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培養蝸牛
是白玉還是黑玉?非洲大蝸牛嗎?背殼是尖的還是圓形旋轉地?要是旋轉圓形就是葡萄蝸牛或法國蝸牛或常見的灰巴蝸牛 Bradybaena ravida ravida (Benson),而尖頂的一般是瑪瑙螺類的蝸牛。分類飼養,下面第一種是尖的,第二種是圓的。
一般不是太脆弱就可以拿殼。
褐雲瑪瑙螺 拉丁文名: Achatina fulica
1、生活習性
白玉蝸牛和其他蝸牛一樣,喜歡在陰暗潮濕、疏鬆多腐殖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畏光怕熱,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極為敏感,當濕度、溫度不適宜時,蝸牛會將身體縮回殼中並分泌出粘液形成保護膜,封住殼口,以克服不良環境的干擾。當環境適宜後,便會自動溶解保護膜重新開始活動。因此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氣溫和濕度的影響。適宜溫度為16℃~30℃,濕度60%~85%,土壤濕度在40%左右,pH為5~7,當溫度低於15℃,高於35℃時休眠,停止生長和繁殖。
2、食性
各種綠色植物及糠麩均可作為白玉蝸牛的食料。一般春天以白菜、青菜、萵苣等闊葉植物飼喂;夏天可喂大量甘蔗、向日葵葉、各種瓜果皮渣等;秋天氣溫低,食量減少,可喂些菜葉、薯片等,白玉蝸牛不吃青草、雜草,拒食有刺激性味道的蔥、韭、蒜。
3、繁殖
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人工養殖只要溫度、濕度適宜,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從出殼到性成熟一般需6個月時間,交配受精後15~20天即可產卵,把卵產在洞穴內。卵粒綠豆大小,外包一層白色發亮的膜,每次產卵100~200粒,8~15天可孵出幼蝸牛,壽命一般5~6年。
散大蝸牛的繁育養殖技術
散大蝸牛的產卵量高,繁殖率高,生產周期短,原產地為法國西部和阿爾及利亞。散大蝸牛屬於食用蝸牛中的稀少種類,被列為世界四大名牛之一,主要生產國是法國和英國,中國是散大蝸牛第三生產大國。散大蝸牛是我國馴養的第二種食用蝸牛。最早引進是60年代,再度引進在1987年,在我國南北各地馴養已有十幾年的時間,是一種適於我國北溫帶氣候發展的食用蝸牛。人工養殖的散大蝸牛,目前已是星羅棋布地遍及我國的長江以北各省區。已被證明是最適合家庭養殖的珍稀食用蝸牛品種。
1、飼養環境 養殖室要陰暗、潮濕。蝸牛喜歡陰暗,並不是不需要陽光,而是避免強光直射。如:樓房、平房、地下室、防空洞等都可養殖。每組佔地1平方米。
2、飼養箱的訂做 從全國各地蝸牛養殖戶的飼養實踐證明:飼養箱40*50*10cm體積養殖種蝸牛100隻左右,一組種蝸牛(200隻)有兩個這樣的木箱即可,或根據實際情況訂做(木箱選擇無異味的楊、柳、樺木為最好)。也可以用塑料盆、磚池等替代。
3、飼養土的要求 種蝸牛以較細的河沙為好,幼牛可添加富含腐質植而又疏鬆濕潤的菜園土,但要不含害蟲卵,更切忌受化肥、農葯等有害物質的污染。
4、溫度控制 溫度控制在12度以上即能交配、產卵,15℃~25℃是繁殖的最適宜溫度,溫度低於零上5度高於32度,進入休眠狀態。所以要千方百計保證室內溫度在15度以上,這樣可多產卵,提高經濟效益。在適宜的條件下,散大蝸牛年可繁育3~5次,每隻種牛年產商品牛達4公斤以上。
5、保證濕度是管理的核心 室內空氣濕度要控制在70%~85%的范圍內,養殖土捏之成團,觸之即散(這是30%~40%濕度的標志)。種牛飼養土濕度30%即可。商品牛35%~40%最好。厚度一般為8百米。
6、飼喂優良的飼料是成功的保證 蝸牛是雜食性動物,青飼料:如白菜、生菜、向日葵葉、瓜葉、豆葉、西紅柿、茄子等;多汁飼料:如各種瓜皮,水果塊莖、黃瓜、土豆、胡蘿卜等。再添加一些精飼料即可。蝸牛食性廣,但食量小,一組種蝸牛一天的食量僅為兩大片白菜葉。種蝸牛兩天喂一次,商品牛一天喂一次。黃昏時投放飼料最佳。
7、蝸牛的繁育 蝸牛是雌雄同體的低等軟體動物,在種牛性成熟的情況下,異體交配後,不分公母,個個產卵。種牛交配後,10天左右開始打洞造穴產卵,產卵需1~2天時間。將卵團收集起來放到墊有半瓶濕沙土的中進行自然孵化12~15天孵化完畢。
8、商品蝸牛的管理
