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老人死亡多少人

法國老人死亡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2-07-24 14:18:56

1. 上世紀西班牙流感,造成5億人感染,數千萬人死亡,是如何消失的

一百年前,出現了一起流行全世界的流感,使當時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受到感染。流感帶走了多少死亡人數至今無確切數字,根據研究估計2500萬到1億人死亡。因為流感盛行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國封鎖不利消息,西班牙中立沒有參戰如實報道流感實情,於是不少參戰國對內宣稱是「西班牙流感」。


流感期間美國堪薩斯州軍事醫院



1919年2月第三波流感同時出現多地,很快傳播到全球,導致了全球不小死亡人數。在美國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部落出現大范圍流感,許多愛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死亡率高達25%。


如何消失的猜測


1918年出現的流感席捲全球,卻在1920年春季突然的消失了。究竟如何消失的目前還沒權威的說法,根據現有技術和經驗推論的各種原因:一是1918年的流感的特點是潛伏期短、對青壯年致死率快,大量患者很快得到識別出來,尤其一戰後各國全面檢疫,很快阻止新的傳染源出現。


二是夏季的到來,溫度升高,流感病毒存活逐漸失去了環境,最終經歷第三個夏季而消失。


三是歷經三波流感的世界人民,人體不斷適應病毒,出現了抗體,讓病毒不再對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威脅,最終流感被迫消失。

2. 世界吉尼斯紀錄最長壽的人,一直活到122歲,她是誰呢

在法國有一位女士,她活到了122歲,她打破了世界吉尼斯最長壽人的記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明確,是官方認可的世界上最長壽的人,一共活了122年零164天。

據科學家調查研究總結到,在活到110歲以上的百歲老人中,他們得出了兩個特徵:女性居多,還有他們的身材都比較勻稱,沒有特別胖的。但是這些長壽的人們也並沒有主動的去養生,或是注意些什麼,反而他們吃的也不算是很健康。看來如何長壽,這也是個看命的活兒啊!

3. 法國2003一萬老人非正常死亡

是因為高溫引發的基礎病

4. 二戰期間,我們別說日本和太平洋這兩戰場,我就問美國在歐洲戰場多少人死傷

二戰期間各交戰國軍隊死傷人數
美國有38萬軍人死於二戰,其中在西歐和北非有25萬餘人死亡,在太平洋約有12萬人以上死亡 。
英軍有40萬人死於二戰,其中士兵約有近38萬;在太平洋死亡約3萬;其餘在歐洲和北非。
德國二戰死亡約800萬人,其中士兵約600萬,其餘平民。其中死於西線和北非約有50萬,其餘死於東線蘇德戰場。
日本二戰死亡人數近300萬,其中士兵死亡約190萬(日本歷史教科書上寫185萬),其中在中國戰場死亡人數約44萬 ;在東南亞被英軍、中國入緬遠征軍(消滅日軍1萬還多)、游擊隊殺死約18萬;在蘇日戰場死亡10萬餘人;在太平洋與美軍戰斗中死亡約120萬;志願人員、童子軍死於戰爭近40萬;平民被美軍原子彈、炸彈炸死人數約在55萬人以上(日本方面統計)
義大利死亡約20萬,大部分為士兵,主要死於北非戰場
南斯拉夫死亡人數為170萬 。
法國死亡人數為30萬左右。

5. 法國人口老齡化的原因

法國經濟與統計研究所16日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07年1月1日,法國全國人口為6339.21萬,其中首都巴黎人口215萬,包括市區和郊區的巴黎大區人口有1149萬。

