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時期德國是如何佔領法國的
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凱旋門,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
1940年6月德國法西斯佔領法國後,戴高樂將軍和法國共產黨先後發表宣言,號召人民起來抗擊入侵者。1944年初,法國的主要抵抗組織聯合組建內地軍。武裝部隊發展到50萬人。6月,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德軍節節敗退。在這種有利的形勢下,內地軍游擊戰爭日益發展成為全民的武裝起義。8月10日,鐵路工人舉行總罷工,使首都與外地的交通陷於癱瘓。19日,巴黎人民在巴黎解放委員會領導下舉行武裝起義。數萬名內地軍是起義的核心力量,12000名民警隊的官兵也參加起義。當時,巴黎城內有2萬多名德軍和80多輛坦克。起義者浴血奮戰,8月24日,幾乎全殲在巴黎的德國守軍。24日晚,盟軍第二裝甲師開進巴黎,與內地軍相配合共同消滅德軍殘余據點。
1944年8月25日,戴高樂的法軍第二裝甲師從巴黎的南門和西門進入首都。這天下午,法國勒克萊爾將軍奉艾森豪威爾之命,在巴黎接受德軍投降,巴黎全部解放。戴高樂將軍以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主席的身份進入巴黎。1944年8月30日,戴高樂宣布法國臨時政府在巴黎成立。
『貳』 二戰時,法國是如何被德國打敗的
德國裝甲部隊繞道比利時,避開馬其諾防線,從前後兩面夾擊法國,法軍大部部署在馬其諾防線,一打就很被動。法國對馬其諾防線過分自信,對自己認識不足,對德國過分輕視,戰術落後,結果三周而亡國
『叄』 二戰時期德軍如何打下法國的
過分相信馬其諾防線 而且對戰爭准備不足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 法國人相信比利時啊 周邊的小國沒這么快崩潰的 就一直悠栽著 真等到德軍進行閃電戰了 法國很快就崩潰了 投降 傀儡政府 這可說是法國的國恥了
『肆』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德國打法國
法國的戰斗
法國是德軍在西線戰役中的首要目標。5月10日凌晨在德軍突襲荷蘭和比利時的同時,戰斗就在不利於法軍的情況下打響了。德國空軍中型轟炸機和俯沖轟炸機在戰斗機的有效掩護下,開始了對法國空軍基地進行了有系統的突擊。停機坪,跑道,倉庫等作為首要目標遭到了輪番轟炸,法軍大量飛機未能起飛即在地面被毀。德國空軍同時還攻擊了法國的鐵路樞紐和公路系統,以遲滯法軍。面對德軍的強大攻勢和瘋狂突擊,法國政府和軍事當局倉促應戰,應變遲疑,決心猶豫,指揮慌亂。空軍指揮部沒有及時組織力量射炸德軍入侵部隊,減緩德軍前進速度,為己方軍事展開贏得時間。甚至因為害怕德軍報復,竟然禁止法軍轟炸機轟炸德國城鎮。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勝,於是頑固地抱著一戰經驗不放。鑒於德法邊境經營多年的要塞防線,法國統帥部認定德軍地面主力仍須佔領荷蘭和比利時後贏得進攻法國的通道才會大舉進攻法國,並與之進行一戰形式的大規模會戰以決定勝負!