在散大蝸牛的飼養過程中,管理好幼牛、生長牛,是成功的關鍵。① 要保持飼養箱的清潔衛生。② 要保持合理的密度,防止擁擠,每平米以2000~3000隻為宜,並且應隨著蝸牛個體的增長而適時分箱。③ 要控制好溫度濕度,溫度一般控制在12℃~30℃之間,飼養土含水量以40%為宜。④ 要注意通風換氣。
[中文名] 灰巴蝸牛
[別名] 蜒蚰螺、水牛兒
[學名] Bradybaena ravida ravida (Benson)
[ 目 ] 腹足綱,柄眼目
[ 科 ] 巴蝸牛科
[寄主] 黃麻、紅麻、薴麻、棉花、豆類、玉米、大麥、小麥、蔬菜、瓜類
[為害特點] 為害麻葉成缺刻,嚴重時咬斷麻苗,造成缺苗斷壟。
[特徵描述]
貝殼中等大小,殼質稍厚,堅固,呈圓球形。殼高19mm、寬21mm,有5.5—6個螺層,頂部幾個螺層增長緩慢、略膨脹,體螺層急驟增長、膨大。殼面黃褐色或琥珀色,並具有細致而稠密的生長線和螺紋。殼頂尖。縫合線深。殼口呈橢圓形,口緣完整,略外折,鋒利,易碎。軸緣在臍孔處外折,略遮蓋臍孔。臍孔狹小,呈縫隙狀。個體大小、顏色變異較大。卵圓球形,白色。
[發生規律]
是中國常見的為害農作物的陸生軟體動物之一。各地均有發生。上海、浙江年生1代,11月下旬以成貝和幼貝在田埂土縫、殘株落葉、宅前屋後的物體下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開始活動,該蝸牛白天潛伏,傍晚或清晨取食,遇有陰雨天多整天棲息在植株上。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成貝開始交配,後不久把卵成堆產在植株根莖部的濕土中,初產的卵表面具粘液,乾燥後把卵粒粘在一起成塊狀,初孵幼貝多群集在一起取食,長大後分散為害,喜棲息在植株茂密低窪潮濕處。溫暖多雨天氣及田間潮濕地塊受害重;遇有高溫乾燥條件,蝸牛常把殼口封住,潛伏在潮濕的土縫中或莖葉下,待條件適宜時,如下雨或灌溉後,於傍晚或早晨外出取食。11月中下旬又開始越冬。
[防治方法]
(1)清晨或陰雨天人工捕捉,集中殺滅。(2)用茶子餅粉3kg撒施或用茶子餅粉1—1.5kg加水100kg,浸泡24小時後,取其濾液噴霧,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3)每667m2 用8%滅蝸靈顆粒劑1.5—2k8,碾碎後拌細土或餅屑5—7kg,於天氣溫暖,土表乾燥的傍晚撤在受害株附近根部的行間,2—3天後接觸葯劑的蝸牛分泌大量粘液而死亡,防治適期以蝸牛產卵前為適,田間有小蝸牛時再防1次效果更好。
[地理分布]
全國各地
『貳』 我的法國蝸牛產卵了,請問大家人工怎樣孵化和喂養啊。
保持濕度60%--80%RH,溫度15--20℃,最好用菜葉蓋好,經常噴一點水(也別淹死啊,呵呵)
『叄』 法國大餐里常見的洋蝸牛是什麼東西該怎麼製作
我是白燕的食物,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法國蝸牛是西方世界最受歡迎的菜餚之一,但餐館往往把烤蝸牛做成精緻的高標准菜餚,而這些菜餚總是很小。如果你想吃得高大上,可能最好自己動手。幸運的是,由於法國蝸牛相對容易製作,而且原料也不難實現,所以你可以在家裡製作。所以我將向你展示如何製作法國蝸牛。這道菜被稱為 "金銀屋"。在日常菜單中,它被稱為 "烤蝸牛"。
提示:蝸牛殼湯可倒入土豆泥中,拌勻即可食用。這道菜的另一種飼養方法是,把同樣加工好的蝸牛,填在有6個沉孔的不銹鋼盤子里,每個孔放一個蝸牛,上爐烘烤而成,可供一人食用。將蝸牛和汁液放入蝸牛盤中,蓋上乳酪,在烤箱中以375華氏度烘烤10分鍾,待乳酪融化後呈金黃色。
『肆』 蝸牛怎麼養
蝸牛很好養:准備一個容器,大小約20公分見方即可養兩只白玉蝸牛了.裡面鋪一層濕泥土約4.5公分厚,容器上蓋玻璃或透明塑料板,以便於觀察蝸牛的活動.每日餵食新鮮菜葉即可.見未吃完的己腐敗的殘葉隨時除去.不久,蝸牛就會產卵於泥土中,約10天後會孵化成小蝸牛. 飼養要點是: 1,保持泥土濕潤,但不能太濕成糊狀; 2,菜葉要干凈.新鮮,事先將菜葉用清水浸泡二.三小時,以去除菜葉上殘留的農葯. 3,不要蓋太嚴,要保持空氣流通. 4,要防止蝸牛逃逸. 5,保持容器內清潔,及時去除殘葉和蝸牛排泄物. 6,小蝸牛長大要及時換大容器. 蝸牛品種很多,其中白玉蝸牛是菜用蝸牛,營養價值高,法國人的焗蝸牛是一道名菜.但一般的野外蝸牛千萬別嘗試食用,以免中毒.
