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巴士底監獄爆發的一場革命,法國的君主專制政體被推翻。大革命的結束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觀點1794年7月雅各賓派統治的結束為革命的終結。另有觀點1799年的霧月政變為革命終結的標志。
Ⅱ 如何理解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法文: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英文:The French Revolution)法國特定歷史時期,是1789年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對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時間,世界史學界看法眾多,難成共識。在中國,以熱月政變作為大革命結束標志比較普遍。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統治,宣告了法國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結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在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Ⅲ 法國一共革命過幾次
法國一共革命過三次,分別是法國大革命、七月革命和二月革命。
1、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又稱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了一個史詩式的轉變。
2、七月革命
七月革命是指拿破崙在滑鐵盧慘敗之後,1830年7月法國推翻復辟波旁王朝,擁戴路易·菲利浦登上王位的革命。建立的新王朝也就是七月王朝。
3、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是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對於法國來說,聲勢浩大的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專治王朝的統治,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道路。
二月革命推翻了阻礙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和損害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金融貴族的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確立起資產階級的全面統治,為資本主義在法國的進一步發展掃清了道路。
(3)法國紅色革命是什麼擴展閱讀:
法國大革命是一次廣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從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經歷了五年的歷程,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
在三次起義中,人民群眾都顯示出偉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從危機中挽救過來,並推動它進一步向前發展,它徹底地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君主專制統治,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Ⅳ 法國大革命的革命是什麼性質
資產階級革命。法國社會在那時十分動盪。
路易十六因為財政困難要召開許久不開的三級會議來收取稅金。路易十六是個極其不稱職的國王整天不關心國家大事就喜歡折騰自己的鎖子。貴族們也同樣漠不關心。於是三等公民不僅沒有通過皇帝的提案反而提出君主立憲的提案。皇帝自然沒有同意。且當時的議會權利在一二級公民手中。三級公民的組成者農民,工人,商人在此狀況下爆發了法國大革命。由其發起者及其結局小資產派代表雅各賓派執政,以及其後的政治俱樂部,加上政府對於保皇黨人的鎮壓不難看出是一場資本主義性質的革命
Ⅳ 法國大革命有什麼史詩可以證明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
法國大革命發生於18世紀末期,此時的歐洲正處在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時期。有多方面的證據表明,法國大革命是歐洲范圍內的革命。
(1)經濟基礎:法國的鋼鐵業、煤炭業、紡織業比較發達,在煤炭業中甚至出現了蒸汽設備。而這些行業正是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同時第一次工業革命也是歐洲國家推翻舊的封建統治的重要物質前提。(注意:擁有這樣的生產力水平的企業在當時的法國畢竟是極少數,法國仍然是一個農業國,金融業發達;千萬不要因此認為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領導階級是工業資產階級)。
(2)政治思想:在此之前,無論是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還是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他們的指導思想都是與宗教離不開的。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的第一部分叫做「破壞聖像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也被稱為「清教徒革命」。而法國大革命的指導思想已經拋棄了這些,取而代之的是「自由」、「民主」等現代政治理念。法國的國旗是以白、藍、紅三種顏色為標志色,白色代表著反動勢力(法國王室),紅色代表革命勢力(資產階級);況且,在法國大革命中出現了「沙文主義」、「機會主義」、「左」、「右」等政治術語,這些術語不僅適用於資產階級革命,也適用於無產階級革命。
(3)革命實踐和影響結果:革命爆發後,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流亡國外,英國、沙皇俄國、普魯士等國外的反動勢力聯合起來組成反法聯盟干涉法國大革命;國內被推翻的階級及其代表流亡國外,與外國敵對勢力勾結,外國反動勢力干涉國內革命,這一現象在工業社會成了非常普遍的現象。拿破崙一世上台以後,大舉向東邊擴張,佔領了俄國、普魯士、西班牙等很多國家,這種行為既是一種侵略行為,同時也促進了這些國家封建勢力的瓦解。19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隨著工業革命的進一步發展,工業資產階級成了一支強大的力量,法國爆發了推翻路易十八封建復辟王朝的革命,這場革命不僅是法國大革命的繼續,也從歐洲范圍內推翻了19世紀初形成的,以反對法國大革命為目的的維也納體系。
Ⅵ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時間和標志是什麼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時間是1789年7月14日,標志是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發展與封建專制統治的矛盾。
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標志:「熱月政變」。這是結束過時的雅各賓派「恐怖政策」,恢復和建立資產階級正常統治秩序的轉折點。
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從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1794年7月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共經歷了5年歷程。這場革命的意義有四個方面:
其一,就其規模而言,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
其二,人民群眾在三次起義中都顯示了偉大力量,每當在革命的轉折關頭,都推動革命向前發展;
其三,大革命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它「是真正把斗爭進行到底,直至交戰的一方即貴族被消滅而另一方即資產階級完全勝利的首次起義」;
其四,這場大革命還震撼了歐洲的封建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
這場大革命的徹底性更為以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而具有世界意義。正如列寧所說:「它被稱為大革命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次革命給本階級、給它所服務的那個階級,給資產階級做了很多事情,以致整個19世紀,即給予全人類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紀,都是在法國革命的標志下度過的。」
Ⅶ 法國大革命指的是什麼
法國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
是1789年7月14日在巴士底監獄爆發的一場革命,法國的君主專制政體被推翻。大革命的結束時間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觀點認為1794年7月雅各賓派統治的結束為革命的終結。另有觀點認為1799年的霧月政變為革命終結的標志。還有觀點認為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是革命終結的標志。