實際上,德軍計劃地面主力部隊仰仗空軍突襲和有效掩護,集中裝甲力量,沿盧森堡邊境,經阿登森林,度過馬斯河,向法國腹地迅猛穿插。而法軍在落後的軍事思想指導下,還將能夠動員的有限的空軍派去轟炸阿爾貝特運河上的橋梁!法軍希望在比利時頂不住時通過這一手段延緩德軍推進速度(法英均認為重點在東北面荷,比方向,英軍在歐洲大陸的部隊也主要在這一戰略方向)。即使如此,攻擊橋梁的法國空軍也遭到慘敗,前往轟炸的盟軍飛機竟然全遭擊落,損失慘重。在這一地段,德國空軍也掌握著制空權。 5月10日佛曉時分,德軍輕松渡過奧爾河及蘇雷河。11日夜至12日,德軍繼續越過塞穆瓦河。在全部的軍事行動中,德國空軍始終為其裝甲部隊提供全面的空中偵察,空中掩護和對地支援。甚至由於害怕敵人竊聽,連部隊的軍事命令都是由德國空軍空投給地面的裝甲兵指揮官們的。
5月12日,由於德軍的進攻如此的順利,裝甲指揮官們決心不等步兵到來,即強渡馬斯河。5月13日,德國空軍集結大量部隊,包括12個「斯徒卡」俯沖轟炸機中隊在內的大量德國飛機前來支援強渡。上午11時,在渡河之前,德國空軍開始分批轟炸河對岸的法軍指揮所,炮兵陣地和步兵掩體。德國「斯徒卡」飛機對地攻擊時垂直俯沖到幾乎接近地面才拉起,除了掃射和轟炸以外,飛機巨大的噪音對當時接觸飛機不多的法國陸軍普通士兵來說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德國空軍的掩護戰術也非常的有效,鑒於當時的空軍對地攻擊仍然有很大限制,德軍採用少架多批,低強度高烈度的方式。雖然每次轟炸時間短,威力不大,但是每隔一會就來一次,以此掩護乘橡皮舟分批渡河的德軍。盡管法國空軍猛烈轟炸河上僅有的一座橋梁和河中的德軍,但遭遇了德國空軍戰斗機部隊的驅逐。下午4時德軍大部均已到達河對岸,法軍沿河工事與炮兵陣地均遭摧毀。午夜時分,德軍已經進至河以南8公里之遠!德軍及時控制了馬斯河渡口,並陸續將大量部隊運過河,至此,法軍已呈敗像!
面對德軍的進攻,法軍尤其是法國空軍,在開戰之初的慌亂之後,也進行了殊死的抵抗。5月14日,鑒於德軍涌過馬斯河並輕松佔領軍事要地色當,為了給法第2集團軍贏得時間進行軍事展開以反擊入侵的德軍裝甲部隊。法國空軍集中力量對色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轟炸。法空軍布雷蓋-693型飛機在不洛希152和英國空軍的「颶風」戰斗機的掩護下,對德軍進行輪番轟炸,此外還有13架老式的143M夜間轟炸機也隨同進行了晝間轟炸。然而,由於為了避開德軍戰斗機,法機飛得很低,遭德軍地面炮火猛烈射擊,有一定的損失。同日,為了阻止德軍越來越多的涌過馬斯河。以英空軍為主,法空軍為輔,轟炸馬斯河上的德軍橋梁(德國工兵早在14日即架起第一座浮橋,以後更是越架越多)。第一次攻擊英國空軍就損失了85架轟炸機,德軍只是3橋微損,很快就修復了。接下來的3天,英空軍繼續攻擊,前後損失250多架各種飛機。由於當時英軍早期型的「颶風」不是德國空軍戰斗機的對手,盟軍飛機必須低飛以躲過德空軍的戰斗機。這一情況造成盟軍飛機多損失於德軍地面猛烈的高射炮火。(英國空軍在法國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戰斗,除大陸派遣部隊以外,又先後調集261架「颶風」戰斗機以及後來補充的飛機。從5月10日戰鬥打響至19日,被擊落75架,傷120架,到後來撤回英國的只有66架!)
5月19日,德軍佔領阿拉斯,20日,佔領阿布韋爾,至此,法軍北線全壞,戰局已近不救!