『伍』 新生蝸牛怎麼養
剛出生的蝸牛不能被長時間被太陽曬,因為剛出生的小蝸牛還比較嬌嫩,如果長時間被太陽暴曬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曬死的情況。需要把它放在一個遮陽的小盒子里,然後在盒子底部鋪上一張濕紙巾,盒子需要有透氣性,但是縫隙不能太大,避免它們跑掉,兩三天之後就可以餵食蔬菜嫩葉了。
『陸』 麻煩問一下親人們,蝸牛好養嗎
蝸牛應該是一種很好養殖的軟體動物,因為蝸牛是雜食動物,生長繁殖中需要很多營養物質。每天只要餵食一次專用飼料就可以了。
『柒』 問下那種法國的白玉蝸牛怎麼養啊
白玉蝸牛的養殖經驗
在白玉蝸牛行業中,我從94年起至今多少積聚了點實踐經驗,面對目前對白玉蝸牛難養這一普遍認同的狀況和相關誤區,我很想站出來說幾句話,希望能引起各位朋友的注意,講錯了也請給予寬容,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希望能起到一些作用。
一、關於溫度
白玉蝸牛是冷血低等動物,它沒有自身調節溫度的功能,因此!在養殖白玉蝸牛的整個過程當中,給予適合它生長的溫度,成為白玉蝸牛養殖成敗的關鍵所在,白玉蝸牛的最佳生長溫度為22至30度,18度以內將遂漸仃止進食,15度以內部分蝸牛將進入半冬眠狀態並可能對其造成凍害,夏天35度以上少量露天蝸牛將處於夏眠狀態,此時應對它們進行灑水,增加濕度,降低氣溫,因此;有條件的地方應該用遮陰網擋住太陽,避免暴曬,切不可使其直接暴露在陽光下面,否則;容易使蝸牛因高溫暴曬引起脫水縮殼。常用保溫方法有如下幾種:(1)、地龍保溫法:在牆基部鑿一個25厘米見方的小孔,砌上柴爐灶,然後從孔口分支砌兩條高30厘米、寬24厘米,長度與飼養室橫向相同的兩條磚料地龍,並隱蔽在放飼養架的地面以下。在牆體的另端,兩條地龍交匯成一條出口,由煙囟排出廢氣,只要晝夜柴火不熄,室內溫度可保持在25-30度之間。在靠近爐灶的龍頭處,應多加噴水,以調節室內空氣溫度和濕度,並降低地龍口處的高溫。(2)、塑料大棚保溫法:此法規模可大可小,(也可利用閑置或經濟效益不高的蔬菜大棚),在背風向陽處,用雙透明塑料簿膜建造大棚,利用地溫和太陽照射輔助保溫,此方法適用於南方,在冬季利用大棚保溫立體養殖蝸牛時還需要輔助加溫,加溫方法靈活多樣,用固定、移動兩種簡便保溫設施均可。(3)、坑道保溫法:越冬前夕,將蝸牛轉入地下室,防空洞、山洞和其他人防工事內養殖,能有效節約能源,也可在室外選擇背風向陽處或利用地形地物及太陽能重新建造坑道式保溫室,這種利用地溫法也需其他保溫方法配合。(4)、木屑、煤爐保溫法:這兩種燃料的爐子排煙管都用鐵皮做成,管道直徑20-25公分,三芯煤爐排煙管末端為6-7公分,單芯爐排煙管末端為2.5公分,排煙管隨室內通道彎曲並伸出室外,排出廢氣,以有利於聚集熱量,凈化室內空氣。(5)、暖氣保溫法:此法利用暖氣管道、鍋爐廢氣或有些工廠排出冷卻水通進養殖室作為熱源,供蝸牛越冬,若停氣停水時應立即用其他方法加溫。(6)、電源保溫法:主要是利用電燈泡及電器設備、燈泡可放在箱與箱之間,離地面30厘米處,燈泡功率以不超過100W為宜,可以多安裝幾個,以利均衡保溫。(注意!用電保溫成本太高,一旦夜間停電,就會造成損失)。保溫室一般室內面積以20平方米的單間為好,在室內做好各種立體箱式容器或者木箱,箱內墊上4-5公分沙土或菜園土,以供蝸牛生活棲息,一般一間20平方米的房舍可越冬成品白玉蝸牛一萬只左右,整個保溫周期以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為宜,需時5個月。注意:熱源及保溫設備所產生的廢氣有毒,越冬保溫期間必順注意人身安全!