統計顯示,2006年法國新生人口83萬,是最近20多年來出生人口最多的年份,同年死亡53萬多人,比上年有所減少,加上新增移民,全年實際新增人口39萬多。分析表明,法國人均壽命有所延長,男子平均壽命超過77歲,女子平均壽命達到84歲。法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正在繼續,截至2006年底,全國65歲以上的人口近1030萬,約占人口總數的16%,比往年有所增加,20歲以下人口近1580萬人,約占人口總數25%,比往年有所減少。
大體有以下社會因素:
①人的老齡化。因科學的發達、社會的進步等諸種因素的作用,人的壽命日益延長,使到達老年期的人數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逐漸增加。人口學通常認為60歲以上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分別達到10%或7%以上,就稱為人口的老齡化。這種狀況在古代和中世紀是不存在的,當時人的壽命普遍較短。19世紀70年代,法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出現人口老齡化的國家。②現代社會的工業化引起了社會結構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也使得贍養老年人的義務部分地從家庭轉向社會;工業化社會發達的生產力使得老年人和社會都有能力蓄積和提供老年生活保障的社會保險金、退休年金等。③現代醫葯科學的發展為老年人壽命的延長提供了科學保證。④都市化和現代化社會的發達,使老年人的社會可見度日益顯著,成為社會上引人關注的群體。

6. 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活了多少歲了

理論上可以活150歲 現存的最老的壽星: 130歲 印度發現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 (2002年07月31日 10:34 大洋論壇) 大洋網訊 據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布朗村的居民講,生活在這座村子裡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維已經至少130歲高齡了。如果她的年齡能夠被證實,那麼她將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長壽的一位中國婦女還大14歲。 我們到底能活多久? 美國科學家認為,即使科學不斷進步,人類的壽命也很難達到100歲,至少在未來的一個世紀內不會成為現實。本世紀出生的人平均壽命85歲。 芝加哥伊利諾大學研究公共保健的教授奧勒尚斯基說,在現今的世界上還沒有一種神奇的葯物、荷爾蒙、抗氧化劑、基因工程或生物技術的方法,可以像有些人預言的那樣,使人類的壽命增至120歲或150歲。舊金山加州大學研究壽命問題的專家赫福利克完全同意奧勒尚斯基的觀點,認為人類「超長壽」的說法簡直是「無稽之談」。 但是奧勒尚斯基並不否認,有一些事實還是令人鼓舞的。他在舊金山召開的美國科學發展協會的年會上說,自從1900年以來,由於醫療水平的提高,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已經增加了30年。例如,一個在1900年出生的美國女孩的預期壽命僅為48.9歲,而於1995年出生的女孩的預期壽命已達到79歲。奧勒尚斯基在本周即將出版的一期《科學》雜志上發表一份報告稱,在法國和日本出生的嬰兒至少要在200年後,才能活到100歲;而在美國出生的嬰兒則要到 600年後才能加入這個百歲俱樂部。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在這3個國家裡,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不同。從1985年到1995年,法國的死亡率下降了 1.5%,日本下降了1.2%,而美國只下降了0.4%。根據這個數據推測,法國人平均預期壽命到2033年就能達到85歲,日本為2035年,而美國則要到2182年。 根據資料記載,迄今為止壽命最長的人是一個名叫卡爾梅特的法國婦女,她於1997年去世時是122.45歲。英國王太後也是少數長壽的例子之一。赫福利克教授稱,人的壽命與預期壽命是兩個概念。壽命是指某一個人能活多久;而預期壽命是指在某一年出生的人群預計平均能活多少年。人類的最長壽命大約是 125歲。即使人類最常見的死因如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等消除了,預期壽命也最多增加15年,然後人會因衰老而死亡。他認為,只有在生物學研究人員發現如何延緩衰老過程,並使這一發現服務於全人類,人類壽命的下一次大飛躍才會出現。 奧勒尚斯基說,目前最現實的做法是研究如何延長人類的健康期。今天,65歲人的健康狀況已與1960年時60歲人的健康狀況相同。對人類來說,生命的質量可以說最寶貴. 樓住,在湖北有一個長壽村,那裡有許多的百歲老人.五市同堂.你如果想尋求長壽的秘訣,不妨到那裡去看以下,說不定你可以發現那裡有很多有經驗的長壽老人,或許可以發現人類長生不老的神秘,但我知道,你不是想長壽才來的,我可以告訴你,要知道這個問題,恐怕只能周遊世界,尋找自己的問題答案;