在接下來的敦刻而克大撤退中,英德空軍激烈爭奪制空權,以實現戰場控制。德國空軍在戈林的親自指揮下,集中所有能夠集中的空軍計800多架(內轟炸機300多),全力轟炸敦刻而克,甚至在港區投擲水雷封鎖港口,阻止英軍接援,力爭將英法軍消滅在灘頭上。面對極其險惡的戰場態勢,英空軍更是傾其所有,以每日300多架次的力度與德軍爭奪制空權。其中,從英國本土出發的戰斗機共達2739架次,並在戰斗中投入大量的新型「噴火」式戰斗機。由於英軍的奮力拚殺和地理及氣象條件對德軍的限制(英空軍從本土起飛,海峽只有40-70公里,德國機場較遠,且戰役期間德國一側氣象條件惡劣,不利空軍出動),英空軍逐步掌握多佛兒海峽上空的制空權,有力的支援了陸軍。德國空軍未能阻止盟軍撤退。
敦刻而克陷落當天,德軍猛攻法軍臨時拼湊的魏剛防線,第二天即渡過索姆河。此時,法軍自知前途險惡,於是集中了全部空中力量,在英國皇家空軍的協助下反復攻擊了亞眠,肖恩,配隆等橋頭目標,但仍然未能阻止德軍大量集結。9日,德軍在魯昂,貢比涅突破魏剛防線。同日,法國政府宣布遷都。法空軍此時已所剩無幾,器材油料等也已經不能保證有效作戰了。
5月10日,義大利對法國宣戰。法國海軍航空兵部隊與義大利空軍進行了戰斗。
5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
5月17日,貝當政府要求停戰。18日,英國空軍全部撤出法國。
5月22日,法國簽字投降。
法國宣布停戰後,仍有大量法軍尤其是空軍紛紛逃往北非,其餘部隊等待德軍解除武裝。至此,法國戰役結束。
『伍』 二戰中,德軍是如何攻克巴黎的
6月10日,德軍裝甲師在塞納河下游兩次強渡成功,駐守巴黎以西和以北的法軍全面後撤,整個防線面臨崩潰。
是日,雷諾總理致電美國總統羅斯福說,「今天眼看敵軍就要兵臨巴黎城下,我們將在巴黎前方戰斗;我們將在巴黎後面戰斗;我們將在一個省聚集力量進行戰斗,萬一被趕出該省,就在北非建立根據地繼續戰斗,必要時我們將在美洲屬地繼續戰斗。政府一部分已經撤離巴黎。我正准備去前線,目的是讓我們所有的部隊繼續戰斗,而不是停戰。」然而,法國總理並沒有像他對羅斯福所說的那樣上前線去,而是在當夜零點撤往巴黎南部250公里處的奧爾良市。
在5月底和6月初的這幾天里,法國政府和最高統帥部始終沒有決定是否在巴黎城內進行抵抗,它們考慮更多的是把政府遷出巴黎,以免成為敵人的俘虜。所以遲至6月9日,是否在巴黎抵抗的問題還懸而未決。
為了保衛首都巴黎,到6月8日,法軍集結了大約1萬名軍隊,配備有200門反坦克炮和數百挺機槍,駐守通向首都交通要道上新修的400個地堡內。此外,還部署了30輛坦克,並設置了長達數公里的反坦克障礙物和壕溝。
6月9日,魏剛命令部隊沿「巴黎城防工事」建立一道防線,由巴黎衛戍司令皮埃爾•赫林將軍指揮新編的「巴黎集團軍」(轄有第10、第7集團軍)防守。11日,赫林召集塞納河地區各縣縣長和警察局長開會,要求他們死守巴黎。
6月11日,盡管丘吉爾極力勸說法國軍政當局不要放棄巴黎,但是魏剛卻把當時的軍事形勢說得一團漆黑,並斷言他由於沒有預備隊,不可能控制戰爭的進程。如果防禦崩潰,他將無法繼續進行有組織的戰斗,亦無法制止敵方佔領法國全境。結果巴黎成為不設防的城市。
6月12日,在西南,德軍在巴黎近郊防禦陣地的西段強渡塞納河,從韋爾農附近直撲埃夫勒,然後又進逼德勒。在東面,德軍在馬恩河地區以南進抵蒙米賴。巴黎處在東西兩面夾擊之中。是日晚,赫林根據政府和總司令的命令,未經戰斗就放棄巴黎以北的防禦。13日,法軍護城部隊撤至巴黎以南的朗布依埃—儒維西一線。當天下午5時10分,德軍先頭部隊抵達巴黎北郊。隨後,德軍B集團軍群所屬部隊包圍巴黎。6月14日晨,屈希勒爾指揮的第18集團軍一部開進巴黎,法國政府大廈的上空和埃菲爾鐵塔頂端升起「」字旗。B集團軍群司令博克在香榭麗舍大街舉行了閱兵式。這座著名的大城市幾乎空了,3/4的居民離開了巴黎。法國國內難民多達600萬人,在法國各條道路上,難民川流不息,城鄉居民為避開希特勒的魔爪紛紛逃往南方。法國政府從圖爾遷往波爾多。