二、關於濕度
白玉蝸牛屬「陸生貝殼類」動物,雖然不似田螺生活在水中,但也需要較高的環境濕度和土壤濕度,在整個養殖過程當中,每天為其噴灑水二至三次(霧狀),並保持母螺箱通風,土壤要保持濕潤,一般標準是「捏之成團,撒之成沙」,特別是夏季高溫期間,一定要注意及時噴灑水,濕度不夠易造成夏眠仍至縮殼,停止生長。白玉蝸牛對濕度非常敏感,因此!掌握好濕度十分要緊。總之!養殖白玉蝸牛應遵循「三高」養殖模式(高溫、高濕、高鈣)。
三、關於食料
白玉蝸牛喜歡食用青綠植物的葉片和多汁青綠菜葉、瓜果、滕本等植物的葉(加少量精飼料;小雞、小豬料、大米、菜豆餅、米糠等),並把所喂飼料用水噴濕。隨著白玉蝸牛的不斷長大,還需要添加適量的鈣質予以補充,但白玉蝸牛對鹼敏感,補鈣時要注意鈣質食物的使用。在精飼料中,可以添加適量的骨粉等成份,同時,在養殖土的土壤中,可以添加陳舊的熟石灰,使其有大量的鈣質得以補充,特別是種蝸牛,此項尤為重要。冬季保溫得當時,蝸牛的食量並不減少,並且適當提高食料質量,做到保溫期間也能正常生長。同時,既要做到照顧蝸牛的偏食性,又注意照顧蝸牛的雜食性,不要長期投喂單一飼料,間隔一段時間調換一種蝸牛喜食的青綠飼料。做到多種飼料混合配製。堅持隔天清除殘料糞便,將地面打掃干凈。(可以視其情況,隔天投餵食物一次,每百隻種螺每次大約投喂精飼料一兩左右)。
四、怎樣孵化
母螺產卵後,應用湯匙及時將卵收集起來,放入孵化箱,箱底層先放一公分的飼養土,然後放上蝸牛卵,並盡量保持原狀,卵上面覆蓋一公分左右的飼養土,每天給予噴水(霧狀)2次,這樣,在25度左右的溫度中大約12天左右被孵化出來,然後檢出幼蝸牛投入飼養箱,喂菜葉、灑水,20來天或稍大一點即可投入野外或進入飼養箱正常飼養,大約一個月後再投喂少量精飼料。
五、關於病毒病菌感染與預防
目前有的引種戶偏聽偏信,一心想著一夜暴富,不切實際地一次性大量引種,由於養殖技術沒能很好撐握,更由於一時腦熱,在往後的管理當中,由於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同時隨著熱度的減退信心很快掉下來,像類似的失敗戶己屢見不鮮,由於在決定從事白玉蝸牛養殖前,普遍存在著多跑幾家公司參觀考察,也到處尋找養殖戶了解情況,進行養殖技術論證和種價對比,甚至會每到一處帶回幾只樣品以說服家裡人支持他搞養殖等等,殊不知也正因為如此,極容易引起病毒交叉感染,他萬萬沒想到,其實己經在今後自已的蝸牛事業里埋下了禍根,一旦引種喂養,如果在室內的話,由於環境和技術對蝸牛來說都處於劣勢,可以說不用一個月將導至大面積病毒暴發,由於是後期病毒感染,所以所懷的卵產下後孵化率仍然正常,但成活率卻極低,像這種情況就目前而言尚無很好的葯物根治,只有待溫度適宜時放養野外予以自然恢復自我調養,因此!強烈建議養殖戶和供種單位對這一問題引起高度注意,即是要進行多頭考察,也切忌觸摸,更不能討幾個回家「給老婆看看」心想看取得另一半力量的支持,供種單位也應極時提醒考察者,從源頭上杜絕此類情況的發生,切不可埋在肚內不聲不響,特種養殖咱們講究的是一個「特」字,計劃免疫和防疫是必不可缺少的,除此之外,請欲引種戶放棄快速致富的「求富心切」心理,要切合實際,穩步發展,先購少量種蝸牛,待入了門再滾動發展才會更好,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道理。另外!在幼蝸牛碗豆般大小的時候,不必投喂精飼料,否則!你的蝸牛會養的園園胖胖的,個體長的不理想,性成熟過早從而導致品質退化。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經驗之談,借網路之便供各位朋友參考。
『捌』 法國蝸牛冬天冬眠嗎