7. 法國65歲及以上的人口從7%達到14%用了多少年

法國用了115年。

老齡化社會是指老年人口占總人口達到或超過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結構模型。按照聯合國的傳統標準是一個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新標準是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7%,即該地區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

發達國家老齡化進程長達幾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國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國用了80年,美國用了60年,而我國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而且老齡化的速度還在加快。

(7)法國老人死亡多少人擴展閱讀

老齡化問題長期困擾法國社會。早在1865年,法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就超過了7%,進入了老齡化社會;1980年左右,法國老齡人口比例達到14%,進入了「超老齡社會」。

近年來,法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

1、一方面,老年人口持續增加。預計到2035年,60歲以上的人口將增長80%,75歲以上人口將增長兩倍,85歲以上的增長4倍。相關機構預測,2050年,法國老年人口將達2230萬,平均每三個人中就會有一個年齡超過60歲。

2、另一方面,法國新增人口持續下降。歐盟官方數據顯示,隨著育齡女性人數的下降,法國人口增長率近10年來連續走低,2017年人口凈增長僅16.4萬人,創歷史新低。

8. 1.一戰各國死亡人數(一一列舉)

具體如下:

協約國士兵的陣亡: 5,497,600

比利時: 13,700

英國: 908,000

澳大利亞:60,000

法國:1,240,000

法國殖民地:114,000

希臘:5,000

義大利:650,000

中國:3000

日本:300

同盟國士兵的陣亡:3,382,500

奧匈帝國:1,200,000

保加利亞:87500

德意志帝國:1,770,00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一戰

9. 二戰中各國的死亡人數是多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死傷人數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戰爭,共有5500萬-6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合計死傷1.9億人。以下是主要國家死傷
人數:
蘇聯二戰共有2680萬人死亡,其中正規軍隊死亡人數有890萬人(一說1400萬人),民兵人數大大超過這個數據,其餘是平民。二戰蘇聯士兵死亡人數一直是個爭論很大的問題,因為在衛國戰爭時期,許多平民男子和婦女被臨時編入了紅軍,所以很難說清他們是正規士兵還是平民或民兵,所以有了士兵死亡890萬和1400萬兩種說法,不過西方認同前種說法的多。其中死於蘇德戰場的士兵有880萬左右;死於蘇日戰場的有1萬人不到;死於蘇芬戰場的有近9萬人。
中國二戰死亡人數一直說不太清,因為統計不清楚,學者估計有1200萬人-1800萬人,不過90年代以後,數據漸漸明了:約1800萬。其中士兵死亡人數約148萬,其中國軍135萬,共軍(包括游擊隊)約10萬-12萬多,其餘為平民
美國有38萬軍人死於二戰,其中在西歐和北非有25萬餘人死亡,在太平洋約有12萬人以上死亡
英軍有40萬人死於二戰,其中士兵約有近38萬;在太平洋死亡約3萬;其餘在歐洲和北非。
德國二戰死亡約800萬人,其中士兵約550萬,其餘平民。其中死於西線和北非約有50萬,其餘死於東線蘇德戰場。
日本二戰死亡人數近300萬,其中士兵死亡約190萬(日本歷史教科書上寫185萬),其中在中國戰場死亡人數約44萬(我們現在教科書上寫的135萬是胡扯);在東南亞被英軍、中國入緬遠征軍(消滅日軍1萬還多)、游擊隊殺死約18萬;在蘇日戰場死亡10萬餘人;在太平洋與美軍戰斗中死亡約120萬;志願人員、童子軍死於戰爭近40萬;平民被美軍原子彈、炸彈炸死人數約在55萬人以上(日本方面統計)
義大利死亡約20萬,大部分為士兵,主要死於北非場
南斯拉夫死亡人數為170萬
法國死亡人數為30萬左右
各大戰場死傷數:
蘇德戰場:蘇聯紅軍共死亡880萬人。德軍以及7個仆從國軍隊共死亡572萬人。雙方死亡比例1.54:1
北非和西南歐戰場:盟軍共死亡90萬人(美軍25萬,英軍35萬,法軍20萬,其他國家10萬人),軸心國軍隊共死亡55萬人(德軍50萬,意軍5萬),雙方死亡比例 1.7:1
中國戰場:中國軍隊共死亡148萬人,日軍死亡44萬人,雙方死亡比例約3.36:1
太平洋戰場:日軍死亡138萬人,美軍死亡12萬人,英軍3萬,雙方死亡比例約9.2:1
遠東戰場:日軍死亡10萬人,蘇軍死亡1萬人,雙方死亡比例 10:1
總表:
國名 死亡 受傷 合計死傷
蘇聯 2680萬 3300萬 6000萬
中國 1800萬 1700萬 3500萬
德國 800萬 2000萬 2800萬
波蘭 650萬 100萬 750萬
日本 290萬 400萬 690萬
南斯拉夫 170萬 300萬 470萬
美國 38萬 150萬 190萬
英國 40萬 120萬 160萬
義大利 20萬 50萬 70萬
法國 30萬 20萬 50萬