『陸』 請問二戰德國打敗法國用了多久
一個多月,時間是1940年5月10日—1940年6月22日。
1940年5月10日,天剛破曉,成群的德軍Ju 87斯圖卡式俯沖轟炸機突然對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機場、鐵路樞紐、重兵集結地區和城市進行猛烈的轟炸。
5時30分,在北海到馬奇諾防線之間的300多公里的戰線上,德軍地面部隊向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發起了大規模進攻,揭開了入侵法國的序幕。
1940年6月10日,法國政府撤出巴黎,遷往圖爾。同日,義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國宣戰。13日,巴黎被宣布為不設防城市。14日,法國政府再遷往波爾多時,德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巴黎。
就在德軍佔領巴黎的當天,德軍A集團軍的左翼已進至到馬奇諾防線的側背,「因為這條無用的防線,畢竟還存在著數十萬沒有投降或被消滅的法國軍隊」。
希特勒要求倫德施泰特與C集團軍合作,徹底消滅那裡的法國部隊。根據希特勒下達的15號作戰指令,一直在馬奇諾防線當面執行吸引法軍注意力任務的C集團軍,立即選擇馬奇諾防線守軍的薄弱處,即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築壘地域的接合部發起進攻。
A、C兩集團軍前後夾擊,馬奇諾防線很快被突破。17日,C集團軍進至馬恩-萊茵運河上,A集團軍佔領了凡爾登,法軍50萬被包圍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南部,除少數逃往瑞士外其餘全部被殲。
18日,法國政府宣布停止抵抗。22日,法德簽訂康邊停戰協定,法國戰役結束。
(6)二戰德軍如何打法國擴展閱讀:
二十世紀世紀三十年代,法國在國防部長馬其諾將軍的主持下,耗費六十億法郎的巨資,沿著法德邊境修築了長約四百公里的堡壘群,共有五千八百個永久性工事,這就是聞名於世的馬其諾防線。
法國政府以為有此防線即可高枕無憂。然而在戰爭中,當德軍穿過法比邊境直趨巴黎時,這在紙上被描繪成「堅不可摧」的偉大工事,立即化為一堆廢銅爛鐵,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和英國同屬協約國,共同對德作戰,戰後盡管形勢多有變化,兩國仍維持了某種盟友關系。
1939年上半年,法國和英國共同允諾承擔保衛波蘭、羅馬尼亞和土耳其的義務。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國和英國又一起宣布對德作戰,並共同進行所謂「奇怪戰爭」,致使百萬法軍空等在馬其諾防線中,坐失作戰良機。
1940年5月10日,德軍發動「西線戰事」,這一次炸彈直接落到了法國人的頭上,英法同盟也開始面臨真正的考驗。5月15日,法軍總司令甘末林即驚呼,防線已被突破,敗局無法挽回。
次日丘吉爾趕到巴黎,氣急敗壞地申斥法方作戰不力,並表示英方除派出少量空軍外,已無能力再提供其他支援。5月20日,魏剛接替甘末林出任法軍總司令。
6月10日,所謂魏剛防線又被突破,次日,丘吉爾再次趕到法國,建議法方即使在正規軍完全潰敗後,也應開展游擊戰,遭到時已出任副總理的貝當嚴詞拒絕。
6月13日,即巴黎陷落前的一天,丘吉爾來到都爾,和法國領導人作最後一次會晤。此時英國在法國僅有一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和匆匆趕來的一個加拿大師,均不足以成大事。不久它們又都全部撤走,於是在歐陸遂無英國的一兵一卒。