一般軟的動物都會冬眠的,縮在殼里,口的位置上有一層乾燥的物質保護,但是如果濕度足夠大,溫度足夠高,就不會冬眠
『玖』 法國白玉蝸牛養法和繁殖法
1、生殖和發育
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當月齡在八個月以上,個體長到四十克左右時性成熟,多數蝸牛是以雙交配的方式進行的。
交配時間,一般在黃昏或夜裡,也有少數在白天,每次的交配時間是少則幾十分鍾,多則數小時,交配後約經半個月左右開始產卵,臨產前停止取食,選擇產地,正常情況下將頭部鑽入飼養土中,將卵逐個排出,白玉蝸牛卵的形狀呈橢圓形,乳白色或淡黃色,有光澤,每隻種蝸牛年產卵四次,產卵數量逐次遞增,平均每次多達一百五十多粒。
2、生活習性
鑽土棲息、晝伏夜出,白玉蝸牛善於鑽入土中棲息,主要目的一是吸取養份、有機物、鈣質,二是調節體內水份和溫、濕度,三是預防敵害,四是產卵。一般情況下,白玉蝸牛非常害怕陽光直射,對光照的反應特別敏感,它在微弱的光線下的能見度是6至7公分,而在強光下它的能見度卻只有不到1公分。所以,白玉蝸牛通常在晚上才出來活動覓食,白天一般是伏而不動的。
3、喜溫喜濕、食性雜
由於遺傳因素決定,在悶熱之夜,白玉蝸牛的活動十分旺盛,它對溫度和濕度非常敏感,喜歡高溫高濕、陰暗潮濕,尤其是雨後天氣,活動更加活躍,在冬季保溫得當時,白玉蝸牛也照樣能正常生長繁殖。白玉蝸牛是雜食性動物,一般以綠色植物為主,尤其喜食多汁瓜果和綠色植物的葉片,但是,在飢餓的狀態下,亦會相互殘食。另外:白玉蝸牛不喜歡食用帶刺激氣味的食料,同時蝸牛最害怕鹽和咸類食物。白玉蝸牛的生命力特別強,人工養殖的蝸牛,一般兩個月不給水和食物仍能存活。
第二章:白玉蝸牛的養殖技術
1、養殖前的准備工作
蝸牛是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白玉蝸牛是人類通過長期的反復的改良、篩選、培育而成的,所以,在人工養殖過程當中,我們就要盡可能的模擬適合蝸牛生長、繁殖的環境,讓其在人工造就的這個環境中健康快速的生長。
2、場地和養殖方式的選擇
室外養殖省時省力、既縮短生長周期、又提高經濟效率、應予以大力推廣
野外放養;選擇陰暗潮濕、背風避光、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相對清靜的場地。周圍搭建防逃圍欄,地表布置好供蝸牛棲息的各類雜物(最好事先種上青綠飼料或菜類),形成蝸牛生長的人工綠色植被,挖好排水溝,投入種螺,一般每畝可放養種螺5000隻,任其交配、產卵、孵化、生長,每天中、下午灑水幾次,有條件的話,最好按裝管網和萬向式噴頭,每遇高溫日大天氣,既可保證蝸牛的濕度需要又減輕勞動強度,灑水質量也很好。另外!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蝸牛是一種善於爬行的動物。在野外或大田養殖過程中要時刻注意防逃,周圍可布置綠色小網眼塑料防逃網,網內側四周挖水溝並使其積水,這樣既保濕,又防逃,效果很好。其次應做好遮陽設施,嚴防陽光暴曬,這也是一種防逃的良好措施。總之!白玉蝸牛的生活習性是「高溫高濕,陰暗潮濕」,要注意盡可能地創造較高的溫、濕度和比較安靜的環境,特別當日平均氣溫低於18度,濕度低於70%時,就要密切注意溫、濕度的變化。成品蝸牛的平均生長周期(包括越冬期)自幼蝸牛孵化出以後至成品(以35克/只為例),大約需時6個月左右,而野外放養則只需不足五個月即可採收上市。
在室內養殖時,在該房屋內搭建墊層箱式水泥池或擺放木箱用以放養。此外!還可以利用大棚、房前屋後的空地、坑道,地下室,防空洞、山洞和其他人防工事養殖。一般來說,對於初養者來說由於各方面尚處在探索階段,我們認為一般以木箱放養較為合適,因此!這里重點介紹一下木製飼養箱的製作方法:
飼養箱的規格可根據飼養室面積確定。飼養箱加蓋後的高度應在20至25、長60、寬45厘米左右,板材厚度為1.2厘米,最好用杉木板或其它舊木板,飼養種蝸牛的飼養箱不必清縫,有利於通風透氣和觀察灑水。放養小蝸牛的飼養箱則應做得嚴實一些,以防外逃。
3、飼養土的置備
選擇含腐殖質相對豐富且疏鬆的沙性菜園土,嚴防採用有螞蟻活動的或剛施用過化肥農葯的菜園土作飼養土用,待用的飼養土最好經過暴曬,進行殺蟲滅蟻處理。
4、種蝸牛的選擇
選擇適應性強,外殼顏色相對較深,大小適中(一般在40克左右),肉質潔白,飽滿沉重,反應靈敏的蝸牛做種。
5、如何促使白玉蝸牛交配產卵
正常情況下,種蝸牛年產卵四次,平均每次150粒左右,可是!一些白玉蝸牛養殖戶的養殖方式基本正常,且種螺生長也很健壯,可就是遲遲不肯交配產卵。究其原因,主要是蝸牛的性腺受到抑制,沒有促使其發育發情。現將促使其交配產卵的技術要求大致介紹如下:1、增加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動物飼料和礦物質飼料的比例。據一些養殖戶的經驗,種螺的精飼料配比是:米糠40%、麩皮或玉米粉30%、黃豆粕13%、乾酵母2%、魚粉5%、貝殼粉10%,有條件的話,還可適當加點蛋氨酸、賴氨酸,這對促使其性腺發育有很大好處。2、適當增加光照。常說白玉蝸牛有喜暗畏光習性,實際上白玉蝸牛的生活、生長、繁殖也需要一定的光照。種螺若長期飼養在黑暗的環境中,會極大地抑制它們的交配產卵。因此,白玉蝸牛不宜飼養在長期黑暗的環境中,應該每天給種螺保持10來個小時的光照,以紅色光線為佳,一般在30平方米的室內安裝一個25瓦的紅色燈泡即可,以刺激和促進種螺性腺的發育和成熟。3、增加放養密度。在室內飼養箱養殖時,放養密度以每平方200隻左右為佳。 蝸牛的產卵率很高,可以產出體重三分之一的卵,因此!蝸牛產卵後極易造成虛脫,此時如果剛好溫、濕度欠佳或平時管理不善,極易引起種螺死亡,一般情況下百分之十的死亡率還是算正常的。
6、白玉蝸牛卵的孵化
母螺產卵後,因卵的表面有一層保護膜,所以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蝸牛卵,要用調干及時地將卵收集起來,放入孵化箱,孵化箱的規格為50乘以25乘以10公分,以陳舊杉木為佳,箱底層先放一公分的飼養土,然後放上蝸牛卵,再覆蓋一公分左右的飼養土即可,然後每天給予噴水(霧狀)兩次,這樣,在25度左右的溫度中大約12天左右被孵化出來,溫度越高孵化時間越短,幼蝸牛孵化出來以後,用小調匙把它撿出投入飼養箱喂養。
7、飼料的投喂和管理
白玉蝸牛的食性廣而雜,是雜食性動物,常用的青綠飼料有:含有大量葉綠素及多種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蔬菜、某些樹葉、水生植物、多葉農作物的莖葉,如:大白菜、萵苣、包菜、絲瓜、豆類及各種瓜果、滕本植物的葉等都是蝸牛的上好飼料。同時也可以選擇一些適口性較好的如:玉米粉、米糠、等精飼料或適量的小雞、小豬料等,並把所喂飼料用水攪拌至半濕,同時,在養殖土中,可以添加陳舊的熟石灰,使其有適量的鈣質得以補充,特別是種蝸牛,此項尤為重要。冬季保溫得當時,白玉蝸牛的食量並不減少,只要適當提高食料質量,保溫期間也能正常生活生長。同時,也要保證營養全面,不要長期投喂單一飼料,間隔一段時間調換一種蝸牛喜食的青綠飼料。做到多種飼料混合配製。堅持隔天清除殘料糞便,將地面打掃干凈。另外!在幼蝸牛長到碗豆般大小以前,不必投喂精飼料,應適當喂的差些!否則!你的蝸牛會養的園園胖胖的,個體長的不理想,性成熟過早從而導致品質退化。喂飼料時可以把青飼料直接鋪放在飼養土的表面,然後將配製的精飼料均勻地撒在青飼料上面,並適當噴水滋潤。