10. 法國人口

< 法國人口與社會> 編著者: 王家寶著
http://book.beifabook.cn/proct/BookDetail.aspx?Plucode=750065405

法國人口介紹

http://www.51order.com/gongjiao/guoji/guojia_51_4_33_1338.html
http://www.51order.com 來源: 無憂預訂網

2001年1月1日的統計,法國人口已增加到六千零七十萬:其中五千九百萬人,生活在國本土,一百七十萬人,生活在四個海外省。1950年,法國本土人口不足四千二百萬,而在大約半個世紀之中,人口增長了40%以上(表1)。全世界的人口在同期內,由二十五億增長到六十億,增加了140%,與此相比,法國的增長速度並不算快:但是,與1950年以來鄰國的人口增長速度相比,法國的速度仍然是比較快的, 因為,今天組成歐盟的所有國家,在這一期間,人口僅增長了27%。椐2001年1月1日的統計,法國人口已增加到六千零七十萬:其中五千九百萬人,生活在法國本土,一百七十萬人,生活在四個海外省。1950年,法國本土人口不足四千二百萬,而在大約半個世紀之中,人口增長了40%以上(表1)。全世界的人口在同期內,由二十五億增長到六十億,增加了140%,與此相比,法國的增長速度並不算快:但是,與1950年以來鄰國的人口增長速度相比,法國的速度仍然是比較快的,因,今天組成歐盟的所有國家,在這一期間,人口僅增長了27%。

法國人口在全世界和歐洲的比例

地區
人口(百萬)
年變化率(%)

1900
1950
1975
2000
1900-1950
1950-1975
1975-1998

法國本土
40.6
41.6
52.6
59.2
0.05
0.94
0.48

在歐盟的比(%)

14.1
15.1
15.7

0.28
0.17

在世界中的比(%)
2.5
1.7
1.3
1.0
-0.79
-0.96
-1.12

歐盟(15國)

295.8
348.6
376.5

0.66
0.31

世界
1650.0
2521.0
4050.0
6050.0
0.85
1.91
1.62

資料來源:聯合國和 歐洲統計局

法國人口增長的速度,快於前半個世紀,因為本土的人口(根據當前的劃分)1900年只有4060萬。

四分之三的人口屬於自然增長

在1950-1975年間,人口的增長非常迅速,這是嬰兒潮和經濟的高速發展期,此後,增長速度明顯減緩。最近十年中,每年增加二十五萬人左右:其中,約二十萬人是出生人數超過死亡人數的自然增加值,另外,來自國外的移民每年約五萬人(表2)。2000年,人口自然增加近二十四萬人,相當於歐盟中人口自然增長的三分之二,歐盟的人口主要是由於移民增加的結果;2000年,在增加的一百一十六萬人口中,移民約佔八十萬。

表2. 1950年以來法國本土人口的變化

時期
初期人口數
年均變化數
年平均數
年移民量
移民量所佔比率(%)

