個星座,如:白羊、金牛、雙子、室女等,這12種生肖分別代表一年12個月,而不是一年一生肖。

法國的狗業很發達,那些闊綽女子,幾乎人人愛狗如嬰。全國每年出生狗達百餘萬只,年經銷額約10億法郎。為與方興未艾的養狗之風相適應,法國的狗飲食業、狗飾品業、狗葬業等,隨之興起,有專業狗醫4,000名,全國還建有狗肉加工廠3,000餘家,營業總額高達25.5億法郎。

這個愛美、講食、嗜酒、重禮的國度,還有一些禁忌。法國人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這些數字隱含著凶險;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黃色花,認為黃花象徵不忠誠,玫瑰花只能送單數,除了表達愛情外,不能送紅色花……法國的生活習俗還有很多,到了法國,一定會有所感受。

㈥ 世界各國的人吃什麼肉

世界各國吃什麼肉?

美國:117.6公斤,以牛肉為主。

英國:82.5公斤,以牛肉羊肉為主。

法國:88.6公斤,以牛肉羊肉為主。

德國:87.9公斤,以牛肉、豬肉為主。

義大利:86.6公斤,以牛肉羊肉為主。

澳大利亞:121.2公斤,以牛肉、羊肉為主。

以色列:102公斤,以羊肉為主。

中國:59公斤,以豬肉為主。

日本:48.8公斤,以牛肉為主。

韓國:62.2公斤,以牛肉為主,豬肉其次。

印度:4.2公斤,以雞肉為主。

哈薩克:69.7公斤,以羊肉為主。

泰國:27.9公斤,以豬肉雞肉為主。

沙特:62公斤,以羊肉為主。

中國人吃肉只及美國一半,印度人很少吃肉,很多人是素食。

美國人的飲食生活比較好,基本上也是每噸都是會吃肉的,美國人都是長得很壯的,這跟他們經常吃肉有關。他們很喜歡吃牛羊肉,他們吃肉與國人有很大的區別,那就是他們喜歡吃那種不是熟透了的肉,都是半生不熟的,國內很多人基本上是受不了的。

德國人除了喜歡吃牛羊肉之外,也是喜歡吃豬肉的。不過豬肉他們一般都不是直接弄熟了就吃,而是喜歡把豬肉做成香腸,然後搭配一些麵包來吃。

法國人吃飯非常精緻,他們會選用一些特別高質量的肉類,比如說非常名貴的鵝肝,牛排,每次吃完飯還會搭配上一些紅酒,都說法餐非常有格調,法國也是一個非常浪漫的城市,真想去法國當地體驗一下民族風情,肯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韓國特別喜歡吃烤肉,我以前特別喜歡看韓劇,裡面男女主經常吃烤肉,別提看著多饞了,後來韓料,烤肉都被引進了國內,生意一直非常好。每次吃烤肉的時候,還會搭配上一些泡菜,徹底地體驗一下韓國風情。我們都把叫做「泡菜國」和「烤肉國」,這兩種美食即便宜又好吃,你吃過韓國烤肉嗎?沒吃過的有機會可以嘗試一下,味道吃起來真的特別不錯!

日本人吃肉

大家都知道日本在很長一段歷史中,都是個頭很矮小的。這與他們成百上千年來不吃肉的那段歷史有關。在中國佛教傳入日本之前,日本人是吃肉的。後來佛教傳入了日本後,全民都開始信奉佛教,佛教有一條,就是只能吃素,所以當時的日本天皇下達了一個全國禁殺令,導致日本在長達1200多年的時間里,幾乎都是不吃肉的,所以他們長得矮小也不奇怪了。到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天皇為了提高民眾的體魄,才解除了延續上千年的禁令,之後日本人也是無肉不成歡,像牛肉、雞肉、魚肉之類的肉類,在日本非常的火爆。但是日本對於豬肉和羊肉,卻沒有那麼喜歡。