8、各類規格蝸牛的放養密度
白玉蝸牛的放養密度可根據氣溫和它的體重增長情況,及時適當的調整,成品或半成品的蝸牛放養密度越低長得也就越快,相反:種蝸牛放養的密度則要高一些,以促使其性腺發育從而有利於交配。大體放養密度為:一、二月齡蝸牛每平方1000隻左右,三月齡蝸牛每平方500左右,四月齡蝸牛每平方300隻左右,五月齡蝸牛每平方200隻左右。
9、怎樣掌握溫度
白玉蝸牛的最佳生長溫度為22至30度,18度以內將逐漸停止進食,15度以內部分蝸牛將進入半冬眠狀態並可能對其造成凍害,夏天35度以上少量露天蝸牛將處於夏眠狀態,此時應對它們進行灑水,增加濕度,降低氣溫,因此;有條件的地方應該用遮陽網擋住太陽,避免暴曬,否則:容易使蝸牛因高溫暴曬引起脫水縮殼。
常用保溫方法哪幾種
(1)、地龍保溫法:在牆基部鑿一個25厘米見方的小孔,砌上柴爐灶,然後從孔口分支砌兩條高30厘米、寬24厘米,長度與飼養室橫向相同的兩條磚料地龍,並隱蔽在放飼養架的地面以下。在牆體的另端,兩條地龍交匯成一條出口,由煙囟排出廢氣,只要晝夜柴火不熄,室內溫度可保持在25-30度之間。在靠近爐灶的龍頭處,應多加噴水,以調節室內空氣溫度和濕度,並降低地龍口處的高溫。(2)、塑料大棚保溫法:此法規模可大可小,在背風向陽處,用雙透明塑料簿膜建造大棚,利用地溫和太陽照射輔助保溫,此方法適用於南方,在冬季利用大棚保溫立體養殖蝸牛時還需要輔助加溫,加溫方法靈活多樣,用固定、移動兩種簡便保溫設施均可。(3)、坑道保溫法:越冬前夕,將蝸牛轉入地下室,防空洞、山洞和其他人防工事內養殖,能有效節約能源,也可在室外選擇背風向陽處或利用地形地物及太陽能重新建造坑道式保溫室,這種利用地溫法也需其他保溫方法配合。(4)、木屑、煤爐保溫法:這兩種燃料的爐子排煙管都用鐵皮做成,管道直徑20-25公分,三芯煤爐排煙管末端為6-7公分,單芯爐排煙管末端2.5公分,排煙管隨室內通道彎曲並伸出室外,排出廢氣,以有利於聚集熱量,凈化室內空氣。保溫室一般室內面積以20平方的單間為好,在室內做好各種立體箱式容器或者木箱,箱內墊上4-5公分沙土或菜園土,以供蝸牛生活棲息。
一般一間20平方米的房舍可越冬成品白玉蝸牛一萬只左右,整個保溫周期以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為宜,需時5個月。
注意:熱源及保溫設備所產生的廢氣有毒,越冬保溫期間必順注意人身安全!
10、怎樣掌握濕度
白玉蝸牛屬「陸生貝殼類」動物,雖然不似田螺生活在水中,但也需要有較高的環境濕度和土壤濕度,要求每天為其噴灑霧狀水一次,並保持母螺箱通風,特別是在夏天高溫期間,一定要注意及時噴水,濕度不夠易造成夏眠仍至脫水縮殼,停止生長。白玉蝸牛對濕度非常敏感,濕度的高低如同溫度一樣,直接影響到它的生長速度,因此!掌握好濕度十分要緊。那麼,濕度究竟要多高為好呢!一般而言,環境中的相對濕度應控制在85%左右,土壤中的濕度為30%左右,但是:以上標準的理論濕度撐握有困難,我們不妨利用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即:以飼養土為例,用手捏之成團、撒開丟之成沙,我們簡稱它為「捏之成團,撒之成沙」,基本上沒有乾裂和水份被擠出為宜。若螺殼發白,沾附的泥土乾燥,則是濕度過低所至,而螺殼明顯滋潤的則較為適宜。除此之外!飼養土要保持疏鬆,一般情況下要求每月更換一次飼養土。總之!養殖白玉蝸牛要遵循高溫、高濕、高鈣的簡稱「三高」的養殖模式!