新生人口數
死亡人
口數
自然
增長數

1950-1959
41570000
382200
816000
527700
288300
93900
24.6

1960-1969
45354800
515300
845200
535000
310300
205000
39.8

1970-1979
50528200
319800
796000
548800
247200
72600
22.7

1980-1989
53731400
283400
776300
542800
233500
49900
17.6

1990-1999
56577000
264900
536300
530400
205900
59000
22.3

2000
59225700

資料來源:全國統計及經濟研究所

生育率超過歐洲的平均水平

近三十年中,根據生育率綜合指數統計,生育率下降很大:1964年,平均每位婦女有3個子女左右,1994年,這一指數下降為1, 65。這種變化並非絕無僅有。全部西歐和北美發達國家,60年代初期都是生育的高峰期。1970年前後,除地中海國家以外的大多數國家中,婦女的生育率普遍下降,並且,降低的幅度超過了法國。到了80年代,先是義大利,接著是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也出現了同樣的變化。在這些國家中,特別是西班牙和義大利,現在的生育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平均每位婦女的子女少於1,2名。

從90年代中期開始,生育率綜合指數回升,2000年達到1,89。這一年,共有78萬名嬰兒在法國本土出生。這種回升現象,在好幾個歐盟國家中都出現了,但法國的情況最為明顯。在生育率下降的同時,家庭規模也縮小到只有兩個孩子左右。另一方面,婦女的生育年齡也增大了:2000年,平均生育年齡是29,4歲。

平均壽命的持續增加

在2000年,男性的平均壽命是75,2歲,女性為82,7歲。而在本世紀初,平均壽命僅在50歲左右。最近25年中,男性的平均壽命增加了6歲,女性增加了5,5歲,並以每年三個月左右的速度繼續增加。法國的女性平均壽命為82,7歲,在歐洲國家中高踞榜首,而法國男性的平均壽命,在歐洲國家中僅居中游水平。雖然,近十年以來,法國男女之間平均壽命的差距有所減小,但是,這個差距仍然高於多數歐洲國家。嬰兒的死亡率,已經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在1000名新生兒中,只有不到5名在一歲前死亡。平均壽命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成年人死亡率的下降。當然,死亡率下降也與健康狀況的改善密切相關。八十年代,有生活自理能力時的人的平均壽命(1)也在增加,這是綜合了死亡率和有生活自理能力為標準的一個健康狀況指標。對於男性來說,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時間也縮短了。

人口日益老齡化

2001年1月1日,二十歲以下的人口數目,略超過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年齡在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佔16%(表4)。十年以前,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只有14%。這個增長顯示了人口的老令化,和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表5)。這種變化早已有之,只是因為在1915-1919出生率異常低的年份出生的人,漸漸加入老年人行列,這種變化被掩蓋了起來。八十五歲以上人口的增長速度更快,1975年僅為0, 9%(不足五十萬人),到2001年初,已經超過2%(接近一百二十萬人)。今天,老年人死亡率的降低,是人口老化的主要原因:不僅在一代人中,六十歲的人口比例繼續增加,而且他們還會活很長時間。

3.年齡結構的變化(%)