眼看法國這艘大船行將傾覆,作為盟友的英國不僅不鼎力相助,反而想乘人之危,為自己大撈一把。
陸上雖告慘敗,但法國依然保留了一支幾乎未被觸動的海軍,共擁有:七艘主力艦、一艘航空母艦、十八艘巡洋艦、四十八艘驅逐艦和七十一艘潛艇,自然使英國垂涎三尺。
6月16日,英國兩次急電法國政府,聲稱只要法國艦隊駛向英國港口停泊,英國就同意法國停戰。
美國駐法大使蒲立德電告國務院,英國人當務之急為保留自己的空軍和海軍,「以便一旦被迫和希特勒作交易時,能用來作為手中的王牌」;貝當則說英國人有意讓法德相互廝殺,然後再自己與德媾和。
英國不僅想佔有法國的艦隊,而且還想乘機吞並法國的殖民地,6月16日提出建立「統一的英法聯盟」的建議,它是一個具有統一的憲法、議會、政府和軍隊的實體。
英國外交部當即指示法屬殖民地的英國總領事向當地殖民機構提出接受英國保護的建議,在絕大多數場合均遭拒絕。
盡管6月18日,法國方面向英政府保證不讓法國艦隊落入德軍之手,但英國仍出動大批艦艇圍攻停泊在北非米爾斯克比爾港的法國艦隊。
當時法國在那裡集中了兩艘主力艦、兩艘巡洋艦、一艘航空母艦和十一艘驅逐艦,在英軍的猛烈炮火下,除「斯特拉斯堡號」主力艦外,大多數法艦均失去戰鬥力,另有一千兩百餘名法軍官兵喪生。
而在北非的亞歷山大港,法艦在多日被圍困後,於7月7日同意解除武裝,只有一艘主力艦「黎塞留號」設法逃至達喀爾。
在馬提尼克的法國艦隊則受到英、美海軍的嚴密監視,動彈不得。這樣一來,一個世界海軍大國就在自己的盟友、另一個世界海軍大國背信棄義的打擊下,徹底消失了!
法國在敗亡之際,不僅希望自己的盟友能給予幫助,而且還多次懇求大洋彼岸的美國能伸出援助之手。5月22日,法國總理保羅·雷諾又要求羅斯福派美國海、空軍參加歐戰。
6月10日,雷諾呼籲美國除遠征軍外,能提供所有一切可能的援助。6月14日,雷諾又將法國比作一個溺水的人,哀求美國及時援助。
羅斯福對法國方面的請求均置若罔聞,僅在6月17日敦促剛出任法國新總理的貝當切勿放棄法國的殖民地。
法國正是在這樣完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與德國在6月22日簽訂停戰協定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戰役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法國在二戰中的崩潰:大禍臨頭時 軍方如在夢游
『柒』 二戰及二戰中德國對法國的侵略 急急急
結合所有的回答,德國的作戰思想早已超過法國幾十年,而且出現了制空權,德軍的轟炸機代替了重炮部隊,如此的機械化作戰,即使後勤跟不上,也能用速度擊敗敵軍。而法國佬仍然以步兵作戰,雖法國的飛機多過德軍的飛機,但法國空軍部隊又不能集中使用,連法軍的空軍總司都不知到自己有多少台飛機。你說,法國佬最後連法國的南部也守不住,何況還是二戰後期的事了,法國佬在整個二戰是賭局中輸的最慘的。還有,推薦答案里的說德國在二戰中沒控制整個法國是錯的,在美軍在北非登陸後到D日前德軍都控制著整個法國。德軍進攻法國是在1941年,完全控制是在1943年。
『捌』 二戰時期德軍是如何佔領法國的
1940年夏,德軍發動鐮刀閃電計劃,繞過盟軍重點布放的正面防線而切斷法軍主力後路,迫使法軍大部不戰而降,英軍被迫撤退。
這之後,由於德軍力量有限,還要兼顧其他戰場,所以並未完全吞並法國,而是將法國中南部及其大部分殖民地都還給了新組建的傀儡維希法國政權。不過為了防止英國重新在法國登陸,所以德國還是強佔了法國西北部所有沿海地區。43年盟軍發動火炬計劃佔領法屬北非後,希特勒認為維希法國偷偷協助了盟國,於是一怒之下佔領了法國全境直到諾曼底登陸以後
『玖』 二戰德國打法國用的是閃電戰嗎法國預防了為什麼擋不住
預防也沒用呀,不是蘇聯冰天雪地德軍機械化部隊開不上去了,蘇聯也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