第三章、其它注意事項和成品白玉蝸牛的採收
1、怎樣預防敵害、病害
目前有的引種戶偏聽偏信,不切實際地一次性大量引種,由於養殖技術沒能很好撐握,在往後的管理當中,由於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養殖失敗屢見不鮮,由於在決定從事白玉蝸牛養殖前,普遍存在著多跑幾家公司參觀考察,也到處尋找養殖戶了解情況,進行養殖技術論證和種價對比,甚至會每到一處帶回幾只樣品,殊不知也正因為如此,極容易引起病毒交叉感染,由於是後期病毒感染,所以所懷的卵產下後孵化率仍然正常,但成活率卻極低。病態的蝸牛具體表現為:在正常的活動期內,處於休眠、半休眠狀態,經清水浸洗以後仍不能恢復正常取食,像這種情況就目前而言尚無有效的葯物根治。除此之外,引起蝸牛患病的另外幾個因素是:一、飼養場地嚴重污染,二、干濕度嚴重不當,三、氣候突變,四、放養密度過高,五、投餵食料缺乏規律和飼料霉變。只有待溫度適宜時放養野外予以自我調養自然恢復,生態養殖一段時間後才能恢復正常。因此!強烈建議養殖戶對這一問題引起高度重視,即是要進行多頭考察,也切忌觸摸,供種單位也應提醒考察者,從源頭上杜絕此類情況的發生,特種養殖咱們講究的是一個「特」字,有計劃的防疫是必不可缺少的。除此之外,請欲引種戶放棄快速致富的「求富心切」心理,要切合實際,穩步發展,先購少量種蝸牛,待入了門再滾動發展才會更好。此外!白玉蝸牛在室外放養時,各類禽類、蛙類、蛇類及老鼠和螞蟻都是蝸牛的天敵,必順做好相關的防範工作,因為老鼠和蛇喜歡食用蝸牛內臟,禽類和蛙類喜食幼小蝸牛甚至蝸牛卵,蟻類喜食蝸牛粘液,因此!預防敵害如同保溫保濕一樣,也是必不可缺少的,必順引起高度重視,否則!也會造成極大的損失。
2、及時採收
當白玉蝸牛長至35克以上時,將逐漸進入性成熟期,並且交配產卵以後,蝸牛的外觀及肉質口感將會受到影響,一般以每公斤白玉蝸牛25-30隻為佳,特別是製作蝸牛罐頭、加工蝸牛凍肉或蝸牛系列產品,及時採收尤為重要。
『拾』 怎麼養好法國白蝸牛我家養了幾只。
1、生殖和發育
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當月齡在八個月以上,個體長到四十克左右時性成熟,多數蝸牛是以雙交配的方式進行的.
交配時間,一般在黃昏或夜裡,也有少數在白天,每次的交配時間是少則幾十分鍾,多則數小時,交配後約經半個月左右開始產卵,臨產前停止取食,選擇產地,正常情況下將頭部鑽入飼養土中,將卵逐個排出,白玉蝸牛卵的形狀呈橢圓形,乳白色或淡黃色,有光澤,每隻種蝸牛年產卵四次,產卵數量逐次遞增,平均每次多達一百五十多粒.
2、生活習性
鑽土棲息、晝伏夜出,白玉蝸牛善於鑽入土中棲息,主要目的一是吸取養份、有機物、鈣質,二是調節體內水份和溫、濕度,三是預防敵害,四是產卵.一般情況下,白玉蝸牛非常害怕陽光直射,對光照的反應特別敏感,它在微弱的光線下的能見度是6至7公分,而在強光下它的能見度卻只有不到1公分.所以,白玉蝸牛通常在晚上才出來活動覓食,白天一般是伏而不動的.
3、喜溫喜濕、食性雜
由於遺傳因素決定,在悶熱之夜,白玉蝸牛的活動十分旺盛,它對溫度和濕度非常敏感,喜歡高溫高濕、陰暗潮濕,尤其是雨後天氣,活動更加活躍,在冬季保溫得當時,白玉蝸牛也照樣能正常生長繁殖.白玉蝸牛是雜食性動物,一般以綠色植物為主,尤其喜食多汁瓜果和綠色植物的葉片,但是,在飢餓的狀態下,亦會相互殘食.另外:白玉蝸牛不喜歡食用帶刺激氣味的食料,同時蝸牛最害怕鹽和咸類食物.白玉蝸牛的生命力特別強,人工養殖的蝸牛,一般兩個月不給水和食物仍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