年齡
年份

1960
1980
1990
2000

0-19歲
32.2
30.6
27.8
25.6

20-39歲
28.2
29.0
30.3
28.2

40-59歲
23.0
23.4
22.9
25.7

60歲以上
16.7
17.0
19.0
20.5

其中75歲以上
4.3
5.7
6.8
7.1

其中85歲以上
0.6
1.1
1.5
21

總計
100.0
100.0
100.0
100.0

資料來源:全國統計及經濟研究所的調查和人口普查

2001年1月1日,三十歲的男性和女性人數大致相等; 而八十四歲的女性是男性的兩倍。

法國繼續接納大量外來人口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輝煌三十年」的經濟強勁發展,依靠了大量外來勞工。1974年經濟危機之後,勞動力的入境雖然暫時中斷,但是,許多法國家庭是與先前到來的勞工共同組成的,他們依然不斷來到法國與家庭團聚。在最近這些年,雖然採取了限制性的政策,外國移民並沒有完全停止進入法國。從總數上看,在過去的十年裡,根據海關的報告,入境移民使法國人口增長了近50萬。1999年的人口普查顯示,法國境內共有326萬外國人和430萬僑民(2),他們之中的一部分人,已經獲得了法國國籍。在1990年至1999年間,外來移民的人數增加了3%,也就是說,移民人口在總人口中占的比例不變。根據入籍的實際情況,18歲以上(3)的外國人口數量,幾乎穩定不變。除數量外,這些人口的構成情況也發生了改變。50年代,60年代或70年代的入境移民,大部分是由義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來自黑非洲國家的僑民組成。1999年,以下三部分移民總計約有50萬人:葡萄牙人,阿爾及利亞人和摩洛哥人;其次是土耳其人,義大利人,西班牙人和突尼西亞人;以及來自整個黑非洲國家的人。從僑民的意義上說,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最為典型,他們之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經獲得了法國國籍。90年代,來自歐盟的僑民人數有所下降,實行了邊界開放以後,許多歐盟的僑民只是來法國生活幾年。以政治避難和家庭團聚為由入境的,多數來自黑非洲,土耳其和亞洲國家。

西海岸和地中海地區的增長

法國本土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稍多餘一百人,這樣的低人口密度,不同於周邊國家。除西班牙外,從西北部的英國到南部的義大利,所有國家的人口密度遠遠高於法國:200至400人 /平方公里。只有在巴黎大區,12000平方公里的地區之中,聚集了19%的全國人口,密度超過了900人/平方公里。與此相反,在六個行政大區中,人口密度竟低於60人/平方公里。這些低密度地區是沿著中比利牛斯山區,沿著西班牙邊界直到香檳-阿登高原地區,其中也包括整個中央高原。當然,人口密度在巴黎大區是最高的,但在西布列塔尼和盧瓦爾地區沿著北部和東部的大陸邊境和東南部地區,人口密度也較高。在1990至1999年間,前十年的增長趨勢大致保持了下來。雖然速度有所放緩,但南方的增長速度依然最快。在盧瓦爾河流域,人口增長也相當顯著。從總體上看,大西洋及地中海沿岸,以及西南部地區的人口增長較快。相反,在東北部地區、利穆贊和奧弗涅地區,人口增長停滯不前,甚至還出現了下降趨勢。

城區擴展,市中心重新崛起

1999年,超過50萬人的郊區居民點,總共有十個(圖6)。巴黎的居民點聚集了近1000萬居民,另外還有三個城市,人口也超過百萬:它們是馬賽-埃克斯,里昂和里爾。

4. 1999年主要城市(1)

城市
居民數

巴黎
9 645 000

馬賽埃克斯
1 350 000

里昂
1 349 000

里爾
1 001 000

尼斯
889 000

圖盧茲
761 000

波爾多
754 000

南特
545 000

土倫
520 000

杜艾朗斯
519 000

資料來源:1999年人口普查

(1)市區居民點的人口沒有雙重計算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城市化的進程經歷了多個階段。五、六十年代,人口向大城市匯集,如在巴黎主要是向市郊附近的社區匯集:這是(統一建築式樣的)建立居民點階段。70年代和80年代初,居民點繼續發展,這一時期是通過郊區的擴展,向城市周圍的社區的發展。許多市中心的居民數量漸漸減少。90年代,主要城區繼續發展:城市周邊區域的發展相當明顯,每天去鄰近城市上班的人口陸續增加。遠離市中心的郊區人口持續減少。從總體上說,近郊地區人口增長最快。與此同時,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在過去十年中,這種趨勢也時有顯露,這就是:城市中心重新找到了發展的道路:逐步恢復了昔日的地位,由於新公共交通工具的發展,使不少人又有了在市中心生活的可能和興趣。

閱讀全文

與法國老人死亡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