印度人吃肉

眾所周知,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但他們國民並不是全都信奉佛教的。但在印度,牛一直是一種被奉為「神」的動物,在印度,假如你要問別人哪裡有牛肉吃,肯定會遭來一頓毒打,因為牛在日本是非常神聖的東西,是萬萬不可褻瀆的。所以在印度幾乎沒人敢吃牛肉,而豬在印度是一種「極為骯臟」的動物,印度人覺得豬很臟,吃了會生病,於是也不愛吃豬肉。印度人雖然不吃牛肉和豬肉,但是對於其它肉還是十分喜愛的。印度對雞肉更是情有獨鍾,雞肉和咖喱絕對是一種絕配,在印度也非常火爆。還有鴨肉,魚肉,蝦肉,在印度都很火。

咱們中國人吃肉,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中國可是無肉不成歡,天上飛的,水裡游的,地上跑的,總之能吃的都可以做成菜吃,吃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炒、燉、鹵、火鍋、串串、干鍋之類的等等,雖然我們也喜歡吃牛羊肉,但是牛羊肉的價格普遍較貴,所以最常吃的肉類就是豬肉了。像家禽和豬牛羊的內臟國人也是很愛吃的,但是在國外幾乎老外是不吃這些的。由此看來,中國的飲食文化還真是非常的厲害呢!

㈦ 法國人吃肉越來越少了,為價格還是為環保真實原因是什麼

法國人吃肉越來越少了,價格高是其中的原因。而出於環保與健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人認為,想健康長壽就必須做個“素食主義者”。其實不然,在我們中國營養學家認為:人體每天都需要補充大量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氨基酸。而素食中除豆類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外,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都較少,因此營養價值也較低,難以滿足身體對營養的吸收利用。只有在日常飲食中將素食和葷食搭配食用,才能保證身體吸收到平衡全面的營養,從而踏上健康長壽之路。

㈧ 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量是多少

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量是60kg左右。60kg左右的這個數據,是用中國肉類總產量除以中國總人口而得到的。其中城鎮居民人均肉類消費量為28.7公斤一人,農村居民人均肉類消費量為24.7公斤一人這個數據在世界上的排名和中國的人均GDP排名差不多,在全球處於中等水平。

世界各國人均肉類消耗量

第一紐西蘭,年人均消費肉類126.9公斤,啥概念,不到3天吃兩斤肉。第二澳大利亞。年人均消費肉類121.2公斤第三美國。117.6公斤。東亞國家韓國年人均消費肉類51.5公斤,中國年人均消費肉類49.8公斤,大部分是豬肉。日本35.7公斤。

世界各國人均肉食消耗量排行榜第一名加拿大,美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法國英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羅馬尼亞,立陶宛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阿根廷墨西哥中國,越南緬甸菲律賓,哈薩克塔吉克蒙古共和國。

㈨ 每年吃掉6萬噸蝸牛肉,法國人為何如此偏愛大蝸牛

蝸牛是一種軟體動物,它的生活環境多半是在潮濕的地方,有的農村會有水庫,在邊上多半就會蝸牛,不過小孩子們很多都是找蝸牛來玩,吃蝸牛的很少。蝸牛是非常怕陽光的,所以一般白天都是找個地方鑽進殼子里,到晚上才出來活動。不過蝸牛體內還是有細菌的,一定要處理好再吃,要不然就別吃。

㈩ 一個人平均一年要吃多少斤肉

人們對蛋白質是有一定需要量的,這些主要來源於肉類食品。
中國營養學會制訂的蛋白質膳食供給量,要求成年人每天為70克,補充人的機體蛋白質一天的損耗。70克蛋白質約從200克動物性食物中攝取。
具體的安排:100克畜、禽、魚、肉類,約60克的蛋,再加上約50克豆製品。
十多歲的青少年,身體生長快,需要更多的食物蛋白質來增強機體組織,孕婦、乳母同樣也要增加蛋白質的供給量,一般每天宜在70克的基礎上,額外增加20--30克蛋白質,需多進食100--150克肉類,10歲以兒童應相對減少。

與法國人一年平均吃多少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